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為生命加油勵志散文
20多年的無償獻血經歷,使我對獻血的理解越來越深刻。血液是一種特殊的資源,臨床用血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卻只能依靠人類自身提供血液。所以,無償獻血體現了一個人的價值以及他對社會承擔的責任。
第一次接觸 “獻血”這個詞是在小學三年級。課文《白求恩大夫》中,當英勇抗日的八路軍戰士負傷需要輸血時,白求恩奮勇當先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中顯得特別高大。
第一次體驗獻血是在1986年3月。當時我在華東師大讀大一,學校組織義務獻血,輔導員倪華強老師通知我早點睡覺。第二天早晨在文史樓前,四輛嶄新的大巴載著我們這些“勇士”很快就到了上海市人民醫院。有位護士拿了根小針在我的中指上扎了一下,用吸針吸了一點涂在一張專用紙片上。沒多久,護士告訴我:“你是O型血,血質特好。”當時我不僅知道了自己的血型,更擁有了像白求恩一般的自信和豪情!我是 “全能血”!護士問我獻多少,同學們都夸我是學校的長跑運動員,身體好,要多獻點。“那就獻400毫升?”“沒問題。”“第一次獻血不要緊張,把拳頭攥緊。”我挽起衣袖勇敢地伸出了手臂,一根針管插入靜脈,愛心在熱血中流淌……接著有人發給我一個面包、一袋牛奶。在那個無償獻血、又沒有紅本本的年頭,對于我們這些來自農村的孩子來說已經相當滿足。更開心是學校的中餐是免費的,而且不用排隊,我一下子就吃了兩塊紅燒大排(0.8元/塊)。當然沒有獻成的或者少獻的同學也是同等待遇。后來倪老師在班上表揚我,我收獲了很多羨慕的眼神和渴望的目光。
突破“第一次”這道“門檻”,之后的獻血就容易多了。漸漸地我也學到了許多獻血的知識,如獻血前,飲食要清淡,不能喝酒;獻血后,不要進行劇烈活動,要多休息,補充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獻血是一種無私奉獻,不僅不會損害健康,反而能增強造血功能。
第二次獻血是在1999年6月21日,當時各個單位都有義務獻血的指標,我不僅是學校第一個報名的,而且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幫助同事解除對獻血的顧慮。
2005年5月25日,我第7次參加學校組織的義務獻血,考慮下午還要上課,本來只想獻200毫升的。可是參加的11名老師中有4名由于某種原因不能獻血,而我們學校的指標是8人,作為學校工會副主席,我毫不猶豫地獻了400毫升。
2005年10月24日,我調到了江蘇省蘇州市暨陽湖實驗學校,又一次參加學校組織的義務獻血。當時我已經填好了體檢表,“兩次獻血間隔不能少于6個月”,當地紅十字血站的黨支部書記陳正平盡管是我的老相識,但他嚴格執法,把我擋在了門外。這是我到目前為止惟一一次“失敗”的獻血經歷。
2010年10月14日上午,黃偉校長帶領7名老師,還有學校電工朱愛民,參加一年一度的.義務獻血。聽說每人有200元補助并能免費體檢,還可撮一頓,來自貧困地區的4名學校保安自告奮勇地請求參戰。這年頭,有資格獻血也是一種榮耀,一個紅本本成了身體健康的最好明證。最后經過民主抽簽,一人留守校門,其他三位年輕力壯的幸運兒乘著校車前往血站。我們原以為有了三員大將加盟絕對能超額完成任務,但現實很殘酷:三名開路先鋒很快被一一“斬落”馬下:兩名有高血壓,還有一名是高血脂。幸好7名老師全合格,電工朱愛民更是了不起,每次獻血400毫升,已經從我手中奪走了獻血總量的校冠軍。
2011年8月11日,我再次收到短信:“沈漢彬您好!你捐獻的血液已通過檢測,你的愛即將拯救病人,使其獲得新生命……”隨即,我想起了“捐血獻愛心,血濃情更濃”,自己的鮮血流進患者的體內,那種的愉悅真是妙不可言。雖然我和流淌我血液的人素不相識,但我覺得我們的心是相通的——去熱愛生命,用感恩的心回報周圍每一個人。
作為中華骨髓資料庫中的一員,我隨時為需要的人作好準備。我還會繼續并在更多方面,感染并鼓勵更多人參加愛心之旅。我相信有愛心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最后我想把心里流淌著的一首歌唱出來與大家共勉:“從我的心到你的心,真情又一次鮮紅地旅行。從我的夢到你的夢,生命搭成了溫馨的彩虹。救了別人美了自己,彼此都在收獲笑容,甜了歲月凈了人生,天地和諧心靈相通。愛,像出水的芙蓉;愛,像雨后的天空。奉獻者的心中,留下一片清新,一片輕松。”
【用愛為生命加油勵志散文】相關文章:
勵志散文:為自己加油04-05
愛為夢想加油優秀散文06-01
用生命證明愛-隨筆散文04-20
用愛去傾聽生命散文11-27
用愛托起幼兒生命的太陽散文08-14
愛讓生命更完整-勵志散文11-28
用愛為老伴撐牢“支架”散文07-09
用生命詮釋愛01-21
生命與愛的真諦散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