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反思(通用1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詩歌吧,詩歌是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學體裁。詩歌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詩歌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代詩歌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代詩歌反思 篇1
1、《觀滄海》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盤踞在我國東北部的烏桓族及袁紹的殘余勢力,基本統一了北方;九月,他在歸途中經過碣石山,寫下了這首詩。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本是合樂的,可以歌唱。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就是為了合樂而加的,與詩的思想內容沒有聯系。除了這兩句之外,詩的正文可分三層: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這是繼承《詩經》中直陳其事的寫法,顯得很質樸。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蕩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實景。第三層(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兩個“若”字,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這首詩于蒼涼中又有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這首詩首句點出聞訊的時節——暮春,“楊花”給人以飄忽不定的感覺,而子規的啼聲近似“不如歸去”,二者合起來便有了傷感的氣氛,應該讀得輕而緩慢。第二句點題,“聞道龍標”也要輕讀;“過五溪”要重讀,五溪在當時是偏遠之地,要傳達出詩人為朋友的不幸而悲傷的感情。第三四句意思關聯很緊:“我寄愁心與明月”是詩人的奇想,為什么會有此奇想?下句便是回答。讀時兩句間須有稍長停頓,以制造懸念,突出下句在全詩中的作用——詩人安慰朋友的千言萬語都濃縮在這句話里。
古代詩歌反思 篇2
這幾年,一直想在語文教學上有所突破。鑒于現在部編版教材對學生閱讀量的增加,閱讀能力的重視,于是,很想在閱讀教學上有所突破。后來,看了王君老師的《更美的語文課》,對群文教學充滿了一種期待。雖然嘗試著上了杜甫群詩教學,但那都是小打小鬧,我想讓群文閱讀成為一種常態化,因此決定以語文課本為載體,以單元教學為藍本,打通課內與課外,接通單篇和整本,開啟語文教學新探索。
群文教學的關鍵是聚焦。很顯然,在這個方面我才剛剛起步。第一單元的單元學習要求“注意揣摩和品味語言,體會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聚焦這一學習目標,我把這幾篇現代文學習定位在了“體會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上,確定主題為“這樣的表達很精彩”。上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分析了朱自清先生《春》的語言表達之美,然后結合知識短文,讓學生理解比喻擬人的表達效果,接下來引導著他們在《濟南的冬天》和《雨的四季》中進一步進行學習和體會,最后設計微寫作訓練,讓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進行景物描寫。這樣的定位不知道是不是太低了,聚焦的點是不是太淺了,我很疑惑,在群文教學的路上,我還需要太多的學習與實踐。
《古代詩歌四首》所選的四首古詩,都是借景抒情的詩歌,預習提示中要求“朗讀本課詩歌,想象詩中情景,體會詩人的情感。”所以,我把聚焦放在了“一切景語皆情語”這一點上,教學中重點以課堂活動“我為景物代言”展開教學。在設計這一教學活動時,我給了學生三個段落,固定格式,重點在于讓學生用文字描繪詩中景物,并且用上比喻擬人的修辭。描繪的過程就是理解的過程,就是想象的過程,就是運用知識寫作的過程,就是全體同學都要參與的過程,也是學生體會詩人感情的過程。這一活動的設計很好地把握住了預習提示中的學習要求。但是在第二課時的展示環節中,七年級的孩子傾聽的能力還是不夠,分享的同學很用心,但聽課的孩子卻心不在焉,這是感覺比較失敗的地方。如何在分享的過程中也能讓全體學生動起來,想起來,說起來,是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單元的教學,也許是剛開學事太多,對課文的研讀根本不夠深入,對學生基礎的訓練也還欠扎實,希望以后能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不管如何,在單元整體教學,群文閱讀的路上,我終于邁開了腳步。只要走出了第一步,兩萬五千里的長征路也終會走到頭的。
如何讓聚焦更貼近語文的核心素養和語文的核心學科知識,讓學生真正在這樣的課堂上擴大閱讀量,提升思維品質,真正得到思維的發展,是我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既然選擇了遠方,我就要風雨兼程,只為看到語文教學更多更美的好風景。
古代詩歌反思 篇3
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追《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這個節目的點擊率很高,在詩詞熱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國人那顆跳動了千年的詩心,心動不如行動,公開課就選詩詞。
為了讓學生讀懂《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為了能讓學生通過文字看到詩歌的本真,我選擇了以下策略:金文猜字,感受漢字魅力。一個金文的送字,讓大家看到了中華文字之美以及古人造字的智慧。化詩為畫,品味文字之境。抓住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風格,引導學生將詩歌繪制成一幅圖畫呈現于黑板之上,再由圖畫進入詩歌,讓同學們講述畫中元二與王維難舍難分的離別情景,感受詩人與友人的深情厚誼。吟誦,體會古詩韻味之美。過去我也知道詩歌是可以成誦的,但到底怎么誦?是個難題。千課萬人之行給了我答案,我大膽嘗試,課堂效果不錯!經典送別詩多篇連讀,感受情感變化。送別詩有很多,其情感表達不盡相同,抓住同類詩對比,感受不同詩人寫送別時的情感表達的不同之處,打開眼界看世界,只為讓我們的孩子走到更遠的地方,看到更美的風景。
好課在于多磨,這節課還有許多需要琢磨之處,細節仍需精修,教學機智仍需加強,個人素養仍需提高,教學之路其修遠矣,吾愿上下而求索!
古代詩歌反思 篇4
1、老師的語言不夠簡練高效。
認真觀看了自己的上課視頻,最大的一個感覺就是,自己好緊張,總怕學生不會,導致自己的語言不夠簡練。很多時候,我的一個提問明確提出了,可是發現自己總在重復,一再解釋,非常羅嗦。還有,學生的回答,我也是怕其他孩子聽不到或聽不懂,自己總在重復。到了最關鍵,讓孩子們充分發言時,我仍然不放心!一句話,老師的課堂講述太多了,語言不夠簡練,占據了孩子們的自主學習時間。
2、課堂的學習內容整合度有待提高。
現代教育,要求給孩子們肩負,要實現這一點,語文課堂內容的選擇和整合就尤為重要。一篇課文,一首古詩,可講可學的內容多得是,但是我們的課堂時間就非常有限,高效課堂就需要高效整合。在這一方面我做的非常不足,我總是按部就班地一項一項地上課,教學時間遠遠不夠。在《宿新市徐公店》,我設置孩子們充分口頭語言表達后,就寫話練習,把口頭表達整理轉換成書面文字。這樣一操作下來,直接一課時變成兩課時了。試想想,如果不整合讀、講、寫,課堂時間如何有效保證!
3、全面關注學生。
從教學視頻中,我發現一旦遇到稍微難度較大的語言表達題目,舉手發言的學生寥寥無幾,而且總是那幾個學習比較好的孩子舉手發言。我特別留意到,從不肯舉手發言的都是學習有困難的孩子。所以,我認真反思,一堂課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環節,可是在關注學生的程度上,還是忽略了學習困難的他們,那么他們從何提高呢。關注學生不難,全面關注學生是我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
一堂課,是實驗也是經驗,看著自己的課堂錄像,更是直觀地了解自己的教學狀態!反思自我,從這節課開始,向著高效課堂而努力!
古代詩歌反思 篇5
在小學高年級所有的教學中,我就覺得古詩是很難教的,短短的幾句詩要深入的挖掘、拓展開來,讓學生去體會、感悟,實在是太難了。平時也很少聽到古詩這樣的公開課,(今年12月5日在外國語學校聽了易艷平老師的一節《清平樂村居》,她這節課主要要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從讀并結合想象理解意思,學生學的很投入,課堂氣氛也很好,課后我在想,這樣上古詩詞,學生考試時能行嗎?)新課程下的古詩課堂,不提倡原本的逐字逐句的翻譯,要求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去自主感悟,達到一種無痕的教學效果。說歸說,可做起來實在是難。
記得有一次我校潘校長來推門聽課,正好我上古詩《望天門山》,各位老師在聽了我的課后,對一些方面做了一定的肯定,讓我從理論到了實踐,對古詩教學也有了一定的目標。特別是大家指出了教學中的一些不足,讓我從中受益匪淺。
首先,讓我知道了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要為自己的教學服務。在課堂開始導入古詩《望天門山》時,我是復習的形式導入,讓學生背一些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句,繼而引入要學的課文,然后介紹古詩的作者以及寫作的背景,介紹背景時一筆帶過,如果我能以圖片或其他的形式讓學生去了解這樣一種場景,那么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為下面的教學做了一個鋪墊,學生就更好的體會感情。
其次,對詩歌的理解上,學生一直停留在淺層次,上這首詩時我是這樣讓學生理解詩意的,讓學生先讀準這一句,要求讀出節奏,再讓學生找出這一句中你認為難理解的字或詞借助注釋或查找資料理解,實在解決不了的,師生合作解決,我只是引導學生從表面上理解,而我沒有適當的去引導他們向深層次挖掘從而使學生沒有完全的理解詩意,讀的效果也就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對于詩中“中斷”、“出”、“回”等一些重點字詞,孩子們都能夠大體的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古詩設計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在課堂中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最后,我還會結合多年的教學,特別是古詩教學,幫學生歸納出一些方法,比如看見詩中有“愁”、“孤”、“獨”等字樣,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感情一般是“憂愁、寂寞”的感情;看見詩中出現了胡天、征人等字樣,就要知道這是邊塞詩,表達的感情要么是愛國,要么是思鄉的詩句等等
總之,我認為古詩的教學分可以下幾步進行:
1、介紹寫作背景以及詩中提到的一些知識點。
2、指導學生朗讀要求讀出節奏,讀出感情。
3、設計一些有助學生理解詩意的問題。
4、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學法。
古代詩歌反思 篇6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同時又是一個非常重視“詩教”的國度。特別是在對待少兒教育的問題上,古代的蒙學就非常重視詩歌教學,發揮詩的教化作用,編出了《千家詩》、《神童詩》等廣為流傳的詩歌教材,并積累了很多成功的教育經驗,形成了一個優良的傳統。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導下編寫出的新課程語文教材,秉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將古詩教學作為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要求和誦讀標準。孔子曰:“不讀詩,無以言”。在傳統的古詩教學過程中,人們一直沿著這樣一種教學的模式:釋題目——解難字——譯全篇——說情感——齊背誦。
一、以情感做引領,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詩中有畫,畫中有情,詩歌是藝術創造的結晶,它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讓學生領悟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解決這個重點,突破這個難點,靠的是語文教師在古詩教學過程中多樣化的教學形式。
中國的文學創作歷來講究一個“情”字。“情者文之經”“情動而辭發”“為情造文”等等闡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脈。小學語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產物。只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感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會漸漸地涌動起來。兒童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怎么會從“入情”到“動情”呢?兒童情感的產生是與兒童的認識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具體說,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兒童的情感與他們對教材的認識相聯。而作者的情感是寓寄于他們描繪的對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環,就是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兒童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沒有形象的感受,就沒有情感。所以情境教學法主張“強化感受,淡化分析”道理也在此。文學巨匠巴爾扎克就說過“作家必須看見所有要描寫的對象。”這種“看見”并非親眼目睹,這是意象的感受,是“仿佛看見”了。這“仿佛看見”雖不甚分明,卻是動態中的,是活生生的,雖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見”清晰,卻更為豐富、更為貼近兒童,而且留有寬闊的想象余地。
李吉林認為觀察情境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激發興趣)、思維特點(從直觀的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思維發展)、和兒童學習語言的特點(觀察的客體與辭語相應聯系,相互溝通,情境教學成為豐富詞匯,發展語言的途徑)。
二、著眼語言的積累和語文素養的培養。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培養學生語言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的基礎”。夏丐尊先生曾指出:“在語感敏銳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紅色,‘夜’不但只解作晝的反對吧。‘田園’不但只解作種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見到‘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煥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情感。見了‘落葉’二字,就會感到無常、寂寞等說不盡的詩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學也在此。”
三、倡導自主誦讀,尊重個性化理解。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閱讀反映著學生個性心理的行為,由于每個學生生活積淀不同,文化底蘊不同,審美情趣不同,審美的結果也就不會相同。有一位名人說得很好:正是兒童承襲了人類最初的詩性性格,他們智慧既指向眼睛所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靈看到的地方。進行古詩文的教學,教師不能以自己獨白式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一定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詩意的理解,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啟迪。學生們吟誦詩文,抑揚頓挫,韻味無窮,不僅可以感受漢語言文字的音律美、意境美、形象美,還可以廣泛地積累語言,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與感染。
四、開發課程資源,拓展閱讀范圍。
古詩教學不能就詩教詩,教師要勇于把語文課堂的觸角伸向更廣闊的天地,也就是學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學生一道開發和生成開放、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古代詩歌反思 篇7
根據學校的課程安排,我們繼續開展以“經典古詩文鑒賞”為基本教材的校本課程。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古詩文背誦和鑒賞都取得了不少的進步。回顧半學期的教學歷程,我總結出古詩教學中要注意的幾點方法:
一、反復吟誦,陶冶性靈
古人云:“七分詩三分讀”,可見在學習古詩時朗讀是多么重要。吟誦古詩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還能增加其藝術修養。因此,在古詩教學中要重視反復朗讀,讓學生讀得瑯瑯上口。
二、巧妙分析,理解詩意
1、借助歷史,使學生正確、深刻地理解詩意。
在唐宋浩瀚的詩海中,有大量的古詩是詩人對當時社會狀況所產生的一種心聲,及對人生遭遇的一種感慨。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在了解創作背景后,才能對詩意有全面、正確地領悟。有了一定的歷史知識,我們便可以正確理解到“山外青山樓外樓”,并不是南宋的繁華景象,而是茍且偷安的證據;“西湖歌舞”并不是升平氣象,而是亡國之音;“游人醉”并不是對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樂不思蜀的醉生夢死之態。教師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導學生搜集資料,適當補充一些與詩歌有關的歷史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消除一些由時代造成的隔閡,還可鍛煉學生課外積累能力和自學能力。學生學習古詩時,是有歷史的“東風”可借的。
2、圍繞重點詞句展開分析。
大部分詩,它的內容是圍繞一個詞或一句話展開的,這就是詩中的重點詞句,這些詞句往往是詩人思想感情的一個集中點,抓住重點詞句有利于理清全詩的思路及詩人所要表現的思想。例如在教學古詩《送孟浩然之廣陵》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是教學的難點。學生通過分析理解詞語的意思,想象李白所描寫的情景,想象李白站在江邊有多久才能看到孤帆遠景碧空盡的情景?李白為什么站在江邊那么久?他在想什么?學生了解了詩人所描寫的意境,體會到詩人與老朋友分別時的依依不舍之情。這樣描繪了詩歌的“境”,點出了詩人的“情”,學生的想象自然會進入詩歌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產生共鳴。
三、適時拓展,提高能力。
我國古代有許多優秀的詩歌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古詩的教學,一定要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詩情畫意地教古詩,教出古詩的詩情畫意。如:教學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一詩時,我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詩意的同時,把詩句變成一幅優美的風景畫,讓他們自己動手繪出一幅彩畫,使他們在體驗創作樂趣的同時,從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學生動手繪圖以后,我再引導學生演一演“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中的蝶和鶯,讓畫面在學生面前立體化起來、活起來;學生在扮演詩中角色的時候,充分調動了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把詩句沒有繪出而生活中有的聲音動態想象出來,極大地豐富了畫面,也成功體驗了詩的意境。
四、古詩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古詩教學中既要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也要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對詩歌有充分地理解,才能有力地駕馭全詩,才能正確引導學生掌握詩中“有生命的東西”,才能給學生一個充分施展主動性的天地。教材入選的'古詩多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程度而選定,容易理解接受的五言或七言絕句居多。但唐宋畢竟是遙遠的過去,在社會環境、生活特點,語言習慣等方面與現在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學生這方面知識的欠缺,造成了學習古詩的障礙,這就要求教師對唐宋詩歌的特點,詩人的生平及文學風格,特定的歷史背景要有所了解,這將有利于古詩教學的順利進行。
譬如,了解唐詩“以情景為主,即敘事說理,亦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嘆含蓄”,宋詩是唐詩的延續,它側重于“運思造境,煉句琢字,皆剝去數層,透過數層”,并“以清奇生新深雋瘦勁為尚”的特點,則有利于在研究唐宋詩教學時有所側重,有的放矢;了解歷史,了解詩人,則有利于把握詩歌的情感動脈;掌握古詩的語言特點,則有利于掃清教學過程中的語言障礙。
古代詩歌反思 篇8
“這次才俊課堂,我想上一節古詩詞課。”“什么課都可以,只要把課備好了。”師傅仍用她一貫淡淡的微笑回應我。可對于我來講,選擇在一次公開課的課堂講古詩詞是勇氣,也是一份挑戰。短短的二十幾個字,學生如何學有所獲,老師又該教到怎樣的一個層次,并不容易把握。
確定了課題,便著手準備。第一版教學設計,我備的是《古詩二首》的第一首詩《牧童》,按照讀詩文——解詩意——悟詩情的步驟開展教學。隨后將教學設計發給師傅,師傅提出:“僅僅提出這三個步驟,看似板塊清晰,實則學生根本不理解什么是悟詩情,所學方法下次也不能學以致用。古詩的教學重點應放在讀好古詩,理解古詩大意上,因而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應放在這一板塊。”于是有了第二版教學設計,檢測預習包括交流詩人資料,小組互檢讀詩文,指導鋪、蓑等讀音,指導書寫生字。接著回顧了解古詩大意的方法,小組合作了解古詩大意,然后教授品關鍵字,想象畫面的方法,品悟詩境,美讀詩文,背誦詩文,改編詩文。第二版的設計明顯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發生。試講兩個班級以后,發現這一教學設計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一:預習檢測占用時間過長,寫字指導不夠到位;其二:理解古詩大意板塊,教師指導太少,當學生脫離工具書,就不能將大意說條理,明白。看似簡單的四句詩,真正理解還是存在一定難度。于是便有了第三版教學設計,調整預習檢測環節,通過兩道測試題檢測字音與字形,重點指導鋪的讀音與蓑的寫法。理解古詩大意環節,先人小組進行討論,指名回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相機追問,如:你覺得這片原野上的草長的怎么樣?原野的面積大嗎?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從而根據回答指導六七里、鋪等字的含義。當學生真正清楚的了解古詩的大意,下一板塊的巧品一字,入詩境才水到渠成。
三改教學設計,直至周五上這節課前依然擔心改編詩文環節時間不充足。縱觀這節課,所設教學目標基本達成,教學板塊較為清晰,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但每節課都存在問題與遺憾。首先,在理解古詩大意時,問學生從哪里感知到原野面積之大,青草生長之茂盛?除卻六七里,鋪字之外,橫也能體現出原野面積的遼闊,且理解古詩大意時,橫字并不好解釋。可課堂上一直擔心時間不夠充足,在學生說出鋪字與六七里以后,便慌于進行下一句的交流,忽略了這一課堂生成。再者,板塊時間安排上,思索在解詩意板塊可以再多一些時間,改編詩文環節其實可以改成三人小組講,發揮想象,豐富細節。這樣每一環節都可以砸的更扎實。課后我隨即檢測了學生對這首古詩詩意的理解,80%能獨立寫出古詩的大意,背寫古詩正確率也較高。但仍然存在十幾個孩子,對古詩的前兩句理解不夠透徹。這也反映出,在理解古詩大意環節,應提問更多的學生說一說。
這節課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理解古詩大意上,在此之前我是懼怕的,懼怕陷入教師剝絲抽繭般的品讀賞析。這節課過后,我亦有了新的思考。如同汪秀梅老師在《怎樣讓閱讀教學更有效》一書中提到的:“大家都在討論,古詩詞教學要不要精講?我認為關鍵看講什么,如何講。在小學階段,古詩詞教學不能進行理性分析、解讀,但教師引導學生借注釋理解詩詞大意,引導學生走進詩詞的境界,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因為害怕自己講的太多,而減少對學生的指導,實則也是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你要學會追問。”師傅的這句話時常縈繞在我耳旁,這句話的背后實則是老師本身對文本的透徹解讀,是放手學生去學,但心中有數。把方法教給學生,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把學生帶入情境,此時的誦讀才是與詩人的對話,才不至于讀百遍而不見其義。或者這就是古詩詞教學的度。
我仍不滿意自己在課堂上的臨場反映,不滿意自己在課堂上不夠松弛,自如。我又知道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幸好呀,喜歡這樣的公開課,又受折磨于這樣的公開課。你為它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為它茶不想飯不思,而它也不吝嗇,終將滋養你平日的課堂。
古代詩歌反思 篇9
課堂導入我采用了引用古詩導入,目的是激發學生對古詩的熱情,古詩感情豐富,知識涵蓋面廣泛,從而自然導入古詩詞的學習當中。
《鄉村四月》是宋代詩人翁卷所作,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小學古詩,乍一看,十分簡單,只是二十多個字而已,但,就因為它是語言的精華,知識、情感的蘊釀非常豐厚。
前兩句著重寫景,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大地一片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后兩句著重寫人,四月到了,農活多了,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蠶桑又是插秧,突出了“鄉村四月”的勞動緊張、繁忙。整首詩就是一幅色彩明麗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詩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學一首詩,如果僅僅只是了解大意,一節課下來效果應該是非常令人滿意的,但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不僅僅是停留在這一層,詩中的美景美人得靠同學們自己去體會。如何讓同學們悟到詩中的美,就需要老師利用多方教學資源來做好引導。課中,以畫為線索,導出詩中靜的顏色,動的鳥聲、春雨和農民忙種,明確詩人的贊美之情,在這個過程中,我時時以學生們的現實生活為基礎,讓思維飛向課堂外的田野。總結升華文本時,以此時的農民在想些什么來引出時間對農民朋友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升華至對我們大家的意義。課上完了,又展開課堂拓展,引申到課外山水田園詩作的集大成者王維身上,讓同學們去朗讀王維的詩作,更能讓孩子們體會到古詩的意境美,尤其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讓孩子們深刻感受古詩的韻味。
但課中仍存在不少瑕疵:在學生們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時,如果適時播放一點輕音樂,加上老師滿懷深情的誦讀,我想,他們的語詞一定更加的淋漓盡致。其次是知識面的擴充不夠。對于作者,僅僅只是停留在程序上的介紹,學生們的印象不深。另外,也使我意識到,教師語言的行云流水并不代表入情入境,我的課堂用語少了那份詩歌所應具備的“款款深情”,有時覺得它只是一個過程,毫無美感和凝練可言,現在想來,這樣的“橋”又怎能使學生走向美的享受呢?的確,頗感慚愧
古代詩歌反思 篇10
網絡已經成為教師獲取課程資源最常用的途徑。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網絡中下載與詩歌內容相符合的圖片,首先從直覺上讓學生知道詩歌所描述的一些內容,同時,引領學生從形象思維的角度,明白詩歌中提及的地點、人物、時間以及相關的人文背景,從而帶著一些“前在知識”進入到文本的閱讀中。
如:我在教學《乞巧》一詩時,從網上下載了許多古時女子對月穿針向織女乞取智巧的相關圖片,讓學生說說看到這些畫面之后的感覺和想法,從而從直觀上感受古時人們對七夕節的重視以及對幸福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詩句不能知道用五彩線穿九孔針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場景,所以,為了更好的閱讀古詩,理解古詩,我補充了吟誦古詩《乞巧》的朗讀視頻,在視頻中有朗誦的示范,有對月穿針的場景,這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使品讀層層遞進,讓學生和作者的心靈得到碰撞。借畫面補充,尊重學生的自主體驗,滲透古詩學法,詩畫互為補充,在體驗感悟、入境動情的吟誦中感受漢語言的魅力。
古代詩歌反思 篇11
《池上》這首詩中,詩人用質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細膩傳神地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的“偷采白蓮”的鄉村小娃,小娃天真無邪的形象在詩人的筆下顯得栩栩如生。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感悟。這首詩對學生來說,理解上沒什么大的困難,所以我在引導學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蓮的原因、采蓮的過程等,通過讓學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愛。
在談對“偷”的理解時教室象開了鍋的沸水,孩子象小麻雀一樣爭論不休。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言,抒發對問題的感悟與質辯:小娃去采白蓮到底是天真還是“偷”?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學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最后我們達成共識: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會留下那么明顯的蹤跡了,所以這個“偷”字更能體現出小娃的天真可愛。
課程標準強調:在小學各學段要重視學生的朗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讀書,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要有重點,同時,在充分挖掘想像力的情況下,讓學生根據簡單而生動的畫面,配上音樂,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其對詩句的理解更透徹。在教學中緊緊抓住“偷采”、“不解”、“藏蹤跡”等學生難以體會的詞句展開閱讀活動,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復朗讀,悟出作者的情。在評價中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互相評價、教師評價,使朗讀層層深入,體會情感,升華情感。在想象中朗讀,讓學生運用形象思維,品味語言文字,啟發想象,在學生想象出現困難時,借助圖片資源,讓學生在心中產生內心視像,感悟課文情感,達到情感的升華,體會出“小娃的天真、可愛、頑皮”。
可惜的是由于時間關系,沒有讓孩子分角色演一演,這項工作可以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對這首詩有更真切的體悟。
古代詩歌反思 篇12
前兩天讀了王松舟《詩意語文》,很受啟發,我發現我愛上了語文,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的語文素養、底蘊有待提高、自己的語文課堂沒有魅力、自己對教材的解讀不夠深入,所以我決定本學期開始挑戰自己的語文課堂,——古詩教學。我在細讀文本《游園不值》,因沒有整理好就想了《春日》。感覺今天的教學效果很好,學生很喜歡,我上的也很輕松。
1、沒有在單純的”解釋”古詩
古詩的美是讀出來的,是悟出來的,是品出來的。但在品中理解了詞語、詩句的意思。如萬紫千紅: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建立意象的基礎上理解了詞語,我們聯系朱自清的《春》,結合李叔同的《游春》詩句拓展學生的理解。
2、指導學生“吟”詩,不再是讀詩
古詩本來是吟的、誦的,課學生很好能投入進去,看了竇桂梅的《游園不值》教學視頻后,我才發現語文教師必須帶著學生吟詠古詩詞。我學著竇桂梅老師的樣子根據平仄的規律指導學生吟詩(當然做的不好),但學生很喜歡,看著學生搖頭晃腦,自吟自賞的表情內心有說不出的高興。
3、牽一發動全身,找到讀詩的切入點”尋“
古詩不能串講,但還要在品讀中理解詩意,走進詩的意境。課前我想是抓住作者的感受切入,還是抓住”尋“的景色切入?沒有全面的理解,學生的感受無處生發,可又不能串講。最后我決定從”尋“字切入文本的閱讀。一個尋,你尋到了什么?學生的思維被帶到了文本,:無邊光景、一時新、萬紫千紅、春風、勝日。學生尋到后,引導學生建立意象,由萬紫千紅想到百花齊放、想到朱自清、李叔同,由春風想到“春風拂面楊柳風”,由一時新想到很多很多……學生在詩的字里行間穿行,補充了字里行間的空白之處。學生建立意象的同時解決了詞語的理解問題,享受著春光。然后又一個問題“作者的心情怎樣”,孩子們再一次走進文本,走進字里行間,品讀,把自己真正的置身于當時的場景。不再是單調的理解。
4、讀出詩背后的含義“勸學詩”
走進作者,我們會發現作者不可能有機會到“泗水濱”去“尋芳”,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5、古詩教學課前熱身“詞語句子對對碰”使學生們走進春天
一節課的容量有多大,至少不單單是一篇課文。授課之前我們從春字組詞到說四字詞語到說詩句,學生的思維之門被打開,在文字間游玩的同時走進了春天。
古詩、語文教學可以很有趣,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把樂趣“擠”走了。
古代詩歌反思 篇13
出于對于語文教學活動的興趣,我總喜歡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各種大膽的嘗試和改革,這樣的嘗試使我在教學的路上,慢慢開拓出一片新的天地。這次在市評優課上之所以選擇古詩詞復習這種課型,是因為古詩詞復習領域的公開課尚為空白,同時也想大膽的進行一番古詩詞教學的研究和嘗試。
總體來說,兩次古詩詞教學的過程,基本實現了課前對于古詩詞教學的理解和預想。學生通過寫景詩、送別詩、思想詩、詠物詩、愛國詩,這一系列的以內容為專題的古詩詞復習課,有機會嘗試在讀懂詩意的基礎上,鑒賞詩詞的精妙之處所在。通過這一稍微高于學生認知水平的教學設計,以課堂為途徑,讓學生了解了更多與古詩詞有關的文學知識和歷史知識。如:通過《芙蓉樓送辛漸》的鑒賞認識了多位郁郁不得志的文學名家;通過《鳥鳴澗》了解了詩人王維的禪意境界,體會到盛唐時期的政通人和。學生在課堂上所收獲的,遠遠多過傳統的詩詞課堂教學。縱觀兩節古詩詞復習課,我認為自己的課堂呈現出一下幾個亮點:
1. 教學過程設計合理:兩節課均按照大連市標準課堂的四十分鐘教學 設計,在整堂課上,孩子們經歷了誦讀、理解、體會、鑒賞、仿用等幾個學習環節,全面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生的多方面感官。40分鐘的教學因為學生的主動參與,和互動研討,并不覺得冗長。課堂節奏緊湊,環環相扣,教學效率較高。
2. 課堂隨機引導到位:在兩節課實施之前,分別對于學生可能作答做 出了預設。但學生畢竟是活著的、思考著的群體,他們的回答,往往與預設有一定的差距。為了能將預設的內容與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融為一體,課堂上的幾處預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如:送別詩中關于水的拓展,幫助學生積累了更多的古詩名句;寫景詩中關于“禪”字的解讀,讓學生對王維的詩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及時更改不合適的教學設計:在進行第一次教學的過程中,課前首先進 行了古詩詞的分類匯報,這一環節的設計,使課堂可用時間減少很多,知識后邊的教學環節如趕集一般匆匆忙忙。在第二次教學過程中,果斷的刪除此環節,代以直接交流復習主題的詩句,目的性強,教學效果良好。
兩課的教學過程總體來說讓人比較滿意,但是也存在一些遺憾之處。在第二次寫景詩的復習過程中,由于學生第一次面對這么多老師來聽課,孩子們既榮幸又緊張,因此課堂上學生的表現略顯拘謹,沒有完全將平日的積累,與學生的真實水平發揮出來。作為授課老師,只注重對于知識的引導和點評,卻忽視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幫助學生走出緊張的狀態。
課堂教學容量還是有點大,學生學習的內容本來就已經超過孩子的接受水平,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設計的教學內容的取舍還不夠靈活。教學設計中有多處提升學生的引導,但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接受,因此對于難度較大的內容,應當點到為止,或是利用平時的教學時間慢慢滲透給孩子,避免樣樣通而樣樣松。
除此之外,語文的課堂,還是應當換語文以顏色,讀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課堂上還應當有大量的誦讀過程,此項在課堂上表現的不夠突出。
對于古詩詞的教學,通過這兩次的嘗試,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只有教師自己講古詩詞、讀通、讀懂、讀透,才能引導學生從短短的詩句當中,讀出思想,讀出情感,讀出見解。我會將此次嘗試所得到的經驗,運用于以后的古詩詞教學當中,這樣在六年級的復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課堂,得到更多的收獲。
【古代詩歌反思】相關文章:
《古代詩歌》教學反思04-08
古代詩歌08-01
古代詩歌08-01
古代詩歌精選11-30
經典古代詩歌08-29
《古代詩歌四首》教學反思06-28
古代詩歌四首教學反思06-02
《古代詩歌四首》教學反思06-28
《古代詩歌思想感情鑒賞》教學反思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