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的教學隨筆
今年6月7日,在世界華語文壇頗有影響的現代著名女作家琦君(潘希真),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一程,在臺北病逝。從報上讀到這一消息,悲痛嘆息之外,竟生成一份空落落的心緒,似解脫后的釋然,又懷揣一份帶不走揮不去的牽系,最后只剩無言的祝福與祈禱。
于是翻出不久前聽過的那課《桂花雨》,重溫那一份情懷,回味那一縷清香。想到斯人已逝而余香裊裊,不勝唏噓。遂萌生了再教《桂花雨》的念頭,想與我的學生共同領略琦君散文中淡雅的神韻,悠悠的情壞。
備課前又將文章細讀了數遍,讓自己久久地沉浸在文本的世界里,以期把握準情感的基調──對故鄉的懷念、對童年的追憶。琦君散文作品中,有過半的篇目是關于故鄉或童年的。作者筆下的故鄉,既是生于斯長于斯的故土,更是精神的家園,是靈魂安居的所在;作者筆下的童年,是自由心靈的棲息地,是她心性的萌發與歸宿。文章最打動人的是那一份濃郁的鄉情,而又以清淡舒緩的筆調娓娓道出,讀者徜徉在她清麗的文字里,浸潤在醇美的情境中,不經意間就被觸動了心靈深處最柔弱的部分,然后便欲罷不能,掙脫不出,任由思緒纏繞在故園情思,放飛心情回到遙遠的童年。這是作者一生未能解開的情結。
于是確定了課堂閱讀的指向和思路:以言語生命的自覺為歸依,以內在情感為主線,以重點詞句為憑借,以誦讀、感悟為手段。略述如下:
課伊始,在認識并話說桂花后,即介紹作者,初步了解她的人生經歷:“琦君的一生,就像一葉孤舟,四處漂泊,可是她的內心,永遠藏著她的故鄉,以及在故鄉度過的童年時光。就是到了晚年,每到秋季,老人魂牽夢縈的'還是故鄉的桂花,和童年時曾經搖落的──桂花雨。”教師委婉深情的述說,直指文本主旨,奠定了全課言語和情感的基調,就像撒開了一張思緒的網,設置了一種情感的場。
接著,學生自由初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喜歡桂花的理由是什么?(香、可做糕餅、搖花樂)主要是讓學生整體感知全文,熟悉文本,并借由“香”引出重點句──“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從前半句入手,略讀杭州桂花之香,通過與杭州名勝“滿隴桂雨”比較,引起學生的好奇與閱讀期待:作者故鄉的桂花究竟有多香呢?就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從文中尋找描寫故鄉桂花香的句子,通過反復誦讀找出的五個句子,感受故鄉桂花之香。這是從文字的表層初步感受。
然后,抓“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一句,深入體會家鄉桂花之香。故意設問:“桂花是金秋開放,怎么會‘全年’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呢?”引讀前幾句描寫,聯系泡茶、吃糕餅等內容,想象故鄉人們的生活場景,體會家鄉父老鄉親閑適、自在的生活。因為我想,這“香”不單純是花之香,它還含有風俗人情之香,含有悠閑生活之味;不僅是自然之芬芳,更有人文之清香。再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句子,根據學生朗讀的重音“整個村子”引導想象:有哪些事物浸在桂花的香氣里?學生先從文中找出母親、我、老爺爺老婆婆、鄰居、大人,又發揮想象說蜜蜂蝴蝶、小草野花、院子小路、風兒云兒……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就把這些替換“整個村子”放進句中朗讀,反復吟詠,頓時感受到一種寧靜淳樸的鄉村風情,恰似展開了一幅南方鄉村田園風光水墨畫,令人流連、神往。
本課一處亮點就是深挖了那個“浸”字:
在誘發學生想象,說出“聞”字后,就引領學生比較、感悟:這里為何不用“聞”而用“浸”字?你體會到“聞”和“浸”有何不同?有前面的感情誦讀、想象感悟作基礎,學生的發言真是精彩紛呈:“聞”是淡淡的,須自覺地動作才能聞到花香,“浸”是濃濃的,無須用力自然就在花香里了;“聞”只是鼻子起作用,主要是嗅覺得到享受,而“浸”是全身心地融入;“聞”的范圍小,只是一絲一縷的,只有人聞到,“浸”的范圍大,村子里所有事物都浸潤其中了;“聞”的時間短,飄過就消失了,“浸”的時間長,可以長久地感受芬芳;經老師啟發,學生悟到“浸”還有沉浸、陶醉的意味,還與課題中的“雨”字想關聯……這一環節的處理,既讓學生在品詞析句的過程中培養語感,體會語言的精妙,又讓他們加深對文本內涵的自主挖掘,進一步感受作者的意趣情懷。這是透過文字深入到情感意義的內在把握。
再回應剛才的“聞”:
除了“聞”之外,人們還可能做些什么?(配樂《思鄉曲》響起)讓學生跟隨作者的思緒,走進她的家鄉,看看整個村子是怎樣地浸在桂花的香氣里了!選擇某一人或事物,發揮想象,把不同人物在桂花香里的所做所思所感寫下來。這一環節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既在想象寫話中感受到濃郁的鄉村氣息,感受到民風淳樸,感受到鄰里情深,感受到作者對故鄉執著的熱愛,對已逝童年時光的無限眷戀,又不忘在情感熏染、人文浸潤的同時進行個體語言的運用,讓學生在感悟熏陶的基礎上運用語言文字來傾訴所思所感,也在語言實踐的過程中深化感悟,內化思想情感。像這樣一篇情感濃郁、意蘊豐厚的文章,自然是體現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絕好材料,須引領學生進入文本的精神境界,體驗作者強烈的思鄉情和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深切懷念。但如果僅僅讓孩子在課堂上經歷情感的體驗,滿足于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而忽視了語言的欣賞、品味,忽視了語言的積累和運用,那么語文課的特性就得不到全面的體現與確認。因此,語言與精神必須同構共生,協調發展。
品香之后,體會搖花之樂
自由讀第五自然段,說說自己體會到什么(奇妙、快樂、幸福)。特別是哪個句子讓你有這種感覺?找到它,讀一讀,讀出這種感受。投影句子,有感情地朗讀,在入情入境的誦讀中體會童年的快樂。然后迅速切入到結尾段,師聲齊讀:“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最后回應重點句──“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問:同學們,學到這里,你讀懂這句話了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說讀后所悟所得,明晰文本主旨。課也就到此結束。
離開課堂,身心似還浸潤在氤氳桂花香里,沉湎在童年搖花樂中,但總覺意猶未盡。那種純美悠遠的韻味,那份至情至性,那份年少輕愁的回憶,課堂上幾乎難以觸及。或許,這些全須借助人生閱歷,依仗生命的感悟,經由人文的關懷與凝鑄。琦君散文的情韻,匆忙急促中的現代都市人,其實很難體悟了。斯人已逝,余香裊裊。想到琦君的一本散文集,書名是《三更有夢書當枕》,就讓我們在她的翰墨書香中去追尋往日情懷吧。
【《桂花雨》的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桂花雨》教學隨筆07-11
桂花雨的聽課隨筆06-16
為學生尋找靈感─《桂花雨》教學隨筆07-12
桂花雨教學反思08-23
《桂花雨》的教學反思10-08
《桂花雨》教學反思05-12
《桂花雨》的教學反思06-11
《桂花雨》教學反思12-18
桂花雨教學設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