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雜文隨筆
《演繁露》說:“古不墓祭,祭必于廟。”《云麓漫抄》說:“自漢世祖令諸將出征拜墓,以榮其鄉,至唐開元詔許寒食上墓,同拜掃禮,沿襲至今,遂有墓祭。”但《吳越春秋》載:“夏少康封禹庶子于越,春秋祠墓于會稽。”《春秋》也說:“辛有適伊川,見披發而祭于野者。”可見夏朝就有祭墓了。《白虎通.崩薨》載:“春秋《含文嘉》曰:天子墳高三仞,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樹以欒;士四尺,樹以槐;庶人無墳,樹以楊柳。”到春秋時,墳墓的規格有了定制,而《左傳.成公十三年》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把祭祀和國防作為了頭等大事,這個祀當然也包含了天、地、祖先。而“清明”的最早的文字記載,則出于《淮南子.天文訓》:“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五代史》則說:“五代禮壞,寒食野祭而焚紙錢。”人們直接來到墳前,在野外祭祀,而庶人無墳,以及墳上種什么樹之類,天子、王公還在堅持;士也對槐樹不能忘懷,因為傳說槐樹出槐里,槐也是夏朝帝芬的名字,《竹書紀年》記載:“后芬即位,三年,九夷來御。”所以槐樹還有教化的`象征意義,但庶人就沒人嚴格遵守了。不過,唐朝時這種野祭已經被“編入五禮,永為常式”了,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對寒食、清明的描寫是:“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節綠。”另一位唐朝詩人徐凝《嘉興逢寒食》詩:“嘉興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掃歸。只有縣前蘇小小,無人送與紙錢來。”大家各自在自家親人墓前燒紙錢野祭,一直到傍晚才回家。宋代也是如此,周密《武林舊事》載:“清明前三日寒食,人皆上冢,而野祭尤多。”
古時婦人對清明節尤為注重,人們不僅要在門上插柳,婦人還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之說,這大概也是一種庶人的勝利,因為楊柳原來是庶人專用的。清明踏青,也是多識鳥獸草木之名的好機會,野地里最多的白色茅草花,兒童們則喜歡拔摘出茅草的嫩花莖,可以在嘴里咀嚼出些許甜味,過了清明就不宜采了。
清代楊韞華《山壙棹歌》俗云:“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比鄰諸姐妹,一枝斜插綠云翹。”清明插柳戴柳之俗,有一種傳說是:柳為“鬼怖木”,可以避邪。北魏農學家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也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之說,上墳去,自然更需要柳枝了。
江南還有“清明放斷鷂”之諺。鷂,就是風箏,斷鷂,就是扯斷了鷂線,過了清明,放風箏的季節也就過了。唐人高承的《事物紀原》說:“以竹為弦,吹之有聲如箏,故又曰風箏。”清明正值春暖花開時節,人們出城到郊野掃墓祭祖,一面是祭墓思親的哀情,“紙灰飛作白蝴蝶,泣血染成紅杜鵑。”另一面卻是“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舉家踏青郊游放風箏,不忘應時行樂。因為“清明佳節桃李笑,田野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掃完墓,踏完青,就該忙于農活了。
【清明掃墓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清明祭的雜文隨筆12-17
清明夜雜文隨筆01-03
清明雪雜文隨筆01-02
清明的雨雜文隨筆01-02
清明上墳雜文隨筆07-03
杏花清明雜文隨筆12-24
清明祭文的雜文隨筆12-31
清明遙寄雜文隨筆09-15
清明時節雜文隨筆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