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目的】
1、豐富學生的心靈感悟,引導他們注意觀察和體驗大自然的韻味。
2、通過搜集有關資料,增長見聞,開闊視野,并鍛煉信息的搜集和處理能力。
3、閱讀和朗誦寫雨的文學作品,提高文學鑒賞水平和朗誦能力,尤其是體味抒情類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訓練要求】
1、多文體、多題材、多角度進行寫作,擴展思維,激發靈性。
2、細致觀察,用心聆聽,抓住景物特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發內心真實感受。
3、寫作時適當采用各種修辭,增強表達效果。
4、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議論,抒情有機結合,敘寫心中故事、描繪雨中景勝、抒發內心真情、闡述鮮明觀點等。
[寫作導航]
雨可是一種最常見的自然現象,本單元的寫作主題:雨的訴說,卻是非常有詩意的訴說。這種詩意從何而來?可以來自你的閱讀積累。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寫雨的優美詩文可謂數不勝數,“雨”作為一個抒情意象,浸潤著文人墨客們多情多意的心,他們賦予了各種各樣的雨豐富的暗示性和廣博的代表性。可以來自你的心靈感悟。讀一讀課本上“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中提示你去觀察雨景、傾聽雨聲的優美語句,你的心靈是否有了某種雨情;做一做課本建議你做的語文實踐活動,你是否又感受到了某種雨趣。有了這些,你可以動筆寫作了:狀雨景,抒雨情。那么,又該怎樣來狀雨景,抒雨情呢?
寫景、抒情在一篇具體的文章中常常是結合在一起的。因為寫景離不開抒情,而抒情又往往需要借助景和物。這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借景抒情”。如《岳陽樓記》中的兩段景物描寫。
當然寫景、狀物和抒情在具體的一篇文章中,視其傾向性不同有時可以有所側重:或以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抒情只是投影在具體景物上的某種感受,即作者既尊重所寫景物的特征,抓住特征進行描寫,又在景物描寫的同時帶上“我”此時此地的主觀感受。如:朱自清《春》中描繪的春雨圖。既寫出了江南春雨連綿不斷的特征,同時江南雨景中田園牧歌般情味又是作者滲透在字里行間的主觀感受。或以抒發某種感情為主線,景物只是借以寄托的一種比擬和象征。如本單元的《雨說》;同樣秋瑾在獄中寫下“秋風秋雨愁煞人”這里的“秋風秋雨”實際上象征了當時風雨如晦的社會環境,所以才“愁煞人”。
那么在具體的寫作中,我們怎樣來用好運用這兩種方法呢?前者的關鍵是以物傳情,描寫景物時應抓住景物的特征,帶上你的心中情,寫出你的眼中景。怎樣做到這一點呢?要在字里行間能加上自己的感覺,并在語言形式上要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和富有表現力的動詞把這些感覺寫出來,這樣才能形象生動。與其說“春雨又多、又細、又密”,不如像朱自清那樣說“像花針、像細絲、像牛毛”;與其說“春雨把我淋濕了”,不如寫成“撲在那柔細清涼的雨絲里,讓它沖刷撫慰著你的頭頸,和你赤裸的背”。后者的關鍵就是觀物思理,如何做到這一點?學會思辨,并對這種思辨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例如:張曉風在觀察“立在塵土飛揚的城市里的行道樹身上”思考聯想到了奉獻精神;宗璞在“紫藤蘿瀑布”前悟到“花和人都會 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借對花的觀察,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辨。
[文題集萃] 1、以“聆聽雨的訴說”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2、以“雨中的故事”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3、選擇一個季節的雨作為描寫對象,抓住帶給你的某一種突出的感覺,寫一篇文章。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詩句。請以“潤物細無聲”的詩句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 1、 內容要切題。要有人物刻畫。 2 、要有適當的景物描寫。 3、恰當的引用“潤物細無聲”的詩句。
【思路提示】 文題1:聆聽雨的訴說
提示: “雨”是一種自然現象,本身沒有特別之處。可是在不同人眼中卻有著很大的差別,在失意人那里,雨平添了惆悵;在得意人那里,雨別具一番情趣。這些不同都是由人的心情引起的,所謂“以我觀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我們用心與自然交流,就會發現自然的精彩。要寫好這篇文章,首先要有一雙慧眼、一顆情心。 21世紀教育網
1、寫出特點。不同季節的雨有各自的特點,春雨滋潤柔軟、夏雨猛烈剛性、秋雨纏綿清冷,即使同一季節的雨也會有所不同,這些在寫作時要加以注意,切忌模糊不清。這就要求觀察細致,用心體會。 2、情景交融。對雨的描寫要和個人的情感抒發結合起來,這種結合不是一加一的加法,最好不要寫成一段描寫加上一段抒情的粘貼形式,要在字里行間滲透情感,使每一處文字都打上情感的烙印,讓雨“活”起來。 3、真情實感。文章中的情感要發自內心、發自真心,自然而然,不要無歡而喜、無憂而戚。避免要么平鋪直敘,感情蒼白;要么用語氣詞來湊,矯揉造作;要么口號不斷,套話連篇;要么政論文章,臨高訓人。如果不是真正的有感而發,一般不要輕易“抒情”。真正意義上的真情實感,必須在對客觀事物反復認識、反復體察的基礎上才能獲得。文章要想打動人,首先必須打動自己。
4、要抒發積極健康的情感。在闡述自我的見解、描述自我的體會的同時,要防止以灰色的筆調寫生活,用消極的眼光看人生,以逆反的心理張揚個性等的做法。
5、要研究讀者心理。在動筆之前,不妨先從讀者的角度想一想,而不是單從作者的角度想。想一想,如果自己是一位讀者,希望從文章中得到些什么,怎樣的內容和表達“我”才喜歡,怎樣的內容“我”最厭倦……這樣,才有可能去打動讀者的心靈。
6、使用適當的修辭。俗話說:“三分姿質,七分打扮。”寫作文也是如此,只要經過“事事四五通”的裝扮,何愁它不“精妙世無雙”?裝扮的手段很多,而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辭格。巧妙運用各種修辭格式,會使你的作文語言文采煥然,瑰麗多姿。同時不能為形式而形式,那樣會陷入唯形式主義的誤區。
文題2:雨中的故事
提示:本文以記敘為主,訓練敘事、抒情的結合。
1、多角度思考。寫作之前要讓思維充分活躍起來,從各個角度去思考,不要僅僅局限于正面的直接的寫“雨”,只要同“雨”有關即可,比如雨中發生的故事,比如圍繞“雨”的幾個人的故事等等。
2、安排好結構。如段落和層次的關系、各部分的過渡和照應、開頭和結尾的處理。尤其是開頭和結尾的處理。開篇可以有如下方式:開篇點題、 首段設問、闡明動機、渲染氣氛、名言開路、制造懸念等等。結尾可以有如下方式:總結全文、揭示主題、點化主題、展望前景、鼓舞人心、飽含哲理、發人深思等等。“文似看山不喜平”,在記敘的過程中開可以使用多種記敘方式,如倒敘、插敘、補敘等,使文章的結構波瀾起伏,這樣才能說好一個故事,也才會吸引人。當然,所有的結構都要表現文章的中心:“雨的故事”。
3、記敘、抒情調配得當。二者的關系是有主有副,記敘為主,抒情為副。主當然不可少,副同樣未能缺。如果說一篇記敘文的記敘部分是“龍”,那么抒情部分就是“睛”,如果調配不當,“龍”不能騰飛,“睛”無處可置,只有調配合理才會引人入勝。
文題3、選擇一個季節的雨作為描寫對象,抓住帶給你的某一種突出的感覺,寫一篇文章。
提示:朱自清在散文《春》里,就有一段寫春雨的文字,。寫雨中的景物,寫得細膩、生動,給人感覺是一副淡雅的水墨山水,是一副很具特色的“江南春雨圖”。本題的關鍵就在這里:要把握好“一個季節”的“一種突出感覺”,抓住景物的特征,寫出真實而獨特的感覺體驗。這就要學會觀察中多角度、多側面地發現和感知景物的特點。觀察和感知時可以由此及彼地進行一些聯想與想象。然后運用修辭、富有表現力的動詞等把你對景物的感覺表達出來。內容上還應該寫一些人的活動,寫眼前的雨景,還可以寫“雨前”和“雨后”的情景。構思立意上以物傳情。
文題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杜甫 《春夜喜雨》中的詩句。請以“潤物細無聲”的詩句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提示:這篇文章不 僅可以寫雨,還可以用來寫人。
《春夜喜雨》是杜甫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在生活中,“好”常用來贊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來贊美雨,就很能夠喚起人們對做好事的人的聯想。詩人用擬人化的手法說雨“知時節”,即這場雨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在春天萬物萌生,正當需要雨的時候,它就下起來了--多好啊!好之所在,除了它“知時節”外,還在于它能夠“潤物”。春雨一般是伴著和風來潤物的,雖然也有的雨伴著冷風由雨變成雪,有的雨伴著狂風變成驟雨,但是這不是典型的春雨。詩歌將春雨的“潛入夜”與“細無聲”配合起來,不 僅說明這場春雨是伴著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說明它只為潤物而來,而不是為討好來,如果有意討好,它會白天來,造些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正由于它無意討好,所以它選擇了“夜晚”這樣一個不妨礙人們的時間,悄悄的來;在人們的甜睡中,無聲的下。
根據這樣的理解,選擇哪些材料才與文意相符呢?
我們可以從思想工作的細致入微、關懷他人、默默奉獻、啟迪思考的點點滴滴還有老師、父母、園丁、清潔工人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選材寫入自己的作文,關鍵的是,應該抓住和風細雨、細致入微、輕柔溫馨的整體特點,做一些恰當的描寫。比如景物描寫,要突出春雨的潤澤,輕細,淅淅瀝瀝,毛毛茸茸。那雨絲雨霧,雨中花草,雨中行人;雨后的恬靜濕潤,靜謐清新;破土而出的小草,吮吸雨露的幼芽,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景象……攝入這樣的景物和人物,在這樣的基調和氛圍中來描寫一個具有“潤物細無聲”特點的人,文章才會有色彩。
宋濤
[《雨的訴說》作文導寫--怎樣狀雨景,抒雨情(人教版九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寫雨的抒情散文
2.描寫雨景的美文
8.描寫雨景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