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海雜文隨筆(精選10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于青海雜文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于青海雜文隨筆 篇1
暗紅平整的磚瓦,飛翅般檐角之下垂落的五色布條,金尖白漆的塔,漆花精雕的轉經筒,膚若霜雪眉目威嚴的唐卡中人,都在風裹挾的鈴聲清音中,慢慢變老。
修筑之人只剩下名字與年代的數字,供人回憶、敬仰。
若心有佛,塵世紛雜也不過菩提樹下一頓悟之間罷。心有菩提,萬木無不可。心燃一盞酥油,殿前縱游人萬千,唯火種一枚。他斟的非酒,亦非止于油,是心之寧靜,歲月安好。
研學醫藥,占算星辰,誦讀佛經,五體俯于地,合掌越于頂。
而我坐在屋前,午憩的小狗旁,心在叨擾中沉靜,在無聲中迷亂,在虛實間空明。
于青海雜文隨筆 篇2
夜晚的窗邊,有小蟲的尸體,有撲棱著如何也飛不出的蛾子。現在的人,已待它們很好,電燈取代了燭火,再不必有飛蛾撲火的悲劇。于是它們總算可以渾渾噩噩地活過一生。
看不見湖,看不見油菜花的顏色,留戀夜色溫柔,賜我一輪皓月,無陰影,也無缺損,卻還有漫天零落的星。亮的暗的,似乎眨眼便消失無影,又依稀睜眼時,更多出些光點。
耳里多了清凈,眼睛被洗得清明。
晴朗的天空也可以有白云化作旅人,白日的清晨也大可以起早些,向著天堂,一步步地走,離開背后的人群。白晃晃的陽光又染白了一片令人睜不開眼的空間。
背后是慢吞吞地、一步步踏在湖水里的白色牦牛,被枷鎖束縛、眼里漆黑無底,沒有光彩,沒有期待的各色的馬,和圍在有血紅三字立石旁拍照的人。
明明是青的海,藍的湖,卻是鮮紅的名字。明明是最簡單的一塊石頭,卻擁滿了形形色色的人。明明背后是寬廣到讓人無法以步丈量的明鏡,卻散落著孤獨的影子。
面朝湖藍,背靠山青,鼻尖有逐漸淡出的馬糞味道,足背還縈繞著成群的蚊蟲。
于青海雜文隨筆 篇3
還是回程中,從麥積山出發,過徽縣至白水江上十天高速,目的地漢中。
最初師傅抄近走了一段陌路,但幾次走錯,找不到上高速的路口,大伙兒就開始七嘴八舌的建議了,車上充滿了焦慮與煩躁,還好,經過問詢路人,終于確定了在白水江上高速,車上才稍微安靜下來。意外的是,這一路下來的景致,竟然是那么的愉悅歡快。
這是一段讓重慶人倍感親切的路程,因為你看見的這是嘉陵江,會油然而生出一種共飲一江水的情誼。它剛從秦嶺北麓源頭纖纖而出,雖不具備重慶段的深邃與寬闊,卻比較適合人們嬉戲玩耍,沿途淺灘處有三五結群的在漂流戲水,人靜水深處還有些在怡然垂釣,居然還看見幾起電魚的,這可是自絕后路的捕撈方式,短視的人啊!對岸就是寶成鐵路,還有綠皮火車在穿梭往來。鐵路沿江而下,遇山洞穿遇谷橋建,娓娓的在江畔與群峰之間蜿蜒。剛好我的老父親同行此程,他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老鐵路干部,成昆鐵路寶成鐵路都與他有較深的淵源,他見證了老一輩中國鐵路建設者的奮斗與艱辛,眼前的景象一定是勾起了那些青蔥歲月的回憶,我喜歡聽他呢喃那些驕傲的過去。
兩岸的山峰頗有三峽的俊秀風姿,就當是縮微版吧,因為是返程路過,沒有考究這段山水景物的名稱,路邊也不見任何標識,但同車人都常常為窗外的景色喝彩叫好,司傅也能體諒大伙兒情緒,遇上合適的地段,就會停車讓我們下去觀景,于是,一路上大伙兒都在給景物們取名,這段峽谷暫且叫它嘉陵谷(晚上查資料,源頭出來真的有一段叫嘉陵谷的,但不是這一段),山峰有叫老鷹嘴,叫象鼻山,還有一座小峰像極了今天上午游覽的麥積山,就叫他小麥積山吧,有沒有花癡看出來,圖片中還有一座山峰,側面,從頭頂 45°角看過去,眉鼻顎都有型, 像不像一位睡美男,它的名字,你就看著取吧......
不知不覺這30多公里路程就悄悄的溜過去了,陌路帶來的焦慮與煩躁蕩然無存,車車在白水江過橋不遠就上了十天高速,居然還有人意猶未盡的叫嚷著,還是讓我們走老路吧!
于青海雜文隨筆 篇4
“五一”節,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邁出了家門,去實現擱淺在心中向往已久的旅游夢,走了趟青海湖。
從天水坐車途經蘭州到達青海的省會西寧已經是下午5點多了,登記了游青海湖的旅行社,第二天早上7點從西寧出發向青海湖行進,一路上導游不停地繪聲繪色講解著關于青海湖、文成公主進藏途徑的日月山、倒淌河等許許多多的神話傳說,聽得大家很入迷,也消除了我們長途跋涉的疲勞,雖有點頭暈、惡心等高原反應,但滿心充溢著的興奮與好奇打消了我的困頓倦意。
五月初的青海高原給人的感覺就象是初春時節,到處彌漫著寒意襲人的氣息,去往青海湖的`路上,遠處隱約可見的還是白茫茫的雪原,坐在空調車上的我們被溫暖包圍著,沒有冷的感覺,但車外的行人仍用厚重的棉大衣夾裹著身體,藏族同胞身著的也是長長的棉藏袍,象是依然在過冬,沿路的草灘上隨處可見的是無數多成群的羊和牦牛,遺憾的是草灘上沒有綠色,還是先一年枯萎了泛黃的干草,時令在這里象是慢了一個季節,初夏的天氣竟然和初春沒有什么區別。導游告訴我們:受高原氣候的影響,這里7月份以后才會綠草成蔭。
不知不覺中當湛藍色的無邊無際的青海湖進入我的視野之后,我如同置身于奇特的夢幻世界。也許是湖處海拔3000多米高原的緣故,給人的感覺象是湖面高出了地面許多,有如一面巨大無比的凸透鏡鑲嵌在水天相連的地方,目極不到盡頭,藍錦緞一樣醉人的湖面上,起伏著一層層漣漪,波光蕩漾,象一條條銀色的巨龍在翻滾,又象是一尾尾活奔亂跳的魚躍出了水面,我驚嘆于大自然的神奇,竟然創造出了如此迷人的夢幻般的湖。
暑假期間的華東之旅,讓我領略了西湖的嫵媚,太湖的遼闊,但給我印象最深、令我流連忘返,過目難忘的還是迷人的青海湖,它的浩瀚讓我聯想到大海,可它比海洋還要純凈,比天空還要深湛的藍,不象西湖那樣污濁,不象太湖那樣泛白,而是藍得令人神往!
游歷了青海湖,我的心情久久地難以平靜,感慨萬端。我想人們之所以給它命名:“青海湖”,其中“青”字的來源,可能是它的藍比海洋更純,藍的比天空更深,于是就把這種藍引深為“青”了,不是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說嗎?當然這是我個人牽強附會的理解了,沒根沒據,我只是用這幼稚淺薄的想法作為自己對青海湖無與倫比的藍的詮釋罷了。作為我們國家最大的咸水湖,名字里有“海”字,可能是用海比喻它的浩大,但它分明是比海溫婉沉靜、嫻雅矜持的湖呀!把此湖種種得天獨厚的優勢聚集起來,“青海湖”的名字不就誕生了嗎?!
鳥島是青海湖獨有的又一處勝地,置身那鳥的世界,就象走進了鳥的童話里,形態各異,千姿百態,不計其數的各種鳥兒在這個幽靜自由的王國里繁衍生息,目睹著鳥兒們用它們的智慧和勤勞在島嶼的各個角落筑起的窩窠真令人折服,蛋島上密密麻麻、嚴嚴實實鋪著一層大小不一的各種鳥蛋更是一種罕見的奇觀!鳥兒們各此在忙碌著,有正在安祥地孵蛋培育小生命的鳥媽媽,有出去覓食的鳥爸爸,有盤旋在湖面上玩皮地歡快戲水的鳥兒,它們似乎一點都不怕游人的驚擾,大膽的和游客對峙,當游人走近時也不飛走,還敢來吃游人給的食物,到處是一派人與鳥兒,還有自然和諧共處的氣象。
也許是青海湖遠離鬧市,默默地珍藏在祖國遙遠的西部,才使得它不象西湖、太湖、鄱陽湖、玄武湖那樣被商業化,仍然保持著它原始而質樸的天然景觀。
青海湖啊!你深深地扎根在了我的心里,讓我過目難忘!
于青海雜文隨筆 篇5
每一次出行都是對自己的超,盡管于我來說不免有夸大之嫌,但畢竟體力的鍛煉與魄力的考驗卻也是日后自我肯定的明證或回憶,然而這一切似乎又與出游地及周邊以及沿途的風景無關。我從來沒有刻意追求被陶冶或過度渲染與自然融而為一,于不知不覺中妙悟人生或體悟大道,只是隨走隨行,隨行隨望,甚至隨心變換目的地,也許有種信馬游韁的自在,也許是貪婪而不自知的自我陶醉。可是,即使這樣我仍然向往神圣,渴望經受圣山圣水的洗禮,看似貌離神卻是合起來的。去青海的路上,我一直矛盾著,到了之后,依然是迷茫與自我超脫相交織在一起。
塔爾寺的紅墻金瓦與梵音佛樂,日月山的古老久遠與美麗傳說,與其說是美麗畫圖,莫若當之歷史與時空的短暫相接,或現實與內心的永久契合。那時那刻,仿佛云彩開始了流動,空氣變得一塵不染且一動不動,惟有獨立風中或佇立凝望,方可放心呼吸。
路上,曾有改變路線繞道觀賞沿途風景的想法,最后還是堅定了信念,一路前行,直奔目標。 去青海湖的唯一目的,現在說來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八月份正是高溫酷熱時期,去清涼之地避暑成了我及家人的首選,于是我們向西寧進發了。及至走上旅途,才感覺此行不僅可以滿足乘涼之愿望,還有許多未知的期望可以蠢蠢欲動。孩子就希望吃遍所有休息區的美食,因為在孩子看來,所有的商超是流動的,而且風格迥異的建筑物里是應該有豐富而且充滿奇幻色彩的食物的。妻子則由不喜遠行的勞力勞心到主動與孩子一起走進美食世界外,還開始了漫漫童話之旅,沿途景物拾取自由,盡可進入神奇與夢幻,黃河、高地、小渚、紅壤、青巖、層巒、翠林,還有風、云,以及高速、汽車,路邊的村莊、羊群、行人……后來,妻子索性表示就這么走下去,一直到天荒地老。我笑她過于浪漫而任性,她則嗤我不懂旅行。
起初是一站式旅游,及至到西寧才發現到青海湖還有段距離,于是去了塔爾寺,并在參觀之后下榻當地賓館,第二天一早便向著圣湖出發,沒想到又途經倒淌河、日月山,在山尖上還著實遙望了一番歷史,感嘆了一回千年歷史車隊迎送公主碾壓出的車轍…… 這也許就是旅行,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景中。
長途行駛的困倦早被向往的急切趕走,快到湖邊時,才經路牌提示,還有許多沿途美景名勝,太急沒有準備,只有忍痛割愛。
到得湖邊,高興的首先是孩子,驚呼看到了大海,盡管未曾到過海邊。妻子則顯得更興奮,老早跑到湖邊,手掬湖水擺造型,嚷著為她拍照。
湖水是深藍清澈而遼遠的,曲木棧道是古樸素雅而漫長的。走在棧道上,如行在湖水上。游魚時而探頭,水草則盡情搖曳。我也曾想給孩子普及一下湖的來歷及相關傳說,一望遠處的無邊,還有與湖水融為一體的天空游云,以及在服務區里看到的景區沙盤,我們所處只是湖區一角,且只是一時一季的一角,索性與妻子、孩子一同乘船,向湖水更深處游覽。
我們從船頭走到船尾,又從船尾走到船頭。湖水藍得發碧,但船頭劈開的波浪和船尾甩開的浪花卻潔白如雪。艷陽下,我們在船上吹著帶著咸味的涼風,欣賞著無邊的不可言語的快慰,及至船體靠岸我們仍在風中暢想。
怪石嶙峋的岸石,平坦如砥的湖岸,清澈見底的岸邊水洼,幾次留住我們的腳步,幾次又與之揮別。
出發前,曾在心中描繪過一幅湖景,也曾想揮就一段文字,可到達之后,身臨其境,卻竟無言以出。我曾對自己這樣的窘迫做過自我批評,但無論如何也沒能使自己信服,即使今天我還是未能對心中的向迷有完整的描述。不過,在回來的路上,當看到云彩留在青山頂、綠草坡上的巨大的身影時,才突然明白,或許此行僅就是想做個牧人,放牧那天邊的云彩,只不過地點應該是在青海湖邊。
于青海雜文隨筆 篇6
回程落腳西寧,比暫住蘭州的印象好。街道清潔有序,潔白的小氈帽們和善可親,五彩的頭巾們溫潤靚麗,一點也沒有置身異族同胞中的壓抑感,清真飯食也遠比想象中好吃,特別是他們的湯菜,甭管是清澈的或是濃厚的,那個鮮香美味。
晚飯后與田娃子去逛莫家街,估計是這個城市專為外地游客打造的土特產與美食集散地,那個人頭攢動人聲鼎沸的景象就不說了,跟著田娃子終于在一條相對安靜的小巷里找到一個郵政點,一家小店門前矗立著一只綠皮郵筒,這是一家漂亮的小店,店堂內左邊靠壁幾張小幾小凳,墻上展示著流光溢彩的瓶,罐,碟,碗,右邊滿壁白色格子柜里全是色彩或絢麗或厚重的明信片,都是攝于青海湖的風土人情,店里的人都是細聲細氣的交談,有人在依壁挑選,有人在奮筆疾書,還有的在醞釀最合適的文字,以一種古老(真的,我感覺郵寄信件片是N年前的事了樣)的方式寄給遠方的人,以此來分享自己的心緒與快樂。他們大都是學生模樣的年輕人,還有一個媽媽是在陪孩子挑選,她們應該是去青海湖途經于此,這些美圖已經深深的挑起了孩子對明日之旅的向往。田娃子已經挑好,然后問我要不要,看著墻上一句話:把現在的心情寄給未來的自己,我啞然失笑。
趁著田娃子書寫,我溜到外面,挑選了些圍巾手鏈車飾葡萄干奶片牦牛肉等小禮品,我已經看見每一樣小禮品的主人在微笑。
再回去小店的時候,田娃子剛好寫完,都是寄給同學朋友的,有感恩有祝福有寄語,看她虔誠的貼上郵票,蓋上印章,愉快的投進郵筒,我們才心滿意足的走回酒店。
于青海雜文隨筆 篇7
一月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進入了公眾號“青海讀書”平臺,如同一個愛挑食的人突然碰到了自己最喜歡吃的食物。一篇篇美文,如同一道道可口的飯菜,一種很熟悉的味道,一種很溫馨的感覺從心的深處涌來。家鄉,親情、時光、心事,還有一些關于書的故事頓時在我的心海蕩漾起來,相似的場景一幕幕浮現在大腦的屏幕上:天的湛藍,云的浪漫,水的清透,山的威嚴,還有故鄉的舊莊廓,溪邊的小樹林,以及我曾經視若珍寶的那些書。突然感到一種失落深深的襲向我的心頭,二十多年來為了生活在生意場摸爬滾打的我已經遠離了當初的自己。
想當初,青春年少,意氣奮發,我和初中的同學冶廷林和張映錄等在那樣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創辦了《東籬》文學季刊。那會沒有電腦,沒有打印機,我們在蠟紙上艱難的刻板,然后用油印機一張張印出來裝訂成冊 ,我們自導自演,編制著無比美好的文學夢;自得其樂,享受著文字帶給我們的快樂,同時也得到了人們的稱贊和肯定。可是后來一個個扛起了生活的重擔。“經濟時代”我們經歷了艱難,卻也學會了淡然和頹廢,不知不覺中成了金錢的奴隸,將夢遺忘。二十多年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已入不惑之年,“信息時代”我們掌中瀏覽世界,屏上縱橫天下。感謝網絡,讓我們可以很隨便地閱讀著一些文字。
感謝“青海讀書”讓我明白了內心的空虛原來是源自心底最愛的失落 。
“青海讀書”使我心思透明,博愛復生。愛自然,尚倫理,談親情,抒感慨,結人緣,圓夢境。
“青海讀書”使我告別了無聊,充實了內心。這里是施展胸懷的天空,這里是洗滌靈魂的大海.
“青海讀書”是我舊夢重生的地方!
于青海雜文隨筆 篇8
7月17日,當鄭州還被炎炎烈日籠罩著或者雨水澆灌時候,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卻是涼爽如春,那邊朋友說你要來青海,最好帶件外罩吧,臨行時候我猶豫再三,終于把從包里拿出來的外罩又裝了進去。
這一次我要真的青海行了,去年也來了一次,只是在西寧市里感受了天高云淡的景色和涼涼的溫度,由于工作的事,沒在往西去。夢中的青海湖和燦爛的花海成了魂牽夢繞。
驅車從西寧向西行,我們一行人翻過風光秀美的日月山,穿過富有傳奇色彩的倒淌河,沿途的風景吸引我們驚嘆的眼光,綠樹青山,藍天白云,風和日麗,完全沒有6月底鄭州39度的燒烤感覺,愜意的風,游蕩的云,自然美麗成了久違的夢境。兩個小時后我們來到了美麗的青海湖,最初映入眼簾的青海湖,寬闊得像海,但沒有海的狂嘯,平靜得像一面巨大的鏡子。湖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黃的、紅的、藍的……長滿了湖岸,使青海湖變得更加嫵媚。遠處,湖與天朦朧相接,水天一色,如夢如幻。極目遠望,天很藍、云很低,那些花兒迎著風,開在高原上。7月的青海正盛放著最妖嬈的色彩,因為高原上的油菜花,在驕陽下一直開到了天邊。一邊是大塊大塊的色彩拼圖,鋪張地裝點著大地。遠處是散落的牛羊,近處是蜂飛蝶舞,7月是青海最靚麗的時節。
于青海雜文隨筆 篇9
去西藏途經青海省會西寧,正好去看看青海湖。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距西寧150公里,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面積約4400多平方公里,海拔3260多米。一路上美景相伴: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金銀灘草甸、還有漫山遍野的牛羊在山邊的草地上悠閑地吃著草。通過車窗可以盡收眼底。但心中更向往的是中國最美的湖泊-----青海湖。接近中午時分才得以到達。剛下車就迫不及待地撲向青向湖。傾刻間,就讓你感受到青海湖的遼闊、壯觀的美。湛藍的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一望無際的湖面仿佛是鑲嵌著一顆碩大無比的藍寶石,天空倒映在蔚藍的湖水里,湖水的藍和天空的藍融合在一起,讓青海湖的美更凝重、更深沉。湖水和天空又構成了一幅海天一色的畫面,活像一幅天然的油畫。青海湖蜿蜒伸向遠方的湖面又給人一種朦朧的美。
因為青海湖的遼闊,無論你用多么貪婪的眼光來欣賞青海湖,都只能欣賞到整個湖面的十分之一。遠處看不到山巒,只有天邊那潔白的云彩點綴著蒼茫的湖邊,讓青海更加地壯美。還有青海湖邊上發生的故事也讓人向往,《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動人的情歌就是西部歌王王洛賓在青海湖邊找到靈感創作出來的。青海湖的美,是藍天、碧水、白云融合在一起的美,是一種寧靜而自然的美,她像一位披著白紗美麗而動人的少女,她是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美的讓人驚嘆!
于青海雜文隨筆 篇10
去青海的第二天,我們去了青海湖。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 在去的路上,導游介紹青海湖是地殼運動,山崩地裂而行成的。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原來有一個卓瑪姑娘,她結婚以后她丈夫出去了很長時間,卓瑪很想他。有一天,卓瑪在打水的時候,他的丈夫回來了,卓瑪忘了蓋上水井蓋,他們倆就跳起舞來,伴著他們美麗的舞姿,泉水源源不斷地流了出來,最后形成了青海湖。
隨著汽車的行進,看湖水的色彩不斷地變成淡藍色,亮藍色,寶石藍,而湖水是那么清,可以清楚地看到水草的每一片葉子。湖水很藍,跟天上的顏色一樣,藍天和白云與湖水相接,水天一色,藍天在水中的倒影,讓人感到水更藍,天更青,白云點點,美不勝收。湖面很大,像海一樣寬闊。站在湖過,看著水鳥翩翩起舞,真想我成為一只小鳥和它們一起飛翔。
我們在那里吃了午飯。他們那里還有賣湟魚的,盛傳味美而營養豐富,但是湟魚每年只長一寸,是國家保護動物,由于水位的下降和人為的任意捕撈,面臨著絕種的危險。我們是不會吃的。吃完了飯,我們去了湖邊玩,發現一只小藏獒和兩只小鹿。我們跟小鹿和了影,還逗它們玩,小鶴姐姐走,小鹿也跟著她走,真是有趣。我們又坐了快艇,真爽呀!浪花都到了手上,湖水咸咸的,很涼。快艇還向青海湖的鳥島附近轉了一圈,我也看見了朦朦朧朧的鳥島,矗立在波光鱗鱗的湖面上,真美麗啊!但是媽媽說快艇會污染湖水的生態環境,會使湖水變臟,她拒絕乘坐。
青海湖是藏民心中的“神湖”,是雪域高原上的一面鏡子,我們祈愿這面鏡子永遠潔凈,永遠不會消失。
【于青海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雜文隨筆06-15
讓的雜文隨筆07-01
讓的雜文隨筆10-21
隨筆日記雜文隨筆06-22
隨筆記雜文隨筆06-21
羈旅隨筆雜文隨筆07-02
永生隨筆雜文隨筆07-02
隨筆真的是隨筆的雜文06-29
被誤解的經典-雜文隨筆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