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端午散文
地里的麥子熟了,伴隨著布谷鳥熟悉的叫聲,端午節翩然而至。
童年記憶中的端午節是從黃河故道的那個小村落開始的。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懵懂的我對端午節的印記就是一碗煮熟的紅白夾雜的雞蛋。早晨起來,母親端出用蒿草水煮熟的雞蛋,或紅或白的蛋皮,襯著淡淡的草綠,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我挑出最大最硬的一個,就上街找發小。發小們聚齊了,一場不期而至的較量便開始了。大家先把各人的雞蛋放在地上,比比誰的個頭大;然后,相互間輕輕一碰,看看誰的雞蛋硬。碰破的,就吃掉。沒碰破的,繼續比,直至最后,也一樣吃掉。大概因為我家在村頭,雞在外散養的緣故,好幾次,我的紅皮雞蛋總是最后的王者。這便成了我童年時代端午節極快樂的回憶。
了解端午節的習俗,是在上了小學以后。學校設在大隊院里,兩口教室,50多個學生,一至三年級一口,四五年級一口。兩位老師都是本村人。男老師姓王,人到中年,極為嚴厲,學生非常怕他;女老師姓李,剛剛高中畢業,因為沒能保送上大學,就成了我們的代課老師。上了學,才知道端午節有那么感人的故事和誘人的習俗,知道了二千多年前那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知道了端午節吃棕子和鴨蛋、插艾草,知道了端午節在南方還有賽龍舟的習俗……于是,端午節在童年生活中變得明朗而豐富起來。以后的端午節雖然將雞蛋換上了鴨蛋,但真正吃上棕子卻是回到現在的老家,才變成了現實。
讀懂端午節,是在讀了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之后。那位懷才不遇、嫉惡如仇,吟唱著“路漫漫其修遠兮”遠走他鄉的楚國屈大夫;那位慨嘆“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特立獨行的天問詩人;那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伏清白以死直兮”的文人屈子;那位定格在華夏文明史上、光彩照人的'龍的傳人……是他,讓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讀了他,才懂了魏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斷然之舉;讀了他,才懂了唐代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悲天長嘆;讀了他,才懂了元代文天祥引頸就義、彪炳青史的豪情壯志;讀了他,才懂了明代于謙粉身碎骨、青白為人的冰心一片;讀了他,才懂了清代林則徐置個人生死于不顧的銷煙壯舉;讀了他,才懂了民國時期被譽為“謙謙君子”的朱自清先生寧愿餓死也不食美國救濟糧的錚錚傲骨……徜徉在這個棕子飄香、艾草浸情、鴨蛋誘人、龍舟飛舞的節日里,我仿佛看到那位寬袍短須、仰望天空、對月長吟的天問詩人,正以心懷黎民的浩然之氣行走于歷史的天空中,書寫著華夏千年文明的永恒。
流連端午節,始于數年前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塵埃落定之后。2005年11月25日,當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作為有著數千年炯炯文明史的泱泱大國,在反思西洋節大行其是的背后,我們是否要拷問自己的靈魂:我們失掉的,難道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話語權?記得前幾年,在一節初中語文課——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鴨蛋》上,當年輕的教師向學生提出這一問題時,不僅是學生,連聽課的我們也一時啞然。大師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代表著民族文化的制高點。一個沒有大師的民族,難以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躋身世界民族強林。改革開放的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亟待民族精英和學術大師的脫穎而出。深度透視時下民族文化的傳承者——中國知識分子階層,無論是世紀之初讓良知未泯的知識分子汗顏的“錢學森之問”,還是近年來廣為社會關注的學術造假現象,試問:作為優秀民族文化的端午節,根在何處,魂歸何方?
永遠的端午,拷問著每一個火黃子孫的靈魂。
【永遠的端午散文】相關文章:
永遠永遠情感散文07-04
永遠永遠情感散文07-28
永遠的鄉愁經典散文06-27
永遠的鄉村散文06-22
永遠的夏天的散文06-20
永遠的記憶經典散文06-28
永遠的生活散文02-27
永遠的朋友散文04-05
永遠的蒲公英散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