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語文下冊鄂教版第二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
一、全卷書寫分。(4分)
二、積累·運用(26分)
1.給下列加點的漢字注音。
①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 )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②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駢( )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③你便覺得那蟬聲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 )走了你緊緊扯在手里的輕愁。
④只要你對苦瓜、絲瓜和冬瓜有一絲戀情,它們就會給你龜( )裂的思緒降下一片雨絲。
2.按課文原文填空。
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 ),混著青草的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 )。
②哦,新稻( )了,棉花( )了,蓮子應市了,葡萄變紫了……
③--沉靜的是( ),純潔的是乳白,高貴的是米黃,活躍的是翠綠,熱烈的是大紅,( )的是銀灰,莊重的是墨黑……
④當雨停止時,它拍動著弱小的翅膀,敞開( ),鳥聲( )地回蕩在空中。
3.根據提示寫出詞語、成語或詩句。
①意思是初春時節忽冷忽熱,很難照顧自己。 ( )
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蟲聲、流水聲等。 ( )
③相互幫助,互相補充,更能顯出好處。 ( )
④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出現。 ( )
4.讀詩句,在后面括號里寫出作者及出處。
①吹面不寒楊柳風 ( )
②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 )
③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
④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 ( )
5.默寫《江城子·密州出獵》第二段。
6.研讀例句,仿寫兩句話。(按課文原文默寫的得一半分,自己創造的得全分)
只一夜工夫,就“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不知青梅何日變圓的?
不知大麥何日變香的?
不知草莓何日變紅的?
不知
不知
任何人都無法在一瞬間觀賞和品嘗這么多的鮮美!
7.詩詞賞析。
閱讀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并答題。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①詩的首句緊扣詩題下筆,點明了地點,并用 二字言其塔高,第二句用“雞鳴見日升”再次突出塔之高。這兩句都是為后面的議論作 。
②詩中蘊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這個句子的具體解釋為:
8.讀文答題。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得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這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①請用圖畫的名稱給這段文字列一個小標題。
②文中加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③“趕趟兒”運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表達作用?
④文中有一個是聯想的句子,請找出來,寫在下面。
三、理解·探究(22分)
(一)
①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聲,有雷聲,有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
②絕句該吟該誦,或添幾個字歌唱一番。蟬是大自然的合唱團,以優美的音色,明朗的節奏,吟誦著一首絕句。這絕句不在唐詩選,也不在宋詩集,不是王維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蟬對季節的感觸,是它們用對仲夏共同的情感寫成的一首抒情詩。詩中自有其生命情調,有點近乎自然詩派的樸質,又有些曠遠飄逸。更多的時候,尤其當它們不約而同地收住聲音時,我覺得它們胸臆之中,似乎有許多豪情悲壯的故事要講。也許,是一首邊塞詩。
③晨間聽蟬,想其高潔。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據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那蟬聲在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似遠似近,又似有似無。一段蟬唱之后,自己的心靈也跟著透明澄清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蟬亦是蟬。
④午后也有蟬,但喧囂了點。像一群吟游詩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樹陰下,閑散地歇他們的腳。拉拉雜雜地,他們談天說地、互相問候,倒沒有人想作詩,于是聲浪陣陣,缺乏韻律也沒有押韻。他們也交換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熱心,因為“流浪”,其實并沒有方向。
(節選自《夏之絕句》)
9.第①段和后面三段是什么關系?
10.第②段把蟬唱比作“一首抒情詩”和“一首邊塞詩”,分別是什么原因?(請用文中的話作答)
11.寫出第③段的中心句。
12.第③段說“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蟬亦是禪”一句表現了作者什么心愿?
13.第④段寫了蟬唱的什么特點?
(二)春 風
林斤瀾
①北京人說:“春脖子短。”南方來的人覺著這個“脖子”有名無實,冬天剛過去,夏天就來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見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見起風、起風,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睜不開,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③其實,意見里說的景象,不冬不夏,還得承認是春天。不過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確。褒貶起來著重于春風,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懷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這樣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這四句沒有提到風,風原是看不見的,又無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風撫摸大地,像柳絲的飄拂。體貼萬物,像細雨的滋潤。這才草長,花開,鶯飛……
⑤北京的春風真就是刮土嗎?后來我有了別樣的體會,那是下鄉的好處。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東的山邊上,曾數度“春脖子”。背陰的巖下,積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沒有開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臺還是泉邊,凡帶水的地方,都堅持著冰硯、冰塊、冰溜、冰渣……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忽然從塞外的蒼蒼草原,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梁,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撲在窗戶上,撒拉撒拉,撲在人臉上,如無數的針扎。(寫了一種什么景象?)
⑦轟的一聲,是哪里的河冰開裂吧。嘎的一聲,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間,我住的石頭房子的木頭架子,格拉拉格拉拉響起來,晃起來。仿佛冬眠驚醒,伸懶腰,動彈胳膊腿,渾身關節挨個兒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動。(什么使“轟”“嘎”“晃”預示著什么?)
⑧麥苗在霜凍里返青了,山桃在積雪里鼓苞了。清早,著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荊條背簍,背帶冰碴的羊糞,饒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風呼哧呼哧地,幫助呼哧呼哧的人們,把糞肥拋撒勻凈。好不痛快人也。北國的山民,喜歡力大無窮的好漢。到喜歡得不行時,連捎帶來的粗暴,也只覺得解氣。要不,請想想,柳絲飄拂般的撫摸,洗雨滋潤般的體貼,又怎么過草原、走沙漠、撲山梁?又怎么踢打得開千里冰封和遍地賴著不走的霜雪?
⑨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還寒,最難將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陽光,牛尾蒙蒙的陰雨,整天好比穿著濕布衫,墻角落發霉,長蘑菇,有死耗子味兒。
⑩能不懷念北國的春風!
14.文章開頭一段中“春脖子短”是什么意思?
15.文章第④段劃線句子運用了哪兩種修辭手法?
16.第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17.用簡單的語言概括第⑧段的主要內容。
18.文章最后兩段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四、延伸·拓展(18分)
秋 頌
羅 丹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風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楓樹之美,并不僅在那經霜的素紅;而更在那臨風的颯爽。
當葉子逐漸蕭疏;秋林顯出了它們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的點綴的灑脫與不在俗世繁華的孤傲。
最動人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加深的暮色。晚風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靴。那是一種十分艷麗的凄楚之美,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醉紅所懾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曾有一位畫家畫過一幅霜染楓林的《秋院》。高高的楓樹,靜靜掩住一園幽靜,樹后重門深掩,看不盡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嘗過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畫里,問訊那深掩的重門,看其中有多少灰塵,封存著多少生活的足跡。
最耐尋味是秋日天宇的閑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遠離塵世,對俗世悲歡擾攘,不再無動于衷。
秋天的風不帶一點修飾,最純凈的風。那么爽利的輕輕掠過園林,對蕭蕭落葉不必有所眷顧--季節就是季節,代謝就是代謝,生死就是生死,悲歡就是悲歡。無須參與,不必流連。
秋水和風一樣的明澈。“點秋江,白鷺沙鷗”,就畫出了這份明澈。沒有什么可憂心、可緊張、可執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宇煙波釣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塵不染。
“閑云野鶴”是秋的題目,只有秋日明凈的天宇間,那一抹白云,當得起一個“閑”字。野鶴的美,澹如秋水,遠如秋山,無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飄瀟,當得起一個“逸”字。“閑”與“逸”,正是秋的本色,也有某些人,具有這份秋之美。也必須是這樣的人,才會有這樣的美。這樣的美來自內在,他擁有一切,卻并不像擁有任何。那是由極深的認知與感悟所形成的一種透澈與灑脫。
秋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卻也是澹(dàn 安靜)泊的季節。它飽經了春之蓬勃與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贊美、被寵愛為榮。它把一切的贊美與寵愛都隔離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個閑閑的、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
19.說說文章的結構方式。
20.最能概括全文中心,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一個段落是?
21.文章具體抓住“秋”的哪幾個方面來進行描述的?
22.從整篇文章看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23.就語言方面,談談你讀了此文的收獲。
五、表達·交流(50分)
24.春無處不在,四季永恒;春在天地里,又在人中間;春是戰斗的號角,是生命的火焰;春不僅限于春季,更有冬天里的春天。雪萊說“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這不正好給我們以啟示:冬天已經蘊含著“春意”,孕育著“春色”……請以“冬天里的春”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參考答案
一、(4分) 二、(26分 第1、2、3題每題2分,其余每題4分)
1. ①Sǒu ②pián ③jué ④jūn
2.①氣息 醞釀 ②登場 掛桃 ③湖藍 典雅 ④喉嚨 啁啾
3.①乍暖還寒,最難將息 ②天籟 ③相得益彰 ④銷聲匿跡
4.①志南和尚 《絕句》 ②丘遲 《與陳伯之書》 ③蔣捷 《一剪梅》 ④王之渙 《出塞》
5.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6.如:不知桃子何時變大了?不知西瓜何時變熟了(僅供參考)
7.①千尋 鋪墊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不怕浮云遮住了遠望的眼光,只因為身在最高層
8.①春花圖 ②排比、比喻 ③擬人,寫出了各種果樹爭先恐后地開花,像湊熱鬧似的情狀 ④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三、(22分 除第18題4分外,其余每題2分)
(一)9.總、分的關系
10.比作“抒情詩”是因為“以優美的音色,明朗的節律,吟誦的一首絕句”而且是“蟬對季節的感觸,是它們用對仲夏共同的情感寫成的”;比作“邊塞詩”是因為“我覺得它們胸臆之中,似乎有許多豪情悲壯的故事要講。也許,是一首邊塞詩”
11.晨間聽蟬,想其高潔
12.向往清靜,希望自己的思想透明澄凈
13.“喧囂了點”
(二)14.用比喻的說法指出北京的春季很短
15.比喻、對偶
16.過渡(或承上啟下)
17.具體寫北國春天的景象
18.對比 寫出作者對北國春天的喜愛、向往與懷念的思想感情
四、(18分 每題3分)
19.總-分-總
20.最后一段
21.秋林、秋水、閑云、秋風等
22.追求一種明澈、秀逸和“不需任何的點綴的灑脫與不在俗世繁華的孤傲”同時有一種平靜與淡泊、不注重名利的思想
23.語言流暢灑脫,清新自然、精練優美。可從修辭方面加以品析,
如:巧妙運用比喻句--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風神像秋;大量運用排比句--季節就是季節,代謝就是代謝,生死就是生死;還有引用--“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宇煙波釣叟”等
五、(50分)24.根據實況進行評改
[話題點撥]
1.抓修飾語,限定范圍的詞是“冬天里”,這個“冬天里”可以是節令的,也可是象征的,如:挫折、逆境或危難等。顯然,這個題要求文章的主體不是單寫“春景”,而重在敘“春意”;
2.選材,你可從人生的轉機、家庭的變故與溫暖、科學的春天、人間的春色、國家的改革等方面去挖掘適合主題的、有特殊意義的題材。
3.在表現上,要注意“春意”與“春”的本質上的緊密相連,要把敘事與繪春結合起來,但這個“春景”只是襯托,只是“背景”。
......
【七年級語文下冊鄂教版第二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06-13
鄂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11-12
鄂教版《語文樂園》教案09-14
鄂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試題06-10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學期第二單元提升練習題及答案06-11
滬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02-16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教科版02-16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06-13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