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最美家庭事跡材料(通用6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吧,事跡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事跡到底怎么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抗疫最美家庭事跡材料(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抗疫最美家庭事跡材料1
有一種浪漫,是抗疫路上相互陪伴;有一種深情,是攜手并肩逆風而行;有一種牽掛,是工作之余互道平安。疫情面前,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義無反顧“逆行”“堅守”,他們是夫妻,亦是并肩抗疫的戰友,用實際行動肩負起責任和擔當,用“大愛”為群眾筑牢“安全防護墻”。他們就是90后黨員抗疫“夫妻兵”,市級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張健、于婧家庭。
衣不卸甲枕戈待旦
“你在抗疫前方堅守崗位,我也在防控中風雨同當”。身處兩個崗位,卻承載同一個使命,這是張健、于婧夫妻倆在抗疫一線的真實寫照。
丈夫張健是梨樹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的一名輔警,馳援長春戰疫號角吹響之際,他本著退役軍人“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率先垂范,沖鋒在前,用勇毅和堅守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4月3日,到達長春市寬城區后,他便變成了永不停歇的馬達,不分晝夜奮戰在一線,把疫情擋在身前,把安全留在身后,用忠誠書寫擔當,以黨旗引領警旗。聽到來自市民的每一句“謝謝,辛苦了”,都讓張健更加堅定駐守一線的信念,“職責所在,使命在身,我們一起加油”。
妻子于婧是梨樹縣十家堡鎮副鎮長,自3月10日十家堡鎮發生無癥狀感染者病例以來,連續一個多月堅守抗疫一線,負責核酸檢測、社會面管控、防疫排查、后勤保障等工作,她以柔美之軀扛起“來之則戰“的重任,充分展現出新時代新青年的擔當和奉獻。她說:“希望用我們的堅守護更多人的周全,用暫時的‘封’,呼喚平安的風。”
忠誠履職逆行向前
張健先后在長春火車站附近配合西廣派出所入戶排查登記外地滯留人員,走訪轄區小旅店、公寓等。“請組織把我派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吧,我是退役軍人,我先上。”面對火車站附近小旅店滯留的外地人員較多,而這些人又來自四面八方,危險系數極高,他退伍不褪色,毅然沖鋒在前。他挨家挨戶走訪排查,并建立微信群,將人員逐一拉進群,精準排查,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在排查的同時,他還深入了解群眾需求,及時為返鄉務農人員做好登記,為群眾排憂解難,做群眾的貼心人,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張健還負責寶盈市場的封控區管控,該轄區有115戶、206人,這些天的無私付出和真情相處,早已讓他們成為了家人。看著不時捂著胃卻從未停下腳步的張健時,一同工作的同事不禁有些擔憂,提出讓他休息一會。他卻說:“我沒事,老毛病了,特殊時期忍一忍就好了。”不規律的飲食、高強度的工作,對患有腸胃炎的張健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汗水常常濕透厚重的防護服,但他依舊步履匆匆、日夜兼程。
于婧分管十家堡鎮行政執法等領域,經常與執法人員一起開展社會面管控,遇見利用外出采買時間閑逛的人員,她總是細心地勸導其帶好口罩、盡快回家。她精準管控、掛圖作“戰”,先后負責祥和B區1500余人、衛生院采集點1600余人,學府人家小區700余人的核酸檢測工作,定人定崗定職責,居民定時定單元下樓,切實將風險降到最低,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她說:“只有自己以身作則,才能取得群眾們的由衷認可與積極配合,才能引導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于婧還發起“一起捐”行動,為梨樹縣慈善總會防疫專項行動募集善款4萬余元;多方聯系縣內企業、愛心服務隊、愛心人士,為十家堡鎮防疫工作募集資金、防護服、口罩、消毒液等,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的后勤保障。
她還深入各村屯,與書記、鎮長前往一線,查看居家隔離人員檔案和情況,督導檢查防疫檢查點和防疫排查情況,嚴防死守,不落一人。都說雪上加霜難,正值清明節和春耕時節,春季大風天氣,分管應急事務和森林防火的她,剛剛穩定了防疫工作,森林防火又面臨巨大考驗,十家堡鎮六個村位于山區片,稍有不慎便會引發重大森林火災。她切實做到防疫防火保春耕三不誤,嚴格設立防火檢查點,組織護林員、巡邏隊日夜巡邏,絕不漏過一點火星。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在鎮黨委書記佟志國和鎮長崔艷峰的帶領下,全鎮上下有序開展秸稈離田、秸稈禁燒、森林防火、備春耕等各項工作,護一方群眾,保一方安寧。
先顧“大家”后顧“小家”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于婧、張健夫妻倆始終堅守在一線,四歲的女兒只能交給父母輪流照看。他們看著家人發來孩子的視頻,稚嫩的小臉和虎頭虎腦的樣子,疲憊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一句句奶聲奶氣的“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你們是抗疫英雄,我會在家乖乖聽話等你們回來,我愛你們。”使他們濕潤了眼眶,心里充滿了對孩子、對家庭的愧疚。“要注意防護,保護好自己。”“記得按時吃飯,照顧好自己。”父母的一次次叮嚀、一句句關心,傳遞著濃濃的關愛和惦念。
“我和妻子一起抗疫,堅守在各自的崗位,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和千千萬萬的防疫工作者一起并肩戰斗,我們感覺很自豪。”張健說。
一場疫情,一次考驗,沒有轟轟烈烈的海誓山盟,卻有一路相扶相伴的理解與支持。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于婧、張健夫妻倆用不動聲色的善良挺身而出,用毫不猶豫的勇氣沖鋒在前,為守護一方平安奉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最美的奮戰伉儷。
抗疫最美家庭事跡材料2
她,林萬清是一名個體工商戶,是一位母親。
她,何曉琳是一名人民教師,是一位女兒。
他,何文進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是一位兒子。
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疫情防控志愿者。
2022年的1月,在永一村健身驛站的核酸檢測現場,林萬清一家三口正用行動書寫著關于她們的抗疫故事。
“請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的距離……”,何文進不斷的提醒著正在排隊的群眾,雖然聲音已經有點沙啞,但是他依舊用行動詮釋著當代大學生的擔當。他說: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就應該義不容辭的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積極貢獻出大學生的力量,扛起如山的責任。
“爺爺,您的身份證遞給我一下,我給您生成核酸碼。”何曉琳已經不記得每天要重復說幾遍,可每一次她依舊認真的完成。“各位爺爺奶奶來,我們拿上核酸碼,采核酸去。”她不停的重復著,她總是微笑的說:“只要爺爺奶奶們滿意,再苦再累也值得。”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更是一名黨員發展對象,在這場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中,我必須參與其中,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發揚共產黨員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與基層防疫工作人員共進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屬于自己的抗疫故事,讓自己的青春不后悔。
“請打開粵康碼,核酸碼,行程卡。”林萬清一邊喊著,一邊檢查著村民群眾的手機。“我在前面檢查得仔細點,后面采樣就會順暢很多。”連日來的工作,她顯得有點疲憊,但是她總是笑著說:“沒事,你們比我更加辛苦。我能做的很少,只希望能幫助你們,讓你們有更多的時間輪休”。作為母親,她總是以身作則,帶領著兩個孩子投身于核酸檢測的志愿服務中;她總是言傳身教,帶領兩個孩子用感恩的心回饋社會。
在抗疫一線,林萬清一家三口齊上陣,并肩作戰,同心戰疫,用實際行動傳承著這個家庭的良好家風,弘揚著質樸、善良、堅韌、擔當的`精神,用堅守和付出守護著永一村村民的安全和健康。
抗疫最美家庭事跡材料3
妻子成曉田,中共黨員,是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生,丈夫王洋是太原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醫生,他們是同學、是夫妻、更是戰友。
清明假期,像曉田兩口子這樣的雙醫生家庭,可以同時休息3天陪伴年幼的孩子是件難得的事情。但是4月3日凌晨,兩人的手機同時傳來急促的電話鈴聲,立刻取消休假,隨時待命。
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感召下,有8年多黨齡的妻子成曉田積極請戰,加入市二院應急核酸采樣隊,隨時準備投入工作。丈夫王洋也同樣加入市中心醫院核酸采樣隊。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他們將幼小的孩子托付給長輩照顧,雖然都心懷不舍與歉疚,但是身為黨員和醫者,他們心有靈犀:舍小家顧大家!
自4月3日以來,成曉田夫婦跟隨所在團隊,從最初的小店區到晉源區、萬柏林區等,都留下了他們的腳步和汗水。雖然辛苦,但他們覺得能利用本職技能沖鋒在抗疫一線,為黨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是這個時代最幸福的事情。
抗疫最美家庭事跡材料4
她叫鄧雅露,是長春市朝陽區直機關工委的一名黨員干部;他叫韋曉宇,是遼源市東遼縣金州鄉雙福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這對夫妻始終奮戰在不同崗位,不懼風險,同心作戰,用愛與堅守傳承著責任與擔當的最美家風。
按照統一安排,鄧雅露第一時間下沉到朝陽區清和街道西朝陽社區,在小區出入口值勤、掃碼測溫、查驗核酸證明,并主動參與防控宣傳、秩序引導、核酸采樣數據錄入、試劑管貼碼等工作。每當有困難群眾需要幫助時,她總會及時出現,為他們代購代送糧油、蔬菜、日用品、藥品等,用真情感染著社區每家每戶。
由于居住小區封控管理,她又向所屬社區報到,加入了小區的心連心先鋒隊,申領了卡點值守任務,參加小區的防疫志愿服務。每天清晨6點,她會準時來到卡點交接班,在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務后,主動幫忙搬運生活物資、清理辦公區生活垃圾,不怕臟和累,受到了臨時黨支部和小區居民們的一致好評。每天忙完志愿服務工作后,她還要做好區直機關各部門的干部下沉情況統計、通知等工作,連續一個多月,經常工作到深夜。
疫情發生后,韋曉宇積極響應市委號召,連續一個多月駐村,和村班子一同細化防控工作方案,劃分網格責任區域,明確防控工作流程,帶頭落實值班值守,連續多日走村入戶做防控宣傳、排查登記、卡口管控………盡管嗓子啞到說話都很吃力,但隨著各項防疫工作落實到位,他的心里感到特別踏實。
最美的愛,莫過于擁有同樣的信念。不同的陣地,同樣的`堅守。盡管身處不同戰場,守護的卻是同一片萬家燈火。為了更多家庭早日迎來美好的生活,他們將繼續帶著溫暖和勇毅前行,用源源不斷的“家力量”奏響“大家”安康和美的樂章!
抗疫最美家庭事跡材料5
南芬區思山嶺街道辦事處財神廟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村民田春玲、趙慶杰夫妻參加了志愿者服務活動,這對夫妻雙雙投身抗疫行動,值守、排查、宣傳、書寫了“最美家庭”的抗疫故事。
他們夫妻參加交通服務點隊伍,每天都在抗疫志愿服務一線,既相互擔心對方的安全,又相互鼓勁,彼此加油。田春玲從第一天開始就在交通服務點值班,為服務點捐方便面,火腿腸,幾乎一天也沒有休息過,為了在交通服務點站崗,回家沒有趕過一餐準點飯。她在業余時間開展疫情宣傳防控工作。
田春玲、趙慶杰這樣的夫妻,得到了村民的好評和認可,值得我們村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財神廟村的“最美家庭”!
抗疫最美家庭事跡材料6
萬莉莉家庭是一個平凡的三口之家。夫妻倆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愛崗敬業、勤奮向上;上八年級的兒子陽光自律、好學多藝。一家人用和睦溫馨、相敬相愛譜寫著文明健康、和諧向上的動人樂章。2020年,他們被省婦聯、省文明辦聯合授予“荊楚抗疫最美家庭”稱號,被宜昌市委、市政府授予“宜昌市文明家庭”稱號。
逆行擔當的白衣媽媽
萬莉莉是興山縣人民醫院放射影像科的一名主治醫師。2019年底,臘月三十的晚上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新冠疫情肆虐時,興山縣組建專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昭君發熱門診和感染病區。她主動請纓,從2020年的正月初一開始,輾轉到距家20多公里外的昭君發熱門診和感染病區專職負責CT診斷工作,連續54天沒有回過家,直至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昭君發熱門診和感染病區,她作為唯一一名能夠出具診斷報告的CT醫師,24小時堅守崗位,24小時隨叫隨到,每天都在超負荷工作。疫情不同于其他疾病,早一分鐘確診、早一分鐘對癥治療,也許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于是,她在CT診斷室搭了一個簡易的床鋪,累了就合衣瞇上一小會兒,餓了就啃上幾口快餐面,只為CT診斷能夠爭分奪秒。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她一天做過60多個CT檢查。
日常工作中,她注重個人能力的提升和培養,先后在行業核心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擁有3項醫療裝置國家發明專利,受聘為《實用醫學診療技術影像學》副主編,有兩個醫療項目先后獲“興山縣科技進步獎”的二、三等獎,多次參與和主持市級繼教項目講課,系市放射介入分會第一屆委員,多次被興山縣人民醫院表彰為“先進工作者”,并通過考評取得了副主任醫師資格。
身兼數職的警察爸爸
萬莉莉的丈夫黃星河在興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工作,由于單位人手緊張,“五加二”“白加黑”是他的工作常態,從2020年1月10日,他一天都沒有休息過,承擔四個卡點執守人員的一日三餐、全隊各類后勤保障,并參與卡點值守任務。妻子堅守在昭君發熱門診和感染病區時,他獨自一人帶著12歲的孩子,每天早出晚歸。每次給幾個卡口送完一頓飯,就要四五十分鐘。為了讓戰友吃上熱飯,他總是將各卡點人員飯菜送到位后,自己才吃。
同時,他還負責疫情防控宣傳,常常凌晨還在趕稿。疫情期間,在中新網、湖北日報、人民法治網等多家媒體發稿十余篇次。黃星河負責的各項工作,在上級業務部門的考核中,年年名列前茅。每年,他撰寫各類材料達數十萬字,在各級媒體發表各類宣傳稿件上百篇,多次受到上級表彰。
獨立懂事的小男子漢
“我想要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將那萬惡的病毒一筆抹去;咱家三口早日團聚,那說明阻擊疫情的戰役已經取得了勝利……”這是萬莉莉和黃星河的兒子黃今哲在新冠疫情期間12歲生日時許下的愿望。爺爺、奶奶早已因病去世,外公、外婆年邁多病,疫情期間,他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
雖然宅在家里,年僅12歲的他該干的事兒可一件沒落下。他為自己制作了一張表格,課外閱讀、寒假作業、鍛煉身體等等,一目了然,完成一件就畫上勾,打個卡。疫情期間,他吃得最多的“美味”就是盒飯和泡面。生日雖然缺少媽媽的陪伴,但董事的他卻電話告訴媽媽:“媽媽,我很好,你不用擔心我,你要照顧好自己,特別是要做好個人防護。”他和爸爸兩個人用西瓜子在桌上拼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八個大字!
隨時加班、出警、出診,這是父母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黃今哲也在這看似無序的家境中理出了頭緒,從小便養成了自律的習慣,跆拳道、書法、吉他、鋼琴……他愛好廣泛、成績優異、陽光活潑,先后被授予“興山縣新時代好少年”“興山縣抗疫好少年”稱號,多次被學校評為“善雅明星”“優秀學生干部”“學習標兵”。
【抗疫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最美抗疫者文案05-09
抗疫最美逆行者征文12-05
抗疫事跡材料(精選5篇)08-01
最美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通用7篇)05-09
抗疫最美逆行者作文范文02-25
致敬抗疫最美逆行者作文02-25
2022最美抗疫個人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精選17篇)08-04
抗疫最美逆行者作文300字02-25
抗疫的感言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