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關于社會調查的實踐報告(精選6篇)
在發生了某些事情、情況后,我們就需要好好地展開調查,并最終寫出有價值的調查報告。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的狀態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關于社會調查的實踐報告(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生社會調查的實踐報告1
關鍵詞:中學生 零花錢 問卷調查 研究 社會實踐
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生活不斷充實。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自然倍受寵愛,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零花錢狀況。面對日漸增長的零花錢我們究竟應如何看待呢?學生門是如何來安排他們的零花前的呢?這些零花錢又對他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這些都是十分另社會關注的問題。因此我們小組就這一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問題一:零花錢的來源-94.4%的中學生零用錢來自父母
我們認為思想匯報專題,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生活開銷一般都是依賴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學生與祖輩或其他親屬同住的,也會經常收到他們給的零用錢,這也是基于長輩對幼輩的愛護。因此,他們的零用錢絕大多數來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學生還會通過打工或者兼職,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接觸了社會,豐富了社會經驗。但中學生的年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能同意他們利用課余打工的家長還是不多。
問題二:零花錢的數額
初中生零用錢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費層次更為平均
我們認為,初中生年齡尚小,平時花費不多,加之初中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對較弱,家長們一般不會給小孩太多錢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才會相對更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時就每次給個幾元錢,以應付日常花銷和每日車費為主。因此大多數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錢金額在50元以下。相對來說,高中生各方面的開支比較多學習上的花費要明顯多于初中生,對于自己孩子在學習上的正常開銷,家長們的出手是毫不猶豫的,同時孩子們平時的生活花費和日常零用錢,也開始隨之水漲船高。
問題三:零花錢的使用情況
中學生零用錢的三大流向:購書、儲蓄、買零食。可以發現青少年的零用錢花費中,精神消費上的購書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國內的文化消費市場上針對青少年朋友的書籍還是非常的少,許多都是習題集和課內補習資料,可以填補青少年精神空間的書籍少的可憐,因此必須重視中學生的文化消費需求,挖掘中國式的精神消費內容,豐富青少年的業余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46.5%的中學生朋友會把未花完的零用錢進行儲蓄,而且相當多的學生儲蓄是有明確消費目的的,是一種積攢行為。這個結果表明,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在當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繼承和發揚。
孩子的儲蓄行為是個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其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但同時也必須關心孩子的生活習慣,對于不良習慣必須堅決糾正,這也是對孩子將來負責。
另外許多青少年學生比較喜歡吃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開銷也占有較大的比例。
問題四:對零花錢的態度中學生普遍缺乏理財能力
我們認為:一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于青少年時期,從一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一個人從小克勤克儉,長大后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的很容易,長大后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
以上是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從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啟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當多的在年紀尚小時便已受到了金錢的強烈沖擊,正逐漸形成獨特的金錢觀。因此,金錢教育對于家庭、學校乃至全社會來說,已經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教育者們有必要教孩子怎樣對待錢和看待錢。目前我國的中小學一般都還沒有開設專門的金錢教育課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質教育體系中也沒有明確提出具體的金錢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錢教育活動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層面,且無正規體系。問題是嚴峻的。
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家長都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庭經濟條件再好,學生打工掙錢、自食其力還是比較普遍的。國內在觀念上還是比較落后,家長總希望在自己的保護傘下為孩子營造安逸舒心的成長環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但在教育上可別大意了,拔苗助長不行,過于精心呵護更不可取!
國外成功的教育經驗表明,對中小學生進行消費、投資等方面的理財教育將有助于孩子對經濟社會的適應性和敏感性,對他們日后的理財能力有相當影響。當然,我國目前要對中小學生進行金錢教育是一個艱巨的過程。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孩子要啥盡量滿足,家庭優越的條件養成了孩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殊不知,一心想望子成龍到頭來卻是養子成蟲,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教給孩子怎樣使用零花錢則是最基本的一個環節。我們小組就此展開了討論。最后我們設計一位高中同學了一個星期的零花錢使用方案。
以上便是我們的一些設想。希望能給大家以啟發。但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家庭、生活的實際情況作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了兩點:
第一,廣大中小學生要合理安排零花錢。培養理財觀念。
第二,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財教育。兩方面緊密結合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
最后,我要向給予過我幫助的所有同學和老師致以最崇高的謝意,謝謝你們!
大學生社會調查的實踐報告2
摘要:
社會實踐是為了讓學生更早地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實現自身價值,社會實踐報告則更能夠如實地反映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情況。渤海大學文理學院為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實行全員參與社會實踐的原則,并制定相應的措施和辦法。通過對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的研究,不難看出兩個問題,一是目前大學生關注的社會主體內容;二是社會實踐調查存在規范性和真實性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將有助于:一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的放矢,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和對事物的認識能力;二對社會實踐工作如何更好地落到實處,制定相應的措施和辦法,達到開展社會實踐的目的和意義。
關鍵詞:
大學生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與分析
1.引言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指大學生在校期間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走入社會、深入實際,識國情、受教育、學知識、長才干、作貢獻的一系列物質與精神活動過程的總稱。社會實踐是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對于幫助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知行合一能力、了解社會和服務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了解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現狀,發現所存在問題,為學校更好地指導社會實踐提供決策依據,對渤海大學文理學院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
2.現狀與問題分析
研究調查報告由渤海大學文理學院各系學生組成,其中信息技術系160份;管理系:80份;體育系:40份;外語系:60份;文法系:70份,總數410份組成。通過調查發現, 78. 7%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社會實踐,并表示愿意積極參與,說明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意識大多數是有。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單純的課堂理論學習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加強專業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學生不僅要學好專業文化知識,還要通過校內外實踐來提高自身基本的實驗操作和實踐能力,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對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15. 5%的人認為可以鍛煉自我能力, 56%的人認為可以為將來的就業做準備, 24. 1%的人認為可以獲得一些實利,9%的人認為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服務社會,其中13%的人認為是單純為了完成學校要求。這些數據表明,大學生在當前的社會背景和較強的競爭壓力下,比較關注自己就業的情況和能力的提高,但也體現出了三本學生的一些特性,很多學生是單純的是為了完成學校要求。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重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55%對目前的社會實踐內容了解情況表示了解但不全面,13. 3%的人選擇參加過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14. 8%的人選擇參加過社團活動,而絕大多說學生沒有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調查還顯示,只有9. 67%的學生曾經連續兩次以上在實踐基地開展社會實踐,絕大多數同學從未或只有一次在實踐基地開展活動。通過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一些問題。
眾所周知,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大學生社會實踐在高校德育和人才培養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人際溝通能力還能把課堂的理論應用于實踐。提高自己的業務處理能力和處理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通過本次調查,綜觀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現狀,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缺乏內容深度,學生參與度不高。學生雖然意識較強但認識不足。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單一,活動內容脫離學生學習實際,導致學生無法從活動中學到知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參與度不高。
(2)高校和社會的投入明顯不夠,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缺乏整體規劃部署,活動效果不佳。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雜而亂,缺乏層次性和針對性,有目的地開展的實踐活動量少。
(3)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缺乏有效管理和指導,活動流于形式。缺乏社會實踐活動專門的管理指導機構,學生的思想意識認識還不夠,不能很好地深入。需加強對學生思想教育提高對社會實踐的認知。
(4)部分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弱,對社會了解少部分大學生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都生長在校園中,與外界接觸很少,對社會了解極其不足。而大學校園環境與社會環境差別又很大,因此,在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部分大學生由于缺乏基本的社會經驗和社會實踐知識,難于適應社會。 這些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仍然將自己定格在大學校園環境的角色之中,這使得他們走出校園后實踐能力很弱。
(5)學生思想意識認識不足,沒有理解社會實踐的真正意義,對于文理學院的學生思想的積極性開發需要全體教職工的努力教育。培養學生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充分認識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性。
3.推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對策
通過調查報告反映出的問題,我們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該注意,如何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校應該如何建立有效措施和考核辦法使社會實踐工作落到實處。,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還有很多方面亟待加強。借鑒國外高校社會實踐培養模式,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我們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議,
第一,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相關制度。穩定、可靠、操作性強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制度,才能保證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順利有效進行。因此,學院各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大學生社會實踐相關工作的工作制度、監督機制、評估體系、獎勵制度及其他配套措施,并在社會實踐工作的開展中不斷加以完善。
第二,社會各個方面應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作用顯得尤其重要,政府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 引導全社會創造有利于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濃厚氛圍, 帶領社會各個方面對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給予實質性的支持,幫助高校解決實踐基地建設等方面的困難,對開展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積極幫助和配合。
第三,高校在大學生社會實踐要與時俱進,創新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 一方面,敢于對現有課程設置進行大膽創新。高校在課程設置上要敢于取舍,建議減少過于理論性的課程,加大社會實踐相關課程的比重。另一方面,要敢于在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上創新。有關中央文件起著引導作用,但各個高校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社會實踐活動,而不拘泥于中央文件。建立培養應用實踐性人才戰略措施。
第四、科學設計,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考核評價體系。由于當前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評價體系的建立明顯滯后于社會實踐活動的本身,使得大學生們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和成效受到較大影響。高校要有一整套科學規范的社會實踐考評制度,操作上要做到獎懲分明、公平公正。
4.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開展好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充分認識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重要意義,提高對大學生社會實踐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明確社會實踐活動在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從領導體制、組織方式、活動開展等諸多方面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提高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馮艾,范冰.大學生社會實踐導讀[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 370.
[2]康慧,劉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問題及對策[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66- 68.
[3]郝光,劉永.當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問題及其對策[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 2008, (5).
[4]中美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比較研究[J].青年探索, 2009(3): 78-82.
[5]胡琦,陳海燕.高校教師職業行為法制化建設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 2010(3): 58-62.
大學生社會調查的實踐報告3
為響應大學黨委宣傳部,團委等部門關于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相關文件精神,深刻體會xx“四個新一代”要求的精神實質,護理學院團委特成立了“天使之隊”大學生醫療衛生服務團,XX年8月5日,走進了吉林省鄉,進行了科技、衛生、文化宣傳與調查,取得了圓滿成功,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
假期前,院團委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向全院同學發出了《關于開展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并召開學生干部社會實踐活動動員大會,認真落實文件精神,根據專業特點,確定實踐方向、實踐形式。
二.以人為本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經過院領導、老師和同學的共同努力,我院準備了200份居民健康調查問卷,并成立了血壓測量小組。
首先向村民發放有關糖尿病,高血壓,和夏季保健知識的宣傳材料,挨門挨戶宣傳醫療保健科普知識;其次集中開展為村民測量血壓,并且運用在學校所學的醫學知識,耐心的解答有關了村民的一些健康問題,并且為村民講解了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飲食和保健知識。均得到了村民的充分認可。與此同時我們還開展了問卷調查,內容包括:鄉居民的①家庭人口數;②15歲以上成年人吸煙及飲酒情況;③常見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地方病(如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大粗脖子”病)以及精神性疾病的患病情況。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涉及居民87戶,345人。
三.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5份,剔除無效問卷13份,有效問卷172份,問卷有效率為86%。
1.調查對象的家庭人口數
本次調查87戶居民,345人,男性163人、女性182人。平均每戶3.97人,其中每戶2口人的有5戶,占5.75%,每戶3口人的有31戶,占35.63%,每戶4口人的有33戶,37.93%每戶5口人的有10戶,11.49%,每戶5口以上的有8戶,占9.20%。調查中,我們發現隨著每戶家庭人口的增多,也影響著居民的健康狀況。人口數多的家庭的疾病發病率也較高。
2.鄉農民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主要是由個人情況(如年齡、受教育程度、生活態度等)確定。一直以來我國農民的基本任務就是農業生產,且絕大部分屬于重體力勞動,對身心健康水平要求較高。然而,由于受傳統的自給式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農民形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問卷調查顯示(具體見表1),受試者中有飲酒習慣的農民有154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4.6%;抽煙習慣的農民有142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1.1%;既抽煙又飲酒的農民有118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4.2%;平時喜歡打麻將和撲克的有108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1.3%;兼有上述所有習慣的人多達65人,占總人數的18.8%。因為農民大多從事強度較大的體力勞動,所以大多數男性通過抽煙和飲酒來維持體力和精力,女性在農閑季節或者農忙之余喜歡打麻將或撲克來消磨時間。由此可以看出農民對于自己身體健康的忽視比較嚴重,某種程度上對農村體育活動的開展有明顯的消極影響。
表1 鄉農民日常生活習慣統計
生活習慣飲酒抽煙既抽煙又飲酒打麻將和撲克 兼有上述習慣
人數(人)154 142 118 108 65
比率(%) 44.6%41.1% 34.2% 31.3% 18.8%
3.鄉農民的身體健康狀況
3.1常見疾病的調查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受試者中患有高血壓、低血糖、肥胖癥、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其他常見病的人數分別占總樣本的6.67%、5.80%、8.70%、2.90%、1.45%和4.93%,具體見表2。農民傳統的生活方式是形成一些慢性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而這些疾病由于發病隱蔽,患病時間長,人們容易對之疏忽和放松警惕,一旦發病,將給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而且越來越嚴重地影響著農民的生活水平與健康狀況。
表2 鄉農民慢性病種分布統計
疾病 血壓 低血糖肥胖癥 高血脂 糖尿病 其他疾病合計
人數(人)23 2030 10 5 17 102
比率(%)6.67 5.80 8.70 2.90 1.45 4.93 29.60
隨著轉型期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方式的不合理,再加上農村體育發展滯后,加速了農民身心健康水平的下降。各種亞健康患者不斷增加,缺鈣、骨質疏松、疲勞無力等現象呈快速增長趨勢,處于這種狀態的人群往往是慢性疾病的潛在患者。
3.2精神疾病的調查 精神健康對農民的社會適應性有著較強的影響。有資料顯示,當個體長期處于精神疲勞時,患病的幾率大大增加,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有效地使身體保持較高的健康水平。在本次調查中發現,鄉農民的精神狀況大多很好,但是,我們發現了一名大有十歲的男孩存在精神問題,使我們受到了震驚。經過詢問了解到與其家長外出打工,深深的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3.3地方病的調查 由于地理條件的原因,一直以來,在東北地區的偏遠農村存在著缺碘的問題,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發病率很高。但可喜的是,在本次調查中,我們沒有發現一例患者,反映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對居民補碘的關注,以及居民自身通過食用碘鹽和含碘食品,提高對碘的補充。
4.鄉農民的醫療保健狀況
市鄉村級診所醫療條件較差,醫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普遍不高,很少經過正式的培訓,所用的藥品質量得不到保證,但絕大部分農民生病時只能依賴村級診所就醫。本次調查的農民中,生病時去鄉以上醫院就醫的占總樣本的20.19%;去村級診所就醫的占66.35%;還有13.46%的農民由于經濟收入及其他原因,拖延治病,往往小病拖成大病,致使收入本來就不穩定的家庭更加貧困,詳見表3。值得注意的是,廣大農民并沒有意識到合理的體育活動能夠增進身心健康,預防疾病。可見相當部分農民的就醫條件和健身意識較差,有的已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水平,不利于吉林省農村小康社會的全面均衡發展。
表3 鄉農民醫療保健狀況統計
去鄉以上醫院就醫去村級診所就醫 拖延疾病合計
3322 28 345
20.19%66.35% 13.46% 100%
5.鄉農民健康影響因素分析
5.1經濟收入普遍不高,醫療費用負擔過重
農民的經濟收入與健康狀況關系密切。當前,農民疾病經濟負擔重,醫療保障水平低,醫療費用增漲過快、醫療保障覆蓋水平低、經濟收水平低是造成農村居民健康得不到有效改善的重要原因。經濟上的窘境導致廣大農民“生不起病”,“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怕病”心理,給診治疾病帶來很大困難,而農民診治疾病的費用增加,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迫使一些有病該住院治療的人放棄住院,使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
5.2農民體育健康意識淡漠,認識存在誤區
調查發現,許多農民的體育健康意識淡漠,錯誤地認為長期從事農業生產就沒有必要再進行專門的體育鍛煉。雖然體育鍛煉和生產勞動在讓人流汗、消耗體能、提高身體素質等方面非常相似,但是本質上有根本區別。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提高機體呼吸系統的功能,還可以改善心腦血管的機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對有效控制慢性疾病的發生和病后康復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農忙之余,參與體育鍛煉,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也能促進心理健康,緩解精神疲勞,聯絡鄉鄰感情。在受試的農民當中,52.5%的人認為從事農業生產就沒必要進行體育鍛煉,58.4%的人認為增加營養或改善飲食與保證睡眠才是促進健康的主要原因。可見,相當一部分農民群眾的認識還存在誤區,并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在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提高生活質量上的重要作用。
5.3繁重的生產勞動和家務減少了廣大婦女體育鍛煉的時間廣大婦女在農村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是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同時也是維持日常家庭事務的靈魂。當前,許多農村,男人大都外出打工,家中內外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由家庭婦女來承擔,繁重的生產勞動和家務使得廣大婦女很少有時間從事體育鍛煉,再加上農村衛生條件不理想,各種慢性病、婦科病等問題嚴重威脅著廣大農村婦女的身心健康。
6.調查結論與建議
6.1.結論
6.1.1隨著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農民健康呈現出兩種類型,一種是相對貧困農民長期的營養不良及生產生活的壓力,使得身心健康狀況較差;另一種是相對富裕農民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而導致營養過剩和運動不足,使得體育鍛煉對身心的健康促進價值日顯突出。
6.1.2農民健康狀況堪憂,患各種慢性病的比率較高,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升高,地方病的發病率下降。
6.2建議
6.2.1改善農民生活質量,提高農民身體健康水平,促進農村社會生活和諧,關鍵是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吉林省農村經濟的發展,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要從各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利用生物資源,發揮具有地方經濟特色的優勢,大力提高廣大農民的收入。
6.2.2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在增強農民體育健身意識和創造健身條件上有所作為。農民工作環境特殊,生產生活壓力大,體育健身意識薄弱,各級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轉變思想觀念,正確認識從事體育健身的意義,并結合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的實際,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有針對性地發展農民體育,在農村營造崇尚體育健身的良好氛圍,增強農民群眾參與體育健身的意識,從管理體制上為農民參加健身活動創造條件,進一步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
實踐中,我們受到了教育、增長了才干、做出了貢獻,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通過本次活動,不但讓我們在實踐中深入了解了農村的生活狀況,更重要的是增強了我們的職業情感,明確了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社會實踐能力,同時活動也在當地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普及了衛生保健知識,使得我們這次三下鄉的意義更加深遠。
大學生社會調查的實踐報告4
調查目的:
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余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并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后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了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后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對象:
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0名,其中重慶大學20名,西南大學10名,四川外國語學院10名,西南政法大學5名,重慶交通大學5名。年級分別為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0名,大三學生15名。
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么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
調查結果:
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么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大學生社會調查的實踐報告5
基本情況簡介
地處武漢市的東北,屬丘陵地帶。該地區共有行政村54個,人口8萬余人。農作物品種齊全,有:水稻、棉花、芝麻、花生、玉米、大豆、紅薯等等,特色農作物也不少,如:茶葉、板栗、煙草、藥草等等,但是,農作物的種植規模都較小、農戶幾乎是家家都種一點,但種植的面積卻都很小,主導農作物不多,沒有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另外,該地區中對農產品生加工的企業或工廠不多,農產品幾乎是生產出來后舊直接送到市場上銷售。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為農業。由于該地區多山,形成了當地資源豐富的特點,如:森林資源、礦石資源等等。目前礦石資源的開發已經初具規模,銷售范圍較廣,對當地的經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該地區的氣候系雨熱同季類型,季節分布明顯。
調查中反映的問題
在將近5天的調查過程中,我們深入群眾,與其進行長時間的'座談,以了解基本情況,并發現部分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類:
1、農田斷水頻繁,尤其是在干旱季節,更為嚴重。據悉,當地夏季缺水較為嚴重,經常干旱,時有缺水情況發生,但是在降雨量較充足的時候,由于水庫的蓄水能力有限,從而造成了大量的水資源白白的溜走而浪費掉,因此,在用水量較大的季節中,斷水時常發生。
2、公路等交通設施的建設不是很完善,農民的出行很不方便。據了解,當地大部分的公路依然為泥路,農民出行頗為不便,尤其是雨季,情況更為嚴重。另外,由于公路等的不完善給當地的經濟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3、農產品的價格較低,農產品給農民帶來的收入甚微。雖然近年來農產品的價格有所上揚,但是農業生產資料也在不停的上漲,與農業投資相比,農產品的價格較為低迷,長此以往將對農民不利。
關于問題的分析
根據當地政府的基本情況而言,由于在該地區設立的工廠和企業較少,所以稅收來源就不多了,另外又加之中央實施的稅費改革,對農業稅的免除,政府的財政收入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需要雄厚的資金作后盾,然而政府的也在資金上產生了困難,雖然對于村村通等工程國家撥款50,但是,另外的50政府也是無能為力,所以基礎設施的建設難以開展。但是,由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難以開展,必然會使得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有必將制約經濟的發展,從而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要解決此問題,應當先解決其中的一個,即要么先花大力氣搞基礎設施建設及促進經濟的發展,要么花大力氣搞經濟,從而帶動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是,對于xx資源豐富的地理條件我認為,先招商引資發展經濟較好。
農產品的價格持續低迷的問題在全國的范圍內都普遍存在,這主要是由于農產品的供求關系所決定的。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眾多,這勢必會導致農產品的供大于求的情形出現,從而出現“谷賤傷農”。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作為地方政府如果采用宏觀調控的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的話,可能性不大,效果可能也不會很明顯,畢竟地方政府的管轄范圍有限,調控能力也有限。對于xx而言,我認為應該將自己的資源優勢發揮出來,不拘于本地的銷售,打開市場,將產品銷往外地。
歸根結蒂,在xx地區,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都需用發展經濟的角度去處理,一旦經濟得以發展,一切問題都會得以迎刃而解。所以政府也應當在經濟發展上花一定的力氣。
解決方案
對于符合xx實際情況的經濟發展之路,有下列幾個:
花大力氣招商引資
xx地區擁有豐富的資源,該地區的農民本可以很好的利用這些資源來發家致富,但是由于資金不足,無力投資而使得資源無法很好的開發,例如:部分水庫本可以很好的用于養魚等但卻未被很好的利用。為了很好的開發利用這些資源,招商引資當為首選。另外,招商引資的另一個較大的項
目是對農產品的生加工等方面。該地區的農產品在銷售的過程中幾乎沒有產生多大的附加值,然而,該地的農產品質憂、產量佳,所以如果再對其進行生加工,則會有很大的潛力。政府應當制定一定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落戶xx。力爭建立幾個龍頭企業,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為農民增收注入活力。一是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開拓市場、引導生產、加工增值、為農服務的作用。要采取切實措施,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并致力于組建農業龍頭企業集團,增強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二是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我們要把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與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結合起來,積極引導,扶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要以鼓勵引導廣大農民開展產銷聯合,組建多種形式的技術協會、信息協會、流通協會為重點,通過這些市場中介組織引導農民進入市場,實現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有效對接。
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
政府要適當引導農民加大對農業的投入,盡快調整農產品品質、品種結構,發展特色產業。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依靠科技進步,立足資源優勢,突出抓好品種、質量的結構調整,使農業由市場決定產量、需求決定品種質量的軌道上健康發展。同時也應當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必須強化市場第一的觀念,下大氣力研究市場信息、市場動態、市場容量和供求關系,超前預測,科學分析,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指導農業生產,利用時間差、地區差,擴大農產品銷售半徑,擴大農產品集散量。
突出優質抓特色,狠抓調整促增效
在市場經濟的形勢下,有特色,才能有效參與市場競爭并立于不敗之地。發展特色產業,推進農業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是新時期實現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
(一)抓高效特色種植業。
(二)抓綠色農產品加工業。
發展壯大農產品經營隊伍
發展壯大農產品經營隊伍,一個產業能不能保持持久活力,還得看產品的銷路是否暢通。農業產品銷售要有大量的農產品經紀人,政府要針對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培養農產品經紀人,擴大流通渠道。隨著農產品的價格上升,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農資市場管理,防止惡意哄抬農資物價,使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現象防患于未然。
發展農商經濟合作社
現階段,土地全部承包到戶,在土地不能大規模集約經營的情況下,另辟途徑,通過農商合作社,關鍵要讓農民參與和經營,把一個個單一個體有組織的聯合起來,使某一特色產品形成規模、在規模的基礎上進行產業化經營,才能盡量降低市場風險,在產品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xx的蔬菜、茶葉、生豬、家禽、煙草、藥材等都可以通過合作形式形成拳頭產品,在市場上占一席之地。只有達到產業化、規模化,才能進行農產品深加工,培育品牌農業產品,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另外,在某一產品達到一定規模、知名度后,政府要引導樹立名優品牌,進行注冊保護,以品牌開辟市場、拓展銷路。
總結
農村的繁榮,經濟發展刻不容緩。“三農”問題的核心在于“農民增收”,這一重大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政府也作了大量的工作已改善農民收入。我就本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所調查的內容作了一定的總結和歸納,針對xx的實際情況做出了發展經濟的幾看法:
1、花大力氣招商引資;
2、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3、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
4、突出優質抓特色,狠抓調整促增效;
5、發展壯大農產品經營隊伍;
6、發展農商經濟合作社;
希望能夠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盡一番力!
大學生社會調查的實踐報告6
調查內容:廣州市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對自我的認識程度、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職業期望狀況四個方面。調查結果如下:
一、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
學生對本專業的滿意與否主要取決于能否擇己所愛,該專業能否在將來幫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歡的工作。調查發現,有21.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較滿意,有66.6%的大學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學生比較不滿意,有2.4%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非常不滿意,各專業的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對專業不滿意的直接表現是對本專業的學習動力不足或畢業后不愿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高考填報志愿時對專業的了解與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導致只有21.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持滿意態度的原因之一。因為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對五花八門的專業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從而選了一個自己以后不喜歡的專業。另外,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個同學對考古學很有興趣,但社會需求相對比較少,此時可能會產生心理沖突,也許選了一個自己并不感興趣的但賺錢的專業,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從而對所學專業不滿意。而專業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職業取向,如果對本專業不滿意或態度模糊,勢必會影響自身潛能的開發,以及今后的擇業最新2016年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最新2016年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二、對自我認識程度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七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調查中發現,只有6.7%的被調查者對自己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而52.3%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各面能力,興趣等持含糊態度,41.0%的被調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我認識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較多的大學生未能很好地關注自身特點,發現自身問題,促進自身發展。那么,這里便牽涉到了大學生就業生涯目標的問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并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了解。通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三、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
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為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在調查中發現,只有14.5%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的就業狀況有比較清楚的了解。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沒顯著性差異,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就有顯著性差異,冷門專業的學生比熱門專業的學生更加關注就業前景。在調查中了解,大學生對就業信息的關注還是比較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表示一直關注就業信息,而大部分則都是偶爾關注一下,在看到是留意一下而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所選職業所作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同學們大都表示對未來工作的擔心實際生活中卻缺少這種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現。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校園里,舒適、閑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絕對經濟支持,使很多大學生忘卻或暫時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很少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學生的確是每天都只是讀書,缺乏對就業的準確和認識。另一方面,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調查中,發現有73.5%的學生認為目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需要更詳細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四、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在價值因素(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外在價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將薪水高低、發展空間、城市位置、興趣愛好、社會地位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中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見下圖),發展空間、興趣愛好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會地位,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在調查中還發現被調查者中有83.3%的被試認為“前途”比“錢途”更為重要,60.3%的被試愿意充當“雞頭”也不愿意當“鳳尾”。以上結果表明,多數大學生更注重工作的內在價值。
從上述四個方面的分析表明廣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呈現一下特點:(一)多數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較低;(二)廣州市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還比較模糊,自我認識不夠,絕大多數人沒有明確目標;(三)廣州市大學生對社會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不足,學生了解就業相關信息的渠道較少;(四)廣州市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更注重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因此,我們認為,根據上述特點,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大學生應該及早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為未來做好充分準備。
結論和建議
從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對就業的態度表現為:1.對就業形勢的關注比較少,2.個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認識不足,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因素,沒有準確的目標,3.大學生的職業棋王還是表較高。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盡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體系屬于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政策,這就需要建立職業指導機構等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
2.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就業需求于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位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后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后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互適應的,適合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應當給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短處,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素質,又要考慮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要因素。
3.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的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提前適應社會生活,了解現在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歷,這些都是將來找工作的資本,會使自己的人生更順利。
【大學生關于社會調查的實踐報告(精選6篇)】相關文章:
社會調查實踐報告(精選19篇)02-23
有關于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