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習題精選及參考答案
一、課內語段閱讀題
德國人的炮火一直轟到太陽落山。
德國人又開炮了,炮彈在這小小的方場上炸開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來,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來的樹木的枝條都削去了。那個蘇聯人 地躺在那 的方場上,一只手臂枕在腦袋下面,周圍是炸彎了的鐵器和炸焦了的樹木。
老瑪利·育乞西看著那戰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這件事告訴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帶,不用說人,連一個活東西都沒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過了四天的那一只貓也被剛才炸起來的磚石碎片砸死了。老婦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東西來,揣在懷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不會匍匐前進,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著身子,一搖一擺,慢慢地向方場上走去。一段還沒有炸斷的鐵欄桿攔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過去。她太衰老了,跨不過去,因此慢慢地繞過了那段鐵欄桿,走進了方場。
德國人還在轟擊,可是沒有一顆炮彈打在老婦人的近旁。
她穿過方場,到了那戰死的蘇聯士兵身邊,她用力把那尸身翻過來。看見他的面孔了,很年輕,很蒼白。她輕輕理好了他的頭發,又費了很大的勁把他那一雙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彎過來,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邊坐了下來。
德國人還在開炮,可是跟先前一樣,那些炮彈落得離老人很遠。
1、選文中有四處寫到德國人的炮火,全文共有六處,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空白處填詞語,體會用詞妙處。
3、當老人看到那戰死的兵時,她為什么想把這件事告訴什么人?
4、敵人炮火很激烈,為什么老婦人直著身子走進方場,表現她怎樣的精神?
5、文中有兩處對戰死的蘇聯士兵的肖像描寫,都是透過老人的眼來寫的,試著說出老人心里最想說的話。
二、寫作訓練
曾經聽過一個與蠟燭有關的故事,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法國
法國有一位家庭婦女,母子三人都參加了反侵略的秘密情報工作。為了躲避德軍的搜查,他們把情報藏在蠟燭中,以掩人耳目。一天,屋里闖進了三個德國軍官,因為屋里黑,就把那蠟燭點上了。母親知道,萬一蠟燭點燃到裝有情報的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蠟燭的秘密就會暴露,秘密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命將告結束。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急忙從廚房中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著輕輕把蠟燭吹熄。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
但沒過多久,德國軍官又重新把蠟燭點燃了。理由是:晚上黑,多點支小蠟燭也好。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這時候,大兒子站起來,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來生個火吧。卻被德國軍官一把奪回燭臺,不讓用。
燭光搖曳著,發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這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
突然,小女兒嬌聲對德國人說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德國軍官瞧了瞧這位可愛的小姑娘,說:當然可以。我家也有一個你這樣年紀的小女兒。小女兒鎮定地把燭臺端起來,向幾位軍官道過晚安,上樓去了。
正當她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
這支蠟燭,體現了反法西斯人民勇敢、鎮定、堅強、機智的優秀品質。
本文的這支蠟燭的故事,同樣發生在反法西斯期間,在炮火燒灼了的戰場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了一位蘇聯紅軍士兵的墳頭上。感動嗎?震撼嗎?
讓我們穿越時間,去感受反法西斯戰場上那一段血濃于水的情感!
讀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請寫下來,好嗎?
【參考答案】
一、課內語段閱讀題
1、敵人的兇殘,方場區域處在危險的境地,更襯托犧牲戰士的勇敢和老婦人不顧危險埋葬戰士的愛心。
2、孤零零、毫無遮掩。孤零零一詞讓人心生愛憐,不忍心讓年輕戰士獨自躺在那里。這也是老婦人行動的原因,說明老婦人極有愛心。毫無遮掩體現方場的無險可守,更襯托戰士的勇敢和老婦人的不顧危險。
3、看到戰死的士兵,老婦人有失去親人般的悲痛,情感郁積于心,很想說出來。
4、直著身子是因為她的年老,不能匍匐,亦不能快跑。這一舉動表現老婦人的內心活動:一定要為戰死的孩子祈禱、安葬,哪怕犧牲生命!
5、多年輕、多勇敢的孩子,不能讓你孤零零地獨自在這兒(意思符合即可)
二、寫作訓練
略。
【《蠟燭》習題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蠟燭同步練習題及參考答案11-04
《蠟燭》的同步練習題01-30
《人生》習題及參考答案11-25
《李時珍》習題及參考答案11-25
excel的習題及參考答案11-25
英語習題精選及參考答案11-25
《梯子》習題及參考答案11-21
《孝敬》習題及參考答案11-21
宋詩習題及參考答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