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實踐報告是進行實踐后的報告;是指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深入實際、深入社會,對完成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一個總結報告。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專題:為大家提供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相關內容的文章,以幫助大家更快的找到所需內容。
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1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就業的激烈競爭,近年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出現了很多新動向,在社會實踐的目的、組織、時間、內容等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很多學生針對社會實踐領域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取得了顯著成績,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偏好不同,對參與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程度認識不同。面對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挑戰,加上我校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如何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精神,讓學生正確面對社會現實,引導學生觀念;更深入有效地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如何激勵更多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如何為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創造更好條件并提供優質服務等諸多問題需要認真思考與探索。我們將就我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為我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一定參考。
一. 調查概況
為了了解本校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基本狀況,了解大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的意見,態度和看法,以便更好地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適應當今社會嚴峻的就業形勢。進行了本次調查,調查的對象為西南政法大學全體學生。此次調查對象,我們根據年級、性別、專業劃分出了三個維度進行具體的調查。10級的學生比例為34%,09級的學生比例為30%,08級學生的比例為20%,07級學生的比例為16%左右。男生占43%左右,女生占57%左右。法學專業學生占48%左右,管理學專業占11%左右,經濟學專業展13%左右,刑偵專業占10%左右,新聞學專業占6%左右,語言學專業占6%左右,政治學專業占8%左右。
二. 調查方式
此次調查采取的是系統抽樣方法,以全校學生所住宿舍號為樣本,抽取1518個宿舍作為樣本進行調查。 此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以訪談為輔。此次調查問卷一共1518份,收回13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244份,有效回收率為82%左右;此次訪談隨機抽取了15個訪談對象。
三. 調查時間: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四. 調查內容
1.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基本情況,包括大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的態度、意見和看法,參加社會實踐的主要形式和內容,以及參加社會實踐的場所取向等。(此次問卷調查我們一共設計了15個問題 )
2. 訪談主要調查了一下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時間、實踐工作、實踐困難、實踐目的、對實踐的態度、意見、看法。
五. 調查說明
1. 此次調查,我們發現在調查的實際狀況中,有一部分拒訪和不在宿舍的情況,還有一部分宿舍是輔導員辦公室,由此導致我們的樣本有小幅度減少。
2. 此次數據統計,我們采取了控制變量法(年級)進行統計,因此我們的調查結果也將以年級為標準進行說明。
3. 此次調查,我們是面向廣大會員征召調查員和統計員,由于一部分調查員對問卷調查和統計并非十分了解,是本次調查的不足之處。
六. 調查結果
(一)問卷調查結果: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經歷來看,其中參加過社會實踐的同學占四分之三左右,28%(沒有參加過社會實踐)
從大學生認為參加社會實踐的必要性來看,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為非常有必要參加社會實踐,那是必修課;也有較大一部分人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是值得嘗試一下的,只有一小部分同學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是沒必要的或者是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的。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來看,各大年級的學生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社會經驗,鍛煉自己的能力,較大部分的同學是為了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突出表現在09級和08級。這說明大學生都很自然地把參加社會實踐和就業、社會接觸聯系在一起了。同時,各年級大約有將近五分之一的同學參加社會實踐是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掙取零花錢。當然為就業做準備更是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主要目的之一,這方面突出表現在08級和07級。還有一大部分同學是為了增長見識、廣交朋友。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途徑來看,各年級有超過一半的人數會選擇學校的途徑,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對周圍環境不熟悉,因此對學校的依賴比較大。還有大部分同學會選擇自己找,只有較少的同學會選擇廣告和就業中介的途徑。由此可見,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是比較強的。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形式和內容來看,絕大多數同學會選擇與自己的專業相關的實踐內容,只有較少數的同學不會選擇與自己的專業相關的內容。其中以兼職為主要形式的,10級、09級、08級、07級的學生比例依次為63%、67%、70%、71%;以主題調研作為主要形式的10級、09級、08級、07級的學生比例依次為24%、29%、33%、40%;以參觀交流為主要形式的10級、09級、08級、07級的學生比例依次為28%、33%、40%、36%;以 自主創業為主要形式的10級、09級、08級、07級的學生比例依次為21%、22%、25%、21%;還有一小部分會采用其他形式。
參加社會實踐) 居多數。選擇政府機關、學校、公益性組織作為自己的實習單位的大一、大二的同學相差不大,但是大三、大四的同學此時則偏向于選擇政府機關作為自己的實踐單位。這可能與大學生的專業聯系比較大。
從大學生選擇實踐地點來看,絕大部分的同學會選擇在商業區附近和學校附近,有較大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在居民區附近,還有一小部分同學會選擇在其他地點參加社會實踐。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時間選擇來看,選擇在寒暑假進行社會實踐的同學占絕大多數,也有較大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在課余實踐和周末進行社會實踐,還有較少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在節日進行社會實踐。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天數來看,參加不到一天的同學10級、09級、08級、07級的比例分布依次為8%、7%、4%、21%;參加天數在1-15天的同學10級、09級、08級、07級比例分布依次為33%、43%、37%、36%;參加天數在16-30天的同學10級、09級、08級、07級比例依次為14%、18%、26%、27%;參加社會實踐天數在30天以上的同學10級、09級、08級、07級比例依次為8%、11%、19%、26%,這則數據顯示個年級的同學參加社會實踐的天數集中在1-15天左右,而大三、大四的同學可能是因為課程比較少的緣故,參加社會實踐的天數明顯大于大一、大二的同學。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面臨的困難來看,聯系合適的實踐單位是各大年級同學參加社會實踐面臨的最大困難,由此我們可以多在聯系實踐單位方面對大學生加以幫助;同時各年級也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同學認為在確定實踐項目方面比較困難,這種情況突出表現在08、07級;而認為在組織實踐團隊、資金投入、政策保障方面還需加大力度的同學10級占21%左右,09級占27%左右,08級占35%左右,07級占30%左右。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來看,極大一部分同學認為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時 間太短,無法真正進入角色;較大一部分同學認為相關的組織管理有待提高,活動不務實,形式主義較強,沒有什么創新性。
當涉及到學校可以為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問題時,絕大部分同學希望學校應該多為大學生創造一些實踐機會,聯系實踐單位;也有一部分同學希望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培訓(講座)進行正確引導;還有一部分同學希望可以多提供一些安全方面的保障。
(二)訪談調查結果:
據此次訪談結果顯示:接受訪談對象都有過參加參加社會實踐的經驗,還有極個別學生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他們通常會選擇在寒暑假、周末、節假日參加一些兼職、支教、實習、三下鄉活動之類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了解訪談對象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他們大部分是為了積累社會經驗,鍛煉自己的能力,為參加工作做準備。也有少部分人是為了掙零花錢補貼家用。通過對受訪者參加社會實踐所遇困難的了解,
主要有兼職機會少、交通不便等客觀困難,也有受訪者個人毅力不夠、缺乏耐心等主觀因素。不過在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方面的政策,大部分受訪者都不了解或是不太了解。通過對受訪者參加社會實踐的看法的了解,我們發現大多數受訪者都很積極地參加社會實踐,并希望以此鍛煉自己的能力。
七. 調查建議
1. 學校多為廣大同學聯系合適的實踐單位,以疏通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渠道。
a. 學校可以與各大商場建立合作關系,為其提供兼職人員,商場為學生提供兼職機會,做一些節假日促銷、銷售類的工作。
b. 學校可以根據廣大學生的專業訴求,提供一些對口的實習單位。比如為法學專業的同學聯系律師事務所,為管理專業的同學聯系企事業單位等。
2. 學校能夠開設相關方面的課程,舉行相關方面的講座,進行正確的理論引導。
a. 學校可以開設關于大學生實踐方面的指導課程,讓同學打好理論基礎。
b. 學校可以邀請一些知名企業的領袖現身說法,分享走向成功的社會實戰經驗。
3. 學校能加大在組織和管理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投入和支持。
a. 學校可以在財力上加大對大學生參加實踐的投入和支持,并制定成文的管理制度。
b. 學校可以設立專門的大學生實踐管理機構,對有意愿參加社會實踐的大學生登記注冊管理。
c. 學校應該為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提供相關的證明。
4. 大學生也要加強自己參加社會實踐方面的能力鍛煉與培養。
a. 學生本身應該在夯實理論的基礎上,加強對實踐能力的鍛煉。
b. 學生應該強化自己的專業素養,以便找到對口的實習機會。
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2
調查目的:“90后”的大學生如何讓將自身所學充分運用于實踐,以便更好的就業,充分展現自我價值已引起充分關注。為了了解在校大學生的就業希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的就業指導,對就業的形勢的看法,只在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形象,通過對其調查,更好的調節用人單位與大學生之間的供需的關系,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做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的職業,為同學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展開了關于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問卷。
調查形式:于XX年3月至4月,隨機抽取廣州地區14所大學(包括本科學校和專科學校四個年級)的705位學生進行調查,其中男生占46.8%,女生占53.2%。調查問卷回收率100%,有效問卷668張,有效率94.8%。使用spss1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統計圖表用excel來繪制。
調查內容:廣州市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對自我的認識程度、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職業期望狀況四個方面。調查結果如下:
一、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
學生對本專業的滿意與否主要取決于能否擇己所愛,該專業能否在將來幫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歡的工作。調查發現,有21.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較滿意,有66.6%的大學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學生比較不滿意,有2.4%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非常不滿意,各專業的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對專業不滿意的直接表現是對本專業的學習動力不足或畢業后不愿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高考填報志愿時對專業的了解與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導致只有21.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持滿意態度的原因之一。因為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對五花八門的專業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從而選了一個自己以后不喜歡的專業。另外,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個同學對考古學很有興趣,但社會需求相對比較少,此時可能會產生心理沖突,也許選了一個自己并不感興趣的但賺錢的專業,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從而對所學專業不滿意。而專業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職業取向,如果對本專業不滿意或態度模糊,勢必會影響自身潛能的開發,以及今后的擇業。
二、對自我認識程度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七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調查中發現,只有6.7%的被調查者對自己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而52.3%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各面能力,興趣等持含糊態度,41.0%的被調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我認識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較多的大學生未能很好地關注自身特點,發現自身問題,促進自身發展。那么,這里便牽涉到了大學生就業生涯目標的問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并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了解。通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三、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
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為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在調查中發現,只有14.5%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的就業狀況有比較清楚的了解。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沒顯著性差異,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就有顯著性差異,冷門專業的學生比熱門專業的學生更加關注就業前景。在調查中了解,大學生對就業信息的關注還是比較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表示一直關注就業信息,而大部分則都是偶爾關注一下,在看到是留意一下而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所選職業所作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同學們大都表示對未來工作的擔心實際生活中卻缺少這種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現。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校園里,舒適、閑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絕對經濟支持,使很多大學生忘卻或暫時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很少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學生的確是每天都只是讀書,缺乏對就業的準確和認識。另一方面,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調查中,發現有73.5%的學生認為目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需要更詳細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四、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在價值因素(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外在價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將薪水高低、發展空間、城市位置、興趣愛好、社會地位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中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見下圖),發展空間、興趣愛好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會地位,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在調查中還發現被調查者中有83.3%的被試認為“前途”比“錢途”更為重要,60.3%的被試愿意充當“雞頭”也不愿意當“鳳尾”。以上結果表明,多數大學生更注重工作的內在價值。
從上述四個方面的分析表明廣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呈現一下特點:(一)多數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較低;(二)廣州市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還比較模糊,自我認識不夠,絕大多數人沒有明確目標;(三)廣州市大學生對社會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不足,學生了解就業相關信息的渠道較少;(四)廣州市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更注重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因此,我們認為,根據上述特點,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大學生應該及早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為未來做好充分準備。
結論和建議
從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對就業的態度表現為:1.對就業形勢的關注比較少,2.個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認識不足,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因素,沒有準確的目標,3.大學生的職業棋王還是表較高。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盡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體系屬于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政策,這就需要建立職業指導機構等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
2.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就業需求于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位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
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后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后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互適應的,適合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應當給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短處,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素質,又要考慮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要因素。
3.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的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提前適應社會生活,了解現在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歷,這些都是將來找工作的資本,會使自己的人生更順利。
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3
一、 大學生打工目的:
增加自己零花錢;自食其力,不完全依靠父母;鍛煉自己能力:走進大學,我們就不能再是那個凡是依靠父母的人了,我們得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而且大學期間的學費,生活費等這些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是一筆不菲的資金。據權威機構調查,農村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得花63.4萬。更何況我們這批即將畢業的人人,更得為明年畢業后的就業著想了。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余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并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后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了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后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二 、 大學生暑期打工的工作種類:
勞務型:夜總會刷盤子、桑拿浴的服務生、酒店的領班、商場促銷員(化妝品、保健品等)、話務員、派發(辦公室用品、傳單)、快餐店打工。
抄寫智力型:辦公室文員、會計師所審計、家教、翻譯、電視臺編導、網站版主、網站銷售、軟件公司編程還有一些大學生,揮起了創業的大筆,如辦公司、開工作室、書店、經營餐廳等。
三、貧困生的對于自己的假期滿意程度相對較高,假期充實度也相對較高。
在被調查的貧困生中有50%的同學覺得自己的假期生活充實而有意義,這一比例大大超過了其他的被調查者,而選擇假期計劃中以打工或參與社會工作為主要活動的也占到了42.9%.這表明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大學生對于自己的假期滿意程度普遍較高,這表明了貧困大學生對于假期的時間安排更為合理,大多數的貧困大學生覺得在假期應該外出打工實踐,而不是整天沉溺于睡覺、上網、看電視之中。在大學期間打工的人表示他們所找的工作有65%是跟自己所學的專業無關的,有30%則表示跟自己的專業有些關系,有5%的人表示在大學期間所做的工作跟自己的專業有關,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很多人都表示希望在大學期間可以找到跟自己本專業有關的兼職或暑假工,但這是很難找的,那些可以找到自己本專業有關的人,大部分都是跟自己的家庭因素有關,少部分則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尋找跟自己的本專業有關的工作。很多的人都表示可以在校期間,能找到跟自己的專業有關的工作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在校的很多學生都不會發時間去找跟自己本專業有關的工作,大部分都認為那是一件浪費時間和精力的事。很多都這樣認為既然那么難找還不如先把自己本專業的知識學習好,等到畢業后在找,雖然那時可能會比別人少了一些社會經驗,但你的知識已經鞏固了,只要你肯發時間在畢業后,就會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