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作業本答案
多做練習是剛剛開始學習高中政治必要的功課,作業本就是一個比較好的練習冊。下面是小編精心挑選的關于高一政治必修一作業本答案,供大家閱讀。
第一課神奇的貨幣
一、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1.B2.D3.C4.B5.C6.D7.B8.A9.D10.B11.D12.B13.C14.(1)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2)貨幣的本質是通過貨幣職能體現出來的,即通過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體現出來的。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
1.A2.A3.B4.A5.D6.A7.B8.C9.C10.C11.A12.B13.C14.(1)美元匯率一直呈下跌趨勢。歐元對人民幣匯率雖有波動,但總體是上揚的。(2)兌換美元少支出人民幣1600元,兌換歐元要多支出人民幣400元。(3)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只就換匯成本而言,去美國比去歐洲旅游的支出要少,所以可以選擇去美國旅游;如果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如對旅游目的地的興趣度、旅游目的地的消費水平、家庭經濟實力、是否去過等),則還須進行具體分析。
第二課多變的價格
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1.A2.C3.A4.C5.C6.C7.D8.C9.A10.A11.C12.C13.D14.(1)①氣候、季節等因素影響著相關商品的價格。②當某種商品的購買旺季過后,需求減少,由原有供求平衡或供小于求的狀況轉變為供大于求的狀況,于是商品價格下降。(2)①商品的供求關系影響商品價格。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等,甚至宗教、信仰、習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對價格產生影響。各種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的。②商品的價值量決定商品價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反之,價格越低。
二、價格變動的影響
1.D2.A3.A4.A5.B6.A7.B8.B9.B10.A11.B12.C13.D14.D15.B16.(1)①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一般來說,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當這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不同。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不大,對高檔耐用消費品需求量的影響較大。③與某種商品相關的商品的價格變動也會影響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2)①調節生產;②提高勞動生產率;③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第三課多彩的消費
一、消費及其類型
1.A2.A3.A4.B5.A6.B7.B8.B9.D10.D11.B12.C13.B14.(1)甲為貸款消費,乙為錢貨兩清的消費。(2)①對于那些收入穩定,對未來收入持樂觀態度的個人或家庭,貸款消費是可行的,明智的。②對于那些收入不穩定,對未來收入也不看好的個人或家庭,貸款消費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這種情況還是適合攢錢消費。
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C2.A3.C4.B5.C6.C7.D8.A9.D10.A11.D12.B13.D14.A15.綠色消費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其核心是可持續消費。原因:①綠色消費以"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為特征。它是一種科學、健康、合理的消費理念。②綠色消費理念有利于人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促進綠色產業的發展;有利于促使商品生產者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環保意識,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要求;有利于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16.(1)從眾心理、攀比心理。(2)①量入為出,適度消費。②避免盲從,理性消費。③保護環境,綠色消費。④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單元復習
1.A2.A3.D4.C5.C6.C7.A8.B9.B10.A11.C12.(1)第②條曲線更符合經濟學道理。理由:物價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購買能力。一般來說,物價上漲,會減少人們對商品的消費量,反之,則會增加對商品的消費量。(7月6日和9月28日豬肉價格相對低,所以消費量大些;而8月3日和12月7日豬肉價格相對高,所以消費量少些。)豬肉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其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相對較小,消費量波動不會太大。(2)鼓勵生產和經銷商到外地采購生豬,增加市場供應;在政策和資金上支持本地養殖大戶,提高其生產積極性,增加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給;對市場經營戶提供稅收和管理費用的優惠,減少其經營成本,穩定肉價;加強對市場的價格監管,防止個別經營戶惡意漲價。(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課生產與經濟制度
一、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1.B2.A3.C4.C5.A6.B7.C8.A9.D10.B11.B12.C13.A14.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消費調節著生產。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有利于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D2.B3.A4.A5.D6.C7.A8.B9.B10.C11.D12.A13.B14.D15.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積極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有利于繁榮城鄉經濟、增加財政收入,有利于擴大社會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第五課企業與勞動者
一、公司的經營
1.A2.C3.A4.A5.B6.D7.B8.D9.C10.B11.C12.D13.海爾集團的成功首先在于公司制定了正確的經營戰略,四個階段的發展戰略定位準確,適應時代潮流,為企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其次,公司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探索科學的管理手段。通過"創新驅動"和實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場鏈"管理及"人單合一"發展模式,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第三,公司通過良好的產品和服務,實現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雙贏,樹立了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二、新時代的勞動者
1.A2.C3.D4.A5.C6.C7.B8.D9.A10.D11.(1)某君的勞動技能不高,就業觀念落后,沒有樹立正確的擇業觀。(2)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和再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勞動者通過就業和再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同時,勞動者的就業和再就業,有利于其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本題是開放性的題目,沒有唯一的答案。做朋友的思想工作時,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方面,介紹我國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告訴某君想要實現就業必須提高自身的勞動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某君從主觀上改變就業舊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自主擇業觀、競爭擇業觀、職業平等觀、多種方式就業觀。
第六課投資理財的選擇
一、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
1.B2.D3.B4.C5.A6.D7.B8.A9.A10.D11.A12.C13.C14.(1)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存款余額不斷增加。(2)對居民的儲蓄存款不能籠統地說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要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的具體形勢,堅持適度的原則。這是因為,一方面,儲蓄存款的增加意味著生產的發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儲蓄存款的增加意味著這部分資金要暫時退出消費領域,會影響到消費。如果國內有通貨膨脹的情況,居民儲蓄存款增多會減輕通貨膨脹的壓力,但如果國內有通貨緊縮的情況,儲蓄存款增加會使居民消費萎縮,影響到內需的擴大,加劇通貨緊縮,不利于經濟的發展。目前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的快速增加反映了我國居民投資渠道單一,啟動民間投資任務艱巨。
二、股票、債券和保險
1.C2.A3.A4.D5.C6.B7.B8.A9.B10.B11.D12.D13.D14.(1)主要有儲蓄存款、購買股票、購買債券、購買商業保險、直接投資等。(2)要注意投資的回報率,也要注意投資的風險性。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收益,但投資的風險大小不同。銀行存款基本上沒有風險,而購買股票、公司債券、金融債券等風險較大,投資時應慎重。要注意投資的多樣化,不應只局限在銀行儲蓄上,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投資機會。投資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經濟實力薄弱,可投資儲蓄或購買政府債券;經濟實力允許,可選風險高、收益高的投資,如買債券、炒股、投資房產等。投資既要考慮個人利益,也要考慮國家利益,做到利國利民,同時不違反國家法律、政策。
單元復習
1.C2.A3.A4.A5.C6.B7.C8.A9.D10.C11.(1)表一反映了企業銷售總收入逐年增加,成本降低,市場占有率增加。表二反映了企業資產構成發生了變化,由國有資產占100%的企業發展成為國有控股企業。(2)該企業以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實現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提高了資本的運作效率,降低了成本,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得到了發展。說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
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1.D2.B3.B4.D5.B6.C7.C8.A9.A10.D11.A12.D13.A1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企業的發展取決于技術的進步和科學的管理。該企業對技術人員在分配上的傾斜有利于調動技術人員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積極創新,開發和利用新技術,從而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為企業創造更好的效益。
二、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
1.C2.A3.A4.A5.C6.D7.D8.C9.D10.A11.A12.B13.B14.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第八課財政與稅收
一、國家財政
1.C2.A3.C4.A5.D6.B7.C8.C9.B10.B11.A12.B13.B14.C15.A16.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不利于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將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將直接影響國家職能的有效發揮,降低財政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最終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國家應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征稅和納稅
1.A2.B3.D4.C5.D6.B7.C8.B9.B10.C11.B12.C13.D14.D15.C16.B17.C18.(1)漫畫反映了我國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太低。(2)2008年3月1日開始,我國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調整為2000元。因為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納稅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所得越低,稅率越低,這樣既能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又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
單元復習
1.C2.D3.D4.A5.B6.D7.D8.A9.B10.B11.C12.A13.(1)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確立此原則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這有利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2)個人所得稅的調整既有利于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差距,緩解地區發展不平衡,又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還有利于刺激內需、擴大消費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3)取消農業稅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中央財政加大用于"三農"的支出有利于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優化資源配置;有利于調整農村經濟結構,促進農村科教事業發展;有利于健全農民的社會保障,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第九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市場配置資源
1.C2.A3.A4.C5.C6.C7.D8.B9.D10.A11.D12.(1)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同時受供求關系的影響。買賣雙方討價還價的能力在具體的交換過程中對某一具體商品的最終成交價格有一定影響,但不能決定商品的價格。(2)開放性題目,不擬定具體答案,只要能結合相關經歷運用所學知識且言之有理即可。(3)這是一個探究型題目,不必像其他題目一樣答題。建議:可以從市場價格形成、市場調節的優點和缺陷、市場秩序和自覺遵守市場規則、提高消費者權利意識等方面進行探究。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C2.A3.C4.B5.B6.C7.D8.經濟手段:①⑥法律手段:⑤行政手段:②③④9.A10.C11.(1)2002年到2006年,我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持續增長。城市居民收入增長速度2002年后有所回落,而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基本呈上升趨勢。但是農村居民收入從總量和增長速度上都低于城市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2)國家通過財政、投資政策向農村傾斜,可以加快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條件,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對于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3)市場調節具有自身固有的缺陷,單純的市場調節不僅會導致資源的浪費,還會導致收入差距的擴大和兩極分化。政府必須綜合利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宏觀調控,在保證市場充分發揮優化資源配置作用,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同時,合理調節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以體現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
第十課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1.C2.D3.A4.B5.D6.D7.B8.D9.C10.A11.C12.C13.三位同學的說法都是不全面的。實現全面小康就必須實現GDP在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因此要保持經濟發展的一定速度。但是GDP的增長不是唯一的目標,更不意味著"其他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增加農民收入,是縮小工農差別、城鄉差別的關鍵,是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目標,但是我國的貧困人口不僅農村有,城鎮里也存在,因此只要農民收入增加了,全體社會成員也就都進入小康了的說法是錯誤的。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勞動者獲得收入的主要途徑,實現比較充分的社會就業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但是保證充分就業并不一定意味著收入的自然增加,因為收入的增加與經濟效益和分配制度有關。14.本題為拓展探究型題目,不擬具體答案,要求在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已經學過的知識,從網絡上搜索相關的政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建議從國家、社會組織、個人等幾個方面考慮。
二、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1.B2.A3.D4.C5.C6.A7.A8.D9.D10.A11.B12.A13.D14.(1)傳統經濟模式和循環經濟的區別。(2)循環經濟。因為這種發展模式是指通過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節約,實現以最小的資源消耗、最小的污染獲取最大的發展效益。其核心是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節約,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它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的。(3)略
第十一課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一、面對經濟全球化
1.B2.B3.B4.B5.C6.A7.C8.B9.D10.C11.C12.A13.B14.(1)在現階段,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現代信息技術,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因此"全球化其實挾帶了大量的美國化"。(2)應該全面地看待經濟全球化。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由于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這種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同時也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1.B2.C3.B4.B5.B6.B7.B8.C9.C10.B11.C12.D13.(1)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個數減少,而投資總量卻在增加;實際到位外資的增長高于合同外資增長;第三產業吸引外資的增長遠遠高于其他產業,比重明顯增加。這表明2007年浙江省利用外資水平提高,結構更趨優化。(2)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在利用外資方面,要從浙江省的實際出發,不斷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要提高"走出去"的水平,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持企業尤其是有競爭實力的民營企業走向世界,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立足浙江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要利用浙江的人才、勞動力和技術優勢,積極推進對外勞務合作和對外承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