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閱讀練習試題
一、積累·識記
⒈給加點詞注音。
險峻( ) 崎嶇( ) 浩浩蕩蕩( ) 叢山疊嶺( )
沙漠( ) 曲調( ) 濁流滾滾( ) 絕壁斷崖( )
⒉根據拼音填漢字。
阻_____(yì) 悲_____(zhuàng) 一_____(xiè)萬里
雄_____(jiàn) 平_____(tǎn) _____(jiān)難險阻
⒊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運用不當的一項是( )
A.乒壇小將邱貽可在第47屆世乒賽上一鳴驚人,以4 :2淘汰了男子單打頭號種子選手波爾。
B.司空見慣的現象,未必都合乎道德規范。
C.許多科幻書對地球的前景都抱著一種悲觀的態度,這并非杞人憂天,如果我們不注意保護環境,科幻就會成為可怕的現實
D.日本軍國主義者所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可是日本文部省卻別具匠心地一再修改中小學課本,掩蓋戰爭罪行
⒋選出與下面一段話空缺處銜接最恰當的一項。
___________________中國古代就有許多短文章,如《論語》、《道德經》等,《論語》中有不少好的東西;就是《道德經》,在那個歷史時代了也有它突出的地方,拿民間諺語來說,很多生動的諺語都是既短小而又有內容。三個臭破匠,湊成一個諸葛亮。這樣的話就很好,它十幾個字抵得過一篇大文章。
A. 說短文章沒有分量是不切實際的。 B. 短文章有短文章的長處。
C. 短文章中也有精華之作。 D. 難道只有長文章才有分量嗎?
⒌選出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
A.旅途上的征人所經過的地方,有時是坦蕩平原,有時是崎嶇險路。
B.我們的揚子江、黃河,可以代表我們的民族精神。
C.目前的艱難境界,哪能阻抑我們民族生命的前進。
D.“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二、語言運用
⒈仔細觀察下面這幅招貼畫,按要求回答問題
(1)簡要說明畫面內容(不超過30字)
(2)說說這幅畫給我們的啟示(不超過30字)
⒉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二次大戰時,德國法西斯頭目之一戈林問一瑞士軍官: “你們有多少人可以作戰?”“50萬。”“如果我派百萬大軍進入你們國境,你們怎么辦?”“那我們就每人打兩槍。”
瑞士軍官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⒊請用“海嘯”、“捐款”、“祖國”連成一段話,描寫一個場面。
三、課外雙基
⒈下列哪部作品不是由高爾基創作的
A《童年》 B《母親》》 C《我的大學》 D《老人與海》
⒉《西游記》中最能表現孫悟空反抗精神的故事情節是 。
Ⅱ閱讀拓展我參與
一、課內閱讀。
中華民族現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在這一段道路上,實在亦有一種奇絕壯絕的景致,使我們經過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種壯美的趣味。但這種壯美的趣味,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夠感覺到的。
我們的揚子江、黃河,可以代表我們的民族精神,揚子江及黃河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都是浩浩蕩蕩地往前流過去,以成其濁流滾滾、一瀉萬里的魄勢。目前的艱難境界,哪能阻抑我們民族生命的前進?我們應該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著進行的曲調,在這悲壯歌聲中,走過這崎嶇險阻的道路。要知在艱難的國運中建造國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選文第一段包含哪兩層意思。
2.如何理解文中所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3.你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趣味”?
4.文章結尾說:“要知在艱難的國運中建造國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請你結合實例談談對此句的看法?
二、課外閱讀。
無根的蘭花
①顧先生一家約我去費城郊區一個大學里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鐘頭的樣子,到了校園;校園美得像首詩,也像幅畫。依山起伏,古樹成蔭,綠藤爬滿了一幢一幢的小樓,綠草爬滿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鳥語,沒有聲音。像一個夢,一個安靜的夢。
②花圃有兩片,里面的花,種子是從中國來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樹叢里,閃爍著如星光的丁香,這些花全是從中國來的呀!
③由于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園里的花花朵朵,與這些簡直沒有兩樣;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時的情感再回憶起來。我不知道為什么,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在這里,它們的背景應該是來今雨軒,應該是諧趣園,應該是故宮的石階,或亭閣的柵欄。因為背景變了,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淚,不知為什么流下來。
④十幾歲,就在外面漂流,淚從來也未這樣不知不覺地流過。在異鄉見過與童年完全相異的東西,也見過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總未因異鄉事物而想過家。我曾驕傲地說過:“我,到處可以為家。”
⑤然而,自至美國,情感突然變了。在夜里的夢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風雨中坍塌了,或是母親的頭發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不同的東西,而又不敢看與故鄉相同的東西。我這時才恍然悟到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家,是因為蠶未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一步,即到處不可以為家了。
⑥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這時候才憶起,故鄉土地之芬芳與故鄉花草的艷麗。我曾記得,8歲時肩扛小鐮刀跟著叔叔下地去割金黃的麥穗,而今這童年的彩色版面,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繪畫。
⑦古人說:“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為古人未出國門,沒有感覺離國之苦,萍還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飄零在此萬紫千紅的春天。
⑧宋末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于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⑨我十幾歲就無家可歸,并未覺其苦;十幾年后,祖國已破,卻覺出個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說:“頭可斷,血可流,身不可辱”嗎?我覺得,應該是“身可辱,家可破,國不可忘”。
1.文中提出“北平”、“祖國已綻”兩個詞語,由此判斷此文的寫作背景應該是 時期。
2.③段畫線的“這些”和“這里”分別指代什么?
答:“這些”指代 ;
“這里”指代 。3.③段中寫到“淚,不知為什么流下來”,作者為什么要流淚?
答:
4.⑤段畫線句的含義是什么?
答:
5.⑤段“蠶未離開那片桑葉”比喻 。
6.⑦段中描寫的“萍”和“絮”的漂泊有什么不同?在這里分別比喻什么?
答:
7.⑨段劃線句表達了 感情。
愛爾克的燈光
①在這個我永不能忘記的城市,我度過了五十個傍晚.我花費了自己不少的眼淚和歡笑,也消耗了別人不少眼淚和歡笑。我匆匆地來,匆匆地去。用留念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這應該是最后一次了。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尋覓什么。但是我所要的東西絕不會在那里找到。我不會像我的姑母或者嫂嫂,設法進到那所已經易了幾個主人的公館,對園中的花樹垂淚慨嘆著一個家庭的盛衰。摘吃自己栽種的樹上的苦果,這是一個人的本分,我沒有單獨跟著那些人走一條路,我當然在這里找不到自己的腳跡。幾次走過這個地方,我所看見的還只是那四個字:“長宜于孫”。
②“長宜于孫”這四個字的年齡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這也是我祖父留下的東西罷。最近在家里我還讀到他的遺囑。他用空空兩手造成了一份家業,到臨死還周到地為兒孫安排了舒適的生活。他叮囑后人保留著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搜集起來的書畫。但是兒孫們回答他的還是同樣兩個字:分和賣。我很奇怪,為什么這樣聰明的老人還不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財富并不“長宜于孫”,倘使不給他們一個生活技能,不向他們提示一條生活道路,“家”這個小圈子只能摧毀年輕心靈的發育成長,倘使不同時讓他們睜起眼睛去看廣大世界,財富只能毀滅個人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氣質,要是它只消耗在個人利益上面。
③“長宜于孫”,我恨不能削去這四個字!許多可愛的年輕生命被摧殘了,許多有為的年輕心靈被囚禁了。許多人在這個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著日子。這就是“家”!“甜蜜的家!”這不是我應該來的地方。愛爾克的燈光不會把我引到這里來的。
④于是在一個春天的早晨,依舊是十八年前的那些人把我送到門口,這里面少了幾個,也多了幾個。還是和那次一樣,看不見我姐姐的影子,那次是我沒有等待她,這次是我找不到她的墳墓。一個叔父和一個堂兄弟到車站送我,十八年前他們也送過我一段路程。
⑤我高興地來,痛苦地去。汽車離站時我心里的確充滿了留戀。但清晨的微風,路上的塵土,馬達的叫吼,車輪的滾動,和廣大田野里一片盛開的菜子花,這一切驅散了我的離愁。我不顧同行者的勸告,把頭伸到車窗外面,去呼吸廣大天幕下的新鮮空氣。我很高興,自己又一次離開了狹小的家,走向廣大的世界中去!
⑥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綠的`蠶豆和黃的菜花中間,我仿佛又看見了一線光,一個亮,這還是我常常看見的燈光。這不會是愛爾克的燈里照出來的,我那個可憐的姐姐已經死去了。這一定是我的心靈的燈,它永遠給我批示我應該走的路。
1941年3月在重慶
1.閱讀本文第①自然段,按要求回答問題。
(1)第一句中,“在這個我永不能忘記的城市里……”,“這個”城市指的是哪個城市?
答:
(2)結合全文看,第①自然段中“我所要的東西絕不會在那里找到”,“我所要的東西“主要指什么?
答:
(3)第①段中加點的“那些人“指的是什么樣的人?
答:
2.閱讀第②自然段,然后回答問題。
(1)“兒孫們回答他的還是同樣兩個字:分和賣。”這里的“兒孫們”是有悖于“祖父“的叮囑的,那么“祖父”叮囑的兩個字是什么?(用本段中的兩個字回答)。
答:
(2)作者認為“老人”應該“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這個道理是什么?
答:
3.按要求回答第③自然段中“甜蜜的家”的含義。
(1)為什么說這個“家”是甜蜜的?
答:
(2)“甜蜜的家”為什么要加上引號?
答:
4.第④自然段把眼前送行的人和18年前送行的人對照著寫,字里行間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地回答)
答:
5.閱讀第⑤自然段,回答問題。
(1)“我高興地來,痛苦地去。”作者因為什么“高興”?又因為什么“痛苦”?
答:
(2)把“廣大田野里一片盛開的菜子花”改寫成和“清晨的微風……車輪的滾動”一樣結構的句子。
答:
6.第⑥自然段最后一句中,“我的心靈的燈”象征什么?
答:
Ⅲ創新探究
一、綜合實踐。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被張作霖危害于北京。他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一位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請你找一找李大釗寫的詩,體會一下魯迅先生的評價。
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我們青少年十分向往的組織,假設你還不是一名團員,請寫一份入團申請書,來表達自己對進入團組織的渴望。
答案
Ⅰ一、
⒈jùn qí shāng cóng mò qǔ zhuó yá
⒉抑 壯 瀉 健 坦 艱
⒊D
⒋A
⒌C
二、⒈⑴招貼畫題為綠色家園,一大片樹葉中有一個地球,整個圖似一只眼睛;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地球,愛護綠色家園(人類的生存環境)
⒉如果你們敢入侵我國,我們將堅決抵抗,直至把你們全部消滅。⒊略⒋
三、⒈D⒉大鬧天宮。
Ⅱ一、1.⑴中華民族現在正逢崎嶇險阻,它讓奮斗者有機會領略奇絕壯絕的景致,感到一種壯美的趣味;
⑵這種壯美的趣味必須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感受到。
2.“雄健的精神”就就民族的精神,是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3.這種趣味,是經歷艱難險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
4.略
二、㈠1.抗日戰爭
2.從中國來的牡丹、雪球、丁香 費城效區的大學
3.在異國見到故鄉的花木,勾起對戰亂中故國的無限思念。
4.身處異國,十分渴望見到故鄉的一草一木,但真的見到了又會勾起對祖國的思念,感情上承受不了。
5.人沒有離開祖國
6.萍,有水可借,比喻沒離開祖國;絮,無依無靠,比喻漂泊海外。
7.強烈的愛國
㈡1.(1)成都(2)嶄新的生活(3)“我的姑母或者嫂嫂”這樣的人。
2.(1)“建”和“集”。(2)財富并不“長宜子孫”,應該給子孫一個生活技能,給子孫提示一條生活道路;應該讓子孫睜起眼睛去看廣大世界,培養子孫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氣質。
3.(1)(祖父)為兒孫安排了舒適的生活。(2)許多可愛的年輕生命被摧殘了,許多人在這個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著日子。
4.包含著作者對送行人的留戀心情和對死去的親人的深切懷念。
5.(1)為回家見親人而高興,為家道中落親人死去而痛苦。(2)菜花的盛開 6.作者的生活信念和追求的理想。
Ⅲ創新探究Ⅲ一、略二、略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閱讀練習試題】相關文章: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閱讀附答案11-24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說課稿07-10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課件04-01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課件06-14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說課稿06-19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同步練習題06-15
艱難國運與雄健的國民閱讀理解附答案11-16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說課稿范文11-13
《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