護理學的論文【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護理學的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護理學的論文1
1婦產科護理學基礎模塊構建
此模塊主要包括女性生殖系統的解剖。女性生殖系統解剖在解剖學中已經講過,本模塊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主要介紹各個器官的功能及臨床意義,為后面各模塊的學習提供一個邏輯思維的基礎。根據教學設計,此模塊的1+1模式是這樣構建的:借助內外生殖器的同比例教學模型及多媒體圖例和視頻,教師講解各個器官的功能及臨床意義,使學生在感官上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邏輯思維上對知識點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這是第一個1,即基本知識模塊;教師為主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模型上說出各個器官的功能及臨床意義,使學生在嘗試中掌握所學知識點,這是第二個1,即基本技能和知識應用能力。
2正常月經及月經失調護理模塊構建
月經是女性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理現象,月經失調的護理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此模塊構建的合理性關系到學生后面知識點的把握。基本知識講解中以產生正常月經生理現象的機理作為主線,插入導致月經失調的因素,從而引入月經失調的臨床特點及護理問題,知識點的講解利用多媒體及PBL教學方法。護理專業大部分是女生的特點,學生結合自身情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興趣,對正常月經及月經失調知識點總體上有一個把握。對于基本技能方面最終的要求是學生學會月經失調的整體護理,以分組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扮演不同月經失調的患者,從患者入院的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措施、護理評價幾個方面,每一組討論并寫出完整的護理方案,把所學知識貫穿到每一個患者的護理過程中。
3妊娠護理模塊構建
妊娠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而且神秘的現象。此模塊基本知識的講解利用視頻動態演變,從卵子的形成、受精、發育與輸送到著床,以及胚胎在子宮里逐月發育的特點,妊娠后子宮的變化,以及妊娠后母體發生的變化,使學生對正常妊娠全過程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通過討論的形式,教師總結正常妊娠的知識點。同時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如果妊娠過程的某一個環節發生改變后,結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從而串講異常妊娠的臨床特點及護理問題。本模塊的基本技能包括能夠辨別正常妊娠與異常妊娠以及異常妊娠診斷中常用檢查的配合。本環節教師精心設計異常妊娠的病例,分組讓學生在不同病例中找尋相同點和不同點,設計不同的護理方案,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護理病例中,既鞏固了基本知識,又鍛煉了實際應用的能力。同時各種異常妊娠檢查的配合如B超、后穹窿穿刺等在護理實訓室中結合病例分析一并完成,學生主要掌握器械的準備及術中配合。
4分娩護理模塊構建
分娩是婦產科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現代人對分娩的認識越來越高,這就對婦產科專科護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模塊是這樣構建的:基本知識的講解結合正常分娩的VCD光盤,從分娩的影響因素、分娩前的準備到分娩全過程,讓學生先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在此基礎上教師結合CAI課件,串講正常分娩的知識點及觀察產程的要點,關于異常分娩結合影響分娩的因素及正常產程的特點串講異常分娩的知識點。教師合理組織內容,把分娩相關并發癥知識點穿插在異常分娩中講,使學生容易掌握。基本技能要求比較高,產前護理管理及分娩護理管理結合異常分娩的知識點在護理實訓室完成,學生在正常女性骨盆模型、不同孕周孕婦模型、正常分娩模型及難產模型上完成產科專科檢查及分娩接生程序,主要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檢查的目的和意義,學生按照正常產婦入院的程序做一個完整的護理管理,教師指導總結。
5產褥護理模塊構建
基本知識點的講解采用PBL教學法,把正常產褥及異常產褥的知識點借助學生已經學過的正常妊娠母體的生理變化,提出問題即產后母體會發生哪些變化作為一個主線,講解正常產褥及異常產褥的知識點,學生在問題的解答中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主要是產后會陰及乳房的護理。學生在護理實訓室針對會陰切開模型及孕婦模型進行這兩部分的護理,要求每人進行操作并考核,實訓考核過程中復習基本知識點。
6女性生殖系統炎癥護理模塊構建
女性生殖系統炎癥是婦產科常見病,也是多發病。基本知識點的理解主要在于掌握女性生殖系統的解剖特點和生理特點。教師把正常內外生殖器的生理特點和內環境改變時的特點,結合常見病原菌的生存條件講解各類炎癥的知識點,通過對比講解使學生把握基本知識點。基本技能主要掌握炎癥外治法中陰道沖洗法和沖洗液的配置及陰道和宮頸塞藥,這一部分內容在護理實訓室配合常見護理操作技術配套光盤,借助模型實際操作,讓學生根據不同的炎癥患者配置不同的沖洗液沖洗,并選擇不同的藥物陰道和宮頸塞藥。
7女性生殖系統腫瘤護理模塊構建
女性生殖系統腫瘤是婦產科的難點,腫瘤的治療主要是放化療和手術,而手術主要是腹部手術和外陰陰道手術。對于學生來說這一模塊基本知識主要講解各類腫瘤的臨床特點及確診的方法。教師組織內容時抓住學生的特點,通俗易懂是掌握知識點的前提,借助多媒體課件中形象的圖片,使學生針對各類腫瘤的特點,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結合起來,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識點。基本技能使學生學會腹部手術、外陰陰道手術的術前準備和術后護理。本技能需結合外科護理學、基礎護理學中的內容,配合腹部手術及外陰陰道手術的操作光盤,使學生掌握術前及術后護理的注意事項,讓學生在模型上完成術前準備及術后護理程序,鞏固基本知識。
8計劃生育護理模塊構建
計劃生育是婦產科學的一個分支,本模塊在構建時考慮到計劃生育的特殊性,基本知識點的講解和基本技能配合,主要在護理實訓室完成。各種避孕方式配合避孕模型邊操作邊講解各種避孕方式的適應證、禁忌證及優點和缺點;避孕失敗后的補救措施主要配合人工流產的光盤等講解不同孕周選擇不同終止妊娠的方式,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及所見總結基本知識點,教師補充。學生學會計劃生育各種手術的器械準備。教師按照模塊形式授課,授課結束后,分基本知識點和護理技能操作及知識應用能力兩方面考核,基本知識點主要通過筆試,占50%,護理技能操作及臨床應用能力占50%,對學生在校的學習給出一個綜合評價。模塊式教學法是根據不同職業崗位群或技術領域的職業能力需要,將相關的單元組合成教學模塊,通過增刪單元和調整組合方式,實現教學內容的更新和專業方向調整的一種教學方法[1]。模塊式教學法是傳統教學的補充,形式上靈活,內容上前沿,有利于“因材施教”,培養學生靈活性,開創學生的創造力[2]。根據專業設計需要,婦產科護理學構建了八個教學模塊:基礎知識模塊是護生學習婦產科護理學的基礎,此模塊的構建能使護生在形象直觀的學習中扎實掌握知識點;月經模塊構建以護生本身生理現象為主線,不僅輕松掌握知識點,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妊娠模塊的構建采用動畫演示,培養了護生的想象力;分娩及產褥模塊的構建采用教學光盤實例演示,能夠培養護生的愛心;婦科炎癥及腫瘤模塊的構建培養了護生的靈活性,開創了護生創造力;計劃生育模塊的構建培養了護生動手操作能力。八大模塊構建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避免了對某些知識的重復教學,然后按照職業能力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這樣使護生能夠按照相應的模塊來學習和掌握相應的技能,通過不同方式的教學,與護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這樣的模塊教學既給護生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又給了護生自由學習、主動學習的機會,充分體現了“以護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既拓寬了護生的思路,又發揮了護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了護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護生的個性化能力[3]。充分體現了教學方法改革,注重護生自主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和提高[4]。體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是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
護理學的論文2
1、發生護患糾紛的常見原因
1.1護理人員的配置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嚴重缺編,超負荷T作,造成護理人員和患者溝通不夠;語言使用不當、專業術語過多,給患者帶來困惑,造成誤解和不滿。
1.2專業技術、能力的缺陷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疑問解釋得含糊不清,技術操作不熟練等,易導致患者的不信任甚至反感,以至T作中的小小不當不能得到患者的諒解,產生不滿甚至投訴。如某院呼吸科收治一名患肺心病20余年的肥胖患者,由于外周循環不良,淺表靜脈呈蚯蚓狀,且靜脈彈性極差,護士在穿刺時沒有一針成功,患者便產生不滿造成投訴?。
1.3護士的業務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如護士帶著個人情緒上崗;液體外滲觀察不到位;遺漏治療;執行醫囑錯誤等。
1.4違反護理操作規程,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例如青霉素未作皮試即予注射而致過敏甚至死亡。
1.5護士的服務態度不好當前發生的護患糾紛中,無過失糾紛占多數。而多數無過失糾紛的發生,糾其原因是由于語言不當、服務態度差造成的。患者就醫時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希望得到同情和體貼,滿足感情需要。因此,護士要盡最大努力為患者營造一個愉悅、溫馨的氛圍,減少不愉快的發生。
1.6醫療護理文件書寫不規范如病程記錄與體溫單、醫囑單不吻合;患者有發熱、腹瀉、便秘等在體溫單上沒有體現}
1.7護士犯有侵權行為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患者就醫時享有以下權利:生命健康權、知情權、安全權、求償權、受尊重權、獲取知識權、選擇權、監督權以及復印病歷的權利等㈣。急救中處理患者的衣服、頭發、飾物應提前征求患者或家屬的同意。心肌梗或心率失常患者要求絕對臥床休息時,一定要講清原因和益處,否則就侵犯了患者的權利。對實行保護性治療的患者,對其真實情況應告知家屬和監護人,實行知情委托,否則就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權。
1.8醫患之間存在分歧或不一致如醫生醫囑時間和護士執行時間不一致;醫療記錄與護理記錄不一致;醫護為患者提供的信息不一致。
1.9患者及家屬對醫療服務期望值太高患者認為高水平的醫療收費就應該享受全方位的醫療服務。醫務人員就應該保證藥到病除。
如治療效果達不到預期的要求,患者或家屬便將怒氣轉嫁到護士身上.而發生糾紛。個別患者及家屬企圖獲取額外的利益。社會維穩給別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醫療機構的法制觀念淡漠,給人們造成了一個錯覺,認為只要能鬧就能贏,鬧贏就有錢。
1.10對就醫費用不認可。
2、加強護理管理。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2.1學會移情換位思考,培養同理心移情換位思考和同理心是護士的職業素質要求。提高護士的情商培養情緒白控能力,學會用自然而真誠的微笑,向患者傳遞高興、贊許、同情等信息;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態,真誠對待患者,取得信任;運用溝通技巧全面了解患者需要,尊重患者權利,最大限度地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消除負性情緒”。
2.2嚴謹求實,勤奮博學是防止護理糾紛的基礎注重業務素質培養,提高護士綜合素質護理人才逐漸由技能型轉向教育型、專家型綜合人才,以較高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使患者及家屬產生依賴感和安全感,贏得患者及社會對護理T作的理解與支持。
2.3合理安排人力根據科室護理T作特點合理安排護理人員,并注意新老以及能力高低的搭配緩解年輕護士值班時的T作壓力。
2.4妥善保存證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在發生醫患糾紛時醫務人員要為自己的行為沒有過錯進行舉證。因此,護理人員要在丁作中養成隨時收集整理具有法律證據的資料,并妥善保存好舉證倒置中的證據。首先病歷和護理記錄是最重要的證據,交接班報告、各種簽字記錄,其次還有各種注射液的余液等。
2.5尋求證人如在搶救沒有家屬的.昏迷是時,對其隨身財務應雙人清點”。判斷皮試結果時要雙人察看,一方面增強準確性另一方面互為證人。
2.6做好各項告知,履行各種簽字手續患者人院時詳細交代入院須知,對貴重物品的保管和離院責任書的告知等T作待患者理解、同意后簽字為證。各項護理操作前要向患者解釋操作的目的,操作中要指導患者配合,操作后要囑咐患者注意事項。
2.7腕帶的使用【8不僅是手術患者,對危重患者、老年患者、神志不清者、語言不通者、嬰幼兒均使用腕帶,以便查對患者信息,也可防止患者走失。
2.8對人院接診和術后接診的患者,要詳細觀察皮膚、傷口及各種管道情況,并記錄。如院外褥瘡、皮下血等。
2.9不同科室之間的協調各科室及醫護之間,在協同處理患者病情時,不要隨意發表容易引起糾紛的言行,共同維護醫院的利益。
2.10預防院內意外的措施為防止墜床應加床擋;為防止心率失常的患者跌倒,應向其反復宣教臥床休息不能擅自外出等干預措施并記錄。
2.11公布醫院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杜絕亂收費現象對患者的疑問應耐心解釋直到患者和家屬明白為止。護士在對欠費患者催款時要注意態度和語氣,要充分尊重患者,需要時為患者打印每日清單,避免因費用問題與患者發生矛盾。
3、加強護理管理。
預防糾紛發生時的應對策略妥善處理護患糾紛,積極消除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對于護理管理者來講至關重要,在處理護患糾紛中,必須把握技巧。
3.1快速獲悉相關信息,做到心中有數在與患方接觸前,處理者必須快速、多渠道獲悉相關信息,做到心中有數。避免隨意l生發言。學會從患者的面部表情、動作姿勢等非言語行為來判斷患者的需要,特別是對一些情緒化的患者,更應主動、熱情、寬容、謹慎。熱情接待,營造和諧氣氛。在接待患方時,必須安排合適的接待場所,切忌站立對話。不管患方是否有理,都熱情接待,耐心而專注地傾聽,了解對方意愿,積極處事,適度表態。
3.2從醫院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加強醫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和醫療安全教育,嚴格規范制度,強化操作規程,嚴密監管醫療糾紛高發科室。
3.3增強醫務人員法制觀念認識醫務人員潛在的法律問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學會運用法律知識,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
3.4護理文件應堅持及時、準確、客觀、連續、完整、合法、有層次有重點的進行護理文件書寫l】。
3.5護士有充分的告知義務l】7『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8、19條及《護士管理辦法》第21、22、23條中,曾詳細記載包括各項護理活動實施的原因及方法的說明,給予患者技術性建議與專業指導。護士通過護理評估、健康教育等形式履行自己法定的告知義務。
3.6堅決、合法的執行醫囑,如一般情況下(除手術、急救外)不執行口頭醫囑;治療或護理時應認真核對并正確執行醫囑。
3.7制定防范和處理醫療糾紛預案,提高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
3.8護理是一項嚴肅的T作,必須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91如三查八對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無菌原則、新生帶教制度、差錯事故反饋制度、業務培訓制度、藥物的配伍禁忌、臨床檢查制度等,制定并執行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是保證護理安全的前提。
消除護理隱患對維護醫院的正常1作秩序和社會治安、減少醫療糾紛、差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努力避免和防范護患糾紛的發生是每個護理人員的職責。護理管理者應從唯物辯證法觀點出發,理性地看待護患糾紛,積極應對將護患糾紛的發生率降到最低。
論文文獻:
[1]路云.護理學基礎實驗與實驗室開放[J].時代教育,20xx,12:71-73.
[2]葉麗萍,謝惠燕,蔡甜甜,等.護理實驗室開放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xx,35(4):93-94.
[3]郭永洪.護理學專業基礎課實驗室開放與管理的探討[J].貴陽醫學院學報,20xx,32(5):545.
護理學的論文3
針對當前中等職業學校護生素質的現狀,為培養中職護生學習外科護理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外科護理學的積極性,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加強多媒體教學、病例討論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和嘗試醫學論文的寫作等教學手段,全面提升中職護生的學習能力和整體素質,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技能型、實用型護理人才。
根據國家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政策,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實用型的技術人才,全國各中等職業教育學校面向社會各層次有需求的人全面放開招生,導致在校生的整體水平有所下降。如何在學生整體水平下降、學習氛圍不濃的情況下,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是一項值得探討和研究的重要課題。筆者憑借多年的外科護理學教學經驗、班主任工作經驗以及對學生的調查和了解,根據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對外科護理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作了一些調整和改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總結如下。
學習者特征分析
分析學習者的特征是指了解學習者的學習準備情況及其特點的活動,為后續的教學設計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課程,通常在完成專業基礎課程后開設,此時,學習者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醫學基礎知識,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1]優秀護理本科畢業論文精選3篇優秀護理本科畢業論文精選3篇。
中職護生年齡偏小,文化程度偏低,一直接受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從而導致中職護生更習慣于傳統教學形式[2], 所以在教學中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中職護生學習外科護理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外科護理學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各方面的積極因素。
加強多媒體教學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現代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展現了它的獨特魅力。實踐證明恰當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將文本、圖形、動畫、視頻和音頻等多種媒體融為一體,使教學以生動、靈活的方式進行,學生也可以通過多種感官刺激獲取知識,所以大大提高了學習者的興趣。
加強病例討論教學
病例討論式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交流,形成 臺上與臺下聯動,學生與學生互動 的良好教學氛圍,增強了教學的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實現了由 灌輸式向研討式 、由 以教師為主向以學生為主 的兩個轉變。加強病例討論的教學方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的主要代表斯萊文教授認為: 合作學習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托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抓住中職護生年齡偏小,好勝心、集體榮譽感強的特點,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了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最終達到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論文。
教未見趣,必不樂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學習興趣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熱愛學習、產生強烈求知欲的基礎。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很好地運用這門藝術就能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與持久的學習興趣,以便于更好地接受科學知識,發展智力,提高學習能力和整體素質,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技能型、實用型護理人才。
護理學的論文4
健康兒童護理是通過發現可能對兒童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不利因素,因而采取的一些防范措施,從而確保兒童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能夠沿著理想的成長軌跡發育。傳統的健康兒童護理措施有預防接種,健康兒童保健,兒童健康發育護理的專科護理。健康兒童護理可以預防和解決為大多數家長們所擔憂的兒童正常發育和健康茁壯成長的問題提供保障和護理的依據。
【關鍵詞】預防接種兒童保健
1.健康兒童預防接種:
對丁兒童在接種疫苗前后應該注意的事項,家長應做好充分的了解和準備,下面介紹兒童任接種前后應該注意的問題如下。
(1)家長應當詳細了解《兒童預防接種證》上的所有內容,知道兒童在相應的年齡段應該接種何種疫苗,每種疫苗可預防哪種傳染性疾病。與此同時家長還要知道疫苗接種次數以及接種的時間。特別值得家長注意的是那些具有一定時間限制的疫苗接種,比如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須任每年的5月份進行疫苗接種。
(2)家長必須十分了解孩子的基本健康情況,是否有不利于接種疫苗的疾病在身,是否存接種疫苗前吃過藥物,都應詳細的告訴給孩子接種疫苗的醫護人員,以便醫護人員檢診確定是否接種。雖然免疫接種程序的安排是考慮到了兒童接種疫苗的最佳接種時期,但是疫苗使用說明中有明確規定的,兒童處于一些疾病狀態時是不能進行疫苗接種的。例如高燒發熱、急性傳染病潛伏期及恢復期、過敏體質(哮喘、蕁麻疹)、重癥的慢性病(如活動性肺結核、心臟病、急慢性腎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肝硬化、血液系統病兒)、嚴重化膿性皮膚病、嬰兒重度營養不良等癥狀或疾病均須暫緩接種。在接種前最近6周注射過丙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被動免疫,也應延緩活疫苗接種,這樣可以避免對所接種疫苗的下擾。
(3)家長應該了解兒童在接種疫苗后要注意的事項。一般來說,目前我國使用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兒童在接種疫苗后會在機體產生免疫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反應例如:發燒、扎針部位紅腫,由于人與人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有的人反應會強一砦,出現發燒、扎針部位紅腫等。接種疫苗后兒童體溫在38~C以下屬于正常反應,這種情況持續2、3d就可恢復正常。如果接種疫苗后持續發燒38~C以上、扎針部位紅腫持續時間超出1周或者接種疫苗后身上出現皮疹等不良反應時應該立即向疫苗接種有關單位反映情況,并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醫|學教育網整理。對于兒童接種疫苗后出現的反應,除了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劑外,其他藥物不會影響免疫效果。現在有一些家長認為,只要孩子接受了疫苗接種就算進了“保險箱”,肯定不可能在感染相關的傳染病,這是錯誤的想法,任何免疫疫苗進行免疫接種后都不可能達到100%保證其免疫的效果,由于每個孩子的身體狀況不同,因此孩子接種后的免疫效果也有所不同。
2.兒童保健原則:
嬰幼兒保健嬰幼兒時期是生長發育速度較新生兒時期減慢,尤其在體格發育方面。其活動范圍變大,接觸事物逐漸增多,智能發育較快,語言、思維和行動的能力增強,但識別危險的能力還是不足,因此應注意防止嬰幼兒出現意外創傷和中毒的事件。飲食已從乳汁轉變為飯菜,因此需要注意防止營養缺乏和消化紊亂。這個時期接觸外界較廣,而其自身免疫力比較低是傳染病發病率較高時期,因此防病是此時期的保健重點。
學齡前期保健學齡前這個時期的孩子體格發育速度較慢,而智能發育比較快,求知欲強,能參與較復雜的動作,能夠學會照顧自己,語言和思維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應根據這個時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點,從小培養孩子良好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學習、勞動、和衛生習慣,為入學作好準備。學齡前的孩子防病能力有所增強,但隨著接觸事變多,仍可能發生傳染病。因此學齡期的'孩子也應該做好防病預防保健工作。
學齡期保健學齡期的孩子體格生長仍穩步增長,腦的形態已基本趨于完善,智能發育較前更成熟,理解、分析、控制能力增強,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接受科學文化教育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兒童發病率比以前要低,但要注意預防近視眼和齲齒的發生,端正孩子的坐、立、行姿勢,安排有規律的學習生活和鍛煉,保證充足的營養和正常的休息。
兒童護理任兒童成長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兒童時期的護理有利于孩在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長,每個孩的成長都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時期,我們在每個時期都對孩子進行安全健康的護理保健工作,這樣孩子才能健康茁壯的長大,身體才會強壯,學才會有充沛的精力,在兒童時期的孩子的健康是大多數家長擔心的事情,兒童時期的健康成長會影響孩子一一生的健康和心理生理的發育采用科學方法養育孩子能使孩子少生病,一旦生了病,護理得當,恢復起來就快。疾病痊愈要靠身體的抵抗力,打針吃藥只是協助身體戰勝疾病。俗話說,“三分病七分養”,這充分說明護理的重要了。因此健康兒童護理可以預防和解決為大多數家長所擔憂的兒童正常發育和健康茁壯成長的問題提供保障和護理的依據。
護理學的論文5
【摘要】
目的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神經外科術后感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文選取神經外科患者60例,隨機劃分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護理組采用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干預方式,對比兩組的術后感染情況、護理滿意度大小。結果護理組的術后感染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大小分別是20.00%(6/30)、100.00%(30/30),其中分別出現了顱內感染患者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例,泌尿系統感染1例,其他感染癥狀患者2例,對照組的術后感染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大小分別是40.00%(12/30)、83.33%(25/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持續質量改進指導護理工作開展后,可以有效預防神經外科術后感染癥狀,提升護理療效。
【關鍵詞】
持續質量改進;神經外科;術后感染;護理;應用效果
術后感染是神經外科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神經外科手術屬于比較特殊的手術,手術部位比較特殊,因此一旦發生感染癥狀后,很容易引發其他不良癥狀[1],甚至對患者的后期康復、生命等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在神經外科手術后,需要及時開展抗感染、消毒處理等工作,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選取20xx年03月~20xx年10月的神經外科患者60例,隨機劃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各30例。男37例,女23例,護理組年齡25.58~74.1歲,平均年齡(57.58±7)歲。對照組年齡25.61~574.3歲,平均年齡(57.63±7.02)歲。兩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護理組采用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干預方式,第一,持續質量改進管理[2]。成立小組,由護士長全權管理,小組成員選擇本科室的護理人員,對神經外科手術患者以往病例以及其他方面的資料進行查閱和認識,對術后引發的感染癥狀、感染部位、影響因素等及時加以認識。感染常發部位比如顱內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癥狀,針對出現的各種并發癥以及其他不良反應提前做好預防改進工作。第二,管理措施。在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工作開展時,有很多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并且做好管理工作。首先,手術室環境管理,手術室空氣質量低是引起手術感染率上升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影響因素[3],因此提升患者及其術后的衛生程度,降低排菌量非常必要。同時在手術開展的整個階段,需要做好患者的衛生管理,降低排菌量,對于緊急手術患者,手術開展前需要快速對患者擦拭身體以及其他工作,提升患者的清潔程度。其次,體位護理也非常關鍵。對于腦脊液漏患者,需要做好體位護理和切口護理工作,采用常壓引流方式,同時將引流袋裝置在切口平面下方,避免引流袋回流而引起顱內感染等癥狀。加強對患者身體功能運動和指導[4]。再次,引流護理。
腦室外引流過程中,需要對引流瓶的高度加以科學控制,避免腦脊液回流而引發感染癥狀,同時需要采用一次性的.引流瓶和引流管,避免上下插入操作時,導致引流受阻,同時可以通過輕微的進行左右旋轉來降低感染發生率。在具體引流操作時,采用擠壓引流管方式來對組織碎塊阻塞情況加以改善,避免引流管堵塞,從而引發顱內感染等不良反應癥狀[5]。最后,導管更換。對于緊急情況下的置管操作時,由于情況危急,因此消毒工作開展不到位,因此必須要在兩天內及時更換導管,采用薄膜敷料將導管妥善固定,對于疑似污染病例能夠及時加以更換處理,降低靜脈藥物刺激作用,避免引起靜脈炎等不良反應癥狀。同時也需要做好尿道管理,經常會出現一些細菌進入尿道的情況,可以利用膠帶將導管有效固定到腹部位置,降低尿道感染發生率。當然除了上述提到的,由于神經外科手術比較復雜,手術時間一般都比較長,容易引起腦脊液漏等情況,導致感染風險增大,因此整個手術開展前后必須要做好抗感染護理工作,給予持續引流處理,提升手術成功率。
1.3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組的術后感染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大小分別是20.00%(6/30)、100.00%(30/30),其中分別出現了顱內感染患者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例,泌尿系統感染1例,其他感染癥狀患者2例,對照組的術后感染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大小分別是40.00%(12/30)、83.33%(25/30),兩組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持續質量改進指導護理工作實施,能夠針對神經外科手術后容易引發的感染癥狀開展對癥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術后引流、導管體位、手術環境、體位等各個方面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操作,從而可以降低神經外科手術患者術后感染癥狀發生率,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于醫護工作開展的滿意度。因此采用持續質量改進指導護理工作開展后,可以有效預防神經外科術后感染癥狀,提升護理療效。
護理學的論文6
【摘要】目的:探討潰瘍性結腸炎護理的理想策略。策略:回顧1年間對120例潰瘍性結腸炎病例采取相應護理的資料。結果:120例患者中有55例痊愈,65例取得好的治療效果,繼續進行治療。結論:潰瘍性結腸炎的護理重點在于心理、飲食、預防感染、合理用藥等方面,這樣會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護理
潰瘍性結腸炎是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簡稱,為一種理由未明的直腸和結腸慢性炎性疾病,且以潰瘍為主,主要臨床表現是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輕重不等,多反復發生或長期遷延,呈慢性過程。20xx年1月~20xx年1月我科共收治潰瘍性結腸炎患者120例,經過合理治療后均取得良好效果,為降低其反復發作率,現將其臨床護理經驗總結如下:
1資料與策略
1.1一般資料
本組120例患者中,男50例,女70例,年齡25~70歲,病程1~15年。
1.2輔助檢查
所有患者均做電子纖維結腸鏡檢查加活檢,腸道狹窄或進鏡困難者加鋇灌腸檢查,實驗室檢查,進行糞便常規檢查。
1.3治療策略
全部患者均采用間歇療法,每次住院時間為7~10d為1個有效療程,一般共需3~6個有效療程,經過幾個有效療程后,輕度、中度的患者可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重度的患者亦可獲得有效的緩解。治療主要應用中西藥保留灌腸加口服,病情急、重者,給予抗感染、營養支持治療。西藥主要用免疫抑制劑、質子泵抑制劑或H2受體拮抗劑、蒙脫石散劑、腸道益生菌等;保留灌腸主要用甲硝唑或環丙沙星、錫類散、山莨菪堿、云南白藥、蒙脫石散劑、腸道益生菌等。
2結果
55例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大便常規檢查正常,腸黏膜恢復正常,65例取得好的效果,臨床癥狀減輕,大便常規正常或輕度異常,腸鏡檢查黏膜腫脹減輕、潰瘍減少,繼續接受治療。
3護理
3.1心理護理
由于潰瘍性結腸炎反復發作,患者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多數具有內向、離群、保守、嚴謹、悲觀、抑郁、焦慮緊張、情緒不穩定、易怒、對各種刺激反應強烈,而激動之后又難以平復的個性特點,因此,護理人員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給予其關心、安慰、耐心的指導,要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經常進行交流,了解其思想動態的變化,介紹成功病例,使患者從精神和心理上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增加治愈的信心。同時,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他們看電視、聊天或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以分散注意力,使心情舒暢,同時不能忽視患者家屬的作用,做好家屬的工作。
3.2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要指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飲食的規律性,一日三餐做到定時定量,注意休息和安靜,給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低纖維素飲食,精神緊張要補充B族維生素,急性發作期可以禁食或者經靜脈補充營養,病情緩解后可以逐漸改為流質、半流質,再到普食,不過分饑餓,不暴飲暴食,這樣有利于腸道消化平衡,避開因無節制飲食而致腸道功能紊亂。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膩為基本原則,宜食山藥、扁豆、紅棗,少食易脹氣、多纖維的蔬菜、水果、飲料等食物,如西瓜、韭菜、大蒜、油炸食品、碳酸飲料等,不宜飲用牛奶或乳制品,少食高脂食物,以免因為其難以消化而加重腸胃的負擔,例如高脂的快餐,避開過量飲酒,避開過敏食物。本病以柔軟、易消化,富含營養,有足夠的熱量為原則,部分患者無法制約自己,針對此種情況,在進行健康指導的同時,要注意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3用藥的護理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期間,會不同程度地應用抗生素,保護腸黏膜的藥物等,護士應嚴格掌握藥物的性能、療效、劑量及副作用,按照醫囑準確無誤地給患者用藥,向患者講解用藥的目的、注意事項以及按正規治療用藥的重要性,介紹成功病例,使患者從思想上重視,能積極地配合治療。
3.4感染的預防
加強對患者預防感染知識的宣教,對于住院患者積極尋找潛在的慢性感染灶,除了有針對性地制約感染,如應用抗生素外,應每日對其病房開窗通風,保持空氣的清新,用0.05%的健之素噴灑地面,擦桌面,避開與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觸,保持皮膚清潔衛生。
4體會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易反復發作的慢性疾病,他的反復發作與許多因素有關,如①飲食因素是脾胃病的主要誘發因素,患者在飲食方面若不制約,進食一些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會誘其發病;②精神因素,長期焦慮、緊張、工作壓力大、勞累等因素使機體免疫力下降,使內環境失去平衡,從而誘發本病;③感染是本病發生和繼發的理由;④未進行正規治療或未堅持正規療程治療,病情稍緩解就自行停止用藥,中斷治療,使病情遷延不愈,反復發作。因此,臨床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早地進行護理干預,幫助他們調整好心態。這樣就要求護理人員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如康復醫學、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知識,對患者進行認知矯正和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正確指導患者,有針對性地為患者制定護理計劃,以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閻煥蘭,姚小芳.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護理[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xx,(10):11.
[2]鐘玉蓮,王倩琴,何玉倩.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心理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xx,(16):2563-2564.
[3]張西亮,許春進,丁輝.認知行為療法對潰瘍性結腸炎伴情緒障礙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xx,28:47
[4]王華.潰瘍性結腸炎護理體會[J].吉林中醫藥,20xx,(3):31.
[5]姜杰新.潰瘍性結腸炎病因及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醫師進修雜志,20xx,12(27):51-52.
[6]謝惠嬋.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護理[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xx,22:107-108.
[7]鄧長生,夏冰.炎癥性腸病[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xx:399-411.
護理學的論文7
【摘要】情境式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有四個步驟,第一是病人情境的設計,讓學生模擬病人的癥狀體征。第二是護理查房情境設計,主要評估病人的健康史、身體狀況、心理社會狀態、輔助性檢查和治療方法。第三是對病人實施具體的護理措施。最后是教學效果評價。這種教學方法適于培養實用型的護理人才。
【關鍵詞】外科護理學情境式教學實用型護理人才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國家修改并制定了新的中等職業衛生教育的教學大綱,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所以大綱中基礎課的課時量明顯減少,而臨床課明顯增多,且以實際操作部分增多為主。目的是培養動手能力強的實用型護理人才。通過探討,教師們提出了很多種新的教學方法,如:討論式教學法、病例式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等,主要目的是為了適應新大綱的要求,切實加強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動手操作的能力。但在教學過程中,我也曾經試用以上的方式進行教學,發現這些教學方法有漏洞和缺點,容易分散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將教學內容緊密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所以我提出情境式教學,這種教學有利于將所學過的知識橫向、縱向聯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開闊、敏捷,讓學生學會綜合判斷分析的能力,能夠獨立判斷分析病人的情況,并且獨立完成病人所需要的各項護理操作內容。
1何謂情境式教學法
情境式教學法是通過設置具體、生動的病人病情,以及護理人員的具體檢查和護士對病人實施具體的護理措施,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學習特定的專業場景中所需要的護理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扮演好病人的角色,課前學生要認真復習布置的病人有哪些明顯的癥狀、體征,鞏固了舊知識,在護理評估中要認真全面分析病人的情況,明確做出護理診斷,并且制定要達到的護理目標,具體的護理措施中涉及的基本都是同學們所學過的各項護理操作,一般每一個系統的疾病找出一個典型病例去開展情境式教學,便于同學對知識的記憶,還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操作中找出學生的毛病,并及時糾正,而且主要是讓學生必須自己獨立處理病人,使其學會綜合分析病情,更有利于學生在臨床實習或工作時很快適應環境,適應臨床工作。
2情境式教學的步驟
2.1病人情境設計在教學中我們常以一個系統中典型病人為例,如:顱腦疾病中以腦挫裂傷的病人為例,頸部疾病中以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為例,胸部疾病中以胸部外傷造成急性血、氣胸患者為例,腹部疾病中以急性闌尾炎或急性腹膜炎的患者為例等。課前征求學生的意見,交代給扮演病人的同學扮演什么樣的病人,這樣演病人的學生回家后就要把病人的癥狀、體征復習好,這樣才能把病人扮演好,使大家能夠準確判斷病人的病情,并做出護理診斷,才能實施主要的護理措施。
2.2護理查房情境設計主要是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要準確,能夠將所學過的理論知識充分應用到實踐中,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概括能力,讓其他人通過護理檢查,能夠自己做出護理診斷,并列出具體的護理措施,這樣其他同學就要復習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和護理措施等內容,并且要附帶把有關該病人的`護理措施當中涉及的一些護理操作步驟全面復習,有可能老師會讓學生做某一項有關的護理操作。如胸部外傷合并血氣胸的患者,我們在評估中第一要問健康史,即患者受傷的時間、地點、受傷的部位、傷時的姿勢等,有利于判斷損傷的嚴重程度以及是否有臟器受損。第二要評估身體狀況,問是否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是否有過敏史,尤其是局麻藥過敏史,因為患者可能要做胸腔閉式引流,病人有哪些癥狀體征,經過檢查確診為胸部損傷并發血氣胸并有失血性休克的表現,護士依據患者的情況首先處理什么問題,然后做什么護理,逐步進行各項護理措施的操作。并且通過和病人交談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根據醫囑對病人做出輔助性檢查,例如取血標本、尿標本等,了解醫生做出的診斷以及需要治療的各項措施等。
2.3實施護理措施的設計經過全面的評估患者,我們應該首先為病人實行胸腔閉式引流插管,那我們應該先選定插管的部位,一般選擇腋中線或腋后線第6-8肋間隙,定位后局部消毒,局麻切開1-2cm逐層分離,將引流管插入胸腔。將積血、積氣引流出來,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況,另外一名學生立即進行靜脈穿刺,大量進行補充液體,以改善患者的休克狀態,這樣需要學生必須按照基礎護理學當中關于靜脈穿刺的操作要求進行操作,在操作中要注意執行核對制度,而且要求雙向核對,尤其需要輸血的患者核對要求更加嚴格,以免出現溶血反應。在執行操作中要求學生學會和病人之間的溝通,尤其是要加強心理護理。待病人的病情穩定以后,將病人安置舒適體位。并加強對病人病情的觀察,如果病情不穩定需要手術的患者,馬上進行術前準備,例如備皮,下胃管、尿管,打靜脈留置導管等操作。
2.4教學效果評價全部操作進行完之后,先讓同學之間相互評價,執行的各項護理操作有哪些不足之處,錯誤在哪里,然后老師再詳細地指出錯誤之處,并進行糾正,若時間允許可重新做一次規范的示教操作,讓學生印象深刻,便于學生記憶。主要是給了學生動手的機會,能夠很好地將理論知識密切與實踐相結合。同時,這種教學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老師不至于照本宣科,不能死教書,而是針對于情境的變化,能夠靈活應對,使教師參與到整個過程中,并且可以隨時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給予詳細的解答。更主要的是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能夠詳細了解,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這種教學方法符合護理程序,主要也是從評估病人、做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目標、實施護理措施及評價操作效果五大方面進行,這樣護士進入臨床以后就會自如應對病人,很快適應臨床工作。
我通過幾次情境式教學的試驗,覺得這種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團體協作的能力在教學中能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會有很大的提高,很容易進入臨床的實習工作,也能夠成為老師信得過的護理人員。確實適應新大綱的要求,能夠培養出社會有用的技術人才。
護理學的論文8
管理評分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會因一些潛在因素影響而出現出現傷殘的可能,此即為護理風險[1]。護理風險的出現不僅會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同時也會使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關系僵化,不利于后續的治療[2]。而護理風險存在于治療的各個方面,其復雜性以及不確定性將會導致護理人員出現過重的心理壓力和精神壓力,使其工作效率有所下降,患者亦會因此而衍生出不滿情緒,繼而影響到治療的有效性[3]。為確保患者治療依從性,同時保證療效,醫務人員必須要將尋找出有效的手術室管理制度,以提高護理質量[4]。有研究指出[5],借助于護理標識管理能夠顯著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率,從而使患者預后有所改善。我院在手術室實施護理標識管理,此次研究特對比標識前及標識后手術室管理效果,以探析護理標識管理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xx年6月~20xx年7月收治的手術患者124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常規管理,選取我院20xx年6月~20xx年12月共完成手術617例列為對照組,其中存在血液傳染患者21例,合并感染者32例。選取20xx年1月到20xx年7月我院收治的手術室患者623例,列為觀察組,其中存在血液傳染類疾病者23例,合并感染者35例。此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手術室管理,觀察組則為護理標識管理,具體如下[6]。
1.2.1護理標識分類
比較常用的護理標識主要包括腕帶、卡片、標簽等,依照內容可將其分為患者、環境以及警示三類。
患者:本院患者所用護理標識主要以腕帶為主,在腕帶上一般會登記有患者所屬科室、床號、姓名、性別、年齡、血型、過敏史、診斷以及手術名稱等,在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前,由其責任護士為其帶上,并在進入手術室、開始手術治療前對由主刀醫師、麻醉醫師以及相關護理人員對患者信息予以核實,待確定無誤后方可進行手術。手術患者需要建立多根輸液通道,因此為了能夠便于對輸液通道進行管理,可在輸液滴壺上用水性筆標識“外周靜脈”或“中心靜脈”等,以免混淆,并在輸入液體袋(瓶)上標明所輸液體總瓶數。在為患者成功穿刺之后,護理人員應立即做好標識,以便于后期識別,從而降低差錯發生風險,提高工作效率。在為患者留置各種導管時,將記錄有導管名稱及日期的紅色標簽貼在距管道末端5cm處。手術醫生按要求進行手術部位標識,避免做錯手術部位,保障手術安全。
環境:由于手術治療對手術室的環境要求較高,因此對于手術室的不同區域予以標識,如限制區、非限制區等。各個手術間及附屬間做好標識,如第一手術間,藥品間,無菌間等。對藥品架上不同類型的藥品予以分類置放,外用藥、靜脈用藥、消毒劑分開放置,將藥物標簽粘貼于藥品架的下方,標簽清晰,醒目。藥品定位定量存放,方便管理及使用。對于高危藥品,將其固定放置于專門的藥品柜中,并與藥柜外側張貼所放藥物的名稱,同時做好警示標識予以區分。對于手術所用儀器、器械,分區域標識管理,定點放置,以方便術前器械準備。無菌包及一次性物品按標識固定位置放置,便于查找及管理。
警示:此類標識主要用于不同藥物的配置中。由于手術患者所需藥物較多,而為了確保用藥的準確性,則必須要以不同標簽對其進行區分。對抽吸到注射器內待用的藥液,用相對應的藥物標簽標識清楚,防范用藥差錯發生。手術臺上不同藥液作好標識,防止錯用。
1.2.2標識制定
護理標識制定應遵照患者心理需求,體現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標識應簡潔、通俗易懂,字體應統一規范,標識應放置在醒目的位置。有效的標識可以對護理工作起到警醒作用,減少護理人員的操作失誤,減少不必要的操作環節,降低護理人員的高度緊張感,也避免造成醫患雙方的誤解和糾紛。
1.3指標觀察
對護理管理質量進行評分,主要包括手術器械準備完好情況,器械準備所需時間長短、藥品和儀器管理等內容,滿分為100分。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兩組手術室的管理效果進行調查,通過為患者發放本科自制護理滿意度評分表,對護理情況進行評分對比,滿分為100分,分值在60以下即為不滿意,分值在60~80分之間即為滿意,分值在80分以上即為十分滿意。同時為手術醫師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分值評估情況同上。總滿意度=十分滿意度+滿意度。于手術結束后將護理管理質量、差錯情況以及投訴情況進行統計。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手術室管理效果對比由本次研究可知,在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差錯率以及投訴率上,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手術室護理滿意度對比由本次研究可知,在患者滿意度及醫生滿意度上,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3討論
手術室作為醫院醫療工作的核心區域,其所涉及環節之多、人員流動之大使得其極易出現護理風險,并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造成極大影響[7]。目前來講,比較常見的手術護理風險包括以下幾類,分別是墜床、切口感染、灼傷、輸血錯誤、手術器械遺留、藥物錯用、器械準備不足、患者差錯等[8-9]。此類錯誤的出現不僅會使患者身體遭受不必要的損傷,同時也會導致其對醫院的醫療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影響到后期的臨床治療與配合,繼而導致臨床療效無法達到預期要求[10-11]。護理標識的應用能夠幫助醫務人員減輕工作負擔,做到資源與時間的合理分配,從而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幾率[12]。本次研究特將將標識后護理管理效果與標識前進行對比,以了解其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實際效果。由研究結果可知,在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患者滿意度、醫生滿意度、差錯率以及投訴率上,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護理標識管理有助于促進護理管理的規范化,保證醫療護理工作的準確性以及效率性,同時還能夠提高患者與醫師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減少差錯發生率以及患者投訴率,使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通過實施護理標識管理,可顯著提高手術室的管理質量,提高各方滿意度,使護理管理工作更加規范、有序,進而減少出錯率。
護理學的論文9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安全在兒科病房的應用。方法:通過總結兒科病房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加強管理,執行有效的護理對策。結果:護理人員提高了護理安全意識,把握了每一個護理環節,消除了不安全隱患,確保護理安全。結論:重視兒科病房的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為患兒提供安全、滿意的優質服務。
【關鍵詞】 兒 科; 護理安全; 對 策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ed Nursery Security in Paediatrics Ward and its Nursery Countermeasures
DING Hao-p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angzhou, Jiangsu Yangzhou 225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s of nursery security in paediatrics ward. Method: To summarize the hidden danger of nursery security in paediatrics ward, strengthening of management, carrying out the effective nursery countermeasures.Result: Elevation the consciousness of nursery security in nursing staff, assurance each step of nursing service, getting rid of the hidden danger and insuring the nursery security.Conclusion: To think highly of the nursery security in paediatrics ward, elevation the quality of care, to provide safe、 satisfied and high-quailty service for the patients.
Key words: Paediatrics; Nursery security; Nursery countermeasures
兒科病房收治的對象為心理、語言、行為發育不夠成熟的小兒,患兒年齡小,病情變化快,癥狀不典型,意外事件多,護理技術操作難度大,護士工作量大,容易發生差錯事故。針對兒科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我們應善于識別潛在的和客觀存在的各種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對應對策,使護理安全風險防范于未然[1]。
1 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1.1 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崗位職責是工作的指南,是護理的法寶[2]。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直接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實際工作中,少數護理人員責任意識欠缺,諸如查對不嚴,交接班不認真,違反操作規程,巡視患兒不及時,導致打錯針,發錯藥,抽錯血,為患兒抽血或靜脈穿刺后忘松止血帶等現象的產生。值班時未體現慎獨精神,不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從而延誤治療和搶救時機。
1.2 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兒科護士不僅需要具備一般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還需要具備兒科護士特殊的素質要求,要求護士具有愛心、耐心、同情心。由于護士超負荷工作,加上社會地位相對較低,使護士身心疲憊,工作質量下降,易發生差錯事故。個別護理人員對業務不熟練,觀察病情不到位。服務態度不好,解答問題語言生硬,或不予解答,不能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甚至與家長發生沖突。這些因素容易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
1.3 帶教因素:由于護生對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熟悉程度欠缺,基礎理論薄弱,操作能力較差,必須在帶教老師指導下進行工作。帶教老師的指導十分重要,直接關系護生業務能力的提高和責任心的加強,從而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
1.4 病房管理因素:病房是患兒治療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應當加強管理。特別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腸道感染的流行季節,患兒多,房間擁擠,恢復期和急性期患兒共處一室,如果不能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易發生交叉感染,這些也會成為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的因素。
1.5 用藥安全因素:小兒在用藥上特殊性強,用藥劑量小,個體差異大,加藥程序復雜,新藥品層出不窮,藥物的商品名稱繁多,劑量復雜,不易掌握,易發生配錯藥,劑量換算錯誤等。家長不遵醫囑給患兒服藥。由于兒童血管壁薄,通透性高,在輸液過程中使用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藥物,穿刺部位常出現皮膚蒼白,滲出腫脹,甚至壞死等,給患兒帶來痛苦。這是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的重大隱患。
1.6 患兒及家長因素:患兒年齡小,不配合治療,一些家長缺乏醫學常識,不遵守醫院規章制度,不配合治療和護理,經常住院患兒家長的依從性差等。這些行為也給兒科病房護理安全帶來影響。
2 針對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因素的護理對策探討
2.1 加強護理人員責任心:由于護士的工作有章有循,通過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護理行為達到安全和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和保障護理質量[3]。應嚴格履行崗位職責,遵守護理工作制度,執行各種護理操作常規,真正用制度約束自己,用制度來管理自己。護士的責任要具體化、明確化,要求每個人要到位盡職,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對工作負責,對患兒負責。要熟練掌握兒科護理技術操作,減少患兒的痛苦和不必要的傷害,將護理隱患消失在萌芽狀態。
2.2 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重視專業理論學習和技術操作訓練,尤其是對急救技術的培訓,通過培訓,護士的專科理論水平得到提高,熟練掌握護理搶救知識和搶救技術,能做到反應速度快、穩、準。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才能得到家長的尊重和理解。提高自律性,尤其倡導值班護士的慎獨精神,自覺遵守職業道德準則,不要僥幸某次用污染的針頭給病人注射沒有引起感染,也不能輕視值班時減少巡視病房次數的做法,要學會換位思考,加強與家長和患兒的溝通,增進理解,使他們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兒科病房陪護家長頻繁更換,面對每一位家長的提問應心平氣和,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符合個性化的語言向家長說明,杜絕護理糾紛的發生。
2.3 加強護生的帶教和管理:加強對護生的帶教和管理是兒科護理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分配到本科室的護生首先要接受護理安全方面的教育,了解護理對象的特殊性,熟悉本科的環境,疾病護理常規,兒科特殊的治療和護理,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工作中應有帶教老師正確引導,全程監督,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操作規程,同時要求帶教老師加強責任心,做到放手不放眼,耐心講解、示范,因人施教,帶教期間在保證護理安全的前提下,要讓護生學有所獲,完成實習進修計劃。
2.4 加強病房管理:改善患兒的就醫環境,分流患兒,分室收治不同時期,不同病種的兒童,減少探陪人員,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地面濕式打掃,病室內每日空氣消毒2次,每日開窗通風2~3次,保持病室內空氣清新,保持溫濕度適宜。每月對空氣、無菌物品、工作人員的手、物品、消毒液進行檢測。做到一嬰一用一消毒,控制示教人數,加強醫護人員手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4]。
2.5 確保患兒用藥安全:組織護士學習保障用藥安全的.重點內容,如通過收集藥品說明書,組織業務學習,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無菌操作原則等。兒科用藥根據公斤體重計算藥量,具有用藥量小,用藥種類多,間隔時間短,護士在配藥時要精確計算,忙而不亂。再者小兒輸液量小,需嚴格控制輸液速度,有條件的盡量使用輸液泵、推注泵。經常進行技術操作培訓,提高護士的技術水平,力爭“一針見血”,盡量使用留置針,如病情需要可實施PICC,密切巡視注射部位,觀察局部皮膚顏色、溫度,有無滲漏、腫脹,如有滲漏、腫脹立即更換注射部位,并對滲漏部位給予25%硫酸鎂濕熱敷,減少對患兒的傷害,確保護理安全。向家長宣傳安全用藥知識,讓家長了解藥物使用的目的,服藥注意事項,如鈣劑不宜與牛奶同服,鐵劑不易與含有鞣酸成份的食物同服,宜與含維生素C等酸性食物同服,促進吸收,維生素A、D等脂溢性維生素宜與脂類同服有利于吸收等。
2.6 做好健康宣教:對患兒應給予關心愛護、撫摸、微笑,經常給他們激勵性的語言,讓他們配合治療和護理。針對一些家長缺乏安全意識,以及醫學知識缺乏,對治療護理不了解所存在的問題,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指導他們:患兒應有專人看護,睡眠時應睡在有床欄的一側,開水瓶放進生活柜內,不能帶患兒到戶外輸液,不能擅自調整滴速,靜脈留置針的保護方法,遵守醫院規章制度,不得私自換床,不得帶患兒擅自離院等。
3 結論
兒科護理人員要做好安全隱患的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和護理技術操作水平,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執行各項護理常規和操作規程,加強對兒科病房的安全護理管理,確保護理安全。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患兒為中心,把患兒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為患兒提供安全、滿意的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 李冠芳.新生兒病房護理安全管理[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xx,10:133.
[2] 張風清,李珍,黃體純.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xx,21(6):67.
論文網 http://www.lw54.com
[4] 劉新.兒科急診室護患糾紛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當代護士,20xx,37(8):24-25.
護理學的論文10
【摘 要】
針對當前中等職業學校護生素質的現狀,為培養中職護生學習外科護理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外科護理學的積極性,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加強多媒體教學、病例討論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和嘗試醫學論文的寫作等教學手段,全面提升中職護生的學習能力和整體素質,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技能型、實用型護理人才。
【關鍵詞】
中職護生 外科護理學 調動 學習積極性
根據國家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政策,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實用型的技術人才,全國各中等職業教育學校面向社會各層次有需求的人全面放開招生,導致在校生的整體水平有所下降。如何在學生整體水平下降、學習氛圍不濃的情況下,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是一項值得探討和研究的重要課題。筆者憑借多年的外科護理學教學經驗、班主任工作經驗以及對學生的調查和了解,根據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對外科護理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作了一些調整和改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總結如下。
1.學習者特征分析
分析學習者的特征是指了解學習者的學習準備情況及其特點的活動,為后續的教學設計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課程,通常在完成專業基礎課程后開設,此時,學習者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醫學基礎知識,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1]。
中職護生年齡偏小,文化程度偏低,一直接受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從而導致中職護生更習慣于傳統教學形式[2], 所以在教學中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中職護生學習外科護理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外科護理學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各方面的積極因素。
2.加強多媒體教學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現代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展現了它的獨特魅力。實踐證明恰當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將文本、圖形、動畫、視頻和音頻等多種媒體融為一體,使教學以生動、靈活的方式進行,學生也可以通過多種感官刺激獲取知識,所以大大提高了學習者的興趣。
3.加強病例討論教學
病例討論式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交流,形成“臺上與臺下聯動,學生與學生互動”的良好教學氛圍,增強了教學的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實現了由“灌輸式向研討式”、由“以教師為主向以學生為主”的兩個轉變。加強病例討論的教學方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4.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的主要代表斯萊文教授認為:“合作學習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托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抓住中職護生年齡偏小,好勝心、集體榮譽感強的特點,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了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最終達到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
5. 嘗試醫學論文的寫作
根據中職護生的特點和學習能力,我們先請相關的老師對學生普及醫學檢索和醫學論文寫作的基本知識;開發機房,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計算機和網絡,教會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上網收集相關資料;鼓勵學生去學校閱覽室借閱專業的期刊,熟讀并了解論文的基本格式;然后指導學生選擇課題,收集資料,按照論文的標準書寫一篇論文;最后組織老師對論文進行評比和講評。此項方式并不要求學生寫出高水平的論文,而是為了增強中職護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強化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評判性思維的能力,為今后她們書寫論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教未見趣,必不樂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熱愛學習、產生強烈求知欲的基礎。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很好地運用這門藝術就能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與持久的學習興趣,以便于更好地接受科學知識,發展智力,提高學習能力和整體素質,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技能型、實用型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楊麗全,王惠珍,肖燦華.《外科護理學》中“乳腺癌”專題學習網站的教學設計[J].護理研究雜志,20xx,19(10):20xx.
[2]沈傳華.淺談PBL 教學法在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衛生職業教育,20xx ,21 (10) :80―81.
[3]李國芳.應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外科護理學》的教學質量[J]. 中國科技信息,20xx(1):90.
[4]王麗君,張胡.案例式教學在臨床護理學中應用評估[J].護士進修雜志,20xx,5(20):421.
護理學的論文11
[摘要]探討開設《老年護理學》課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教學方法等,以提高護生對老年人的護理能力,積極進行老年護理實踐,以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關鍵詞]護理;高職高專; 老年護理學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醫學的進步,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老年護理學》已成為護理學的一門重要學科。《老年護理學》是研究、診斷和處理老年人對自身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反應的學科。它即是護理學的一個分支,也是老年醫學中的一個學科,同時又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相互滲透[1]。該課程是老年學的理論與方法在護理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對培養加強老年護理教育,培養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高職高專護理專業《老年護理學》課程設置進行研究、分析、探討開設《老年護理學》課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教學方法等,以提高護生對老年人的護理能力,積極進行老年護理實踐,以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1 《老年護理學》課程設置的背景
1.1開設《老年護理學》的必要性
進入新世紀后,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數據顯示,到20xx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總數為1.5989億,占人口的12%[2]。據預測,今后50年,我國的老年人口還將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長,到20xx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4.37億,占總人口的30%[3]。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我國已進入快速老齡化階段,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人口總量過多的雙重壓力,護理專業發展與老齡化的需求,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老年護理教育相對滯后,老年護理專科護士的培養幾乎是一片空白[4]。因此,加強老年護理科學研究,重視老年護理人才隊伍建設,已是當務之急。
1.2 開設《老年護理學》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而一個人進入老年后,會出現生活自理障礙;生理改變常會導致患有一種或多種急性和慢性疾病,如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并且大多為慢性病、多發病,臨床表現復雜且不典型,容易發生并發癥或多臟器衰竭,藥物治療后容易出現毒副作用;另外由于我國計劃生育的大力推行,兩個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照顧4個以上的老年人將力不存心,需要其他力量支持。同時,子女由于工作等需求,不能與父母同住,導致了子女對父母的家庭照料難以實現。家庭式養老模式日漸萎縮,醫院的臨床醫療難以適應社會醫療需要[5]。這就要求有更多的專業護理人員從事老年護理工作。作為高職高專醫學院校就應該順應社會發展的這一趨勢,積極開設《老年護理學》這門課程。
2 《老年護理學》的課程設置
2.1 《老年護理學》的課程內容
《老年護理學》課時分配表
老年護理學強調如何維持老人的最佳健康狀態,提高生命質量。因此《老年護理學》得課程內容主要包括老年護理學概論、老化理論、老年人的評估方法、老年人的心理衛生、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護理以及老年疾病的護理。其中一部分內容與《社區護理學》、《護理倫理學》等課程存在著交叉和重疊現象。對此,教師可根據有關課程設置及進展情況和學生的掌握情況,靈活的把握教學內容。具體內容及課時分配方案,見表:
2.2 《老年護理學》的課程目標
老年護理學的課程目標在于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與護理實踐,在工作中能夠正確評估老年人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并能為老年人的生活保健提供有正對性的護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內容。
2.3 《老年護理學》的教學方法
《老年護理學》主要研究老年人對自身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內容涉及老年人的評估方法、老年人的心理衛生、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護理以及老年疾病的護理。在教學方法上,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合理設計教學方法,以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方法包括系統講授和精講點播相結合;小組專題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和自學指導相結合,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綜合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與老年患者溝通協調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4 《老年護理學》的教學評價
評價體系包括理論評價和實踐評價。實踐評價體系重點放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發言及角色扮演的情況和病例分析作業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理論評價主要是通過結課后進行期末考核,統考理論。
3 小結
《老年護理學》的開設有利于護生了解和初步掌握老年人的身心特點,能夠讓他們學習《老年護理學》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對老年患者的護理能力,為滿足老年人口的健康需求奠定了基礎。當然,老年護理教育起步較晚,《老年護理學》的開設是一個新的嘗試,其教學的各個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殷磊.老年護理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xx,10.
[2] 中華護理學會中國老齡事業大事記.中華護理雜志[J].20xx,44(4):357.
[3] 郭薇.對社區康復中老年康復的思考[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xx,8(10):615-617.
[4] 化前珍.老年護理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xx,前言.
[5] 鮑勇,龔幼龍.中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實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1998,12(8):398-402.
護理學的論文12
現代醫學模式已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這種轉變對醫護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醫學院校逐漸開始重視護理專業學生醫學人文精神的培育。本文通過對目前醫學院校護理本科生醫學人文精神培育狀況的調查了解,研究探討其中的影響因素,從而為醫學院校針對性地開展護理本科生醫學人文精神培育提供依據。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筆者根據研究內容和目的,設計了調查問卷,內容包括醫學人文素質認知、人文課程設置、醫學人文培育方式等。筆者選取了廣東5所醫學院校的四年級護理學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有效人數共680人,其中男生180人,女生500人。
二、研究結果
就醫學人文精神認知而言,98.2%以上的學生認為醫學人文精神培育非常必要,是護理專業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護患溝通能力的有效渠道。56.1%學生認為自己人文素質底蘊不豐厚,必須加強醫學人文精神的培育。在護理人文關懷、交流溝通能力、護理技術水平、護理研究等護士的職業綜合能力對護理質量的影響程度調查中,67.3%的人認為護理技術水平最重要,48.7%的人認為護理人文關懷最重要,39.9%的人認為交流溝通能力最重要。
就醫學人文課程設置而言,58.9%的學生不了解學校醫學教育內容。60.1%的學生對醫學人文精神教育效果不滿意,同時分別有43.6%、55.7%、64.6%學生對學校醫學人文課程設置、教材、授課方式不滿意。在出勤醫學人文精神課堂調查中,只有39.7%的生認真聽課,還有40.1%的學生選擇性聽課。
就醫學人文培育方式而言,57.8%的學生認為醫學人文精神培育主要來自教師,51.2%認為來自自身道德修養,46.1%認為主要受家庭影響,而33.5%則認為主要受社會環境影響。80.7%的受訪學生認為社會實踐是培育醫學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徑,只有40.1%學生認為課堂教育是培育醫學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徑。
三、提高護理學本科生醫學人文精神的策略
以上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認識到醫學人文精神培育在提高臨床護理質量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很多學生的人文素質底蘊不夠豐厚,且對學校醫學人文素質教育不夠滿意,該結果提示在醫學院校加強護理本科學生醫學人文精神培
育非常必要,可從以下兒點做起:
(一)確定護理本科生醫學人文培育的核心內涵
醫學人文精神是醫學科學本質特征和醫療職業的理性知覺,是醫學科學和醫療服務價值目標的理性提升。關愛病人、敬畏生命是醫學人文精神的核心和靈魂。因此,醫學人文精神應包括:高尚的道德品質和人道主義精神,良好的溝通技能和職業精神,深厚的大愛精神和敬畏生命精神。
(二)構建護理本科生醫學人文精神培育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只有通過與專業課程的合理組織與整合,才能夠培養出符合時代特色并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護理人才。構建護理本科生醫學人文課程體系框架時,應結合護理學生的專業特點,通過將護理專業課程與對醫學人文課程整合和分類,加強醫學人文課程與護理學課程之間的融匯貫通,構建出新的適合護理學本科生的醫學人文課程體系框架。
(三)采取靈活生動的體驗式教學模式
在醫學人文精神教育過程中可采取學生小講課、論文答辯、問題答辯等形式,充分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學生對感興趣的專題,通過查閱書籍、社會實踐等方式,撰寫調研報告或論文,在與老師的答辯中闡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四)加強臨床實習階段的醫學人文精神培育
對于護理學專業的學生來說,臨床實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學生可以通過臨床實習鞏固理論知識、練習技能操作,同時也為他們近距離接觸患者、與患者溝通、感受患者疾苦提供了平臺。根據醫事法律專業的.特點,還應建立與該專業相一致的實習評估方式,應該將醫學人文精神作為臨床實習的一項重要的評價標準,更多地考查學生在臨床工作中的參與意識、團隊精神、溝通能力、社會綜合能力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對其進行評估,同時也可以采取帶教老師評價和同學互評的方式,得到更為真實有效的結果。隨著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從觀念上改變了對護理的認識。為正確理解護理的職責和任務,從1994年開始,在責任制護理的基礎上,經過國內外護理學專家的共同努力,提出了整體護理的工作模式。目前,以病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基礎的整體護理正在全國范圍內蓬勃開展。.這是臨床護理領域提高護理質量,促進學科發展的重要舉措。筆者對1994年至20xx年刊登在各種雜志上的整體護理文獻進行計量分析,旨在了解開展整體護理工作的情況。
《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簡稱CMCC)是解放軍醫學圖書館數據庫研究部研制開發的中文生物醫學文獻目錄型數據庫。收集國內正式出版發行的生物醫學期刊和一些自辦發行的生物醫學刊物1100余種,被總后衛生部確定為全軍科研課題成果報獎的必查工具之一。因此,作者利用CMCC進行檢索統計。檢索表達式為“整體護理/SEG=1”,只限定在“題名”字段內檢索。因此,檢索出的文獻只包括題目涉及整體護理方面的文獻。在第一步檢索的基礎上,對檢索結果進行二次檢索。由此統計出1994~20xx年各省、市、自治區及解放軍發表整體護理文獻篇數情況和刊登在各雜志篇數分布情況。’的基本情況共檢出1564篇,分別發表在234種'雜志上。并進行逐年統計。
護理學的論文13
1、醫學檢驗和檢驗醫學的名稱
醫學檢驗(臨床檢驗)(CliniealLaboratoryTech-nology)是將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脫落物等標本,通過目視觀察、理學、化學、儀器或分子生物學方法,并強調對檢驗全過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實行嚴密質量管理措施以確保檢驗質量;從而為臨床提供有價值的實驗資料。臨床醫師根據檢驗結果或數據,結合他所采集的詳細完整病史;系統周密的體格檢查,及上述實驗的資料,再加上在不同病因選擇下其他輔助檢查如X線、心電圖、超聲波、同位素、內窺鏡等一系列檢查結果,進行科學思維及邏輯性分析,對預防保健、疾病診斷、治療、科研積累等提供客觀依據,這就是診斷學(Diagnosis)。通過實驗方法達到診斷目的,即稱實驗診斷(Laboratorydiagnosis)。
近年來,隨著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工程學等發展,醫學檢驗實現了四化即全實驗室自動化(TotalLaboratoryautomationTLA)試劑多樣化、檢查方法標準化、床邊檢查快速化,促使醫學檢驗朝著高理論、高科技、高水平方向發展。因此,目前全球將檢驗與診斷結合即“檢驗醫學”(LaboratoryMedicine)。這是一門以生物學、生物化學、病理學、微生物學、免疫學與分子生物學等多專業為基礎,面向臨床各科的多學科結合的應用學科(歐、美、日不少檢驗醫學含有臨床病理(ClinicalPathalogy)甚至成立臨床化學、臨床微生物學研究所)。除有技術人員參加外,還包括一定數量化學、毒理、微生物及臨床醫師共同參與檢驗技術、質量管理、開發新項目、開展科研活動等工作。由于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如信息學、微機的廣泛應用使各學科間關系緊密,學科間相互交叉滲透,產生不少新的學科如免疫血液學、免疫化學素。1985年建立的新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用來識別各種病原體的基因,鑒定遺傳病、衰老、腫瘤等多發常見病的基因,近年來由于基因芯片(DNAchip)的技術興起可在1cm2芯片上同時檢測數個到上百萬個基因,因此我們深信檢驗醫學在今后必將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2、臨床醫學與實驗醫學關系緊密
臨床醫學的發展與實驗醫學的飛速前進密不可分,以臨床醫學與生物學三大工程(基因、細胞、蛋白質)為例,如DNA合成技術,基因表達調控技術,各種電泳技術,細胞和器官培養技術,DNA、RNA提取技術,層析技術等都是21世紀分子生物學技術在臨床的聚焦。例如神經生物學迅猛發展,在生物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領域中,正在崛起的認識科學和行為科學,對精神世界進行研究成為可能,這對于人類思維發展有著無比深遠的影響。又如基因技術不僅在遺傳病、產前診斷、腫瘤、老年疾病等看到光輝前景,在這些疾病的預防、病程觀察及治療發揮作用,正常基因得以表達,從而使有缺陷的基因錯誤信息能夠獲得糾正,使細胞、器官功能恢復正常。通過上述,臨床醫學面向21世紀發展將對實驗醫學有更高的要求。
3、加強醫學檢驗實驗人員學習臨床知識,接觸病人
開展經常性與臨床工作者對話極為必要Schwarz在“開展臨床與實驗室對話”一文中強調了實驗室管理的要素就是交流、對話。和臨床醫師定期交流、交換意見,可將醫生的建議和專業問題深入闡述。這對只接觸實驗室標本的檢驗人員尤為重要,因為影響檢驗結果除合格的標本、準確的操作外,還有臨床的用藥等治療措施。如在判斷血氣酸堿分析結果就與病人的輸液特別是堿性液相關。
不了解就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同樣的例子在輸血后可影響血液分析和骨髓檢查結果。Schwarz提出“一個實驗醫學工作者沒有同臨床溝通和對話的能力是不能生存的。”實驗工作者也要傾聽病人的意見。一份有氨味的'尿液(堿性)常是病人不了解尿液分析必須留取新鮮尿,是放置一夜后造成的。同樣常在門診看到病人送檢的糞便是“正常”的(實際上他不了解要送檢含粘液、膿液、血液的病理部分糞便)。這樣的例子很多,同病人的溝通、解釋也是有益的。我們就碰到女性病人送檢有陰道分泌物污染的前段尿,造成結果明顯異常。其實用無菌棉簽搽拭尿道外口,真正留取中段尿就能避免污染。實驗室人員必須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新知識,開展新的實驗方法,才能在與醫師對話過程中提出新觀點,例如循證醫學(Euidencebasedmedicine)就強調實驗方法的淵源性及存在的問題,在實際中發現后正確解決。例如出血時間的毛細管刺血法(Duke)在多年的應用過程中既不反映血管損傷,也不證明血小板減少,就要選擇敏感的其他方法取代。
不看書,不上網就掌握不了新理論、新技術。此外,實踐、實驗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老年人尿檢中注意到由于腎功能減退,尿沉渣成分有其特點,即所謂亞臨床癥狀。南通醫學院實驗室人員中科主任、專業組長,主管技師以上人員每周安排1~2次去臨床查房,學習臨床知識;聽取臨床對檢驗結果可靠性的評價;解釋醫生疑問;將臨床對實驗室建議及時反饋給各實驗室工作者及時改進工作。他們參加臨床查房68次,應臨床要求參加檢驗結果討論共15次,對臨床醫師提出與患者臨床表現明顯不符的主要為血鉀測定,還有膽紅素測定、內生肌酐與臨床不符。在意見中有近1/3為誤解,如標本操作不當,護士直接從輸液皮管抽血等及時得到糾正。檢驗對醫師提出的意見做到當天調查、核實,并責任到人,以最快的速度改進,對醫師提出建議暫時做不到的當面解釋求得諒解和支持。丹陽人民醫院還對檢驗與臨床建立聯系報告單制度,對不符的標本請臨床醫師寫出具體意見,件件有專業人核查落實。此外,查閱可靠參考書對不常用的醫學檢驗參考值和異常結果向臨床解釋等。這些對改善檢驗與臨床的關系,提高工作人員責任心,提高檢驗質量都是很有益的。
4、醫師到實驗室主動與檢驗人員對話是加強溝通的積極措施
有的醫院試行新分配的臨床醫師(特別是內、兒科)到實驗室輪轉,了解實驗檢查項目3周,這是有助加強醫檢聯系的好辦法。醫師在開展科研課題時要主動與實驗人員聯系,指定方案,共同努力完成,也可以邀請檢驗醫師為臨床開展講座,對新開展的實驗項目的標本要求、參考值、影響實驗因素、臨床意義等進行講述、最好由臨床出面邀請實驗相關人員到病房參加病例討論及查房。討論對話不僅活躍學術氣氛,也可以加深相互了解與支持,共同努力做好工作。
護理學的論文14
兒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主要研究小兒生長發育規律、小兒保健、疾病預防及臨床護理等。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小兒的生長發育特點及小兒疾病的防治與保健,能為小兒提供綜合性、廣泛性的護理服務,以增強小兒體質,降低小兒發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和促進小兒健康。
兒科護理學不僅與基礎學科聯系緊密,而且與內、外科護理和護理學基礎都有密切的關系,在開課時,學生對部分知識已有所了解,但學習兒科護理學仍然存在較大困難。再加上絕大多數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良、學習目標不明確,對學習缺乏興趣,這就更加使我們的教學難以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談談中職兒科護理學教學的幾點體會。
1.結合學生特點,因材施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1深入了解學生,激發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濃厚的興趣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 我們在教學中要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目前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普遍比較差,且絕大多數學生沒有較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習上沒有成就感,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厭學心理較為嚴重,不知道自己要學什么,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多去了解學生、多和學生交流與溝通,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在和學生的接觸過程中,教師還要多加留心,發現學生的興趣,并因勢利導,把興趣引導到學習上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取得好的成績。
1.2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合理取舍教學相容 作為中職學校的專業課教師,首先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與素質,要熟練掌握教學大綱以及課本內容,同時對課本知識重新整理歸納,找準重點、突出難點、化繁為簡。對護理專業的學生教學時,像疾病的發病機理等內容可以簡單講授,但要重點講解護理評估要點和護理措施。中職學生大多數缺乏自學及歸納整理知識點的能力,理解能力也不是太強,所以在課堂講解過程中,要力爭做到通俗易懂。對中職護理專業的學生不是講得越多、講得越深就越好,而要掌握好量以及授課內容的深度和難度。
2.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2.1傳統講授法 對于兒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可以采用傳統的講授法來教學。在教學內容上要做到抓住要領,突出重點,使講課內容少而精,做到深入淺出、系統連貫、層次分明、條理清楚。
2.2多媒體教學法 對于一些抽象的內容,如發病機制、病理變化等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在制作課件時,做到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音、動畫共存,這樣就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直觀性、立體感、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把枯燥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比如,講解先天性心臟病的血液動力學變化時,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可以使枯燥的、難以理解的知識變得生動直觀、色彩豐富,表現力和感染力極強, 比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效果要好得多。
2.3案例教學法 在兒科護理學教學過程中,對于小兒腹瀉、嬰幼兒肺炎、佝 僂病、缺鐵性貧血等常見疾病的講解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教學,可以鞏固學生的基本知識,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 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啟發學生思維。在教學過程中, 要求學生積極通讀教材,查閱資料,自己開動腦筋獲得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發言討論又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做到積極主動地學習。
護理學的論文15
[摘要] 蒙醫護理學應努力滿足病人對醫療護理高質量,廣泛多樣的需要,提供最佳護理服務,充分貫徹整體護理思想,為病人提供多方面、多層次、全方位、高水平的護理。
[關鍵詞] 蒙醫護理學;蒙醫學
蒙醫護理學是研究使人合理調養身體,保持健康,延年益壽,使病者康復的一門學科。蒙醫護理學注重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既注意飲食和起居這兩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時還要注意精神的調養,減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過度的情感變動,保持心胸舒暢和樂觀愉快,也注意適應氣候的變化,避免外邪侵襲及突發因素,以堅持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的發生。其次是使人體生命活動保持正常狀態,延年益壽或人體內外關系失調時,使這些關系恢復正常,使體內失去平衡的“三根”與“七素”關系恢復到正常平衡狀態。
開展蒙醫臨床護理的注意事項:自古以來,蒙古民族常年馳騁于廣闊的草原上,隨著水草而游牧和狩獵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感染上疾病都要靠蒙醫藥治療。經過漫長的歲月,蒙古族人民已經習慣于接受蒙醫的治療方式。在現代醫學飛速發展的今天,廣大牧民群眾仍然保持著這種信仰。如果想把蒙醫護理工作從整體上搞好,就必須弄清和懂得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民族習慣等方面,只有這樣才能搞好蒙醫臨床護理。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應該有一顆熱愛蒙醫護理事業的責任心和為患者服務的決心,對待病人要和藹可親,視病人如親人,體貼入微。對各種醫療操作、治療方法都要詳細地向患者做出解決和交代,取得病員配合,要給病人一個安詳、舒適的治療和康復環境,這樣有利于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同時開展,縮短疾病康復的時間。
下面有以下四點來介紹蒙醫護理學。
1、飲食護理
飲食為產生和滋養體內的“七素”之物質基礎,飲食與藥物性能相同,則有增強藥效,相反則減低藥效,合理調攝飲食,對保持體內“三根”與“七素”的平衡狀態和疾病的治療以及延年益壽具有極重要的關系。因此,蒙醫特別重視飲食護理工作,視為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蒙醫飲食護理按年齡、體質、地理及患病情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調整方法及蒙醫學“寒則熱之、熱則寒之、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的基本原則,熱性病者以甘、苦、澀味、輕、鈍、稀、柔性的具有營養易消化的飲食為宜,如山羊肉、雞蛋、豬羊新鮮油、小米粥、綠豆、豆類食物,新鮮蔬菜、冰糖、牛馬奶、涼開水、清茶等飲食。禁用酸、堿、辛、熱、銳性的飲食,如陳肉、陳油、蔗糖、酒、蔥、大蒜、嫩椒等。
2、起居護理
起居不當會引起各種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勞累過度,可使氣血傷耗,出現氣虛乏力,四肢困倦,精神疲憊等癥狀,亦可引起心、腦黑脈疾病。而過度安逸,則易使“巴達干”增盛,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功能低弱,抗病能力降低,不但食少力乏,精神不振,而且易發生疾病,還有房勞過度則易耗傷腎精,出現腰腎酸軟、眩暈耳鳴、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等癥狀。蒙醫學中以人的身、語、意三方面的行為起居來增強體質,保持健康狀態及防病治病為起居護理。身、語、意三方面行為不要過度疲勞困苦,對舌、眼、腦等各器官不能使其疲困不堪,否則引起各種疾病,如強力負重、長時間在強烈日光和高溫環境中勞動;過食熱性、酸、堿性及油膩等不易消化之食物;情志不舒,暴怒;氣候反常,嚴重干旱,冬季過暖;過分使用熱性藥物和罹患熱性病等均引起熱性病。熱性病患者的起居護理是避免上述幾種不良因素外,應在既肅靜又干凈、空氣新鮮、涼爽濕潤之地,有花有草的環境中患者所喜之人(患者不煩)安靜舒適地進行護理為最佳。
3、心理護理
精神活動即情感,隨著事物和環境的不同而活動變化著,如果情感變化過大,精神上受過度刺激,如興奮、驚嚇、痛苦、悲哀、生氣等,則亦引起“三根”和“七素”失調,氣血不和而發生各種疾病,而精神活動活躍能使人的身心振奮,智慧敏捷,紅光滿面,食欲增加,消化良好,增強體力,從而加強人的抗病能力。蒙醫護理學中非常重視心理護理工作,并注重不管是正常人還是病人必須避免不良精神活動和強刺激。在臨床護理中給予病人舒適的環境外,和病人交談時用和藹的語言引導病人消除各種心理障礙的因素,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增強抗病治病的信心,提高治療的效果,這也是心理護理學的特點。如熱性病患者的心理護理上禁止大聲說話、喊叫、與別人吵鬧等。與病人交談時語言要和諧、緩慢地進行交談;避免生氣,過度驚嚇、過度興奮、悲哀、痛苦、急躁、嫉妒等不良心理活動和精神上的`強刺激,要使病人心胸寬廣、心情愉快、情緒穩定的進行治療。
4、時序護理
自然界氣候的變化,如四季的更換、寒熱的交替,對身、語、意的行為及人的體內有一定影響外,對病理變化也有一定的影響。蒙醫學根據自然界氣候特點,適應四季變化,避免和治療外邪的侵襲,有序的進行護理稱時序護理,是屬起居護理范圍。蒙醫把四季變化分為6個時季來解釋并結合各時季的氣候情況進行護理。四季的分法是:①每年10月16日~12月15日為孟冬季節;②12月16日~2月15日為下冬季節;③2月16日~4月15日為春季;④4月16日~6月15日為盂夏時節;⑤6月16日~8月15日為夏季;⑥8月16~10月15日為秋季。根據這6個時季的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采取適合各時季的飲食調攝和起居調解的方法進行護理。孟冬季節和下冬季節天氣寒冷,人的體力充沛,汗腺閉塞保持體溫。因外界寒冷如果缺乏營養,不能夠補充體內熱量則體力消耗過多,因此以甘、酸、咸味的具有營養的飲食為主,如牛豬肉、油類、牛奶、酒等。起居要溫暖為主。春季里由于冬季積累的“巴達干”多而目,胃火相對弱,易發生消化不良,因此以苦、辛、澀味,輕、糙性質的飲食為主,如陳白面、罕地生活的動物肉類、蜂蜜、開水等,起居方面多活動、白天禁睡。孟夏時季節氣候炎熱,應以甘味,輕、涼、油性飲食為主。禁止強力勞動、疲勞、避免曬太陽,常洗涼水澡,穿輕薄衣服,保持環境衛生,陰涼、通風處療養。夏季雨水多,氣候潮濕,春季積累的“赫依”,開始活動對胃的消化有影響,應以甘、酸、咸味,輕、溫、油性食物為主。避免受涼受潮,在空氣新鮮的干燥處療養。秋季由于雨季里積累的“希日”開始活動,因此應以苦、澀味的飲食為主。避免早晚受涼,午間受熱,在涼爽之療養。
5、討論
蒙醫護理學是蒙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蒙醫護理學在臨床上有著自己的與其他各族醫學所無法取代的優越性,合理性的特點。用上述4種護理與各科各種疾病進行斗爭是我們蒙醫護理學與其他兄弟醫學的不同之處,各種護理措施相結合進行綜合性的護理工作是對防病治病,醫療保健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隨著現代護理學的展,蒙醫護理學也不斷地充實和發展著自己,現代護理學與蒙醫護學在臨床上互相交流,互相發展是值得研究和開發的領域。
【護理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護理學的論文06-08
護理學畢業論文01-29
[優選]護理學的論文15篇06-09
護理學畢業論文14篇01-30
護理學畢業論文致謝(通用14篇)05-15
護理學的試題及答案10-04
護理學試題與答案10-04
護理學試題及答案10-04
護理學畢業留言08-31
護理學開題報告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