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復習試題與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會經常接觸并使用試題,試題是參考者回顧所學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參考資料。什么樣的試題才是好試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醫復習試題與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醫復習試題與答案 1
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的依據是
A、病程的變化
B、病機的變化
C、癥狀的變化
D、體征的變化
答案:B
《素聞 · 五臟生成》說“腎、其主牌也”其“主”是指
A、生我
B、我生
C、克我
D、我克
答案:C
“陽中求陰”適用于
A、補陰時佐以補陽
B、補陽時佐以補陰
C、補陽制陰
D、補陰制陽
答案:A
下列選項中,對尿液生成、排泄過程起主宰作用的是
A、肺氣的通調水道
B、膀胱的開闔氣化
C、三焦的決犢
D、腎氣升騰氣化
答案:D
晝不精夜不寐指的是什么的功能
A、中氣
B、元氣
C、衛氣
D、宗氣
答案:C
入上齒的經絡是
A、手陽明大腸經
B、足陽明胃經
C、手太陽小腸經
D、足太陽膀胱經
答案:B
濕邪與寒邪致病的共同點是
A、陽過氣機
B、易傷陽氣
C、收引凝滯
D、重濁黏膩
答案:B
易發生血虛病變的臟腑是
A、牌、胃
B、肝、腎
C、心、腎
D、心、肝
答案:D
腕痞服悶時脹時減,減如常人,喜按,治法
A、標本兼治
B、塞因塞用
C、以通為用
D、攻補兼施
答案:A
大便先干后溏者,多見于
A、脾胃氣虛證
B、牌腎陽虛證
C、肝牌不調證
D、大腸濕熱證
答案:A
肺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據是
A、通調水道
B、布散水液
C、輸精皮毛
D、肅降水液
答案:A
風寒和風濕并見
A、口眼歪斜
B、肢體疼痛
C、肢體麻木
D、胸悶脘痞
答案:B
以下不屬于痍飲證表現的是
A、院腹痞悶,惡心納呆
B、頭日眩暈
C、肋間飽滿,支撐脹痛
D、舌苔黃膩
答案:C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癌血的'表現的是
A、皮膚斑疹,壓之不褪色
B、月經淋漓,經色紫暗
C、小腹刺痛,夜間痛甚
D、腹部腫塊,推之不移
答案:A
癥見心悸怔仲,朦朧欲睡,尿少浮腫,腰膝怕冷,舌淡紫芥白滑,脈沉細動者,宜診斷為
A、心陽虛證
B、牌腎陽虛證
C、心腎陽虛證
D、腎虛水泛證
答案:D
氣機升降之樞是
A、肺主呼氣,腎主納氣
B、牌氣主升,胃氣主降
C、肝生于左,肺降于右
D、心火下降,腎水上升
答案:B
癥見久瀉不止,甚至滑脫失禁,腹部隱痛,喜溫喜按,舌淡背白,脈弱者,證屬
A、腎氣不固證
B、脾陽虛證
C、大腸虛寒證
D、腎陽虛證
答案:D
太陽經未罷,又出現少陽經癥狀屬于
A、合并
B、并病
C、越經傳
D、直中
答案:B
根據藥性理論,治療體虛多汗的藥物大多具有的藥性
A、苦味
B、辛味
C、澀味
D、淡味
答案:C
津血虧虛的腸燥便秘
A、郁李仁
B、苦杏仁
C、瓜萎仁
D、火麻仁
答案,D
蓽茇與蓽澄茄的共同功效是
A、溫肺化飲
B、溫中散寒
C、暖肝散寒
D、溫腎助陽
答案B
下列驅蟲藥中,性味苦寒有毒的是
A、苦楝皮
B、使君子
C、榧了
D、鶴草芽
答案A
琥珀入丸散劑
A、01—0、3
B、06—0、9
C、1、5—3
D、5—10
答案C
既具有澀斯止污,又具有收斂止血功效的藥物
A、肉豆蔻
B、山茱熒
C、訶子
D、右榴皮
答案D
具有燥溫中,除痰截瘧功效的藥物是
A、陳皮
B、常山
C、草果
D、檳榔
答案:C
屬于萊菔子主治病癥的是
A、瘀阻腹痛
B、痰盛咳喘
C、脾虛食少
D、肝郁乳房脹痛
答案:B
南沙參有北沙參沒有的功效是
A、養陰清肺
B、益胃生津
C、化痰益氣
D、清心除煩
答案:C
《醫方集解》所載清胃散較《牌胃論》原方多了什么藥
A、生地
B、大黃
C、知母
D、石膏
答案:D
《婦人大全良方)溫經湯含有而《金匱要略》中不含的有的
A、阿膠當歸
B、丹皮,麥冬
C、莪術,牛膝
D、生姜,吳茱萸
答案:C
止嗽散的功用
A、發散風寒,降氣化痰
B、止咳化痰,疏表宣肺
C、宜降肺氣,祛痰止咳
D、斂肺止咳,益氣養陰
答案:B
中醫復習試題與答案 2
一、選擇題
(一)A型題
1、學習中醫學的入門課程是:
A、醫古文 B、中醫基礎理論 C、中醫臨床醫學 D、中醫預防醫學 E、中國醫學史
2、中醫學是發源于哪個國家的傳統醫學:
A、中國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臘
3、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傷寒雜病論》 B、《黃帝內經》 C、《難經》 D、《神農本草經》 E、《瘟疫論》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觀察人體:
A、《傷寒論》 B、《金匱要略》 C、《黃帝內經》 D、《神農本草經》 E、《難經》
5、中醫學中成功運用辨證論治的第一部專著是:
A、《黃帝內經》 B、《難經》 C、《神農本草經》 D、《傷寒雜病論》 E、《小兒藥證直訣》
6、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是:
A、《本草綱目》 B、《新修本草》 C、《黃帝內經》 D、《千金要方》 E、《神農本草經》
7、藥物的“四氣”、“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農本草經》 B、《本草綱目》 C、《新修本草》 D、《難經》 E、《醫學綱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藥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農本草經》 B、《本草綱目》 C、《新修本草》 D、《難經》 E、《千金要方》
9、我國第一部病因病機證候學專著是:
A、《黃帝內經》 B、《難經》 C、《諸病源候論》 D、《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E、《溫病條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學說”的醫家是:
A、巢元方 B、華佗 C、張仲景 D、陳無擇 E、扁鵲
11、下列著名醫家中被稱為“寒涼派”的代表是:
A、葉天士 B、張從正 C、劉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醫家中被稱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吳又可 D、張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醫家中被稱為“補土派”的代表是:
A、葉天士 B、李東垣 C、李中梓 D、張介賓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醫家中被稱為“養陰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東垣 C、張從正 D、劉完素 E、吳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醫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東垣 D、張介賓 E、趙獻可
16、倡“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理論的醫家是:
A、劉完素 B、張子和 C、李東垣’ D、朱丹溪 E、張介賓
17、明確提出“腎為先天本,脾為后天本”的醫家是:
A、李中梓 B、趙獻可 C、張介賓 D、李東垣 E、朱震亨
18、《瘟疫論》的作者是:
A、葉天士 B、吳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吳又可
19、創“衛氣營血”辨證的溫病大家是:
A、吳鞠通 B、吳有性 C、王孟英 D、葉天士 E、薛生白
20、創“三焦”辨證的溫病大家是:
A、葉天士 B、吳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師愚
21、提倡中西匯通的醫家是:
A、吳有性 B、王清任 C、張錫純 D、李中梓 E、王孟英
22、中醫學認為人體的主宰是:
A、心 D、肺 C、脾 D、肝 E、腎
23、中醫學認為構成人體有機整體的中心是:
A、命門 B、腦 C、五臟 D、六腑 E、經絡
24、重視解剖,發展了瘀血致病理論的醫家是:
A、葉天士 B、王叔和 C、張介賓 D、王清任 E、李杲
25、中醫診治疾病,在辨病辨證和對癥治療中,主要著眼于:
A、病 B、癥 C、體征 D、證 E、病因
(二)B型題
A、《黃帝內經》 B、《難經》 C、《傷寒論》 D、《金匱要略》 E、《神農本草經》
1、以臟腑病機論雜病的著作是:
2、提出六經分經辨證治療原則的著作是:
3、奠定中藥理論體系的著作是:
A、《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B、《醫宗金鑒》 C、《證治準繩》
D、《醫學綱目》 E、《千金要方》
4、清代國家組織編寫的著作是:
5、明清時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為:
6、明清時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陳夢雷主編者為:
A、“旦慧、晝安、夕加、夜甚” B、“春善病鼽衄” C、“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
D、東南濕熱,西北燥寒 E、“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
7、晝夜晨昏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可反映為:
8、晝夜晨昏對人體一般疾病的影響多為:
9、季節氣候對發病的影響可反映為:
(三)D型題
1、秋冬氣候寒涼,人體在生理上可反映為:
A、江南地區,人體腠理多稀疏 B、北方地區,人體腠理多致密 C、陰盛則寒
D、皮膚致密,少汗多尿 E、陽氣收斂,氣血易趨于里
2、人與環境密切聯系的體現是:
A、人和自然界的統一性 B、社會的進步 C、人和社會關系密切
D、地區不同多發病不同 E、個人的社會地位改變
3、古人探求生命奧秘及人體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所采用的觀察方法主要有:
A、宏觀觀察法 B、微觀觀察法 C、直接觀察法 D、試探法 E、整體觀察法
(四)X型題
1、中醫學獨特理論體系的特征是:
A、治未病 B、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 C、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
D、以精氣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 E、以精氣血津液及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
2、明代提出命門學說的醫家是:
A、李中梓 B、張景岳 C、趙獻可 D、吳又可 E、王肯堂
3、溫病學理論源于:
A、《瘟疫論》 B、《三因極一病證方淪》 C、《內經》 D、《傷寒雜病論》 E、《難經》
4、常被稱為“中醫四大經典”的著作是:
A、《難經》 B、《內經》 C、《傷寒雜病論》 D、《神農本草經》 E、《干金要方》
5、人和自然界的統一性包括:
A、社會制度對人體的影響 B、季節氣候對人體的影響 C、地區方域對人體的影響
D、晝夜晨昏對人體的影響 E、社會的治和亂對人體的影響
6、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體現在:
A、 形神一體觀 B、五臟一體觀 C、病理上相互影響、傳變
D、“病在上者下取之” E、“從陰引陽,從陽引陰”
7、中醫的“證”包括:
A、病變的過程 B、病變的原因 C、病變的部位 D、病變的性質 E、邪正的關系
8、哪些著作的成書是中醫學理論體系初步形成的標志:
A、《諸病源候論》 B、《傷寒雜病論》 C、《黃帝內經》 D、《難經》 E、《神農本草經》
二、填空題
1、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巨著是 。
2、我國第一部脈學專著是 。
3、《傷寒雜病論》即后世的 和 。
4、中醫學第一部病因病機證候學專著是由 代醫家 等編著。
5、溫病學理論源于 、 、 等書。
6、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是 、 。
7、中醫學包括 、 、 三部分。
8、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基礎與方法有四大方面。
9、晝夜的變化對疾病的影響,多呈旦 、晝 、夕 、夜 。
10、 是中醫診療理論體系的一大特點。
11、中醫把人體看成一個以 為主宰, 為中心的整體;同時認為人和 以及 有密切聯系,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12、人體自身生理上的整體性,主要體現于 、 兩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寶”中,精為 ,氣為 ,神為 。
三、判斷題
1、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病理概括。( )
2、中醫認識治療疾病,著眼于辨證而不辨病。
3、個人社會地位的改變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也屬于整體觀念的范疇。( )
4、中醫在認識疾病的過程中,首先著眼于整體。( )
5、吳有性著《瘟疫論》,創“戾氣”說。( )
6、秦醫醫和提出了“六氣病源說”。 ( )
7.人身之“三寶”即精、氣、神。 ( )
四、名詞術語解釋
中醫學
2、整體觀念
3、百骸
4、人氣
5、證
6、辨證論治
7、同病異治
8、異病同治
9、五臟一體觀
10、形神一體觀
五、簡答題
1、何謂中醫學理論體系?其特征是什么?
2、《黃帝內經》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3、《傷寒雜病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4、中醫學的學科屬性是什么?
5、簡述形與神各自的含義及二者的關系。
6、何謂中醫基礎理論?其課程的主要內容有那些?
7、中醫學理論的創新思路主要可概括為幾個方面?
8、現代中醫學理論發展的特點是什么?
9、自然環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如何?
10、 簡述辨證的具體內容。
11、辨證與論治有何聯系?
六、論述題
1、如何理解中醫學的整體觀念?有何指導意義?
2、病、癥、證的含義有何不同?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何?
3、你對中醫學的學科屬性是如何認識的?
4、試述中醫學理論體系是如何形成的?
5、如何理解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6、怎樣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7、如何理解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8、如何理解辨證與辨病的關系?
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一)A型題
1、B 2、A 3、B 4、C 5、D 6、E 7、A 8、A 9、C 10、D
11、C 12、D 13、B 14、A 15、B 16、D 17、A 18、E 19、D 20、B
21、C 22、A 23、C 24、D 25、D
(二)B型題
1、D 2、C 3、E 4、B 5、C 6、A 7、C 8、A 9、B
(三)D型題
1、DE 2、AC 3、CE
(四)X型題
1、BCDE 2、BC 3、CDE 4、ABCD 5、BCD 6、ABCDE 7、BCDE 8、BCDE
二、填空題
1、《黃帝內經》
2、《脈經》
3、《傷寒論》《金匱要略》
4、隋 巢元方
5、《黃帝內經》 《難經》 《傷寒雜病論》
6、整體觀念 辨證論治
7、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預防醫學 中醫臨床醫學
8、有利的社會文化背景 醫藥知識的積累 對人體生命現象和自然現象的.觀察 古代哲學思想對醫學的滲透
9、慧 安 加 甚
10、辨證論治
11、心 五臟 自然界 社會環境
12、五臟一體觀 形神一體觀
13.基礎 動力 主宰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四、名詞術詞解釋
1. 是發祥于中國古代的研究人體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學。它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以自然科學知識為主體、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相交融的科學知識體系。
2、整體就是統一性和完整性。整體觀念又叫統一整體觀,即中醫學關于人體自身的完整性及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統一性的思想。
3、骸,泛指骨骼。百骸,指全身骨骼。
4、指人體具有生機的陽氣。
5、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由癥狀和體征構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關系。
6、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癥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的過程。論治是在通過辨證思維得出證候診斷的基礎上,確立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選擇適當的治療手段和措施來處理疾病的思維和實踐過程。
7、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時、因地的不同,或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所表現的證候不同,因而治法亦異。
8、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相同的證,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療。
9、五臟一體觀,即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在結構與功能上以五臟為中心,以心為主導的五個生理系統,是完整統一的整體。
10、形神一體觀,又稱“形與神俱”。指形體與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神必依附于形而存在。
中醫復習試題與答案 3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佐藥”功用范疇的是
A、配合君、臣藥加強治療作用
B、消除或減弱君、臣藥的毒性
C、針對某些次要癥狀發揮治療作用
D、制約君、臣藥的峻烈之性
E、針對主病起主要治療作用
考題解析:佐藥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佐助藥,即配合君、臣藥加強治療作用,或針對某些次要癥狀發揮治療作用的藥物;二是佐制藥,即用以制約君、臣藥的峻烈之性,或消除或減低君、臣藥的毒性的藥物;三是反佐藥,即根據治療需要,在方中配伍的少量的、與君藥性味相反的、而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中醫執業醫師試題。由此可知,A、B、C、D均屬佐藥功用的范疇。故標準答案為E、
2、由逍遙散變化為黑逍遙散,屬于
A、藥味加減的變化
B、藥量增減的變化
C、劑型更換的`變化
D、藥味加減和藥量增減變化的聯合運用
E、藥量增減和劑型更換變化的聯合運用
考題解析:黑逍遙散(《醫學六書。女科要旨》)由《局方》逍遙散加味化裁而成,方中不僅加入生地(或熟地),且藥物配伍比例也作相應調整,D為正確答案。
3、至寶丹的功用是
A、化瘀開竅,解毒辟穢
B、豁痰開竅,化濁解毒
C、化痰開竅,熄風止痙
D、芳香開竅,解毒辟穢
E、清熱開竅,化濁解毒
考題解析:至寶丹為涼開的代表方之一,功擅開竅、辟穢、化濁、解毒,所以E為最佳選項。A項中之“化瘀”,C項中之“熄風止痙”,均與至寶丹的功用無關;B、D兩項雖與至寶丹的功用相近,但均未提及“清熱”,所以亦非最佳選擇。
4、具有補氣生血功用的方劑是
A、四君子湯
B、參苓白術散
C、當歸補血湯
D、補中益氣湯
E、生脈散
考題解析:補氣可以生血。當歸補血湯雖以當歸命名,但重用黃芪為君,大補元氣,意在使氣旺血生,所以C是正確答案。補中益氣湯雖亦重用黃芪、人參、白術等補氣藥,少量配伍當歸,但其立法意在補氣升陽舉陷,而不在補血,故不是最佳答案。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生脈散的功用均與題目相去較遠,所以不選。
5、以解毒消癰,化痰散結,活血祛瘀為主要功用的方劑是
A、四妙勇安湯
B、犀黃丸
C、仙方活命飲
D、大黃牡丹湯
E、葦莖湯
考題解析:五個備選答案中,犀黃丸、仙方活命飲均具有解毒消癰、化痰散結、活血祛瘀作用,但仙方活命飲重在清熱解毒,潰堅消腫;犀黃丸重在化痰散結,活血祛瘀。所以B為最佳選項。四妙勇安湯、大黃牡丹湯、葦莖湯三方,或具解毒、散結之功,或具化痰、祛瘀之用,但均不全面,所以A、D、E皆非正確選項。
6、枳實薤白桂枝湯中,具有通陽散寒、降逆平沖作用的藥物是
A、枳實
B、薤白
C、桂枝
D、厚樸
E、瓜萎
考題解析:枳實微寒,瓜蔞甘寒,均無通陽散寒之用;厚樸雖性溫且能降逆,卻無通陽之用;薤白雖辛溫通陽,但無平沖之功,所以A、B、D、E俱非正確選項。唯桂枝辛溫,具通陽散寒、降逆平沖之功,故C為最佳選項。
7、小建中湯中配伍芍藥的意義是
A、益陰養血,柔肝緩急
B、養陰復脈,柔肝緩急
C、益氣養陰,緩急止痛
D、益氣養血,復脈定悸
E、養陰補血,活血通脈
考題解析:小建中湯所主虛勞里急腹痛之證,雖以中焦陽氣虛寒為主,實則五臟俱虛,氣血陰陽俱不足。方中配伍芍藥益陰養血,意在與飴糖、炙甘草相配,酸甘化陰,柔肝滋脾,和里緩急而止腹痛,所以A為正確答案。其余各項,或涉陰血,或涉緩急止痛,但都與小建中湯主證、病機及方藥配伍不盡吻合,故均非正確答案。
8、蘇子降氣湯中配伍當歸和肉桂的意義是
A、溫腎納氣
B、養血補肝
C、溫補下虛
D、祛痰止咳
E、溫腎祛寒
考題解析:蘇子降氣湯中配伍肉桂溫腎祛寒,納氣平喘;配伍當歸養血補肝,兼“主喘逆上氣”,合而溫補肝腎以顧下虛,所以C為正確答案。A、B、E項都僅言及一藥作用或某一方面,所以均非最佳選擇;D項與本題無關。
9、白果在定喘湯中的作用是
A、散寒平喘
B、斂肺定喘
C、清瀉肺熱
D、止咳化痰
E、 降氣平喘
考題解析:白果甘澀性平,功能斂肺氣而化痰濁。與麻黃相合,宣斂并用,既防麻黃宣散太過而耗損肺氣,又助化痰定喘之效。所以B為最佳選擇答案。
10、真武湯中白芍的主要作用有
A、緩急,利小便
B、滋陰,養血
C、調和營衛
D、斂陰止汗
E、柔肝,熄風
考題解析:真武湯為溫陽利水之劑,主治腎陽虛弱、水氣為患所致腹痛下利諸證。《神農本草經》云:“芍藥主邪氣腹痛……止痛,利小便。”本方配伍芍藥,既取其斂陰緩急而止腹痛,兼取其利小便以助滲濕而除水患。所以答案A為最佳選擇。
11、桂枝湯原方服法要求“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其意義在于
A、護中以防傷胃
B、助汗以去外邪
C、防止過汗傷陰
D、防止過汗傷陽
E、養胃以復正氣
考題解析:桂枝湯以桂枝解肌發表,芍藥斂陰益營,散中有補,發中兼收,滋陰和陽,調和營衛,發汗作用和緩,既無過汗傷陰之慮,也無過汗傷陽之憂;更無傷胃之弊,所以A、C、D均非正確答案,醫師考試《中醫執業醫師試題》。
本方藥后啜粥之意,是借水谷之精氣,充養中焦,不但易為釀汗,以助祛邪,更可使外邪解而不致復感。其中雖寓“養胃以復正氣”之義,然重在“助汗以去外邪”,所以B為最佳答案。
12、李東垣氏所創,主治勞倦傷脾所致的發熱,稱為"甘溫除熱法"的方劑是
A、竹葉石膏湯
B、小建中湯
C、補中益氣湯
D、歸牌湯
E、當歸補血湯
考題解析:補中益氣湯為李東垣氏所創,專為治療脾胃病始得,主用于氣高而喘,身熱而煩,頭痛自汗,渴喜熱飲,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氣短乏力,脈洪大而重取無力者。本方以甘溫補氣為主,而治脾胃氣虛發熱之證,所以C為正確答案。
竹葉石膏湯清補并用,主治陽明氣分余熱未清,氣津兩傷之證;小建中湯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主治虛勞里急腹痛之證;歸脾湯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主治氣血不足,心脾兩虛之證,且三方皆非東垣所創,故A、B、D均非正確答案。當歸補血湯雖為東垣所創,但重在補氣生血,主治血虛發熱之證,所以E亦非正確答案。
13、“以補為固”,補而兼疏的方劑是
A、牡蠣散
B、固沖湯
C、健脾丸
D、玉屏風散
E、真人養臟湯
考題解析:所謂“以補為固”,是指以補氣為主,通過補氣而達固攝氣、血、精、津之目的。玉屏風散雖為止汗之方,卻不用收斂止汗之藥,而以黃芪、白術補氣固表為治,是典型的“以補為固”,且更佐少許防風,使補中兼疏,固表而不留邪。D為最佳答案。
牡蠣散、固沖湯、健脾丸與真人養臟湯的方藥配伍中,雖皆用補氣之品以增強固攝作用,或用以止汗,或用以止血,或用以止瀉,但均為補澀兼施之劑。所以A、B、C、E均不是正確答案。
14、半夏瀉心湯所治心下痞是由何因所
A、太陽病誤下
B、少陽病誤下
C、陽明病下之過早
D、陽明病應下失下
E、太陽病大下后,復發汗
考題解析:《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云:“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之下……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傷寒,病本在表,經五六日,證見“嘔而發熱”,說明邪傳少陽,故“柴胡湯證具”。少陽病禁用汗、吐、下三法,而以他藥下之,顯系誤治。所以正確答案為B。
15、旋覆代赭湯的病因病機是
A、痰熱內阻,胃失和降
B、食積內停,胃失和降
C、胃虛痰阻,氣逆不降
D、胃虛有熱,氣逆不降
E、胃中虛冷,氣逆不降
考題解析:旋覆代赭湯原方主治云:“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傷寒之邪,雖經發汗或吐、下而解,但治不如法,胃氣已傷。中氣既傷,運化失健,痰濁內生,遂成胃虛痰阻,氣逆不降,心下痞鞕,噫氣不除之證。故C為正確答案。
16、咳血方主治證候的病機是
A、痰阻肺絡
B、虛火犯肺
C、肝火犯肺
D、肺絡瘀阻
E、 風熱襲肺
考題解析:咳血證,原因很多。咳血方所主咳血,以咳嗽痰稠帶血,伴見心煩易怒、胸脅刺痛、頰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為主要臨床特征,顯系肝火犯肺所致。故正確答案為C,A、B、D、E各項皆非本證病機。
17、下列除哪項外,均是防風通圣散主治病證的臨床表現
A、憎寒壯熱
B、頭目眩暈
C、目赤睛痛
D、大便秘結
E、郁郁微煩
考題解析:防風通圣散主治風熱壅盛,表里俱實之證。是證以憎寒壯熱、頭目眩暈、目赤睛痛、口苦而干、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粘、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為主要臨床特征。
"郁郁微煩"常是少陽病兼陽明腑實證的臨床見證之一,而非防風通圣散主治病證的臨床表現。
18、四物湯主治證候的病因病機是
A、氣衰血少
B、勞倦內傷
C、沖任虛損
D、郁怒傷肝
E、陰精虧損
考題解析:《局方》四物湯為補血調經之主方,主治婦女月經不調、胎動不安及產后惡露不行,少腹堅痛諸疾。沖為血海,任主胞胎,若沖任虛損,血行失暢,則月經不調,或量少色淡,或經期延遲。一旦受孕,血不養胎,則胎動不安。至若產后,氣血大耗,若調理失宜,結生瘕聚,則惡露不下,少腹堅痛。總之,本方所主,皆沖任虛損,營血虛滯之證。所以C為正選答案。
19、下列各項中,屬于四逆湯主治病證臨床表現的是
A、神衰欲寐
B、 臍腹痛
C、心下滿痛
D、 泄利下重
E、 煩躁欲死
考題解析:四逆湯為回陽救逆之主方,主治傷寒少陰病四逆證。經云:“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又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腎陽衰微則神失所養,每見神衰欲寐,故爾《傷寒論。少陰篇》有“少陰病但欲寐”之論,所以A為正確選項。
“煩躁欲死”為陽衰未甚,邪正劇爭的表現;“臍腹痛”是陰血不足,肝郁乘脾的見證;“泄利下重”常由肝脾不和,下焦氣滯所致;“心下滿痛”多因實邪阻閉而生,所以B、C、D、E均非正確選項。
中醫復習試題與答案 4
一、單選題(每題 2 分,共 30 分)
1. 中醫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是( )
A.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B. 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C. 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D. 異病同治和同病異治
2. 被稱為“后天之本”的臟是( )
A. 心 B. 肝 C. 脾 D. 腎
3. 具有“主疏泄”功能的臟是(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4. 以下哪項是“相侮”的傳變規律( )
A. 心病及脾 B. 脾病及肝 C. 肺病及心 D. 肝病及腎
5. 被稱為“水谷之海”的是( )
A. 胃 B. 小腸 C. 大腸 D. 三焦
6. 具有“主通明”生理特性的臟是(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7. 與血液生成關系最密切的臟是( )
A. 心 B. 肝 C. 脾 D. 腎
8. 被稱為“血海”的經脈是( )
A. 沖脈 B. 任脈 C. 督脈 D. 帶脈
9. 六淫中最易導致疼痛的邪氣是( )
A. 風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濕邪
10. 以下哪種情志異常可引起二便失禁( )
A. 過度憤怒 B. 過度悲傷 C. 過度恐懼 D. 過度驚喜
11. 疾病發生的內在根據是( )
A. 正氣不足 B. 邪氣侵襲 C. 正邪相爭 D. 體質因素
12. 屬于正治的治療方法是( )
A. 熱因熱用 B. 寒因寒用 C. 通因通用 D. 實則瀉之
13. 以下哪種脈象主虛證( )
A. 浮脈 B. 沉脈 C. 遲脈 D. 細脈
14. 中藥四氣是指( )
A. 寒熱溫平 B. 升降浮沉 C. 歸經毒性 D. 寒熱溫涼
15. 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功效的中藥是( )
A. 金銀花 B. 麻黃 C. 桂枝 D. 紫蘇
二、多選題(每題 3 分,共 15 分)
1. 以下屬于五臟的`是(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腎
2. 以下哪些是氣的生理功能( )
A. 推動作用 B. 溫煦作用 C. 防御作用 D. 固攝作用 E. 氣化作用
3. 以下哪些是八綱辨證的內容( )
A. 陰陽 B. 表里 C. 寒熱 D. 虛實 E. 氣血
4. 以下屬于中藥炮制目的的是( )
A. 增強藥物作用 B. 降低藥物毒性 C. 改變藥物性能 D. 便于制劑和貯存 E. 純凈藥材
5. 以下屬于中醫治則的是( )
A. 扶正祛邪 B. 調整陰陽 C. 三因制宜 D. 治病求本 E. 調理氣血
三、簡答題(每題 5 分,共 25 分)
1. 簡述五行相生相克的規律。
2. 簡述氣與血的關系。
3. 簡述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
4. 簡述中藥五味的作用。
5. 簡述針灸治療的作用原理。
四、論述題(每題 15 分,共 30 分)
1. 論述人體五臟之間的生理關系。
2. 論述外感風寒表實證的臨床表現、治法及代表方劑。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 C 2. C 3. B 4. C 5. A 6. B 7. C 8. A 9. B 10. C 11. A 12. D 13. D 14. D 15. A
二、多選題
1. ABCDE 2. ABCDE 3. ABCD 4. ABCDE 5. ABCD
三、簡答題
1. 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 氣為血之帥: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血為氣之母:血能載氣、血能養氣。
3.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外感性、季節性、地域性、相兼性、轉化性。
4. 五味的作用: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
5. 針灸治療的作用原理: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
四、論述題
1. 五臟之間的生理關系:
- 心與肺:心主血,肺主氣,心肺相互配合,保證氣血的正常運行。
- 心與脾:心主血,脾統血,心脾相互協同,維持血液的生成和運行。
- 心與肝:心主血,肝藏血,心肝相互影響,調節血液的貯藏和分配。
- 心與腎:心屬火,腎屬水,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維持人體陰陽平衡。
- 肺與脾:肺主氣,脾生氣,肺脾相互配合,完成氣的生成和輸布。
- 肺與肝:肺主降,肝主升,肺肝相互協調,調節人體氣機的升降運動。
- 肺與腎:肺主呼吸,腎主納氣,肺腎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功能。
- 肝與脾:肝主疏泄,脾主運化,肝脾相互協調,促進消化功能。
- 肝與腎: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精血互生。
- 脾與腎:脾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脾腎相互資助,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
2. 外感風寒表實證的臨床表現: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稀,舌苔薄白,脈浮緊。治法:辛溫解表,發汗散寒。代表方劑:麻黃湯。方中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解肌發表,溫通經脈;杏仁降利肺氣;甘草調和諸藥。
【中醫復習試題與答案】相關文章:
中醫試題及答案08-21
中醫試題及答案09-25
中醫助手試題及答案09-24
中醫助理試題及答案09-24
PLC復習試題及答案09-24
中醫基礎理論試題及答案09-24
中醫學基礎試題及答案09-24
中醫基礎理論試題及答案03-26
中醫護理學試題及答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