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通用10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社會實踐已經告一段落了,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實踐報告總結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實踐報告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 1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剎那的明艷!然而當初她萌芽之時,浸透了奮斗的淚水,灑遍了犧牲的雨血。——題記
一、實踐目的任務
古人云:“君子欲訥于言敏于行。”意為:“君子的修養要盡力使自己做到說話謹慎,做事行動要敏捷”。對于一個法學專業的大學生而言,這說明不僅要有相當精深的理論水平和良好語言表達能力,更要有強硬的實踐能力,才能適應目前激烈的社會競爭。“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只有將理論付諸于實踐才能實現理論自身的價值,也只有將理論付諸于實踐才能使理論得以檢驗。同樣,一個人的價值也是通過實踐活動來實現的,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人的品質,彰顯人的時代風貌。畢業實踐是大學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課,也是大學學習生活的最后一項課目,也是大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
我的這次實踐是從20xx年7月1日至8月29日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人民法院進行的。實踐期間我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期間能夠遵守工作紀律,認真完成法院領導交辦的工作。在法官們的指導下,我開始熟悉這個行業并慢慢進入工作的狀態,對法院的運作的程序和法律實踐有了一定的熟悉和體會。專業實踐是法學本科教學計劃中的必修課程,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法學本科學生掌握系統的法律理論知識與技能,熟悉與掌握司法程序,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路徑。在過去的三年里,通過課堂知識的學習,我已經形成了初步的自己的法律思維,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識,對各法律部門的相關法律制度有較為全面的認識。而且通過兩次第三學期的模擬法庭實踐,對若干類訴訟案件的司法審判過程有了較為深入地體會。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學校是學校,社會是社會,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最終是要走出校園,服務社會。此次第三學期學院安排我們2008級法學本科生進行畢業實踐,所以我選擇法院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踐學習生活。
通過本次畢業實踐,實現以下實踐目標:
⑴將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與法律實踐相結合,鞏固知識,發現不足,以求積累經驗、指導今后的學習;
⑵培養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⑶培養社會適應能力和溝通能力;
⑷樹立正確的法律人觀念和法律人思想覺悟;
⑸學會法院的工作運行流程,積累實務工作經驗,為畢業后工作打下基礎。
在明確實踐目標的前提下,我結合法院和個人實際情況的制定了如下實踐任務:
⑴熟悉法院的各項管理制度;
⑵熟悉與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員相關的執業制度;
⑶與法官和工作人員接觸和溝通,虛心求教;
⑷運用網絡處理案卷檔案,使其管理自動化;
⑸整理卷宗、資料查詢、法律文書撰寫,做好秘書工作;
⑹協助工作人員做好開庭前后的準備工作,開庭時認真旁聽;
⑺不斷充實專業知識,拓展視野。
二、實踐內容及其具體工作
由于實踐之前我就已經明確實踐目的和制定了實踐計劃,這使得我在實踐過程中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尋找鍛煉機會,并有得于許多律師的指點幫助,我的實踐內容豐富多彩。這些工作有助于鍛煉我的各種能力,也是以后職業生涯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和方面。在完成一般事務性工作的基礎上,我主要的工作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具體過程如下:
(一)學會用好法院辦公自動化軟件。
隨著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的廣泛運用,法院也實現了辦公的自動化,我國法院并且還建立了自己的內部網絡。辦案從頭到尾都網絡自動化了。一開始立案要輸入電腦,建立電腦檔案,其中也要若干次進行網絡化信息處理,審判完了要把檔案錄入。如果執行也會轉到執行,網絡記審理時間,不會超期,否則就輸入不了了。這都要求工作人員要有細心謹慎的做好各項工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二)整理卷宗,掃描案卷。
整理卷宗,掃描案卷是我在本此實踐過程做的最多的工作,整理卷宗包括排序、編頁碼、填寫證據目錄及卷宗目錄、裝訂案卷等。每天看著一沓沓的案卷在手中無數次的翻閱,心中還是會有一點成就感的。整理卷宗先是排序,按照信息表、繳款書、起訴狀、答辯狀、身份證明、受理案件通知書及送達回證、原被告證據、開庭傳票及送達回證、調解筆錄、開庭筆錄、判決書或調解書復印件、宣判筆錄、送達回證等順序將所有的資料整理成冊。對于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還有副卷,而副卷的內容則包括合議筆錄、判決書原件等。
(三)作調解、庭審、談話筆錄。
鑒于去年暑假的實踐經歷,這項工作對我而言并不陌生。首先,法院的筆錄基本全部是電腦錄入,對于沒有學過速錄的我來說還真的跟不上,所以明顯的感覺到掌握速錄技術的重要性。不過據此我也明白了,該法院大多數的書記員并非科班出身但卻能夠進法院工作的原因之一了,其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她們所掌握的速錄技術。
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 2
20xx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xx大學法學院組織的“法律鄉村行”社會實踐活動。目的是進行普法宣傳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調查。以期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群眾,為他們答疑解惑,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此次社會實踐的實踐地是xxxx市xx綏縣。在具體的活進行當中,小組成員選擇了在xx綏縣城以及岜盆鄉和渠離鎮等幾個有代表的鄉鎮進行普法宣傳和社會調查。
在這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對法律在農村的宣傳狀況及其現實的實用性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法律日益普及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在農村遇到不少關于法律的問題,其中很多正是我國普法特別是農村普法盲區。為此組員之間交換過意見,大家一致認為這就是農村普法調查的意義所在。在我國,人口占大多數的農民群眾真正懂法的少,能用法敢用法的更少;少數精通某一類法律知識的農民,卻是因為長期訴訟而不得不加以學習用以維護切身利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畸形的發展和進步。在如今中國法制建設的大潮中,依法治國在農村仿佛還是空蕩蕩的口號。在此,我想有必要談談自己在社會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所思所想,希望能為法制建設盡一點點微薄之力。
(一)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首先,就法律的實用性這一點來說,我所遇到的問題是什么。在xx綏縣城發普法傳單時,我們分發的是婚姻法和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群眾大多樂意接受新的知識并為親戚朋友傳遞法律知識。但我們同樣面臨著不解和拒絕,深層次的原因是法律在他們心目中缺乏合理的實用性。例如,就婚姻法來說,有的群眾認為自己已經結婚惑離婚就用不上婚姻法了,更有甚者認為只有離婚才用得上婚姻法,因此他們抵觸我們的普法宣傳。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法律宣傳對農民群眾是不到位的,至少是缺乏實用性的,以至他們不能真正了解法律的精神實質。就如上所說的婚姻法問題,很多農民群眾或許就不了解家庭暴力,不贍養父母,不撫養子女等行為是違法行為,從而導致家庭矛盾,威脅社會和諧的細胞。這種與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實用性宣傳的缺失惑缺乏,無疑是農村普法過程中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其次,是關于法律宣傳方面的問題。黃賭毒一直是我國打擊的重點,但我們在渠離鎮的集市上卻很容易的發現很多農民群眾顯然沉迷于xx的現象,而且沒有任何人加以阻止或取締。這不由得讓我們產生疑慮和憂患,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是不爭的事實,但精神文明的滯后和法律意識的淡薄,無疑將衍生一系列農村問題,進而影響農村地區的穩定。同樣的情況我們在xx綏縣城也曾遇到過,一對夫婦向我們咨詢離婚的財產分割方面的問題。言語中透露,夫婦倆本是令人羨慕的一對,可惜卻因賭博導致感情破裂,最終走向婚姻的失敗。試想如果農村法律宣傳及時、到位,這種情況又如何會屢屢出現。
第三,是農民群眾在看待法律的態度方面的問題。農村作為一個特定的`區域,特殊的地理和人文條件下,孕育出了一套自己的潛規則。淳樸熱情卻又相對缺乏知識的農民群眾一旦相信某些人或事對他們有利或值得去干,他們便會給以衷心的支持和擁戴。相反他們便會產生抵觸的情緒,并且在農民群眾中擴散開來。這也許就是農村地區老大難問題難以解決的癥結所在吧!在岜盆鄉,我們遇到一位前來咨詢的老大爺,向我們咨詢土地糾紛問題。看得出老大爺很無奈也很無助。老大爺似乎并不滿意我們給他解釋的法理知識,搖著頭說這就是中國社會的弊病所在,認為這應該就是官官相互的結果。在他看來自己翻閱了各種法律條文之后,法院的不予立案理由純屬無稽之談。看著老人家無助的眼神,聽著他對時效的問題的不解和追問,我們隱隱意識到老大爺對法律的信心幾乎已經喪失。交流的互動中,他曾多次提到希望我們能幫他聯系媒體曝光,或者幫他聯系一下去高院上訪的事宜。從這個案例,我們不難看出農民群眾最初都是很愿意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的。之所以最后放棄使用法律或是另辟蹊徑,是因為缺乏對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并解決矛盾糾紛的法律常識和法律途徑應有的了解和掌握。最終導致了維權的積極性受挫,進而產生對法律的偏見。在農村潛規則催化下擴散開來,又往往是百害而無一利,積重難返。
第四,是千百年來農民群眾的很多固有觀念與法制精神相悖。在xx綏的幾個鄉鎮中我都有做這樣一個調查,即女兒在親生父母家是否有財產繼承權的問題。在接受調查的中老年農民群眾中,他們中的大多數認為女兒出嫁以后在娘家就不能再繼承遺產,除非家里沒有兒子或者女兒在家招上門女婿才行。而只有少數中青年農民群眾認為女兒也應當有繼承遺產的權利。產生這樣一種現象的原因無疑是緣于千百年來農村地區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
以上是我在社會實踐中所遇到的普遍問題,這也許只是三農問題中冰山的一隅。但卻是普法過程中所面臨的棘手問題。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解決好農民群眾的普法問題,是現代法制建設進程中的重大任務,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當務之急。
所以我們要對癥下藥,探尋普法的新思路,以達到在農村地區普法中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所思與所想
首先,要明確的是農村普法的原則,即為人民服務原則。堅持講求實際,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義。切實廣泛地開展與農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同時也要強化服務觀念,解決實際問題,努力使農村普法活動成為弘揚法治理念,惠及人民群眾的民心工程。從而真正使老百姓知法、懂法、用法。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相信法律,相信可以維護他們合法權益的法律武器。讓法律真正成為為人民服務的工具。
其次,要進一步地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繼續開展依法治鄉(鎮),依法治村活動,及時有效地依法解決農村老大難等熱點難點問題,讓農民切身體驗到法制的實際效果。從而使農村地區的各項事業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確保廣大農民群眾能夠依法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進一步激勵農民群眾沿著法制建設的路線走下去,并積極參與基層民主法制建設。推動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穩步、健康發展。這樣有助于增強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利于建立普法工作的長效機制。
再次,要積極探尋農村法制宣傳教育的新思路,為農村地區普法行動開創新的局面。一,要從改變農村法制宣傳教育的觀念著手,使農民群眾愿意接受,樂于接受法律知識。在實際宣傳過程中應采取農民群眾最喜聞樂見、最容易接受的宣傳方式,緊緊地貼近廣大農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和思維習慣,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法律意識,盡量使他們在寓教于樂中提高法制觀念。二,要抓住普法的時機,針對不同的方式手段,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宣傳法制應當避開農忙時節,并充分利用鄉村市集或農民群眾返鄉賦閑這段時間進行。只有做到合理安排,才能真正有效做到從群眾需要出發,服務農民,切實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這也是農村法制宣傳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最后,要豐富農村普法教育的內容,開創更為有效的教育形式及載體。在這一方面必須健全政府的服務職能,盡快將普法宣傳納入其公共服務職能當中去。同時也要將普法教育的內容與農村地區的最突出問題相聯系相結合,例如農村土地征用問題,土地承認承包糾紛以及婚姻家庭法律方面的問題。有條件的地區可以編寫適合農村地區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法制宣傳資料,向這些地區免費發放。也可以充分利用市縣等區域性的電視臺、廣播站等載體普及法制信息和基本的法律知識。同時也可以組織專業文藝團體和普法志愿者深入農村地區進行匯報演出,在進一步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趣味性、導向性的基礎上,使得農村地區形成自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當然也應當鼓勵農民群眾或是民間自覺自發的宣傳活動,畢竟他們是最了解農村地區的一份子。
但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提高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俗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就是這個道理。要增強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改善他們的法制觀念就必須要有這樣一個內因在起作用。在這樣一個環節上,我們可以尋求的辦法有兩條。一是合理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即靠農村地區的企業就地轉移勞動力或是向發達的城市地區輸送。二是提高農民群眾的勞動技能,為農民群眾勤勞致富尋找新的出路。這就要求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夯實農村行政或自治組織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有了這么兩個手段,提高農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再配合前三點將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那么我國農村地區的法制宣傳教育和法治水平將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未來的展望
在社會實踐的日子里,我發現農村地區法制宣傳面對著許多的困難,必須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面對一些積重難返的問題,要有足夠的耐心,也要有改變現狀的決心,同樣要有把工作做好做長久的恒心。只有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走下去農民群眾才會心悅誠服的接受法律,相信法律;農村地區的法制建設才能舊貌換新顏;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擁有良好的法制環境。
同時我也在思索,作為法學專業的學生,能為這些農民群眾做些什么有益的事,以發揮我們所知所學。實際上,我們當中有很多是來自農村地區,對這塊土地上的農民群眾并不陌生。只不過我們對這塊土地上出現的問題缺乏了解和理性的分析,更不用說是能找出其根本原因并提出解決的方法。所以我們應當發揮自身的優勢,將經常性的“法律下鄉”活動繼續發展下去,為弱勢群體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變“法律下鄉”為“法律常駐鄉”。另外,在鼓勵法學專業學生扎根基層,參與農村地區法制宣傳教育方面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優惠。這樣才能建立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的人才資源體系,并不斷延續下去,開創良好的法制宣傳教育局面。
農村地區物質上是普遍落后的,精神文化水平也相對落后,面臨的問題還很多。但我們堅信在三農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的今天,只要我們能切實轉變思維多真抓實干,那么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將不在是夢。而農村地區的法制建設也將蒸蒸日上邁上一個新臺階,農民群眾的民主法制精神也將有一個質的飛躍。
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 3
法學作為一門人文科學,具有很強的社會實踐性。畢業實踐不僅可以檢驗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而且能達到理論指導實踐的教學目的。因此畢業實踐成為法學專業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課程。作為一個法學應屆畢業生,能夠在實踐中親身接觸民事、刑事、行政等類型的案件;親身經歷起訴、立案、開庭、證據甄別、審判等等各個環節,律師事務所是一個最佳的選擇。為了能更好的了解法律文化和思想,掌握辦案技巧,對社會主義法治有一個理性認識,我選在了律師事務所。在實踐過程中,親身經歷一些案件從立案到審判的全過程,還擔任了部分案件文案寫作等工作。將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律所同事的辛勤指導下,出色完成所里交給我的任務,得到獲得了實踐單位的一致好評。以下就我實踐單位時間和地點、實踐內容、實踐收獲三個方面對本次的實踐做出總結。
一、時間和地點
實踐時間:20xx年6月
地點:律師事務所。
二、實踐內容
在律師事務所,在領導和律所律師人員的幫助下,熟練掌握各種證據甄別的方法、技巧;在跟隨辦案律師出庭的過程中,了解相關案件法律適用的方法、程序;熟悉起訴狀、辯護詞、判決書、裁決書等各類法律文書的特點及制作。實踐期間,我跟隨辦案律師深入公檢法部門,了解并掌握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的工作特點、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由于律師天生的職業辯論性,我還掌握法律論辯的方法及技巧。
(一)證據甄別:據中,一步步排查一點點證實,最后達到證明案件事實的目的。
(二)程序適用:在此了解到具體法律的使用方法和適用程序以及相關文書的寫作規范技能。在律師事務所每天都過會遇到不同的當事人以及當事人帶來的不同案子,作為律師必須得在聽完當事人的訴說后在短時間整理思路,為當事人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面對比較簡單的案件,律師可以建議當事人盡量進行調解或者通過仲裁解決爭議,不必去起訴,以節約訴訟成本;對必要提起訴訟的案件,接待律師建議當事人采取民事訴訟的簡易程序進行解決;面對復雜的案件,接待律師可以向當事人提供訴訟的辦法,為當事人做一個可供解決問題辦法的經濟分析,以最終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律師事務所也能在此過程中獲得一個好的聲譽,慢慢做大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走進律師事務所實踐以來,在指導老師和所里其他律師的指導下,還參與了一些案件的分析案情、解答諮詢工作。而且,還與指導律師一起辦理了另外幾件民事案件,另外,行政案件與刑事案各辦理一件。回想起那刑事案件,記憶深刻,那件刑事案件是一起為未成年人無償辯護的案件,這是李律師為了煅練我,要我對這起案子調取控訴筆錄、會見當事人、寫辯護詞,在法庭上以清我方律師的證據,邏輯的清晰度和條理性就建立在大量的案件事實及證據的收集和整理,因此,做好法庭辯論的前提條件就是做好案件的整理工作。其次,就是在辯論的過程中需要口不離法,用法言法語說服法官和對方當事人,達到辯護的專業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為當事人辯護,合理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三)熟悉公檢法機關運行工作:律師就是周旋在公檢法和當事人之間的一個職業,無論接觸當事人也好,接受當事人的委托也罷,都離不開和公檢法機關打交道。在實踐過程中,我熟悉了公檢法三部門的工作特點和工作方法以及這三個部門對律師辦案的態度和幫助程度。根據現行《律師法》規定,當事人在被羈押后可以請辯護人或是代理人,這時候律師可以以代理人的身份出現在公安部門與當事人進行交流溝通,為當事人提供司法幫助。在刑事案件以及檢察院的自訴案件中,律師需要周旋在檢察院,跟檢察院的人員打交道,除此,還會涉及到法院,進行出庭辯護等等。而在民事訴訟中,律師在與法院的接觸是最多的,從最初的確定立案到法院的最終判決都會有律師的影子,只不過每個階段律師會以不同的身份出現。
三、實踐的感受和收獲
一個多月的實踐,發現自己眾多理論知識欠缺,以及深感理論和實踐的差距。空學理論知識是必須的,但必須聯系實際,在具體的時間在工作中總結經驗教訓,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在實踐過程中,我體會到律師必須嚴格遵守《律師法》的規定,恪守職業道德。切實做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能為了金錢而泯滅良心和職業道德。當然,作為一名律師,我更要有法律人應有的理想主義精神努力工作,將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當成首要目標。同時律師在一定程度上肩負了宣傳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責任,所以律師自身必須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豐富自己的法學素養,擔負起踐行中國法治進程的重任。作為一名成功的律師,還必須樹立起社會責任感,多多參加法律志愿服務工作,把自己的所學運用到法律服務過程中,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最后,我要感謝律師事務所,為我提供了這樣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讓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更加增強我通過司法考試從事律師的堅強信念,我決心用實際行動兌現律師的誓言,那怕道路多么曲折,但愿我的夢想成真,愿我前途一片光明。
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 4
一、實踐方案
1.活動背景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環境的沖擊和壓力越來越大,亂丟生活垃圾的現象無處不在,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池塘、河道兩旁等地方,隨處可見各種生活垃圾,更為嚴重的是這些生活垃圾多由一些無法或很難分解的物質組成,對土壤、地下水、大氣造成的現實危害和潛在危害更是在不斷增加,會產生多種有害氣體包括二惡英之類的劇毒物質,污染空氣,同時產生大量的殘渣。垃圾處理方法多不理想。生活垃圾數量大、增長速度快,組成成份越來越復雜,給人們帶來的危害越來越大,這已是不容爭議的事實。是什么原因使生活垃圾到處泛濫,既影響環境,又影響人們健康呢?
1)人們對垃圾危害認識不夠,人們多忽視了垃圾的危害。
2)生活垃圾處理方法不當。多使用焚燒、掩埋、堆肥。這些方法破壞土壤、危害生物、淤塞河床、污染水質……對空氣、土壤、水質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首先應該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自覺清除身邊的垃圾,創造一個干凈而美麗的生活環境。
2.活動目的
(1)鼓勵同學從社會、自然和科學等不同角度考察并理解環境問題,激發同學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及好奇心,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解決環境問題的活動。通過同學的親身參與,獲得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表現,發揮同學的自主性,培養同學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敢于實踐的精神。通過活動,培養同學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培養同學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資源意識。
(2)培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創新能力。培養同學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促進同學綜合實踐能力的發展。經過小組的集體研究,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
(3)通過活動,使同學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明白綠色生活涵義,引領同學走進環保世界,體驗現實世界生活,提高同學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的聯系的整體認識,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和能力,并身體力行。
3.實踐意義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鍛煉自身,親身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用實際行動去愛護身邊的環境,領會國家的相關政策對社會的積極影響;作為大學生,我們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在努力學習的同時,要主動擔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成長,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4.實踐內容
(1)環境保護相關知識的專題培訓
(2)在星海公園義務清掃
(3)留意游客對垃圾箱的標識的認知
(4)問卷調查
(5)自制宣傳板展示,環境保護宣言收集
(6)實踐心得
5.實踐流程
(1)借用多媒體教室,舉行環境保護專題班會,向同學介紹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讓同學們粗略掌握一定的知識基礎。
(2)提前制作宣傳板。主題為“環境保護,從我做起”
(3)以班為單位,集體到星海公園進行義務清掃。出發前要分為5個小組,選出小組長。準備好清掃工具,宣傳板,班旗等相關物品,并進行安全教育!要保證本次實踐活動的安全性。各小組長需管理好本組成員及清掃工具,如遇緊急情況,立即與班長聯系。
(4)5組同學中3組進行義務清掃,1組同學進行環境保護相關知識宣傳,并收集環境保護宣言,黏貼于展板上。最后一組同學負責調查問卷及對游客對垃圾箱的標識的認知的調查,并對結果進行記錄分析,本組同學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會有攝像機全程錄像!活動從下午2點開始至下午4點。活動結束后,由班長帶隊返校。
(5)每個小組寫一份實踐過程報告,至少1000字。
(6)每人寫一份不少于100字的實踐心得。
(7)匯總調查數據、圖片、錄像和實踐心得,制作實踐報告。
6.實踐分工
參與實踐活動人數:31人(31人)
班長:xx 負責協調整體,本次實踐活動的設計以及環境保護相關知識培訓的主持,對大家進行監督、照相和錄像。
二)實踐過程
《環境保護知識――垃圾分類》宣傳講座
時間:12月2日星期五
地點:西部校區 化工綜合樓B103
出席人數:28人(31人) 注:3人因創新實驗課請假
過程:
本次講座由班長主持,目的在于讓大家知道什么是垃圾分類?為什么要垃圾分類?怎樣可以更好的做到垃圾分類?
講座由水污染、汽車尾氣污染和工業污染引入正題:生活垃圾。
緊接著,班長為大家解釋了什么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開投放,廢棄物如果丟棄就是廢渣,就要污染環境。其實,任何廢棄物都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如果我們開動腦筋,它們都應該有回收和利用的價值。
本次講座大家收獲了許多有關環保的知識,例如: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垃圾分類可以回收再生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節約資源;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人類對垃圾處理的方法具體分為四種.它們分別是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等等。
講座的第二個環節是知識競答環節。我們讓同學按排分組,每一排為一組,回答問題。
此環節是為了了解大家對本次講座知識的吸收情況,回答問題時,大家積極踴躍的回答,雖然有個別題目大家給的答案不是很確切,但是大家已經基本了解了垃圾分類的基礎知識。從這一環節中同學們的表現可以充分看出環保已經深入人心,緊接著,我們的講座也在同學們的高漲情緒中進入了尾聲。
最后一個環節是宣誓環節。由班長帶領大家鄭重宣誓:
我們以共青團團員的名義宣誓:
一定把身邊的垃圾分類扔進垃圾箱;
并進行廢舊電池的回收;
對廢舊材料進行分類資源化處理處置;
自覺學習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
并帶動身邊的朋友、親人參與環保行動,積極向社會宣傳環保知識!
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 5
一、實踐規劃:
社會誠信現在看來是最重要的,誠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誠信是每個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無形資本。恪守誠信是每個大學生每個人應當有的生存和發展理念之一。誠信的人必將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從而享有做人的尊嚴和發展事業服務社會的機遇。每一個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都應該認真地分析評價一下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理念,把誠信這兩個字刻進我們心靈的深處,用一生的言行去實踐它。只有當我們對于誠信的修養提高了,我們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個寶貴的人生際遇,讓自己真正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可是隨著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的缺失,誠信受到了極大的挑戰,這才是目前最值得去我們去注意的事情。誠信開始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斷的成長中得到更大的發展,這才是最的重要的,將誠信進行下去。誠信即誠實守信,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美德。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誠信度在逐漸下降。這種現象也不同程度地到了青少年一代。為了了解大學生的誠信現狀,現對本學校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希望從中可以發現問題,并找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實踐過程:
為進行這次社會實踐調查,五月三日下午在沁園廣場特意對全校學生進了這次問卷調查,旨在更加詳細地對當今大學生的誠信問題做以了解。從調查問卷表中顯示,中學生的誠信現狀不容樂觀,主要是由于代社會風氣不正,虛假事物過多,嚴重腐蝕了中學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學生對社會事物的誠信度逐漸下降。現從中學生對社會、學校、家庭三個方面的誠信現狀進行歸納總結。
1.大學生對社會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于中學生對社會的誠信問題,共提出了五個小問題,問題及結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發現乞丐或殘疾人在路邊討錢,你會不會向他(她)投錢?結果認為“會”的占50%,認為“不會”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來,要你幫他(她)照看行李,你會不會幫他(她)照看?認為結果“會”的占37%,認為“不會”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來,說自己遠在外省,錢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資助他(她)車費,你會不會給他(她)錢?結果認為“會”的占15%,認為“不會”的占85%。
(4)你討厭不守信用的人嗎?結果認為“討厭”的占100%,認為“不討厭”的占0%。
(5)你認為你是個守信用的人?結果認為“是”的占93%,認為“不是”的占7%
2、中學生對學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于中學生對學校的誠信問題,共了提出4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你對你的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的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占70%,70%以下的占21%。
(2)如果你班同學找你借錢物時,你會不會相信他(她)一定會還給你?結果認為“會”的占88%,認為“不會”的占12%。
(3)你相不相信學校的收費是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核定標準收取的?結果認為“相信”的占6%,認為“不相信”的占94%。
(4)你對你所就讀的學校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占48%,70%以下的占52%
3、中學生對家庭的誠信現狀
在調查問卷表中,關于中學生對家庭的誠信問題,共了提出3個小問題,其結果如下:
(1)你認為你的父母對你信不信任?結果認為“相信”的占93%,認為“不相信”的占7%。
(2)你認為你父母會不會對你說謊?結果認為“會”的占18%,認為“不會”的占82%。
(3)你對你的父母誠信度是多少?結果認為誠信度從70%——100%的占98%,70%以下的占2%
三、實踐效果:
從調查問卷結果來看,中學生對調查中的誠信對象誠信度高低的順序是家庭、學校、社會,其對社會的`誠信度較低,對家庭的誠信度較高。形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父母愛——人類的天性,是中學生對家庭誠信度較高的原因。
家庭是中學生的港灣,是中學生的溫床,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對自己的兒女是真誠的,對兒女的關心和照顧也是無微不至的。在父母眼里兒女永遠是長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樹苗長得再高大,也永遠離不開那座山。兒女對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怎么會不心疼呢?
2、社會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于中學生正處在模仿性極強的年齡階段,對社會事物較強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對于不正當行為具有的強烈的模仿心態。中學生的思想可塑性較強,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對于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對于壞的事物卻接受較快。所以,稍不注意正確引導,就會使他們走進思想的誤區。
3、學校內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學生對學校誠信度下降的結果。
有些學校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沒有注重學生的道德教育,讓學生形成不思進取、散漫的學習、生活,并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有些教師對學生聲色俱厲,諷刺挖苦學生,違背教育規律,肆意增加學生負擔,片面追求考分,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師職業道德失范,有損教師的光輝形象,也降低了學生對教師的誠信度。此外,學校收費方面不太規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學校的誠信度。
四、實踐感受:
提高中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的話題。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要求高目標,但要從低起點,從基本行為抓起。要培養大學生的事業心、責任感,平等競爭的意識,獨立自主人格和對規則的虔誠態度,讓他們在日常的同學交往中、在學習和考試過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絕作弊、誠實守信,并逐漸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學校樹立以誠信為本的觀念,進一步加強管理,杜絕種種不誠信現象的發生。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能僅僅停留于口號,停留于課堂灌輸,停留于形式,而應從學校管理、教師形象上做起,以學校的誠信、教師的誠信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大學生是社會高素質人才,將擔當社會重任。而面對另人擔憂的大學生誠信問題,解決大學生誠信問題迫不及待。
五、結語:
調查中反映出種種誠信缺失問題,讓我們擔心,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各個領域的骨干,如果大學生誠信缺失了,我們還怎么談社會的道德建設呢?國家還能有什么發展呢?誠信對創業如此重要,我會讓它伴我永遠!
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 6
【社會實踐目的】
走出課堂,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調查有關大學生生活狀況的實際問題,并通過對該現狀的進一步了解加深對所學基本理論的理解,培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適應社會的綜合素質與技能。
【社會實踐時間】
20xx年4月14日—20xx年4月24日
【社會實踐內容與收獲】
一、大學生消費現狀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
首先,在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流行時尚的影響下,他們往往更容易被那些新潮,時尚,趣味的事物所吸引,相對于其他群體的突出的特點是更易于受自身情感因素的影響。在這一階段,大學生自我獨立性逐漸增強,對家里及身邊的人的依附性逐漸降低,使得他們往往會根據自身的喜好來選擇商品,這種更加注重感官上的滿足的消費方式很容易造成盲目消費,浪費錢財的后果。
其次,由于所處的社會地位所限,他們的消費行為受到自身所處的位置所影響。大學生接近于社會,但他們還沒有完全進入到社會,這就決定了他們絕大部分在錢財上的支配是受到不自由的。據了解,95%的大學生生活費來自于家長的給予,極少數的學生的生活費來源于助學金,獎學金及兼職。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生活費(按月來計)在500—800元的同學除了日常吃喝等基本開銷外,用于享樂的花銷就比較少;生活費在800—1000元的同學可支配的錢財相對來說就可觀很多了,他們絕大多數追求于物質更好上的享受,往往更容易產生攀比現象。不管是消費多的,還是少的,均存在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即消費超支。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許多同學又不敢再問家里人要錢,可能就會選擇兼職這種方式去緩解經濟壓力。
第三,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普遍存在節約意識淡薄,浪費資源嚴重的情況。比如,有同學生日或者考試得了高分,自己可能就會送別人禮物,或者慫恿他人辦聚會,這些人際交往上的“潛規則”往往都會消耗一大筆錢。一旦拒絕別人的邀請,便可能被認為不夠義氣或者不給面子,這些現象實在太普遍了。針對上述狀況,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養成節約資源,合理消費的好習慣。
二、學習現狀
在這次社會實踐調查中,我們組調查了,大學身的學習現狀。大學生的學習現狀,能夠較全面的反應大學生的情況和主要問題。因此我們對我校50名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調查結果作如下分析:
一.大學階段的目標
有10%的人選擇提素質,為人生理想做準備;有48%的人是為了獲得文憑;32%是問了一技之長,為就業打好基礎;10%的人不確定。
二.對專業的興趣
只有6%的人對自己的專業感興趣;32%的人可以接受:50%的人不太滿意;12%的人完全不感興趣。
三.對于自己的現狀滿意度
30%的人對目前的現狀感到滿意,48%的人基本滿意,22%的人不滿意。
四.對于考試的期待
一定要達到優秀的只有20%,不掛就行的有32%,40%的覺得達到平均就行了,8%的人無所謂
五.對于考試的態度
64%的人選擇重視,30%的人選擇一般,6%的人無所謂
六.平時怎么準備考試的
36%的人靠平時積累,48%的人靠考前突擊,16%的人靠人品
七.課外主要活動是什么
玩電腦的占到了48%,32%的人會哦選擇看書,10%的人會參加各類活動,10%的人談戀愛。
八.玩電腦主要干什么
玩游戲的站56%,看電影的占32%,22%選擇查資料或寫東西
九.你平均每天的自習時間
66%的選擇1小時左右,22%的超過一小時,12%超過兩小時。
十.去圖書館的情況
56%的人偶爾去,38%的人經常去,6%大的人從來不去
十一.逃課情況
20%的人表示沒逃過,58%的人表示逃過幾節,12%的人選擇性的逃,10%的人經常逃
十二.上課狀態
32%的人能認真聽課,48%的人能基本集中注意力。5%的人進場睡覺,5%的人做其他事
十三.學習的動力
68%的人表示有,26%的`人不強,6%的人沒有
十四.學習計劃
48%的人表示有長期的,32%的人有短期的,10%的沒有
十五.遇到難題你會
請教他人的找58%,自己看書解決的占30%,12的人不予理會
就以上的問卷來看,現在大學生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學習目標不明確;
2.對專業不感興趣;
3.對網絡的抵抗力低;
4.學習的主動性不夠;
5.逃課的情況不容樂觀;
建議
1.對大學生進行教育,樹立一個目標,并為之奮斗,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2.加強對專業的教育使學生充分的了解專業,是指愛上自己的專業,或者建立良好的專業機制,允許學生自由轉專業;
3.加強對適當玩網絡的教育,讓學生不至于無法自拔
4.加強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習;
5.機槍對到課率的檢查力度,促進學生的到課情況向良性發展.
三、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當今社會,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一種很嚴重但又很普遍的現象,許多大學生在畢業后都面對這很重的就業壓力。我想,這其中出來社會因素和學校因素之外,大學生自身的就業能力也是很大的原因。
什么是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不僅指其獲取就業崗位的能力,還應包括維持就業崗位、重新選擇和獲取新的崗位的能力。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應由通用能力、個人素質、專業技能和求職技能構成。通用能力包括適應環境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外語和計算機運用能力等;求職技能包括就業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自我定位、機會分析與把握、自我決策與營銷等方面的能力;個人素質包括時間管理、誠實、自信、責任心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精神,是大學生成功就業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是用人單位挑選大學生的首要標準;專業技能是大學生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后,具備的將本學科、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運用到實踐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學生就業能力存在的問題有以下6點:
1.職業目標不明確,職業決策盲目;
2.缺乏強烈的責任感和應有的職業道德;
3.缺失溝通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差;
4.知識結構不合理,知識拓展能力差;
5.專業能力不足,實踐能力低下;
6.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缺乏。
這些問題使得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的不到提升,而想要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就業能力的培養應貫穿于整個大學階段,并滲透到專業教學中去;
2.積極開展職業指導,這是提升就業能力的基礎;
3.提醒學生既要重視知識學習,更要重視社會實踐,這是提升就業能力的關鍵;
4.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是提升就業能力的根本。
社會是一個殘酷的競技場,只有不斷適應、不斷成長的人才能成功。一味的怨天尤人,也不可能成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增強自己的能力,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在社會上有所作為!
四、道德現狀
大學生經歷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各個年齡段的教育。內心從對世界充滿幻想發展為對社會國家世界的獨立的人生觀世界觀。自個兒已經形成獨立的道德底線,只要不低于道德底線,大都認為自己是個不錯的好人。但每個大學生的道德底線都不一樣,于是就形成了校園大學生參差不齊的道德現狀。
大學生在看著別人遇到不公平待遇時,會想:
A:“別人?不關我的事,忽略之。”這是道德底線低于正常水平的一類人。“自我“就是這類人道德底線,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犯,飯照吃,覺照睡。
B:“嗯,太可憐了,世界上怎么會有這樣的人?”這是道德底線于平均水平幾乎齊平的一類人。“心里想”是這類人的道德底線,僅僅停留在心里如何的嘆息,慨嘆事實。
C:“不行啊,得過去幫忙,太不公平了”這是道德底線高于正常水平的一類人。“助人為助己”是這類人道德底線,心想實作為,幫助別人同等快樂自己。
如果大學生抄襲,會想:A?B?C?
如果大學生不還貸款,會想:A?B?C?
如果大學生圖樂費學,會想:A?B?C?
大學生文化水平高,善惡分明,丑惡知曉。大多數都是B,C選項,像長江大學的救人的大學生,湖北大學生救人事件等等都展現了大學生的風貌,但不乏一些A選項的人才像xx之類,讓人嘆息。
五、大學生休閑娛樂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休閑娛樂活動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休閑消費市場日漸成熟,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人群,日益受到休閑娛樂產業商家的青睞。
現代大學生出去平時上課時間,閑暇的時間越來越來,因此我們組以“大學生休閑娛樂現狀”為主題對周圍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我們總共隨機在校園發放了50份調查問卷,男女各25份。最終回收有效調查問卷50份。課題問卷統計方式采取數據與總調查人數百分比,以及分類統計方式。
調查內容如下:
男生中:80%宅在宿舍玩電腦;12%體育鍛煉;8%在圖書館自習。
女生中:40%宅在宿舍看電影;32%出去逛街:20%在圖書館自習;8%體育鍛煉。
男生中:68%認為生活中的娛樂非常重要;24%認為生活中的娛樂重要;8%認為生活中的娛樂可有可無。
女生中:72%認為生活中的娛樂非常重要;24%認為生活中的娛樂重要;4%認為生活中的娛樂可有可無。
男生中:92%認為自己休閑娛樂方式是滿意的;8%認為自己休閑娛樂方式不滿意。
女生中:96%認為自己休閑娛樂方式是滿意的;4%認為自己休閑娛樂方式不滿意。
經過以上調查我們組得出如下結論:
1、現代大學生的休閑時間比以前寬裕的多。
2、現代大學生休閑娛樂的方式比以前的廣。
3、現代大學生都普遍缺少體育鍛煉,身體沒有上一代的好。感想:
希望校方能夠加強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多安排點課外活動加強學生鍛煉,爭取培養出一個不但學歷過硬,身體也能過硬的現代大學生。
六、大學生戀愛現狀
離開高中步入大學,每位學子都脫離了父母的管束與高考的壓力,也有了較為寬松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處于大學時代的人們,各種生理機能逐步的增長直至成熟,在此基礎上,大學生發展出對異性的渴望和追求,希望了解異性,因而戀愛關系有可能因此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大學生進入大學生活,遠離了家人朋友,少了許多的關愛和照顧,因此,會尋找一位身邊的伴侶,來補償這身邊角色的缺失。很多在校大學生都沒有類似高考一樣的課業壓力,課余時間豐富,但是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轉變的關鍵時期,對未來生活的壓力逐漸加大。在這種表面無所事事,但無形當中又感到壓力重重的情況下,難免心中煩悶堆積,形成寂寞的心理。再加上如今大學校園戀愛成風,當看到身邊的同學都出雙入對,自己便很容易跟隨大流,開始為自己尋找伴侶,希望以此來排遣內心的寂寞。
經過調查,有的同學為愛而愛。這部分同學為了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他們的情感大于理智的成份。一旦有愛的心聲在召喚,則猶如“寂寞梧桐”般從心底發出幸福的回應。他們的信仰是“不要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擁有”,或者是“只求曾經擁有,更求物質占有”,只注重戀愛的過程而不考慮結果;也有的同學是有的同學為滿足虛榮心而愛。這部分同學認為在大學期間沒人追求或追求不到對象,則是自身價值不高、低人一等的象征,心里產生自卑。只有追求到了或被追求了,才能顯示出與其他同學是平等的或高出他們一等。更有的同學是為擺脫孤獨寂寞而愛。這部分同學認為在大學讀書是苦行僧,非常寂寞孤獨,只有談了戀愛,才能解決臨時的困難。
然而在大學里,適當的愛情還是需要的,但我們不要過度的沉溺在愛情中,不要在熱戀中迷失自己的方向,畢竟大學生活是我們學習和適應社會的關鍵時期,不能為了一時的快樂而把一生的幸福都拋棄了。對于愛情我們要始終保持一種平穩心,正確面對愛情。
大學生心理現狀
如今進入大學,中學生一下子轉變為大學生,心理狀況當然也隨之發生大大的改變。這也是環境改變的結果吧!步入大學,面對著許許多多的事情,面對著大大小小的事物,面對著各種誘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是怎樣?”——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探討。
根據初步,調查結果顯示約為:1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經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擾,7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偶爾有心理方面的困擾,僅有5%的大學生表示沒有過心理困擾,另有10%的大學生選擇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此,可以總結為大約9成的大學生存在心理的問題。進一步調查發現,大部份的大學生的心理困擾主要為居然是上到大學感覺失去人生目標,感到迷惘,并且感到沒什么壓力,聽課想去聽就去,不想去就逃。小部分人是由于上到大學,自由愛情造成的煩惱。由調查結果可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9成以上的大學生有過心理方面的困擾,應引起教育部門、學校、社會、家長和學生們的足夠重視。并不是隨便打發打發就行,這些心理問題不僅影響到學生的情緒,而且可能引發一些疾病,甚至引發一系列的校園消極面,再甚至出現關于人命問題——馬X就是一個大家不愿接受的現實的例子。
因此,大學應該開設一定的心理調整課程,并應該設立一些專門的心理醫室以供同學傾述并解決;上到大學大部學生都是背景離鄉的,但是家長也應當給予大學生一定的督促和關心,多與子女溝通;學生自身也應做好本分,自己知自己事,學會自己走出心理的困惑,就算自己解決不了,也應及時向身邊的人求助或傾述。
結束語:
總而言之,針對大學生現在存在的問題,社會各界需要增加多一些良性的引導,給予他們更加寬松的成長環境;同時大學生也應該正視自身存在的各種不足,努力提高自身修養和素質,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強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 7
【社會實踐目的】
在當代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如何把自己手中有限的資金花得合理等值理性已經成為了人們日益思索的一個問題。我們大學生作為一個龐大而特殊的消費群體,更是對這個問題有著自己特殊的見解與體會。自從我們踏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天起,我們離開了父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生活自理。不同于其他社會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及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這些都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個人消費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就成了人們所關注的重點。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我們選取了這一主題展開了問卷調查。
【社會實踐時間】
20xx年11月20日至20xx年11月27日
【社會實踐內容與收獲】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從1998到XX年,短短7年,中國大學生僅總數就從108萬激增到XX多萬。大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愈加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出現。同時大學生在同齡人中是文化知識水平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相對較好的群體,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們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輕人消費觀的新變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齡人的消費觀。重視大學生消費的新變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不僅有益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將會對社會消費的正確引導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細致地了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已成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則成為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學生的重點。
當代大學生不僅消費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外,當代大學生會選擇將越來越多的支出用于網絡通信、交際、戀愛等諸多方面。針對在校大學生消費較高的現象,太原師范學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對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個學生做了一項“在校大學生月生活費多少”的調查,調查發現,月費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費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費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在他們班的學生當中,超過35%的學生擁有電腦、約6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因此網絡與通信費用支出較以往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占據了更大的份額。
調查表示,在中國,一向都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孩子考上大學了,就要錢給錢,要物買物,這不僅導致部分家庭財政透支,還容易使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貪圖享樂的壞習慣。他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消費中的趨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于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由于自身的群體化特征,往往采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消費行為,多數同學在消費過程中“從眾”性較強,這也就是大學生消費時的“趨同心理”。趨同心理表現為消費者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哪怕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會隨大流購買,以保證自己與群體的一致性。而趨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發展成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對物質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許多大學生就是這樣以擁有各類名牌(而不是用優異的學業或特殊的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
總結:
我們發現目前同學們的消費重點較過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整個消費結構中人際消費戀愛消費所占比重過大,成為消費大頭,電子產品消費也逐步上升。而學習之初伙食費支出相對下降,雖然同學總體消費偏低,但是消費結構內部出現不平衡,根據問卷調查情況有以下各項消費支出總額與其所說的總消費支出兩者并不一致,從側面反映出同學對自己平日開支沒有數。
雖然從我們現實的消費層面上看不出有明顯重品牌的傾向,但不代表以后沒有,畢竟目前得消費方式極大程度上受到客觀經濟條件制約,作為一沒有獨立經濟來源的特殊消費群體我們大學生應該更多的追求一種精神上舒適物質上合適的生活,無計劃的消費方式,不平橫的消費結構不利于我們形成比較規律,健康的生活和學習狀態
在被調查對象中34.6%的同學說不清楚自己屬于哪種消費類型,33.9%的同學是超前消費型,“今朝有酒今朝醉”形的消費方式,不考慮長久,他對我們得生活影響就更加嚴重了,我們反對超前消費,也反對鋪張浪費和攀比性消費提“量入為出,合理消費”。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樹立了健康的消費觀念,同時我們也建議,學校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加強對同學們的理財教育提高我們的財商,通過不斷努力使我們大學生能夠合情消費。更好的去適應社會
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 8
春華秋實,歲月瀟湘。轉眼期盼許久的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就過去了。記得羅馬法學家塞爾蘇斯曾說過:法乃善與正義之科學。然而對于善與正義的把握卻離不開經驗的積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畢業后能真正走入社會,在父親的介紹下,我去到了我市的湖北橫空律師事務所,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內,由于我的專業知識還很不完善,主要工作是幫忙接待前來咨詢和辦理案件的群眾,整理文件,打印各種法律文書以及跟隨我們的楊雄剛、趙海濤律師學習辦案的技巧,感受法律工作的氛圍,等等。這些都是在學校里無法感受到的。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里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不斷努力學習和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需要!
一、實踐過程中的認識與所得
(一)、市民法律意識顯著提高
之前在還未到橫空律師事務所實踐時,猜想在我們這樣的一個中小城市,應該沒有很多案件糾紛需要處理。在律師事務所的工作也僅僅只是在辦公室翻翻報紙,聊聊天而以。等真正到了辦公室的那天,才發現原來在辦公室每天都會有很多的案件需要辦理。實踐的第一天,我所在的辦公室的趙海濤律師就忙于辦理在孝感的一起案子而出外。
每天從早上到下午的實踐,一直都不斷會有人到辦公室來,他們或咨詢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識,或詢問自己案件的辦案進程,提供案件線索證據等。在這一個月里,有關工傷、意外事故、交通事故的賠償,因家庭暴力而訴訟離婚等等案件一直有發生。其中,在這些案件的原告當中不乏有年過半百的老年人、在世人眼中法律意識還不夠完善的農民。每天接待這些案件的當事人,雖然自己不能給他們提供很多的法律知識的幫助,但是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能夠深切的感受到他們已經能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管是從辦理的案件的數量,還是從群眾的思想變化來說,我市市民的法律意識都正在不斷提高。
當然,在我國社會各方面還不發達的今天,我市乃至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還需進一步的提高。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尤其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后,黨提出"德治",號召全國人民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僅僅靠社會輿論的譴責是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的。而只有通過法律手段,通過比社會輿論手段更為強制的手段,迫使公民遵守規則、履行義務,并能夠強化這種履行義務遵守規則的法律意識,方可實現。
我們知道,一個法治的社會,必然需要知法、懂法、維法、護法的現代公民。遵守法律從根本上說,是符合絕大多數公民的愿望和利益的。廣大公民是法治建設的主體。即便是以政府為主導的法治發展,政府也是代表公眾利益行使職權,建設法治國家依然是廣大老百姓的事情,自然要依靠老百姓,有賴于公眾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提高。因此,相信我市市民法律意識的增強,對于我市乃至全國的法制建設都將產生深刻的長遠的良好影響。
(二)、有關工傷、交通事故索賠的案件多
在這一個月實踐所接觸的案件中,類似于工傷索賠,交通事故賠償的案件占多數。天有不測風云,務工者在勞動的過程中,難免有人身傷害事故發生,即所謂的工傷。工傷得不到賠償,與老板發生糾紛等事也時有發生。特別是農民工在私人承接的工地上工作,在無任何保護和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極易發生各種傷害因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在這一個月中,我所知道的類似案件就有:一孝感中年婦女楊某在其務工的工地上因安全防護措施不當而造成左手四手指被截斷,被堅定為九級傷殘,要求其負責人賠償醫療費及各種損失費;我市黃灘鎮一從四川隨工作隊來完成工程的男子范某,也是因為工作時造成右眼失明,要求賠償等等。
這類案件發生之多,應引起我們的深思。在這些案件中,原告往往是在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發生如此之大的人身傷害對于自己的家庭環境而言,顯然是不能夠承受的。但是,越是如此,在發生傷害事故后,這些工程的負責人很多的卻都是一味的推卸責任,使這些受害人不得不進行法律訴訟,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看到這些受盡歲月洗禮的農民,為自己本應得到的賠償、保護而奔走的時候,會覺得我們社會對于他們的社會保障還是很不完善的,他們的合法利益應該受到全社會的更大重視。他們是活躍在城鎮和鄉村中最積極、最能干、最可敬的`新生力量,他們在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也在塑造自己,已經與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與農村繁榮和文明進步密不可分。我們的政府要切實加強和改善對他們的領導,真心實意地為他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在全社會上下創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如何協調好他們與各階層的關系,進一步保護他們的權益不受侵害是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結合自己所了解的法律知識,考慮到農民工勞動關系的復雜性和特殊性,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民工已成為中國社會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抓好《勞動法》、《工會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貫徹的同時,應對農民工適當做出特別規定;還可以制定適用于農民工的單項條例、地方性法規和行業性、區域性勞動標準。由于城鄉結構和農民工自身文化、知識、法律素質的局限,他們在城市生活中處于弱勢地位,權益屢屢受到侵害,因此,盡快制定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顯得尤為重要。
這一個月的實踐,每當看到這樣的案件的當事人進到辦公室來時,心里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在我國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對于他們的合法利益的保護顯然國家還需做很多的努力。
(三)、遇事要注重問題本身的解決
在實踐的過程中,不管對于自己將后來的繼續學習,還是進入社會,從兩位律師身上看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對自己是很受益的。大多數的案件當事人,在前幾次進到辦公室時都習慣于把自己的案件從頭到尾一味的講述,特別是會反駁對方提出的各種說法。每當這個時候,楊律師和趙律師都會的耐心告訴他們:現在事情已經出來了,對方肯定會找各種借口來為自己開脫反駁,最重要的不是這些,而是我們怎么來解決這些問題。當時聽著他們講這樣的話,確實很實際。我們要的不是事實的再現,而是怎樣很好的解決案件,最大限度的尋求自身的利益。
當然,在實踐的過程中我不僅僅學到了這些。對于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和不同身份的人交流,如何提高自己說話處事的技巧,自己將后來的專業學習還需怎樣的努力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受益。在這里要感謝兩位律師對我的幫助,相信通過這次實踐,更加堅定了自己學習法律的信心,增強了對法律的興趣,對以后的學習也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實踐過程中的看法與思考
(一)、加快我市律師辦公的現代化步伐
當然,要實現律師辦公更加現代化的要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上至國家各機關組領導,下至全體律師的共同努力,營造一個以科技提高工作質量、以科技提高審判效率、以科技增強綜合實力的環境。因此也真正為辦理好自己的案件服務。
(二)、律師應真正做到以維護法律的尊嚴為己任
律師不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就算完事的,他們看似在來往于天堂和地獄之間,但最重要的是維護法律的尊嚴。我個人認為在這點上,廣大律師從業者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切實維護好法律的尊嚴,而不是象某些拜金主義者樣,處處朝錢看齊。我相信大多數律師在思想上都還是保持著絕對的先進性的,我也希望廣大的律師都能真正做到維護法律的尊嚴,保證法律的公正有效實行。相信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我國才能更快實現國家治理的民主化,法制化。
三、一個月實踐對自身的影響
俗話說得好:經一事長一智。通過這短短的一個月實踐,耳濡目染律師辦案的環境,讓自己懂得和學到了更多的東西。首先,我從之前的一名在校學生轉變成為一名實踐的工作人員,這是在角色上發生了轉變。在現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我們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一層不變的,而是在不斷變化中。我們需要在這種不斷轉換自己角色的過程中,努力適應這種環境的改變,并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從而學到更多的不同的東西。其次,深感國家實現我國法制化社會目標的艱難。雖然最近幾年,國家不斷加大普法宣傳的力度,人民的法律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作為國家一些最根本的制度還不是很完善,各單位由于相互的制約和利益的牽扯,致使一些法律法規不能落到實處,嚴重阻礙了我國的法制化進程。最后,通過這次短暫的實踐,讓我對法律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讓自己更加明確了今后學習的目的和方向。雖然這一個月的實踐結束,相比自己對探求法律興趣的增加更多的是一種不解和思考。但是,我相信我會以此為起點,更加努力的學習理論知識,為將來走上社會工作的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個月的實踐生活,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雖未承擔過什么重要的工作,但卻也堅守本職,勤于學習,在平平淡淡的忙碌之中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與做人的道理。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后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煉。實踐,不僅鍛煉著我們的意志,它更大的作用是豐富著我們的知識,讓我們在實踐中鍛煉成長、磨練成才。
我們說我們今天的學習,不僅僅是為自己,更是為千千萬萬個親人,通過一段時間的社會實踐肯定是可以激發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堅定了跟黨走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念。還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應該振奮精神,勤奮學習,開拓進取,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四有"人才,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不辜負時代的要求。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風吹雨打的小花了,通過這一個月的社會實踐的磨練,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在實踐中可以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闊視野、了解社會、深入生活、回味無窮。社會就是一所更能鍛煉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于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后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并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
一片葉子屬于一個季節,年輕的我們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說意氣風發,我們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的洗禮?誰說象牙塔里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也會努力為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也許在今后走上工作崗位的我,不會從事法律工作,但這樣的實踐經歷肯定會對自己產生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 9
一、實踐背景
我是一名電大法學專科學生,在學習了兩年的理論知識之后,我非常渴望有機會去實踐,以便更好地鞏固知識,增進實踐能力。于是,我選擇了一家律師事務所作為我的實踐單位,以便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經驗和技能。
二、實踐目標
在實踐期間,我的主要目標是:
1、學習與實踐結合。
2、提高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實踐能力。
3、幫助律師事務所完成一些日常工作。
三、實踐內容
在實踐期間,我參與了以下工作:
1、實踐過程中,我先是觀察了律師辦公室的日常運作。如何接待客戶,如何管理文件,如何安排行程等等。
2、接下來,我參與了一些法律文書的制定工作。比如起訴書、答辯狀等,我為律師提供了一些手稿和案例分析,幫助律師更好地執行職責。
3、我也參與了一些訴訟案件的審理過程,包括聽取證人證言和結合法律原理提交證據。
四、實踐成果
在本次實踐中,我收獲頗豐,主要有以下成果:
1、收集了大量法律實踐中常見的情況和案例,對于理論知識的實踐理解更加深刻。
2、學習了一些具體的實踐技能,如法律文書的制作等。
3、對律師事務所的日常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完善了對法律行業的認識。
五、體會與反思
通過本次實踐,我深刻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性。單獨的理論知識不能替代實際的經驗,而實際經驗又可以反過來促進理論知識的掌握。
另外,在實踐中,我也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比如,在訴訟中的陳述能力還有待提高,法律文書的制作能力也需要提高。
總之,本次實踐既是一次意義深遠的歷程,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將會繼續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更好地為未來的法律職業生涯打下基礎。
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 10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置身于真實的法律職業環境中,才能清楚的感受到理論和實踐的差距。在邳州徐淮律師事務所進行的為期近兩個月的實踐過程中,我遵守律所紀律,積極完善律師交辦的工作。在律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我了解和初步掌握了律師事務所的運作程序和律師的辦案經過及技巧。在此,我整理實踐記錄,對在律師事務所實踐期間的見聞、時間和感受寫下這份實踐報告。
一、關于實踐目的和實踐計劃
(一)實踐目的
1、通過實踐,將在大學期間所學的理論與法律實踐相結合,鞏固知識,發現不足,以求積累經驗、適應實踐;
2、通過實踐,培養及完善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踐,培養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二)實踐計劃
1、熟悉律師事務所的各項管理制度;
2、熟悉與律師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律師執業紀律;
3、熟悉律師事務所的業務來源、執業范圍和執業環境;
4、掌握一般辦公技能;
5、整理卷宗、資料查詢、法律文書撰寫;
6、協助律師接待當事人,組織證據,開庭;
7、請實踐單位出具實踐鑒定;整理實踐記錄,撰寫實踐報告。
二、實踐經過
明確的實踐目的和實踐計劃,多位律師的提點和幫助,我很慶幸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收獲良多。法律是社會學的一部分,它同所有社會文化一般需要掌握自有理論,同時法律又是一項技術性的實踐。基于此,我認真1抓住這次實踐的機會,在完成一般事務性工作的基礎上,注重以下實踐內容:
(一)整理卷宗熟悉律師辦案流程
進入律所的第一步就是整理卷宗。完整有序的卷宗,讓法學新面孔直觀的了解到案件在法律流程中的開始與結束。整理卷宗,看似簡單的工作其實需要對案件流程的準確掌握。接觸真正的各種法律文書,并快速準確的.判斷法律文書的類型及順序,該證據是何種類型等等諸多判斷都是必不可少的。以民事卷為例,律師承辦案件首先是要有律師事務所的批單,然后與當事人簽訂委托代理協議,去的授權委托書;然后是根據接相關資料料形成的證據,包括談話筆錄、書證物證等了解案情,接著撰寫的起訴書、上訴書或者答辯狀。經過開庭審理后,得到該案判決書。
(二)撰寫法律文書,培養法律實務的思維
法律文書是頭腦中法律針對特定案件的在不同處理過程中所形成的書面載體。一份合格的法律文書屬于公文書,有其自身的格式和要求。撇開格式和要求,法律文書的撰寫要求精、準、透,這體現著律師的業務水平和寫作水平。律師收取代理費,運用法律知識幫助他人在案件中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律師本身被賦予了較高的職業素質,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律師必須具備相關的文書撰寫能力和法律業務分析處理能力。在實踐中我嘗試撰寫起訴狀、辯護詞、代理詞、與被代理人的談話筆錄等多種文書。例如撰寫辯護意見書的初期,由于知識運用的不熟悉,一開始不知道怎么動筆,后來聯想到辯護意見書一般都是從案件事實、證據真偽證明力和法律程序這些方面著手。按照這些思路分析整個案情,基于對案情的了解,我寫人生中的第一份辯護意見書。撰寫完成后,律所中的劉云律師拿出他寫的文書讓我對照解惑。
(三)接觸實務,學習法律技巧
在律所實踐中,徐淮律師事務所只有我一個實踐生,而我本身并沒有跟隨一個固定的律師。因此在這段時間我獲得了多位律師的幫助。在不同的律師之間比較著他們不同的辦案風格。吳老嚴謹機智,處處體現著大家風范,許多被代理人常常被他的辦案能力折服,他是律所中資歷最老的律師之一;劉律師幽默風趣是律所中最年輕的一位,雖然年輕,卻依然擁有較好的業務量;許律師和李律師閱讀速度快語速也快,初次會見當事人時足足讓我震驚了他們的反應能力。游走于不同的辦案風格中,我深切感到自己在瀏覽文件中抓重點和反應的時間過長,在分析證據,查找漏洞的角度和深度明顯不夠。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段期間我看完了律所中大部分的律師文摘,經常中午在會議室朗讀法律文書,不斷完善自己。
(四)緊隨實踐腳步,深化實踐印象
律師的工作是嚴謹和實事求是,律師的思維是敏銳與辯證。面對案件,律師根據自身知識和經驗往往很快便能著手解決。而面對問題的分析討論,律師更是滔滔不絕,有理有據。我喜歡討論,更喜歡與律師討論。律所中許多案件都是多位律師一起討論。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在實踐中我備了一個筆記本,每天回到住處都習慣將當天的心得體會記錄下來。之后,堅持閱讀相關法律書籍。與這些優質律所接觸后,我更加體會到律師應該是通才。做建筑案件就需要學習建筑結構工程承包等相關知識,僅僅憑借法律知識是辦不了案件的。例如跟著劉律師辦案時他所代理的工程款的糾紛,在這個案件中需要清晰的分辨不同建筑材料的施工費用,工程高度的費用標準,許多建筑專業的名詞都是第一次聽說。
三、實踐心得
律師需要擁有縝密的思維、熟練的業務技巧和淵博的法律以及相關行業的知識。這就要求他們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同時,法律代表了公平正義。律師是法律職業者之一,律師的職業道德必須得到嚴格遵守。作為自由職業者,在得到自由的同時,必須承擔相應的風險。沒有最低工資保障,所獲得的一切都得靠自身的業務努力。在外行看來,律師的社會地位較高,但在中國法律職業環境中,在公檢法律師這些行業里,律師多數處于弱者的地位。某些律師,在相對惡劣的執業環境中,放棄了自身的職業操守,淪為訴訟惡棍。誠然,各行各業都有自身的難處,律師秉承公平正義,但律師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律師服從的是法律,看到的也是因由證據和程序所體現的公平正義。跟隨著多位律師會見當事人或是進出法院旁聽法庭辯論過程或是出入公司,周邊出現的不是書本上描述這里是公平正義那里是程序嚴格遵守,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總有一些事讓你覺得人的主觀能動性真是偉大。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踐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我所學的都是大法或者說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律,但在具體實務中,有很多起作用的其實是部門規章或者某個具體規定。法律是上層建筑,實務性很強,每年兩會過后都有新法產生,各部門各行業都在摸索中不斷改革。律師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始終得保持著高度自覺。在接受之后,又需要將文件上的與實際情況相協調,尋找平衡點和漏洞點。
在律所實踐這段期間,我對自己的經歷感到愧疚。我喜歡法律職業者的行業,卻沒能在本科階段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無論是知識層面還是技巧層面都與真正的法律職業者存在很大差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一個多月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讓我了解到書本之外的法律。同時也讓我認識到學校之外的社會。周圍不再是清一色的學生,各個年齡各個職業各種素質不同的利益糾葛。律師是社會人,是社交家。不同的案件,不同的當事人,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律師們看多了都有點麻木。他們說即便是跟你談笑風生的當事人轉身也可能不是人。律師在執業中要注重保護自己,掌握更多的社交技巧。這次實踐對我今后走向社會參加工作無疑是很有幫助的。這一點在實踐之前和實踐之后都得到了肯定。這次實踐還讓我懂得了為人處事的態度和方式,那就是既要謙虛好學又要適當肯定自己。我要感謝徐淮律師事務所,感謝實踐期間幫助我的每一個人。雖然法學專業學生所面臨的法律現狀和就業前景仍然嚴峻,我自身面臨的問題也很多,但實踐給我的啟迪讓我繼續堅定認定自己的選擇。最后,我想向徐淮律師事務所及全體律師表示感謝。謝謝律所給我提供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平臺,謝謝你們一路的提點和幫助。
【法律事務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法律事務所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6-25
法律事務實習報告08-06
法律事務專業實習報告(精選15篇)07-27
法律事務實習報告三篇04-12
2023年法律事務專業實習報告12-29
企業法律事務述職述廉的報告09-11
法律事務專業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5-19
法律事務專業畢業實習報告范文(精選5篇)07-01
法律事務專業是文科還是理科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