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己亥雜詩龔自珍詩歌鑒賞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詩歌很是熟悉吧,詩歌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詩歌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詩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己亥雜詩龔自珍詩歌鑒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己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注釋】
1.浩蕩句:浩蕩:廣闊深遠的樣子,也就是浩蕩之意。 白日斜: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分。
2.吟鞭:詩人的馬鞭。吟:指吟詩。 東指:東方故里。 天涯:指詩人故鄉杭州,有版本稱這指的是詩人不知今后該何去何從。
3.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這里比喻自己離開官場。
4.花:比喻國家。
5. 護:保護。
【譯文】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舉起,這一起身,從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辭官歸鄉,猶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泥土,還要報效國家,為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鑒賞
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雖然載著“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詩的后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鴉片戰爭爆發后,他多次給駐防上海的江西巡撫梁章鉅寫信,商討國事,并希望參加他的幕府,獻計獻策。可惜詩人不久就死在丹陽書院(年僅50歲),無從實現他的社會理想了,令人嘆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志。并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龔自珍論詩曾說“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書湯海秋詩集后》),他自己的創作就是最好的證明。
主旨:抒發了自己辭官司離京時的復雜感情,展示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全詩移情于物,形象貼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
名家評論
陳錦榮:“龔自珍《己亥雜詩》作品高度凝煉、形象生動,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沒落衰朽的現實,發展七絕議論時事、干預現實的功能,是在絕句藝術上的開拓與創造。”
作者簡介
龔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號定庵(ān)。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毒品。
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有《定庵全集》。
【己亥雜詩龔自珍詩歌鑒賞】相關文章:
己亥雜詩龔自珍鑒賞10-24
龔自珍己亥雜詩02-08
己亥雜詩龔自珍課件12-25
己亥雜詩龔自珍翻譯10-14
己亥雜詩龔自珍全文07-28
龔自珍己亥雜詩詳解10-21
己亥雜詩龔自珍的拼音03-23
己亥雜詩龔自珍解釋04-18
龔自珍己亥雜詩的主旨10-19
龔自珍己亥雜詩拼音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