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后感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下面一起來分享關于這本書的讀后感范文。
論語讀后感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三句話概括三個人生不同階段的總訓,層層遞進,由易入難。“簡單”的三句話,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孔子沒直接地把它說出來,而是保持謙虛,共同探討的態度,這是重要的做人態度,這三句話說到了也做到了。同時教學的目的,是讓初學者明,讓精通者悟,教人以道不如悟人以道。
我們后人需要學習的不光是祖先傳世的道理,還有他們的品性。他們最先明白平等交流的重要性。一句有道理的話,用“教”的方式,并非人都能愿意接受,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所不同。這就不再是簡單的“教”了,從古至今,無論中外,許多哲學思想,甚至真理都是通過交流,心靈碰撞出來的,并經過世代的驗證。只有這樣,“道理”才具有時間的穿透性。
其實有些事,有些道理,我們何不用問的方式表達?每個人心目中都有答案,并且都是正向的!無需爭辨,用問的方式,既謙虛又不失禮貌。答案都是自己心中給的,同時又是提問者所說出的,這不是很高明嗎?
記得以前看《紅樓夢》,小時候看,青少年時看,三十而立之后看,看到的感受到的都不一樣。現在未必能明白的,沒有關系,自己慢慢尋找答案,過程才是最美好的回憶。
學得越多,發現自己所懂得的越少。想表達的還有許多,卻不善言辭。我開始試著慢慢梳理,希望涓滴成河,沖開我思維的鈍塞。附:任聲,第一層[]意思:任何的聲音,都能聽得見,感受自然之美好。第二層意思:任由其人的評論,正確的要接納,不正確的要反思,未正確的要思索,人不知,而不慍。
第三層意思:任心。任隨心聲,聲,聲音,有聲必有音,但往往聽得見的聲,聞不到的音;有時無聲勝有聲,用心感受。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
論語讀后感2
《論語》是集合了孔子生平講學和門下弟子言行的一本智慧語錄,其中所體現的先賢圣人的思想,貼近普通人的現實生活,點明了人生的真諦。千年時光并沒有改變人生的本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生命的絢爛最終將歸于平淡,充實而自在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說學了能按時溫習,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得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理解我,我卻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你十五歲有志于學習,三十歲自立,四十歲遇事不疑惑,五十歲懂得天命,六十歲聽到什么都能理解,七十歲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應有的規矩。人的一生不要虛度,要立志做大事。
從《論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待人要真誠,不要花言巧語;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這是一種美德;學習要老老實實,不要不懂裝懂等等的人生大道理。
《論語》這本書是一本好書,它可以幫你悟到人生中的許多大道理。
論語讀后感3
隨著中國近代社會的到來,各種西方學說陸續傳入中國,形成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沖擊,甚至連長期在中國思想界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不能幸免。在學習了半個學期的《中華元典導讀》課和閱讀了《論語》這部書后,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儒學的根,即孔子的《論語》說起。《論語》大概包括的以下幾種思想,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以下分別加以介紹。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后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并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于“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后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