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通用18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通用1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
一、指導思想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以及七年級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特制定本學期教學方案。
二、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班級為7級3班和4班,共有58名學生。學生學習基礎一般,行為習慣差,表現在課堂上思維不夠活躍,發言不是很積極;閱讀能力較差;作文興趣不是很濃,語文綜合素養不強。
三、本學期教材分析
1、教材格局
本套教材的單元布局改變了鄂教版按文體安排單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課程的不再強調語文的文體知識的要求,更加注重學生的人文體驗。以下是單元安排:
第一單元:人與自我之一:生命體驗
第二單元:人與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單元:人與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單元:人與自然之二:科學世界
第五單元:人與社會之一:家庭親情
第六單元:人與社會之二:想象世界
這本教材力圖構建語文綜合實踐體系。按人與自我(人類、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與社會(社區、群體、家庭、民族、國家等)、人與自然(自然環境、生態等)三大板塊組織教材,每個板塊分若干單元(主題),每個單元包括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兩大部分。采用這種編排體系,注重教材的實踐性,自始至終把語文學習置于實踐活動之中;突出教材的綜合性,減少頭緒,突出重點,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整合在一起,語文基本功的培養與個性發展、人格養成整合在一起。
2、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學過程中兼顧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力圖在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同時,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
3、積極倡導和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學內容和設計上注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進取精神,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各自的發展空間。閱讀部分,選文的練習和提示,都尊重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主發現、自主建構文本意義,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做出有個性的理解。以便學生在閱讀中不僅僅是獲得信息、汲取知識、而且是發現自我、充實自我。寫作、口語交際部分,注意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展示獨特個性、使學生的學習寫作和口語交際,成為他們健康人生重要開端。尤其是綜合性學習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自主選擇確定活動內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培養創新精神。
4、遵循語文教育規律,突出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使學生學習的過程,變成讀寫聽說的不斷實踐的過程,在語文實踐中受到熏陶感染的過程。
四、教學任務
新課程教材的教學目標,不再是教材的教學目標,而是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學生的情感體驗。
1、掌握七年級(上)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并學會運用。
2、學習本冊書上的課文的教學,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為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打下基礎抓實書寫,從書寫方式方法、書寫習慣的養成等方面指導和督促他們寫好每一個字。
5、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文章的主題含義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學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整合性。傳統的目標設計有重結論輕過程、重認知輕情感、重智能變化輕心理體驗。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的有機結合。
其次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要使語文課由單一轉向綜合,由平面轉向立體,由封閉轉向開放,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學方式的互動性。要實現由少民主、不平等、單向傳輸向師生的和諧、民主、平等、互動轉變。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的共同體。
第四要注意教學過程的活動性。盡可能把過去由自己包辦的講解、提問轉化設計成學生的多種活動,不僅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而且讓他們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掌握知識,并融會貫通,爛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應引進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去領略課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強了語文課的吸引力,加速了學生盛知過程,促進了認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要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組織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
第七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元性。要改變以往一刀切的評價機制,實行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教學就是要從一個個標點、一個個詞語、一個個句子開始構建或更新學生的言語世界,與此同時,構建或更新學生的人文世界。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2
為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等文件要求,根據教育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和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監測目的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開展教育質量監測是推動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科學而規范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以全面客觀的監測數據支撐教育決策、服務改進教育教學管理,引導聚焦教育教學質量、遵循教育規律,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促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培養體系,推動我區義務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二、監測原則
(一)堅持立德樹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五育并舉”,實施德智體美勞全覆蓋的學科教育質量監測。
(二)堅持科學規范。依托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具和平臺,創新監測方式方法,充分運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腦科學等領域前沿技術方法,開展計算機網絡測試、人機交互測試等,提高質量監測的系統性、全面性和專業性,推動監測工作更加科學高效。
(三)堅持精準服務。緊扣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監測學生相關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及核心素養。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方法,系統挖掘影響學生發展質量的關鍵因素,探索多領域綜合評價和跨年度增值評價,出具高質量的監測報告,精準服務教育質量提升。
(四)堅持有效運用。強化監測結果運用,建立監測問題反饋和預警機制,督促問題整改。推動市、縣(市、區)、學校建立統籌協調、多方聯動的監測結果運用機制,有效發揮監測診斷、改進、引導功能。建設監測結果運用實驗區,推廣典型經驗案例。
三、監測實施
(一)監測對象。
我區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以縣(市、區)為單位,覆蓋所有縣(市、區)。根據地理位置、城鄉分布、學校類型等因素,采用按規模成比例概率抽樣方法抽取學校和學生進行監測。原則上,每個縣(市、區)抽取樣本學校小學12所、初中8所;每所樣本小學、樣本初中分別隨機抽取30名四年級學生、30名八年級學生作為監測對象(樣本個人信息嚴格保密)。同時,對樣本學校對應年級的任課教師、班主任、學校校長、教育管理者及部分家長進行監測。
(二)監測內容。
監測學科包括德育、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與健康、藝術、勞動、心理健康等九個領域。主要開展學生發展質量和相關影響因素監測,并視年度工作情況開展專項監測。
1、學生發展質量監測。圍繞學生全面發展要求,重點監測學生德智體美勞教育質量狀況。
(1)德育:主要監測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行為規范以及基本國情常識掌握情況等。
(2)語文: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情況、閱讀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等。
(3)數學:主要監測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情況、運算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
(4)英語: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情況,閱讀、寫作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等。
(5)科學:主要監測學生掌握科學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情況、科學探究能力等。
(6)體育與健康:主要監測學生身體形態、機能、體能狀況以及健康生活習慣等。
(7)藝術: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藝術基礎知識情況,通過藝術作品和活動感受美、表達美的能力,審美趣味和審美格調。
(8)勞動:主要監測學生勞動觀念、勞動知識和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等。
(9)心理健康:主要監測學生情緒、人際交往等發展狀況以及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等。
2、相關影響因素監測。調查影響學生發展質量的相關因素,如各學科領域的課程或教育活動開設、學生學業負擔、教學條件保障、教師配備、教育教學、學校管理、區域教育管理以及家庭因素等。
3、專項監測。針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關注群眾的合理教育訴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如學生視力保護、體質健康狀況、留守兒童現狀、隨遷子女入學、學業負擔、校園安全建設及教育滿意度等專項監測工作。
(三)監測時間。
學科領域監測按周期進行,每個監測周期為三年,每年監測三個學科領域。第一年度監測數學、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第二年度監測語文、藝術、英語,第三年度監測德育、科學、勞動。本周期從20xx年開始,每年的監測時間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統籌安排,原則上安排在當年5月中下旬,測試總時長為一天半,具體時間在當年監測工作方案中確定。專項監測時間按照每年工作安排開展。
(四)監測工具。
監測工具包括測試卷、相關因素調查問卷以及表現性測試工具。測試卷監測學生在有關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重點關注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因素調查問卷調查影響學生發展水平的相關因素,分為學生問卷、教師問卷、校長問卷、縣級教育管理者問卷和家長問卷等。表現性測試工具用于體育與健康、科學、藝術等學科領域,通過學生現場項目參與和演示,監測運動、操作、演唱能力等。
根據我區實際情況,目前以采購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或其他第三方監測機構的服務為主,逐步探索研制更適合我區實際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具和系統,鼓勵各地研發本地區的監測工具和系統。
(五)監測方式。
為保證測試操作規范,所有縣(市、區)、樣本校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開展統一測試。原則上,測試應當安排在本校,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監測方式主要采用紙筆測驗、現場測查、計算機或手機(終端)填答等形式。學生主要采用紙筆測驗或計算機測試方式,體育與健康、藝術、科學等學科部分內容采用現場技能測試方式。教師、家長問卷調查等采用計算機或手機(終端)填答形式。
(六)數據分析。
通過組織專家隊伍或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在監測數據掃描錄入的基礎上,經過數據處理、跨年對比、數據鏈接等環節生成監測數據庫,運用多種統計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數據,形成監測結果(報告)。
(七)水平劃定。
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答題的實際表現,對學生定期監測的學業水平進行等級劃分和具體描述。參照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辦法,結合我區實際,將學生學業表現劃分為水平Ⅳ(優秀)、水平Ⅲ(良好)、水平Ⅱ(中等)、水平Ⅰ(待提高)四個水平段。
(八)監測報告。
定期監測結果將分層體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德智體美勞發展狀況、影響學生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對策建議,并形成自治區監測報告、設區市監測報告、縣級監測診斷報告。專項監測形成自治區專題報告。
1、自治區監測報告。主要呈現全區義務教育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發展水平的總體狀況、影響學生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該報告主要供自治區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并以適當的方式向社會公布。
2、設區市監測報告。分市呈現義務教育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影響學生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該報告主要供市級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
3、縣級監測診斷報告。分縣(市、區)呈現義務教育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影響該縣(市、區)學生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診斷教育質量問題。該報告主要供縣級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供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參考。
4、專項監測報告。針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監測和研究,結合一線教育實際深入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該報告主要供各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使用,作為調整有關教育政策參考。
(九)結果運用。
建立自治區統籌、市級協調、以縣為主的監測結果運用制度,逐步建立教育督導部門牽頭、加強與有關部門協同的'監測結果與政策調整聯動機制。
1、服務決策咨詢。監測結果直接應用于督導評估工作,作為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等工作的重要參考,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提供支撐。
2、督促問題整改。根據監測報告,及時召開反饋會議,進行集中反饋或分層次反饋,把監測結果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到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督促問題整改。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對全面發展質量不佳、質量下滑趨勢明顯的縣(市、區)進行預警,對有關責任人員約談問責。
3、引領質量提升。搭建教育監測理論和技術的交流平臺,建設監測結果運用實驗區,宣傳推廣結果運用優秀案例。建立健全教育質量監測和結果運用制度,開展監測相關學術研究,引領推動教學改革、改進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質量。
(十)組織實施。
自治區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由各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組織實施。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統籌規劃、政策指導和過程監督,委托自治區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承擔業務培訓、工具研發、數據采集、報告研制、平臺建設與全區監測的組織實施。各市教育督導部門、教育質量監測機構負責本地區監測工作的協調和指導。各縣(市、區)教育督導部門、教育質量監測機構負責組織現場測試,組織樣本校依法規范完成監測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強領導,成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保障、經費保障和統籌協調。建立健全教育質量評估監測制度,強化結果運用。
(二)加強工作保障。自治區設立教育質量監測專項經費,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教育質量監測所需經費納入部門預算。各市、縣(市、區)教育部門要保障必需的場所、器材等硬件設施設備,要加強評估監測隊伍建設,提高質量監測的科學性、專業性和權威性。
(三)加強培訓研究。各地要深入開展教育質量監測實踐與理論研究,加強教育質量監測知識和技能培訓,努力探索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的新模式新方法,積極研究和分析監測結果,推動監測結果充分運用,促進我區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
(四)加強宣傳引導。各地要廣泛宣傳實施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重要意義,引導社會和學校充分認識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動員社會各界不同群體參與教育質量監測評價,引導社會構建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和評價觀。
五、紀律與監督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是教育督導的一項制度安排,要嚴格規范監測工作流程,嚴肅監測工作紀律,堅持公平公正,確保監測工具安全保密,杜絕模題應考、干擾抽樣、弄虛作假等行為。各級教育督導部門對監測組織工作的規范性、工具保密性進行全程監督,要廣泛接受學校、教師、學生和社會的監督,公開監督舉報電話,受理舉報并提出處理意見。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3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七年級兩個班學生的總體情況如下: 1班學生:33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5人。2班學生42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21人;通過小學的升學成績來看,學生的數學成績參差不齊,分數高的,有90分以上的分數低的,還不過30分,總體上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在學生的數學知識上看,小學學過的四則混合運算,相應的較為簡單的應用題,對圖形、圖形的面積、體積,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認識,無論是代數的知識,圖形的知識都有待于進一步系統化,理論化,這就是初中的內容,本學期將要學習有關代數的初步知識,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在數學的思維上,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邏輯抽象思維的轉變期,這期間,結合教學,讓學生適當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維的題,無疑是對學生終身有用的;在學習習慣上,部分小學的不良習慣要得到糾正,良好的習慣要得到鞏固,如獨立思考,認真進行總結,及時改正作業,超前學習等,都應得到強化;通過前面幾天的觀察,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是很感興趣的,盡管成績較差,但仍有部分學生對數學嚴重喪失信心,談數學而色變,因此要給這部分學生樹信心,鼓干勁;對于小學升入初中,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剛開始起點宜低,講解宜慢,使學生迅速適應初中生活。
二、教材分析
走進數學世界:這部分內容是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豐富有趣的數學問題、著名數學家的生平史料等內容,讓學生在極其輕松的氛圍中,與數學交朋友,學會做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懂得數學的價值,形成用數學的意識,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一定的興趣,獲得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產生繼續學習的欲望。這部分內容在小學數學和中學數學的聯系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這為學生以后初中數學各部分的內容作了一個有益的鋪墊。
有理數: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有理數的概念及其加減法、乘除法、和乘方運算,并配合有理數的運算學習似數和有效數字的基本知識,以及使用計算器作簡單的有理數運算。
這部分內容在設計上是從實際問題情境與已有的小學數學知識基礎著手,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地發現新的有理數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數的數量關系及其規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體特殊的現象發現一般規律,使學生初步體驗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學會表示數量關系的一些數學工具以及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的方法。同時適當控制練習和習題的難度,引人計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煩瑣的計算。
這部分的內容不僅是為下一部分內容"整式的加減"的學習作好一個鋪墊,而且是整個初中(7~9年級)數學"數與代數"內容中關于"數"的學習的重要基礎,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等內容,可以說這部分內容是整個初中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是本學期教學內容的一個重點。
整式的加減: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在學習有理數的'基礎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數,實現由數到式的飛躍。繼而介紹代數式、代數式的值、整式、單項式與多項式及其相關概念,以及多項式的升降冪排列,并在這些概念的基礎上介紹同類項的概念、合并同類項的法則以及去括號與添括號的法則,最后將這些法則應用于整式的加減。采用了與第二部分內容相同的設計思想,即從實際問題著手,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基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數,實現學生的思維由數到式的飛躍,并運用類比的思想探索數量關系及其規律,初步學會表示數量關系的代數工具并用于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的方法。
這部分內容是整個初中數學"數與代數"內容中關于"代數"學習的重要基礎,也是整個中學階段"代數"內容的重要基礎。掌握好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今后學習分式、方程與不等式、函數等有著極重要的作用,因此這部分內容是本學期教學內容的又一個重點。
圖形的初步認識: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圖形的初步認識,從學生生活周圍熟悉的立體圖形入手,使學生隊物體形狀的認識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數學圖形,學會畫簡單的立體圖形,通過立體圖形的展開圖介紹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從而引人組成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的介紹,進而以此為基礎介紹角、相交線、平行線的有關概念與性質以及平行線的識別方法,并介紹這些知識的一些初步應用。
這部分內容在設計上是以學生在小學所學的"空間與圖形"知識為基礎,通過大量豐富的立體、平面圖形,直觀感知、操作確認、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認識與感受,探索圖形中存在的簡單關系,初步體驗一些變換的思想,初步學會數學說理。在這部分的內容編排上,以體——面——線——點為序,從學生周圍的、熟悉的各種物體入手,直觀認識立體圖形,然后通過視圖與展開圖,進一步加以認識,再轉到對各種平面圖形的認識,對基本圖形——點和線的認識,最后認識角、相交線及平行線。讓學生在觀察中學會分析、在操作中體驗變換。這部分內容也是本學期教學內容的又一個重點。
數據的收集與表示:這部分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部分:數據的收集、數據的表示、可能還是確定。前兩部分是屬于統計范疇的內容,后一部分屬于概率范疇的內容,整個內容圍繞著真實的數據展開教學。這部分內容在設計上是以大量豐富的實際生活例子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自主實踐操作與合作探索活動學會數據的收集與表示的簡單方法,并用來處理貼近學生生活的一些問題,養成用數據說話的習慣。這部分內容的引入是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讓學生初步認識可以幫助人們對大量的數據作出合理的推斷與預測的一種新的研究工具——統計與概率。
三、明確本期教學目標
本期教材知識內容為"走進數學世界"、"有理數"、"整式的加減"、"圖形的初步認識"、"數據的收集與表示"。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通過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數和代數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數和代數式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能運用有理數,代數式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并能運用有理數的代數式來進行描述;學生在經歷物體和圖形的初步認識過程中,掌握基本的識圖與作圖技能,認識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進而認識角、相交線和平行線,掌握與此相關的基本推理技能;學生通過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做出判斷并進行交流活動的全過程,體會數據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數據處理技能,形成對統計與概率的初步認識。
2、過程與方法(數學思考與解決問題)目標:
①學會能對具體情境中較大的數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能用有理數、代數式刻劃事物間的相互關系。
②學生通過在探索圖形(點、線、角、相交線、平行線)的性質、圖形的變換以及平面圖形與窨幾何體的相互轉換(三視圖、展開圖)等到活動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能在說理的推證過程中,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③學生能在數據的收集與表示中,學會收集、選擇、處理數學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斷或大膽的猜測,并能用實例進行檢驗,從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
④學會能結合生活實際的具體情境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
⑤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對比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并學會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⑥學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學習,養成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3、情感與態度目標:
①學生通過初步認識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樂于接觸生活環境中的數學信息,愿意參與數學話題的研討,從中懂得數學的價值,形成用數學的意識。
②學會敢于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勇于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克服困難并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③學生通過學習,體驗到數學中的有理數、代數式和幾何圖形是有效地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認識到這些數學知識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從而了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人類理性精神的作用。
④初步認識到數學活動是一個充滿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可以獲得數學猜想的探索過程,體驗到數學活動充滿著創造性,感受證明的必要性、證明過程的嚴謹性和結論的確定性。
⑤學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學習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并能虛心聽取、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從而學會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⑥通過閱讀學習,了解我國數學家在數學上的杰出貢獻,從而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
上述三維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它們是相互聯系的和相互作用的。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否則它們的實現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于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四、具體措施
1、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做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制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相應的數學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課外調查,數學建模,野外測量,七巧板游戲,課件演示。使學生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4、挖掘數學特長生,發展這部分學生的特長,使其冒尖。
5、開展分層教學實驗,使不同的學生學到不同的知識,使人人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獲得成功感,使優生更優,差生逐漸趕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統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狀態,八方聯系,渾然一體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得松。成績好,發展學生的素質。
五、時間安排
第一章:走近數學世界
第一周
第二章:有理數
第二——六周
第三章:整式的加減
第七——九周
第九周四、五半期考試。
第四章:圖形的初步認識
第十——十四周
第五章:數據的收集與表示
第十五——十七周
第十八周進行期末復習,迎接期末考試。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4
為認真落實國家以及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繼續鞏固教育現代化市創建成果,進一步遵循教育規律,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嚴格教學常規管理,切實規范學校管理和教師教學行為,大幅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堅持以發展為主線,以育人為根本,以提升教學質量為核心,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勵精圖治、開拓創新、迎難而上,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努力開創素質教育的新局面,促進陳堡中心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持續、健康、協調、快速發展,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二、行動方案
第一部分:教學質量現狀分析
(一)現狀分析
學校位于興化南大門,占地近40畝,布局合理,環境怡人,現有54個教學班,在崗教職工112名。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設備,具有極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教育現代化創建中,學校投入了較大的人力和物力,加強了學校的信息網絡建設和教育裝備的改造和投入,使學校的教育裝備和信息化建設又上到一個新的臺階。由于地處農村,部分功能教室目前尚在建設之中,小學科專任教師比例不大。
(二)優勢分析
1、師資力量強。學校廣大教師具有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有半數以上教師取得本科學歷,有市、縣骨干教師5人,市教研室各學科中心組成員4人。
2、研究氛圍濃。所有教師均能自費訂閱教育教學雜志,并主動自學;所有青年教師積極主動參加學校讀書班活動,并積極撰寫讀書筆記;近30名教師自覺參與教科研,以兩大課題為抓手,結合課堂教學實際,積極探索教師常態課堂教學行為的變革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提升教師教學水準,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3、教育裝備優。在教育現代化創建中,新添電腦近百臺,改造實驗室及其他功能教室,增加圖書和教育儀器,部分教師擁有手提電腦,大大推進了學校教育的現代化和信息化。
4、社會聲譽好。學校由于師資力量強,教育質量高,學生來校后得到良好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辦學成績顯著,學校多次獲得上級部門表彰,年終考核連續被市局評定為綜合獎。
(三)問題及原因分析
1、學校管理方面雖然在制度和常規方面比較到位,但從快速發展教育事業的高度來看,在管理的理念和機制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特別是在更好落實以人為本,體現“成人”與“成事”的統一發展方面。
2、在學生發展方面,由于長期來受傳統教育的影響,相當一部分的教師忽視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對學生看管式教育過度,忽視學生自主教育管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組織活動能力,不利于學生自我管理和教育,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
3、在推進素質教育,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方面,學校做了許多工作,提高了教師在這方面的認識,并把突破口放在課堂教學,在探究高效課堂教學方面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但還有相當多的教師課堂教學缺乏高效的方法和策略,使得占用學生課外時間的情況仍有發生,因此課堂教學效益不高仍然是學校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第二部分:基本理念
學校發展的核心是人的發展,在本世紀中,人的自身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價值取向,因此教育工作必須以人的發展為本。
奠學生成才之基:學校各項工作,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在六年的小學生活中身心健康成長。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的能力,為學生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鋪教師成長之路:學校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創設平臺,重視教師的校本培訓,不斷完善考評激勵機制,倡導教師在實踐中學習,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努力為教師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群體研究氛圍和自主發展的空間。
第三部分:質量指標
(一)三年的整體目標
繼續鞏固教育現代化創建成果,圍繞20xx年建成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范區的目標,落實《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辦學標準》,進一步明確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和教師工作的各項要求,在突出教學質量中心地位的同時,全面實施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內涵發展。
(二)分年度達成指標(20xx年8月—20xx年7月)
1、入學率、鞏固率指標。
幼兒園入園率和鞏固率、小學階段的入學率和鞏固率均保持在100%。
2、基礎知識和能力的教學質量抽測合格率和優秀率指標。
小學階段所有文化知識學科抽測平均合格率、優秀率20xx—20xx學年度分別為90%、30%以上;20xx—20xx學年度為93%、35%以上;20xx—20xx學年度為95%、45%以上。
3、升學質量指標。
六年級畢業質量檢測合格率、優秀率20xx—20xx學年度分別為90%、30%以上;20xx—20xx學年度為93%、35%以上;20xx—20xx學年度為95%、45%以上。
第四部分:行動方案
(一)加強學習,深化認識,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國家、盛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及教育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遠景目標。通過學習使全體教職員工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和人才觀,以發展為主旨,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教育為主線,以課程改革和學校特色為抓手,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二)全面深入實施高質量的素質教育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也是教育發展的主旋律。我們要按照“現代公民,一專多能”的目標教育培養學生,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創造、創新意識的社會有用人才。
1、堅持德育為首
著力加強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五愛”教育、道德品質教育、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改進德育工作方法,進一步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一是抓好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思想素質硬、教育水平高、具有愛心的德育工作隊伍和班主任隊伍;二是加強過程管理,做大做強少先隊活動,形成學校、班級、學生“三位一體”的管理格局;三是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四是加強陣地建設,不斷拓展和優化育人環境,形成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并開展具有教育性、時代性、趣味性的活動,形成德育特色。
2、堅持以教學為中心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領教師轉變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差異,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索精神;嚴格執行課程方案,開足上好每一門學科;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在重視“雙基”教學的同時更要關注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鼓勵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采用積極的發展性評價,學生過程性考核成績達到市教研室要求;加強教學管理,注重課堂教學效率,優秀課達到80%以上;要加強集體備課和教研工作,教師人人上研究課、示范課和觀摩課。
3、堅持“寫字立品、故事潤人”為特色
在學校增設故事主題的文化墻或文化走廊,布置師生書法作品展示櫥窗,加大各班級的寫字與故事教育氛圍,在全校師生中形成積極的創建氛圍;將特色創建與“三進”工作緊密結合,優化課程設置,設置“誦讀”、“綜合(故事)”、“寫字(硬)/寫字(軟)”等校本課程,進一步發揮其特色學校創建主陣地作用。到20xx年,學校創建成為興化市“三進”示范學校、泰州市“三進”示范學校、興化市特色學校;圍繞特色建設項目,研究關于“寫字教學”和“故事教育”的相關課題,并積極開展有效的實踐研究;制定適合各級段學生的“寫字”、“故事”教育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編印“寫字”和“故事”的校本教材;制定師資成長標準,加強寫字與故事教師的培訓力度,舉辦培訓與過關測試,舉辦寫字與故事校本教研活動,培養出一批“1+1”型教師,力爭讓40歲以下青年教師在教好一門學科的同時,還能勝任一門(寫字/故事)校本課程教學;全體參與,抓好普及,抓出成效,初步形成特色的教育教學文化。
4、堅持科研興校,內涵發展
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課題研究工作,通過課題研究探索和總結內在規律,全面提高教師“教、學、研”一體化的科研能力。教導處、教科室緊密配合,帶領教師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教科研知識和方法,提高教科研能力。在“十二五”期間,結合學校實際申報盛市級課題,爭取100%教師參與科研,100%的骨干教師有研究課題并積極開展研究工作,按時按質完成課題的研究和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工作。
(三)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要努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教有專長、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1、抓師德鑄造工程
一是加強學習,在與時代中的大師、講壇上的大師、書本中的大師、身邊的大師對話中感受師德;二是加強實踐,與學生對話,在與學生的互動中體驗師德;三是加強交流,與管理者對話,在和諧的“人文”管理中成就師德;四是提倡三種精神和五種意識(創業精神、敬業精神、拼搏精神和規范意識、進取意識、成就意識、危機意識和體現自我價值意識)。
2、抓青藍互進工程
一方面通過開設論壇,讓教學骨干指路子;通過青藍結對,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另一方面通過業務進修和繼續教育,不斷吸納、不斷積淀;通過青年教師讀書活動,苦練內功,內涵發展。
3、抓崗位達標工程
一是學歷達標:三年內70%的一線教師達本科學歷。二是專業知識達標:使教師既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精深的專業知識,還有系統的教育科研知識并能在教學中加以運用。三是業務水平達標:通過內功錘煉,使全體教師實現教學基本功達標、教育教學水平達標、科研能力達標、教育教學質量達標。
(四)加強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教
1、狠抓教學常規管理,規范教師教學行為
結合新課改要求,遵循中小學教學規律,嚴格執行《興化市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基本要求》。重視和加強對每一位教師在方案、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輔導、活動、成績考查與評價、教學研究等八個教學基本環節的規范要求、檢查監督和反饋矯正。所有教師的工作行為都要嚴格按照市局下發的《興化市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基本要求》執行,促使教學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保證國家教育方針和課程設置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全面貫徹落實,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2、完善各項檢查制度,優化教學過程管理
(1)落實課表、任課公示和巡課檢查制度。每學年開學前學校設置的課程、課時安排必須經市局審核后執行,同時在學校網站公示。所有課表及教師任課情況在學校顯著位置設置公示欄公示,以確保開全開足規定課程和開發開設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校本課程,各班級課表及任課教師必須在教室外公示,學校每節課都安排行政值班人員巡課,逐課檢查按公示課表上課情況和課堂教學狀況,及時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
(2)加強備課組建設,健全集體備課制度。同年級3人以上的學科必須成立備課組,周課時3節以上的學科原則上間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3課時以下的學科適當安排集體備課。每次集體備課必須輔之以公開課研究,以形成基于課堂教學的校本教研規范,進一步提高集體備課的實效。教師集體備課情況必須及時如實記錄,學校資料室定期對教師集體備課的資料、活動、成果等搜集整理歸檔。
(3)建立學校教學質量抽測反饋制度。每月開展一次學生學習質量抽測,每學期對每個班級、每門學科的抽測不少于1次。要重視抽測的質量分析,跟蹤召開師生座談會和開展學生問卷調查,并將質量分析和學生反映情況反饋給教師,指導和幫助教師不斷改進教學。依據市局學業質量抽測指標要求,第一次抽測指標偏低的,要繼續進行第二次跟蹤抽測,兩學期四次抽測均不達指標且學生期末考試學業成績不理想的,任課教師原則上要調整崗位。
(4)進行過程性的單元、期中、期末學業水平檢測和質量分析。教師要根據學生認知和學習規律,在進一步規范課堂訓練,提高作業布置、批改、訂正質量,切實減輕學生不必要的作業負擔的基礎上,形成常態的單元質量檢測反饋機制。教師要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在每單元學習結束后組織單元檢測,并對檢測結果認真分析,成績通知家長,指導學生將每次檢測訂正后的檢測卷搜集進學生成長記錄袋。學校要認真組織期末考試,召開教學質量專題分析會,幫助教師找差距,研對策,為今后的教學教研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5)注重教師月度平時教學常規工作檢查。學校依據《興化市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基本要求》按月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常規檢查,檢查結果及時記載。檢查后要進行總結分析,及時向教師反饋常規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對月度檢查中存在突出問題的教師,校長要親自進行誡勉談話,督促其改進;并組織力量跟蹤指導,促其提高。對月度工作中成績突出的教師要進行表揚,并總結推廣優秀教師的做法。教師月度常規檢查的結果要納入績效工資考核的內容,作為教師評先、評優、職稱晉升的重要過程性依據。
(6)建立各年級教學質量常規抽測制度。按照市局質量抽測的主要指標對各學校、各學段、各學科學生學業質量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測,并對抽測結果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幫助學校總結經驗、發現差距、尋找對策、促進提升。進一步完善六年級教學質量監測管理、質量考核的辦法,健全學籍審核、質量測試、綜合素質評價等制度。
(7)建立基于質量的績效考核制度。根據新的教學和管理要求,重新修訂學校績效考核方案,建立和完善基于教學質量的績效考核方案。進一步細化教師的教學行為規范,嚴格教學常規管理,將過程性的工作檢查與質量考核掛鉤,充分發揮績效工資考核方案在規范教學行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方面的引領和激勵作用。
3、全力打造高效課堂,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1)嚴格執行教學規范。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造高效課堂,必須嚴格執行教學規范,根據市局規定的教學常規管理40條的具體要求,加強學校教學管理,規范教師教學行為,重點抓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和課后教學活動,學科備課組和教研組要想法促進本組教師教學行為的規范,學校和有關部門要加強教育和督查。
(2)開展高效課堂教學研究。學校要利用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教科研活動等多種途徑,圍繞課堂教學進行專題研究。要針對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煉學科個人研究主題通過研究逐步積累高效課堂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3)及時糾正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教學中低效、無效的教學行為常會發生,及時糾正這些教學行為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方面。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教師本人要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對低效、無效的教學行為進行自糾。二是同行之間要同伴互助,教師間要相互聽課,在聽課過程中及時指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三是成立“高效課堂教學”督查組,通過督導組對常態課堂教學進行調研,及時反饋調研的意見和學生的評價,幫助教師了解和糾正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四時每學期期中后進行的評教活動,將學生對教師階段教學中的問題反饋給教師本人,便于教師在思考分析后進行糾正。
(4)開展活動促進課堂教學高效。學校將圍繞打造高效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新教師的上崗培訓系列活動、青年教師上評優課、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圍繞高效課堂上示范課;組織圍繞高效課堂教學進行專題研討,可采用網絡研討等多種形式;請專家、優秀教師或教研組、備課組介紹高效課堂教學的經驗和體會;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改變學習方式,營造高效課堂的良好班級氛圍。
第五部分:組織保障
(一)健全組織
1、建立三大系統
決策系統——校長室: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分析進行決策,實施調控和領導。
操作系統——教導處、教科室、教研組:學校的決策通過這些機構來實施。
監督系統——黨總支、工會、教代會:監督決策機構的決策是否正確,操作是否科學、規范。
2、建立教育教學“三級管理”(校級、年級、班級)和“雙軌并存”(年級組和教研組)的機制
(二)加強領導
要充分認識制訂《提升中小學教學質量的三年行動方案》對提升我市教學管理的規范化水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育良好形象的重要意義,把學習和落實《三年行動方案》同貫徹落實國家、盛市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緊密結合起來,同執行《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結合起來,同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和高中教育優質特色發展結合起來,作為今后三年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管理、提升教學質量的重點工作任務,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精心組織、認真實施。
(三)落實責任
校長是承擔學校教學質量逐年提升重任的第一責任人。學校圍繞《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主要指標、任務、重大項目等,研究制定學校層面的具體實施方案或行動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分階段、分步驟組織實施,注重工作過程和細節,確保工作質量。
(四)營造氛圍
加大在教學改革、教科研、教師培訓和學校質量考評方面的投入力度。動員全社會進一步關心和支持我校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關注教學工作過程和管理工作內涵,及時把相關精神或舉措上傳學校網站,為實施《三年行動方案》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五)完善評價與考核獎勵體系
完善《陳堡中心小學教師績效考核辦法》,完善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項獎勵制度,建立健全相應的教科研激勵和獎勵機制。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5
一、基本情況分析。
所教班是五年級的二個班,人數分別是xxxx。總體情況來看,這些孩子的學習興趣還不錯的,男生的學習自覺性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而女生學習相對較差。在游戲方面,大多數學生能積極的參與,但在對專項的技巧理解與掌握的能力方面,很多學生只能去胡亂模仿。因他們本身條件的關系,現在的學生懶的動,也不喜歡運動,久而久之各方面的素質變差了。總之,在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習慣上,還需要花功夫來培養。
二、教材分析:
體育與保健是義務教育各年級的必修課程。它是一門學習體育與保健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技能,進行身體鍛煉實踐的課程。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對發展學生身心,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為提高全民素質奠定基礎;為適應現代話生活和社會注意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身體的正確姿勢,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提高人體基本活動能力。發展身體素質,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五年級:一星期有3課時,一學期有40課時。
三、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調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運動技能:通過體育課的學習,掌握一到兩項鍛煉技能。
身體健康:通過體育課的鍛煉,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
心理健康:通過體育課的磨練,能調整情緒,保持平靜的心態。
社會適應:體育課的開展是學生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它是學生進入社會的訓練場。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五年級本學期的'教學重點是球類這一單元,難點是籃球的基本技術。主要學習運球和投籃兩項技術。運球包括曲線運球、8字運球、過障礙運球。投籃包括雙手胸前投籃、原地單手投籃。
五、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將要進入青春期階段,所以每個學生在性格、體形方面都有了隱約的變化。體育課中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處理學生在課堂上偶發的事件。比如女生在運動過程中會出現肚子痛的現象,她會向老師請假,這時教師應考慮到女生例假的到來可能會引起這種現象,所以要及時處理。另外教師應做好請假的記錄,以免部分學生無故請假。男生中有不少個子比較高大,經常以強欺弱,應及時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給學生講道理。
要求同學之間相互監督,開展一些加強團結互助的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精神。在這方面教師在學期初應對學生進行常規的教育,規范其行為。五年級開始男生顯得活潑好動,特別是對球類活動比較感興趣,其中以足球和籃球最為常見。
因此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合理地設計一些球類活動或比賽,使學生能夠充分展現自己。而女生相對比較安靜,喜歡切切私語。對體育課的參與熱情不高,尤其懼怕長跑。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鼓勵開導學生,使其克服恐懼心理。
另外在教學中教師要設計一些短距離性的耐久跑訓練。對于班級內出現不團結的現象時,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設計一些合作性的游戲或比賽,增強同學之間的交流,把問題抹殺在歡樂之中。在教學中必然會出現個別后進生,他們往往是力量小,個子矮。
在快速跑、力量性項目中常常遇到困難。對于這樣的學生應進行個別指導,安排一些針對性的練習。而對于肥胖的后進生,他往往應體重的問題而受制約。這樣的學生,教師應積極引導,激發其對某一項目的興趣,鼓勵其堅持不懈地鍛煉。相反,對于體育尖子教師應重點培養,多讓其參加比賽,使發揮自己的特長,為學校和國家多做貢獻。
六、改進教學的主要措施:
1、因地制宜,重視每一節體育課的安排,確保每一節課的質量。
2、精心安排課內游戲,使學生能在游戲中學到知識,技能。
3、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嘗試性教學,不斷探索適合這一年齡段學生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
4、結合體育課自身的特點,在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健康教育,確保學生身、心兩健。
5、加強后進生的輔導,適時開展一些體育興趣班。
6、及時進行課后反思,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分析、探討并解決問題,多聽取老教師的經驗,并模仿其方法,不斷進行創新。
七、考核內容及其評定:
1、考核內容: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50米╳8、身高體重和肺活量
2、成績評定:優、良、合格、不合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6
一、教學質量現狀分析
1、現狀分析
近幾年我校圍繞“聚精會神抓質量,一心一意謀發展”的總體思路,在學校制度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均得到長足發展。師生的思想觀念、行為規范、日常管理、學風、教風都呈現出一種良好的發展趨勢。小學部水滸文化研究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初中部德育量化考核在全市具有一定的影響。
2、優勢分析
(1)學校管理制度規范化。學校一直強化管理力度,完善各種管理規章制度。先后出臺了《教師師德考評制度》、《教師考勤制度》、《班主任考核細則》、《學校備品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約束人,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2)學校硬件設施一流。隨著全市順利通過省教育現代化驗收,我校硬件建設得到了極大改善,電子白板進教室,功能教室齊全,活動設施優良,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提供了較好的物質準備。
(3)師資隊伍德才兼備。近幾年,隨著我市師德年建設與教學業務能力考核的強力推進,我校的教師德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涌現出了一批市鎮級骨干教師,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4)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近幾年,學校狠抓教學常規,教學質量穩步提升。20xx年小學六年級畢業質量檢測,數學合格率、優秀率達94%、66%;語文合格率、優秀率達100%、84%。20xx年中考均分508分,22名達四星高中,68%進入高中切分線,綜合考評列全市公辦初中第五位。
3、問題及原因分析
學校部分師資專業不對口,部分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近幾年新進教師少,年齡結構偏大的問題,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加強。部分學科教學質量亟需提高,如小學英語在小學六年級畢業質量檢測中,英語合格率、優秀率僅達79%、39%。教育科研缺乏有效引領,教研的廣度和深度不夠,今年將圍繞中小學部的數學課題與綜合實踐課題,扎實有效地開展教科研工作。
二、基本理念
教育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讓自己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是每一位家長的必然訴求。隨著教育現代化市的順利通過,硬件上已達標,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必然成為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我校將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制度建設促進教師工作的規范化,以教科研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以開足開全課程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基本動作,以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讓全體師生在學校中找到幸福感,快樂地過校園生活。
三、質量指標
1、整體目標
圍繞市教育局提出的繼續鞏固教育現代化創建成果,20xx年建成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范區的總體目標,落實《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辦學標準》,進一步落實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和教師工作的各項要求,在突出教學質量中心地位的同時,全面實施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指標年度達成
(1)入學率、鞏固率指標。
小學階段的入學率和鞏固率保持在100%。初中階段入學率保持在100%,年鞏固率達99.5%以上。
(2)基于基礎知識和能力的教學質量抽測合格率和優秀率指標。
小學階段所有文化知識學科抽測平均合格率、優秀率20xx—20xx學年度分別為85%、25%以上;20xx—20xx學年度為90%、35%以上;20xx—20xx學年度為95%、45%以上。
初中階段所有文化知識學科抽測平均合格率、優秀率20xx—20xx學年度初三年級分別為80%、20%以上,初二年級分別為85%、25%以上,初一年級分別為90%、30%以上;20xx—20xx學年度初三年級分別為85%、25%以上,初二年級分別為90%、30%以上,初一年級分別為95%、35%以上;20xx—20xx學年度初三年級分別為90%、30%以上,初二年級分別為95%、35%以上,初一年級分別為95%、40%以上。
(3)小學、初中畢業升學質量指標。
小學階段:六年級畢業質量檢測合格率、優秀率20xx—20xx學年度分別為85%、25%以上;20xx—20xx學年度為90%、35%以上;20xx—20xx學年度為95%、45%以上。
初中階段:每年提升10%以上,優秀段學生數每年增加10%以上,低分段學生數每年減少10%以上。實際升入高一級學校的比率逐年提升,到20xx年達到97%以上。
四、行動方案
1、依據《教學常規管理基本要求》,切實規范教師教學行為。
結合新課改要求,遵循中小學教學規律,嚴格執行《興化市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基本要求》。加強對每一位教師在方案、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輔導、活動、成績考查與評價、教學研究等八個教學基本環節的規范要求、檢查監督和反饋矯正,促使教學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保證國家教育方針和課程設置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2、完善學校教學常規檢查制度,不斷優化教學過程管理。
(1)建立課表、任課公示和巡課檢查制度。中小學部課表及任課教師在公示欄公示,接受上級領導和社會督查,以確保開全開足規定課程和開發開設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校本課程。各班級課表及任課教師在教室外公示,接受學校巡查和市局督查。學校每節課安排行政值班人員巡課,逐課檢查按公示課表上課情況和課堂教學狀況,及時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每學期舉行一次教學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代表進課堂聽課,保證學校的課程開設和教學質量接受社會和家長的監督。
(2)加強備課組建設,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每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其它學科兩周安排一次集體備課。每次集體備課時間一般不少于2節課。將集體備課與公開課研究結合起來,以形成基于課堂教學的校本教研規范,進一步提高集體備課的實效。教師集體備課情況及時如實記錄,學校教科室定期對教師集體備課的資料、活動、成果等搜集整理歸檔。
(3)建立學校教學質量抽測反饋制度。學校每兩周開展一次學生學習質量抽測,每學期對每個班級、每門學科的抽測1次。質量抽測主要目的是查找問題和改進教學,引導教師關注每一個學生。開好抽測的質量分析會,跟蹤召開師生座談會和開展學生問卷調查,并將質量分析和學生反映情況反饋給教師,指導和幫助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對于在抽測中學生成績不理想的任課教師,建立“一幫一”的指導機制,切實提高教師的執教水平。
(4)建立過程性的單元、期中、期末學業水平檢測和質量分析制度。進一步要求教師根據學生認知和學習規律,在進一步規范課堂訓練,提高作業布置、批改、訂正質量,切實減輕學生不必要的作業負擔的基礎上,形成常態的單元質量檢測反饋機制。教師要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在每單元學習結束后組織單元檢測,并對檢測結果認真分析,成績通知家長,指導學生將每次檢測訂正后的檢測卷搜集進學生成長記錄袋。學校認真組織期中考試(除小學外)和期末考試,充分利用期中、期末測試成績分析資料,召開教學質量專題分析會,幫助教師找差距,研對策,為今后的教學教研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5)建立月度教學常規檢查制度。學校依據《興化市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基本要求》按月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常規檢查,檢查結果及時記載。每次常規檢查后要進行總結分析,及時向教師反饋常規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對月度檢查中存在突出問題的教師,進行誡勉談話,督促其改進;并組織力量跟蹤指導,促其提高。對月度工作中成績突出的教師要進行表揚。教師月度常規檢查的結果要納入績效工資考核的內容,作為教師評先、評優、職稱晉升的重要過程性依據。
(6)建立基于質量的績效考核制度。學校進上步完善基于教學質量的績效考核方案。進一步細化教師的教學行為規范,嚴格教學常規管理,將過程性的工作檢查與質量考核掛鉤,充分發揮績效工資考核方案在規范教學行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方面的引領和激勵作用。
3、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學校將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來抓。深入學習洋思、杜郎口等先進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積極倡導參與式、啟發式教學,推行探究式學習,培育推廣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課堂教學模式。
(2)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積極探索多媒體教學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改革研究,充分發揮電子白板在改革課堂模式、提高課堂效率中的作用。中小學部結合互聽互評活動,進一步加強各教研組的建設,提高課堂教學的研究水平。
4、倡導因材施教分層發展,加強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1)倡導因材施教、分層發展。要圍繞質量指標,著眼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充分拓寬“培優、補差、促中”的途徑與策略。在均衡分班與公平管理的前提下,通過分層輔導、興趣小組、校內或校際學科競賽等形式,使優秀學生能夠充分激發潛能,得到進一步發展。
(2)加強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知識的傳授和學習具有即時性和短暫性,而基于素質的學習能力培養和提高能夠使學生終身受益。學校把好學生學習常規的管理關,從預習、聽課、作業、復習、檢測、反思等環節指導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結合義務教育“三進”工作,培養學生積累經典的能力、規范書寫的能力和談話交際的能力。要結合“書香校園”建設認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研制各年級學生的必讀書目,開展“閱讀過關”驗收和“閱讀之星”評選活動,廣泛組織和引導學生大量閱讀中外文學作品;充分利用好教育現代化驗收中添置的各項教育裝備,開好實驗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探究水平;要加強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學習興趣小組和社團組織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五、組織保障
1、加強領導。中心校陸雁翔校長擔任學校教學質量逐年提升重任的第一責任人,進一步組織教師學習市局制定的《提升中小學教學質量的三年行動方案》,督促引導中小學部切實落實好本校三年行動方案中的各項指標。
2、落實責任。中小學部負責人擔任各部提升教學質量具體責任人。各部圍繞學校《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主要指標、任務、重大項目等,研究制定各部層面的具體實施方案或行動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分階段、分步驟組織實施,注重工作過程和細節,確保工作質量。
3、過程督導。進一步規范常規工作檢查。加強巡課檢查力度,有效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定期召開學校教學質量抽測反饋會,開好月度教育教學工作會議。
4、強化考核。進一步完善建全基于質量的績效考核制度,充分發揮績效工資考核方案在規范教學行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方面的引領和激勵作用。
5、校際聯動。加強與城區學校、學區兄弟學校教學聯誼活動,積極爭取城區學校的名師到我校來送教,從而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建立校際聯動機制,為學科教學的交流及教師專業搭建平臺。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7
為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和《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教基〔20xx〕3號)《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xx年修訂版)》(教督〔20xx〕2號)及我省相關文件要求,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促進義務教育質量提升,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聚焦教育教學質量,以全面客觀的監測數據支撐教育決策、服務改進教育教學管理,促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1、堅持育人為本。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五育并舉”,構建學科領域全覆蓋、德智體美勞全覆蓋的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引導樹立正確政績觀和科學教育質量觀,促進形成良好教育生態。
2、服務質量提升。緊扣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或指導綱要),堅持素養導向,重點監測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系統挖掘影響學生發展質量的關鍵因素,精準服務教育質量提升。
3、堅持方法創新。充分運用科學的測評方法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逐步開展計算機網絡測試、人機交互測試等,不斷提高質量監測信息化水平;探索全過程、全要素質量綜合評價與跨年度增值評價,推動監測工作更加科學高效。
4、強化結果運用。建立健全問題反饋、預警和結果運用機制,堅持問題診斷和示范引領并重,充分發揮監測的引導、診斷、改進和激勵功能,督促問題整改;通過實驗校、示范區建設等方式,推廣典型地區經驗案例,幫助各地各校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縮小校際差異,保障人民群眾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義務教育。
(三)工作目標
不斷優化全省義務教育質量評價人才隊伍結構,督促各級各類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引導教師潛心育人的評價制度,完善學生全面發展多元評價機制,著力提升全省監測評估發展水平,構建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二、監測對象
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對各學段各學科的劃分情況,考慮學生認知和學習能力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結合我省實際,監測對象為義務教育階段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按縣(市、區)(以下簡稱縣)、校、學生三層分三個階段抽取監測樣本。
(一)樣本縣。根據全省行政區劃和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規劃,全省183個縣和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成立的開發區均作為縣級行政區劃單位納入監測。根據人口總量、經濟發展水平和義務教育發展狀況,綜合考慮當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樣本分布情況和全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需要,每年共抽取10%左右的樣本縣參與監測。在一個監測周期內,抽樣實現21個市(州)全覆蓋。根據需要,可對個別縣進行追蹤監測。
(二)樣本學校。根據地理位置、城鄉分布、學校類型等因素,采用按規模大小成比例概率抽樣方法,在樣本縣抽取的樣本小學、初中原則上分別不超過18所、12所。
(三)樣本學生。在每所樣本學校相應年級隨機抽取學生。根據學校規模大小、學生發展差異,樣本學生數量原則上為30或30的倍數,不足30人的可全部參測,樣本學生信息嚴格保密。
三、監測內容
對照《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主要開展學生發展質量和相關影響因素監測。
(一)學生發展質量監測。重點監測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發展水平。
品德發展主要監測德育、道德與法治、歷史三個學科。其中,德育主要監測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行為規范以及基本國情常識掌握情況等;道德與法治主要監測學生的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歷史主要監測學生的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學業發展主要監測語文、數學、科學、英語四個學科。其中,語文主要監測學生的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等;數學主要監測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用數學思維思考、用數學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的能力;科學主要監測學生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英語主要監測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身心發展主要監測學生的健康生活與身心素質,具體包括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以及學生情緒、人際交往等發展狀況和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等。
審美素養主要監測學生的美育實踐與感受表達,具體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
勞動與綜合實踐主要監測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勞動精神以及學生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等。
(二)相關影響因素監測。調查影響學生發展質量的相關因素,如各學科領域的課程或教育活動開設、學生學業負擔、教學條件保障、教師配備、教育教學、學校管理以及區域教育管理情況等。
四、監測工具
監測工具主要包括學科測試卷、相關因素調查問卷和表現性測試工具。學科測試卷測查學生的學業水平,著重考查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相關因素調查問卷調查影響學生發展水平的相關因素,分為學生問卷、教師問卷、校長問卷等;表現性測試工具主要用于體育和藝術測試。
五、監測學科領域及周期
每個監測周期為三年,實現學科領域全覆蓋。
第一年:監測科學(初中為物理、生物、地理)、藝術、勞動、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其中,初中物理、生物和地理同堂合卷,勞動、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課程同堂合卷。
第二年:監測數學、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
第三年:監測語文、德育、道德與法治、歷史、英語。其中,德育、道德與法治、歷史同堂合卷。
測試時間原則上安排在5月。所有樣本縣、樣本校按照統一要求,在規定時間按規定程序規范操作,統一測試。
六、監測結果
(一)水平劃定。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答題的實際表現,對學生學業水平進行等級劃分和具體描述。等級標準的劃定,參照國家義務教育質量水平劃分標準,將學生學業表現劃分為水平Ⅳ(優秀)、水平Ⅲ(良好)、水平Ⅱ(中等)、水平Ⅰ(待提高)四個水平段。
(二)數據分析。在監測數據掃描錄入基礎上,經過數據清理、跨年對比、數據鏈接等環節生成監測數據庫,運用多種統計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數據,形成監測結果。
(三)報告研制。根據報告目的、內容和閱讀對象的不同,主要形成省級監測報告、樣本縣監測報告、基礎數據報告和政策咨詢報告四類。
省級監測報告。主要呈現全省義務教育學生學業水平總體狀況、影響學生學業水平的主要因素和相關分析,以及各樣本縣對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督導評估標準的達標情況。
樣本縣監測報告。主要呈現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影響該縣學生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診斷教育質量問題。該報告主要供縣級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供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參考,不反饋學生個人成績。
基礎數據報告。分別呈現以學生、學校、縣為單位的原始數據匯總,供監測評價機構內部分析使用,不對外公開發布。
政策咨詢報告。針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深入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該報告主要供有關領導和部門參閱,供各級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調整教育政策和配置教育資源參考。
(四)結果運用。教育廳統籌建立監測結果運用制度,各級教育督導部門牽頭加強與有關部門協同聯動,積極探索適合本地區的監測結果運用模式,充分發揮質量監測在服務決策、改善管理、提高質量、引導輿論等方面的.作用。
1、服務決策咨詢。向省委省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呈送省級監測報告和政策咨詢報告,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提供支撐。
2、督促問題改進。向各市(州)、縣級人民政府反饋監測發現的主要問題清單和樣本縣監測報告,督促問題整改。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對全面發展質量不佳、質量下滑趨勢明顯的地區進行預警,對有關責任人員約談問責。各地要建立問題臺賬,實現銷號管理。
3、支撐督導評估。監測結果直接應用于督導評估工作,作為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等工作的重要參考。
4、引領質量提升。宣傳推廣監測發現的典型地區經驗案例,搭建監測學習交流平臺。加強監測數據挖掘運用,鼓勵開展監測相關學術研究,引領推動教學改革、改進教育管理。
七、組織實施
(一)責任分工。全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統籌規劃、政策指導和過程監督;委托省教育評估院承擔業務培訓、工具研發、數據采集、報告研制、結果解讀和運用指導等工作。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督導機構負責本地區的測試協調和過程監督,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督導機構負責組織現場測試。
探索監測結果與政策調整的聯動機制。要加強對地方在監測工具研發、監測數據挖掘運用等方面的指導和業務培訓,探索開展對各地自主實施的質量監測的工具、抽樣、數據分析等技術標準的認定。
各地應加強統籌協調,要避免重復監測,避免加重基層負擔。嚴禁針對監測進行強化訓練,嚴禁開展片面的質量監測,嚴禁以質量監測名義進行變相統考統測,嚴禁公布學生個人監測結果。
(二)強化保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業務指導,為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具研發、業務培訓、組織實施、結果運用等提供經費保障,確保監測工作順利開展。
(三)紀律與監督。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嚴肅工作紀律,堅持公平公正、確保工具安全,杜絕模題應考、干擾抽樣、弄虛作假等行為,廣泛接受學校、師生和社會的監督。各級教育督導部門對監測組織工作的規范性、工具保密性進行全程監督,公開監督舉報電話,受理舉報并提出處理意見。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8
為全面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制定本指南。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加快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引領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堅持正確方向。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正確政績觀和科學教育質量觀,促進義務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堅持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綜合素質評價,促進全面培養,引導辦好每所學校、教好每名學生。
堅持問題導向。完善評價內容,突出評價重點,改進評價方法,統籌整合評價,著力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傾向,促進形成良好教育生態。
堅持以評促建。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強化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有效發揮引導、診斷、改進、激勵功能,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評價內容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包括縣域、學校、學生三個層面(具體指標詳見附件),三者緊緊圍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各有側重、相互銜接、內在統一,構成完整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一)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主要包括價值導向、組織領導、教學條件、教師隊伍、均衡發展等五個方面重點內容,旨在促進地方黨委政府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對義務教育工作的領導,履行舉辦義務教育職責,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學校辦學質量評價。主要包括辦學方向、課程教學、教師發展、學校管理、學生發展等五個方面重點內容,旨在促進學校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要求,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充分激發辦學活力,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
(三)學生發展質量評價。主要包括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重點內容,旨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三、評價方式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工作要注重優化評價方式方法,不斷提高評價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
(一)注重結果評價與增值評價相結合。關注學生發展、學校辦學、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合格程度的同時,關注其發展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進步程度,科學評判地方黨委政府、學校和教師的努力程度。
(二)注重綜合評價與特色評價相結合。關注縣域、學校全面育人整體成效和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的同時,注重差異性和多樣性,關注每一所學校和每一名學生,促進學校特色發展和學生個性發展。
(三)注重自我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在引導學生、學校和縣級黨委政府積極開展常態化自我評價和即時改進的同時,構建主體多元、統整優化、責任明晰、組織高效的外部評價工作體系。
(四)注重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建立縣域、學校、學生常態化評價網絡信息平臺及數據庫,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并通過實地調查、觀察、訪談等方式,了解掌握實際情況,確保評價真實全面、科學有效。
四、評價實施
(一)明確責任分工。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行縣(市、區)和校自評、市級復核、省級評價、國家抽查監測。義務教育學校對本校辦學質量進行自評,并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進行評價。縣級黨委政府對學校辦學質量進行評價,并對本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和黨委政府履職情況進行自評,自評報告報上級教育督導部門。市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對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自評工作情況進行復核。省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組織對行政區域內各縣(市、區)義務教育質量情況進行評價,每年將評價情況報國家教育督導部門備案。國家教育督導部門對省級開展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情況進行抽查,對學生發展質量情況進行監測。
(二)明確評價周期。對學校、縣域質量評價要實現全覆蓋,評價周期依據所轄縣數、學校數和工作需要,由各地自行確定,原則上每3—5年一輪,并保證在縣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校長任期內至少進行一次評價。
五、評價結果運用
各地要不斷完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結果運用的機制,充分發揮評價結果對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引領和促進作用。
(一)要運用好學生發展質量評價結果。指導教師精準分析學情,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將學生發展質量評價結果作為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和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的.重要依據。
(二)要運用好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結果。指導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和管理,全面育人、科學育人,提升辦學治校和實施素質教育能力。將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結果作為對學校獎懲、政策支持、資源配置和考核校長的重要依據。
(三)要運用好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結果。引導縣級政府落實法律法規要求,督促政府履職盡責,為辦好義務教育提供充分的條件保障和良好的政策環境。將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結果與縣級黨政領導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認定等工作掛鉤。對質量評價結果不合格的,不能評優評先,不能認定為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對履職不到位、落實政策不力、違反有關規定、縣域教育教學質量下降且整改不到位的,要對縣級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負責人、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問責。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將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工作納入地方黨委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黨委政府領導、政府教育督導部門牽頭、部門協同、多方參與的組織實施機制。實施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工作,要與已經開展的對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中小學校督導評估、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等工作有效整合、統籌實施,避免重復評價。各地可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細則。
(二)加強隊伍建設。各地要組建高水平、相對穩定的質量評價隊伍,主要由督學、教育行政人員、教育科研人員、校長、教師及其他有關方面人員組成。評價人員在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督導評價等方面應具有較高理論素養、專業能力和豐富經驗。要積極探索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培育和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工作。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9
為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教育督導問責辦法》《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21年修訂版)》和《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xx版)》等文件要求,進一步完善浙江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制度,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引導聚焦教育教學質量、遵循教育規律;健全綜合評價,構建以教育生態為核心的義務教育質量綠色評價體系,以全面客觀的監測數據支撐教育決策、服務改進教育教學管理,促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育人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突出“五育并舉”,構建富有浙江特色的“三維質量”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二)基于課程標準。依據課程標準,監測學生各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及核心素養,挖掘影響學生發展質量的社會、學校、家庭及學生個體等關鍵因素,精準服務教育教學。
(三)注重創新導向。基于國家教育質量監測,找準省級定位,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二級監測模式,積極探索學生表現性評價、實踐性評價、學習過程評價等監測方法,保持省域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領先地位。
(四)強化結果運用。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示范引領,通過數據驅動教育教學改進試點區的實驗機制和實踐探索,建立監測問題反饋和預警機制,督促問題改進;推廣典型地區經驗案例,推動各地建立循證改進機制,實現以測促建,以評促改。
三、監測內容
對照《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主要開展學生發展質量和成長環境監測。
(一)學生發展質量。涉及學生品德行為、學業水平、學習品質、實踐創新和身心健康5個方面,突出五育并舉,全面發展。品德行為主要監測學生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情況。學業水平主要監測各學科基礎知識、關鍵能力的達成情況。學習品質主要監測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實踐創新主要監測學生在表現領域的能力水平,比如實驗操作、信息素養等。身心健康主要監測學生在運動與健康、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二)成長環境。監測學生成長所處的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因素,分別考慮教師、學校、家庭和區域4個層面,體現全過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具體涉及各學科領域的課程或教育活動開設、學生學習負擔、教師研修發展、學校教學管理以及區域教育管理等。
四、監測對象與工作周期
監測周期為4年,間年組織小學與初中監測,實施“一年監測,三年改進”的工作思路。監測時間安排在當年10月中下旬。監測對象為義務教育階段五年級和九年級學生,以及相關學科教師、學校校長和參測學生家長。學科測試依據四年級與八年級相關課程標準。
五、監測方式
監測主要采用學科測試與問卷調查。在學科紙筆測試的基礎上,積極拓展表現性測評方式,根據學科特點,探索現場實踐操作測評和基于表現行為捕捉的在線測評方式等。問卷調查包括學生問卷、教師問卷、校長問卷和家長問卷。學生問卷有書面填答與在線填答等多種形式。
六、監測工作程序
(一)工具研制。組織專家研制學科測試卷和學生、教師、家長、校長調查問卷以及表現性測試工具,進行3輪試測,最后邀請省外專家進行審讀與修訂。表現性測試工具用于科學、信息技術等學科領域,通過學生現場項目測試,監測實踐操作能力與信息素養等。
(二)樣本抽取。抽樣采用兩階段概率比例規模抽樣調查法(PPS)。第一階段為抽取樣本學校,根據辦學性質、區域性質等抽樣維度將學生分為不同群體。第二階段為抽取樣本學生,樣本抽取依據各縣(市、區)中學生群體人數比例進行等比例抽取。縣(市、區)內的各個類別學校均有學校入樣,學生樣本總數不低于7%。
(三)現場測試與調查。為了保證測試操作規范,所有樣本縣(市、區)、樣本校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開展統一測試,測試總時長為一天或一天半。測試安排在本校,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
(四)水平劃定。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答題的實際表現,對學生學業水平進行等級劃分和具體描述。參照國際監測通行方式,結合我省教育教學實際,將小學生學業表現劃分為水平優秀、達標、待努力3個水平段,初中學業表現劃分為水平優秀、良好、達標、待努力4個水平段。
(五)數據處理。包括數據預處理、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3個階段。預處理階段完成對數據的編碼、對無效和異常數據進行篩查和清理。數據分析階段,通過經典測驗理論逐一進行項目質量分析,確保項目有效;通過單維和多維項目反應理論將總體和分維度的能力特征值,標準化后轉換為相應的量尺分;計算問卷中指數得分,形成報告的基礎數據。數據挖掘階段,基于對數據庫中不同數據的關聯,應用各種統計建模方法,發現指數間、指數與客觀數據之間的聯系和趨勢。
(六)報告研制。根據報告目的、內容和閱讀對象的不同,主要研制形成省級綜合反饋報告、行政反饋報告、專題研究報告、各學科反饋報告,各設區市綜合反饋報告、各縣(市、區)綜合反饋報告。
(七)結果運用。向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和省教育廳報告省級監測結果,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提供支撐。向各設區市教育局反饋監測發現的主要問題清單和分市監測報告,督促縣(市、區)問題整改。部分監測結果應用于督導評估工作,作為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等工作的重要參考。宣傳推廣監測發現的典型地區經驗案例,加強監測數據挖掘運用,鼓勵開展監測相關學術研究,引領推動教學改革、改進教育管理。
七、監測工具管理
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和相關資源開發監測工具,使用前后均為機密級保密材料。監測工具的開發與管理須依法執行相關的保密規定。
監測工具管理包括工具接收、保管、分發、回收、回卷等環節,須按照保密要求管理。所有傳遞過程須履行嚴格的交接登記手續,并在教育局與樣本學校的保密室保管。縣(市、區)巡視員與樣本學校監測人員專車護送監測工具到學校,并在試后護送測試材料回縣(市、區)教育局保密室。樣本學校須按監測程序做好工具的接收和保管、拆封、使用和封袋、封裝等工作。縣(市、區)須于測試后次日將測試材料送到市教育督導辦公室。市教育督導辦公室分類裝箱,并在2天內送達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中心。
八、組織機構與職責
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簡稱省教育督導辦,下同)負責監測工作的統籌規劃、政策指導、過程監控和改進督查。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中心負責工具研發、業務培訓、制訂細則、樣本抽取、數據采集與分析、報告研制、結果反饋等專業技術與實施指導工作。
市級教育督導部門負責協調、指導所轄縣(市、區)的監測實施,應用監測結果指導工作。縣級教育督導部門負責上報與核實基本數據、制定實施細則、組建工作班子、培訓工作人員、簽訂監測工作人員紀律責任書、指導樣本學校規范實施、應用監測結果指導工作。市、縣兩級均要落實監測工具保管、收發等環節的安全與保密措施,完善區域內監考制度,加強考務、考風與考紀的`巡視與督查,從制度上保證監考、巡視工作質量,確保監測采集的數據真實客觀,保證監測過程規范有序。
九、樣本學校的組織與實施
(一)樣本學校職責。各樣本學校須成立由校長負責的監測工作小組。其職責為:
1、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如實上報本校師生的相關信息。
2、組織本校監測工作人員的培訓,確保所有工作人員掌握測試規范、明確工作職責,做好包括防疫等各項準備。
3、按要求組織本校的監測工作,確保本校監測數據真實、可靠。
4、按要求做好本校監測工具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對監測工具的保密負責。
5、監考、監督與檢查結果有痕可查,有條件的學校監測教室安排在錄播教室,錄播內容保留時間6個月。
(二)學校監測工作小組的人員組成。
主監:1人,由樣本學校校長擔任,對該校學生安全、數據真實性、監測工具保密性負全責。
副主監:1人,由副校長或由除校長以外的負責人擔任,當主監填寫問卷或出現特殊情況不能參與測試組織工作時,副主監負責全校的測試組織工作。
監測員:每個測試教室2人,一名由樣本學校的非測試科目教師擔任,另一名由非樣本學校的非測試科目教師擔任,負責學生測試的組織和監督。
選派監測員須嚴格政治與紀律要求。學校主監、副主監、監測員與縣教育督導辦公室簽訂考風考紀責任書,職責要明確、具體,監考結果有痕可查,出現問題有明確的問責處理要求。其他工作人員:保衛人員1人、司時員1人、場外工作人員2人(男女各1人)。
(三)監測實施。樣本學校須做好監測年級全體學生的宣傳與教育、做好教學與測試安排、設置校內公示欄、準備相關文具物品、安排學生測試教室、設置教師及校長填答問卷的場所、設置測試辦公室與帶鎖文件柜等。同時根據監測細則與工作要求制定詳細的本校操作手冊,嚴格按操作手冊規定的流程、分工與要求規范有序實施。
十、監督與處置
(一)巡視和監督。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必須嚴肅工作紀律,堅持公平公正,確保工具安全,杜絕模擬應考、干擾抽樣、弄虛作假等行為,廣泛接受學校、師生和社會的監督。省、市、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監測組織工作的規范性、工具保密性進行全程監督,公開監督舉報電話,受理舉報并提出處理意見。
省教育督導辦選派具有監測工作經驗的省督學擔任省級巡視員,每市派遣1名;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中心選派具有監測工作經驗的省教研員擔任省級巡視員,每市派遣1名。共同負責對各地監測工作的視察、監督和指導。
各設區市向所轄的每個縣(市、區)派遣2名市級巡視員,協助做好監測工作的巡視、監督和指導。縣(市、區)向每所樣本學校派遣1名縣級巡視員。由教育局從機關或直屬單位選派具有豐富監測工作經驗的同志擔任,負責樣本學校的監督指導,并組織教師與校長問卷的填答。
(二)巡視員工作要求。巡視員要參加培訓,認真學習監測工作的有關文件;按時到崗,參與或視導縣級培訓會議,督促樣本學校落實測試前各項準備工作。縣級巡視員要護送測試工具包和測試學生名冊密件,檢查監測工具的保密情況;組織校長和教師填答問卷,督促各類人員履行職責;及時處置出現的問題,確保測試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省、市巡視員要做好巡視工作記錄,在巡視結束后,按要求反饋巡視記錄表將記錄表。對于監測過程中存在失職瀆職、徇私舞弊、弄虛作假、違反程序等影響監測數據質量要求的現象,各級巡視員須及時制止并立即報告設區市教育督導辦公室與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監督與檢查結果有痕可查。巡視市或樣本縣出現嚴重的考風考紀等問題,巡視工作存在失職瀆職等情況的,由省教育督導辦給予批評教育等問責處理。
(三)臨場處置辦法。對于監測實施過程中發生的緊急情況,根據其對測試有效性的影響程度不同,分別采取以下處理辦法:
1、對樣本學校在測試過程中發生的特殊問題,在符合監測規范與要求、不影響測試工作正常秩序、不涉及數據真實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的情況下,由主監、巡視員共同商議解決,并將具體情況記錄在《測試記錄表》上。
2、對于樣本學校發生的主監、巡視員無法解決的問題,主監、巡視員需立即上報縣(市、區)教育督導辦公室和省、市巡視員。在符合監測實施工作原則,不影響數據真實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的前提下,由省、市巡視員根據《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應急預案》,以及與縣(市、區)教育督導辦公室負責人的商議結果,應急處置,并于處置后在第一時間內向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口頭或書面匯報情況。
3、凡涉及監測數據真實性、完整性和監測工具保密性,不能按照規定的測試要求與程序執行監測實施工作,或發生其他重大事件,各樣本學校須立即將情況報告縣(市、區)教育督導辦公室和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中心。
4、凡涉及測試有效性所作出的重要決定,必須經省教育督導辦批準后方可執行。
5、在測試中出現如下嚴重影響測試工作的重大事件,各地與樣本學校在緊急處理的同時,應及時向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報告:測試工具發生失密、失竊、損毀嚴重;測試發生大面積舞弊;由于自然災害等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該地區不能正常實施測試;工作中出現的涉及面廣、影響較大的重大失誤;測試過程中出現監測相關人員安全事件。
十一、違紀與處理
各地和學校要從落實立德樹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高度認識監測工作的目標和意義,嚴肅考風考紀是考試組織的底線,是教育工作的底線,是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底線。省級監測屬于機密級考試,任何實施過程中的作弊行為都要進行嚴肅追責。
(一)測試學生違紀的處理。根據測試工作的有關規定,對測試學生違紀行為必須進行處理。測試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測試資格,由學校進行批評教育:
1、測試中有夾帶、傳遞、抄襲、換卷行為。在測試教室內喧嘩、交頭接耳、動作暗示或有其它影響秩序的行為。
2、存在損毀測試卷或將測試卷帶出測試教室等行為。
(二)監測工作人員違紀的處理。監測人員必須遵守監測工作人員守則,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如違反規定,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由縣(市、區)教育局給予通報批評:
1、不按時組織測試學生入場,不按規定核對測試學生。
2、測試過程中不認真履行監測員職責,如看書、看報、交談、隨意進出測試教室等。
3、開始測試后,違反規定擅自同意測試學生進出測試教室,允許無關人員進入測試教室。
4、對違紀測試學生情況不如實填入《測試記錄表》。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市、區)依法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1、發生冒名頂替或其他代替測試行為。
2、擾亂、妨礙測試教室及測試有關工作場所秩序。
3、侵犯監測工作人員和測試學生人身權利。
4、故意損壞測試設施。
5、復制、截留、盜竊、損毀監測工具。
(四)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由省教育督導辦或省教育廳給予通報批評。
1、鼓勵或允許學生代測。
2、向學生暗示試題答案。
3、擅自將測試卷帶出、傳出測試教室或復制。
4、包庇學生作弊。
5、樣本學校發生有組織的集體代測行為。
6、故意在進入測試教室前啟封試題并導致泄密。
7、慫恿學生作弊,為學生傳遞試題答案或幫助學生答卷。
8、違反規定,有計劃、有組織地復制、截留監測工具。
9、測試結束后,修改答案。
10、測試卷遺失、損毀、大面積裝袋混亂。
11、打擊、報復舉報人。
(五)數據異常處理。
1、經專家復查鑒定,監測結果出現學校數據異常,學校監測數據作無效處理。
2、經專家復查鑒定,監測結果出現區域數據異常,確證存在嚴重區域性舞弊行為,由當地紀委啟動調查程序,對教育局及相關責任人問責。區域內超過三分之一的學校數據異常,區域監測數據作無效處理。
為維護國家和省級監測的公正性、嚴肅性和規范性,確保監測安全、有序地進行,各市、縣(市、區)教育局、中小學校要嚴肅考風考紀教育,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學校文化,堅決杜絕監測中的舞弊行為發生。鼓勵和支持社會、家長和師生對監測實施中的違紀舞弊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0
教育質量是學校的生存之本,是一個學校發展的前提,更是一個學校工作的中心。在以往的工作中,緊緊圍繞區教育局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的相關要求以及謝河學區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的實施方案,以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有效課堂為突破口,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確立目標,強化責任。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先后多次評為教育工作先進集體,但取得這些成績的同時,居安思危,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成了迫在眉睫的首要工作。現針對我校對教育教學的管理實際,特制定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方案書:
一、狠抓教師隊伍建設,打造有“戰斗力”的工作團隊。
優質的教師隊伍就是教師們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豐富的文化知識,有熟練的教學能力,有積極進取不斷探索的恒心,有無私奉獻、團結奮斗的精神。這樣的隊伍才能教出好學生。要能跟好的駕馭課堂、更好的開展自己的教學,必須具備熟練的教學能力。為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如下幾點入手:
1、積極組織教師參加xx學習,關心國家大事。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師德修養,模范執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各項規定。
2、要求教師經常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回顧,客觀發現教學中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并對教學中存在問題提出診治措施。
3、要堅持聽課制度,鼓勵教師相互聽評課,相互學習借鑒。認真寫好聽課記錄,及時記錄聽課體會和修改意見。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學校領導不少于20節。
4、積極選派相關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區級以上的.活動后,要求參會教師在教師會上交流。把新理念、新方法帶回學校,做到“一人參培,多人受益”。
5、繼續狠抓青年教師的培養,我校45歲以上的教師大多數,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校已經進入教師老齡化階段。因此,不斷激勵青年教師參加培訓、學習,在學習中增長才干,在學習中苦練內功,從而形成教師向專業化發展的成長階梯,是我校長期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
二、狠抓有效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為了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實現課堂教學的規范化、精致化、精講精練,我校要求教師做到:
1、備課。要求教師堅持上周備好下周課程。備課教案能反映出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其中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為重點,學校每月對教師備課教案評分定等,納入績效工資考核。
2、上課。要求教師上課精講精練,進入課堂要有強烈的目標意識、質量意識和效率意識。要實現“五個轉變”:目標上,由單純的為學生考試而教轉變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上來;內容上,由單一的書本知識轉變到聯系生活,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上來;對象上,由只重視尖子生轉變到關注學困生,面向全體學生上來;要求上,由一刀切轉變到注重發展學生個性上來;方法上,由“填鴨式”轉變到“啟發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上來,變學會為會學。
3、作業布置及批改。 “要讓學生走出題海,教師必須走進題海”,努力使作業設計體現針對性、鞏固性、建構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對課堂作業和練習堅持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學校加強了對教師作業布置及批改情況的檢查評分定等,納入績效工資考核。
4、復習和輔導。復習的各個階段和各個學科各有側重點,在復習的過程中,力求鞏固基礎,突破難點重點;目標明確,不簡單重復;學生知識逐步提高,精講精練,注重夯實基礎和能力的培養。“輔導”要針對不同學生特點,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實效。落實轉化“學困生”的各項措施,做到時間、地點、內容、措施、檢查均落實。
5、檢測與分析。重視和加強教學質量的檢測與分析工作,每學月進行學月知識檢測。每次檢測認真組織,嚴肅考風考紀。改革考試的形式,客觀、公正地進行教學評價,使檢測起到促進教學的作用。每次單元檢測后教導處對考試成績進行數據統計,分班級、學科制成表格,每位教師人手一份,由教務主任在全體教師會上進行對比分析,此次分析要求分析到每個班級;對考試進行橫向對比分析,找出得與失,總結問題,制定下一步策略。任課教師指導學生對學科試卷進行分析,認真分析每道錯題失誤的原因,并在試題旁作好旁批記錄,要求分析到每個學生。每次檢測結束后,教導處列出差距較大科目的任課教師名單,由校長、教導主任分別談話,幫助教師找出原因,尋找對策,盡快趕上。
三、狠抓教學過程管理,強化教學視導。
學校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除了平時的常規檢查,隨堂聽課外,還將加強對個別青年教師、不安心教學教師的管理,采取分階段、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轉變其思想,提高其業務能力。方法為:一聽:聽隨堂課堂教學;二看:看備課筆記、看作業批改、看聽評課記錄;三座談問卷:開教師座談會、學生座談會、問卷調查,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四總結提高:在上述調查基礎上,指導其總結成功的教學經驗,以發揚光大;指出其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和意見。全面解決"教"和"學"之間存在的實際問題,保證學校教學活動有秩序、高質量地正常開展,培養全體教師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教學作風,加強課堂教學管理。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我們將面臨新的挑戰以及新的機遇,在新的學期中我們將繼續以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推進課程改革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導處的指導、服務、督查的功能,扎扎實實開展教學工作方案,強化教學工作的全程管理,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發揮教師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1
一、指導思想
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實際行動,隨著我縣農村初中學生進城工程的全面實施,我縣教育工作已經進入內涵發展的新階段,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擺在當前全體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務。近幾年來,我縣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為了進一步提高我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二、總體目標
緊緊圍繞“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條主線,認真分析我縣教學現狀,研究教學策略,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向校長要質量,向教師要質量,向管理要質量,向教研要質量,向課堂要質量,下大力氣全面抓好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隊伍建設,促進教師整體素質提高
1、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深入開展學習、宣傳“師德標兵”活動,倡導“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高尚精神,積極踐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尤其是農村初中學生進城后,要切實加強教師敬業精神、奉獻精神的培養;要多一份愛心、耐心、恒心,深入洞悉學生心理,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性格特點和學習水平差異,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加強學生監管力度;要把規范師德行為作為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方面認真抓好;要將師德水平作為教師職務評聘和學校評優樹模的重要條件。今后,還要更高要求、更嚴標準地開展“師德標兵”和“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并予以重獎。
2、強化培訓實效。各校要結合實際,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教師培訓和校本培訓方案,按步驟、有目的地組織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校長作為教師培訓的組織者和培訓者,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做到決策要科學,規劃要具體,措施要得力,成果要顯著。二是加強主體培訓。教師作為培訓的主體,學校要引導教師以自學為主要形式,以教育、教學實踐為基本途徑,積極、主動、自覺地投入到繼續教育中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今后,對教師每年一次的素質測試要作為一項制度堅持實施。三是加強育人實效。通過育人能力培訓,教師要進一步明確德育工作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提高育人能力,將德育工作滲透到學校的一切工作之中,力求見實效。四是加強教學能力培訓。以掌握新課標、新教材,提高處理教材的能力為基本要求,以教學方法的研究、改革為突破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標,開展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在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確立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前我縣學科教學面臨的而且必須解決的、最緊迫的重大問題,要在全縣范圍內掀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高潮。
3、強化隊伍建設。各鄉校要進一步完善教師隊伍建設制度,大力發揮教學名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示范引領作用,給各類名師下達目標任務,加大對青年教師、新任教師的培養力度,并提供鍛煉機會和平臺,加快年輕教師成長步伐,盡快形成結構均衡、相對穩定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4、實施競聘上崗。各鄉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出勤、工作量、工作態度及工作實績等方面的量化考核,每月匯總公布,實行績效工資考核制度。并在學年末時實施“教師選擇學校,學校選擇教師”的雙向選擇、競聘上崗工作機制。
(二)強化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1、開展不定期督導與巡查,加強教學質量監測。縣教育局對我縣教學現狀進行認真分析,并開展不定期的教育教學管理巡查和專項督導,做到堅持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深入教師了解教育教學的真實情況,為科學決策和有效指導提供保障。同時加大對各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監控力度,制定、完善并實施初中各年級的教學質量調研測試、小學部分年級教學質量調研抽測制度。各鄉校也要立足實際,認真分析本鄉校存在問題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措施,加強對本鄉校教學質量的監測和研究。
2、加強教研教改,充分發揮縣教研室在提高教學質量中的指導作用。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切實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一是深入推進目標管理制度,強化縣教研室及各鄉校教研管理工作考核;二是進一步完善縣教研室及鄉校教研工作內部管理制度,科學規范教研工作管理;三是加大縣教研室、學校教研工作作風整頓力度,大興教育科研之風;四是多手段提高教研人員素質,加大教研員培訓力度;五是實行教研員深入基層蹲點包鄉校,包學科制度;六是加強國家、省、市、縣級教研課題的管理和研究,注重對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課題研究成果的推廣;七是縣教研室要扎實有效的進行教學質量調研、檢測、分析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強化校長在教學管理中的主導地位。校長要不斷學習學校管理理論,提高管理水平。逐步推行校級領導兼課制度,校長要加強對教學質量的管理,要親自抓教學工作;要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深入課堂開展聽評課活動,積極參加學校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今秋將組織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主題的校長論壇會,搭建學習心得與實踐經驗的交流平臺,促進科學決策、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能力的提高。
4、狠抓教學常規落實。認真學習、貫徹陜西省中小學教學規范和教學常規制度,切實抓好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輔導、測評等主要環節,把教學管理覆蓋到教學的全過程,全力抓好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5、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評價既要注重過程又要注重結果。學校在管理過程中,要建立有效的教學評價制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以科學的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學生不斷發展。
6、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教育教學。各校要結合實際,科學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管理、考核考評、業務培訓、表彰獎勵等各項管理制度,用制度全方位、全過程管理教育教學工作,并在運用過程中,不斷健全、完善,探索出適用性、可操作性強的管理辦法,把評優、評先與教學質量相掛鉤,體現能者多得的原則。
(三)深化課程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深化教學方式改革。
堅持以夯實“雙基”為重點,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積極開展啟發式教學,努力優化教學過程;注重實施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年齡階段特征和個體差異;不斷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加強教法學法研究,向課堂要質量。在教研室的具體指導下,各鄉校要進一步加大課程改革力度,深化素質教育。
2、扎實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工作。
認真學習和領會陜西省有關高考改革方案,做好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推進全縣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進一步加強高考信息采集,加強與省市名校的交流和溝通,加大高考指導力度,不斷提高升學率。
3、規范課程管理,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課程實施水平。
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管理與指導,按教學大綱要求開足開齊規定課程,確保體、音、美及科學等學科的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四)堅持把農村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1、加強農村學生進城科學規范期工作進程,加強教育質量整體進步。農村學生進城不只是重視享受優質資源,更要注重農村學生進城后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進步,加強教情研究,學情分析,加強尖子生培養,有針對性的制定與現實相適應的質量提高措施。
2、以抓好農村學校為重點,切實抓好控輟保學工作。農村初中進城后,農村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在各小學、各教育組。各鄉校要切實履行好職責,面向全體學生,抓好“學困生”幫扶工作,全面提高鞏固率和合格率;進一步加大控輟力度,強化中小學學生輟學報告制度,明確教師、當地政府及行政部門的控輟責任;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3、以落實農村幼兒園管理為核心,切實抓好學前教育。學前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鄉鎮教育組要引起高度重視,深入領會幼兒園管理章程和要求,履行管理職責,加強督查檢查,促使各幼兒園不斷更新辦園理念,改善辦園條件,提高辦園水平,為小學教育質量的進步打下基礎。
(五)建立保障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獎懲制度。
1、建立激勵機制。對于教育教學質量特別突出的校長,在干部提拔、評先評優上予以優先考慮,對管理松懈、教育教學質量水平不高或滑坡較大的校長適時進行誡勉談話,逐步建立與績效掛鉤的激勵機制。
2、設立教學質量獎。各鄉校要設立“教學質量獎”,按照年初下達的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獎罰兌現,特別是對勇于承擔基礎較差班級教學工作且教學質量顯著提高的教師給予表彰獎勵,教育局將對教學質量提升幅度較大的學校和教學質量突出的學校進行獎勵。
3、召開表彰大會。各鄉校要每年召開一次教育質量工作表彰大會,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要用一定比例的經費大張旗鼓的予以表彰獎勵和宣傳。
四、相關要求
1、加強督查。教育局領導及相關職能股室要帶頭深入學校,加強指導,抓典型、抓督導、抓考核,及時發現和解決影響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突出問題,逐步建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
2、加強領導。要繼續牢固樹立教學的中心地位,高度重視教育教學工作,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狠抓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廣泛動員。要組織全體教職工召開提高教學質量活動動員大會,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科學部署工作任務,嚴格做到任務明確、分工到位、責任落實。
4、落實方案。要結合學校實際,科學制定切實可行的提高教學質量方案,于20xx年10月1日前將方案上交教育局基教股。同時,認真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要結合學校實際,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提高教師能力水平和提升教學質量上下功夫。考卷及答案
5、總結提升。在開展工作的同時,做到適時總結經驗,剖析問題,及時整改,并做好各項工作的記錄及材料存檔工作,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進一步提升。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2
為推進我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做好推進義務教育初步均衡發展[20xx]達標驗收評估工作。根據號關于做好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的會議精神,特制訂我校推進義務教育初步均衡發展實施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強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為主線,以實施學校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為主要措施,以辦好學校,保障學生公平接受義務教育為宗旨,以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為目標,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水平的差距,力爭在兩年內實現義務教育初步均衡。提高義務教育整體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標
一年打基礎,兩年搞提升,三年創規范。力爭在三年內把農場小學辦成一所充分適應新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生全面發展,師生和諧成長,教學質量優異,學校建設標準”的兒童樂園。
三、主要任務
20xx達到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務:
1、學校設置。實現學校布局基本合理,學生能就近入學。
(1)走讀學生上學途中單程步行時間,單程時間達到規定要求。
(2)班數班額全部符合要求。
2、校園校舍。
校園校舍符合國家相關的建設標準,校舍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符合防災避險安全要求。實現教學、辦公、體育運動等不同功能合理5. 2分區。生均校舍建筑面積(不含學生宿舍)不低于平方米。
3、裝備條件
(1)學生課桌椅。達到每生有一套符合國家設計標準課桌椅。再添置部分常用教學設備,以滿足實際教學需要。
(2)根據學校現有規模和辦學條件,按照上級有關方案,我校將爭取在兩年內,使學校的各項設施達到標準化建設的要求:配備齊各功能室和整修運動場,使生均校園面積、體育活動用地、綠化用地、生均校舍建筑面積均達到省定標準。各種教育實驗儀器、圖書等達到省定標準,并得到有效使用。
4、師資隊伍
(1)按照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核定深化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規定,我校按編制配齊配足各類教師,來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
(2)按要求配齊學校領導,領導成員的年齡、專業結構合理,分工職責明確。
(3)所有教師都取得相應教師資格。
(4)教職工工作考核制度健全,完善教職工工作崗位責任制。
(5)保證教師按規定參加繼續教育、業務培訓和對外交流。每學xx年教師參加上一級業務部門組織的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學肘。
5、辦學經費
(1)教職工工資按照省有關規定能做到按月足額發放。
(2)嚴格執行收費規定,收費公示制度健全,無亂收費現象。
6、教育教學管理
(1)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深化課程改革,建設學校特色文化。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組織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大賽。引路課、觀摩課、公開課等教學活動。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包括6自習)不超過小時。
(2)實行校長負責制,健全了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管理。制定學校章程,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實現規范管理。
(3)規范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建立有利于素質教育實施的評價機制,糾正片面追求分數的傾向。建1立學區學齡前年人口及學齡人口登記制度,按照規定時間就近免試入學。
(4)健全學生輟學情況報告制度,學生達到零輟學。
(5)每個教學班配備一名任課教師做班主任,負責班級管理工作。并建立健全班主任、科任教師和家長的'聯系制度。
(6)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學校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品德、紀律、法制、行為規范養成、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落實教職工德育工作職責,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德育教育網絡。
(7)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教學常規。按照課程計劃的要求開全課程,開足課時,教學進度適中。不占用節假日和課余時間集體上課或輔導。
(8)按規定開展課間操、眼保健操等課間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每學年至少舉辦一次運動會。經常開展課外藝術活動。每學年舉辦至少一次全校文藝活動。
(9)每學期利用當地校外教育和活動場所,依托企業、鄉村和社區,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xx次。
(10)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在學校統一組織和安排下,由班主任主持,各科任課教師參加,同時聽取全體同學和家長等各方面的意見。學生學業評價工作,日常考察由任課教師負責,期中期末考試由學校統一組織。
(11)建立比較完善的校本教研、科研和校本培訓制度,健全教師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制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2)97%各年級全科合格率:不低于xx。畢業年級學生畢業率達到98%、95%、7%。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達到近視眼年新發病率控制在以內。
(13)實行安全工作校長負責制,有專人負責安全工作。學校設施、消防、用電、衛生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每學期期初、期末組織安全檢查兩次,及時發現和排除各類安全隱患。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培養師生自救自護能力。
四、措施與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要把義務教育學校達標評估驗收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擺到突出位置,作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一件大事來抓。成立達標驗收工作領導小組。全權負責達標驗收工作的組織協調工作。校長親自掛帥,其他小組成員任務分解、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化整為零、限期達標,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達標驗收任務。要認真學習《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驗收指標體系》和《義務教育學校達標情況評估驗收指標說明》,明確評估具體項目、內容和要求,對照指標體系逐項進行自評,確定達標項目、未達標項目以及未完全達標項目,明確工作重點、難點和突破口,制訂達標的措施和完成時限表。
2、建立機制、以評促建。要以此次達標驗收為契機,進一步健全完善學校各項管理機制,加強學校標準化建設,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更加注重內涵發展,通過此次達標驗收,推動學校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全面提高整體辦學水平。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3
根據XX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檢工作的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進一步提高我校辦學質量和水平,促進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和諧發展,保證我轄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順利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學校辦學條件、總體水平和各項指標達到省辦學條件標準化標準為準則,以實現我校不斷縮小與先進學校的差距,積極實施“科教興校”戰略,進一步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學校,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三個專業工作組,具體負責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開展。人員組成及職責如下:
XX中學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三、目標任務
使我校符合辦學條件標準化要求,教育資源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要,開齊國家規定課程。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班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快速縮小與先進學校的差距,達到基本均衡。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2023年3月2日至6日)
制定方案,成立組織機構,召開動員大會。安排部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廣泛宣傳開展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實施步驟,努力提高廣大教師對此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并積極參與和支持創建工作。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2023年4月6日至2023年6月25日)
1、建立工作機制。根據《XXX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檢推進工作實施方案》,制訂本校實施方案,建立工作機制,明確責任人,準備相關資料,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2、自查整改。對照省定標準和責任分工,學校各部門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對照《XX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基本標準(試行)》和《XX省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評估實施細則(試行)》對學校各項工作進行逐項自查評估,使各項指標都達到規定的辦學條件基本標準,各項數據與上報中央數據相符,在此基礎上上報自查報告,并接受市教育局評估驗收,并根據評估驗收意見,認真開展查漏補缺,全面整改落實。
3、驗收提高。接受國家督導組抽檢。
第三階段:迎檢評估階段(2023年9月25日至10月上旬)
主要任務:做好迎檢工作各種檔案資料整理和歸檔工作;9月25日前做好迎接市教育局驗收的`準備工作;10月8日前做好迎接國家教育督導團抽檢的準備工作。
五、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學校成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分工負責,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2、廣泛宣傳,全面動員。一是召開動員大會,在全校營造創建工作的濃烈氛圍。二是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對創建工作進行宣傳和報道,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三是在學校張貼標語、掛橫幅,積極宣傳均衡發展工作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
3、爭取資金,加大投入。摸清家底,找出差距,積極爭取資金,按照基本標準完善各種實驗裝備和教學設施。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4
為貫徹落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根據XX縣教育局辦發【2023】XXX號、XXX縣室《關于推動創建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縣的通知》及相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提升我校義務教育辦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我校決定全面啟動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為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實施,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科學和諧理念為引領,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以促進教育公平為取向,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提高公民素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力爭用3年時間,集中力量積極構建教育思想、教育條件、教育管理和教育水平的優質均衡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認真完成組長交辦的工作任務;負責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的督促檢查;協調解決優質均衡發展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做好優質均衡發展相關數據的統計分析與報表工作;
XXX一一認真完成組長交辦的工作任務;負責優質均衡發展工作中的教育質量評估指標、協調其它工作;
XXX一一負責本校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的檔案材料存檔管理。
成員:全體教師
成員職責:認真貫徹落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領導小組的決策和部署;完成組長、副組長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做好本校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的落實;做好教育均衡發展相關數據的統計分析報表級檔案材料存檔管理等工作。
三、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1、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在教育局及聯校的具體指導下,力促各項工作分步實施,齊頭并進,校舍建設達到標準,校園環境規范整潔,設施設備滿足教育教學需要,辦學水平明顯提升。
2、實現學校管理規范化。通過科學規劃和規范建設,促使學校規范辦學、規范管理,促進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3、實現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通過規范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認真實施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等,促進教育質量全面提升,基本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二)具體目標(近三年完成)
1、資源配置
(1)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達到4.2人以上。 我校在校生682人,教職工49人,其中專任教師46人,高于規定學歷教師38人,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達到5.57人。
(2)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數達到1人以上。 目前,我校擁有縣級及以上骨干教師12人,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數達到1.76%。
(3)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音樂、美術)專任教師數達到0.9人以上。
目前,我校擁有體育、藝術(音樂、美術)專任教師5人,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音樂、美術)專任教師數0.73人,不達標準。
20xx、2023年兩年內向縣教育主管部門申請分配專任教師4名,使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音樂、美術)專任教師數達到0.9人以上。
(4)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達到4.5平方以上。
我校現有教學及輔助用房1749平方米,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2.56平方,不達標準。
2023年內向縣教育主管部門申請新建教學及輔助用房2902平方米。
(5)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到7.5平方以上;
2023年將底建設完成高標準田徑運動場平方米并投入使用,達到標準。
(6)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達到2000元以上;
現教學儀器設備值1217893.1元,生均1785.77元,不達標準。 2023年內向縣教育主管部門申請補充教學儀器設備,使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達到30000元以上。
(7)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2.3間以上。 現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3.08間,達到標準。 為滿足教師更好地運用信息化手段教學,20xx年將向縣教育主管部門申請更換高配置教學用一體機30臺、多媒體講桌20套。
2、教育質量
(1)在校生鞏固率100%;
(2)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5%以上;
(3)制定章程,實現學校管理與教學信息化;
(4)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
(5)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設施設備利用率達到較高水平;
(6)德育工作、校園文化建設水平達到良好以上;
(7)課程開齊開足,教學秩序規范,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開展;
(8)無過重課業負擔;
(9)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相關科目學生學業水平達到III級以上。
四、基本要求
實施學校標準化建設,結合我校發展實際,充分考慮教育形勢和學齡人口變化等因素,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統籌安排、逐年推進"的原則,使各項預定目標建設達到標準化。同時,堅持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并重,力求做到硬件從嚴,符合標準,軟件從優,凸現特色和亮點,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學校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優化教育資源。通過向上級爭取和鼓勵在校教師進修等方式,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優化師資隊伍,辦學效益明顯提高。
2、校舍建設。使用好現有校舍,能夠滿足素質教育和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所必需的活動場地和基本條件。生均校園占地面積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積要基本符合規定,學生人人有標準課桌凳;有滿足師生生活和教學需要的辦公用房、餐廳、等生活用房;運動場地基本達標;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5
為貫徹落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根據相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提升我校義務教育辦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我校決定全面啟動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為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實施,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科學和諧理念為引領,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以促進教育公平為取向,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提高公民素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力爭用3年時間,集中力量積極構建教育思想、教育條件、教育管理和教育水平的優質均衡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負責本校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全面工作;
副組長:
認真完成組長交辦的工作任務;負責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的督促檢查;協調解決優質均衡發展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做好優質均衡發展相關數據的統計分析與報表工作;
XXX一一認真完成組長交辦的工作任務;負責優質均衡發展工作中的.教育質量評估指標、協調其它工作;
XXX一一負責本校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的檔案材料存檔管理。
成員:全體教師
成員職責:認真貫徹落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領導小組的決策和部署;完成組長、副組長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做好本校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的落實;做好教育均衡發展相關數據的統計分析報表級檔案材料存檔管理等工作。
三、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1、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在教育主管部門及聯校的具體指導下,力促各項工作分步實施,齊頭并進,校舍建設達到標準,校園環境規范整潔,設施設備滿足教育教學需要,辦學水平明顯提升。
2、實現學校管理規范化。通過科學規劃和規范建設,促使學校規范辦學、規范管理,促進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3、實現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通過規范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認真實施新課改、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等,促進教育質量全面提升,基本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二)具體目標(近三年完成)
1、資源配置
(1)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達到4人以上。
我校在校生682人,教職工49人,其中專任教師46人,高于規定學歷教師38人,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達到57人。
(2)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數達到1人以上。
目前,我校擁有縣級及以上骨干教師12人,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數達到.、76%。
(3)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音樂、美術)專任教師數達到9人以上。
目前,我校擁有體育、藝術(音樂、美術)專任教師5人,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音樂、美術)專任教師數73人,不達標準。
20XX、20XX年兩年內向縣教育主管部門申請分配專任教師4名,使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音樂、美術)專任教師數達到9人以上。
(4)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達到4.5平方以上。我校現有教學及輔助用房1749平方米,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2.56平方,不達標準。
20XX年內向縣教育主管部門申請新建教學及輔助用房2902平方米。
(5)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到7.5平方以上;
20XX年將底建設完成高標準田徑運動場平方米并投入使用,達到標準。
(6)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達到2000元以上;現教學儀器設備值1217893.1元,生均1785.77元,不達標準。
20XX年內向縣教育主管部門申請補充教學儀器設備,使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達到20000元以上。
(7)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2、3間以上。現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3、08間,達到標準。
為滿足教師更好地運用信息化手段教學,20XX年將向縣教育主管部門申請更換高配置教學用一體機30臺、多媒體講桌20套。
2、教育質量
(1)在校生鞏固率100%;
(2)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5%以上;
(3)制定章程,實現學校管理與教學信息化;
(4)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
(5)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設施設備利用率達到較高水平;
(6)德育工作、校園文化建設水平達到良好以上;
(7)課程開齊開足,教學秩序規范,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開展;
(8)無過重課業負擔;
(9)在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相關科目學生學業水平達到III級以上。
四、基本要求
實施學校標準化建設,結合我校發展實際,充分考慮教育形勢和學齡人口變化等因素,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統籌安排、逐年推進”的原則,使各項預定目標建設達到標準化。同時,堅持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并重,力求做到硬件從嚴,符合標準,軟件從優,凸現特色和亮點,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學校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優化教育資源。通過向上級爭取和鼓勵在校教師進修等方式,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優化師資隊伍,辦學效益明顯提高。
2、校舍建設。使用好現有校舍,能夠滿足素質教育和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所必需的活動場地和基本條件。生均校園占地面積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積要基本符合規定,學生人人有標準課桌凳;有滿足師生生活和教學需要的辦公用房、餐廳、等生活用房;運動場地基本達標;實驗室、儀器室、器材室、圖書室、閱覽室等活動場地和基本條件全面達標。
3、設施設備。配足配齊必要的教學儀器、實驗設備、文體器材、電教設備、圖書音像資料、信息技術設備等,并對易損易耗品進行逐年補充。按標準配備計算機教室,普及信息技術教育。
4、隊伍建設。按崗位進行教師聘任制調整。逐步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爭取新補充教師,鼓勵在職教師進修。教師隊伍的職稱、普通話測試水平、計算機操作水平以及繼續教育等方面達到有關要求。
5、學校管理。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教職工業務考核制度、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落實教師聘任制度、校務公開制度、就近免試入學制度、學生流失報告制度和動員流失學生復學責任制度。依法辦學,行為規范,嚴格執行各項政策。學校的各項管理,包括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學籍管理等,有人員、有職責、有制度、有考核、有獎懲,做到規范有序、民主科學,有特色、有創新。
6、教育教學。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性差異,尊重學生人格,培養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認真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全開齊課程,達到教學基本要求。全面實施新課改,重視體育和美育工作,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積極推進教師和學生綜合評價改革。認真落實綜合實踐課和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合理安排學生課余時間。重視班主任工作,加強學校、家庭、社會的聯系,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建立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學生入學率、畢業率、輟學率均達到或控制在規定的比例。
7、校園文化建設。建設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學校的校訓、校歌、校徽、校標等設計能夠體現學校特點和教育理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認真開展藝術、體育、科技活動,每學年組織體育運動會和各種形式的藝術節、科技節及讀書、讀報、演講等活動。校園達到綠化、美化、凈化。在校園內開辟綠化小景區、小種植園。注重校園人文環境建設,利用板報、櫥窗、走廊、墻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教育、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五、主要措施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實現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科學合理配套義務教育資源的需要;是縮小城鄉之間、校際之間辦學水平的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需要;是進一步鞏固危房改造成果,高標準、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需要;是加快義務教育發展的重要載體,要切實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加大宣傳力度,落實規劃要求;要把學校標準化建設當作推進學校發展和提高全校學生素質的一項重大工程抓實抓好。
2、明確責任,加強領導。實施學校標準化建設是一件系統工程。要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全面運作。認真組織實施,努力達到標準化建設的各項要求,全面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和水平。
3、統一要求,加強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分類分期推進標準化建設;按照省定標準,校舍、場地、辦學設施、課桌凳以及電化教育、教學儀器、信息技術、圖書、美術、音樂、體育、衛生等設施設備,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裝備或更新換代,并實行規范化管理執行統一標準,實現辦學條件的基本均衡。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6
為進一步加快基礎教育發展步伐,促進我校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讓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優質教育,整體提升我校的基礎教育水平,我校注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使學校布局合理化、辦學條件標準化、師資群體骨干化、學校管理規范化、培養目標特色化、教育質量一流化的均衡發展的現代教育特色。
一、學校基本情況:
XXX鎮XXX小學占地面積近XXX平方米,學校現有XXX個教學班,本學期在校學生XX人。校園布局合理,教學區、綠化區、活動區劃分清晰,三棟教學樓,1個多媒體教室,標準化學生食堂一個,學校設有科學教室、音樂教室、計算機教室、心理咨詢室、衛生保健室,200米跑道的操場一個。
二、總體思路:
圍繞“均衡、規范、提升”三個關鍵詞開展工作。 均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全校教育工作均衡發展。 規范:規范學校管理,各項評估達標。
提升:提升學校文化內涵,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三、目標任務
我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是:以創辦示范小學要求為標準,加強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校園凈化、綠化、美化;學校內部設施達國家一類標準,加快校園網建設,全面實現“班班通”;45歲以下的教師100%達到大專以上的學歷,其中30%達到本科學歷,教師掌握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適應新課程改革實驗的需要,適應學科素質教育的需要;教育質量創一流,藝術教育創特色,堅持面向全體,面向每一位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讓每個學生在學校都能接受同樣的優質教育的同時,每人都能在藝術上有一門專長,得到全面、主動、和諧地發展。
四、組織機構
為加強學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領導,特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五、星取主要措施
(一)實施校園文化工程,豐富學校發展內涵
1、進一步加強工作作風建設。一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全體教職工要認真履行職責,盡心盡職做好個人的崗位工作,教好書、育好人,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開展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學校班子全體成員要深入班級、深入教師、學生,當好師生的'表率,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二是轉變工作作風,切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要繼續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不浮躁,埋頭苦干不張揚。自覺增強憂患意識、創新意識、率先意識和全局意識,不斷推進辦學水平躍上新臺階;堅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嚴格執行教代會制度,繼續推行校務公開,進一步加快學校管理民主化、法制化進程;堅持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堅持勤儉辦學,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全體教職工一定要珍惜崗位、珍惜擁有,要經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經得起考驗。三是在學生群體中,依照學校“德育教育實施方案”要求,加強德育教育工作,促使學生良好道德習慣的口趨形成。
2、繼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加大校園文化軟硬件投入力度,根據學校實際,找準定位,以“XXX鎮XXX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為指導,深化班級文化、校園文化建設,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底蘊,結合現代學習理念,不斷挖掘校園設施資源和學校發展中積淀的文化內涵,做好學校特色項目的規劃與創建工作。
3、加強學校的制度化建設。建立健全學校管理制度,促進學校管理的逐步規范,關注、加強薄弱環節的管理,促使學校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文化。
(二)實施師資建設工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繼續實施“確定課題、名師引領、自我加壓、活動助力”的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設,在加強師德建設的同時。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1、確定課題:要求所有教師每人確定一個研究課題,針對課題進行學習研究活動,引導教師制定個人專業成長規劃;建立教師專業成長檔案,按年度考核目標達成情況,并作為教師聘任的重要依據;同時為教師創造學習提高的機會、成長發展的舞臺。
2、名師引領:一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聆聽、觀摩專家名師的授課講學;二是繼續通過XX市城區重點小學“校際聯誼”活動等形式,充分利用名校資源,發揮名師引領作用;三是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通過教師間“拜師學藝”活動,開展扎實有效的校本教研,使校本教研真正回歸學校、回歸教師、回歸課堂,真正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教學質量之目的,同時要起好示范、好輻射作用。擬開展語、數科課堂教學評優和優秀課改論文評選和集結論壇活動。
3、自我加壓:落實學校教學常規檢查制度,要求每人每天讀一篇目教育理論文獻,每周有教學反思并擇優交流,每月有一則典型示范的教學案例上交教導處,每學期上一堂校級研討課,每學期寫一篇優秀論文或經驗總結。要求每位教師制定好個人的發展目標,選定一個研究課題,生成一個策略,推廣一條好經驗。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作用,促進骨干教師群體的有效形成。
4、活動助力:定期組織專家講座、集體備課、優課競賽、論文評比、讀書匯報、全員培訓等活動,幫助教師提升專業發展水平。繼續開展教學開放日活動和骨干教師教學示范課、匯報課活動。
(三)實施質量提升工程,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1、圍繞“創特色學校,辦成功教育,育創新人才”的辦學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少先隊為陣地,以活動為載體,提高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促進學生成長、成人、成才。
2、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加強教學全程跟蹤管理,教師上課必須過五關:集體備課關、課堂教學關、作業批改關、質量監控關、學生評議關、建立學生學習檔案、實行動態管理,教學評價體系,重視過程性評價、發展性評價,提高質量評估的科學性。
3、繼續加強藝術教育,辦好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進一步推進“陽光體育進校園”活動,確保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繁榮校園文學創作,營造書香校園,同時,繼續辦好科技、書畫、舞蹈等特色項目,組織各種興趣小組,辦好學校的品牌特色,以特色文化帶動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升。
(四)實施和諧校園建設工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凸顯德育為先。以《XX鎮XX小學德育教育實施方案》為指導,以“德育常規檢查”為抓手,重點抓好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榮辱觀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培養。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建立心理咨詢室、開通心理咨詢熱線等各種形式全面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做好關愛學生,注重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工作,使適齡兒童的按時入學率、鞏固率都達到100%。
3、開展學校辦學的自我評價,通過自評自糾,不斷改善辦學條件、規范學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抓好校風建設。嚴格按照關于調整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有關部署,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免除全體學生雜費,免費為學生提供教科書。嚴禁出現隨意購買教輔用書和擅立收費項目、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搭車收費等違規違紀現象。繼續將校務公開工作推向制度化、規范化。
(五)加強校園建設工程,實現學校教育教育均衡發展按照“高品位規劃,高標準建設”的要求,規劃、實施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啟動教育現代化建設工程,在做好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設的同時,優化校園內所有發展空間,讓每一面墻壁說話,讓每一個校園景點啟智,讓學生進入校園得到美的感受,藝術的熏陶,心靈的陶冶,使師生在我們學校這個藝苑樂園中,會因美生愛、由愛而生樂、由樂而好學,從而健康幸福地成長。建設好現代化文明校園,不斷顯現學校辦學風格和辦學特色,實現學校教育的均衡發展,譜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嶄新篇章。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7
為加快我校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研究的步伐,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全面發展。特制定我校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
和河南省教育廳關于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有關文件為指導,結合我校實際,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建立健全包括學生評價、班級評價、教師評價等內容的以校為本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導向功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內涵提升。
二、基本原則
(一)整體架構。評價實施方案,力爭涵蓋學生評價、班級評價、教師評價等方面的評價內容。
(二)突出重點。學生評價突出學業評價、綜合素質評價、特長評價等。班級評價突出班級建設和學習小組建設。教師評價應促進教師質量觀、評價觀的轉變。
(三)易于操作。評價實施方案是力求簡單易行,便于操作實施。
三、制定過程
我校充分認識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度重視,精心策劃,抓好落實。
我校評價實施方案在充分征求教師、學生和家長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經過反復醞釀、討論,最終形成我校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方案。評價方案的制定實施,必將促進教師、家長質量觀、評價觀的轉變,也一定會充分發揮評價的正確導向作用,促進學校教育生態的改善。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8
根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江蘇省《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精神,認真落實《鹽都區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學校“四名”工程行動計劃》,建立體現素質教育宗旨,符合輕負擔高質量要求的綜合評價制度,引導廣大校長和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教師觀、學生觀,深入踐行“名在減負、名在特長、名在名師、名在文化”的辦學理念,切實規范辦學行為,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努力實現全區小學教育高位均衡發展。
二、評價內容
分辦學行為、德育工作、師資隊伍、學業水平、學生特長、辦學特色等六大項,總分為100分。
三、評價標準
1.辦學行為(10分)
(1)開齊規定課程,開足規定課時,不隨意增減課程課時。課表、課外活動安排表上墻上網,沒有弄虛作假現象。(2分)
(2)嚴格執行全區統一制定的學生作息時間,非經區局批準不得隨意調整,確保學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學時間不超過6小時。(2分)
(3)有切實的課外作業總量監控機制,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中高年級每天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節假日、雙休日沒有違規補課的現象,沒有舉辦奧數班。(2分)
(4)規范考試科目和次數,學校組織的考試每學期不超過一次,科目不超過3門。(2分)
(5)認真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不少于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學生體質健康整體水平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近視率、肥胖率明顯降低。(2分)
2.德育工作(10分)
(1)把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重視整合德育資源和開發優質德育課程,德育內容豐富。(2分)
(2)將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德育隊伍健全,職責明確。(2分)
(3)德育活動形式多樣,校園育人氛圍濃郁。(2分)
(4)班主任工作扎實有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開展。學校、社區、家庭溝通良好,形成合力。(2分)
(5)學生熟悉《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行為習慣良好,精神風貌積極向上,無隨地吐痰、亂扔亂拋、亂涂亂畫、大聲喧嘩等現象。(2分)
3.師資隊伍(20分)
(1)學校有師資隊伍建設五年規劃,教師有個人專業發展規劃,目標任務明確,措施實在達成度高。具有相應教師資格證書的比例達100%,40周歲以下的教師全部達專科以上學歷。(4分)
(2)扎實開展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堅持周六上午教師集中業務學習制度,認真落實集體備課基本要求。深入開展教師學習教育活動,教師參加全區集中考試合格率達100%。積極組織在職教師新課程培訓和轉崗培訓,大力實施“青藍結對”和“名教師名校長”工程,創造條件設立首席教師和名師工作室。(4分)
(3)加強師德行風建設,熱情關愛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人格,無體罰、變相體罰或“心罰”學生的現象。遵紀守法,無違法犯罪;廉潔從教,不搞有償家教。(2分)
(4)全面開展“有效課堂教學人人達標”活動,每年參加區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類優質課競賽有一定人次獲獎,優課率達50%以上并逐年增加。(5分)
(5)大力開展教科研活動,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際,圍繞“以生為本,減負增效”開展課題研究,每年有一定數量的教育教學論文發表或獲獎,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并正常結題。(5分)
4.學業水平(30分)
牢固確立“讓每一個學生成人,讓眾多的學生成才;讓每一個學生合格,讓更多的學生優秀”的辦學理念,區直小學、中心小學全科及格率達98%,優秀率達50%以上;村小學全科及格率達95%,優秀率達35%以上。學業水平評估由六年級語數外質量調研(15分)、二~五年級語數外隨機抽測(10分)和全區小學生常技科檢測(5分)等三個部分組成。
5.學生特長(20分)
所有的學生都會演奏一種樂器,掌握兩項以上運動技能,在美術、民間傳統文藝特色項目方面有自己的長項。全區小學生素質檢測和學生參加區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類競賽獲獎情況,各占10分。
6.辦學特色(10分)
(1)各學校有80%以上學生參與的特色項目,且50%以上的.學生能隨時展示才藝。(3分)
(2)努力構建健康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全面加強“三風”建設,設計出校旗、校徽,確定好校訓、校歌、校樹、校花,編印校報、校刊,建好校史陳列室,雕塑、標語牌、畫廊、展廳制作與布置精巧和諧。(3分)
(3)學校工作成績顯著,獲區級以上表彰獎勵。(4分)
四、考評辦法
1.分級考評。區局負責對區直小學和中心小學進行考評,中心小學負責對村小學進行考評。按“一校制”管理要求,村小教學質量納入中心小學考評。
2.分層考評。根據各學校辦學規模、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等實際情況,對全區23所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分基礎性、發展性、示范性等三個層次進行考評,體現分類要求、分層推進的原則,使所有的學校都有比學趕超的動力。學校考評層次的劃分與確認,實行自我認標和區局定標相結合,每學年初由學校書面申請,區局確認后發文公布。
3.分塊考評。局相關職能科室對小學教育質量評價的六大項,分別確定具體的賦分標準,實行分塊考核賦分、綜合確定格次。其中辦學行為和德育工作由督導室、普教科負責,師資隊伍由組織人事科、教研室負責,學業水平由教研室負責,學生特長和辦學特色由普教科、體育科負責,最后由普教科匯總報局務會研究決定。
五、考評獎懲
區局根據綜合考評結果,每年表彰三分之一左右的區直小學、中心小學,并與校長績效考核掛鉤;對發生師生違法犯罪、重大安全責任事故、違背省“五嚴”規定被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通報批評或產生其它重大負面影響的學校,均實行“一票否決”;對辦學水平較差或退步較大的學校列為重點管理單位,認真剖析原因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予以整改,以促進全區小學教育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01-03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范文06-07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精選8篇)12-20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精選22篇)03-31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13篇)01-03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通用17篇)11-04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 集合13篇01-05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心得04-07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學習心得范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