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評價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評價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評價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全面考核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轉變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觀,建立有利于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評價體系,根據《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二、組織領導
(一)成立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zz
副組長:zz
組員:zz zz zz zz zz zz
2、工作職責:組織、協調、指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開展,負責審核學生綜合素質的定性與定量評價,并確定學生的.畢業綜合評語和“審美與藝術”、“運動與健康”、“勞動與技能”、“探究與實踐”等項目測評的最終等第。
(二)成立相關測評小組
1、綜合評語實施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zz
組員:高一高二各班主任
(2)工作職責:組織宣傳學習;每學期組織學生自評與同伴互評,撰寫、上報綜合評語,并及時進行反饋;負責相關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2、審美與藝術項目測評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zz
組員:zz zz zz zz zz zz
(2)工作職責:負責本項目中的音樂專項測評與美術專項測評工作,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審核學生免測條件,確定免測學生名單;及時向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提供本項目學生測評等第情況。
3、運動與健康項目測評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zz
副組長:zz
組員:zz zz zz zz zz zz
(2)工作職責:負責本項目中的運動技能專項測評和體能測評,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審核學生免測條件,確定免測學生名單;及時向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提供本項目學生測評等第情況。
4、勞動與技能測評機構:
(1)人員組成
組長:zz
組員:高一高二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任教師及有關實驗員。
職責:負責學本項目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技能,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等五個專項測評工作,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及時向校測評領導小組提供勞動與技術類A等申報名單。
5、探究與實踐項目測評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zz
副組長:zz
組員:參與組織開展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活動的相關教師。
(2)工作職責:負責學生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三個專項的測評工作,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及時向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提供本項目學生測評等第情況。
三、評價內容、形式及辦法
1.定性評價
(1)評價內容:學生道德品質、公民素養、情感態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質。
(2)評價形式:綜合評語(包括分層概述、突出表現、紀實性材料等)。
(3)評價辦法:在學生自評、互評、任課教師評價基礎上,由班主任每學期撰寫一次;畢業綜合評語由畢業班班主任在各學期評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發展變化情況進行撰寫,并經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審核后確定,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
2.定量評價
(1)評價內容:審美與藝術(音樂、美術)、運動與健康(體育與健康)、勞動與技能(理化生實驗技能、信息技術、通用技術)、探究與實踐(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社區服務)四大塊。
(2)評價形式:確定“測評等第”,分A、P、E三等(或P、E二等)。
(3)評價辦法:由學校各測評小組每學年組織測評一次,測評成績分A、P、E三等(或P、E二等),其中A等不超過20%,E等不超過5%。學生測評最終等第由學校測評領導小組根據浙江省有關測評規定予以確定,其中A等不超過25%,E等不超過5%。對評定結果中獲得A等的學生在校內張榜公示,對評定為E等的學生給予書面通知。
四、評價時間安排
1.綜合評語(定性評價)每學期實施1次,要求在每學期結束前2周內完成;畢業綜合評語在學生畢業當年的4月份完成。
2.審美與藝術、運動與健康、勞動與技能、探究與實踐項目測評(定量評價)每學年實施1次,要求在每學年第二學期第15周前完成;學生測評最終等第在學生畢業當年的4月份確定。
學生評價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1、全面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五項管理”和“雙減”工作,多角度、全方位評價教師和學生。
2、重視團隊、集體評價,培養師生的合作互助能力。
二、學生星級評選條件:
1、全能星
評選條件: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在社會上做熱愛祖國、文明禮貌、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好少年;在學校做模范遵守《中小學生守則》和學校規章制度,勤奮好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身體健康、成績優秀的好學生。
2、管理星
評選條件:班干部或小組長,對工作認真負責,能協助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做好工作,在班級管理和小組管理工作中作用突出,成績顯著。
3、環保星
評選條件:積極參加學校組織和班級組織的各項勞動,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講究個人衛生,勤洗手臉,穿著整潔;按時值日,完成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能主動維護班級和學校的衛生。
4、愛心星
評選條件: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執勤工作,責任心強。有愛心,在學生幫扶活動中積極參與,效果顯著。
5、少隊星
評選條件:是少先隊員,思想覺悟高,各方面起模范帶頭作用,傳播正能量,為紅領巾爭光,為隊旗添彩。
6、學習星
評選條件:學習努力,習慣良好,各科成績都能達到優秀的學生。
7、進步星
評選條件:本學期以來學習踏實認真,成績有大幅度提高,特別是期中考試以來成績提高明顯的學生。
8、英語星
評選條件:熱愛英語學習,主動幫助別人學習英語,英語成績突出,朗讀生動,發音準確。
9、數學星
評選條件:熱愛數學學習,數學成績穩定突出,思路開闊,知識面廣,有答疑解難能力。
10、文學星
評選條件:喜歡閱讀,語文基礎扎實,說話流暢完整,寫字規范工整,能堅持寫日記,作文功底深,作文經常在報刊上發表或成為老師范文。
11、體育星
評選條件:認真上好體育課和大課間活動,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在體育達標測試中成績優秀,在運動會和各項體育比賽中成績突出。
12、才藝星
評選條件:認真上好活動課,在書法、音樂、美術、魔方、表演、舞蹈等社團活動表現突出,被大家廣泛認可。
13、閱讀星
評選條件:喜歡讀書,經常讀書,堅持讀書,課外知識豐富,文學功底深厚,并能帶領小組或班級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4、團隊星
評選條件:從優秀小組中選拔,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團隊紀律嚴明,幫扶成績突出,衛生整潔,榮譽感強,量化積分靠前,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成績優異。
15、志愿星
評選條件:主動參與學校檢查和管理,協助輔導員和政教主任做好學校各項工作,能獨擋一面,有領導能力,有公信力。
三、教師星級評比條件:
16、管理星(1人):
評選條件:從領導班子成員中評選。有事業心,有工作熱情,有服務意識,有奉獻精神,分管工作完成出色,值班巡視認真負責,分管樓層成績突出。
17、團隊星(2人):
評選條件:評選優秀辦公室。所有成員能團結在包干領導周圍,各成員工作積極主動,搭檔團結協作,成員之間互幫互學,量化積分領先,教學成績突出。
18、合作星(4人):
評選條件:評選班級管理優秀搭檔。搭檔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溝通順暢,在工作上能形成互補,個人量化成績領先,班級量化成績領先,班級教學成績突出。
19、桃李星(若干)
評選條件:評選優秀師徒。在師徒結對活動中,師傅做好傳幫帶,徒弟踏實學習,業務能力出眾,師徒共同成長,一塊進步,受到一致好評。
20、業務星:(4人)
評選條件:學期講授1節以上公開課,課堂教學獲大家好評;重視基本功訓練和學習;業務檢查積分位居前二分之一;班級管理規范有序,合作互助小組建設有特色;家校合作順暢;積極參加鄉校組織的各項業務活動。
21、履職星(8人):
評選條件:愛崗敬業,團結同事,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能創造性開展各項工作,注重個人學習,注重提高業務能力,教育教學成績突出。
22、創新星(若干)
評選條件:在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等教育教學中有獨特的思路和見解,形成自己的模式和風格,在學校有推廣價值和意義。
四、班級星級評比條件:
23、紅星班級(4個):
評選條件:班級管理規范,堅持做好一日常規,小組建設成效顯著,學生精神面貌良好,學生表現積極向上,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無重大安全事故和違紀行為,量化積分領先,班級成績突出。
五、評選辦法與要求:
1、每學期評選一次。
2、學生各種獎項均不限名額,但選出的先進個人或團隊一定要名符其實,給學生一個正確的發展導向,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有量化積分(或分數)的`,按積分(或分數)多少直接認定;沒有量化積分的,在班級內公開進行評選。
4、班級各種星評選分兩步:第一步學生自己申報,這是學生自我評價的過程,這很重要。第二步班級評選。根據申請名單,逐項進行評選,選票超過半數即可當選。這個過程一定要進行,讓學生知道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5、教師和班級星級評比,按學校記錄的量化積分進行評定。
6、體育達標測試不及格的同學,一票否決,不能參與各種星級評選。
六、獎勵辦法:
1、獲獎團體和個人,在表彰會上頒發獎狀和獎品。
2、制作版面,在校園內宣傳。
3、將獲獎人員分組拍成照片,編輯成公眾號進行宣傳。
學生評價方案 篇3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教育部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中心:
以下是我們的課題申請方案,請各位專家給予指正,懇請通過。
一、課題的提出
隨著《課程標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小學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在我省盡管新一輪教材使用已經進行了6年多的時間,但是有一些問題一直困擾著一線教師,例如:如何正確的把握《課程標準》的階段目標?知識與技能教和學到什么程度才算符合《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學生要達到保底要求到底需要作多少道題目?當前考試題目如何具體體現《課程標準》的理念并具體呈現……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有些現行的課堂教學練習、考試題目不能夠很好的體現《課標》的新理念,有的甚至打著新課程的旗號,將人們棄之不用的題目加以“重現”,用一些引領師生鉆牛角尖的所謂“繁、難、偏、舊、怪”的題目來干擾新課程的實施,直接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雖然,“建立國家中小學生學習質量分析與指導系統”項目組也在立項研究學業測評問題,并在實驗區域的各省市舉行了《中小學生學習質量能力水平測試與分析》,通過參與這項測試使我們意識到:評價系統缺失的教育必然是低效的教育,而評價系統不科學的教育則很容易變為異化的教育。但由于我省一現教師教育理論和實踐水平的現有水平的限制,加之當前社會和家長對這樣的測試題目認同程度還有一定的差距,有一個逐步接受和融合的過程。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師生急需參加由學科專家把關的、能夠體現《課程標準》本質特征的小學生綜合學業質量評價研究項目中來,通過課堂教學練習和測評研究項目的研究和實施,暨通過一個實驗周期的學習和研究,力爭提高理論和操作層面的水平,逐步引導教師通過該課題研究,推動社會和家長對學生綜合學業水平測試的接受和理解,逐步與國家研究的或國際學生水平測試相接軌。用以檢驗學生綜合學業水平的達成情況,在促進教師的教學反思的同時,也使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積累學習經驗。
經過前一階段的學習,我們認識到:如果一直以考試代替評價,以選拔代替掩蓋發展,以《考綱》架空《課標》,以外圍改動懸置核心變革,我們就永遠不會擁有一個科學的評價系統,也就永遠不會擁有一個真正高質量的基礎教育。目前,國內流行的`諸多評價小學生綜合學業質量的方式和方法都很好,就是教師和學生們操作起來既費時還費力。對此,我們還想利用我省計算機和網絡優勢,結合省內名校的科研實力,著手打造一個能對小學生綜合學業質量評價相對應的電子軟件系統,用以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和繁重的評價工作量。這些都是我們總課題組致力研究和開發的項目。
為此,我們聯合省內各市、區、縣教研員以及聯動百所名校啟動一項科研課題《小學生綜合學業質量評價研究》的子課題《小學生學業能力水平測試研究》、《小學生綜合學業評價自動生成軟件的開發和運用的研究》以及《學科文化對小學生綜合學業評價的指導和影響的研究》。這項研究的前期工作已經在幾所學校中進行了調研,教師們感到此研究很有必要,這是一項及教師所及,想教師所想的具有深遠意義的研究,大家都表示愿意克服困難積極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
這個項目意在幫助廣大教師、學生、家長真正學到、用到新課程的資源。力求將新課程的理念反映在學生綜合學業測試研究的過程中,以中等生為測評對象制定練習或測試標準,使學生在應知應會的保底要求下,逐步提高自己的數學知識與技能;積累自己學習數學的經驗和思想方法;提升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教師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和效率提供了一個可以操作的互動平臺,讓孩子們會不自覺的喜歡上數學,進而促進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對數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
我們力圖在百所名校的實驗基礎上,逐步研究完善本課題的成果,最終建立起一個科學實效的小學生綜合學業能力水平測試的評價系統。本項目的研究意義重大,如果能夠探索出一條科學實效的測評體系,我們將為國內小學教學研究填補一項空白。
二、研究對象與內容
課題研究對象:省內百所名校(由各區、縣自主推薦,各市教研部門確認)。課題理論支持:多元智能理論、課程標準有關評價的理念和評價指標、新課程學生考試測評設置方案以及教材編寫組專家團隊。
研究過程:本課題的研究開發是一項具有持續性的創新實踐研究活動,需要有一個民主科學的決策過程,這一過程一般要經歷以下四個階段:
●成立組織:由省、市牽頭負責課題的啟動和實施的策劃,由實驗學校的校長、骨干教師、相關專家等層面的人員組成;
●需求調查(資源調查):包括,分析學校情況,明晰學校教育理念、調查學生測評需求現狀、分析學校內外測評資源;然后依據情況分析的結果擬定適切性的學生綜合學業測評目標;
●培訓教師:在分析與研究評估的基礎上,確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制定大致的學科測評框架結構,同時構建適切性的測評研制方案;
●加強組織和實施:包括選擇安排活動序列、時間安排等,并對方案進行評價跟蹤與重建,提出改進建議。
研究內容:
1、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細化課標的三維教學目標以及測試評價目標(立足學校,建立基礎常模);
2、制定學科測試框架;
3、研討編制相關測試題目(以本土資源為主);
4、學生綜合學業評價的操作實踐(知識技能、理解概念、運用規則、解決問題);
5、校本區域評價體系開發的評價分析(確保評價內容的科學性和時效性,包括:學生得分分布;不同群體學生在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方面的得分表現;學生在知識技能、理解概念、運用規則、解決問題等能力維度上的表現;典型試卷分析;問卷調查分析以及與學生學業成績的關聯)。
學生學業綜合成績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具體表現作出評價,評價的目的要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三、研究原則
學校要有效地進行學生學業能力水平測試研究的開發,就必須結合學校自身情況準確把握《課程標準》的指導原則,把握標準指導下的每節課的教學和評價目標,以減少或避免研究開發過程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以科學性作為衡量和判斷的標準。所以,本課題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學校特色原則。2、以生為本原則。3、民主開放原則。
同時還應遵循:時代性和先進性、針對性和實用性、選擇性和靈活性、簡約性和通俗性等原則。
四、研究目標
本課題研究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要從分體現三維目標的要求,特別強調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為目標。
通過課堂觀察、作業考察、小課題研究(數學日記)、口試、筆試、操作等多種方式,綜合評價小學生在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數學素養。具體體現在:能夠科學的反映小學生學業能力水平狀況,提高教育決策科學化水平;為課堂教學提供教學診斷的依據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依據;引導教師、社會和家長樹立正確的小學生學業能力水平測試的質量觀,逐步建立規范的教學質量的量化報告制度。
同時,通過此課題的研究開發,為實驗學校培養一批復合型、科研型的教師。推動課程研究、管理和開發隊伍的建設,提高學校管理和開發課程的能力。
五、研究方法與實施計劃
研究方法:本課題研究是一項具有開創性的工作,必須將文獻研究、理論研究、調查研究與實驗研究相結合,通過大量實踐案例的積累、實證分析與理性思考,邊研究邊總結邊推廣,探索規律性的結論。課題研究兼顧省內各個學校,同時也兼顧城市和農村地區,使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與普遍性。
實施計劃:
(一)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
1、搜集文獻資料,理性思考相關問題,設計課題研究框架。
2、制定調查計劃,形成調查報告。
3、選擇實驗學校,聘請課題顧問,組成課題組。
4、召開課題開題會,實施第一階段培訓,各實驗學校制定課題實施方案。
5、各實驗學校填寫“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協議書”并撰寫課題實驗方案。
(二)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
1、各實驗學校進行小學生學業能力水平測試研究的設計與實施工作,所有參與實驗的人員要和實驗教師一道經歷實驗研究的全過程。
2、逐步積累開發小學生綜合學業能力水平測試研究的個案,利用網絡優勢逐步打造、完善學生學業評價的動態題庫,嘗試小學生綜合學業評價自動生成軟件的開發和運用。
3、配合課題研究開展系列研討活動。
4、實施第二階段培訓,召開階段性專題研討會,交流和借鑒各區域的研究過程。
(三)驗收階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
1、全面總結提升小學生學業能力水平測試研究的開發經驗,各實驗學校進行課題總結并上報結題材料。
2、數據統計與分析,纂寫課題研究報告。
3、編輯出版《小學生綜合學業能力水平測試研究題庫集》以及《小學生綜合學業評價自動生成軟件系統》等作品。
4、召開結題現場會議。
六、組織與實施
(一)課題組成員要求
有高度責任感與自信心;有自覺性與主動性;不怕吃苦,不怕挫折,堅持不懈;有實事求是的精神與科學態度;有嚴謹的工作作風;有團結合作的精神與能力;在學術上講究平等與民主;遵守學術規范。
(二)成立課題組
課題主持人由市、縣(區)教研員、各個試點學校課題負責人組成(13人);研究人員由具體參與課題研制的教師組成;根據課題工作需要,各實驗學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成立顧問組,具體指導實驗工作。
(三)課題實施
1、建立課題制度:包括學習制度、聽課制度、研討制度、聯系制度、培訓制度、合作制度等。
2、建立課題檔案:出臺相關《課題管理辦法》等。
3、每學期召開一次區域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案例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實驗的實施經驗。
4、協調社會、家庭,為課題的研究提供保障。利用網絡大力宣傳課題的進展情況,交流各個區域的做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爭取社會各界、社區和家長的積極配合,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區有效參與的小學生學業能力水平測試研究新機制。
本課題立足遼寧,輻射全國。打造品牌,質量取勝。課題牽動,突出內涵。利用網絡互動優勢,匯集百所名師資源,全力打造省內特色,展現師生共享平臺,發揮名校聯合功效,改變學科練考偏差,揭示知識本質特征,完善課程評價機制。我們將以此為目標,建設遼寧小學名校聯合體,努力把省內的資源加以整合提煉,為廣大的小學師生享用。
七、本課題子課題推薦
研究子課題:
1.小學生學業能力水平測試研究
2.學科文化對小學生綜合學業評價的指導和影響的研究
3.小學生綜合學業評價自動生成軟件的開發和運用的研究
4.實驗學校也可以結合校本研究提出自己的子課題題
學生評價方案 篇4
為確保我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順利開展,根據《蘭州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的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要有利于引導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要有利于引導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行為,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健康發展;要有利于引導家長、社會逐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從而進一步推進我校的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組織與領導
1、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組
組長:xx
成員:xx
主要職責:確定學校的評價方案,制定學校的評價程序;指導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組織并監督學校評價工作,處理評價過程中的.糾紛,對評價結果進行認定;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對評價中出現的分歧予以仲裁;組織教師對全校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反饋意見,指導改進教育教學;對全校教師和學生家長進行培訓,開展相關宣傳和解釋工作。
2、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監察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
主要職責:監控學校評價工作的組織與實施情況,接受學校有關投訴,進行調查并予以處理。
3、班級評價小組:各班級要成立以班主任為組長的班級評價小組,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課任教師及學生代表組成,小組成員5—7人。小組中的學生成員不參與教師評分,但應參加實證材料審核,評價細則討論等決策過程。
三、原則與內容
評價工作原則:一是“三公”原則。堅持評價工作公平、公正和公開,保障對學生作出全面、客觀、科學的評價。二是“三化”原則。評價主體多元化,學生、教師均參與評價工作;評價形式多樣化,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評價操作信息化。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及時把相關評價信息電子化,在評價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評價工作的效率與客觀性。三是“三結合”原則。堅持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共性評價與個性評價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間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需求,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合作、和諧的校園文化建設。評價內容:
從公民道德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實踐與創新、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五個維度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的評價。
四、方法與程序
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貫穿整個初中階段。每學年組織一次,第一、二學年在學期末進行,第三學年在5月底前結束,第三學年在評價時,既要參考第一、二學年的評價結果,更要重視學生在第三學年的發展情況。
資料建設。初中各班級要全面建設學生成長記錄檔案袋及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
成長記錄檔案袋主要記錄和收集學生日常主要行為表現材料,為綜合素質評價提供實證材料。實證材料必須是原始、真實、完整、全面的。
學校建議主要收集以下八類實證材料:
1)各類課程學習的階段性或終結性考試或考查成績;
2)考勤及日常突出表現的統計材料;
3)關鍵性作品、作業;
4)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記錄和證明;
5)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表彰、獎勵證明、證件;
6)關鍵性評語;
7)經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認可的特長鑒定;
8)自我描述。
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的內容主要包括學業成績記錄、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達成情況描述、學生特長發展的有關信息以及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和家長評價等評定等級和階段性、總結性評語。
學生評價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完善學生評價機制,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全校同學中形成你追我趕的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結合我校養成教育特色學校創建的實際,通過對學生發展過程的關注和引導,在一定目標指引下,以“紅星”為激勵手段,實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勵性評價,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受到自身價值的存在,從而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并力爭成為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大特色。
二、內容和評價細則
(附后)
三、活動口號
擁有星級小徽章,健康快樂共成長。
四、評價辦法
1、依據《星級學生評價細則》自評、互評、師評,并根據要求填寫“星級學生”評價表,以班為單位每月評價一次,并與平時的評價(測試、獎勵、競賽等)匯總,評出本月的學生得星情況,下月的評價于本月累計計數。
2、當學生的“小紅星★”達到20顆時,晉升為“一星級學生”;當小紅星★累計達到40顆時,晉升為“二星級學生”。當小紅星★累計達到60顆時,晉升為“三星級學生”。依此類推,“星級學生”的最高級別為“五星級學生”。
3、星級學生均獲得一枚“星級學生徽章”并將其姓名和照片張榜公布在班級“星級學生榜”上,并以喜報形式告知家長。
4、榮獲“五星級”的學生,學校在校園“星級學生榜”將其姓名和照片張榜公布并給予表彰獎勵。
5、附則:
(1)“星級學生”評定以學期為周期;
(2)對有特別突出表現,為學校爭得榮譽受到社會贊譽的,經學校批準可破格加星。對嚴重違紀的',取消當月評星資格或減星處理。
(3)“星級學生”評定采取撤銷制。凡違規情節嚴重,實行一票否決制,對有下列嚴重違規違紀行為之一者,撤銷其“星級學生”稱號和徽章。
①考試舞弊者;
②參加勞動、活動不積極者;
③有遲到、曠課行為者;
④有損壞公物、墻壁、宣傳標語,糊涂亂畫,攀折花草樹木行為者;
⑤有頂撞老師、打架斗毆、欺凌、偷竊或敲詐行為者;
⑥在校園內、樓道及教室內追逐打鬧,使用不文明用語者;
⑦不按時打掃衛生,文明崗不按時站崗者;
⑧隨手亂扔果皮紙屑、亂倒垃圾,不愛護校園環境衛生者;
⑨個人桌凳出現亂涂、亂劃、亂放(物品)現象者;
⑩其他嚴重違紀違法者。
(4)星級撤銷后視表現情況重新評定。
五、評價流程
第一步:評星
依據《星級學生評價細則》通過測試、評選、獎勵等方式進行評星,班主任隨時宣布獲星名單,獲星學生自己從保管人(紅星指定專人保管)手中接過紅星張貼于“紅星遞進表”中。
第二步:晉升
滿20顆紅星晉升一級,換取一枚徽章,并將自己的照片(1寸)張貼在“星級學生榜”相應的位置。
第三步:授徽章、發喜報
班主任每月向少先隊大隊部報回“星級學生”名單,并領取“星級學生徽章”,由班主任在本班教室授予“x星級學生”稱號,并發放“星級學生”徽章供星級學生佩戴,同時以喜報形式告知家長。
第四步:表彰獎勵
學期末,班主任交回“星級學生榜”名單,榮獲“五星級”的學生,學校在校園“星級學生榜”將其姓名和照片張榜公布并給予表彰獎勵。
六、前期準備工作
1、思想準備:組織教師學習德育現代化理論,轉變觀念;學習《星級學生評選方案》。
2、物質準備:
(1)準備好小紅星★。
(2)各班教室設置“紅星遞進表”和“星級學生榜”。
(3)學校在校園顯要位置設立“星級學生榜”。
七、實施要求
1、各班主任組織學生認真學習《星級學生評價方案》并在教室內進行公示,使學生領會并熟記標準,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其他教師也要高度重視積極配合班主任開展這項工作,堅決避免流于形式,學校將加強檢查力度,確保這項工作的順利實施。
2、各年級、班級、任課教師可根據學校標準要求制定本年級、本班評獎具體細則。
3、班主任具體操作,指導每個學生向星級奮斗。抓好月評、期末評選工作。對于表現不理想的學生要尊重人格,以鼓勵為主。
4、星級評價須對照條件,嚴格把關,做到寧缺毋濫。
5、“星級學生徽章”要妥善保管,隨時佩戴,晉升星級時要交回“兌換”,如丟失要照價賠償。期末星級學生評選后,徽章由班主任收回,上交大隊部,以便下學期再使用。
6、教導處、政教處、大隊部負責組織貫徹學習,指導實施。
學生評價方案 篇6
一、評價的目的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貫徹落實“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建立自信,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激發其內在的發展動力。
二、評價的原則
1、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關注學習的結果、又關注學習的過程。
2、評價內容的多維化,從學生學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
3、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學生、家長、社會評價相結合。
4、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書面檢測與實踐展示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更加重視過程評價。
三、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1、 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檔案。主要內容有: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自己最滿意的習作與書畫作品、日記,最典型的活動杰作(參加實踐活動作品等),檢測卷及其他榮譽。
2、即時性評價。評價者(教師、學生、家長)對學生學習、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即時評價。通過觀察、訪談等形式,評價者在課堂上、活動時、生活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積極反饋,實施書面的或口頭的評價,給學生以鼓舞、指導、調整。這一評價次數、時宜等因人而異,不求整齊劃一。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習興趣、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習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與能力,思維的品質、創造性、獨特性、靈活性,想象的豐富性,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3、展示性評價
展示性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又要關注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一般要求,又要關注個體差異。評價時機可以以各種板報、作品(業)展覽、競賽、評比等形式安排在學習的某一階段,也可以以期末檢測為形式安排在學期末進行。
4、水平性評價
水平性評價是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組織的學科水平性筆試。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既要進行書面檢測,又要進行實踐檢測。每學期末接受市水平性評價檢測,學校在每學期中途進行一次調研性水平檢測。
技能學科的水平性評價學校只進行階段性的(一般每學年一次)水平性調研檢測。
5、對學生的綜合性評價
(1)形成性評價結果以“綜合性、激勵性的評語+等級”的形式呈現。其中學生平時各學科的作業的評價采用“雙等級”制(一方面評價作業的正確性,另一方面評價學生完成作業的態度,如書寫等)+激勵性批語進行,提倡教師多進行面批與個別性指導。
(2)展示性評價結果一般采用“等級制”(優、良、合格、待努力)
(3)水平性評價結果采用等級的方法進行,不論是何性質的水平檢測,均不要當眾宣布學生考分,更不能排名次。
(4) 學科學業水平綜合等級采用定量與定性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即在學期末素質發展報告書中,以任課教師寄語性的激勵評價語言(主要從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 度、知識技能、實踐創新等方面進行)+學科的等級評價的形式呈現(素質報告書中不公布分數)。
總之堅持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團西鎮中心小學
學生評價方案 篇7
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按照《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改革的》精神,結合《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上級教育部門下發的《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手冊》為主要載體,決定在我校小學生中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為保證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從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通過開展綜合素質評價,真實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素質的新要求。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應堅持“四個結合”的原則:一是堅持形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二是堅持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原則;三是堅持學校評價與家庭監督相結合的原則;四是堅持與“三個快樂”辦學理念相結合的`原則,確保評價工作科學、有序、高效地進行。
二、評價內容
根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道德、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共六個方面,并且按三個層次(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班主任評)四個等級(優秀、良好、及格、待及格)進行評價。
三、評價過程與方法
《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手冊》每學期填寫一次,學年末綜合評價,確保評價結果的公平公正。學期的評價結果應及時告知學生家長及學生本人,并接受學生及家長的質詢和申訴。班主任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書面結果進行妥善保管,以便學生在轉學、升學等過程中隨學生流動而流動。評價具體過程和方法為:
(一)宣傳與準備
1、評價宣傳
學校每學期均應將評價各要素對學生的具體要求提前以各種形式告知學生,少先隊大隊部要結合《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有關要求,大力宣傳評價要素,并結合評價要素修改、完善和進一步健全學校和班級的德育工作考核、評價、激勵機制,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過程與目標相統一的長效工作機制。少先隊大隊部和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各要素發展情況的教育與引導、檢查、督促力度,以達到在過程中教育學生、提高素質的目的。要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告訴家長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意義、內容和基本方法,以贏得廣大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手冊中家長的話一欄應由家長評定簽字后再收回,以充分調動家庭因素,共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積極的工作環境。
2、人員
學校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并組織力量對班級評價成員進行培訓,為評價工作客觀公正、科學有序地進行奠定基礎。
(二)評價方法:
1、學期評價:學期評價是在班級評價小組共同主持下,組織學生開展學生自評與小組同學互評,學期末由班主任認真填寫《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
2、互評,學生互評前應對學生進行培訓和引導,避免以偏概全。對于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班主任還應將評價要素的各種關鍵表現,以淺顯、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說明,以保證低段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準確性。評價按“優、良、及、待及”四個等級,學生互評完成后,由班主任負責組織對同學互評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保存好,作為學期末的依據。
3、自評,由班主任教師向每名同學分發自評表,并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完成。
自評與互評結束后,班主任應組織班級評價小組成員,對每名同學的自評與互評結果進行對照分析。首先,對學生自評與互評結果反差較大的,班主任應結合平時對該生的觀察與了解,及時給予個別輔導,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以實現自我教育的目的。其次,學生互評結果原則上應成為學生該次評價的結論主要依據,但評價小組若發現互評結果與學生實際表現不符合的,可進行調整,并由評價小組全體成員簽字存檔。
(三)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從性質上分為兩類:一是學期評價結果;二是學年評價結果,學期評價結果是學年評價結果的參考,學年評價結果視為對學生性評價。
評價結果從形式上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綜合性評語,由班主任運用文字給予準確描述,認真填寫在評價手冊上。第二種是等級評定,即由班級評價小組集體評價得出等級性結論。
學期評價結果應于評價結束后一周內告知學生及家長,接受師生監督。并公布申訴、舉報電話與申訴、舉報方法,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應接受和妥善處理家長和學生的相關申訴。
四、與評價有關的政策
在學期評價中該學期受過學校處分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為及格,有違法犯罪行為并受到司法機關處罰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為待及。對學生綜合素質終結性評價為待及的評定要特別慎重,應由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最后裁定。
五、平價結果的運用
1、在學期中各項均評為優秀的學生,在評市級、縣級等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的評定時優先考慮。
2、學校對優秀的學生予以獎勵。
學生評價方案 篇8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課改進程,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根據根河市教育局《關于湟中縣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實施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全面反映小學生的發展狀況和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重要舉措。按照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以公民道德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運動與健體、特長與表現為基本內容。以學校評價為主體,因校制宜,充分發揮各學校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關注學生的均衡發展和潛能發展。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學生、教師及學校進步與發展的過程。
二、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包括日常性評價、階段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評價時應把握“日常性評價是階段性評價的基礎、階段性評價是終結性評價的基礎”的操作原則。
1、日常性評價
各學科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學生的表現,及時做出評價,并適時做好記錄和資料收集工作。
(1)、即時評價。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樣的、開放式的評價方法(如口頭評價、成果評價、訪談交流、行為觀察、問卷反饋、情景測驗等)及時評價每個學生的優點、不足以及發展潛能,滿足每個學生的發展需要。
(2)、成長記錄。成長記錄應收集能夠反映學生發展提高的重要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來自同學、教師、家長的評價信息,學生在文體活動中的`突出表現,學科檢測的階段成績,學生的最佳作品等。學生是成長記錄的主要記錄者和管理者,成長記錄要始終體現誠信的原則,要有教師、同學、家長開放性的參與,使記錄的情況典型、客觀、真實,同時便于展示。
(3)、學業考試。考試是一種有效的評價方式,要根據考試的目的、性質、內容和對象,選擇相應的考試方法,促進每個學生的進步。 對學生各學科知識的測試結果,每一階段要記錄在案,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依據。
(4)、實績表現。通過演講比賽、小制作、小發明、小競賽及文體藝術等豐富多采的活動,展示學生的特長,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習興趣,促進全面發展。
2、階段性評價
(1)、學校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其成員應有廣泛的代表性。評定工作委員會負責制定本校評定工作的實施細則與具體程序,編印各種相關的評價子表,匯總、上報學生的評價結果;對校內各班級評定工作進行指導,監督評定過程,接受質詢、投訴與舉報,及時糾正評定中的錯誤。在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前,學校要通過教師大會、班會、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廣泛宣傳和培訓,爭取各層面的知曉、理解與支持,為順利開展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2)、綜合素質評定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工作。每個班級成立一個評定小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各位成員為學生授課的時間原則上不能少于一年,且要對該班學生比較熟悉和了解,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誠信品質。
(3)、綜合素質評定小組要以學生的日常表現為依據,每學期結束時要對每個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通過參考各種資料,經集體討論,給予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教師要善于搜集和分析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有關數據和其它形式的行為表現,并利用這些數據和表現來描述學生的學習情況。階段性評價的結果填入《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綜合表現記錄表》。
三、評價結果
1、評價結果的呈現
(1)、等級表達。分為A、B、C、D即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優秀比例不超過40%。對學生綜合素質等級的確定應十分認真、慎重,評定為“不合格”的學生應經學校評定委員會審核,并報學校行政會研究決定。
(2)、質性評語。以綜合素質評定的內容為主要依據,對學生給予一個綜合性的評語,其中還可以包括等級評定中沒有包括的內容,尤其應突出學生的個性、特長和潛能。評語應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客觀描述學生的進步、潛能及不足。同時要制定明確簡要的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計劃,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對低段學生的評價應淺顯、生動。
2、評價結果的運用
(1)、綜合素質評定的內容、方法及程序等,應向學生及家長明確告知。學生或家長對評價結果如有異議,由校評定委員會進行調查與處理。
(2)、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委員會對評定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并負責,評定結果原則上不得更改,如果確實發現評定結果有誤,應記載更改緣由及更改人,同時保存原評定記錄以備審查。
四、實施保障
1、成立組織機構:
(1)、校評定工作委員會
組成人員:學校領導、教師代表、家長代表
職責:制定評定工作的實施細則與具體程序;認定評定小組成員;對校內各班級評定工作進行指導;認定評定結果;監控評定過程。
(2)、班級評定工作小組 組成人員: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評定人員給學生授課時間原則上不少于一年。
職責:對所教班級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定。
學生評價方案 篇9
為進一步完善學生多元評價表彰體系,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走上領獎臺,感受成功的喜悅和成長的快樂。本學期政教處立足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結合我校“七色德育”,開展雛鷹爭章、“七彩少年”和“星級標兵”系列評選活動,讓學生在“做最好的自己”中感受六小幸福的校園生活,人人爭做最好的自己,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校園氛圍。
一、成立校級、班級學生評價小組。
1、校級評價小組。
(1)組長:xx。
(2)副組長:xx。
(3)組員:xx、xx、1——6年級組長。
構建學生評價體系,做好學生各項評定工作。每學期舉辦社團展示活動一次,每學年舉辦一次素質教育匯報(如經典誦讀、課本劇等)。
2、班級評價小組:
經校級評價小組認定,每班成立一個4人評價小組,由正副班主任和兩名任課教師組成,班主任擔任評價小組組長,任課教師的選擇有多年教學經驗,對學生有充分了解,同時具備責任心和良好誠信意識的任課教師。
二、組織與實施《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爭章記錄手冊》。
1、評價目標:立足學生的終生發展和幸福。
2、評價內容。
根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教體局李局長的《構建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精神要求,我校構建學生發展評價體系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爭章記錄手冊、成長檔案袋和學校特色相融合,確立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內容為:
(1)道德品質。
(2)公民素養。
(3)學習與創新。
(4)心理與健康。
(5)審美與與個性。
3、評價方法。
評價是一種導向,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份成功。評價小組成員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應從學生的整體表現入手,觀察學生日常表現,并積極吸取學生、家長、教師的反饋意見,使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準確可信,避免以偏概全。首先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同學評、小組評(班級評)和家長期望,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可采取多種方法:統一測試,討論評議,問卷,信息累計,作品展示,自我陳述等,匯總整理,得出結論。
對有分歧的評議,班級評價組要給予解決;如果集體討論后仍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根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評價結論,對于原則性的重大分歧,應提交學校評價委員會,經過更為廣泛和深入的調研和討論后做出決定。
其中,道德品質的評價謹慎評為D,但也不能對屢教不改的`學生一直遷就,應該適當出現D等評級,按照過程從嚴,結果從寬的方法進行評價。
4、評價程序。
(l)認定與公示校評價委員會和班級評價小組成員,并向評價班級所有的學生公布,一周之內如果超過1/3的學生不同意某個教師作為評價者,則由學校評價委員會負責,做好相應的調整、替換工作。
(2)培訓評價者。
為了保證評價者對綜合素質評價的意義、內容、方法、過程、制度等有充分和一致的認識與理解,從而保證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在確定校評價委員會和評價小組的成員后,組織實施對學校班級評價小組成員的培訓。
培訓的內容:評價的意義、內容、方法、程序、各等級評價說明與操作方法、綜合性評語的撰寫、證據與數據的認定,評價結果的運用等等。
培訓評價者,可以通過管理人員講解,統一培訓,也可以講案例,既對于取得一定經驗的班主任或教師談談他們是怎利用這個工具的,并作為教育案例,或教育敘事、教育經驗來交流。互相學習的方法可以在博客上寫,也可以在大會上交流。當然領導管理人員為白提高教師們的水平,也可以找成功的案例向教師們介紹。
(3)簽定誠信協議。
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以及班級評價小組成員,秉承公開、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要簽訂誠信協議。
(4)做好宣傳動員工作。
在對評價者進行培訓后,由各班評價小組負責,做好學生、家長的宣傳、動員工作,使每一位學生及其家長,了解“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意義和我們的基本做法,使之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從行動上積極配合,以確保評價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
必須開展宣傳,讓所有家長都知道這回事。否則,就會減少教育效益,并且因家和不知情,會增加產生矛盾的機率,將來有了結果,并且在中考中使用了這個成績了,家長站出來,和你說個長短,你沒有什么可說的。班主任要利用班會,家長會,或寫信的形式,向家長宣傳。
學生評價方案 篇10
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長期保持“善于交流、勇于展示、敢于質疑”的積極狀態,必須做好評價工作。為此,學校制定了《高效課堂學生個人和小組評價方案》,相關解讀如下。 一、評價原則
1、整體性原則:紀律、衛生、學習、習慣綜合考評。
2、遞進式原則:日、周、月、學期評價構成鏈條。
3、多元性原則:確定學生在評價體系中的位置,做到學生自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
4、全面性原則:既要注意學生學業的發展,又要注重學生在情感、態度、興趣、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二、評價分工
1、小組學科積分由任課教師評價,學科代表匯總。
2、小組綜合考評由班主任評價,班長匯總。
3、個人積分由學科代表和行政管理組長評價和匯總。
三、個人評價
1、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充分,桌面物品擺放整齊,等待上課。完成較好得2分,一般得1分。
2、課堂表現
代表小組發言或者展示為小組獲得加分,所得分數也同樣加給個人。
課堂中被教師表揚或者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予以加分。
3、課堂檢測
在課堂的反饋檢測環節,根據書寫、完成情況酌情加3分、2分、1分。
每堂課學習小組活動完畢后,由小組長負責組織大家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記錄在“高效課堂個人評價積分表”中。
4、餐廳與寢室
進餐時隊伍整齊,背誦古詩詞、唱歌時聲音洪亮,并能做到飯前洗手。
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洗漱完畢到寢室休息,不大聲喧嘩。
5、課間操
集合時做到快靜齊,做操時動作到位并且沒有說話打鬧現象。
6、衛生狀況
組員穿戴整齊,桌面及周邊整齊、干凈。
四、小組評價
1、自學:各成員能認真自主學習,課堂發言積極,根據情況加1分或2分。
2、合作:小組遵守課堂紀律,各成員能和其他組員共同合作學習,較好地參與課堂活動,酌情加1-3分。
3、展示:優秀學生展示得1分,小組輪流展示得2分,由學習成績較落后的學生展示得3分。
4、傾聽與點評:能夠認真傾聽其他小組成員發言,對同學發言進行點評,點評時用詞恰當、語言流暢,并能夠提出疑問和不同見解,還能進行正確的解答和評析。根據完成情況酌情加2-5分。
五、評價鏈條
1、各班每周進行一次小總結,每月進行一次大總結,累計獲得2個第一名的為銅星小組,4個第一名的為銀星小組,6個第一名的為金星小組。
2、每個學期學校將評選出校級優秀的銅星小組、銀星小組、金星小組,進行統一表彰。
3、除了對小組的總評之外,在學期末學校將在金星小組中評選出金星個人獎,由學校統一進行表彰。
六、評價作用
1、參加期末評優的學生必須出自金星小組或平時表現進步較大的小組。
2、根據小組的得分進行獎勵。(河南省封丘縣實新學校供稿)個人晉級評價
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質疑、展示、合作、探究,學校實行學生課堂晉級12級制,即高一:嬰兒、幼兒、小學、初中;高二:高中、大專、學士、碩士;高三:博士、博士后、院士、諾貝爾獎。
每班由一個學簇擔任值日工作,對其他8個學簇一天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各班根據每天值日學簇評價情況,進行周匯總。同時,班委對一周內所有的值日學簇進行監管和等級考核評價,學簇內成員的考核等級和學簇等級捆綁。如果學生
被評為“展示之星”、“質疑之星”、“評價之星”、“學道應用之星”等“七星”中的任意一個,每一項加1分,獲得相應稱號的學生照片將在校園的.相應位置進行展示,并給予學生榮譽證書和物質獎勵。
學生滿10分晉一級,每個學段完成一次晉級,晉級結果會在全校公示。學生晉級積分累加,晉級后剩余的積分可以計入下一學段晉級使用。學生的晉級記入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報告,并與學生的“省級三好學生”、“市級三好學生”、“學習標兵”等評價掛鉤。
小組捆綁評價
除了對小組的常規、文化、活動等方面進行評價外,學校在小組內建構了“ABC學習共同體”,即微小組。微小組由分屬于A、B、C三個層級的3名學生組成。學校對小組和微小組同時進行評價,兩種評價的內容一樣,評價者卻不同:學習小組由教師或值日班長直接評價,微小組由學習小組長或值日組長評價。評價內容不僅包括課堂上組員獨學、對學、展示,還包括課下組員每天的活動,如是否召開小組研討會、小組活動會、每日反思會等。
學校設置10個小組級別:一級為“見習斗士”,二級為“初級斗士”,三級為“中級斗士”,四級為“高級斗士”,五級為
“青銅勇者”,六級為“白銀勇者”,七級為“黃金勇者”,八級為“大地勇者”,九級為“天空勇者”,十級為“神勇之皇”。學校每周都會分年級對小組進行排名,各年級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小組為優秀學習小組,并給予表揚。連續兩周排名位居年級前50%的小組,可晉升一級。每個年級的所有小組都有一個匯總評價板,每兩周更新一次。最終獲得“神勇之皇”稱號的小組,學校會給小組及個人頒發榮譽證書、獎狀以及獎品,并組織小組成員進行其他社會實踐活動。
學生評價方案 篇11
“多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學生”。只有實現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才能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優秀者。評價要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主動地發展。特制定評價方案如下:
“八好”學生的評價標準:
一、一顆博愛之心
評價目標
學生的愛心中的“愛”不僅要愛人,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而且要愛自然、愛世界、愛地球,做個有博愛之心的人。愛心首先要要從孝敬、尊重、理解父母開始,如果連對父母、對家庭都沒有基本的愛心,何以談到對社會有博愛之心。評價細則
1、關心體貼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挑吃穿,并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2、尊敬老師,見面問好,遵守課堂紀律,尊重老師的辛勤勞動,接受老師的正確指導。
3、與同學和小伙伴相互幫助、相互謙讓、相互合作,不欺負、侮辱他人,要關心和幫助殘疾人,和同學建立真誠的友誼。
4、關心集體,熱愛集體,珍惜集體的榮譽,遵守集體紀律,做到個人服從集體,少數服從多數,為集體爭光。
二、一身文明習慣
評價目標
經過研究發現,人的行為習慣的主要養成期是在小學和幼兒園,到中學就難了,改造比塑造難得多。教育的核心是學會做人,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而讓孩子擁有健康人格,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培養良好習慣入手。養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輩子的教育,是教給少年兒童終身受益的東西。
評價細則
1、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要自覺肅立;
2、平日里要文明禮貌,微笑對待每一個人;
3、學會尊重,耐心聽別人把話說完;
4、保護隱私,別人的東西不要亂動;
5、愛護公物,愛護環境,不亂扔廢棄物,不隨地吐痰,不踐踏草坪;
6、誠實守信說過話就要努力去做,真誠的對待同學,團結同學,考試不作弊。
7、遵守規則,上下樓梯靠右行;
8、講究衛生,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
三、一副強健的體魄
評價目標
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年齡階段,而這一時期更是打好身體基礎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鍛煉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身體健康”是最大的幸福和最好的財富,要想身體健康,就需要從小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評價細則
1、從小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2、平時能堅持體育鍛煉。
3、認真跟老師一起上好體育課。
4、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的合理搭配,不挑食不偏食。
5、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運動會、課外活動)。
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評價目標
生活中少不了交流,交流中少不了普通話。要學好普通話
就要多學、多問、多練,不僅在課堂上和校園內說普通話,還要求大家在家里和其他公共場合也堅持講普通話。只有這樣我們每一個人才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才不愧為一個中國人。評價細則
1、平時注重培養說普通話。
2、能夠區分普通話和方言的差異
3、加強普通話訓練。
4、積極參加各種演講和朗讀比賽。
五、一個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評價目標
課外閱讀是學生必不可少的生活,它可以豐富學生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思考變得更純潔,更健康。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會是孩子坐享一生的財富。
評價細則
1、有目的有計劃地閱讀的習慣。
2、邊讀邊思的習慣(包括圈點劃批注和記筆記)
3、邊讀邊查的習慣(查工具書或參考書)
4、讀寫結合的習慣。
5、注意閱讀衛生習慣(視距,洗手,坐姿,采光等)
六、一手漂亮的鋼(鉛)筆字
評價目標
寫字自古至今是繼承和發揚中國文化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寫字,寫好字不僅是繼承和發揚我國悠久歷史傳統文化的需要,而且更是當今和未來推行先進文化的重要途徑。字寫的正確、端正、美觀,能增強表達效果,能令人一目了然,不僅起到表情達意的作用,還會使人得到美的享受,一手好字,終身受益。
評價細則
1、熱愛祖國文字,了解文字的文化。
2、有正確的寫字姿勢。
3、有正確的執筆方法。
4、注意力集中,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5、字寫得正確,寫得端正、美觀,間架結構合理,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七、一項文體、科技或勞動的特長評價目標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同時發展個性特長,依據學生的條件、興趣及潛力培養的一技之長可能對他們的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
評價細則
1、積極參加課外活動。
2、積極參與相關興趣小組。
3、在學校活動中,充分發揮特長,為班級、學校爭光。
4、敢于創新,開展個人小發明、小創造。
八、一份各科成績進步的成績單評價目標
學業評價必須以人為出發點,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突出強調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發展過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因此我們要遵循這樣的原則: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點比進步。
評價細則
1、每次測驗和考試,成績進步幅度大。
2、全面發展,不偏科,各科均衡進步
九、評價呈現方式:
各班教師根據學生日常各方面的表現,在班內給予小紅花獎勵,學生獲取十朵小紅花可換取一面小紅旗,五面小紅旗可換取一輪金太陽,五輪金太陽可獲取一顆金星。最后由學校統一制作為光榮榜,置于樓道內。
學生評價方案 篇12
一、指導思想:
小學生質量綜合的實施是一次通過建立一整套比較科學、全面的評價標準體系和評價方法,促進小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改革的實施。正確地實施小學生質量綜合評價,有利于干部教師更新觀念,有利于學校、家庭、社會等教育的結合,有利于小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是由應試教育向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小學教育質量的重要措施。
二、綜合質量評價的具體措施:
(一)思想品德評價與教育活動相結合
教育活動是學校實施教育的重要載體。它貫穿于學校育人活動始終。思想品德評價必須與教育活動相結合。
1、思想品德評價標準是開展教育活動的依據。
(1)要為學習貫徹《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禮儀常規》、《校規》、《校訓》等教育活動相結合。
(2)要與傳統節日相結合,如:三月五日“學雷鋒”,三月八日“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進行興趣特長關心集體的教育)“七一”黨的生日(進行熱愛黨、尊敬國旗,熱愛祖國教育)等。
(3)要與學校的各項傳統教育活動相結合。如:“五自教育”、“爭做先進集體教育”、“小能手展示教育”等。
(4)與主題班隊會相結合,針對班級品德發展的弱項精心設計活動,把握學生思想動態,使之向著評價目標發展。
2、操作方法:
首先復習評價方法,接著可讓教師引導學生簡單議論,近期學校中班級所開展的活動,進行評價標準相對照工作,進行自我教育,自我評價,最后集中進行小組、集體評價。在教師、同學、家長,本人的綜合評價中,得出全面、客觀的結果,為每個學生指出努力方向,從而提高評價實效。
(二)如何開展知識能力評價
1、知識能力評價做好幾個結合
(1)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A:診斷性評價,指開學初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運用多種形式對學生上一學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地全面了解,進行情況分析,指出主要成績和不足,把分析結果反饋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自己知識能力掌握的現狀,并對自己制定小目標,師生共同的增設學習質量而努力。
B形成性評價是指任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在教學計劃、方案實施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學習狀況的評價,其目的就是及時反饋信息,以便及時強化、調節、矯正,使計劃和方案不斷得到完善達到預期目標。
C總結性是指教學活動進行到一定階段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全面分析。檢查教學工作達到預期目標的程度,并對評價對象做出鑒定性評價,以確定學生成績和發展水平。
2、一般評價和重點評價相結合
(1)教師安排:學科評價工作要有一定順序,要依據學生的年級特點由淺入深,由粗到細,由表到里,從能夠接受到樂于接受,到主動參評。
(2)學科評價的一般性要求做到一般的處理,充分發揮學生自評的優勢,對于重點的評價要做到重點帶一般的作用,重點評價的內容是隨學生學習情況的變化,教學內容的變化,及學校教學重點的'轉移而變化。
(3)對于學科重點評價的內容教師做到心中有數,目標明確,操作內容具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樹立實現目標的信心,明確努力方向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3、學生評價和廣大教師參與相結合
實施學生知識能力評價所有的任課教師都是組織者和實施者,每位教師都擔負著全面育人的任務。共同完成對學生知識能力評價的任務。
(1)廣大任課教師要重視學生知識能力的形成性評價,在全面了解情況的同時,抓好“兩頭”的學生,并以“點”來推動“面”的工作。
(2)在學科評價中廣大教師要注意收集信息,積累資料,使學科評價更有實效性。
(3)形成評價網絡,調整評價方案,對重點評價項目和一般評價項目的確定,集中評價的時間、頻率、隨機調整評價方案。
(4)各任課教師可適當調整教師的記分辦法,使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相結合,并與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學習方法結合起來。
4、知識能力評價和考試內容方法改革相結合。
對學生知識技能方面的評價,從學習習慣,平時學習成績,期末考試成績的相互關系中反映學生知識能力的全貌。從而做出客觀的切合實際的判斷,真正促進學生發展與進步。
考試改革中需注意的問題
(1)在內容上:既要考察知識,又要考查多種能力,對學生既要考查在考卷上能夠反映出來的質量,也要考查試卷上難以考查的質量(如:朗讀、演講、動手操作、創作等多種能力)。
(2)在方法上:既要重視期末成績,又要重視平時學習成績,改變一張試卷定學生優劣的現象。
(3)與教學改革同步:在學習活動中,既要重視智力因素的發展,又重視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將學習習慣,上課聽講,發言等學習習慣的表現納入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評價之中,真正地做到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學生評價方案 篇13
為達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我們必須建立符合素質教育的評價與考試制度。根據教育部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結合學校實際提出學生評價改革方案。一、學生評價改革的目標: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對學生評價是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評價的功能與教育目標是一致的。突出評價的發展性功能集中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學生評價改革,要力求達到這個目標。
二、評價內容和標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應包括評價的內容和標準,評價方法和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計劃。評價的內容和標準應包括一般性發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兩個方面。一般性發展目標主要包括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學科學習般性發展目標主要包括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學科學習目標應根據各學科課程標準對學生“知識與技能、學習過程與方法、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價。評價標準應體現差異性。既要體現對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又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以及發展的不同情況。
具體評價內容和標準: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能主動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扎實,經過努力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提高。
2、能運用已有的知識獲得新知識。
3、能把不同學科的知識聯系起來,具有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能力。
4、能對學習方式方法加以評價,并能改造和利用。
(二)過程與方法
1、能運用各種學習策略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效率。
2、能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并提出改革的辦法。
3、在各種環境中,能與他人合作確立學習目標并實現目標。
4、有獨立思考、質疑的習慣,有創造的見解。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能對個人的行為負責,具有誠實、公正的品格。
2、能通過所學知識對個人和社會問題形成正確的認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正確的價值觀。
3、尊重他人,了解自己,理解并學會贊賞他人。
4、對學習與活動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各學科制定學科學習發展目標評價標準可參照以上評價標準。
三、評價原則:
學生評價改革,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多方面全面評價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的成長,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
1、評價要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以及發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評價方法要多樣化,方式應靈活、多樣,具有科學性、簡便易行、有實效性。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評和他評的評價方法,提高教育評價的有效性。
3、評價不能僅關注結果,更要注重學生的成長過程。把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
4、要重視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改變單一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況,使教育評價成為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
四、評價方式:
(一)定期正規評價:
1、書面檢測、考試。適用于學業考查學科,采用等級制。
2、口頭測試。適用學業考查學科,如語文、英語、音樂等,采用等級制。
3、表現性評價。適用非學業評價,檢查學生探究、創新和實踐能力,采用質性評價。
(二)即時評價:如學生作業、課堂表現。不拘泥于時間間隔、字數、內容、形式等,覺得“有感要發”就可以記錄,采用質性描述。
(三)學生成長記錄袋。將學生各種評價材料存于學生成長記錄袋中,有助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并改進自己的學習,使教師對學生某個階段的學習狀況有個清晰全面的把握五、評價方法:
1、注重對學生學習和發展過程的評價在學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給予評價和反饋能有效地改變評價過分偏向終結性的現象,也有助于實現評價的個體化,是實現評價發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徑。
第一,教師要更加注重對學生日常學習和發展的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及時給予學生評價和反饋。可采用口頭評價的方式,根據“短、小、勤、快”的原則,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利用口頭評價對學生的發展狀況進行評價和反饋,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有效地促使學生朝向既定的學習目標。此外,還要分發揮評語的及時性優勢和激勵性作用,加強了師生之間的聯系,學生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從而改進自己的學習。
第二,利用一些成長記錄的'方法關注學生發展的過程。為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方方面面的資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師、同學和自我的評價、各次的作業和競賽成績,自己滿意的作品等等。
學生通過成長記錄看到自己進步的軌跡,發現自己的不足,并通過成長記錄加強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評價能力。
第三,將日常評價、階段評價和期末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期中、期末成績中日常表現和作業、單元測驗各占一定的比例。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和家長不再只關注期末考試,體現了形成性評價的精神并將評價融入日常教學中,做到教評相長。但要注意堅持正確的導向,要采取某些方法和策略,如在學科期末成績評定中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分別報告,并根據內容的不同對平時和期末成績設定不同的權重。這樣才能引起家長的重視。
第四,可以利用學科學習和評價的特點,采取分項考試、分散考試的方法。如將語文的評價、考試分為語言表達、詞匯掌握、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方面,采用寫字卡、朗讀卡、積累卡、閱讀卡、表達卡等考察方式,與期末考試相結合;數學、英語等學科的考試采取多**元化的綜合評價方式。此外,還可以嘗試在期末考試中實行不用考,如平時學業成績突出的學生可以不參加期末考試,這是給學生的榮譽,激勵了學生在平時努力學習。
2、重視評價內容的多樣性,關注對非學業內容的評價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學科教學目標不但包括知識和技能,還包括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非學業內容,后者一方面是學科培養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對于學生的學業好壞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實踐和評價改革中,必須對學生的非學業方面給予關注。可利用統一的評價表定期對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非學業內容進行評價,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與同學的相處、勞動、關心集體等方面。
3、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改變過去單獨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態,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特別是自我評價,一方面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們的自我反思能力。可在日常教學中,當學生回答問題或小組合作時,讓其他同學或小組給予評價。有時也可
定期讓同學和家長在成長記錄上對學生進行評價。多主體評價要注意三點:首先,評價者(同學、家長等)要有明確的評價目標和標準;其次,要分清楚哪些內容適合多主體評價,哪些內容不適合多主體評價,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要多主體評價;最后,在多主體評價,特別是學生互評中要淡化等級和分數,淡化學生之間的相互比較。
4、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將評價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學習的環節給每一個學生成功的機會,在評價與考試中注重學生差異并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把考試作為查缺補漏和促進學生學習的環節。可嘗試給學生多次的考試機會,只要學生覺得考試結果不理想,就可以申請重考,使考試真正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關于這點教師要注意教育學生淡化分數、等級和相互比較,要強調進步和縱向比較,在學生中樹立起考試是考察和檢驗,更是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觀念。
學生評價方案 篇14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課改進程,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按照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在參照外地評價辦法的基礎上,結合本校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實施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全面反映小學生的發展狀況和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重要舉措。按照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以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為基本內容。以學校評價為主體,因校制宜,充分發揮各學校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關注學生的均衡發展和潛能發展。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學生、教師及學校進步與發展的過程。
二、基本原則
1 、方向性原則:評價應體現新的人才觀、教育觀和質量觀,體現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發展的要求,培養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高尚道德品質、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健壯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
2 、客觀性原則:在評價過程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出合理的.、全面的評價。評價要多主體參與,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三年級以下的學生可不采用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同時,還要適當接受家長和社會的評價。
3 、全面性原則:對評價內容進行全面考核,有根據地作出判斷。學業考試的內容要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關系,注重加強與社會實際、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科學性原則: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圍繞評價目的,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學段的具體情況,建立簡便易行、利于操作、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運用科學、多樣、靈活的評價方法實施評價。
5 、發展性原則:充分尊重人的發展性與特殊性需要,注重評價的內容多元、方法多樣。既要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又要重視學生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6 、參與性原則:要加強學生之間、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對話與交流,增進理解與溝通,營造良好氛圍,開展有效的自評、互評,及時反饋,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理解、和諧的學校文化的形成。
三、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性發展目標兩個方面的內容。
1 、基礎性發展目標
基礎性發展目標是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依據。其基本內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質(占15%)、公民素養(占10%)、學習能力(占40%)、交流與合作(15%)、運動與健康(占10%)、審美與表現(占10%)等六個方面。
2 、學科性發展目標
學科性發展目標是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主要依據。其基本內容是各學科課程標準中列出的學習目標和各個學段學生應達到的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側重于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評價、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評價,關注學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四、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包括日常性評價、階段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評價時應把握“日常性評價是階段性評價的基礎、階段性評價是終結性評價的基礎”的操作原則。
1、日常性評價
各學科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學生的表現,及時做出評價,并適時做好記錄和資料收集工作。
(1)、即時評價。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樣的、開放式的評價方法(如口頭評價、成果評價、訪談交流、行為觀察、問卷反饋、情景測驗等)及時評價每個學生的優點、不足以及發展潛能,滿足每個學生的發展需要。
(2)、成長記錄。成長記錄應收集能夠反映學生發展提高的重要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來自同學、教師、家長的評價信息,學生在文體活動中的突出表現,學科檢測的階段成績,學生的最佳作品等。學生是成長記錄的主要記錄者和管理者,成長記錄要始終體現誠信的原則,要有教師、同學、家長開放性的參與,使記錄的情況典型、客觀、真實,同時便于展示。
(3)、學業考試。考試是一種有效的評價方式,要根據考試的目的、性質、內容和對象,選擇相應的考試方法,促進每個學生的進步。除傳統的紙筆測試外,還可設置口試、聽力測試、成果展示、實驗操作、上機操作等形式測試,允許學生進行二次考試。紙筆測驗可采取閉卷考試、開卷考試或開閉卷結合考試等不同形式。
(4)、實績表現。通過演講比賽、小制作、小發明、小競賽及文體藝術等豐富多采的活動,展示學生的特長,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習興趣,促進全面發展。
2、階段性評價
(1)、各學校要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其成員應有廣泛的代表性。評定工作委員會負責制定本校評定工作的實施細則(可適當細化六項評價內容)與具體程序,編印各種相關的評價子表,匯總、上報學生的評價結果;對校內各班級評定工作進行指導,監督評定過程,接受質詢、投訴與舉報,及時糾正評定中的錯誤。在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前,各學校要通過教師大會、班會、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廣泛宣傳和培訓,爭取各層面的知曉、理解與支持,為順利開展此項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2)、綜合素質評定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工作。每個班級成立一個評定小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人數一般不少于 5 人。各位小組成員為學生授課的時間原則上不能少于一年,且要對該班學生比較熟悉和了解,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誠信品質。班級評定小組由學校評定委員會提名成立,要提前向評定班級的學生公布。
(3)、綜合素質評定要以學生的日常表現為依據,每學期結束時要對每個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通過參考各種資料,經集體討論,給予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教師要善于搜集和分析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有關數據和其它形式的行為表現,并利用這些數據和表現來描述學生的學習情況。階段性評價的結果填入《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
3、終結性評價
(1)、終結性評價應由學校組織進行,要在學生畢業離校前完成。評定時以學生階段性的綜合素質評定結果為依據,通過對相應等級賦分的辦法進行換算,取所有階段性評價的平均分值作為終結性評價結果,記入《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
(2)、賦分轉換標準:優秀記10分,良好記8分,合格記6分,不合格記4分。
五、評價結果
1、評價結果的呈現
(1)、等級表達。分為A、B、C、D即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優秀比例不超過40%。對學生綜合素質等級的確定應十分認真、慎重,評定為“不合格”的學生應經學校評定委員會審核,并報學校行政會研究決定。
(2)、質性評語。以綜合素質評定的內容為主要依據,對學生給予一個綜合性的評語,其中還可以包括等級評定中沒有包括的內容,尤其應突出學生的個性、特長和潛能。評語應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客觀描述學生的進步、潛能及不足。同時要制定明確簡要的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計劃,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對低段學生的評價應淺顯、生動。
2、評價結果的運用
(1)、綜合素質評定的內容、方法及程序等,應向學生及家長作出明確的解釋并公示。評定結果只公示“優”等級,其余等級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如有異議,由校評定委員會進行調查與處理。最后,學生和家長要在《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上簽字。
(2)、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委員會對評定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并負責,評定結果原則上不得更改,如果確實發現評定結果有誤,應記載更改緣由及更改人,同時保存原評定記錄以備審查。
(3)、綜合素質評定的結果既作為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依據,同時也作為學校診斷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
六、實施保障
1、成立組織機構:
2、健全相關制度
【學生評價方案】相關文章: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12-06
星級學生評價方案12-10
學生學業水平評價方案03-09
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方案05-14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11-15
星級學生評價方案[精]12-09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12-21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22篇)12-12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15篇)12-09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5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