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艱辛的社會實踐又告一段落了,這次社會實踐讓你有什么觸動呢?感覺我們很有必要對自己的社會實踐做一下總結。那么你會寫實踐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村里暑期社會實踐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村里暑期社會實踐報告1
20xx年7月,為響應共青團中央的號召及各級團委的要求,各高校按排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很榮幸成為團中央重點項目《隴南震后教育現狀調研及義務支教》團隊的一名成員,并隨團隊在隴南市康縣大南嶼鄉窯坪村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星期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這段社會實踐歷程中,我無處不感到鄉親們的熱情樸實和村里孩子們的天真好學,村領導班子兢兢精神也讓我感動和欽佩。相信此行將讓我永久難忘。
我來自農村,也一直生活在農村,所以對農村還是比較了解的,況且隴南是我的故鄉。這次調研的任務是“震后教育現狀”,所以重點說說農村現實的基礎教育情況吧。不可否認,國家對震后隴南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幾乎涵蓋了所有方面,農村變化驚人,成績明顯,是值得彪炳千古的大業。當然,這世界上不可能有天堂,繁華背后還是有不足的,既然是專門進村走訪調查,那我就不多唱贊歌了,現就我們發現的問題,特別是教育問題做以下報告。
窯坪村,和陜西略陽縣木瓜園村雞犬相聞,交通便利,界碑書“甘肅窯坪”,又是茶馬古鎮,任弼時曾住過此村,外加政府重視,窯坪已為康縣重點村,其地位可見一般。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光看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一個真正的農村,內在發展的不足是很多的,一下主要介紹學校。
眾所周知,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多數學校得到從新修建,煥然一新,甚至連剛建起來不合時宜的'也拆掉新修,農民都看得到政府真的花錢了。為響應不讓一所學校還住在活動板房的號召,號稱能用二十年得板房在不到三年、毫發無損的情況下一夜全拆,整齊的放在了庫房。為“兩基”建設之國檢,更是多層次領導東西忙,標語到處天天貼,兩天一小會,三天一大會。為避免上級臨時大駕,小學也有了周六不休假的怪例。這僅是我個人看的的,與此次調研關系不大,但也是教育上的問題,有些事真是讓人想不明白。
學校建設的越來越好,但學生卻是越來越少的。計劃生育并不是主要因素,而是農村教學質量落后下的轉學潮讓學生變少了。但這并不是農村老師教的不好,而是多方面的復雜原因造成的。現以窯坪為例,說說農村教育現狀:
首先,師資欠缺,師資教學水平不高。由于農村多在偏遠山區,交通、經濟均不發達,很難留住人才,年輕教師多在兩三年便想方設法飛走了,剩余老教師又跟不上時代步伐,知識陳舊,特別是小學開設英語以來,更是缺乏專業老師,連窯坪這樣重點村也毫不例外的沒有英語課,從此學校畢業的學生更是和發達一點地方學校的學生有了差距,而這是父母及其不愿看到的,所以原來將近200學生的窯坪小學,在兩年間劇降到只有50人左右,且三年級5人、四年級3人,據調查,他們中的多數待轉,所以這次開學可能就沒有三四年級了,而一界碑之隔的陜西木瓜園則相對好些,舍近求遠,花費更多的代價不是農民所愿,而是愛子心切,不得不的選擇。
再次,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嚴重,上學路途遙遠。因為本地域經濟欠發達,牛耕早已不適用現代社會生活,所以很多家庭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留守牛耕種田,而青壯年在外打工,以養家糊口,這種普遍想象且不說,問題是在家留守孩子多卻正規家教,所以容易讓孩子走上彎路,十二三歲遍騎著摩托飛奔在山路上的情況屢見不鮮,危險不說,教育改正就有很大困難。在者則是農村居住分散,有的孩子上學需走兩公里或更遠的山路,所以也給孩子和家長及老師造成些許困難,這就是真正的發展中的農村。
以上基本就是農村教育現狀,也是主要存在的問題,而隴南九縣農村多為如此,而且這只是我看到的一部分而已。
窯坪村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到是毫不含糊,就說村里新建的那條平坦的大街吧,據村民說,以前村里是一片片的坑洼地,一到下雨天啊,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震后沒幾年,村里決定修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以后無論多大的雨都能保證排水暢通了。村里還裝了十幾個太陽能路燈,修建了公共廁所,垃圾箱等。作為一個村,我深刻感受到這可能是隴南農村的最高水平了,因為她所屬的鄉鎮所在地大南嶼沒有這些。這就是現狀。
震后隴南的變化很大,政績不可磨滅,但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這是我黨團實事求是,以人為本,服務人民的基本作風。不怕發現問題,就怕沒發現問題,所以我希望我的報告有人看到,關注更多鄉村教育。
村里暑期社會實踐報告2
共青團湖職院·湖電大社工委為進一步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以及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的會議精神,推進“新農村·新青年”發展計劃,積極投身于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同時也積極響應團中央關于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的號召,加強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全面提高我校社團干部思想素質與實踐能力,推動校園社團文化建設。 7月4日—5日,我校社團工作委員會組建了“揚火紅七月·社團協建新農村”實踐隊,趕赴長興縣小浦鎮方巖村開展了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7月4日清晨,50位青年志愿者同學在校團委老師領導的帶領下我們早早地從學校出發,經過2個小時車程的顛簸,終于來到了“中國銀杏第一村——方巖村”。方巖村的村委領導早已等在村口,歡迎我們的到來,這個歷史悠久的小山村沸騰了。
在方巖村村委會議室舉行了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暨長興縣小浦鎮方巖村·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實踐基地授牌成立儀式,參加儀式的有方巖村村委書記施鵬飛,村委會主任李劍玉,湖職院團委副書記潘鳴,以及湖職院各社團青年志愿者,活動由社工委主任曹陽主持,施書記對此次實踐活動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極大的支持,就大學、人文、經濟、教育等方面介紹了方巖村的大致情況,曹陽主任講述了此活動的大致安排和活動流程。雙方對此活動予以了極大的希望和重視。湖州電視臺的記者對儀式進行了全程攝制。
7月4日上午,我們對太湖泉生態園旅游基地進行了旅游調研,湖泉生態園位于小浦鎮,古銀杏長廊的最里端,內有古銀杏長廊內天然的高山水潭——絲沉潭,這里環境清幽、傳說美麗,是生態休閑的理想場所。對生態園的游客進行了問卷調查。游客們表示真的很喜歡這個生態園,它能使人們回歸自然,從而給人以徹底的放松和休憩。這對壓力越來越大的現代人來說,是多么的可貴。
旅游調研結束我們在村里進行了走訪初步了解有著“中國銀杏之鄉”、“浙江省生態示范村”之稱的方巖村。“十里銀杏林”的方巖村還是浙北出了名的“戲迷村”呢。今年6·1前夕,方巖小學兩名12歲的小女孩施怡佳、施莎,以京劇《紅燈記》,雙雙獲得第十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浙江賽區選拔賽業余A組銀獎,是湖州地區的唯一。
7月4日下午,我們前往的村民家中為他們一一解說并分發了防雷知識宣傳冊,健康生活小常識手冊,問卷調查小組進行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問卷調查,“浙江農民信箱”宣傳。
家電維修小隊分幾路到村民家中為他們進行免費家電維修,雖然天氣很是酷熱,但隊員都不叫苦不喊累,只是默默地工作著。
7月5日早上,天空下著大雨,但依然擋不住志愿者的愛心行動,我們分小組冒雨去走訪慰問村上的貧困戶。我們來到一戶姓施的人家。戶主由于不幸出車禍成了植物人,使得連基本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家人的生活從此陷入了困境,我們滿懷關切地慰問了這一家人,送上精心準備的慰問品的同時。也送上了我們深深的祝福與關愛。
7月5日下午。村口是為我們送行的村民,一聲又一聲的道著珍重。帶著不舍和留戀,我們踏上了歸程。
服務當地,鍛煉自身;投身社會,體驗生活——這些目的都已達到。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我們會永遠記住這片長滿古銀杏的美麗土地——長興小浦。
【村里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里的社會實踐報告(精選7篇)04-14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書-暑期社會實踐報告01-04
暑期農村社會實踐報告09-25
暑期學生社會實踐報告08-23
暑期社會實踐支教報告04-18
暑期垃圾分類社會實踐報告03-25
學生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2-23
暑期鞋店打工社會實踐報告01-22
藥房暑期社會實踐報告11-16
法學暑期社會實踐報告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