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課文
《狼牙山五壯士》是一篇自新中國成立以后就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的老課文,其實這種認知是不正確的。狼牙山五壯士課文專題:為大家提供狼牙山五壯士課文的文章,以幫助大家更快的找到所需內容。
狼牙山五壯士課文1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學列小標題。
3、緊扣壯士展開閱讀,了解五壯士英雄事跡,感受五壯士英勇形象,感悟“壯士”內涵。
教學重難點:
緊扣壯士,走近英雄,了解英雄,感受英雄的精神力量。
教學方法:
抓重點講詞析句重聯系以情促讀,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1、盧溝橋事變爆發,帝國主義大舉進入中國,從而引發了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八年來,日軍在中國燒殺搶掠。僅南京,六個星期內,就殘害了30萬同胞;他們還在東北建立了“731”細菌部隊,用中國人做實驗,手段極其殘忍!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奮起抗戰。1945年,日本侵華戰爭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抗戰期間,無數次殘酷的戰斗讓中華兒女銘記于心,其中有一場戰斗,給當時的中國人和現在的中國人以深深的震撼。
2、播放視頻。
3、這場戰斗就發生河北省保定區的狼牙山,而參加戰斗的僅有五個人,它們被稱為“狼牙山五壯士”
一、審題導入:
1、板書課題,齊讀。
2、知道什么樣的人稱為“壯士”嗎?出示課件,壯士:勇敢而豪壯的人。
3、“壯士”一詞最早出現在“荊軻刺秦”的故事中。(出示: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兩千年前的戰國時代,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去刺殺秦王。在易水河邊送別荊軻時,荊軻邊走邊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悲壯的歌聲在狼牙山久久縈繞…兩千年過去了,這兒的一草一木都沒有向敵人屈服過,這兒的每一塊石頭都曾染過英雄的鮮血!
4、同學們,打開課本,用心朗讀這個悲壯的故事吧!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注意讀懂字音,讀通句子,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2、檢查自讀情況。
出示:第一組詞語: 大舉進犯、橫七豎八、墜落山澗、粉身碎骨、 嘰里呱啦、紛紛滾落
第二組詞語: 全神貫注、昂首挺胸、斬釘截鐵、熱血沸騰、 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3、你發現兩組詞語在課文中分別寫誰嗎?是啊,詞語也有感情色彩。這兩組詞語對比強烈,愛憎分明!男女生分組朗讀,對比感受。把詞語的溫度帶入課文中,你一定會把課文讀得更有色彩!
三、再讀感悟
1、五壯士的名字你一定知道吧!請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從什么地方稱他們為“壯士”?畫出那句話,指名讀。
2、前三段稱他們為什么?何謂戰士?出示課件,戰士:軍隊最基層的成員。
3、作為戰士,他們做了那些事呢?
a、 學習第一段
① 指名讀第一段,想想這一段講了什么?能不能說得再簡單些?能用一個短語或詞組概括一下嗎?像這樣把一段課文的內容用一個短語或詞組概括起來的方法,就叫列小標題。
② 出示課件,接受任務,齊讀。
b、學習第二段
① 指名讀第二段,他們接受任務后是怎樣痛擊敵人的呢?畫出有關句子。
② 指名讀有關句子,出示字幕。
③ 班長馬寶玉表現怎樣?指名讀,閃動紅字“沉著”,誰讀讀這個詞?誰沉著的讀讀這句話?
④ 副班長呢?指名讀,閃動紅字“吼”“滿腔怒火”,“吼”還是個生字呢,一起吼兩遍!日本鬼子在我中華大地燒殺搶掠,殺害我們的親人,殘害我們的百姓,怎能不讓我們滿腔怒火,誰再來吼一吼這句話!我們一起吼一吼,吼出我們的仇恨!
⑤ 戰士宋學義也掄起了胳臂扔手榴彈,這一個輪子多有勁啊!你能帶著動作讀一讀嗎?誰再來讀一讀。
⑥ 戰士胡福林胡福才也毫不示弱,誰來讀一讀他們的表現?閃動紅字“繃”,“全神貫注”請你再讀一讀,多威嚴多專注啊!
⑦ 同學們,讀了這段文字,五位戰士的樣子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你發現這些紅色的字是寫人物的什么嗎?出示:神情、動作。對!作者抓住了五位戰士的神情動作進行了細致地描寫,使人物形像更加生動鮮活,再現了幾十年前的激烈戰況,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
⑧ 讀到這兒,五位戰士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勇敢
⑨ 你能想概括第一自然段那樣列個小標題嗎?出示:痛擊敵人
c、學習第三段
① 指名讀第三段。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五位戰士勇敢地阻擊敵人后,面臨那兩條路?指名讀,一條是追趕主力部隊的生路,一條是把敵人引上頂峰棋盤陀的死路。
② 生死抉擇,此時班長馬寶玉做出了怎樣的選擇?出示句子,指名讀,注意“走”字后面是什么號?那個詞最能體現這個坐姿的堅決果斷?好一個斬釘截鐵!請同學們跟我一起寫下這個閃光的詞。知道斬釘截鐵是什么意思嗎?出示詞語解釋。齊讀。誰能斬釘截鐵地讀一遍!請班長讀一遍,好一個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班長,大家都是班長,齊讀一遍。
③ 班長身先士卒,戰士們一樣義無反顧,出示句子,指名讀。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戰士們和班長一樣堅決?閃動“緊跟,熱血沸騰”,一個緊跟一個熱血沸騰,表明了戰士們的無怨無悔,讓我們齊讀這句話。
④ 同學們,他們本來可以選擇追趕部隊的生路,可他們卻選擇了死路絕路,這是為什么呢?出示句子,指名讀。
⑤ 這就是馬寶玉和他的戰士們,這就是狼牙山五壯士!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⑥ 狼牙山五壯士為了群眾和主力不對的安全,為了戰斗的勝利,為了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他們斬釘截鐵地選擇了絕路,選擇了死亡,選擇了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一般的戰士能做到的嗎?他們身上閃爍著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再讀第三段,想一想,議一議。
⑦ 同學們感受深刻,說得好!作者和同學們一樣被他們這種舍生忘死的大無畏精神深深打動了,不由肅然起敬,在第四自然段改稱他們“壯士!”他們的英雄壯舉僅用勇敢形容是不夠的,你能再送他們幾個贊頌的詞嗎?隨機板書:豪壯
⑧ 再次出示壯士的解釋,齊讀,配樂讀。
⑨ 概括小標題,出示:選擇絕路
4、師小結:這節課,我們領悟了“壯士”的深刻內涵,還學習了用小標題的方法理清了寫作順序,出示齊讀。五壯士再繼續阻擊敵人的過程中,浴血奮戰,其中的悲壯感天動地,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四、讀寫結合
1、指板書,班長馬寶玉一個斬釘截鐵的抉擇,譜就了五壯士英雄的篇章。這個詞多用在英雄人物上,形容態度堅決果斷。
2、比如這句,出示例句。
3、用好這個詞,要交代清楚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內容,說過后的行動。
4、學生練寫,展示。
5、同學們學得好,用的更好,這就是學以致用。
五、總結全文
1、指板書總結,一個斬釘截鐵造就了勇敢而豪壯的五壯士,讓我們永遠銘記英雄的名字吧!
2、出示五壯士姓名,齊讀。
六、板書設計
勇敢
22 狼牙山五壯士 斬釘截鐵
豪壯
狼牙山五壯士課文2
1.課文簡說。
這篇精讀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全文共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講七連六班接受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講六班五個戰士誘敵上山,痛擊敵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講五個戰士決定把敵人引上絕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講五位壯士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殲敵。第五部分(第六一九自然段),講五壯士英勇壯烈地跳下懸崖。全文記敘的順序可以概括為:接受任務一痛擊敵人一引上絕路一頂峰殲敵一跳下懸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詳寫,其余為略寫。
課文順序清楚,條理分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字里行間飽含著對五壯士的崇敬與頌揚之情。課文既表現了七連六班這個英雄集體的的壯舉,又突出描述了班長馬寶玉的動作、神態和語言,英雄事跡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鮮明。他們的感人事跡所體現的面對強敵毫不畏懼、英勇頑強、寧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祖國的精神,已成為全民族共有的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從表現英雄壯舉的感人語言中,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宏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二是通過閱讀領悟寫人記事的寫作方法,提高表情達意的能力。
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應放在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和神態的語句上,體會五壯士偉大的獻身精神以及忠于黨和人民的崇高品質,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
這兩句話表現了五壯士為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不畏犧牲的精神。一個“走”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體現出班長態度之堅定、決定之果斷,飽含著五壯士高昂的斗志和對人民的深切的愛,表現出崇高的自我犧牲的精神。“斬釘截鐵”比喻處理事情或說話堅定果斷,毫不猶豫。這里,沒有寫其他戰士的語言,只寫他們的內心狀態(“熱血沸騰”)和動作(“緊跟”)。說明他們和班長的想法是一致的。
②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里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
把石頭比作“雹子”說明石頭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這兩句話充分體現出五壯士英勇殺敵的決心和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③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這聲音”指的是五壯士跳崖時呼喊的壯烈豪邁的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充分體現出五壯士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對黨和人民的熱愛與忠誠。這種恨與愛,是五壯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力量之源,是黨所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戰士們的力量之源,也是敵后抗日根據地英雄兒女們的力量之源。這句話充分贊揚了中國人民將抗戰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
(2)對詞語的理解。
居高臨下:處在高處,俯視下面。形容處于有利的地位。
全神貫注:貫注,精神、精力集中。全部精力集中在一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懸崖:高而陡的山崖。
屹立: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立著,常用來比喻堅定不可動搖。
昂首挺胸:仰著頭挺著胸無所畏懼的樣子。
狼牙山五壯士課文3
狼牙山五壯士課文的內容分享給大家,狼牙山五壯士課文朗讀時要了解五壯士“壯”的具體表現,抓住關鍵詞,領會五壯士的崇高內心世界,一起來看看吧!
1941年秋,日寇(kòu)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當時,七連奉命在狼牙山一帶堅持游擊戰爭。經過一個多月英勇奮戰,七連決定向龍王廟轉移,把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交給了六班。
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他們利用險要的地形,把沖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g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hǒu)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lūn)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士把臉繃(běng)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敵人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在崎(qí)嶇(qū)的山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敵人的尸(shī)體。
五位戰士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準備轉移。面前有兩條路:一條通往主力轉移的方向,走這條路可以很快追上連隊,可是敵人緊跟在身后;另一條是通向狼牙山的頂峰棋盤陀(tuó),那兒三面都是懸崖絕壁。走哪條路呢?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zhǎn)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
五位壯士一面向頂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樹和巖石向敵人射擊。山路上又留下了許多具敵人的尸體。到了狼牙山峰頂,五位壯士居高臨下,繼續向緊跟在身后的敵人射擊。不少敵人墜落山澗,粉身碎骨。班長馬寶玉負傷了,子彈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還剩下一顆手榴彈。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里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
又一群敵人撲上來了。馬寶玉嗖(sōu)的一聲拔出手榴彈,擰開蓋子,用盡全身氣力扔向敵人。隨著一聲巨響,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
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里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后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dǎng)萬歲!”
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附:評《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的教學
如何擺正和處理好“教”與“學”的位置和關系,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讀來感悟理解課文,如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發展。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中著力解決的難題。剛才,顧老師用他的一節生動的課堂教學,就此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在教學中,顧老師是架設在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準星。他徹底地擺脫了重教法、輕學法,重講解、輕參與,重知識積累、輕能力發展的傳統教學的樊籬。他交給了學生提高朗讀能力的讀書方法;他巧妙地設計了朗讀,讓學生自悟出文中的不懂詞語;他用富有激情的鼓勵語,努力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整個課堂教學無不體現了語文教學新大綱的思想和靈魂。
一、全心投投入,創設一個平等寬松的學習氛圍
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課堂激勵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杠桿,是獲取課堂教學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可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對如何進行情感交流、如何激勵學生等問題往往被視為看不見摸不著的“軟”任務,使本應生動、活潑、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變得刻板、單調、壓抑、窒息。剛才,聽這節課的老師不難看出,這節課教學活動充滿了師生的激情,涌動著靈感,彌漫著人情味。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不難感受到五壯士的英勇豪邁的革命精神。我想顧老師能營造這樣一個感人的場面,創設這樣一個民主的學習氛圍,離不開他以下幾點做法:
1、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把完成學習任務看成自己最突出的需要。教師的評價使他們產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體驗。總是幾句簡單的評價是無法明確地指明學生學習活動的方向。這節課,顧老師始終不忘運用充滿激情的鼓勵語,調動學生的朗讀和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板書課題后,他利用自己寫字好的優點教育鼓勵學生認認真真、一筆一畫地寫,這樣的激勵方法不但新穎而且還注重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養成。在學生朗讀過程中,不時安排“想讀的,你就讀吧”、“讀得很好,聽得出你是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了”、“聽你們朗讀真是一種享受”、“學語文就是要好好讀書,邊讀邊想”、“會聽是會學習的表現”等等。這些鼓勵語的使用,決定了課堂教學的“開放”,決定了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想象以及聲情并茂的朗讀。
2、這節課堂教學,我們發現顧老師沒有要求學生端端正正地坐,允許學生為了讀好課文可以離開課桌,允許學生在自由讀書的過程中做動作,允許學生可以把手舉得高高的。這樣民主的氛圍帶來了師生角色的轉換,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點撥者和服務者。
3、留給學生一個“表演”的空間。語文課堂教學應多給學生一些實踐的空間,特別是給學生“表演”的空間,真正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情感體驗。在這節課中,朗讀感悟“馬寶玉‘嗖’的一聲拔出手榴彈,擰開蓋子,用盡全身氣力扔向敵人。”這句話時,顧老師讓學生做著動作來讀,還安排學生上臺表演這個動作。其實,學生的動作只要做到位,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也就不言而明了。這樣教學環節的設計,不光學生理解了這句話,更為重要的是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寬松平等、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讀中感悟,加強了讀書方法的指導
新語文教學大綱,加大了學生的閱讀量,淡化了語言文字訓練,注重了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學中讓學生怎樣讀書,實際上是教師教會學生讀書的過程。有的老師讓學生讀書處于一種隨意狀態,要么是不讀,要么是一味死讀。有的老師教學方法不當,老是習慣于讓學生大段齊讀。顧老師在這節課中不但注重指導學生朗讀,還教給了學生“初讀想象畫面──品讀體會感情”的這一讀書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體現了新大綱“以人為本,著眼未來”的精神。在教學生理解文中不懂的詞語時,顧老師注重了學生自悟,擯棄了傳統講解釋的死方法,只要學生心里感覺到就表明學生已理解體會詞語的意思。在如何讓學生讀好課文上,顧老師更是下了大文章。在指導朗讀第四段時,先讓學生明象,旨在讓學生進入情景,學生進入情景,感覺到了當時的情景再讀就很容易讀好。在指導某一個具體句子時,他并不要求學生帶著什么感情讀,什么地方讀重音,讀輕音,什么地方突出來讀,而是注重將學生引入情景。如在指導朗讀“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這句話時,學生在讀不好的情況下,老師這時注意將學生調入情景。他說,同學們,你們瞧!燒殺搶虐,無惡不作的敵人這時正攀著山壁爬了上來,現在你就是班長馬寶玉,面對著這樣的情景,你怎么讀?這么一說,學生的內心就能與當時的情景相通,就能讀出輕重緩急,做到委婉處還它個委婉,激昂處還它個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