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母親的筷子散文
我的家鄉位于亞熱帶地區,地處于粵之西北。那里丘陵連綿、群山環抱、土壤肥沃、雨水充沛,尤其適合竹子的生長,素有“竹子之鄉”的美譽。
那竹子的用途可廣了,除了可以吃的竹筍、竹蓀之外,還可以做成很多很多的生活用品。尤其在母親的手里,竹子簡直成了“百變星君”,簸箕、菜籃子、熱水壺外殼、蒸籠等等,在母親的手里迅速生成,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加上母親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一直就貧窮的家里,竟成了自力更生的樂園。
其實母親從小就苦命。因為家庭成分不好,尚未來得及懂事,便在那個瘋狂的年代過早的失去了雙親和她賴以遮風擋雨的家,只得從小就寄養在一位遠親的家里,母親甚至還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在那個黑白顛倒的歲月,貧窮、疾病、饑寒交迫、“左派”人士無理的毆打,一直伴隨著母親的成長,鬼門關成了她去得最多的地方。直至她成了家,有了孩子,幸福才姍姍到來。也許是過去生活的苦難,造就了母親那一雙勤勞的手和節約的美德。
在家里眾多竹子做成的生活用品中,我最喜歡的是母親做的筷子。繼承了幾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的筷子是我們的國粹,是我再也熟悉不過的生活用品,我每一天的吃喝都離不開它。
筷子看起來很簡單,但制作起來要也要經過伐竹、晾水分、去皮、砍片、刀削、清洗等幾道復雜的程序。但在母親的手里,這些程序一氣呵成,轉眼之間一雙雙嶄新的筷子就會呈現在我的面前。母親做的筷子特別的美觀、實用,從小到大我就是用母親做的筷子夾著她做的可口飯菜成長,直至我參加了工作。
那一年的中秋,趁著單位放假,我回到了久違的家鄉。在我剛下車的一剎那,就看到了站在村口等我歸來的母親,那種急切盼兒的表情寫滿了她那張布滿歲月年輪的臉,我不禁感到一陣陣揪心的疼。
回到家里,才卸下行李,母親就拉著我的手不停的噓寒問暖,那種母親特有的嘮叨彌漫著整間老屋子。幸福、感動、愧疚……所有作為兒子應有的情感,一下子一股腦的占滿了我那顆疲憊不堪的心。
一直以來,從小沒有讀過什么書的母親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而我從小的學習成績也從未讓她失望,在那個教育落后的村子里顯得那么的不可思議,我那一份村民認為吃“皇糧”的工作也讓他們羨慕不已,我因此而成為了母親的驕傲,每每和村民談起我,母親總是流露出自豪的表情。
在外闖蕩多年,日子的疼痛和無奈讓我飽受滄桑,但我從不與母親談起,生怕因此而加快她的衰老。我一直愧疚自己拿不出更大的成就回報母親,惟獨我時刻不在的孝順,讓自己感到些許的安慰。
相聚總是那么的短暫,轉眼之間我又要不得不與母親告別。臨走前的一天,母親叮囑我多帶一些家鄉的特產回去,因為在她眼里城里的消費高得驚人。我害怕給母親帶來勞作,一再推辭。母親卻一再堅持,我執拗不過,說:就帶一扎您做的筷子吧,我正好要換呢。母親很樂意,拿出一根晾干了水分的大竹子,拿起她那把熟悉的砍柴刀,細心的做了起來。
我已經很久沒看到母親做筷子了,但母親過去做筷子的麻利動作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現在母親明顯的老了,動作遲緩了很多,那雙布滿了老繭的手也有些許的顫抖,刀子的位置有些吃不準,氣也有些喘了,一顆顆汗珠從她斑白的雙鬢滲了出來。我在一旁看著又是一陣陣揪心的疼。
母親把做好的筷子交給了我,說:總共是十二雙,十二這個數字在家鄉可是代表順順利利,就希望你一切都順順利利吧。一如以前平淡的語言,一如以前細心的關懷。
盡管老了,但母親做的筷子還是跟過去一樣美觀,我感動的接過,用心把它捆扎好,鄭重其事的放到我的行囊里。一路上我都認真的看管著,生怕它在那個地方就丟失了。因為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捆筷子,更是母親那一顆牽掛的心。
回到家里,給母親報了個平安,就野蠻的把原來的筷子“下崗”,換上母親親手用家鄉竹子給我做的筷子。每一天都小心翼翼的使用著,生怕一不小心就給它帶來哪怕是一丁點的破損。直到現在,六年過去了,那十二雙筷子給我保管的好好的,一根不缺,一點破損也沒有。如今,我的兒子也學會了用筷子,是我親手教他用他奶奶做的筷子夾菜的。我想,我要把母親的美德、母親那份對我們血濃于水的情感由我的下一代一直傳承下去——有些東西我和我的下一代真的掉不起。
如今,已是深秋,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要來臨,仰望那一輪即將圓潤的月亮,我又想起了六年前那個中秋假期。人們常說月是故鄉明,是的,故鄉的明月總是讓我心馳神往,但工作的忙碌又往往讓我身不由己。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刻,我又思念起了母親,想起了母親在六年前給我做筷子的動作。母親啊,您還像以往一樣在不停的勞作嗎?您給我做的那十二雙筷子我可一直用著呢!
【母親的筷子散文】相關文章:
梁實秋散文《圓桌與筷子》06-06
《母親》散文05-12
母親 經典 散文05-12
母親散文06-20
給母親散文04-28
母親經典散文05-10
冰心《母親》的散文12-03
母親與妻子散文09-18
母親散文朗誦02-06
歌頌母親的散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