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卵教學反思
這是四年級下冊《新的生命》單元的第6課,是關于動物繁殖方式的第一課。在這節課之前布置了孩子準備一個生雞蛋,一個熟雞蛋,沒想到進入課堂,材料完成率近乎100%,看來孩子們對這堂課非常的期待。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了幾篇精彩的動物的卵教學反思,歡迎大家欣賞。
動物的卵教學反思1
從事科學教學不久,對于我來說是用我殘存的一些記憶來進行教學,從動物的卵這節課的教學尤其凸顯出來。科學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它需要教師的知識儲備更廣,因為科學涉及到物質世界、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等眾多領域;需要的課前準備更為充分,因為科學學習需要有結構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組合作探究。作為一名教授科學的老師,僅僅靠以前的知識進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
課堂上我引領學生進行本節課內容的學習,由于是新接觸的內容,所以學生顯得有些興奮,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開了。課前我做了關于各種動物卵的ppt,學生看的興致勃勃,不斷有新的問題涌現出來,我一一給予解答,看著他們充滿質疑的表情,我覺得自己的講授并不夠聲情并茂。
陳俊標同學是一個知識面豐富的學生,在討論環節我就請他來給大家做一個小小的匯報,這樣為全班帶個好頭,引領大家去探究探究。科學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所以以興趣為主,課堂上面我也不拘泥與自己做的課件,當有新的問題出現時我便引領大家談論學習。在課堂上我發現有學生提問是一件很珍貴的事情,他可以拓寬老師教課的知識面也可以引起其他同學的興趣,這樣才會營造一個積極有效的課堂。要引導學生多讀書好讀書。
另外科學課的學習方式是以小組合作為主,但是我發現大部分小組活動表面看來熱鬧非凡,卻淺顯沒有深度。我考慮了一下,認為在小組討論時教師給學生的引導不夠,導致學生沒有確立明確的目標,且組內分工不清。因此,有關小組活動的設計,在分工明確、目標確定的基礎上,首先考慮學生思維的深度,再考慮活動頻率及活動的時間。
以上是這段時間以來教授科學的點滴體會,希望科學課給學生一個探究科學世界的窗口。
動物的卵教學反思2
春天不只是植物的,春天也屬于動物。由植物的繁衍聯系到動物的繁殖,由植物的種子聯系到動物的卵,這也是對動物^新學生命研究的引入。
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對動物卵的研究,讓學生注意到植物和動物的繁殖有相似之處。引導學生從較大范圍的一般觀察到對某一特定對象的深入觀察,這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學生觀察了不同動物卵的圖片,知道動物的卵大多是圓形的或橢圓形的,但它們的大小不同,顏色不同,數量不同,有的卵上還有花紋,這些卵所產的地方不同,有的在樹上、有的在葉子上、有的在水里、還有的在泥土里,從中體會到動物的卵是多種多樣的。
不同動物的卵有好多不同的地方,那么同一種動物的卵又是怎樣的呢?教師出示雞蛋、鴨蛋 、鵝蛋、鵪鶉蛋等鳥類產的卵。要求他們繼續觀察,找出同一類動物卵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由于有了前面的觀察經驗,他們很快就知道它們都是橢圓形的,但大小、輕重差異很大,有的殼上有花紋,顏色也不同。不同動物的卵是不相同的,即使同一類動物的卵也是不一樣的,學生也明確了動物世界的多樣性。
教學的重點引入了讓學生對雞蛋的觀察和探究。學生用眼睛、放大鏡看,用手摸、捏,從外部認識了雞蛋的形狀和特點。學生必須十分清楚的了解雞蛋的內部結構,才能更好的與植物種子進行比較。我讓學生把雞蛋打在盤中,他們分清了透明的、粘粘的這部分是蛋清;中間黃色的叫蛋黃。學生仔細觀察蛋黃后,發現蛋黃上有一個小白點,教師告訴他們這個小白點就是胚盤,是雞胚胎發育的部位,是雞的小生命所在。接著學生觀察切開的熟雞蛋,與生雞蛋比較,熟雞蛋的各部分分別是生雞蛋的哪一部分。學生觀察后議論紛紛,認為蛋白就是蛋清,蛋清燒熟以后就是蛋白,黃色的部分就是蛋黃。有的學生還發現雞蛋大的一頭有空隙,有的學生從課外書上了解到這大的一頭是氣室,能為胚胎發育提供空氣。
學生對雞蛋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教師隨即讓他們推測一下,雞蛋的各部分相當于植物種子的哪個部分,學生小組討論后匯報,“我覺得蛋白、蛋黃相當于子葉”,“我認為胚盤相當于種子的胚”,“我覺得蛋殼相當于種皮”。那么雞蛋的各部分對胚胎發育又有什么作用呢,此時,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蛋殼可以保護胚胎”,“蛋黃可以為胚胎發育提供養料”,“胚可以發育成小雞”,“氣室能為胚胎發育提供空氣”,“蛋白大概也是養料吧”,“我認為蛋白還可以提供水分”。
通過深入的觀察與探究,學生明白了動物和植物相關聯的地方,而生命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它將會給學生帶來研究的樂趣。
動物的卵教學反思3
本課是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新的生命”單元的第七課。《動物的卵》一課是“新的生命”單元的最后一個研究課題。學生在此之前學習、研究了植物的繁殖的一些知識,由植物的繁衍聯系到動物的繁殖,由植物的種子聯系到動物的卵,在探究植物新生命孕育的同時,探究動物新生命的孕育便開始了。
在本課的教學中采用了“自主觀察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形式,這樣有利于教師深入學生之中,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與學生共同“親歷科學”。由于這部分知識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用雞蛋作為研究對象有助于調動孩子的以往經驗。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重點讓學生利用他們最熟悉的雞蛋來進行實物觀察,充分展示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
讓學生能夠真正的親歷一次“觀察——探究——分析——討論——總結”的科學探究過程。同時,能夠讓學生通過學習知識,養成嚴謹的科學研究態度。使學生知道即使是他們最熟悉的事物也有不為他們所知的秘密,養成主動觀察、善于發現問題并且愿意解決問題的習慣。尤其,要培養學生能運用多種感官來觀察研究,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能方法和愛護大自然小動物的健康心理。
本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經歷一次對動物的卵進行觀察和探究的過程。在觀察的基礎上能對研究的問題進行推測,并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和查閱資料尋找證據。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樂于探究動植物繁殖的奧秘。
科學概念:認識動物的一些繁殖活動及產卵動物卵的特點,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動植物的多樣性及動、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