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節選原文及翻譯(通用5篇)
《容齋隨筆》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洪邁的主要代表作品,作為一個傳統的士大夫,能夠堅持著述,勤奮學習,是很難得的。盡管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洪邁的一些作品未免會有當時的階級局限性,但《容齋隨筆》作為洪邁的代表作品,代表著洪邁勤奮學習的一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古文《容齋隨筆》翻譯節選,希望你喜歡。
《容齋隨筆》節選原文及翻譯 篇1
【原文】
徐陵①《鴛鴦賦》云:“山雞映水那相得,孤鸞照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會合,無勝比翼兩鴛鴦。”黃魯直②《題畫睡鴨》曰:“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天下真成長會合,兩鳧相倚睡秋江。”全用徐語點化之,末句尤精工。又有《黔南十絕》,盡取白樂天語,其七篇全用之,其三篇頗有改易處。樂天《寄行簡》詩,凡八韻,后四韻云:“相去六千里,地絕天邈然。十書九不達,何以開憂顏!渴人多夢飲,饑人多夢餐。春來夢何處?合眼到東川。”魯直翦為兩首,其一云:“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書九不到,何用一開顏?”其二云:“病人多夢醫,囚人多夢赦。如何春來夢,合眼在鄉社!”樂天《歲晚》詩七韻,首句云:“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晏,物皆復本源。”魯直改后兩句七字,作“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
【注釋】
①徐陵:徐陵(507—583),南朝陳文學家。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梁時官,東宮學士,陳時歷任尚書左仆射。他與庾信齊名,世稱“徐庾”。
②黃魯直:即黃庭堅。“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與蘇軾齊名,人稱“蘇黃”,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為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書法精妙,與蘇、米、蔡并稱“宋四家”。
【譯文】
徐陵在他的《鴛鴦賦》中說:“山雞映水那相得,孤鸞照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會合,無勝比翼兩鴛鴦。”黃庭堅《題畫睡鴨》說:“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天下真成長會合,兩鳧相倚睡秋江。”兩首詩全用徐陵的詞句加以點化,最后一句尤為精妙工整。又有《黔南十絕》,都是用白樂天的詞句為典故,其中有七篇幾乎完全一樣,其余三篇稍有改動。白樂天的《寄行簡》詩,共八韻,后四韻說:“相去六千里,地絕天邈然。十書九不達,何以開憂顏!渴人多夢飲,饑人多夢餐。春來夢何處?合眼到東川。”黃庭堅把它做成兩首詩,其一說:“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書九不到,何用一開顏?”其二說:“病人多夢醫,囚人多夢赦。如何春來夢,合眼在鄉社!”白樂天的《歲晚》詩共七韻,開頭幾句說:“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晏,物皆復本源。”黃庭堅僅僅改了后兩句的七個字,成為“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
《容齋隨筆》節選原文及翻譯 篇2
【原文】
魯直《題陽關圖》詩云:“想得陽關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又《集》中有《書韋深道諸帖》云:“斛律明月,胡兒也,不以文章顯,老胡似重兵困敕勒①川,召明月作歌以排悶。倉促之間,語奇壯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予按《古樂府》有《敕勒歌》,以為齊高歡攻周玉壁而敗,恚憤②疾發,使斛律金唱《敕勒》,歡自和之。其歌本鮮卑語,詞曰:“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魯直所題及詩中所用,蓋此也。但誤以斛律金為明月,明月名光,金之子也。歡敗于玉壁。亦非困于敕勒川。
【注釋】
①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②恚憤:憤怒。《后漢書·隗囂傳》:“九年春,囂病且餓,出城餐糗糒,恚憤而死。”
【譯文】
黃庭堅的《題陽關圖》詩中說:“想得陽關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他的文集中又有《書韋深道諸帖黃庭堅》說:“斛律明月,本是胡人,其文章并不出名。老胡高歡因重兵被困于敕勒川,便召斛律明月作歌解悶。(雖然是他)在倉促之間完成作品,但歌詞竟如此雄壯有力,氣勢磅礴,這大概是因為作者毫不掩飾地抒發感情、描繪當時真實情景的緣故吧!”我查考《古樂府》中有《敕勒歌》,實際上是北齊高歡攻打北周的玉壁時慘遭失敗,由于悲憤過度而生病,于是讓斛律金唱《敕勒歌》,高歡親自和樂。歌詞本是鮮卑語,內容是“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黃庭堅所題寫的.《陽關圖》和詩中所引用的(典故),大概都來源于此。但是他卻把斛律金誤以為斛律明月。斛律明月名叫光,是斛律金的兒子。而且高歡是在玉壁被打敗,而非被困于敕勒川。
《容齋隨筆》節選原文及翻譯 篇3
【原文】
東坡《志林》云:“白樂天嘗為王涯所讒,貶江州司馬①。甘露之禍,樂天有詩云:‘當君自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不知者以樂天為幸之,樂天豈幸人之禍者哉?蓋悲之也。”予讀白集有《詠史》一篇,注云:九年十一月作。其詞曰:“秦磨利刃斬李斯,齊燒沸鼎烹酈其,可憐黃綺入商洛,閑臥白云歌紫芝,彼為菹醢機上盡。此作鸞凰天外飛,去者逍遙來者死,乃知禍福非天為。”正為甘露事而作,其悲之之意可見矣。
【注釋】
①司馬:西周始置,位次三公,與六卿相當,與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稱五官,掌軍政和軍賦,春秋、戰國沿置。漢武帝時置大司馬,作為大將軍的加號,后亦加于驃騎將軍,后漢單獨設置,皆開府。隋唐以后為兵部尚書的別稱。
【譯文】
蘇東坡的《志林》說:“白居易因為王涯向皇帝進讒言,而被貶到江州作司馬。甘露之變發生后,白居易作詩說:‘當君自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不了解的,以為白居易是在慶幸他們的死。難道白居易是幸災樂禍的人嗎?實際上是悲痛他們的死呀!”我讀白居易的作品,其中有《詠史》一篇,他自己作注說:太和九年(835)十一月所作。詩的內容是“秦磨利刃斬李斯,齊燒沸鼎烹酈其,可憐黃綺入商洛,閑臥白云歌紫芝,彼為菹醢機上盡。此作鸞凰天外飛,去者逍遙來者死,乃知禍福非天為。”正是為甘露事件而寫的,痛惜他們的悲傷之意已經十分清楚了。
《容齋隨筆》節選原文及翻譯 篇4
卷十三·魏明帝容諫
魏明帝時,少府楊阜上疏,欲省宮人諸不見幸者,乃召御府吏問后宮人數。吏守舊令,對曰:“禁密,不得宣露。”阜怒,仗吏一百,數之曰:“國家不與九卿為密,反與小吏為密乎?”帝愈嚴憚之。房玄齡、高士廉問少府少監竇德素北門近有何營造,德素以聞。太宗大怒,謂玄齡等曰:“君但知南牙耳,北門小小營造,何預君事耶?”玄齡等拜謝。夫太宗之與明帝,不待比擬,觀所以責玄齡之語,與夫嚴憚楊阜之事,不迨遠矣;賢君一話一言,為后世法。惜哉!《魏史》以謂“群臣直諫之言,帝雖不能盡用,然皆優容之,雖非誼主,亦可謂有君人之量矣。”
譯文
魏明帝時,少府楊阜上書,希望削減宮女中那些不被寵幸的人,于是召來御府吏詢問后宮人數。御府吏墨守陳規,答道:“皇宮秘密,不能暴露。”楊阜大怒,打了御府吏一百棍,斥責他說:“連國家都不向九卿保密,反倒讓你一個小吏來保密嗎?”從此,明帝更加尊重、畏懼楊阜。房玄齡、高士廉詢問少府少監竇德素,近來羽林將軍府在修造什么,竇德素告訴了他們。太宗大怒,對玄齡等人說:“你們只知道宰相的事就行了,羽林諸將小小營造,干你們什么事?”玄齡等叩頭謝罪。唐太宗、魏明帝不能相提并論,但看他責備房玄齡的那些話,卻和明帝尊重畏懼楊阜的事情差得太遠了,賢明君主一言一行,都應是后人楷模,可惜啊!《魏書》因而說:“群臣孰直勸諫的言論,明帝雖不能全部施行,可是都善于接納下來,盡管算不上深明大義的君主,也還稱得上有作君主的度量吧。”
《容齋隨筆》節選原文及翻譯 篇5
原文
諸葛孔明千載人,其用兵行師,皆本于仁義節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蓋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誠,生于亂世,躬耕隴畝,使無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顧,則茍全性命,不求聞達必矣。其始見玄德,論曹操不可與爭鋒,孫氏可與為援而不可圖,唯荊、蓋可以取,言如蓍龜,終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間,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敵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臨終,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雖庸懦無立,亦舉國聽之而不疑。下有以見信于人,故廢廖立而立垂泣,廢李嚴而嚴致死。后主左右奸辟側佞,充塞于中,而無一人有心害疾者。魏盡據中州,乘操、丕積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西向發一矢以臨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馬懿案行其營壘處所,嘆為天下奇才。鍾會伐蜀,使人至漢川祭其廟,禁軍士不得近墓樵采,是豈智力策慮所能致哉?魏延每隨公出,輒欲請兵萬人,與公異道會于潼關,公制而不許,又欲請兵五千,循秦嶺而東,直取長安,以為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史臣謂公以為危計不用,是不然。公真所謂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方以數十萬之眾,據正道而臨有罪,建旗鳴鼓,直指魏都,固將飛書告之,擇日合戰,豈復翳行竊步,事一旦之譎以規咸陽哉!司馬懿年長于公四歲,懿存而公死,才五十四耳,天不祚漢,非人力也。“霸氣西南歇,雄圖歷數屯。”杜詩盡之矣。
譯文
諸葛孔明是千載偉人,他用兵行軍,指揮作戰,都以仁義之道為本,這是自夏商周三代以來未曾有過的。他的思慮行為,全都出于對劉玄德(劉備)和恢復漢室事業的忠誠,他生在亂世,親自耕田謀生,假如沒有徐庶一句話的推薦,劉玄德三顧茅廬的熱忱,那么他茍且保全性命,不求揚名顯達就是一定的。諸葛亮在隆中第一次會見劉玄德,縱論天下大勢時,就提出不可和曹操較量高低,對孫權也只能互相支援,不可圖謀,只有荊州、益州可以奪取。這些論斷像占卜一樣準確,終其一生的政治經歷看,真是不容變更之論。在他掌權的二十多年里,國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漢族和少數民族的百姓信服他,敵人畏懼他。對上,他以忠誠取得君主的高度信任,所以玄德臨死時對他說:“我的兒子沒有才能,你可以自取為帝。”后主劉禪雖然平庸怯懦無所建樹,也把整個國家交給他而毫無懷疑。對下,他的才德威望被部屬信賴,所以長水校尉廖立和驃騎將軍李嚴雖都被除名為民,但聽到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廖立慟哭落淚,李嚴病發死去。后主身邊多奸佞之臣,卻沒有一個人有嫉恨暗害諸葛亮之心的。當魏國完全占領中州之地以后,還挾有曹操、曹丕父子生前的積威,軍中勇猛將士如林,卻不敢發一兵一卒一箭到蜀國,而諸葛亮卻率領大軍六出岐山,討伐魏國,致使魏國上下畏懼蜀國如同畏懼老虎,魏國將帥司馬懿仔細考察諸葛亮的營壘后,嘆服他是天下奇才。敵將錘會征伐蜀國時,特地派人到漢川祭禮諸葛亮廟,并下令軍士,禁止在諸葛亮墓附近砍柴,這難道是智力高超或謀略過人所能獲得的嗎?魏延每次隨諸葛亮出兵伐魏,總請求撥給自己將士萬人,他想仿照韓信故事,從暗道和諸葛亮在潼關會師,諸葛亮堅決制止,決不允許;魏延又想請求諸葛亮撥給他將士五千人,他要沿秦嶺向東走,直取長安。他認為這一軍事行動能使咸陽以西之地平定,史臣記載說,諸葛亮認為這是危險之計而不予采納。其實不然,諸葛公真是人們所說的正義之師,不用陰謀詭計,他正要率領十萬大軍,占據要道去正面討伐敵人。他豎起大旗,高鳴戰鼓,直指魏國京都,本來要飛騎傳書,通知敵方,擇定日期交戰,難道又能隱秘行動,暗中行事,以詭詐之計圖謀咸陽嗎?司馬懿比諸葛亮年長四歲,司馬懿活著,而諸葛亮不幸死去,享年才五十四歲,上天不保佑漢室,這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霸氣西南歇,雄圖歷數屯。”杜甫詩已經全部說明白了。
【《容齋隨筆》節選原文及翻譯(通用5篇)】相關文章:
容齋隨筆卷八陶淵明原文閱讀及翻譯12-26
《離騷》原文節選及翻譯07-26
離騷節選原文及翻譯10-24
秋水(節選)原文翻譯及賞析04-22
屈原《離騷》節選原文及翻譯02-24
采薇(節選)原文翻譯及賞析02-16
《采薇(節選)》原文、翻譯及賞析08-16
采薇(節選)原文翻譯及賞析07-17
采薇(節選)原文、翻譯及賞析03-18
與友人書節選原文賞析及翻譯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