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語文模擬題及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練習題,做習題可以檢查我們學習的效果。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由概念原理所構成的知識,一份好的習題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考語文模擬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考語文模擬題及答案 1
第一部分(16分)
1.根據漢語拼音寫出漢字。(4分)
①坦蕩如 ▲ (dǐ) ② ▲ (qīn)佩 ③闊 ▲ (chuó) ④海市 ▲ (shèn)樓
2.默寫古詩文名句,并寫出相應的作家、篇名。(6分)
①臨風一唳思何事, ▲ 。(《池鶴》白居易)
②濁酒一杯家萬里, ▲ 。(《 ▲ 》范仲淹)
③夕陽西下, ▲ 。 (《天凈沙秋思》 ▲ )
④春蠶到死絲方盡 ▲ 。 (《無題》李商隱)
3.名著閱讀。(3分)
(1)《水滸傳》中誰因“賣祖傳寶刀,失手殺死潑皮牛二”,“被發配到大名府充軍”?(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以下三段文字的描述概括魯提轄的性格特征。(2分)
①回頭看著李忠、史進道:“你兩個且在這里,等灑家去打死了那廝便來!”史進、李忠抱住勸道:“哥哥息怒,明日卻理會。”兩個三回五次勸得他住。
②且說魯達尋思,恐怕店小二趕去攔截他,且向店里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約莫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徑投狀元橋來。
③拔步便走,回頭指著鄭屠尸道:“你詐死,灑家和你慢隉理會!”一頭罵,一頭大踏步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觀察右邊的漫畫,給漫畫加一個標題并寫出此漫畫的含義。(3分)
(1)標題: ▲
(2)含義: ▲
第二部分(44分)
閱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完成第5-6題。(4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5.詩歌用“凄涼地”和“棄置身”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境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這兩句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馬說》中的文字,完成7-8題。(5分)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7.下面句子中加粗“其”的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2分)
A.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策之不以其道 D.其真無馬耶
8.文中“嗚呼”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你結合文本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第9-10題。(6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竊履進,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來過,見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駭曰:“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遂與之絕。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門,而悔謝曰:“吾不能知子,而繆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請為以如初。”
【注】:①踵:到,走到。②繆:“謬”,錯誤,荒謬。
9.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適使其仆市履于肆。 ▲
②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 ▲
10.聯系全文,你認為“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故鄉》中的幾段文字,完成11-13題。(6分)
①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結賬,取下粉板,忽然說,“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喝酒的人說道,“他怎么會來?……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說,“哦!”“他總仍舊是偷。這一回,是自己發昏,竟偷到丁舉人家里去了。他家的東西,偷得的嗎?”“后來怎么樣?”“怎么樣?先寫服辯,后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來呢?”“后來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許是死了。”掌柜也不再問,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賬。
②中秋之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辨,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 泥,原來他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節選自《故鄉》
11.品讀文中第①段畫線句,體會加點字的表達效果。(2分)
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2.第②段畫線句除了寫晚秋的涼意,還有什么深層含義?(2分)
中秋之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段中的旁人是指哪些人?在旁人的眼中,孔乙己究竟是個怎樣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6題。(6分)
快和慢
①時代發展加速,生活節奏加快,“快”成了一種時尚,一種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為特征的行當,諸如“快餐”“快遞”“快照”“快洗”“快車”等應運而興。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閃婚”“閃戀”也成了一時的風景。
②快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過去有句話:“一天等于二十年”。當下信息社會“一天”的發展,遠遠超過農業社會乃至工業社會“二十年”的發展。面對激烈的競爭,人們確實要有“爭分奪秒”的精神,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
③不過,要快,卻不能把快絕對化,不能抹殺慢。快與慢是對立的統一,失去一方,也就沒有 了另 一方。快與慢都受著條件的制約,應按照張弛有序的規律,該快則快,該慢則慢。
④違背事物發展規律去求快,快則快矣,得到的卻是苦果子。20世紀50年代的“大躍 進”,“躍”得全國人民沒有飯吃,就是一個深刻的教訓。時下用催生劑催長的速成水果與雞魚鴨肉,成長期是快了,但卻變得像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樣的快,帶給它們的不 是進化,而是退化。 以犧牲環境與資源為代價的經濟發展,也是得不償失,后患無窮。我國早有“欲速則不迭”和“拔苗助長”一類的古訓,這是人類珍貴的經驗之談。
⑤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勞逸結合的。倘若人一直處在快節奏中,沒有慢節奏的調劑,沒有空暇,沒有悠閑,沒有“采菊東籬下”和“閑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會失去平衡,人生的豐富性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會被快節奏所擊倒。“閃婚…‘閃戀”快則快矣,然而,也因嘗不到婚戀過程的美妙情趣,而導致了不少人“閃離”的惡果。生活中有好多東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爾卑斯山谷有一條公路,兩旁景物極美,許多駕車人視而不見,疾駛而過,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個勸告牌:“慢慢走,欣賞呵!”朱光潛先生在談到人生的情趣時,說人生藝術化,就得“慢慢走,欣賞呵!”
⑥針對近些年來一味求快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少人又懷念起慢來,認為不要急吼吼地度過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風開始興起。“慢餐”“慢遞”“慢游”“慢照”一類的活動漸次多了起來。北京出現了“慢遞”專業店。國際上有了“慢餐協會”,他們聲稱,慢餐不只是細嚼慢咽,它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心態上的慢,“以慢餐引導被物欲橫流的大潮襄挾著的人們放慢腳步”。近日還傳出消息,全球巴,經有24個國家1 35個城市獲得“慢城”稱號,我國江蘇省高淳縣有望于近期召開的“國際慢城會議”上被授予“慢城”稱號。所謂“慢城”,主要是走“生態立城”之路,本質上可以說是一個“環保”概念。“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⑦由此可見,要辯證地看待快與慢,快有意義,慢也有價值。快節奏的霹靂舞與慢節奏的太極拳,各有各的美。要當快則快,當慢則慢,快不棄慢,慢不鄙快,讓快慢正確地結合起來,在生活節奏加快的現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應有的從容、放松和寧靜,維護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質量。
14.第③段在結構和內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⑤段中朱光潛先生說“慢慢走,欣賞呵!”,表達的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指出第⑥段運用的主要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題。(17分)
書桌
葉圣陶
①十多年前寄居鄉下的時候,曾經托一個老木匠做一張書桌。我并不認識這個老木匠,向當地人打聽,大家一致推薦他,我就找他。
②對于木材,我沒有成見,式樣也隨便,我只要有一張可以靠著寫寫字的桌子罷了。他代我作主張,用梧桐,因為他那里有一段梧桐,已經藏了好幾年,干了。他又代我規定桌子的式樣。兩旁邊的抽屜要多少高,要不然裝不下比較累贅的東西。右邊只須做一只抽屜,抽屜下面該是一個柜子,安置些重要的東西,既見得穩當,取攜又方便。左右兩邊里側的板距離要寬些,要不然,兩個膝蓋時時觸著兩邊的板,就感覺局促,不舒服。我樣樣依從了他,當時言明工料價六塊錢。
③過了一個星期,過了半個月,過了二十多天,不見他把新書桌送來。我再不能等待了,特地跑去問他。他指著靠在陰暗的屋角里的一排木板,說這些就是我那新書桌的材料。我不免疑怪,二十多天功夫,只把一段木頭解了開來!
④他看出我的疑怪,就用教師般的神情給我開導。說整段木頭雖然干了,解了開來,里面還未免有點兒潮。如果馬上拿來做家伙,不久就會出毛病,或者裂一道縫,或是接榫處松了。人家說起來,這是某某做的“生活”,這么脆弱不經用。他向來不做這種“生活”,也向來沒有受過這種指責。現在這些木板,要等它干透了,才好動手做書桌。
⑤他恐怕我不相信,又舉出當地的一些人家來,某家新造花廳,添置桌椅,某家小姐出閣準備嫁妝,木料解了開來,都擱在那里等待半年八個月再上手呢。“先生,你要是有功夫,不妨到他們家里去看看,我做的家伙是不容它出毛病的.。”他說到“我做的家伙”,黃濁的眼睛放射出夸耀的光芒,宛如文人朗誦他的得意作品時候的模樣。
⑥我知道催他快做是無效的,好在我并不著急,也就沒說什么催促的話。又過了一個月,我走過他門前,順便進去看看。一張新書桌站在墻邊了,近乎乳白色的板面顯出幾條年輪的痕跡。老木匠正彎著腰,幾個手指頭抵著一張“沙皮”,在磨擦那安抽屜的長方孔的邊緣。
⑦我說再過一個星期,大概可以交貨了吧。他望望屋外的天,又看看屋內高低不平的泥地,搖頭說:“不行。這樣干燥的天氣,怎么能上漆呢?要待轉了東南風,天氣潮濕了,上漆才容易干,才可以透入木頭的骨子里去,不會脫落。”
⑧此后下了五六天的雨。鄉下的屋子,室內鋪著方磚,每一塊都滲出水來,像勞工背上淌著汗。無論什么東西,手觸上去總覺得黏黏的。穿在身上的衣服也散發出霉蒸氣。我想,我的新書桌該在上漆了吧。
⑨又過了十多天,老木匠帶同他的徒弟把新書桌抬來了。栗殼色,油油的發著光亮,一些陳舊的家具和它一比更見得黯淡失色了。老木匠問明了我,就跟徒弟把書桌安放在我指定的地位,只恐徒弟不當心,讓桌子跟什么東西碰撞,因而擦掉一點兒漆或是劃上一道紋路,他連聲發出“小心呀”“小心呀”的警告。直到安放停當了,他才松爽地透透氣,站遠一點兒,用一只手摸著長著灰色短須的下巴,悠然地鑒賞他的新作品。最后說:“先生,你用用看,用了些時,你自然會相信我做的家伙是可以傳子孫的。”他說到“我做的家伙”,夸耀的光芒又從他那黃濁的眼睛放射出來了。
17.下面是老木匠制作書桌的步驟,請根據文章內容補全。(3分)
首先選好木料確定式樣,接著 ▲ ,然后 ▲ ,最后 ▲ 。
18.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首句重復使用“過了” 是否意在強調工時長, 表明老木匠工作效率低?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⑤段和第⑨段中劃線句中加點的詞語的作用是什么?(4分)
他說到“我做的家伙”,黃濁的眼睛放射出夸耀的光芒,宛如文人朗誦他的得 意作品時候的模樣。
他 說到“我做的家伙”,夸耀的光芒又從他那黃濁的眼睛放射出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敘寫非常精彩,分析下面一段選文的作用。(3分)
老木匠問明了我,就跟徒弟把書桌安放在我指定的地位,只恐徒弟不當心,讓桌子跟什么東西碰撞,因而擦掉一點兒漆或是劃上一道紋路,他連聲發出“小心呀”“小心呀 ”的警告。直到安放停當了,他才松爽地透透氣,站遠一點兒,用一只手摸著長著灰色短須的下巴,悠然地鑒賞他的新作品。最后說:“先生,你用用看,用了些時,你自然會相信我做的家伙是可以傳子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40分)
22.作文。(40分)
請以“有一種聲音”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
一
7.小雨、“草色”、“煙柳”。
8.B。
王質卻帶病為其送行。當別人質問他時,他卻以能與范仲淹相提并論為榮。
三
14.胸部透視、CT檢查、房屋裝修、飲水、燃煤、收藏品、首飾、旅游。(答出3個得1分)
四
19.我的朋友想出高價買一對外地年輕夫婦隨身帶的一雙虎頭鞋,外地夫婦卻寧愿將其送給朋友也不愿意賣掉太姥姥給孩子做的鞋,朋友被感動了,放棄了買鞋,將他們送到了車站。
20.和下文朋友年輕夫婦的虎頭鞋“不賣”做對比,同時反襯出年輕夫婦的純樸和善良。
21.夫婦倆的意思是說這是太姥姥給孩子做的虎頭鞋是一份情,是不能當作商品來賣的。而朋友以為夫婦倆借此向抬高價錢。
22. “我”是這件事情的聽眾,一方面因為我的見證使這件事情更加真實,另一方面也通過我的反應側面烘托了事件的戲劇性,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23.外地夫婦看重親情,不重金錢。那種質樸真摯的美好品質感動了朋友,使朋友為自己金錢至上而羞愧,所以想保全外地夫婦那種美好的親情。
24.好。這個題目設置了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與文中外地夫婦不斷重復的話相照應,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引人思索,令人回味。
第三部分
25.作文。
中考語文模擬題及答案 2
(一)《論語》十二章
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標兩處)
可/以/為師矣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人不知而不慍慍:生氣,惱怒
(2)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檢查、反省
(3)為人謀而不忠乎忠:竭盡自己的心力
(4)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誠信
(5)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
(6)不逾矩逾:越過矩:法度
(7)學而不思則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8)思而不學則殆殆:疑惑
(9)人不堪其憂堪:能忍受
(10)逝者如斯夫逝:往、離去
(11)匹夫不可奪志也奪:改變
(12)博學而篤志篤:堅定
(13)切問而近思切:懇切
(14)富貴于我如浮云于:介詞,對,對于
(15)必有我師焉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惱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嗎?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做老師了。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只是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疑惑。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
4.做到孔子教導的“人不知而不慍”,對我們處理好人際關系有何益處?
①不怨天尤人,能嚴格要求自己,約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規范。②寬容對待別人,能讓人際關系更和諧融洽。
(二)陋室銘(劉禹錫)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有仙則名名:出名,有名
(2)有龍則靈靈:神異
(3)斯是陋室斯:這
(4)惟吾德馨惟:只
(5)談笑有鴻儒鴻:大
(6)可以調素琴調:調弄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青色。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說說笑笑的都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3.文章先說“斯是陋室”,結尾又說“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請簡要分析。
不矛盾。因為居室環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雅,所以陋室不陋。
4.結合全文思考,文章寫“諸葛廬”“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示例】作者采用類比的手法,以歷史上兩個知名人物的居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說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三)愛蓮說(周敦頤)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可愛者甚蕃蕃:多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獨:只染:沾染(污穢)
(3)濯清漣而不妖濯:洗漣:水波妖:艷麗
(4)亭亭凈植亭亭:聳立的樣子植:豎立
(5)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褻:親近而不莊重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很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蓮的柄)內部貫通,外部筆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香氣遠聞更加清芬,潔凈地挺立,(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靠近賞玩。
(3)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對于菊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4)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對于牡丹的愛,應當人很多了。
3.文章題目為《愛蓮說》,為何還寫了菊和牡丹?
運用襯托的手法,將蓮與菊和牡丹對比,突出蓮的高潔情操。
4.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樣愛蓮的人很少,也慨嘆生活中保持高潔品質的人太少,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態度。
(四)河中石獸(紀昀)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滄州南一寺臨河干臨:靠近
(2)山門圮于河圮:倒塌
(3)二石獸并沉焉并:一起
(4)閱十余歲閱:經過,經歷
(5)竟不可得竟:終了,最后
(6)爾輩不能究物理究:研究、探求
(7)是非木杮是:這
(8)湮于沙上湮:埋沒
(9)沿河求之沿:順著
(10)不亦顛乎顛:顛倒,錯亂
(11)眾服為確論服:信服確:正確
(12)轉轉不已已:停止
(13)遂反溯流逆上矣遂:于是溯流:逆流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你們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
(2)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順流而下尋找它們,不是顛倒了嗎?
(3)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況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據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呢?
3.文章中寫到了講學家和老河兵的“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講學家的笑,包含了對寺僧的嘲諷和自信;老河兵的笑是對講學家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現了老河兵的自信。
4.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示例】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復雜的原因,我們要綜合分析,不能片面考慮而做主觀臆斷。
(五)三峽(酈道元)
1.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標兩處)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略無闕處略無:完全沒有
(2)自非亭午夜分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
(3)不見曦月曦:日光,這里指太陽
(4)至于夏水襄陵襄:沖上、漫上陵:山陵
(5)沿溯阻絕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不以疾也疾:快
(7)則素湍綠潭湍:急流
(8)清榮峻茂榮:茂盛
(9)良多趣味良:甚,很
(10)林寒澗肅肅:肅殺,凄寒
(11)屬引凄異屬:連接引:延長凄異:凄慘悲涼
(12)空谷傳響響:回聲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陽;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沒有這么快。
(3)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樹榮,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4.文中“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寫出了三峽山的什么特點?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
寫出了三峽的山險峻、陡峭的特點。為下文寫夏水的迅猛做鋪墊。
5.“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課文結尾引用漁歌有什么好處?
渲染秋天悲涼、蕭瑟的氣氛;與第一段相照應,使人進一步感受到三峽地區獨特的地貌特征“山高、嶺連、狹窄、水長”;從本段看,是對前面寫景的補充;從全文看,與前文“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六)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答謝中書書書:書信
(2)五色交輝交輝:交相輝映
(3)四時俱備四時:四季俱:都
(4)夕陽欲頹頹:墜落
(5)沉鱗競躍沉鱗:指水中潛游的魚
(6)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與:參與。這里有“欣賞”“領悟”的意思
(7)實是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間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論的。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夕陽快要落山了,水中潛游的魚爭相躍出水面。
(3)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3.“猿鳥亂鳴”一句中的“亂”字用得好,“沉鱗競躍”一句中的“競”字也用得好,你能說一說好在哪里嗎?
“亂”和“競”兩個字,一方面表現了猿鳥、沉鱗的數量之多,另一方面也描繪出猿啼鳥鳴聲音洪亮、長短各異,各類魚兒在水中爭相躍出水面的生動畫面。
4.這篇短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悅之情,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情。
(七)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相與步于中庭相與:共同,一起
(2)庭下如積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3)蓋竹柏影也蓋:大概是
(4)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但:只是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張懷民。
想到沒有人與我共同游樂,于是來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
3.作者在《記承天寺夜游》中為我們描繪出一個怎樣的世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描繪了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現了作者自我排遣的曠達(或:雖遭貶謫依然曠達)的心境。
4.如何理解《記承天寺夜游》文末“閑人”的含義?
“閑人”既指具有閑情雅致的人,也表現出作者復雜的心境: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
(八)富貴不能淫(《孟子》)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豈不誠大丈夫哉誠:真正,確實
(2)是焉得為大丈夫乎焉:怎么,哪里
(3)以順為正者順:順從正:準則,標準
(4)與民由之由:遵從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他們一發怒,諸侯們就都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就會戰爭停息,天下太平。
(2)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應該)住進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走著天下最正確的道路——義。
(3)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得志的時候,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時候,獨自走自己的道路。
(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富貴不能使他迷惑,貧賤不能使他動搖,威武不能使他屈服。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大丈夫。
3.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的原因是什么?
他們以自己的喜怒哀樂行事,挑起天下戰爭,這是崇尚強權,是極端的個人主義;他們不以正義為標準,不以天下太平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為理想。
4.請對比分析孟子所說的“妾婦之道”和“大丈夫”之間的不同。
“妾婦之道”表現為順從,其本質是在權利面前無原則,如張儀之流,只是順從秦王的意思;“大丈夫”表現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質是對內心的仁、義、禮的堅守,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九)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舉:選拔、任用
(2)管夷吾舉于士士:獄官
(3)百里奚舉于市市:集市
(4)空乏其身空乏:財資缺乏
(5)行拂亂其所為拂:違背亂:擾亂
(6)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作:奮起。這里指有所作為
(7)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發:顯露、流露喻:了解、明白
(8)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出:指在國外敵:匹敵、相當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的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內心痛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之苦,使他身處貧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順。
(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過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的才干。
(3)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一個人的想法,只有)表現在臉色上,流露在言談中,才能被人們了解。
(4)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了解到這一切之后,就會明白常處憂愁禍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處安逸快樂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3.孟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警示人們要有憂患意識,兩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句名言能引起你怎樣的共鳴?
【示例】要有危機意識,不要貪圖享樂;磨難對人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八年級下冊
(十)桃花源記(陶淵明)
1.劃分下列句子的誦讀節奏。(每句標一處)
(1)武陵人/捕魚為業
(2)忘/路之遠近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緣溪行緣:沿著,順著
(2)漁人甚異之異:對……感到驚異
(3)落英繽紛繽紛:繁多的樣子
(4)欲窮其林窮:盡
(5)仿佛若有光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不真切
(6)屋舍儼然儼然:整齊的樣子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屬:類
(8)具答之具:詳細
(9)不復出焉焉:兼詞,相當于“于此”,從這里
(10)遂與外人間隔與:介詞,跟,同間隔:隔絕、不通音訊
(11)便扶向路扶:沿著、順著向:先前的
(12)詣太守詣:拜訪
(13)欣然規往規:打算,計劃
(14)尋病終尋:隨即,不久
(15)問今是何世何:疑問代詞,相當于“什么”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
(2)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
(3)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4)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村里人囑咐他說:“這里的事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4.(2019安順)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聽了之后為什么“皆嘆惋”?
桃源外的世界依舊如此動亂、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5.作者筆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現在哪里?(用自己的話概括) ①自然環境優美;②社會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樂。
6.《桃花源記》反映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請簡要概括。
反映了作者希望沒有壓迫、剝削和戰亂,民風淳樸,人人自由平等,安居樂業的社會理想。
(十一)小石潭記(柳宗元)
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每句標一處) (1)潭中魚/可百許頭
(2)其岸勢/犬牙差互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水尤清冽尤:格外
(2)日光下澈澈:穿透
(3)佁然不動佁然:靜止不動的樣子
(4)俶爾遠逝俶爾:忽然
(5)往來翕忽翕忽:輕快迅疾的樣子
(6)悄愴幽邃悄愴:凄涼邃:深
(7)乃記之而去乃:于是,就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青蔥的樹,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2)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傍的。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4.文章第四段寫出了小石潭怎樣的氛圍?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寫出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氛圍,表現了作者孤獨憂傷(痛苦)的心情。
5.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請概述作者感情的變化及其原因。
作者情感由“樂”變“凄”,作者遭貶失意來到山水中尋求解脫,發現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興,但看到小石潭周圍凄清的環境,又勾起自己謫居生活孤寂悲涼的心情。
(十二)北冥有魚(《莊子》)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怒而飛怒: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
(2)志怪者也志:記載
(3)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摶:盤旋飛翔扶搖:旋風
(4)去以六月息息:氣息,這里指風
(5)亦若是則已矣是:這樣
(6)鵬之徙于南冥也于:到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當它用力鼓動翅膀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像懸掛在天空的云。
(2)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乘著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
(3)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3.賞析“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此句運用豐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張,描寫了鯤鵬振翅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擊”“摶”等字傳神、生動,讓人產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
(十三)雖有嘉肴(《禮記》)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雖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
(2)然后能自反也自反:自我反思
(3)雖有嘉肴雖:連詞,即使
(4)其此之謂乎之:賓語前置的標志,無實義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不足,然后才能勉勵自己。
(3)故曰:教學相長也。
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
3.文章以“弗食嘉肴”開篇,有什么作用?
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來類比“弗學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對教與學關系的論述。運用類比推理,以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比,生動形象地引出論述的問題,進而論證論點,使文章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中考語文模擬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小升初語文模擬題部分答案03-20
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03-08
成都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06-13
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及答案09-24
中考語文《丁香賦》閱讀答案06-13
中考語文知識模擬試題及答案09-30
中考語文《告別白鴿》閱讀答案03-27
中考語文《貓人》閱讀答案03-27
江蘇南京的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09-24
河北省的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