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漁翁》原文與賞析
《漁翁》這首詩是柳宗元被貶于永州時所作,滿腔抱負化為云煙后,寄情于山水之間,寫下了許多的吟詠永州地區湖光山色的詩篇,其中,《漁翁》就是一首代表作。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柳宗元《漁翁》原文與賞析,希望有所幫助!
原文:
漁翁
【唐代】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注釋:
⑴傍:靠近。西巖:當指永州境內的西山,可參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記》。
⑵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屬楚地。
⑶銷:消散。亦作“消”。
⑷欸(ǎi)乃:象聲詞,一說指槳聲,一說是人長呼之聲。唐時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見元結《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無心: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云無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莊子所說的那種物我兩忘的心靈境界。
譯文:
夜晚時分,漁翁船靠西山停宿。清晨起來,取水燃竹燒火做飯。
當旭日初升,曉霧漸散,四周悄然既無人聲。漁翁搖櫓,欸乃一聲,青山綠水映入眼簾。
回頭望去漁舟已在天邊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隨意飄浮,相互追逐。
賞析:
這首詩以淡逸清和的筆墨構畫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從中透露了他深沉熱烈的內心世界。
全詩共六句,按時間順序,分三個層次。
第一二句,這是從夜到拂曉的景象。漁翁是這兩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邊,晨起汲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顯示著時間的流轉。
第三四句,是全詩的精華所在,描寫的情景:一方面是自然景色:煙銷日出,山水頓綠;一方面是漁翁的.行蹤:漁船離岸而行,空間傳來一聲櫓響。詩人沒有遵循這樣的生活邏輯來組織詩句,而是交錯展現兩種景象,表現了發生在自然界的微妙變異。前一句中“煙銷日出”和“不見人”,一是清晨常見之景,一是不知漁船何時悄然離去的突發意識,兩者本無必然的聯系,但將他們集成一句,卻喚起了人們的想象力:仿佛在日出的一剎那,天色暗而忽明,萬物從朦朧中忽而顯豁,這才使人猛然發覺漁船已無蹤影。緊接著的“欸乃一聲”和“山水綠”更使耳中所聞之聲與目中所見之景發生了奇特的依存關系。在詩中,隨著劃破靜空的一下聲響,萬象皆綠,給人一種動態感。
第五六句,日出后漁船已進入中流,回首騁目,只見山巔上正浮動著片片白云,好似無心無慮地前后相逐,詩境極是悠逸恬淡。
與其說《漁翁》通過,描寫充滿奇趣的景色來表現作者出淡逸的情調,不如說是更袒露了他那顆火熱不安的心。這是熱烈的向往,是急切的追求,詩中顯示的自由安適的生活情趣對于處在禁錮狀態的詩人來說,實在是太珍貴太美好了。于是,在寫下日出奇句之后,詩人不欲甘休,以更顯露地一吐自己的心愿為快。
詩人自始至終表現漁翁和大自然的相契之情,不僅出于藝術表現的需要,同樣體現著他對自由人生的渴求。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世稱柳河東。因參與王叔文集團,被貶為永州司馬。后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共同倡導古文運動,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稱“韓柳”。其詩風格清峭,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
創作背景
柳宗元這首山水小詩是在永州(今湖南零陵)時所作。公元806年(唐憲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參與永貞革新而被貶永州,一腔抱負化為煙云,他寄情于異鄉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并寫下了許多吟詠永州地區湖光山色的詩篇,《漁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柳宗元《漁翁》原文與賞析】相關文章:
柳宗元漁翁原文及賞析11-21
柳宗元漁翁原文翻譯及賞析05-06
漁翁柳宗元的原文及翻譯賞析12-21
柳宗元《漁翁》原文10-29
漁翁原文翻譯以及賞析 柳宗元09-27
《漁翁》原文翻譯以及賞析 柳宗元09-27
柳宗元《漁翁》賞析11-22
漁翁柳宗元賞析08-26
柳宗元漁翁賞析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