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媽媽眼里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雜文隨筆
在媽媽眼里有一“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到大,我記憶最深的是媽媽的一句口頭禪:“瞧人家的孩子”。顯然我不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我在家排行老二,上邊有一個姐姐,可能是媽媽希望有一個男孩,顯然我的出生沒有達到媽媽的期許。所以,自打記事起,媽媽對我是“各種嫌棄”:“瞧人家的孩子,多懂禮貌;瞧人家的孩子,長得文文靜靜,瞧人家的孩子,多勤快……”。
面對媽媽的挑剔,我總是努力地做到最好:因為從小身體弱,從很小的時候,在媽媽面前表現(xiàn)很堅強,摔倒了,即使膝蓋磕出血,也會自己爬起來,生病打針強忍住疼痛,從不哭;約莫十歲開始,就會用搓板洗衣服、床單等;我會向別人家的男孩一樣擔水,挖地、賣糧;我從六歲時,就整天哄著妹妹,給妹妹喂飯;因為媽媽喜歡文靜的女孩,我自知長相沒有達到媽媽喜歡的樣子,卻像個“大家閨秀”那樣,從不和伙伴瘋跑,而是守著窗,讀各種書,把自己修飾成“淑女”。后來,聽馬未都說:“人丑多讀書”時,便很有感同身受的親切感。
小時候,為了讓媽媽滿意,所有的事都力爭做得最好,希望被媽媽自豪的說她家也有一個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好的女兒。在媽媽的嚴苛要求下,我一天天的長大。
上高中后,和所有的青春期孩子一樣,充滿著叛逆。隨著課業(yè)負擔的加重,知識難度的`增加,身體有些不給力,學習成績也開始一路下滑。這些肯定是媽媽不滿意的,對于媽媽的嘮叨開始反叛。
在一次吃飯時,剛剛端起飯碗,媽媽問起期中考試的情況,妹妹們興奮地匯報成績,我自顧自地埋頭吃飯,也不答話。媽媽見此情況,便開始數(shù)落:“每天早起晚歸,都去干什么了,看人家的孩子都是怎么努力的,都是上學,怎么會差距這樣大?”
媽媽的話,讓原本委屈的我一下爆發(fā):“人家的孩子!人家的孩子!人家的孩子好壞跟你有一丁點關系嗎?我是不是你用廢銅爛鐵換碗時人家搭送的呀!”說完推掉飯碗跑出院子。
身后傳來媽媽聲嘶力竭喊話:“要翻天了,你看人家的孩子,誰和爸媽這么說話!”還是別人家的孩子,我的心就更是難以抑制的委屈。
晚上回家,我是滿肚子委屈,躺在床上睡不著,隔壁媽媽似乎也是滿腹委屈,她和爸爸的對話很清晰:
“孩子大了,說話要講求方式,我一直就反對在飯桌上數(shù)落孩子,吃不言,睡不語的規(guī)矩不能光要求孩子。”爸爸言語平和。
“平時上學一走一天,摸不著人影,晚上要學習,怕耽誤時間,也就是吃飯時這點時間。再有,成績好還怕說?人大了,脾氣也見長!眿寢層嗯聪。
“知足吧!我覺得幾個孩子都挺好的,別一天到晚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嘴邊,人家好壞跟咱沒關系,在別人家眼里,我們也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爸爸的話總是富于哲理性,而且很樂觀。
在媽媽的各種“嫌棄”和爸爸的寬容中我迅速的長大,長大后的我,逐漸成了家里的主導,特別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和孩子后,生活能力突顯,這時,突然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其實媽媽并非是真的嫌棄,而是因為從小身體較弱,爸爸和奶奶是百般的溺愛,媽媽為了不讓我在溺愛中喪失自強、自立,應對生活的能力,便狠下心來做出各種嚴苛的“挑剔”,各種“嫌棄”的姿態(tài),正是這種“嫌棄”,練就了我堅強的外表下有一顆細膩的心,為人隨和,心態(tài)平和,有很強的抗壓能力,做事認真,雖然不夠聰明,但是勤奮。
這種好品質(zhì)又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的下一代。特別是近幾年,退休閑置的我,有更多的時間守在爸媽身邊,而爸爸媽媽隨著年紀的增長,對我更是異乎尋常的依賴。媽媽雖然嘴上仍是“嫌棄”,但她的眼神泄露了內(nèi)心的秘密:這個女兒已經(jīng)是她眼里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媽媽用各種“嫌棄”,成就了我這個“別人家的孩子”。而我想對媽媽說:“你的滿意,就是我的奮斗目標!”
做媽媽眼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真的很幸福。
【做媽媽眼里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孩子心中的那個我雜文隨筆07-04
漩渦眼里的我雜文隨筆12-29
那個我雜文隨筆07-04
別人家的幸福雜文隨筆12-14
那個死去的女孩雜文隨筆12-04
愛你的那個他雜文隨筆12-23
別人家的孩子隨筆02-21
媽媽雜文隨筆01-02
情人眼里出東施雜文隨筆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