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詩歌的體裁常識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究竟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代詩歌的體裁常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詩歌的體裁常識
一、古代詩歌的分類
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
1.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為:
①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②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③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后闕、下闕、下片。
④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于金,興盛于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從詩歌的題材可分為:
①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古代有些詩人由于不滿現實,常寄情于山水,通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于景。其風格清新自然。
②詠物言志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托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③即事感懷詩,因一事由而引發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念友等。
④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⑤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
二、古代詩歌的發展歷史
1.中國古典詩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勞動創造了詩歌。《詩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作品305篇,也被稱為“詩三百”。《詩經》按內容分為風、雅、頌,其中“風”為民歌,是其中的精華部分。《詩經》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賦、比、興。有人將“風、雅、頌、賦、比、興”歸納為《詩經》六義。《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
2.在戰國時期,出現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文人詩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礎上創制的詩體,這就是屈原和楚辭。因楚辭的代表作是《離騷》,故楚辭也被稱為騷體詩。楚辭的特點:句子長短不一,形式靈活,多用“兮”字。“騷”還常與《詩經》中的“風”并稱為“風騷”,常用來代稱文學作品,或代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創作傳統。
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的先河。《離騷》是其代表作。《離騷》是現存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也是一首浪漫主義的杰作。其作品還有《九歌》(九為虛數,共十一篇)《天問》《九章》(九為實指)等。
3.代表兩漢詩歌的最高成就為樂府詩。樂府,最先是指漢朝的音樂機關,主要任務是搜集歌辭,訓練樂工。魏晉六朝將樂府所唱的詩叫“樂府”,于是樂府由官府名稱演變成一種帶音樂性詩體的名稱。漢樂府最基本的藝術特色是敘事性。代表作《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現存古代最早最長的一首敘事詩,是漢樂府民歌發展的最高峰。它與北朝的民歌《木蘭辭》并稱為“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選自南朝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木蘭辭》選自宋郭茂倩編輯的《樂府詩集》。
4.魏晉時期,文人五言詩開始興盛。其代表是以三曹為代表的建安詩人及晉朝的陶淵明。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被詩論家稱為“田園詩人”或“隱逸詩人”。《古詩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詩的代表,標志著五言詩由產生發展到最終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態度、形象的語言、比興手法形成獨特的含蓄的風格,對后世的抒情詩有直接的影響。
5.唐詩是我國古代詩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別代表了我國古典詩歌中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被譽為唐詩的“雙子星座”。李白有“詩仙”美稱,其詩清新飄逸。杜甫有“詩圣”之稱,其詩沉郁頓挫,有“詩史”之稱,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名詩人,號香山居士,其文學主張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
唐代的著名詩派有山水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山水田園詩派以標舉隱逸,寄情山水,歌詠田園生活為其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維)孟(浩然)。邊塞詩派其作品多描寫塞外奇異風光,抒寫將士樂觀豪邁精神及在征戎生活中的復雜矛盾情感。詩風奔放昂揚。代表作家高(適)岑(參)。
6.詞產生于晚唐,興盛于宋。宋代的詞從風格上看,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是辛(棄疾)蘇(軾);婉約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李清照。
7.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是金、元兩代興起、由“詞”蛻化出來的一種歌曲,體式與詞相近,較為自由,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地使用口語。散曲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形式。小令只用一曲,套數則合一個曲調中許多曲子為一套。套數也叫套曲,是戲曲或散曲中連貫成套的曲子。它少則兩曲,多則二十曲,沒有定數限制。每一套數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古代詩歌的體裁常識
一、四言詩
四言詩,每句四字,或以四句、八句為一章,是詩歌的早期形式之一。其代表作品有《詩經》中的《關雎》、《蒹葭》等。四言詩以簡潔明快見長,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反映了古代社會的風土人情。
二、五言詩
五言詩,每句五字,是古代詩歌中最常見的體裁之一。其起源于漢代,至魏晉時期逐漸成熟。五言詩的代表人物有曹操、陶淵明等。五言詩具有節奏優美、韻律和諧的特點,能夠更好地表達詩人的情感與思想。
三、七言詩
七言詩,每句七字,起源于漢代,至唐代達到鼎盛。其代表作品有杜甫的《登高》、李白的《將進酒》等。七言詩在表達情感與思想方面更具靈活性,可以展現出詩人的豪邁、奔放與深沉。
四、楚辭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楚辭的代表作品為《離騷》。
五、樂府詩
樂府詩,原為漢代樂府官署所采集的民間歌謠和文人創作的詩歌,后泛指魏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和后人仿效的樂府體詩歌。樂府詩以敘事為主,具有鮮明的民間特色,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與人民疾苦。
六、詞
詞,又稱“長短句”,起源于唐代,興盛于宋代。其特點是句式長短不一,押韻方式多樣,具有音樂性和節奏感。詞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代表作品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李清照的《如夢令》等。詞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了古代詩歌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綜上所述,古代詩歌的體裁豐富多樣,各具特色。從四言詩到五言詩,再到七言詩,楚辭、樂府詩以及詞等,這些體裁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會的風貌與詩人的情感世界。通過對古代詩歌體裁的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欣賞和理解這些經典作品,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代詩歌的體裁常識】相關文章:
文學常識之文學體裁常識11-07
文學體裁常識大全09-17
詩歌的分類及體裁06-05
中國古代詩歌的分類文學常識大全04-12
古代詩歌08-01
古代詩歌08-01
古代節日常識08-17
古代詩歌鑒賞06-13
古代詩歌鑒賞06-15
古代日常禮儀常識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