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
民以食為天 ,飲食也成為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中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 國家,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作為一個正宗吃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幾乎讓我所有的饞蟲都被瞬間激活了。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了關于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歡迎大家欣賞。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
第一集里出現了“麥客”這個職業,之前只在書里看到過,所以對這一職業不甚熟悉,但我小時候的家鄉有類似“麥客”的職業,都是遠走故鄉去幫人收獲來賺錢,不同的是我家鄉的這群人收獲的是花生。姑且叫他們“花生客”吧。(當然我的家鄉是沒有這個稱謂的)
中原地帶盛產花生,且不像收獲麥子的收割機出現得很早,花生在很長的歷史中都只能靠人工從地下一棵棵刨出來。每年花生收獲的季節,都有一群外鄉人來到我的家鄉,和“麥客”不同的是,她們都是女性。
《舌尖上的中國》里說善待“麥客”是祖輩的傳統,而在我的故鄉,這些花生客們能不能得到善待,純粹要看主人的意思了。
姥姥姥爺心地善良,總是把家里能提供的最好的東西拿出來。而我記憶中最深刻的,要數天黑到看不見時,她們從勞作的地里歸來,吃過飯后,洗洗漱漱,并坐在院子里一起聊天,她們會和媽媽一起聊起家中的情況,也會把家里的孩子和我作比較。現在想來,她們對家里的孩子也必是牽腸掛肚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也影響了農業的發展。近幾年,出現了收割花生的“旋耕機”,不再需要純人工收花生了,這些花生客們也漸漸退出了中原農業歷史的舞臺。
這一集里出現的另一種職業,我的家鄉也曾經有過:趕蜂人。小時候家在學校里,學校離村莊都有一段距離,而學校周圍卻是大片大片的土地,每年的特定時期都會有養蜂人來到這里并用帳篷駐扎下來。他們通常是夫妻兩個,而至于他們為何和我爸爸媽媽很熟,我因為年紀太小,已記不起來了,只記得他們會送成瓶的蜂蜜給我們,那時候,我們那里蜂蜜還沒有普及,我們都不太知道蜂蜜怎么吃。對于他們的記憶,還有紫玉米,玉米大都是黃色的,可是他們卻有紫色的玉米,他們把紫玉米給我們,說可以炸爆米花,媽媽帶到姥姥家,用地鍋炸爆米花,炸的時候威力很大,需要用很重的東西,壓著鍋蓋,我記得最后好像鍋都被炸爛了。《舌尖上的中國》里有個特寫是煤氣灶的牌子:君愛妻。我會浮想聯翩,當年在我家附近駐扎過的養蜂人夫妻,是不是也是這么相濡以沫得恩愛呢?
而這些養蜂人也很久沒有再來我的家鄉了,大概是家鄉種植油菜花的土地越來越少了。
有人說第二季很煽情,我卻不這樣認為,這是一檔關注美食背后的文化的,人文情懷無疑是重要且精彩的。里面的一個個小細節,都會讓我們想起很多自己腦海里曾有過的記憶。而且配音詞都恰到好處,不會過于煽情,又能傳達出很多意味深長。比如,最后一段的老華僑,“少年熬成白發,故鄉變了模樣,但各種老味道歷久彌新”,這句平實的記錄,卻會讓人想起古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遠離家鄉后,故鄉的味道也漸漸只存在在記憶中,如今家中祖父一代的人已經全部不在人世。上次回家,和爸爸說起修葺老家房子的事,我們商量著等爸爸退休,把老房子翻修一下,我和姐姐多年后寒暑假期間可以領著孩子回家鄉看看,姐夫還美名其曰:讓孩子到基層鍛煉下。
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時回憶起的一些東西,敲鍵盤記錄下,我怕會忘記。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2
《舌尖上的中國》為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主要內容為中國各地美食生態。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不僅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更能進一步了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致和源遠流長。
記錄片的重要主題是中國之“變”。《舌尖上的中國》向觀眾展示傳統農耕的中國,同時也告訴觀眾很多中國傳統正在改變,而有些片中出現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代傳承手藝的人,所以該片的創作團隊在為本片確立了一項選擇食材的拍攝標準:“拍攝承載中國人精神的食物”。這是紀錄片的主題,也可以讓觀眾通過美食文化來看中國文化傳承,了解中國社會文化。
對于“吃”,我一直是有著極大興趣的。因為除了自己是個吃貨之外,我對于做菜,興趣也不小。所以,《舌尖上的中國》里那些講述普通人勞動和吃東西的內容,非常符合我的胃口。片子給人的感動,超出美食和食材本身,真的觸動了現代人的心靈最深處,欣賞片子的過程中,會讓人忘記現實的自己,融入美景和美食當中。一個食好和歷史,甚至一個或幾個家庭的幸福、生活直接關聯上。細節,過程的展示,真實的展示每個事物變化的過程。可以吃到,但制作過程本身就充滿了趣味性。 中國文化中吃的文化是最感人至深的,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得如此緊密,在吃中分享快樂,比瞻仰幾千年的遺物來得更有人情味一點。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不是那種奢侈的滿漢全席,而是最平凡普通的家常菜,這是比較吸引觀眾的一點,因為更加貼近百姓的生活。在每一集里,都會以一個普通的家庭人物的視角入手,來了解每一款食物的制作過程,畫面精致而優良,讓觀眾充滿食欲。每一種食材的色,香,味都新鮮十足,不得不勾起人們的味蕾。另一方面,從普通人的角度入手,讓這部紀錄片更增加了真實性和親切感,更添加了幾分純真,樸實……
開篇大氣又不失細膩的鏡頭,恰到好處的配樂,徐徐悠長的男聲旁白,瞬間就讓人驚艷了。不得不說,《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實為一部高質量的用心之作,雖然片中有明顯的模仿痕跡(諸如BBC紀錄片之類),但瑕不掩瑜,每集50分鐘的片子,叫人看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片子也著意刻畫了食物是由雙手創造出來的這一概念,這在現今什么都是流水線機器操作的時代讓人不由的心頭一暖,我想很多人都喜歡那個陜西綏德縣做黃饃饃的老伯。他和老伴不辭辛苦的辛勤勞作三天,用最原始自然的方法制作出外表毫不起眼的黃饃饃,這樣的饃饃,不知道吃起來會不會特別香甜可口?老伯和他的老伴,年復一年的不辭勞苦的制作黃饃饃,賺錢當然是首要目的,但我相信,他們在揉面團,做饃饃的時候,心底一定是踏實而快樂的,他們作為中國8億農民中的一份子,對腳下的這片土地有著與生俱來的割舍不斷的感情。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3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節目熱播當中,延續了第一季的主題,“探討人與食物的關系”,該片以美食為切入點,透過紀錄片影像進行一次中國飲食文化全景式、深層次地人文解讀,影片以“中華美食”為路徑,展示了中國遼闊地域的風土人情,將鏡頭對準中國社會的普通民眾,展現了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勤勞,熱情和追求。不僅僅拍攝一流,讓人享受到了美食的盛宴,而且讓人得到了味覺上的享受。**、味誘,誘得心靈驛動。
中國綿延幾千年的美食文化重新被人們審視.在此基礎,導演把筆觸更多地運用在了美食背后的故事講述和情感醞釀上,“觸動靈魂”,口水和淚水齊飛,讓女子同時,也留下了更多的感悟。人文情懷愈加升華鄉愁成為渲染的主題,餐桌上的美食見證生命的誕生、成長、相聚、別離。透過美食,在精神上有滋有味地認知、古老的東方國度,五千年的人文深厚的底蘊。讓女子為之而自豪。
美食家蔡瀾說;愛吃東西的人,多數不是什么壞人。他們拼命追求美食,沒有時間去害人。大笑姑婆兼饞嘴,是完美的結合,這種女人多多益善,想來,女子能夠擠身其中的一員,笑談一下。因為自己也是一個吃貨。一個完整的女人,就應是既會穿優雅的高跟鞋,又能夠腳踏平底鞋在泥土地上接地氣而生活。既就應在工作中挽起袖口,懂得自我奮斗的價值,又懂得適當的轉換身份,輕盈的走入家庭-----楊瀾《一問一世界》里如此睿智的回答。說得極是。:
林語語曾說;‘我們的身體都有一個饕餮精神的人,無可無不可,是人吃的東西女子都吃,越沒吃過的越想嘗嘗,幾乎如俗語所說;天上飛禽不吃風箏,地上走獸不吃板凳,不食人間煙火才算高潔么?恐是無人能做到吧!只有傳說中去尋覓了。
男人不可下廚房,這種頗舊的思想,很讓人費解,在女子看來也是不可思議的。無論男人或女人,基本都必需會一個人生活,至少要會為自己準備簡單的飯菜,打掃房間,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的話,啟算是一個正常人呢?對一個會做飯的男子在女子眼中是會加分的,在我看來,鍋碗瓢盆里碰撞交織的才是最樸實的生活,點起爐火,端起碗筷,里面傳達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愛。人生如做菜,做菜也如人生,一盤菜好不好吃,不只是量要足,火候要到,用心烹飪才是關鍵。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無論靠山還是靠水,勞動者都有專屬于自己家人的美味。自小就喜歡喝雞湯,自打離開老家。媽媽燉雞湯,總抱怨湯肉不如當年鮮美,那時愚鈍,不明白好與不好,鮮與不鮮差距何在,心想大概是“一代不如一代論吧”,此刻才大概明白了些。
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樸素,但有力量。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辛苦勞作給全身心帶來的幸福,從來也是如此。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只要對自然懷著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都會獲得甘甜的回報。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秘,難以復制,從深山到鬧市。無不如此。廚房里沒有秘密,注滿了愛的就是珍貴佳肴。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鮮,色香味俱全,味與形色兼顧,正是中國人的飲食哲學。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祖先的智慧,心覺和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著對人生特有的感知。
尋常的衣食住行中,傳統日復一日地延續。對于揚州人來說,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泡澡水包皮。如果在聽一場評話,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天,就像那些動人的故事,聽過千遍也不厭倦,女子十分贊賞這種生活方式,在快節奏的壓力中,還能有這種慢生活。愜意的棲居。不失本真。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看的不僅僅僅是中國的美食,還有中國的文化習俗.美味的不只是食物,還有背后有關食物的情感與故事,每一種食物背后的來源與創造,無不透露出中國千萬種美食的博大精深“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才是精髓,食物恰如其分的融入中國人的勤勞勇敢重視親情的美德。舌尖上的正能量,淋漓盡致的表達了中國人的審美觀點,在美食中感受到愛的味道!
憶苦思甜,一所幼兒園里,老師問小朋友;你們明白吃的大米是哪里來的嗎?一個小朋友奶聲奶氣的回答。老師,我明白,是從超市里買來的。一笑,無言。孫子孫女都上小學了,但是,在當今社會,還有多少爺爺奶奶在追著給他們的寶貝喂飯。這就是安逸的生活所教育出來的孩子么?苦不苦,三年困難時期,對饑餓的人來說,所有的快樂都于食物相關,鳥為食亡,人也一樣,像傳說中的神農一樣,人們嘗遍了百草百蟲,為擴充人類的食譜作出了貢獻。
《舌尖上的中國》讓人們愛上“那一個個采摘者、種植者、打撈者,以及持守傳統制作工藝的烹飪者”,用那些我們熟知未知的食材,傳達了有關于記憶的共同屬性,擊中的不是個體,而是所有人心。
從今以后,這世界有你,有我,一米一面,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飲一啄飽蘸苦辣酸甜。當知自然厚藏,萬勿浪費。感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