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200字(通用8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肯定對各類事跡都很熟悉吧,事跡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跡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200字(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1
廖占富、張興瓊是一對教師夫妻,他們分別在四川涼山深處兩所隔山相望的小學執教,一人撐起一座學校,讓大巴山深處走出了二十多名大學生。當年,高中畢業的張興瓊在村長父親的勸說下,當上了鄉村教師,一人一校干了8年。8年后,村長父親為了留住鄉上派來的臨村代課老師廖占富,撮合兩人成婚。婚后,兩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三年前,丈夫被派到對面山頭小學,在一間廢棄寺廟里教14個山村孩子。兩個山頭,兩所小學,之間是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從此夫妻二人一人守住一所小學,隔山相望,一周見一面。他們用自己的分離和堅守,守住了大巴山深處孩子的未來。
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2
廣東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廣東省南粵杰出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廣州市首屆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廣州市模范教師、廣東省“普法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班首批培養對象、華東師大教育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課程班(在讀)。在廣雅教書育人31年,教育教學成果顯著,曾獲廣東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廣州市特等獎,出版著作30多部,發表論文及教學文章400多篇。現還兼任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導師、廣州大學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導師、廣東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導師、廣東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委員、廣州市中學語文教研會會長、民進廣州市委副主委等職。
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3
張璐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由于她的鉆研與努力,其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得到家長好評與學生的認可.在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等方面都與學生相互商量,達成共識,真正做到“以學定教,教學相長”;課下,及時和學生交流溝通。在生活上對學生也是關愛有加,因此她被學生評為“師德標兵”。
教學方面張璐是一位有心人,她所帶學科,學生各個喜歡、而且學生在數學課上積極進取,由此能看出她在孩子們身上花費的功夫與心血。張璐同志在教育事業上用自己的心血去拼、去搏,去播種美麗的希望,收獲燦爛的人生。她的敬業精神不僅感動了學生、家長,更感動了六中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和力量。
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4
張樹嶺,縣實驗中學教師。張樹嶺思想進步,工作積極,創立了“勵志卓越 幸福”的班級品牌,兩獲濟南市優質課比賽一等獎,主持省級“十二五”教育規劃課題2項,參與全國教育課題1項,在全國教育核心期刊、省級期刊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近10余篇,主編教學書籍5部;富有愛心,樂于助人,發揚互助精神,對留守兒童、輟學少年等給予無私的關愛和熱情的幫助;樂于奉獻、志愿服務,發揚公益精神,組織愛心小分隊捐款捐物,參加公共服務和志愿服務等公益活動。他把商河看做自己的第二故鄉,將滿腔的熱情揮灑在這片神奇的熱土上。
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5
從1976年高中畢業擔任民辦教師開始,潘立華開始在吳家山教學點任教,一個人一干就是37年。他手把手地教著山里的孩子,幫他們圓“看看大山之外”的夢想。吳家山教學點地處歙縣北部高山地區,交通閉塞。為了方便山里低齡孩子就學,教育部門只得就地設置教學點。在教學點,潘立華是老師,負責所有不同年齡孩子的教學;潘立華是校長,負責教學點的所有事務;潘立華是保育員,每天要給孩子們熱好各自帶的飯菜,農忙季節或者天氣不好時,他還要把孩子們送回家;潘立華還是安全員,堅持每日10分鐘安全教育,下課學生活動的場地有安全隱患,他總站在高壩前以防學生發生意外。
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6
馬廣佐,懷仁鎮中學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講敬業,比奉獻,馬廣佐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中學生”為宗旨,樹立“愛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創新是教育的希望”的新型理念,本著“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學生”的評價標準,運用多種方式與學生溝通,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積極的與家長進行交流,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把“熱愛學生”這個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踐行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把師愛播撒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
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7
張申泉,賈莊鎮中學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張申泉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有強烈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語言文明,舉止端莊,以身作則,并用自己的品德言行來教育影響學生。他通過家訪和校訊通與家長經常聯系,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他學習《山東教育》,閱讀有關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在教學上更是潛心研究教材教法,廣采他山之石。他先后參加縣骨干教師培訓,多次參加教材培訓,聆聽專家報告,并在課堂上付諸實踐。
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8
劉坤賢是一位28年如一日,義無返顧、扎根山村的土家族老師。為了幫助貧困學生籌集書本費,他假期外出打工卻遭遇事故高位截肢;為了保證正常教學,養傷期間他讓妻子自修大專課程,為學生代課;為了讓孩子們的回家路更安全,他賣掉家養豬,為孩子們在回家的路上修了兩座橋;為了解決學生們吃水難的問題,他拄拐上山找水源,自己出錢鋪設水管,接水進校;為了改善教學條件,他用轉為公辦教師后的第一筆工資為學生買了電腦、電視機。為了讓孩子們的教育不中斷,即使突發腦溢血,他也拒絕領導照顧他去條件更好的中心校的安排,因為他不愿意看到山村小學沒有老師。由于身體不好,領導還提出過并校,可是“固執”的劉坤賢考慮到有19個孩子會因此要步行四小時上學,就拒絕了,他說“我在、學校就在,要堅持到最后一刻”。
【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優秀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精選9篇)07-22
教師個人評優主要事跡材料(通用6篇)07-26
小學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通用5篇)07-26
教師評優個人主要事跡材料(通用8篇)07-26
學生評優主要事跡材料(精選5篇)06-15
小學教師評優主要事跡材料簡介(精選6篇)07-26
小學教師評優評先主要事跡材料(通用5篇)07-26
中學生評優主要事跡材料(精選11篇)06-15
優秀少先隊員評優主要事跡材料(精選7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