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復習題
3.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工人運動實踐基礎上,批判地繼承了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兩國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等前人的優秀思想成果而創立的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4. 1、列寧的關于物質的定義:
“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知感覺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列寧選集》,第2卷,128頁
2、列寧物質定義的意義
列寧對哲學物質的科學規定,在理論上具有重大意義,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 (a)它與唯心主義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
(b)它與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
(c)它克服了舊唯物主義觀的缺陷
(d) 它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石
5.意識從本質上看,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是社會的產物。
6.意識的能動性是指人的意識能夠能動地反映客觀事物并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意識的能動性首先表現在,意識不僅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其表現形式就是“想”。即想問題也就是認識世界。
意識的能動性突出表現在,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的思想和理論通過人們的.實踐,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7. .聯系和發展的觀點
8. 聯系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部分和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9. 事物的前進與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10.事物之間的內在的必然聯系,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向。 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對立統一、質變量變、否定之否定
12與形而上學否定觀相對立的一種哲學觀點。認為否定是事物內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和新舊事物聯系的環節;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實質就是“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既克服又保留。
13. 一,由實踐到認識 二,由認識到實踐 三,認識的全過程
14實踐的含義,實踐是主體能動地改造和探索客體的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
(3)實踐的基本形式
第一,物質生產實踐。是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第二,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
第三,科學實驗。
15. 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就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問題,也就是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所討論的問題;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實惠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二者辯證統一。
16. 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
17. 所謂生產力就是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能力,是人們改造自然的物質力量,它表示的是生產中人對自然界的關系。 構成要素: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
19. 經濟基礎即社會的經濟結構,是指一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經濟基礎是同物質生產力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20. 上層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政治法律制度、組織和設施的總和。 上層建筑包括政治上層建筑和思想上層建筑。
21. 國家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機器,是迫使一切從屬的階級服從于階級的機器。( 人們在一定的社會生產體系中,由于所處的地位不同和對生產資料關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團.在中國和在西方,古代社會中的“階級”,就是指社會上存在的身份等級。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復習題】相關文章:
關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論文06-1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讀后感03-0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的教學設計06-1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論文 大學論文08-09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習的心得體會12-30
計數的基本原理說課稿11-03
語文教學的基本原理12-06
語文教學的基本原理的論文06-12
計數的基本原理說課稿2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