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的教案【熱】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靜物的分類、組合,及構圖中主次關系的基本知識,感受繪畫作品中構圖的美。
2、運用所學,以線描的形式表現身邊的靜物,初步做到有意識地運用構圖這一繪畫語言來傳遞情感關注與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靜物的分類組合特點,及基本的構圖關系。難點:用線描來寫生靜物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課件出示靜物畫,欣賞,問:你喜歡哪一幅作品?你有什么發現?
二、認識靜物和靜物畫
1、什么是靜物?
2、尋找生活中的靜物,在情境中喚起學生對靜物的情感
(1)。靜物是個大家族,現在我們一起去找一找這個家族的成員吧。以錄像或圖片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室內、室外的各類靜物。如:書房的、廚房的、客廳的、學校籃球場上的、路邊的……
(2)。(將圖片定格)看到這組靜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師出示幾個小主題,學生根據主題聯想相關的物品。錄像資料或圖片、實物
三、學習靜物分類
1、游戲“靜物找朋友”(情境設置思考感悟)
靜物家族的每個成員不是孤單的,它們都有自己的朋友。
2、老師在講臺上將自己帶來的物品中隨意拿出一件,讓學生根據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帶來的物品中找朋友。
3、小組內玩“靜物找朋友”游戲(學生將組內的物品初步分類)
4、小組間玩“靜物找朋友”游戲(各組間的物品相互交流補充)。
四、學習理解靜物擺放的主次
老師:一般來說,主要物品安排在畫面主要的、合適的位置能使畫面的主題突出;物品的擺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畫面更加生動、美觀。
學生利用靜物在桌子上進行嘗試擺放,要求體現主次關系,不同形式的擺放體現不同的個性、情感。體驗主次構圖關系給畫面帶來的美感。教師引導學生適當注意物品間的大小、疏密、前后的關系。
在物品的組合擺放中思考相關的主題名稱。
五、師生評價,教師及時予以指導調整。
六、作品賞析
1、欣賞畫家作品中選擇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意。
2、教材中的學生作品。
七、自主表現
作業要求:用線描的形式畫出本組桌上已分類、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組合體現主次關系,構圖合理、美觀。
八、交流評價
1、小組內交流:相互欣賞同學間的線描作品,從構圖、線條表現的角度交流。
2、小組間的交流:從物品的組合擺放、線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師總結:學生的參與、交往狀況、小組合作及作品的表現等。
九、課后延伸
運用線描的工具,有意識地表現自己所見所感的物品,嘗試找一找、看一看、畫一畫室外的靜物,品味活動中的另一番情趣。
美術的教案2
一、教材分析:
這節課我所執教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美術。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里面的內容。這一內容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剪、貼、撕、畫的基本技能基礎上來學習的。本節課通過展示自然界中獅子的形象,各種以獅子為題材的作品,引導學生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動物的特點,在表現過程中突出動物的特點,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利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特點,掌握突出表現動物特點的方法是后續學習第九課《可愛的動物》和第十課《介紹我的玩具》這兩課的主要方法之一。所以,學好這一課的知識是學習后兩課的基礎。
本冊教材的重點之一是,認識常用的色彩及形狀,體驗不同的媒材,不同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貼、畫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引導學生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動物的特點,在表現過程中突出動物的特點用不同的材料撕、剪、貼、畫等方法進行創作,表現自己的想法。可見本課在本冊中的重要位置。基于對教材的上述理解,確定如下教學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抓住獅子的特點,并能夠進行創造性的表現特點。難點:獅子頭部特征的表現。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獅子五官特點,以及突出表現獅子五官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欣賞獅子及其藝術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創新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畫畫、做做、演演獅子的形象,引導學生體驗學習美術的樂趣,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二、教學準備
獅子“吼”的錄音,獅子、猞猁、小熊貓的圖片,表現獅子的藝術品,范作,手提袋,舊報紙,彩紙等。
三、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的‘教’要立足于學生的‘學’使每位學生堅信自己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的‘學點’”。幫助他們在學習美術中去發現自己學習能力的學點“閃光點”,從而為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樹立信心,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做好鋪墊。因此,我結合一年級學生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分散的特點以及本課的特點,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為了更好的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如下四個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新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動力之一。”課的一開始,我用猜謎語和聽獅子“吼”的聲音引出課題。通過聽—憶—看—說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喚起學生對獅子已有的記憶和認知,使學生感受體驗獅子大王的兇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強烈的學習動機,營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為下一步教學環節的展開做好了鋪墊。
(二)、分析自然界中獅子的特征
教師出示自然界中獅子圖片,提出問題:獅子一家中誰最具有大王的特點?它的突出特點是什么?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抓住雄獅子長著鬃毛這一特征。所以,雄獅子在獅子一家中最具有大王的特點。它的突出特點是頭部長著鬃毛。然后,教師出示一組圖片:雄獅子、猞猁、
熊貓。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觀察、比較、分析,獅子大王與猞猁、小熊貓比五官上有什么特點?在前面利用了觀察、比較方法的基礎上,在教師適時引導下,準確地歸概括出:獅子大王具有,鬃毛、吊眼、鼻子大、嘴巴大、牙尖、耳朵圓,六個特點。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在于引導學生利用觀察、比較方法分析雄獅子特征,培養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合作意識。
三、分析藝術作品中獅子五官的突出表現
新課程理念強調,美術學科要注重于其他學科的聯系,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的聯系。美術教學也是文化教學。這一環節我利用中國傳統的獅子形象,以北京故宮門前的銅鑄獅子和民間藝人雕刻的石獅子為例,讓學生感受藝術家是如何抓住特點創作、怎樣突出表現特點。學生通過對藝術作品獅子的觀察、比較、分析的過程中總結出藝術做品中獅子的嘴巴比真實的還大,露出的牙齒更尖利等。
解決教學難點。增加了美術文化的含量。通過對藝術家作品的觀察、分析,自然的把學生帶入到深層次的思維空間,在學生觀察、對比、發現的過程中,不僅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所提高,而且體驗了探究的快樂,得到了心里滿足,從而進一步激發出學習的熱情。
四、分析學生優秀作業和學生范作中獅子的表現
《美術新課程標準》為美術教學活動提出的要求是:“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不同材料,探索各種造型方法,不僅關注學生藝術作業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造型?表現’活動中參與探索的過程。”這一環節,教師根據這一要求引導學生分析小朋友優秀作業中的獅子大王的表現方法;分析學生優秀作業是怎樣突出表現獅子五官特點的;分析小朋友的手工作業是用什么材料制做的以及制作步驟。
你稍微換成你的科目就可以了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學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對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進行講述。一、教材分析:這是一節,它在課程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對以
前課程的延伸,也是對以后課程的提高。因為這都是對材料的認識與理解、并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的課程,意在為學生打開一片探索和創作的天地,本課以大量的為主線、輔以生動的講解,使學生從應用與審美雙重功能中,感受美術的社會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進行審美創造的愿望。二、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提高物以致用、審美、創新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設計。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會思考,學會交流,學會合作。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通過的學習,培養了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難點我定為一下內容:1、教學重點:掌握,學習2、教學難點:通過學習掌握了四、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我主要采用“啟發,引導”法,利用多媒體,教具,掛圖,實物的展示讓學生感受的魅力。并不斷的采用欣賞,啟迪,討論,展示交流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并注重個別差異,因人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五、學法指導: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六、根據以上內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過程:導課:新授: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2、授課結束,布置作業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制作,作業展評:我將采取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手法,鼓勵同學們大膽的把自己的做平拿到講臺上來展示,然后讓作者自己說一下自己的構思想法,自評結束后請其他的同學互評說一下你最喜歡的是哪幅作品,并說出你的理由,并加以評價。最后教師評價總結,因為每個學生創作設計的都是獨特的,我們應該對每個學生抱以熱切積極的期望,并從各個角度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與長處。課堂的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拓展,延伸,根據新課標的指出教材不是我們唯一教學的資源,課堂不是唯一獲取知識的渠道,因此在這一環節讓學生拓展知識面,為下節課做好準備。我的說課結束,謝謝各位老師!
美術的教案3
教學目標
(一)通過感知活動,觸發學生去發現和思考物體特征、形狀、共性;
(二)在游戲中教會學生觀察和會提出問題,能用繪畫工具大膽地表現滾動現象,創作出有故事情節的畫面;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各種各樣能滾動的物體,水彩筆、油畫棒;
教師課前準備:電腦課件、實物等。
教學重點
通過師生共同創設地有趣的感知活動,調動學生主動性,發揮體驗和表現的能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表現自己所見、所想,在感知基礎上啟發學生發散思維,展開創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畫面上滾動出西紅柿、大蘋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聲音。
師:它們是從滾動樂園來的小使者,接你們到滾動樂園去做客的,你們想去么?板書課題:《滾動樂園》
(二)聯想觀察
師:滾動樂園里都有什么呢?
課件展示:滾動樂園里圓形的物體。
師:什么物體可以滾動呢?
(三)對比感受
師:方形或其他形狀的物體可以滾動么?
實驗:方形物和圓形物的滾動。
小結:只有圓溜溜的物體才好滾動。
請同學閉上眼睛,把手伸進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體能滾動?那些物體不能滾動?
(四)感知體驗組織游戲
(五)觀察聯想在剛才的滾動游戲中,那些物體滾動的最快?為什么?
(六)欣賞作品課件展示:優秀學生作品。
(七)愉快表現提出作業要求。教師巡視輔導,參與解決繪畫中存在問題。(八)講述評價
(九)課后拓展
美術的教案4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
體驗人物夸張和樂趣,發現舞蹈動態的美
實踐與創造:
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舞姿的創作。我為老師跳個舞
欣賞與評論:
欣賞作品的色彩的動感,并能口頭表達。
知識點:
知道我為老師跳個舞畫中的前后主次關系。我為老師跳個舞
技能要求:
運用油畫棒涂染的繪畫方法表現畫面。
教學重點:
畫出夸張的動態及舞蹈動作。
教學準備:
教具:
油畫棒、記號筆
學具:
油畫棒、記號筆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讓同學回憶電電視里、生活中和節日活動的歡樂舞蹈的氣氛,小組自編舞蹈,以表達對老師的祝賀。
2、做到某一個動作時請他停止不動,保持原動作。然后讓學生講述他的姿
態是怎樣的(手腳如何放的)?老師在黑板上把他的動作畫下來。
二、繪畫過程:
(1)先畫一個舞蹈動作。
a 用涂染的方法來創作。
b 涂時從中心向外涂染。
可以外向內涂染。
可以涂圓的可涂長的。
只要你需要什么造型,想涂什么造型可隨意的出現。
c用涂染的方法畫出動態夸張的舞姿者,同時要注意色彩的濃淡搭配。
d跳舞的動態大膽創作,可打破雙腳著地的常規,也可畫出翻跟斗的、倒立動
作。
(2)一個人跳舞很單一,不熱鬧,要體現快樂的場面,用涂色的方法,畫出許多跳舞的朋友。
三、作業要求:
能畫出跳舞人的動態感覺。
能用前后重疊的方法進行創作。
四、評講
看誰跳的最美。
美術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用線條大膽表現各種形態的花
2.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好看的花兒示范畫
2.油畫棒和沙皮紙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故事導入:在森林里,有一個花仙子,有一天,它聽到了一段美妙的音樂,跳起了舞蹈,許多小花跟著她一起跳起來,都變成了最美麗的花。
二、圖形刺激:
1.幼兒聽故事與老師一起跳舞。
2.請幼兒欣賞小花是怎么跳舞的(欣賞示范畫)請幼兒說說這些花在干什么,學學它的姿態。
3.教師演示好看的花兒。
三、創造表現:
1.全體幼兒在故事中做畫.
2.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運用各種線條創造性地畫小花。
3.及時表揚有創意的幼兒,讓幼兒體驗創造成功的快樂。
四、作品賞析:
請幼兒欣賞各種美麗的花,布置幼兒的作品展。
活動反思:
幼兒在整個活動中,專注度高,思維活躍,表現欲望強,能夠大膽、自信地表達創造。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孩子都能夠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審美體驗以及同伴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通過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兒的個體水平經驗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明顯提高,卷、搓、貼技能得到發展。尤其是江天愛小朋友,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創作性地制作花朵,且大膽、自信。
教師在此活動中能充分尊重幼兒意愿、凸顯幼兒的主體位置,讓孩子們自主嘗試、探索,獲得認知、能力的發展。對于小班幼兒,能夠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用游戲導入、圖片觀察、談話討論、合作創作等方法激發孩子的參與興趣,鼓勵孩子大膽表達,并耐心傾聽并給予積極回應和鼓勵。在孩子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干預,不做過多要求,當孩子需要幫助時再給予具體的指導。對于重難點的把握和解決,也能做到主次分明,環節緊湊,使目標達成度高。
最后結束環節因時間因素,評價不全面,沒有讓每個孩子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成功體驗。
一、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大膽、清晰地進行講述,并能耐心傾聽他人的講述。
2、會用繪畫形式創造性表現想象內容。
3、體驗分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課件《會想辦法的魚》、錄音機。
2、蠟筆和紙若干,幼兒表演的道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喜歡魚兒嗎?為什么?
2、瞧,誰來了?
(二)結合圖片,了解情節。
1、內容:一天,魚媽媽和小魚們在水中游來游去,真高興呀。忽然,從水面上吊下來一個鮮美的魚食,小魚們都想游過去吃,魚媽媽連忙攔住了他們。
2、提問:(1)小魚們在干什么?心情怎樣?
(2)它們發現了什么?想干什么?
(3)誰來了?是怎么做的(攔住小魚),又會怎么說(不能吃,這是魚餌,吃下去會沒命的)?為什么要這樣?
3、介紹魚餌——引誘魚兒上鉤的魚食。
(三)討論交流,發散思維。
1、小魚們真的很想吃那鮮美的魚餌,但又不能被魚鉤鉤住,該怎么辦呢?
2、個別幼兒回答。
3、幼兒大膽想象并進行繪畫。
4、請幼兒依據自己繪畫的方法進行表述。
(四)觀察結果,體驗成功。
小魚們吃到鮮美的魚餌了嗎?是怎樣吃的?(分享)
(五)粘貼圖片,完整講述。
1、講述線索:小魚們在什么地方玩,心情怎樣?忽然發現了什么,想怎樣?
魚媽媽怎么說又怎么做的?它們想了什么辦法吃到了魚餌?心情又怎樣?
2、幼兒自由看圖講述,并給故事取名。
3、個別幼兒集體前講述。
溫馨寄語:為了成為帥氣漂亮幼師的'好朋友,我們一直在努力,每天都在更新,下次一定還要來哦。 O(∩_∩)O
美術的教案6
1、教學目標
2、(一)能用中國畫的形式描繪蔬果中的蘿卜與荸薺。(了解)
(二)能較熟練地運用墨色,處理好濃、淡、枯、濕的不同筆法。(練習)
3、課時安排
一課時
4、課前準備5、
不同構圖的蘿卜范畫。
四、教學步驟
(一)可用猜迷的方法引入課題。
圓圓身子細尾巴,
半截藏在地底下,
別看皮辣心里甜,
你們猜猜這里啥。
(二)畫蘿卜
側筆淡墨畫出蘿卜身。
中鋒濃墨畫出蘿卜根。
邊畫邊捻筆,尾巴有精神。
點上小青葉,位置要看準。
(三)畫荸薺
先蘸紫色,筆尖再蘸點墨。畫成橢圓形。
用筆尖蘸紅點在中空白處。
(6)蔬果搭配和位講究巧和美。
蘿卜大,荸薺小,大小一起有變化。
三顆荸薺畫出聚和散,
有藏有露不呆板。
(7)重視示范作畫
中國畫經歷無數畫家艱辛創作勞動,已形成獨特而極富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法。通過演示,讓學生直接看清章法、用筆、用墨、用色的表現手法,從一筆一勢開始至全幅一氣呵成,讓學生看清全過程,提高學生的描繪技能。
(8)臨摹和寫生是學習中國畫的基本方法。
臨是對著他人之作,照著寫或畫。
摹是以薄紙(透明紙)覆在他人作品上,拓下來。
通過臨摹能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作品的特點,學習其章法、用筆、用墨、用色以及表達意境,表現對象的規律,間接提高認識大自然的能力,為能更充分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提高表現技巧打下基礎。動筆前先認真“讀畫”,切忌心中無數,依樣畫葫蘆,得貌遺神。
寫生是自然形象全面認識的過程,是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的手段,是加強記憶及培養想象力的最有效方法。經過前幾節課的表現方法的學習,蘿卜、荸薺又是最容易取得的自然形象,有條件的學校,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寫生。
臨摹和寫生兩種方法要結合進行,才會有新的提高。
(課后錄:要注意學生的情感)
美術的教案7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對稱剪紙蝴蝶和花,并根據自己的意愿組合畫面。
2、讓幼兒體驗剪貼和合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剪紙時良好地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剪好形狀的2開白紙6張,各色正方形彩紙若干,剪刀每人一把,膠水每人一瓶,筐子12個。
2、將白紙分貼在教室周圍。
活動過程
1、引入部分欣賞春天的景物圖片、展示教師范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花和蝴蝶的形態。
師:春天來了,春姑娘飛到我們教室里來了,她給我們帶來了禮物,請小朋友們看看她帶了什么禮物來呀?(展示范圖)
2、學習剪紙
1)我們今天就要自己動手來剪蝴蝶和花,先看看老師是怎么剪的。
2)教師示范蝴蝶剪法,(先把紙對折,再用筆在對稱線旁邊畫蝴蝶的身子,接著畫蝴蝶的翅膀,邊畫邊念:一個大橢圓接著一個小橢圓,最后用剪刀剪下來,打開就成了。)用磁鐵將蝴蝶固定在“花園里”,啟發幼兒觀察:蝴蝶還少了什么東西?
3)示范花的剪法。
師:花園里沒有花,蝴蝶會來嗎?所以我們要做出美麗的花去吸引蝴蝶。學習
3、分組剪貼
幼兒動手剪貼,教師巡回指導(指導能力差的幼兒學會剪,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剪出各種各樣的花和蝴蝶,并使構圖更美觀)
4、評價展示:
將作品展示教室墻上,幼兒根據畫面豐富、整潔、美觀的標準互評。
點畫:梅花(中班美術)
教學目的:
1.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體驗點畫的快樂。
2.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學準備:梅花,范畫,顏料,白紙。
教學過程:
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
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么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3.看好老師是怎么做的(教師示范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
4.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5.成果展示。
美術的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受版畫的色彩美、造型美,體驗成功的快樂。
2、讓幼兒嘗試進行版畫,掌握版畫的基本方法,能初步表現出版畫藝術的美。
活動準備:
各色顏料;幼兒繪畫毛筆;吹塑紙;鉛筆;幼兒自己的花卉日記;等。
活動重點:
感受不同材料進行作畫的樂趣。
活動難點:
掌握版畫的基本方法。
設計思路:
隨著主題活動《親親大自然》的開展,經過了一段時間幼兒對花卉的探索后,幼兒都制作了一本花卉日記本,在對日記本制作的后期做一個怎樣的封面讓大家開始了思考。在國外,版畫是藝術類的必修課,近些年我國各地已有些版畫家在為兒童版畫教育事業默默地做貢獻,這是非常可貴的。同時我受一些大畫家版畫作品的啟發,發現版畫的與眾不同的美感,何不讓我們的幼兒也來嘗試嘗試,陶冶幼兒的性情,使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美,萌發審美、表現美的情趣呢?于是,我就設計了這次的版畫活動。
活動流程:
情景感知→交流討論→過程運用
活動過程:
一、情景感知
引起興趣,導入:
1、我們的花卉日記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顏色涂好了,名字寫好了,我們可以拿著它去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日記了,對不對?
2、看看還有什么可以做的?(引導幼兒給日記做一個封面。)
3、欣賞一些書的封面。
二、交流討論
我們也來給自己的花卉日記印個封面。
教師講解示范:
1、從日記中選擇好一朵花,或從環境中選一張你認為最好看的花。
2、用鉛筆在吹塑紙上勾出選好的花。
3、選擇顏料進行涂色,顏料要干點,邊涂邊印。
三、過程運用
幼兒自由進行操作,師巡回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延伸,自由欣賞同伴的作品,說說自己的封面是印的什么花。
各環節滲透:
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針對幼兒的花卉日記,可以向各位朋友和同伴進行介紹和講解。
美工區中提供相應的材料,讓幼兒嘗試對交通標志等進行制作封面,同時可以引導幼兒在平日的活動中對各種資料進行整理后制作封面。
美術的教案9
教學目標:
簡單的裝飾設計,色彩的搭配,剪、粘、組合等基本制作技巧。通過造型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并使他們認識到美術與生活的關系,以及建立尊敬師長的觀念。
教學重點:
了解基本的制作技法。
教學難點:
制作精美,設計有新意。創設情境,賞析激思
作業要求: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自己喜歡的教師制作一份禮物
學生準備:
根據自己的設計準備材料,如:彩紙、剪刀、膠水、毛線等等
教學過程:
1、教師介紹一位自己最喜歡的老師,和喜歡老師的原因。
2、學生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最喜歡的老師。
3、說一說:9月10日是什么節?
4、討論:
在老師的的節日里,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5、利用身邊的材料制作一件或幾件作品,送給你最喜愛的老師,表達你對老師的美好祝愿,好嗎?
6、宣布小組活動內容及要求:
觀察作品,按用途分類。
分組討論制作方法及所用材料。
7、小組匯報。
根據要求進行分組學習,針對實物進行觀察與討論。
(按用途分:小掛件、相架、賀卡、裝飾畫等;制作方法:剪貼、編插等;所用材料:彩紙等。)
8、欣賞觀察、明確重點
看一看,說一說:
在課本第2、3頁中找出新的制作形式,并說出有什么不同。
9、小結制作要求:
作品的形式要能夠表達你對老師的心意。要有自己的特點。
欣賞一些特點鮮明的作品。
10、自由創作
你要設計制作什么作品?用什么材料?
11、提出要求:
自由選材,可以合作或獨立完成。同學間要謙讓、友好。
12、學生創作,教師指導,輔以輕松的音樂。
創作形式由學生自主選擇,不作統一限制。體現自主選擇的原則。
美術的教案10
活動班級:大班
活動名稱:藝術領域
活動內容:美術活動:有趣的水墨拓印畫
活動目標:
1、在欣賞水墨畫的基礎上,嘗試用水、墨、宣紙進行拓印,并根據拓印的圖案大膽想象。
2、積極參與繪畫活動,樂于表現,感受中國水墨畫的美感。
3、體驗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在欣賞水墨畫的基礎上,嘗試用水、墨、宣紙進行拓印。
活動難點:能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拓印。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奧運會開幕式DVD資料;現代水墨畫作品(幻燈片);墨汁、水缸、宣紙和牙簽若干:幼兒自制的蘿卜印章、印泥若干。
2、經驗準備:幼兒回家搜集、了解有關中國水墨畫的知識與特點。
活動過程:
(一)觀看奧運會開幕式片斷和范畫。
師:(播放奧運開幕式"畫卷"片斷)這是2008年8月8日開幕的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中的一個節目,名字叫"畫卷"。這個節目中的演員用舞蹈動作"畫"了一幅精彩的水墨畫。水墨畫是我們中國的國畫,你們知道畫水墨畫需要哪些工具呢?
幼:畫水墨畫需要毛筆、墨汁、宣紙和硯臺。
師:對,毛筆、墨汁、宣紙和硯臺又叫"文房四寶",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繪畫和寫字的工具。
(二)欣賞水墨畫作品,感受墨色變化呈現的美感。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神奇的水墨畫,你在畫面中看到了什么?
師:你們能看出畫面中顏色的變化嗎?(教師提示:顏色深——濃、顏色淺——淡、水分少——干、非常濕潤——濕;并依次出現"濃淡干濕"四個字。)水墨畫中墨色的"濃淡干濕",讓畫面變得豐富和美妙。
(三)水墨拓印
1、教師示范并講解
師:這幅畫最神奇的地方是不用筆來作畫,而是墨汁和水玩的一個游戲——我們叫它"水墨拓印"。
(1)先將墨汁輕輕地滴一滴到水盆里,大家觀察一下墨汁滴進水盆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幼兒自由想象)
(2)用牙簽在水中輕輕劃一下,可以讓墨汁化得更美。
(3)雙手拿起宣紙的一邊慢慢放進水里,讓墨色染在宣紙上;再輕輕地用手提起宣紙,宣紙上便出現了美麗的圖案。
(4)把染上圖案的宣紙平放到鉛畫紙上固定好,宣紙要放平整。
(5)作品完成后再蓋上土豆印章。
2、教師提出作畫的要求。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對個別幼兒重點輔導。
(四)展示并交流作品
1、鼓勵幼兒大膽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2 、教師有針對性的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
美術的教案11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數 備注
1 《教材疏通》 1課時 這里要說明的是:1、本計劃所安排的教學周次為實際教學所需的周次時間,與學校安排周次略有不同。2、第五周為國慶節,故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未將本周列入教學計劃。3、由于涉及班級比較多,本計劃只是針對一個班的教學所定。
第一課《我栽種的植物》 1課時
2 第二課《向動物朋友學習》 1課時
第三課《橋》 1~2課時
3 第四課《我設計的橋》 1~2課時
第五課《立線浮雕》 1~2課時
4 第六課《立紙浮雕》 1~2課時
第七課《變化的柱子》 2課時
5 第八課《盒子造型游戲》 1~2課時
第九課《綜合紙版畫》(一) 2課時
6 第十課《綜合紙版畫》(二) 1~2課時
第十一課《冷色和暖色》 1~2課時
7 第十二課《冷色調的畫》 1~2課時
第十三課《暖色調的畫》 1~2課時
8 第十四課《畫情緒》(一) 1~2課時
第十五課《畫情緒》(二) 2~4課時
9 第十六課《奇怪的圖形》(一) 2課時
第十七課《奇怪的圖形》(二) 1課時
10 第十八課《畫汗衫》 1課時
第十九課《兒歌、童話配畫》 2課時
11 第二十課《寓言、神話配畫》 2~3課時
第二十一課《陶藝》(一) 1課時
12 第二十二課《陶藝》(二) 1~2課時
第二十三課《陶藝》(三) 1~2課時
14 第二十四課《現代建筑》 1~2課時
第二十五課《我設計的未來建筑》 1~2課時
15 第二十六課《我造的未來建筑》(二) 1~2課時
第二十七課《中國古代青銅藝術》 2課時
第一課:我栽種的植物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綠色的植物是維護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六年級學生已經在自然等其他學科中,了解了人與自然的聯系和初步掌握了有關植物生長的知識,并已有一些觀察的經歷和種植的體驗,還具備一定的文字和語言訴描述能力。本課教學中要教育學生關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對大自然生命的熱愛,以此陶冶學生的心靈情感。
本課教學內容是學生進入六年級的第一課,此后更應當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觀察理解,并讓學生能對事物發展的完整性有初步的把握。如植物主要的發育期的形態特征,最美、最旺盛的時期是怎樣的等等。這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觀察方法和充分的生活體驗。
(二)教學目標
①回憶生活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并體會它帶來的感受。
②運用不同繪畫材料來表現經歷和感受。
③完成一幅記憶畫。
二、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
多種繪畫材料,如水彩筆、水彩顏料、國畫顏料、水粉顏料及相關用具。
●導入:教師假以《拔蟲牙》小作者的身份,生動講述“那次”拔蟲牙的經歷和感受。注意故事要形象,講述要真切。
●欣賞:出示兒童畫《拔蟲牙》(放大圖),畫面與故事對照,欣賞畫面是如何表現拔蟲牙的經歷和感受的。
●講述與感受:指名(或同桌之間)各講述一件自己曾經歷的難忘事,體驗當時感受:欣喜的、驚訝的、孤單的、熱鬧的等。
●師生合作:以某一學生所講述的難忘故事為內容,師生板演合作一幅記憶畫。注意:在合作中教師要以兒童心理和稚拙筆法經營畫面,著意調動全班學生參與到創作中來。
●創作表現:在教師的創作啟發下,學生各自把印象深刻的事表現成有主題的畫面。注意:自由選用不同繪畫材料。教師巡回指導。
●欣賞評述:同學互相賞評習作。有沒有在習作中大膽運用了以前所學的美術知識;畫面有沒有感染人的地方(即表達出習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學習評價建議:
●能否選擇自己喜愛的美術材料進行繪畫表現。
●能否運用所學美術知識大膽地表現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在繪畫表現過程中能否大膽地表達個人的思想和感情。
四、教師教學隨筆:
第二課:向動物朋友學習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讓學生運用仿生學的原理,觀察、認識和利用自己熟悉的動物的特異能力及習性進行聯想、模仿、發明和創造,并用繪畫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見解。
在具體教學中,注意串通學生的各種知識,開拓他們的思路,讓學生在產生濃厚興趣的基礎上,大膽想像,勇敢表現。
仿生學已成為人們日益重視的科學研究領域。六年級學生對于動物世界已有較深入的認識。教學中,可組織學生通過討論或辯論的方式進行探究性教學。教學可采用豐富有趣的資料,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目標
①情感領域:教育學生熱愛人類的朋友——動物,并以贊賞的眼光來觀察研究它們。
②知識領域:接觸一點仿生學知識,具體了解幾種與動物相關的人類發明,引發學生趣味盎然地創造。
③操作領域:將前人的創造或自己的發現變成合理、有趣又奇特的畫面,增強學生的繪畫表達能力。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圖片、錄像帶(介紹仿生學生發明的資料)等。
學具:學生喜歡用的繪畫工具。
課時:1課時。
(二)設計方案
●教學導入:出示飛鷹和滑翔機的圖片,請學生尋找兩者有哪些地方相似。引出“仿生學”一詞,讓學生自己來給它下一個“定義”。
●教學新授:
(1)打開書本,看圖片和文字,說一說各種發明創造的啟示來源。
(2)請學生自己說一說其了解的以仿生學進行發明創造的故事。
(3)分組討論未來人類所要解決的諸如交通工具等問題,并把問題寫在問題板上。
(4)把問題板放到講臺上供各小組交流。大家討論以仿生學的研究方法提出的解決方案。
(5)各小組可提出異議、方案進行答辯。
●布置作業:
每位學生把自己小組的發明方案畫出來。
●作業畫法提示:
(1)鉛筆、鋼筆淡彩法。
(2)綜合法。(可用蠟筆、彩色鉛筆結合水彩顏料進行作業)。
●作業展示評價:
對有獨特發明的小組授予“發明獎”。給表現效果較好的同學授予“小小設計獎”。
●教學延伸:
(1)教師播放以仿生學為資料的錄像片,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2)結束教學。
三、學習評價建議:
●能否為討論提供自己掌握的科學知識。
●是否能發表自己獨特的設計思想。
●小組合作是否能集思廣益,完成作業。
●畫面表示的動物和發明設計的形象是否有關系?
●畫畫是否新奇、有趣?
四、教師教學隨筆:
第三課:橋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的編寫意圖是進一步把學生學習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并強調學生進行一定的社會調查活動與美術學習相關聯。注重人文教育的內涵。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橋梁建筑知識,是學生在觀察和表現家鄉橋梁的時候,能夠聯系家鄉風貌較完整地說出和表現橋的造型特征及時代特點。
人類有悠久的造橋歷史,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橋梁,充分體現了人類的智慧和勇氣,今天我們能看到許多造型奇特新穎的橋梁,是一道道融于大自然中的彩虹。六年級學生對橋梁建筑已有一定的審美意識。本課圖例,展示了人類從古到今利用各種材料建造的橋梁,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解讀,說說這些橋與地域風貌的聯系,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
(二)教學目標
①情感領域:通過欣賞家鄉的橋,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美好事物的情感。
②認知領域:認識和觀察橋的幾種基本結構造型,了解各種橋的設計和環境的關系。
③操作領域: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和寫生,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表現橋的豐姿,提高表現能力。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錄像帶、照片等有關橋的美術作品。有關古今中外橋梁的圖片資料。
學具:學生喜歡用的繪畫工具。
課時:1課時。
(二)設計方案
●教學導入:
(1)教師檢查學生是否按老師要求先走訪調查了家鄉的橋,并是否已寫好200字左右的調查記錄,和以線描的形式畫出的橋。
(2)展示學生的記憶畫作品。并請這些同學讀一下自己的調查記錄(人文、建筑等多方面的內容)。請學生發表評價意見。
●教學新授:
(1)教師介紹橋梁知識。著名橋梁欣賞。
(2)展示有關橋梁的美術作品,請學生欣賞評價。
●布置作業:
(1)請學生對線描作業進行補充和修改,并以自己喜歡表現的手法進行涂色完成作業。
●作業展示評價:
(1)請學生把調查記錄和作業連起來裝裱展示。
(2)評出“小記者獎”,授予走訪調查和作業表現突出的學生。
●教學延伸:
(1)播放錄像片,介紹家鄉風貌(有關橋梁介紹)。
(2)結束教學。
三、學習評價建議:
●是否積極認真地做好調查記錄。
●是否表現家鄉的橋梁風貌。
●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展示自己的調查成果。
●通過學習,繪畫技能是否有提高。
四、教師教學隨筆:
第四課:我設計的橋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教材是前一課《橋》的知識延伸,在學生考察了解家鄉風貌,體驗家鄉人文景觀的基礎上,用美術表現的方法,為家鄉規劃、設計未來的橋梁。以家鄉小主人的身份,來表現家鄉未來的風貌;以橋梁設計師的身份,通過多種材料的運用來設計制作未來的橋梁。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橋梁設計家以更大的想象空間。橋是藝術和科學的結合體,本課教學中,要提供學生活動的情趣性,以及給予學生表現活動的自主性,讓學生大膽設計,巧用材料合作制作。以多元的教學形式,多樣性的評價方法,激勵學生勇于想象,勇于實踐的情感。
仿生學已成為人們日益重視的科學研究領域。六年級學生對于動物世界已有較深入的認識。教學中,可組織學生通過討論或辯論的方式進行探究性教學。教學可采用豐富有趣的資料,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目標
本課教材是“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在學生對橋梁有基本認識的基礎上,以美術課程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創造性和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啟發他們暢想未來,讓他們想一想,未來的橋會是怎樣的呢?本課培養學生勇于創造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培養科技發展和藝術創造不可或缺的想象力。以多種美術的表現手法來表現學生對橋的獨特想象,制作和繪畫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錄像帶(反映大都市的現代橋梁)。
學具:各種廢舊材料、沙盤、繪畫和創作工具等。
課時:1課時。
(二)設計方案
●教學導入:
(1)教師展示前一節《橋》的優秀學生作業。
(2)評價學生作業,并提出如何為未來的家鄉進行規劃,使家鄉更美麗。學生分小組討論。
(3)交流各小組的規劃和暢想。
●教學新授:
(1)教師播放現代大都市的橋梁錄象,請學生欣賞。
(2)教師提出我們能不能一起根據我們的規劃和暢想,為家鄉設計未來的橋梁。
(3)各小組討論,畫出橋梁設計稿。通工具等問題,并把問題寫在問題板上。
(4)交流各小組的設計稿。
●布置作業:
(1)教師要求各小組根據設計稿和所帶材料,分別創作橋梁模型。
(2)各小組學生合作按設計稿巧用材料,制作橋梁模型。
制作一:
利用廢可樂罐、紙板、絲線、筷子等制作斜拉式橋梁。
制作二:
利用廢紙盒進行切割組合制作廊橋、公路鐵路二用橋等。
制作三:
利用廢泡沫、筷子等切割組合,制作多種藝術造型的橋梁。
●作業展示評價:
(1)各小組為自己制作的橋題名。
(2)各小組分頭參觀交流。
(3)投票選舉“創意獎”、“技術獎”。
(4)授予“榮譽設計師”稱號。
●結束教學。
三、學習評價建議:
●是否有獨創性的設計構想;
●是否積極參與合作;
●是否能夠較清楚地說明自己的創意;
>●是否能夠巧用材料,完成制作;
●是否能熱情地表達愛家鄉的情感。
四、教師教學隨筆:
第五課:立線浮雕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是第11冊的第5課,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這個單元同時也是本教材構成和圖案一條線上的內容,本課是此單元的第1課,主要利用線材合理選擇自己的工具和方法,在彎彎曲曲的牽連中,融欣賞、評述、交流、制作于一體,挖掘構成中質材所能體現的美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實踐操作能力。此課也為下一課《立紙浮雕》作好了鋪墊,使學生從淺浮雕的線條造型逐步向浮雕的線條造型作好過渡。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可以讓學生通過預習進行研究性學習,主動地去了解線材所表現的形式美,在合作交流中掌握創作的方法,傳遞自己的情感,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這課還可以將制作好的作品來裝飾學生自己的房間,美化生活,展現自我,舒展個性。在教學的延伸上可以通過服飾上的、家居生活中的立線浮雕來進行欣賞,了解它在生活中的運用。
(二)教學目標
觀察繩線造型的方法,了解平面裝飾的構成。利用繩線或其他線材初步掌握立線浮雕的制作方法并加以表現。培養學生的動手創作能力,在作品中傳遞自己的情感,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范作、鉛絲、彩色的廢舊電線等。
學具:各色繩線、膠水、毛筆、色卡紙、剪刀等。
課時:1課時。
(二)設計方案
●教學導入:用帶來的各種線材(如彩色繩線、麻繩、鉛絲等)彎曲成不同效果:單線造型、色塊等,請同學們做出更多的效果。
●教學新授:
(1)欣賞范作與同學進一步研究、交流繩線的造型表現方法。
(2)可以通過課前預習先畫好一張造型簡潔、構圖飽滿的鉛筆稿,課上用準備好的繩線進行組合搭配,粘貼成畫。
●布置作業:
可以采取兩人合作一張作業的形式。
●作業展示評價:
可以辦一個小型的展覽,由合作者來表述自己的創作意圖,其余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議。
三、學習評價建議:
●是否初步認識到線型材料的特殊造型效果?
●是否嘗試運用繩線等線材組合成畫。
●是否大膽地用立線浮雕的方式來表達個人的愛好和情感。
四、教師教學隨筆:
第六課:立紙浮雕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上一節課《立線浮雕》的基礎上選擇厚紙條來進行浮雕造型,別有趣味。其創作方法、造型表現語言基本上與上節課相同的。可以運用有色的紙、廢舊的畫報、包裝盒裁成紙條,以卷、折、貼的方法造型讓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體驗立紙浮雕創作的樂趣,豐富學生的造型能力。
這一課可以用制作好的作品美化自己的教室或家庭,也可以作為小禮品互相贈送,增進同學間的友誼,既展示自己的才華,又傳遞了相互間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學會用紙條進行浮雕造型的創作方法,理解立體構成的表現語言。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范作、厚紙條、剪刀、白色乳膠等。
學具:彩色的厚紙條、剪刀、膠水等。
課時:1課時。
(二)設計方案
●教學導入:
(1)以由上節課的立線浮雕作品欣賞延伸到本課的范作欣賞來導入。
(2)教師利用紙條當場進行立紙造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出課題。
●教學新授:
(1)先讓學生嘗試一下一根紙條怎樣能立穩在作業紙上,并體驗一下卷、折、貼的立紙浮雕造型方法。
(2)讓學生們欣賞書上的作品、感覺立紙浮雕造型的形式美和趣味性。
(3)以交流、合作的形式將準備好的彩色條狀卡紙進行組合造型,表現自己喜歡的事物。還可以讓學生選擇高低不一(即紙條寬度不一)的紙條進行浮雕造型,體驗其線條的長短、曲直、深淺所帶來的不同效果。
學生結合書上的作品說說立紙浮雕的特點,小組交流自己的創意,尋找可以合作的伙伴。
●學生作業:
(1)如果時間來得及,可以一人獨立完成作業。
(2)可以采取幾個人合作的形式,在剛才的創意基礎上完成一張或兩張作業。
●作業展示評價:
(1)可以把作業作為禮物寫上祝福語互相贈送。
(2)可以把學生作業加以展示,互相說說制作過程中的體會與收獲。對同學的作品表述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化建議。
三、學習評價建議:
●能夠用口頭語言的形式對自己和同學的作業進行評述。
●是否積極地參與探索性活動。
●是否積極地動腦,在造型活動中表現出自己的創意。
四、教師教學隨筆:
第七課:變化的柱子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是第11冊第7課,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屬于這個單元的第3課。前面兩課學生已嘗試過繩線、紙條浮雕造型的表現方法,本課是一次圓雕造型練習,相對比較抽象。由于六年級學生已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因此本課也可以通過課前預習先讓學生對變化的柱子有一個感性的認識。課上通過選擇一個基本柱形,再選擇自己喜歡的制作方法(如剪、卷、翻、刻、折等),主動地探求立體造型的表現方式,讓學生更具有創新意識。
這一課可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如變化的柱子可以做成燈罩、小設施、建筑物、商品的包裝等,學以致用,使美術和生活聯系的更緊密。
(二)教學目標
情意領域:在討論中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認知領域:觀察變化的柱子,了解造型的基本方法。
操作領域:利用學過的方法,(剪、折、刻、卷),嘗試做一根富有變化的柱子。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范作、制作圖等。
學具:彩色卡紙、剪刀、刻刀、直尺、膠水等。
課時:1課時。
(二)設計方案
●教學導入:
(1)通過范作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展示一個簡單的紙柱和一個已加工變化的紙柱,要求同學在簡單紙柱上依次仿作變化的部分。
●教學新授:
(1)說說變化的柱子范作中都是采用了哪些造型方法。
(2)課上可以先選擇確定一個基本的柱形(可以是圓柱、三角柱、四角柱等)。
然后用鉛筆在柱面上畫些小圖案或者是有一定規則的線條,再用剪刀、刻刀去剪刻,并嘗試用從前學過的方法(剪、折、刻、卷等)來進行翻轉,卷曲某些部位,使其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
(3)然后通過學生的討論,發明出一些新的制作方法。尋找合作伙伴一起來做個變化的柱子。
(4)問還有新花樣嗎?集思廣益,逐步把原來的簡單紙柱變成出乎意料的具有“豪華裝飾”的紙柱。
●學生作業:
(1)每人在課前準備好的簡單紙柱上加工變化,做出奇妙的紙柱。
(2)每人在課前準備好的簡單紙柱上加工變化,做出奇妙的紙柱。
●作業展示評價:
開個展覽會,評出優秀獎。
三、學習評價建議:
●是否參與同學的交流合作,發展了自己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能否在學習中拓展自己的思路,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能否想出新的花樣?變出的紙柱是否奇特美麗?
四、教師教學隨筆:
第八課:盒子造型游戲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是第11冊第8課,是“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本課主要利用一些大小、形狀、色彩不同的紙盒,以及一些廢舊的物品,通過學生的創意和實踐,在師生相互協作過程中,“變廢為寶”,設計出奇妙的造型來,并以此為道具做個游戲來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同時,也能激勵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玩中撞擊出創造的火花,產生更有新意的造型。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本課是對整個一單元學習后知識的綜合運用,與其他的一些“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課又有所不同,它不但可以體現在動物、建筑和服裝的造型上,它還可以與“環保教育”結合起來,與學校藝術節中的活動展示相結合,具有一定的“綜合探索”味道,能讓學生在玩中體會到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
(二)教學目標
情意領域: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體驗合力營造一個情境的自豪與歡樂
認知領域:感受化腐朽為神奇、積零碎為宏大的力量,認識到尋常資源可以創造美妙和快樂。
操作領域:能巧妙地進行單個的盒子造型和盒子的組合造型。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各種紙盒、廢舊紙張、繩子、瓶蓋、瓶子等廢舊物品、剪刀、刀、海綿雙面膠等。
學具:各種紙盒、廢舊物品、雙面膠等。
課時:1課時。
(二)設計方案
●教學導入:
(1)欣賞書上的作品。他們玩得多開心,盒子造型多奇妙啊!
(2)在操場上讓學生把盒子組合造型,做成城堡或奇異建筑切入主題。
(3)教師把帶來的紙盒加以裝飾,做成一個怪異服裝造型,激發學生的興趣。欣賞討論課本上“化裝舞會”的學生游戲照片。
●教學新授:
(1)分小組進行討論,分析本組帶來的物品可以組合成什么。或讓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大小紙盒進行想像、交流,大膽表述看法,說說自己的組合創意。
(2)小組合作,作成一個造型。或讓學生分組用各種方法(剪、刻、挖、插、接等)做自己喜歡的奇異服裝,穿戴起來參與本組同學的游戲或表演(可有人負責寫一個簡單的臺本)。
(3)以此為道具,設計一個游戲一起玩,可以與其他的組合進行合作游戲。
(4)分組進行加工制作,集體玩對壘或追逐的游戲。教師要發揮好一個援助者的作用,做好學生的引導者。
三、學習評價建議:
●是否積極地動腦,利用現有材料進行有創意的造型活動?
●能否積極地參與探究性活動,大膽
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能否與同學進行良好的合作,游戲中體現協作精神。
●在游戲中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在表演中體驗創造的樂趣?
●用盒子做成的服裝是否很奇特?
四、教師教學隨筆:
第九、十課:綜合紙版畫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單元學習內容是比較典型的“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造型游戲,也是整套教材中“紙版畫”一條橫向隱線的延續(如《手印聯想》、《感覺肌理》、《粉印版畫》、《紙版畫》、《套色紙版畫》等)。綜合紙版畫是利用拼貼、刻線、撕揭、揉紙等技法融合各種有肌理的什物材料,綜合運用在同一印制底板上,表現出更活潑、奇特的藝術效果的紙版畫品種。本課中涉及的基本技法(如剪貼、拓印等)在以前雙冊的美術教材中已有安排,所以本單元的課型定位是學生自由創作,主要不是傳授技法。教學中要解決的問題是引導學生怎樣巧妙地利用各種材料去表現內容,鼓勵學生收集材料,憑自己對材料的認識和感覺進行造型,對“形”的要求不必苛求。讓學生通過實踐,感悟不同的材料產生不同的特殊肌理效果,激發學生學習制作紙版畫的興趣。
紙版畫的特點是制作簡單、省力、易學、費用低廉,而效果奇特。通過作者自畫、自刻、自印三個過程來完成,可培養眼、手、腦的協調性,所以非常適合兒童學習制作。綜合紙版畫中那以外的印刷效果,常常使初學者興奮,產生一種極大的滿足感。而制作中的困難、障礙,兒童都樂于去戰勝、克服它。所以說,版畫創作對兒童的繪畫能力、手工制作能力、意志和毅力是一種綜合的鍛煉。作品可以送給親朋好友,培養兒童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感受綜合紙版畫的特殊美感,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了解紙版畫知識。
掌握綜合紙版畫造型的一些簡單方法,開拓學生對藝術形式領域多樣性的認識。
嘗試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制作有趣的紙版畫,學會合理地選用各種材料制作底版,讓學生充分體驗各種材料所帶來的不同視覺感受。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儀、圖片資料、若干廢舊材料、剪刀、糨糊(或乳膠)、油墨、滾筒(或壓印機)、底襯紙。
學具:課前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如絨線、紗布、棉花、棉線、燈心絨布、瓦楞紙、厚紙板、窗紗、樹葉、各種不同紙張等)、圖畫紙、剪刀、膠水、油墨(或顏料)、滾筒(或壓印機)。
(二)設計方案1
教師出具一個紙盒,內藏物品,請學生伸手去摸一摸,并猜一猜盒內是什么?學生能說出觸摸物體表面的感覺,而未必準確猜出是什么物品。教師揭出謎底,打開紙盒,取出一塊綜合材料拼貼成的印制底版。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印制底版,并要求一位學生一同合作。師生合作完成拓印面具,全體學生觀察拓印過程。
用課件展示多種材質的肌理的圖片,請學生觀察欣賞,感受肌理。
教師提示學生從桌上取出老師事先放好的紙包。打開紙包,取出有肌理的物品。請學生摸一摸,看一看,然后進行拓印。小組協作,拓印肌理。展示肌理紋理作品。教師請學生談一談自己對認識肌理學習的感受。
然后請學生聽一段音樂提問:“這段音樂是獨奏還是合奏?”“合奏用哪些樂器來配合?”教師啟發:我們各小組學生就像一個樂隊,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奏出美妙的音樂。各種樂器發出的各種聲音,就像我們今天拓印出來的各種肌理紋樣,如果我們把各種肌理紋樣進行綜合,就像奏出美妙的音樂一樣。教師提示:今天我們就是來學習做《綜合紙版畫》。
教師課件展示多幅綜合紙版畫,提示學生觀察研究什么材質能拓印什么樣的效果。
要求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協商確定創作主題,合作制作底版。作品要求簡潔明快,大膽構圖,巧用材料,有趣味。
課件提示學生抓緊時間作業。
學生拓印合作作業,完成后進行展示。
設計方案2
出示有各種特殊肌理效果原圖片。
大家觀察這些圖片,這些圖片上有各種不同的紋理,展開你想像的翅膀,這些紋理讓你聯想到生活中的哪些景物或者哪個事物的某個部分?(有的像城墻,有的像云,有的像魚網等等。)
指導學生分小組觀察課前收集的標本,用手摸摸說說感受。然后再出示各種線、窗紗、布等廢舊材料。
那些圖片原來是教師用一些我們平時丟棄的廢舊物品粘貼在紙板上,涂上顏色印制出來的!像這些特殊效果我們用手繪的方法是無法表現出來的!如果我們用這些特殊肌理的材料作為剪貼材料來制作版畫,那么能印制出紋理豐富、效果生動的綜合紙版畫來!
展示并欣賞綜合紙版畫,分析作品的選材。問:這幾幅綜合紙版畫,運用了哪些材料來制作底版的?(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
討論內容:綜合紙版畫表現的內容非常廣泛,可以表現風景、人物、動物和花卉等等。你準備表現什么內容?動手畫出草圖。
討論選材:如果要設計人物為內容的綜合紙版畫,請出出主意,這幅圖稿可以選擇哪些材料來表現?(頭發可用絨線來貼,衣服可用紗布……)
三、學習評價建議:
●制作過程中,你碰到了什么難題?是如何解決的?
●你對自己的作品是否滿意?
●你覺得作品中的材料使用效果如何?
●你是否發現哪些地方可以改得更好?
四、教師教學隨筆:
第十一課:冷色和暖色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它與后面兩課一起構成了本冊教材中的色彩雙基教學單元。學生在了解三原色、間色等色彩知識的基礎上,再來學習冷色和暖色,是一次溫故而知新的學習過程。且本單元的學習對下一個畫情緒的單元還作好了色彩基礎知識與色彩繪畫技能上的鋪墊。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幾乎到處都有色彩,人們時時刻刻都在感受著色彩。而人對色彩天生非常敏感的,色彩的感情來自各人對生活、自然的不同生理感覺和情感,但有些感情許多人還是近似的。當太陽曬到皮膚上,或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時,我們都會感到溫暖。當站在蔚藍的大海邊,在白色的雪地上,我們會感到涼爽。久而久之,當看到紅、橙、黃等色時就感到溫暖,它們就是暖色;看到藍、藍紫、藍綠等色時就會感到冷,它們就是冷色。因色彩感覺的冷暖差別而形成的對比為冷暖對比,但色彩的冷暖又是相對的,如紫色和綠色會隨著不同色彩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它們在冷色環境中會顯得較暖,在暖色環境中會顯得較冷。
(二)教學目標
感受與認識生活和自然中色彩的冷暖和他們的相對性,學會用顏料調、畫出冷暖的色彩。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范圖、音樂、調色工具和材料、白紙等。
學具:調色工具和材料、白紙等。
課時:1課時。
(二)設計方案
●教學導入:教師可準備兩幅色彩范畫,一幅偏冷,一幅偏暖,請學生談感受,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課題。
●教學新授:
(1)復習一下有關色彩的基礎知識,如三原色、間色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2)出示一個色環,分別由紅、橙、黃、綠、藍、紫構成,且可以將色環對半分開,然后分別出示色環的一半紅、橙、黃,一半綠、藍、紫讓學生討論不同的色彩效果。學生通過交流,主動了解冷暖色的不同效果。
(3)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聯想,從冷色中聯想到什么,從暖色中聯想到什么,通過交流加深對冷暖色的理解。
(4)欣賞書本上的彩圖,辨析哪些以冷色為主,哪些以暖色為主,并談談各自帶來什么不同的感受。
(5)出示紫色和綠色的色卡,分別交換貼在導入時出示的范圖中,感受它們在不同的色彩環境中產生的不同變化,明白色彩的冷暖是相對的。
●學生作業:
分小組嘗試調色練習,在一張紙上調出幾個冷色,在一張紙上調出幾個暖色。教師輔導調色的方法,注意水分的多少對色彩厚薄的影響。
三、學習評價建議:
●是否基本了解色彩冷暖的變化?
●是否在討論研究中積極進行思考?
●調出的冷色、暖色是否正確?
●能否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能否在造型活動中體驗到冷暖色對比的趣味。
●能否大膽用冷、暖色進行簡單的設計創作。
●能否用口頭語言和短文形式,對自己和同學的作品進行評述。
美術的教案12
一、 教材內容:
第三課: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方法(人教版)
二、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方法。
解決方法:通過小組間的游戲練習應用線條簡練描繪物體的能力,并應用于繪畫中。
教學難點 及解決方法:
教學難點 :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描繪。
解決方法:學生小組討論解決及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三、 學生分析:
學生學習興趣濃厚,部分學生還做好了課前預習。但是,大多數學生應用手繪線條刻畫事物的能力不高。學習本課比較吃力,應重點輔導。
四、 設計理念:
通過游戲、小組討論、集體討論等方法,解決本課問題。并放在實踐中去檢驗。
五、 教學目標 :
德育滲透點: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充分認識“生活中處處存在美、關鍵要靠我們的眼睛去發現” (羅丹語)。
教學知識點:引導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初步了解繪畫過程抓住事物特征繪畫的重要性。指導學生運用繪畫知識表現自己生活中的萬事萬物。
能力滲透點: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去發現美、創造美。
六、 教具準備:
生活日用品(數件)、磁性白板、手繪線條圖片(數件)
七、教學方法:
探究學習法
八、 課時安排:
2課時
九、 教學過程 :
1、手繪線條圖片欣賞導入。
老師:同學們好,老師近日畫了一張畫,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學生(齊聲):想。
(老師展示手繪線條圖片畫。)
老師:誰知道我畫的都是什么東西?
(學生爭先回答并認真欣賞,產生濃厚興趣。)
2、師生初步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
老師誰能用語言來描述一下這些東西,他們都是做什么用的?
(學生發言踴躍,通過發言初步意識事物因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外形的差異。)
(老師對學生的發言給予鼓勵、肯定。)
學生:我也想畫出這么美的畫,可是我能行嗎?(及類似的話)
老師:當然能行!自然界處處存在美,要靠我們自己去發現,但發現后還要想辦法把它用我們的畫筆描繪下來。我們現在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如何又快又好地畫出我們看見的東西好嗎?
學生(齊聲):好。
3、師生共同探討總結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方法。
老師:那么,通過剛才的欣賞,誰說一下我們該如何描繪一件物品呢?
(學生開始分小組邊議論邊發言,各抒己見。)
(接下來,教師將各小組的討論結果拿出來與全體學生共同進行探討總結。)
(各小組相互取長補短,一起完善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方法。)
(最后,老師將探討結果板書到黑板。)
學生看作品,進一步系統的了解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方法
4、老師總結本科教學內容。
老師:今天,大家的表現太棒了,我們想到了這么多方面。
(老師邊總結邊板書,并給與一定的補充。進行小結。)
5、內傳遞本科目標,激發學生興趣。
老師:我們先來畫這幾樣東西,看看誰畫的好。
(此時,學生探索美的興趣被激發了出來)
學生分組開始寫生,老師組織、協調。
(學生分組開始寫生。)
課堂內學生自我評析,老師點評總結。
(學生分組出示優秀作品,自我評析,共同欣賞。)
(老師組織、協調并進行總結。)
十、板書設計 :
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方法
1、 手繪線條圖像的特點:形象鮮明、繪制快速、用具簡單、表達 多樣、易于掌握
2、 用具:筆(鉛筆、鋼筆、圓珠筆、毛筆等)
紙(各種類型紙張均可)
橡皮(可不用)
3、 注意事項:線條力求簡潔概括。
抓住繪畫對象的特征。
選擇最合適的描繪視角。
美術的教案13
◆活動目標
1、感受塑料的特點。
2、嘗試用塑料袋設計工作衣。
3、養成認真觀察、實驗的習慣。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手偶一個、布袋、紙袋、塑料袋、海綿人手各一塊、一盆水、白色塑料袋人手一個、裝飾材料若干。
◆活動與指導:
☆談話出示布偶,進行對話,激發幼兒的興趣。
老師:"小手偶布布今天要請小朋友幫忙。布布說,他在用顏料作吹畫時,把衣服弄濕、弄臟了,很心疼。想請小朋友幫忙做一件工作衣,這樣,他再做這樣的活動時,衣服就不會弄濕弄臟了。你們愿不愿意幫忙?我們來想一想,用什么材料來做工作衣才能保護布布的衣服不濕呢?"幼兒按自己已有的經驗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辨別出示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進行實驗操作。
1、出示操作材料,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是什么材料?(自己摸,互相摸,明確不同材質的袋子)
2、請幼兒拿起小海綿,摸摸是濕的`還是干的?并鼓勵幼兒把小海綿裝進自己的袋子里。
☆實驗
1、指導幼兒選擇一種材料的袋子,將海綿放入袋子中,觀察其放入水中的變化。
教師:把裝有小海綿的袋子放在水里,看看你的袋子能不能保護好小海綿。
2、分別請拿不同材料袋子的小朋友到前面進行實驗,找到可以保護小海綿,適合做工作衣的袋子。
教師:請一個拿紙袋子的小朋友到前面再試一次,我們一起看看紙袋子能不能保護好小海綿?
再來看一看布袋子能不能保護好小海綿?
看一看塑料袋子有沒有保護小海綿的本領,☆制作1、教師示范,給布布做一件工作衣,并建議幼兒給自己做一件漂亮的小小工作衣。
2、請幼兒用塑料袋根據自己的愛好,設計漂亮的雨衣。
3、幼兒穿上設計好的小工作衣,老師帶上小噴壺,到外面去試一試工作衣能不能保護我們的衣服不會被弄濕?
◆活動建議:
本活動是科學領域中物質方面的探索活動,旨在讓幼兒在制作工作衣的過程中,感受塑料、紙以及布袋的不同,從而發現塑料不吸水的特性。因此,該內容是活動的重點,而制作工作衣環節是藝術領域在本活動中的滲透,不能因此偏離活動的主要目標。
活動中,教師可將幼兒分成三人一組,每個幼兒一種材料,一名幼兒參與一種材料的實驗,然后進行分享,這樣的教育策略,不僅可以使幼兒有意愿去分享別人的實驗,也使有限的材料多元化。實驗環節教師應給予幼兒充分的操作時間,讓幼兒有時間去嘗試操作,同時,教師要進行個別化的指導,引導幼兒觀察并表達自己的發現與思考。
教學反思:
《我的衣服》是一節以涂色為主的美術活動。在繪畫工具的選擇上,我使用的是幼兒前兩天用過的蠟筆。因為小班的幼兒剛剛來到幼兒園,他們對于課堂的紀律、生活的常規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不能對他們有更細致的要求,只能讓他們慢慢形成上課的習慣……
活動目標:
在畫畫中找好蜻蜓翅膀的對應方向。通過分解畫法知道蜻蜓的結構。
活動準備:
蜻蜓畫一張。蜻蜓分解圖。
活動過程:
一、蜻蜓畫一張,
1、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2、我們什么季節能見到蜻蜓啊?
3、這張畫上的蜻蜓好看不啊?
4、我們也來學著畫一畫吧!
二、學畫蜻蜓
1、先畫蜻蜓的身子,橄欖形。
2、在畫上蜻蜓的眼睛,小圓圓。
3、眼睛畫完,在前面畫上嘴。
4、在畫上蜻蜓的翅膀,翅膀畫完后。
5、最后畫尾巴,和蜻蜓的小眼珠,
6、一只蜻蜓就畫完了,我們畫的不同,飛的姿勢也不同。
活動結束
給我們漂亮的蜻蜓涂上顏色,寫上自己的名字,貼在園門口的黑板上,讓家人接你們的時候好看見。
美術的教案14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在不規則的線條畫里找出小魚形象,并水添畫小魚的眼睛、嘴、鰭及鱗紋等。
2、學習合理的搭配顏色,并發揮想象力進行豐富的添畫。
3、讓幼兒感受用不規則線條作畫的樂趣,樂于表現美。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畫紙、水彩筆,油畫棒等、輕音樂(小魚和水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語。
今天,張老師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畫畫的游戲,這個游戲有點神奇。如果你想玩好這個游戲,一定要認真看哦!
二、教師邊示范邊講述,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放音樂)師:我用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畫了一條奇妙的線,這條線在快樂的跳舞。你瞧!它在這兒轉了一個又一個圈,看到仔細了,它是怎么轉圈的。它跳啊!轉呀!在每一塊空地上都留下它的痕跡,一直到滿滿的
三、引導幼兒觀察整個畫面,提問:
1、剛才看到這條神奇的線在跳舞,你感覺怎么樣?
2、看到這一條神奇的線轉了一個又一個圈,你覺得它像什么?
3、小結:剛才聽了小朋友的想法都不錯,其實啊!這條不規則的線里面藏了許多的小魚,它正在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的游戲,你們剛才沒有找到吧!那現在羅老師告訴你啦,你能把藏在線里面的小魚找到嗎?
四、老師和幼兒一起觀察會跳舞的線,找找小魚會藏在哪里。
師:誰來找找看,找到就要讓魚兒現身,把它畫出來。
五、提供材料,讓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放音樂)1、你們想自己用白紙、彩色筆、玩小魚捉迷藏的游戲嗎?那記得要把找出來小魚添畫上眼睛、嘴、鰭及鱗紋等。
2、要求幼兒聽音樂完成作品,看誰最后找到的小魚最多,小魚最特別、畫面最豐富。
3、提醒幼兒適當的添畫泡泡、水草、石頭豐富畫面。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使學習美術成為一種樂趣。幼兒能積極參與整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寓教于樂,培養了幼兒的興趣,充分發展了幼兒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美術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本地區的飲食文化,簡單了解家鄉小吃的歷史、特色和制作方法;
2。嘗試著采用彩色面粉等多種材料和表現方法來制作一份家鄉小吃,并通過各種方式對家鄉小吃的宣傳,抒發自己熱愛家鄉的情懷。
教學重點:
通過了解有關家鄉小吃的歷史、習俗,加深對本地民族傳統飲食文化的了解;嘗試用多種形式表現家鄉的小吃。通過宣傳介紹家鄉小吃的特色,抒發自己熱愛家鄉的情懷。
教學難點:
怎樣把傳統的小食品做得更有創意和新意。
教學流程:
一:猜禮物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猜猜禮物
2。品嘗“豆酥糖”,說說豆酥糖的味道
3。了解豆酥糖的制作
觀看豆酥糖的制作錄象
二.學生介紹家鄉小吃
1.師:剛才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禮物,現在請大家也給老師送份禮物吧,就請你們把了解的家鄉的小吃介紹給我作為禮物。說說它的形狀、色彩、口味等,如果知道它的名稱由來和傳說故事也可以說一說。
2。學生介紹
3。教師小結
謝謝大家帶來的這么多禮物,讓老師知道了咱們寧波有這么多有特色的小吃,還有精彩動人的故事和深刻美好的寓意,真是大飽耳福啊!
三.欣賞家鄉的小吃,教師歸納及拓展
(一)。欣賞家鄉小吃的圖片
師:(剛才我們口福享了,耳福也享了,現在讓我們的眼睛也來享受一下。)
1.三北藕絲糖(藕斷絲連的成語取名)
2.奉化千層餅
師:據說在1。5厘米中有27層,手藝怎么樣?
3.“缸鴨狗”張阿狗的店標
“缸鴨狗”的湯圓用料講究,加工精細,什么餡料都有,芝麻、海鮮、火腿、蛋黃、蟹肉??最有名的是桂花湯圓,香氣撲鼻,令人陶醉啊!
它圓圓的造型代表了團團圓圓,和和美美,過年過節我們都要歡聚在一起品嘗湯圓。家鄉的小吃不僅味道好,還有著濃濃的情誼和深刻的寓意。
4.年糕
①出示圖片:元寶、錢幣、魚、鵝的造型
大家猜猜這是什么小吃?
②再出示普通年糕的圖片
5。端午節的花糕
師:清明節剛過,我們又會迎來什么節呢?
生:端午節
師:端午節吃什么?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吃粽子,除了吃粽子,我們寧波人還要吃花糕。花糕的形狀各種各樣,色彩也是五彩繽紛。
(二)。教師歸納后板書
我們家鄉的小吃遠遠不止這些,它們伴隨著我們幸福生活的每一天,帶給了我們很多的歡樂,正因為它們有著精湛的技藝、深刻的寓意、多姿的造型、豐富的色彩,還有怡人的口感,帶給我們美的享受,也是我們家鄉人民智慧的結晶。出示板書:
精湛的技藝
深刻的寓意
多姿的造型美的享受
豐富的色彩
怡人的口感
(三)。拓展欣賞
(美好的事物總是能快速而廣泛地流傳開來,像各地的小吃,由于社會的發展、交通的便捷,很多外地的小吃現在也成為了我們身邊的小吃。)
①北京的糖葫蘆
②天津的麻花
③云南的過橋米線
④日本的壽司
⑤法國的蛋糕
1。教師:這些小吃大家喜歡吃嗎?說說為什么?
2。生:喜歡吃??因為它們??
3。教師小結:現在我們家鄉的很多傳統小吃正面臨著一些困難,它們有的正在漸漸被人們遺忘,有是甚至已經失傳了,同學們:作為一個家鄉人,你愿意為家鄉
小吃的傳承和發揚出一份力嗎?
師:你有什么好的點子能讓我們的傳統小吃更有吸引力、更受大家歡迎,或名氣更大呢?
生??
師:同學們的這些點子真的太好了,令老師很感動!相信我們的家鄉小吃一定會煥發出新的活力!
四.教師示范
師:現在我們馬上來試一下!老師這里有些普通的團子,怎樣把它們變得更有創意呢?
1.學生說,教師現場做
2.教師示范各種技法,出成品
(最普通最簡單的團子,在同學們的妙計下,都變成一件件充滿創意的小藝術品了,有句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是一點不錯!你們都是很棒的小藝術家!)
五.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今天我們要來舉行一個校園美食節,你們大展身手的機會來了。
建議:
1。以獨立創作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份家鄉的小吃
2。推廣你的小吃
如:一張美食推廣卡、設計一句獨特的廣告語、運用歌舞表演等宣傳自己的小吃。師:今天老師帶來的可都是真材實料,我們要來做真的小吃!所以剛才一再強調要把手和用具洗干凈,希望同學們做得又快又好!
六.推銷評價和課后延伸
1.美食展銷會:
師:大家把做好的小吃放到我們的展示臺上,誰先來推廣你做的小吃?學生:介紹自己的小吃并推廣
師:我們的展銷會真是太熱鬧了,謝謝大家帶給了我們這么多的驚喜和感動!同學們,你們用智慧為我們的家鄉獻上了一份最珍貴的禮物!
2.課后延伸:為家鄉的小吃設計包裝、寫廣告語、在網上發帖子等等,繼續推廣家鄉的小吃,為我們家鄉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盡綿薄之力。
【美術的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教案10-27
美術的教案02-28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3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9-05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3
中班美術教案:臉譜 大班美術教案《臉譜》11-17
實用的美術教案 關于美術的教案詳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