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蘆葦的散文
清晨,一片片蘆葦郁郁蔥蔥地兀立在淺水中,濃濃的霧氣在江邊流轉,蛙鳴陣陣,蛐蛐兒亮麗的嗓音時斷時續,江中聲聲汽笛的尾音似乎鋪在滿滿的江水上。一只鳥大約是受了驚嚇,忽地從蘆葦叢中飛出,沖向空中,蘆葦搖晃了幾下,發出簌簌的聲響,隨之復歸于寂靜。
這就是我曾生活的一片熱土,我的故鄉蘆洲灣。
喜歡長江邊的防護林,因為防護林的水邊有我喜愛的蘆葦。常常在初夏看蘆葉相互交織,蘆桿佇立水中,如站崗的士兵守著身后的麥地。每當微風徐徐吹來,大片大片的蘆葦隨著風朝一個方向傾斜,猶如訓練有素的舞者,和著風的樂音翩翩起舞。風止,又收斂起柔韌嫵媚,纖巧娉婷。深秋,皚皚蘆花隨風招搖,或者被風吹落,薄薄地鋪在水面,讓人的思緒仿佛也觸摸到柔軟,進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般的意境,想象著一位衣香鬢濕的佳人涉水而來,眸亮如水,波光漣漣。
兒時的記憶里,家鄉的蘆葦漫漫成片,連綿不斷,像一條緞面綢帶延伸到遠方。碰到洪水侵襲的年份,江水漫過子堤,淹沒了莊稼,只有蘆葦立于水中,柔弱的外表藏著一顆堅韌的心。是的,其根狀互相扶持,縱橫成一張密密的網,抵御著洪水。水退之后,肥沃的泥土帶來充沛的養分,讓蘆葦開花成熟。
最美的是綠色的蘆葦配著金黃的麥子,一片綠一片黃織成一幅濃濃筆墨繪就的'油畫,與防護林一道沿著長江蜿蜒而行。倘若到了端午節,孩子們淌過淺淺的水域去摘取包粽子的葦葉,歇在葦桿上的蜻蜓,涉水的孩子,驚飛的鳥兒……這天地人景合一的畫面,可是大自然最美的畫卷?
有心靈手巧的年輕后生,涉水擷取上好的葦葉,將葉片與蘆葦桿連接處的圓管狀剪齊,從一端開始卷葦葉,呈螺旋狀,并且越卷越細,卷完葉片,再輕輕壓扁最細端,作為蘆笛的哨口,村頭大樹下,防護林里,長江坡岸邊,便響起了婉轉的笛聲,年輕的女孩子們側耳傾聽,嘖嘖稱贊。也有后生取出蘆葦桿內的膜,貼在竹笛的笛孔上,吹出的曲調比那種買的笛膜不差分毫。
深秋,蘆葦開花的季節,也成了姑娘們忙碌的時候。三五成群的她們將小籮筐系在腰上,小心翼翼地淌進蘆葦叢,剪下蘆葦花放入其中,回家后捋下花絮,曬干,將蘆花填充枕頭。這種蘆葦花做的枕頭膽芯柔柔的軟軟的舒適耐用,晚上枕著香氣撲鼻的枕頭,不知是否有美夢裝飾。
冬天,男人和女人們割回成捆的蘆葦,將其破成一條條細篾。閑下來的時候,把細篾編成席子,來年夏天一家人所用的涼席便有了著落。也有手巧者將蘆葦染色,編出不同的花紋,宛如精妙的工藝品。因為蘆葦編的席子通風,透氣,隔塵效果好,人們也常用來作頂棚或囤糧食。蘆席,成了家家需要的日常用品。
江中心有一塊沙洲,每年隨著潮水漲落。更早的時候有著住家,后來漸漸搬離,如今州上依然是蘆葦叢叢,美景怡人。在粑鋪大堤沒有修建前,江水常常灌入河港湖叉,讓臨江的數個村落像浮在水面的荷葉,每年汛期過后,蘆葦瘋長,這些村落幾乎被蘆葦環繞。也由于水流的沖擊作用,這蘆洲時有消長。這里曾是吳國兵營休整的地方,亦是走長江水路客船和客人客色的極好住處。明代由舉人知武昌縣事的李有鵬曾寫了一首
《踏蘆洲》
雨楫云帆處處留,楚江波上覓新洲。
分開蘆笛尋鴻雁,踏破蘼蕪見羖牛。
沙漲移來惟沃土,風濤推去又浮漚。
眼前盈縮渾難計,煙柳橫堤結暮愁。
作為武昌知縣的李有朋,不辭勞苦,勘尋蘆洲并寫下了沿途所見。明代對蘆洲的開墾與丈量有著嚴格的制度,因為蘆洲每年的面積對著江水的堆積或沖刷有著變化,所以每五年一丈量,開墾出來的蘆洲種植水稻、小麥,瓜果等糧食蔬菜和棉花等經濟作物。蘆洲也曾設有傳遞朝廷及州、府公文的遞鋪,據《壽昌乘·烽候》有“遞鋪:軍門鋪、蘆洲腰鋪、蘆洲正鋪、馬橋鋪、梅城鋪、華容鋪、陸家鋪、柘橋鋪,右八鋪各相距十里西入江夏縣界”的記載。從這里可以看到,至少在南宋時期,蘆洲就設置遞鋪。
蘆洲最有名的故事莫過于伍子胥與漁夫的故事。伍子胥,楚國人,春秋末期楚國大夫、軍事家,名員,字子胥。他的父親伍奢,哥哥伍尚為小人費無忌構陷,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吳國,過昭關時被楚國大兵追趕,慌不擇路的伍子胥來到蘆洲,面對滾滾長江,他仰天長嘆,以為到了絕境。忽然,一漁夫駕船而歌,得到暗示的伍子胥隱入蘆葦叢中,官兵尋不到伍子胥,悻悻而返。夜晚,在夜色的掩護下,漁夫將伍子胥渡過了江,伍子胥害怕楚國官兵加害于漁夫,囑咐他將船棄入蘆葦叢,大義凌然的漁夫覆船溺水而亡。伍子胥解七星劍贈予漁夫的地方,如今修建有解劍亭,那塊接伍子胥過江的地方被叫做“接渡石”,后訛傳為“節度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蘆洲灣的村民們千百年來,在江水泛濫與肆掠的歲月里,在蘆葦地上辛勤開墾,將貧窮的蘆葦鄉變成了富裕地,他們在岸上種植莊稼,于水中撈魚摸蝦,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我常常在落日的黃昏,佇立江邊,看小小的漁船拋錨于岸邊,一輪落日的紅霞鋪在水面,此情此景讓人想起南宋江湖派戴復古的《江村晚眺》:
江頭落日照平沙,
潮退漁船擱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
見人驚起入蘆花。
這首詩所描繪的不正是我兒時故鄉的美景嗎?如今,我回過身去,看到有限的蘆葦一叢叢孤單地立于水邊,稀稀落落隨風搖曳,我兒時那成片成片的蘆葦呢?不見了,真的不見了,映入眼簾的滿是工業的廠房,轟隆的機器……現代化的工業漸漸蠶食了幾千年來的自然美景,也蠶食了我的故鄉夢。
【故鄉的蘆葦的散文】相關文章:
《故鄉的蘆葦》詩句摘抄05-20
《故鄉的蘆葦》教學反思10-13
初二散文閱讀訓練:心中的蘆葦06-17
故鄉戀曲散文04-11
描寫故鄉的散文04-06
故鄉的冬天散文精選04-08
故鄉的云散文03-19
我在故鄉散文03-19
故鄉的老街散文03-18
告別故鄉的散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