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話說清明節”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會有練習題,多做練習方可真正記牢知識點,明確知識點則做練習效果事半功倍,必須雙管齊下。你所了解的習題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話說清明節”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話說清明節”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 1
是節氣和節日合二為一日子,體現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為了進一步了解的民俗,假設你所在的班級開展了一次“話說清明節”的語文活動……
⑴同學們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到不少相關材料。請從下面詩歌中,探究一下清明節的民俗活動。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⑵你對清明節被正式列為國家法定假日有何看法?
___________
⑶文學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你能從上面詩歌中選取一首或一句進行改寫嗎?或改編為劇本,或還原畫面,或通過聯想想象敘述故事刻畫人物。
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⑴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等(填兩個即可)
⑵(開放性試題。注意答案的辨證性,語言的.準確性。)
例一:清明節是一個特色鮮明的節日,可以用“悲歡離合”這個詞來概括。清明節的“悲”是由“離”而生,緣于對祖先的追思…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答案(本文答案在答案頁第8頁)…旅游壓力,又能在過好傳統節日的同時弘揚民族文化。
例三:本來我們的長假已經太少了,現在又把“五·一”長假分散給清明等傳統節日,雖然能在過好傳統節日的同時弘揚民族文化,卻失去了一次作長途旅游,領略大好河山的機會。
⑶例:(敘述故事:能借助原詩所提供的內容,構思出一定的情節即可)
《清明》:又是清明節,連日陰雨綿綿,獨自一人,上山掃墓。望著長滿野草的墳冢,想起親人在世時的音容笑貌,忍不住淚水漣漣。這哀傷郁結心頭,驅之不散。見近處有一個牧童,走過去問:“小朋友,這里有酒店嗎?”牧童指著遠處:“那邊有個杏花村,村里就有間不錯的酒店,我帶你去吧。”“不用不用,謝謝!”咳,酒能驅散我心頭的哀傷與寂寞嗎?
“話說清明節”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 2
清明節的人文精神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我國傳統節日的形成與24節氣有關。記載了24節氣的先秦古籍《逸周書·時訓》中說到:清明之日,桐始華。這里記載的節氣不等于節日,節氣是季節時序的標記。而清明節氣的重要特點是冬季即將過去,而春天已經降臨。這個時候人的活動要與物候相對應,將社會活動的節律與自然的時間進程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大約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學術界認為清明節的起源與寒食節有關。關于寒食節的起源有各種說法,有的學者認為由紀念介子推起,推而廣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后來,由于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日子接近,而寒食節是民間禁火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唐玄宗在公元732年頒布詔書曰: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現在寒食節在某些地區已經消失,而清明節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節日流傳至今。我國的傳統節日都有貴人倫、重親情的特點,春秋祭祀,以時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們春祈秋報的心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祭祖敬祖的傳統,這種傳統已經積淀為一種民俗文化心理,成為人們的集體意識。
清明節的習俗又與現在消失了的節日上巳節有關。農歷三月三日的上巳節有兩個活動內容:一是人們在春天到來之時到野外踏青嬉戲;一是招魂續魄,召喚親人的亡魂,也召喚自己的魂魄回歸。隨著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節演變成了春游,上巳節消失了,這個文化因子在清明節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人們在節日里踏青郊游,盡享春光。或家族合歡,或交友團聚,總之在密切人與人的關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節的另一項民俗活動是插柳,清明節的又一個說法叫插柳節。插柳有多種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門楣上,有的戴在頭上。民間有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 清明不插柳,紅顏變皓首的說法。柳枝插在門楣上,其文化含義在于辟邪除災,民間認為這樣做是圖個吉利。另外柳枝插在門楣上,還有意味著家庭興旺的文化含義;而把柳插在頭上,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駐。中國人喜柳愛柳,柳樹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
我國傳統的節日不僅在節氣的選擇上與自然界的變化合拍,而且人們的活動也適應季節、氣候、物候的變化。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傳統節日又一主題。
經過歷史的演變,現代的清明節主要的民俗活動是掃墓和植樹。這是傳統繼承中的變異。但是無論如何變異,都存在著古老的`文化因子。農歷節日及其習俗是幾千年文化積累的結果,民眾習慣用它們來表現自己心中的價值,走過有意義的人生歷程,這種價值與文化形態的契合是很難改變的。清明節是中國民眾共享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保護和弘揚清明節文化,可以增加民眾的文化認同意識,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財富。
1.下列不能體現清明節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一項是 ( )
A.將社會活動節律與自然的時間進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B.在清明節,人們祭拜自己的祖先,體現了貴人倫、重親情的特點。
C.清明節繼承了上巳節的一些傳統,人們在清明節踏青郊游,盡享春光。
D.在現代生活中,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和植樹。
2.下列關于清明節起源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
A.清明節的起源不僅與寒食節有關,而且與古代已消失的上巳節有關。
B.清明最開始是一個節氣,后因與寒食節日子接近,而漸漸合二為一,形成了一個節日。
C.清明節起源于寒食節,由紀念介子推開始,推而廣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
D.古人在插柳節那天在門楣和頭上插柳祈福,這一習俗也是清明節的起源之一。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清明之日,桐始華,古籍用極為簡練的文字說出清明的節氣特點。
B.人們喜歡在清明節時到野外踏青,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C.古人常在農歷三月初三那天到野外招魂續魂,后演變成踏青郊游,上巳節因此消失。
D.在現代社會,那些積淀著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需要得到進一步的保護,使之成為我們共同的精神財富。
答案:
1.A
2.B
3.C 答案解析: 1.
試題分析:A項:不能體現人文精神,與題干不符。
2.
試題分析:A 項,原文是清明節的習俗與上巳節有關。C 項,原文是清明節的 起源與寒食節有關 插柳是清明節的民俗活動之一,而不是起源之一。 起源與寒食節有關。D 項,插柳是清明節的民俗活動之一,而不是起源之一。
3.
試題分析:C項:踏青和招魂續魄是上巳節的兩項活動內容。
【“話說清明節”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話說成長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09-27
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試題及答案09-27
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09-24
綜合性的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09-25
蘋果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09-27
關于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09-27
水滸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09-27
短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09-27
綜合性的學習活動試題及答案參考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