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容齋隨筆·卷十六·王衛尉原文附譯文
《容齋隨筆》是古代文言筆記小說,宋朝洪邁撰,共《五筆》,74卷,1220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容齋隨筆·卷十六·王衛尉原文附譯文,歡迎大家閱讀。
卷十六·王衛尉
作者:洪邁
漢高祖怒蕭何,謂王衛尉曰:“李斯相秦皇帝,有善歸主,有惡自予,今相國請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衛尉曰:“秦以不聞其過亡天下,李斯之分過,又何足法哉!”唐太宗疑三品以上輕魏王,責之曰:“我見隋家諸王,一品以下皆不免其躓頓,我自不許兒子縱橫耳。”魏鄭公曰:“隋高祖不知禮義,寵縱諸子,使行非禮,尋皆罪黜,不可以為法,亦何足道!”觀高祖、太宗一時失言,二臣能用其所言隨即規正,語意既直,于激切中有婉順體,可謂得諫爭之大義。雖微二帝,其孰不降心以聽乎!
譯文
漢高祖對相國蕭何感到很惱火,于是對王衛尉說:“李斯輔佐秦朝皇帝,有了好事歸國君,有了壞事自己承擔,現在相國蕭何竟然請求開墾我的上林苑荒地以便自己討好老百姓,所以我將他收身治罪。”王衛尉說:“秦朝皇帝因為聽不到自己的過失而丟了天下,李斯分擔失誤責任又有什么用處呢?這種做法哪值得后人學習呢?”唐太宗李世民懷疑三品以上官員輕視自己的兒子魏王李泰,便責備他們說:“在隋朝,我看見一品以下官員見到諸王時無不畢恭畢敬地行禮,我當然是不會允許皇子們隨心所欲,胡作非為的。”魏征聽后說:“隋高祖不知禮義,過分地寵愛放縱自己的兒子,使他們多行非禮,不久諸王就都因罪被罷免,這種做法是不值得學習的,也不值得一提!”漢高祖和唐太宗一時失言,王衛尉和魏征二臣聽到后隨即規正,直截了當,但激切又不失婉轉恭敬,可謂深得諫爭之大義。即使不是漢高祖和唐太宗這兩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明君,其他人誰能不虛心聽取、誠懇接受呢?
內容簡介
《容齋隨筆》內容繁富,議論精當,是一部涉及領域極為廣泛的著作,自經史諸子百家、詩詞文翰以及歷代典章制度、醫卜、星歷等,無不有所論說,而且其考證辨析之確切,議論評價之精當,皆倍受稱道。
《容齋隨筆》最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對歷代經史典籍進行了重評、辨偽與訂誤,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不僅在中國歷史文獻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且對于中國文化的發展亦意義重大。
作品簡介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年~1202年)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范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后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洪邁在《容齋隨筆》卷首說明:“余老去習懶,讀書不多,意之所之,隨即紀錄,因其先后,無復全次,故目之曰隨筆。”
名人點評
歷史學家一致認為《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明代河南巡按、監察御史李翰在弘治十一年(1498年)說:洪邁聚天下之書而遍閱之,搜悉異聞,考核經史,捃拾典故,值言之最者必札之,遇事之奇者必摘之,雖詩詞、文翰、歷讖、卜醫,鉤纂不遺,從而評之。”“此書可以勸人為善,可以戒人為惡;可使人欣喜,可使人驚愕;可以增廣見聞,可以澄清謬誤;可以消除懷疑,明確事理;對于世俗教化頗有裨益”。
部具有較高價值的筆記書。從許多資料看來,的確如此。1944年7月28日,毛澤東致函謝覺哉說:“《容齋隨筆》換一函送上。”其珍愛此書以致影響及于重要干部如此。謝覺哉7月31日日記就有讀《容齋隨筆》大篇心得記載,此后9月20日、29日、30日,10月1日、4日等都有閱讀與應用記載,從中可見《容齋隨筆》為啟迪思維參考工作之重要借助。
1959年10月30日,毛澤東出京巡視,指名要帶的有限書籍中,就有《容齋隨筆》。1972年毛澤東曾將此書送給他青年時代的朋友、湖南第一師范的同學周世釗。《容齋隨筆》堪稱毛澤東精神生活中的一位“老朋友”,也是見證毛澤東“活到老,學到老”諾言的一本書。
就在1976年8月26日毛澤東索要《容齋隨筆》之后,他的病情開始惡化。即使如此,在9月8日,也就是毛澤東去世的前一天,還由別人為他代讀《容齋隨筆》37分鐘,實踐了“活到老,學到老”的諾言,而這部書也成為一代偉人毛澤東一生中所讀的最后一部書。
【容齋隨筆·卷十六·王衛尉原文附譯文】相關文章:
容齋隨筆·卷五·平津侯原文附譯文07-18
容齋隨筆·卷十二·曹操用人原文附翻譯06-13
《容齋隨筆·卷九·棰取半》原文及翻譯12-01
《容齋隨筆》節選原文及翻譯(通用5篇)04-27
《容齋隨筆》閱讀以及答案12-21
《無齋記》原文閱讀及譯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