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讀后感
高爾基的《我的大學》是自傳三部曲中的一本,大家有空不妨讀一讀這本書,下面為大家列舉了這本書的一些讀后感。
我的大學讀后感1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淵遠流長。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著不計其數的傳世巨著。讀后感又俗稱讀書筆記,是對于一句話,一段文字,一本書的感想和見解。好的讀后感應該是和原著作者在思想上的一次火花交鋒,在文學修養上的一次升華。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的第三部,小說記敘了飽嘗人間辛酸的阿廖沙,抱著進大學讀書的理想來到喀山,不久便參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動,可俄國的腐朽和個人的困境使他自殺未遂而受傷,傷愈后,他帶著新生的力量離開了喀山,重新踏上了流浪的道路。《我的大學》是文學巨匠高爾基所著的。這是高爾基上“社會大學”時批評沙皇統治黑暗的一本最佳的書。在這部長篇自傳體小說中,作者力圖以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受為主線,塑造出一個努力探索生活的意義、尋找新的生活道路、內心充滿了激烈沖突的人物形象。
作者是一個孤兒,沒有人給他呵護,沒有人給他引導,獨自成長在一個底層世界,他大敞著年幼的心,睜大眼睛觀察周圍的一切。他的觀察不成體系,甚至雜亂無章,但就是這樣的觀察使他倔強地成長了起來。面對苦難的生活,他沒有一點抱怨,他的善良的心充滿了感恩和希望。他知道苦難的日子很漫長,他對自己說:“苦難的日子里我變得更加堅強了,我并不奢望他人的救渡,也不渴求偶然的好運降臨,生活環境越艱苦,越能磨練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這個道理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年少單純,在苦難面前,他更深切地覺察出的是苦難帶來的無與倫比的財富!
他生活在沙皇專制的時代,他那雙敏銳的眼睛見證了當時俄羅斯民眾的生活及思想真實——底層民眾庸俗、空虛、無奈、褻瀆,同時又具有在苦難的洗禮中積淀出的善良、樂觀、吃苦等美好的人性。他們的丑陋與美好無掩無余地裸露在作者觀察的眼睛里,對于人們那些粗俗甚至低級下流的舉止,他流露出淡淡的悲傷和無奈,但他富有同情心,他滿眼都是善,所以,那些丑陋甚至不顯得骯臟;他極力贊美人們的美好,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歌聲,甚至是一點點美好的流露,在他眼里,這些美好閃爍著高貴的純凈的光澤——他幾乎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在他眼里,勞動是一種心曠神怡的戰斗。在簡單的純凈的心里,他學不會去在意生活的艱辛,更多的他會直接發現苦難中的美麗,感恩它,贊美它,并在這些蕩漾在苦難的河流中的真、善、美中尋找成長的底氣。
作者曾想過自殺來結束那種承重的痛,加入閱讀革命民主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著作,直至參加革命活動。在革命者的引導之下,擺脫了自殺的精神危機。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學識、社會經驗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沒有善,同樣也沒有惡。當還不會辨是非的時候,我們甚至會把惡當作寶貝珍藏。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直接發現并深刻地記住善。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聽到重重疊疊的抱怨,那是因為在成長的路上,我們變得成熟起來,不安分的心積極地追求如同世界般的復雜。當遇到麻煩甚至苦難的時候,我們往往不是為苦難所累,而是為我們面對苦難的態度所累。縱使世界萬般復雜,我們時常會身不由己,但我們仍需要保持一份濃郁率真的心氣,成長從這里開始,也必將在這附近達到它的極致。
成長的過程不是像白楊一樣由時間直直地拉離地面,也不像瀑布一樣清清爽爽地徑奔幽深的潭底。如果說人的思維是草,那么,成長就是這株草的幼芽在時間與空間里蜿蜒招展的結晶。成長在短時期內真的不具有有機性和完整性,盡管理想是牽引成長的一條線,它存在,但不清晰,甚至遼遠而迷茫,有好多閃光的片段散落在這條線之外。只有當回首時,在得與失、喜與憂的反復回味中,我們才會真真切切地聽到自己拔節的聲響,仿佛一條繩子自然而然地拉直。
高爾基在他的大學里無情地吸吮著社會發展創造的各種財富。在病態社會里的毒瘤完全沒有腐蝕掉他童年歲月里的思考著。
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如何從容鎮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凈,一片蔚藍。
我的大學讀后感2
高爾基離開外祖母,準備去上美好令人向往的大學,然而,現實的殘酷讓他認識到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于是高爾基只能在社會這所大學里探索知識和真理,經歷死神帶來的各種考驗,他幾乎什么事都做,只要是能夠讓自己生存下去,他也認識了許多人,既有好的也有壞的,也正是如此,才讓他認識了人們的內心有多么的丑陋,若想生存下去,必須有頑強的意志,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
說起對高爾基最好的人,那自然是他的外祖母,在高爾基心里外祖母是一個善良,真誠,自信,對世界充滿希望的一個人,也就是她在高爾基內心種下了一棵善良的種子,才使高爾基不管身處多么骯臟的環境也沒有成為一個殘暴冷漠的人,為了上大學,高爾基離開了外祖母,這對他來說是多么痛苦的事,也不知道以后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到外祖母或者根本就見不到。然而,現實還是給了高爾基一個巨大的打擊,外祖母因為疾病纏身去世了,面對這個事實,高爾基表現得出乎意料的淡然,好像早已做好了隨時接受這個消息的準備,可是有一件是卻讓他悲痛和憤怒,外祖母憑借著討飯來養活其余的親人,然而在一次乞討時因為摔了一跤而在床上躺了好幾天都不能行動,一直到死為止,這期間其他親人沒帶外祖母看過一次病,我們無法想象得出高爾基有多么的絕望,也許他比萬箭穿心還痛苦。
來到客山,高爾基在一個朋友家住了下來,朋友家并不富裕,甚至還要為每天的糧食而犯愁,為了不給朋友家添麻煩,高爾基一大早就出去了到晚上才回來,他還在外面找了工作,是為了解決吃飯住宿的問題,高爾基干過各種活兒,都是一些異常辛苦的工作,一天有一大半時間在忙著,但是高爾基沒有絲毫的抱怨,而是以一種樂觀,淡然,平常的心態來面對它們,對他來說也許能夠吃飽穿暖住好就是一件幸運的事了。上不了大學,殘酷的命運最終讓高爾基慢慢地失去了信心,他內心的憂愁,苦悶,繁瑣無法得到排解,他對世界,對未來感到一片迷茫。然后他做出了一個決定--自殺,不過幸運的是,上帝好像對高爾基的露出了憐憫之情,子彈并沒有打中心臟,他在休息了一段時間就恢復了,這也成了高爾基不愿提起的尷尬往事,隨后他又去了農村,在那里他幫一個小雜貨店賣點東西,然而農村的生活絲毫不比城市的好得了多少,最終雜貨店被燒成灰燼,連那些對他來說最寶貴的書也燒光了,沒有辦法,無法在這里待下去的他又踏上了新的旅程。
在這段時光里,高爾基接觸到了各種不同的人,從總體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內心善良,為了人們美好未來而奮斗的人,這類人往往讀過很多的書,知識豐富,思想高尚,他們經常聚在一起,讓思想進行碰撞,交融,以便生產出新的思想火花,這些思想就是人類擺脫貧窮和苦難通往幸福之門的鑰匙,這些對高爾基的影響是巨大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一類是冷漠,丑陋,自私自利,眼里容不下他人半點好和以捉弄他人為樂的人,他們表面上表現的老實,與自己無關的樣子,內心卻無時無刻不在算計著他人,他們對好人進行攻擊,對思想者的好心幫助表示不屑,他們就是這樣的愚昧無知,好心的思想者慘死在他們手中,這是多么大的悲哀,與生活的貧窮和苦難相比,思想精神的貧瘠更讓人覺得可怕。
我的大學讀后感3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是時在《知音》雜志編輯趙美萍老師寫的自傳類型的文章。她從一個小學畢業生成為《知音》的編輯,這一路來,期間的奮斗與挫折,數不勝數。
她在失去父親后,經過千萬的波折,她和母親妹妹從蘇北的農村來到安徽的繼父家里,但生活卻沒有絲毫的好轉,生在他鄉處處受人排擠和欺負,母親和繼父的婚姻也并不幸福,小學畢業的她不得已離開學校到山上當起了采石女,拼命賺錢養家。聽到同存一個在上海打工的人講起外面精彩的世界。不敢人生就此下去的她去了上海。她最早在一家餐館做幫工,因為老本的騷擾憤然辭去。之后她進了童裝廠,她在周圍人的質疑和不屑中一步步做出自己成績。在介紹與童裝廠的合約之后。趙美萍決然的跳槽進了廣告公司,開始了與文字有關的工作。在這家公司,她創造了最短時間拉到業務的記錄。后來,他在強烈的競爭下成為《知音》的編輯,進入雜志社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到編輯和寫作中去。如今,她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成了眾人羨慕的成功者。
從趙美萍的親身經歷中我深刻的感覺到一個人如果真的想成功,是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擋的,而且我們所謂的苦難想對她而言根本算不了什么。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在為自己找借口,總是抱怨別人不給我們機會,或家里條件太差,從小沒經過培養,甚至還會認為是別人影響了自己。我們總是喜歡逃避責任,遇到一點小錯則就不敢面對。或許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條件太好了,從小就沒受過什么苦,不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東西,不會想到以后我們的人生該怎么辦。由此,我想現在的我也因該是真個樣子吧。
剛開始來到大學,我就對自己說我要怎樣怎樣,斗志昂揚。可是在知道自己與別人的差距之后,就開始不自信了,很多事都不敢嘗試,怕自己會被別人笑話。雖然自己知道,只要努力去做了,根本就沒人嘲笑你,但是一直都走不出自己的那個圈圈。曾有過幾次嘗試,但是結果都不怎好。也就因為這樣,自己就越來越不相信自己了,總是在沒開始時就否定自己。因此,以致現在的自己什么能力都沒得到提高。但看了這本書后,我真的覺得我不能就此下去,趙美萍她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雖然苦難一次又一次降臨在她身上,但她并沒有屈服于命運,憑著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的信念戰勝了它們。而我的那些苦難算得了什么呀,還有我現在又有什么資本不前進呢?
大一快過去了,過去浪費的時間已不能挽回了。我現只想好好珍惜現在的,努力為我的夢想奮斗。我想,從現在起,我不可以再做一個膽小鬼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都要堅強的面對。我相信,任何苦難都不能讓一個為夢想執著的人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