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法理學試題及答案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試題,試題是命題者根據測試目標和測試事項編寫出來的。大家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是好試題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法理學試題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法理學試題及答案
一、填空題
1、法的創制,包括對現行法的制定、______和廢除。
2、國家創制法的兩種方式是___和認可。
3、規范性法律文件系統化的三種方法是法典編篡、法律匯編和_____。
4、在我國,狹義的立法僅指全國人大及_____其制定法律的活動。
二、判斷題
1、國家機關制定的法律文件并不都是法的淵源。
2、未經正式公布的法律是無效的。
3、法的制定是統治階級將自己的意志上升為法律,變成國家意志的基本方式。
4、我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這里所說的法律是指廣義的法律。
5、判決書、逮捕證、公證書都屬于規范性法律文件。
6、法一經立法機關依法定程序通過之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7、違反法定程序而制定出來的規范性文件有的可以具有法律效力,有的不能具有法律效力。
8、狹義的法律僅指全國人大所制定的法律。
三、單項選擇題
1、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依據法定權限和程序制定法律的活動,稱為〔 〕。
A、法規匯編B、法典編纂
C、廣義的立法D、狹義的立法
2、我國立法程序中,憲法修改草案需以出席全國人大會議的全體代表的〔 〕以上的多數通過。
A、三分之一B、五分之三
C、二分之一D、三分之二
3、地方性法規制定出來后,還必須報〔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備案B、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C、國務院備案D、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4、法的制定是〔 〕。
A、統治階級政黨的特有活動
B、統治階級的一般活動
C、國家的專有活動
D、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共有的活動。
5、非規范性的決議、決定、命令是適用有關法律的文件,它〔 〕。
A、屬于法律B、不屬于法律
C、屬于行政法規D、屬于司法解釋
6、國家制定的法律一般是指〔 〕。
A、成文法B、不成文法
C、習慣法D、判例法
7、在我國的立法程序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步驟是〔 〕。
A、提出法律案B、審議法律案
C、通過法律案D、公布法律
8、下列哪一種文件屬于規范性法律文件〔 〕。
A、民法通則B、營業執照
C、判決書D、逮捕證
9、立法體制是指〔 〕。
A、依照法律規定的立法權限的劃分
B、立法技術
C、立法措施
D、立法規劃
10、立法程序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意義在于〔 〕。
A、防止公民的非法行為
B、避免執法機關的違法行為
C、防止黨派團體的非法行為
D、意味著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在嚴格遵守法定程序時才能立法,從而才能保證立法的質量
四、多項選擇題
1、法的制定是〔 〕。
A、將統治階級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
B、將統治階級意志轉化為全社會統一的意志
C、將統治階級意志奉為法律
D、將統治階級意志規范化、法律化
2、我國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則有〔 〕。
A、民主原則
B、法治原則
C、科學原則
D、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
3、在我國,狹義的立法包括〔 〕。
A、全國人大制定基本法律的活動
B、全國人大常委制定和修改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的活動
C、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一定條件下對基本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的活動
D、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發布任免決定的活動
4、下列法律文件不能作為法的淵源的有〔 〕。
A、規范性文件B、判決書
C、委任狀D、逮捕證
五、名詞解釋
1、立法
2、立法體制
3、立法程序
4、立法技術
5、授權立法
六、簡答題
1、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簡答我國現行立法體制的特點。
3、我國立法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附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修改2、制定
3、法律清理4、常委會
二、判斷題
1、ü 2、ü 3、ü 4、× 5、×
6、× 7、× 8、×
三、單項選擇題
1、D 2、D 3、B 4、C 5、B
6、A 7、C 8、A 9、A 10、D
四、多項選擇題
1、A、C、D2、A、B、C3、A、B、C
4、B、C、D
五、名詞解釋
1、立法,也稱之為法的制定,通常是指一定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種專門性活動。
2、立法體制,是指一個國家哪些國家機關有權制定、修改、廢止法律和其他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度,其核心是立法權限的劃分問題。
3、立法程序,是指一定的國家機關制定、修改和廢除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定步驟和方式。
4、立法技術,是指在法的創制活動中所應體現和遵循的有關法的創制的知識、經驗、規則、方法和操作技巧等。
5、授權立法:是指立法機關在其制定的一項原則立法中,規定將某些具體立法授予行政部門、專門設立的機關或司法部門。
六、簡答題
1、我國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則有:〔1〕立法的法治原則;〔2〕立法的民主原則;〔3〕立法的科學原則。
2、我國現行立法體制的特點是:〔1〕立法體制是一元的,國家立法權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行使。〔2〕立法體制具有多層次性,即在中央統一領導下,中央和地方在立法權限上有所劃分。〔3〕只有一個立法體系,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
3、我國立法的基本程序有:法律議案的提出,所謂法律議案,又稱之為法律案,是指依法享有立法提案權的機關或個人,向立法機關提出的制定、修改或者廢除某項法律的正式提案,正式提議;法律案的審議,是指立法機關對已列入議事日程的法律案進行正式的審查和討論;法律案的通過,是立法機關對法律案表示正式同意,使之成為法律,這是在全部立法程序中具有決定意義的程序;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機關和國家元首將已經通過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予以正式公布,它是立法的最后一道程序。
法理學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在解釋法的本質問題上,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觀點,在世界各國幾乎都是(B)
A、正義論
B、神學論
C、權力論
D、社會論
2、從實質上看,正義是一種(B)
A、客觀真理
B、觀念形態
C、外化的意識
D、固化的客觀標準
3、當代美國哪位哲學家論述了社會正義和個人正義之分以及實質正義和形式正義之分?(A)
A、羅爾斯B、華盛頓C、邊沁D、林肯
4、構成法律部門最基本的細胞是(D)
A、法律制度B、法律體系
C、規范性法律文件D、法律規范
5、把法的規范作用劃分為指引作用、評價作用、教育作用、預測作用和強制作用的劃分方法,是按照法的(A)
A、行為的主體不同B、法律調整的范圍不同
C、立法意圖的不同D、行為方式的不同
6、我國社會主義法的作用以下列哪項為核心?()
A、國家的根本任務B、階級統治
B、抵御外來侵略D、經濟建設
7、法的歷史類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產力發展的要求B、階級矛盾不可調和
C、社會革命力量的推動D、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規律
8、劃分法的歷史類型的標準是()
A、法律調整的對象和方法
B、法的效力和法的地位
C、法的形式和歷史傳統
D、法的經濟基礎和階級本質
9、對法進行普通法與衡平法劃分的是()
A、英國B、日本
C、德國D、中國臺灣省
10、資本主義法律與以往私有制社會的法律存在著()
A、沿襲關系B、補充關系C、繼承關系D、改造關系
參考答案:6、A 7、D 8、D 9、A 10、C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法治等于法制
B、法治代表著一種法律精神
C、法治是民主的法制模式
D、法治是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
12、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法律跟不上改革需要的現象,其原因主要在于()
A、改革進程大大快于法律的制定
B、改革的漸進性與法律的穩定性之間的矛盾
C、我國法制建沒速度太慢
D、政策在改革過程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13、“違法必究”的含義是指()
A、對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必須予以追究
B、對國家工作人員違法必須追究
C、對任何違法的行為,都必須依法追究
D、對刑事犯罪必須追究
14、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我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消極因素?()
A、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主義教義B、輕視法律的作用
C、重視道德教化D、法即是刑
15、當今世界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的是()
A、改革B、開放C、科技D、網絡
參考答案:11、A 12、B 13、C 14、B 15、C
16、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制定的根本指導思想是()
A、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B、密切聯系群眾
C、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D、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基本路線
17、國家創制法的兩種方法是()
A、制定新法與沿用舊法B、制定和認可
C、制定國內法和締結國際公約D、制定和解釋
18、下列屬于不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機關的是()
A、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B、北京市順義區人民代表大會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D、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
19、把法律劃分為國內法和國際法的依據是()
A、法律效力范圍不同B、法律關系的主體不同
C、法律地位不同D、法律規定內容不同
20、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的淵源不包括()
A、經濟特區法規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B、法律
C、軍事法規D、判例與習慣
參考答案:16、D 17、B 18、B 19、B 20、D
21、我國法律體系科學性和合法性的保證是()
A、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思想
B、以中國國情和憲法為依據
C、實事求是
D、吸收外國先進立法經驗
22、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必須遵守()
A、憲法B、刑事訴訟法
C、民事訴訟法D、行政訴訟法
23、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適用的機關是()
A、各個國家行政機關B、司法機關和國家的授權機關
C、黨的各級機關D、所有國家機關
24、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包括()
A、主體、客體B、權利和義務
C、主體、客體和內容D、主體、權力和責任
25、下列哪項屬于公民義務的是?()
A、公民向國家納稅的義務
B、子女贍養父母的義務
C、債務人履行債務的義務
D、拾取他人遺失物的人向遺失物所有權人交還該物的義務
參考答案:21、B 22、C 23、B 24、C 25、A
26、行政處分適用的對象是()
A、全體公民B、法人
C、國家機關工作人員D、社會組織
27、依法剝奪公民的政治權利屬于()
A、民事責任B、行政責任
C、刑事責任 D、政治責任
28、我國司法解釋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和()
A、司法行政機關的解釋
B、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解釋
C、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解釋
D、國務院法制局的解釋
29、我國婚姻法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對其中“子女”的含義()
A、限制解釋B、擴充解釋
C、字面解釋D、系統解釋
30、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內容可以概括為法律上的監督和()
A、紀律上的監督B、政治上的監督
C、工作上的監督D、重大決策事項上的監督
參考答案:26、C 27、C 28、C 29、A 30、C
二、選擇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法的消亡條件是()
A、實現單一的全民所有制
B、實現“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C、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
D、在全世界范圍內消滅階級和剝削階級
E、世界各國達成取消法律的協議
32、社會主義法的制定與實施可能()
A、適應經濟規律,對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
B、改變經濟規律
C、不適應經濟規律,對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
D、創造經濟規律
E、引導經濟按照經濟規律發展
33、高技術領域立法的顯著特點在于()
A、現實性B、時代性
C、前瞻性D、易變性
E、預見性
34、一劃分部門法的原則應該包括()
A、合目的性原則B、從實際出發原則
C、適當平衡原則D、相對穩定原則和重點論原則
E、辨證發展原則
35、在我國,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主要可以概括為()
A、責任法定原則B、公正原則
C、效益原則D、平等原則
E、類推原則()
參考答案:31、ACD 32、ACE 33、CE 34、ABCDE 35、ABC
三、名詞解釋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法律后果
37、法律的預測作用
38、法的創制
39、專屬權
40、法律制裁
參考答案:
36、法律后果,一般是指法律對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賦予的某種后果,包括肯定性和否定性法律后果。
37、法律的預測作用,即依靠作為社會規范的法律,人們可以預先估計到他們相互間將如何行為。
38、法的創制,即具有立法權的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制作和規定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
39、專屬權,即只能屬于特定人所有,不能轉讓與他人的權利。
40、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國家機關對違法者依其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性懲罰措施。
四、簡答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41、簡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答:(1)法并不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唯一手段。除了法律之外,還有經濟、政治、行政、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習慣、傳統、輿論等手段可以調整社會關系。
(2)“徒善不足以為證,徒法不足以自行”。即使是制定得很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適的人正確地去執行和適用;還需要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支持;法律的實現必須要有相應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條件的配合。
(3)法律的抽象性、穩定性與現實生活的矛盾,不可能制定出永久適用于具體多變社會現實的法律。
(4)法律所要適用的事實無法確定,確定事實是適用法律的前提,如果確定事實在客觀上根本不可能,則制定這種法律必然無法適用。因此,法律不是萬能的,否認法律具有局限性的觀點是錯誤的。
42、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資產階級國家的法律在經濟領域中起著許多新作用、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法律在經濟領域中起著許多新的作用,主要有:
(1)以法律手段支持和調節私人企業活動、直接、間接地影響私人資本主義的產生、流通和分配的全過程。
(2)以法律手段調節各個經濟部門之間、社會團體之間的矛盾。
(3)法律規定國家直接經營企事業,實行企業“國有化”政策。
(4)用法律手段加強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保護。
(5)法律規定各種福利和服務事業。
(6)以法律促進教育和職業訓練,發展科學、技術等文化事業活動。
43、部門法的特征是什么?
答:首先,一個法律體系的所有部門法是統一的,各個部門法之間是協調的。其次,各個部門法又是相互獨立的,它們之間的內容是相異的。第三,各個法律部門的結構和內容基本上是確定的,但又是相對的和變動的。第四,部門法既有客觀基礎,也有主觀因素,是主客觀結合的產物。
五、論述題
(本大題共2小題,第44小題13分,第45小題14分,共27分)
44、為什么說法律關系屬于思想社會體系?
45、簡述社會主義民主和資本主義民主的區別與聯系。
參考答案:
44、答:(1)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所結成的權利一義務關系或權利一義務關系。法律之所以是一種思想關系而非物質關系,就在于它的形成和實現,都要通過人們的意志的意識活動。
(2)任何法律關系都是根據法律的規定,由法律確認和調整某種社會關系而形成的。如果沒有相應的法律規定,就不能產生某種具體的法律關系。而法律是國家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意識的集中體現,任何一種法律關系,必然體現這種意識,即按照這種意識來規定法律關系參加者的權利和義務。所以,法律關系和國家意識分不開,它是國家意識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
(3)每一種法律關系,通常總是要通過其參加者的意思表示而發生。例如,購銷、借貸、租賃、贈與、遺囑繼承等,都必須有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才能產生某種具體的法律關系。一切法律關系,無論其形成時是否通過其參與者的意思表示,但在實現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時,都要求該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做出相應的意思表示。
(4)在具體的法律關系當中,當事人的意志要受到法律的制約。如果法律關系的參加者違背法律規定,那么這種法律關系不僅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其結果可能導致因違法而產生的法律后果。因此,當事人的意志必須符合國家意志,才能構成合法的行為。
45、答: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民主,是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和政治制度。其與資本主義民主的區別主要是:
(1)社會主義民主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民主,是全體人民的、絕大多數人的民主,是對人民民主和對敵專政的統一,其本質和核心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而資本主義民主實質上是少數人即主要生產資料占有者的民主。
(2)社會主義民主是具有廣泛內容的民主,而資本主義民主一般是不包括經濟民主和社會民主的,其政治民主的范圍也不如社會主義政治民主的范圍廣泛。
(3)社會主義民主是有物質保障的民主、實事求是的民主,而資本主義民主主要是掌握社會主要財富的少數資本家的民主,工人所享有的法定權利因為沒有物質保障而無法實現。
(4)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形式也不同于資本主義民主,我國民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基本形式,既體現了國家權力的高度集中,又保證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高度民主與高度集中相統一的民主,而資本主義民主則采取分權制、議會制形式。
二者的聯系主要是:社會主義民主是從資本主義民主那里發展來的。資本主義民主反映和維護并適合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的種種做法和形式,資本主義民主在幾百年間所形成的相當完備的體制和運行機制等,對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可以提供許多啟示,有的還可以為社會主義提供借鑒。社會主義民主較資本主義民主雖有較大進步,但還未盡善盡美,還有一個從不完善到完善的發展過程。
法理試題練習
一、填空題
1、中國古代法的古體字是_____。
2、西方法學中的兩大傳統法概念是____和實在法概念。
3、對西歐中世紀的神權法概念系統化的代表人物是____。
二、判斷題
1、中國古代的古體法概念采用的是神明裁判方式。
2、中國古代古體法概念的主要內容是賞。
3、中國古代漢語中的“法”字和“律”字一開始就是連在一起使用的。
4、西方法學中的自然法概念以實證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思想基礎。
5、神權法概念從性質上來看是一種神學的自然法概念。
6、西方法學中的實在法概念以人性、理性、社會性作為自己的思想基礎。
7、現代意義上的法與法律概念是從中國古代的法字和律字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8、廣義的法律指的是整體或抽象意義上的法律。
9、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中,法律一詞是在狹義上被使用的。
三、單項選擇題
1、中國古代的古體法概念以〔 〕這一事物作為自己的標準。
A、水 B、尺寸
C、繩墨 D、禮
2、在中國古代,改法為律的代表人物是〔 〕。
A、李悝 B、管仲
C、商鞅 D、韓非
3、西方法學中的實在法是指〔 〕。
A、用哲學的觀點分析法律
B、現實國家制定的法律
C、神法 D、理性
4、法律〔 〕。
A、等同于法
B、是法的最一般形式
C、是法的特殊形式
D、是法的習慣性用語
5、狹義的法律是指〔 〕。
A、特寫或具體意義上的法律
B、抽象意義上的法律
C、整體意義上的法律
D、各部門法律規范的總和
6、歐洲大陸各國民族語言中廣義的法律一詞,除指法外,還兼有〔 〕的含義。
A、法律規范 B、權利
C、平等D、自由
四、多項選擇題
1、中國古代《說文解字》在對古體法字注釋時,認為其是〔 〕。
A、刑也B、興功懼暴
C、平之如水 D、觸不直者去之
2、在西方法學中信奉自然法思想的學派有〔 〕。
A、斯多葛派 B、古典自然法學派
C、新自然法學派 D、分析法學派
3、西方的社會法學派特別強調對法的〔 〕進行分析與研究。
A、規范性質 B、社會目的
C、社會作用 D、社會效果
五、名詞解釋
1、法2、法律
3、法律的規范性 4、法的概括性
5、法的可預測性 6、自然法
7、實在法
附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灋 2、自然法 3、托馬斯阿奎那
二、判斷題
1、ü 2、× 3、× 4、× 5、ü 6、× 7、× 8、ü 9、×
三、單項選擇題
1、A 2、C 3、B 4、B 5、A 6、B
四、多項選擇題
1、A、C、D 2、A、B、C 5、B、C、D
五、名詞解釋
1、法,是一個復雜而有歧義的概念,通常是指一定社會的國家制定和認可的法律規范、法律原則、法律制度等的總和。
2、法律,是法的一般表現形式,有廣狹二義,指的是一定的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各種行為規范的總和〔廣義的法律〕,或者是某種特定的規范性文件〔狹義的法律〕。
3、法的規范性,是從法律規范中延伸的一種特性,指法規定了可以,應該或不應該行為的范圍,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了一種模式,標準或方向。
4、法的概括性,是從法律規范中延伸的一種特性,指法的對象是一般的、抽象的人,在同樣的條件下可以反復適用,而不是僅適用一次。
5、法的可預測性,是指由于法的存在,人們事前就可預見到自己與他人的行為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有無法律效力,以及會產生什么法律后果。
6、自然法,是西方法學的傳統概念之一,指的是對現實國家的法律具有指導作用的各種價值信念與價值準則的總和。
7、實在法,是西方法學的傳統概念之一,指的是任何歷史時期內由現實國家制定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法理學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曾經指出:“邦國雖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遵循,仍然不能實現法治。”
A、柏拉圖
B、龐德
C、韓非
D、亞里士多德
2、十五大報告申明依法治國要從〔 〕方面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貫徹和實施。
A、制度
B、制度和法律
C、教育
D、道德
3、從歷史上看,法治國家在〔 〕才出現的。
A、近現代社會
B、資本主義社會
C、封建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4、我國〔 〕通過憲法修正案,明確在《憲法》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A、八界人大一次會議
、八界人大五次會議
C、九界人大一次會議
D、九界人大二次會議
5、“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訂得良好的法律。”這段話是由誰闡述的?〔 〕。
A、馬克思
B、恩格斯
C、列寧
D、亞里士多德
6、在我國,“法制”一詞的最早用法見于〔 〕。
A、《禮記》
B、《尚書》
C、《商君書》
D、《左傳》
7、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在〔 〕報告中提出的。
A、十二
B、十三
C、十四
D、十五
8、在西方學說史上,最早論述法治問題的學者是〔 〕。
A、亞里士多德
B、柏拉圖
C、盧梭
D、孟德斯鳩
9、下述觀點中,屬于法治論的是〔 〕。
A、“道之以德,齊之以刑,有恥且格”
B、“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C、“不務德而務法。”
D、“賢人政治”
二、多項選擇題
1、社會主義民主對社會主義法制的影響是〔 〕。
A、社會主義民主的存在決定著社會主義法制的存在
B、社會主義民主的性質決定著社會主義法制的性質
C、社會主義民主的內容決定著社會主義法制的內容
D、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程度決定著社會主義法制的發展程度
2、從動態的角度看,法制包括〔 〕。
A、立法
B、執法
C、守法
D、法律監督
3、近代以來的法治概念的內容包括〔 〕。
A、法律至上和法律公開
B、依法行政和司法獨立
C、保障權利和自由
D、實行“正當程序”
4、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五次代表大會提出〔 〕。
A、依法治國
B、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C、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D、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
5、在我國和西方國家歷史上關于法治和人治之爭有〔 〕。
A、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儒法兩家的不同觀點
B、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不同觀點
C、17—18世紀西方資產階級先進思想家反封建專制時所提出的法治觀點
D、我國古代的守舊派與革新派的不同觀點
6、1999年我國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根據憲法這一規定,下列關于“依法治國”的表述,有哪些是正確的或適當的?〔 〕
A、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B、依法治國的最終目標在于實現形式意義的法治
C、依法治國要求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
D、依法治國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
三、名詞解釋
1、法制現代化
2、法治
四、簡答題
1、十五大報告在依法治國問題上有哪些重要論述?
2、歷史上法治論者與人治論者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簡述法制與法治的區別與聯系。
4、簡述法治國家的概念。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 2、B 3、A 4、D 5、D
6、A 7、D 8、A 9、C
二、多項選擇題
1、A、B 、D 2、A、B 、C、D 3、A、B、C、D
4、A、C、D 5、A、B、C 6、A、C、D
三、名詞解釋
1、法制現代化,是指一個國家和社會伴隨著社會的轉型而相應地由傳統法制向現代型法制轉化的歷史過程。
2、“法治”是和人治相對而言的一種治國方略,其基本的意義是依法辦事,并由此形成國家或者社會的良好法律秩序狀態。
四、簡答題
1、十五大報告對依法治國問題的論述大體上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強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除上述基本方略外,又指出依法治國的撒個必要性:即發展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闡述了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基本路線、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改革,國體與政體以及精神文明等個的緊密聯系。
(4)明確提出了我國依法治國的定義。“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一定義劃清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與西方國家法治的原則區別。
(5)重申了法治在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加強宏觀調控方面的作用。
(6)對近五年中法制建設的成績與不足作了全面評價。
(7)又提出了今后立法、執法、司法、法律監督和普法教育方面的工作要求。
2、第一個主要分歧是,治理國家主要依靠什么?是法律還是道德?人治論者認為國家主要應由具有高尚道德的圣君、賢人通過道德感化來進行治理。法治論者則認為主要應由掌握國家權力的人通過強制性的法律(實際上指刑法)來治理。第二個主要分歧是,對人的行為的指引,主要依靠一般性的法律規則還是依靠針對具體情況的具體指導。人治論者強調具體指引,法治論者則強調一般性原則。第三個主要分歧是,在政治制度上應實行民主還是專制?法治論者主張民主、共和政體(包括君主立憲),人治論者主張君主制、君主專制或寡頭政治。
3、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任何一個國家只要存在法律,就存在法律制度。很顯然,法制也是一個法治國家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制被形象概括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然而,法制并不等同于法治。法治首先要求的應該是一種好的法律制度,即不僅指定一部好的法律,而且法律又可得到相當好的實施。其次,法治要求是依法治國,而非以法治國,前者強調法律的權威性,后者則強調法律的工具性。再次,法治要求人民遵從法律辦事,而非為了辦某些事情改變或設立法律制度。
4、法治國家是與專制國家對立的。法治國家是依法治國所形成的理想狀態。在當代社會主義中國,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理性、文明、秩序、效益與合法性的完美結合。據此意義,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或法治社會的基本標志應當是:社會生活的基本方面和主要社會關系均納入法律(制度及程序的)軌道,接受法律的治理,而法律是建筑在尊重民主、人權和潛能,保護和促進經濟增長、社會公平、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的基礎之上,就是說法治之治是良法之治;凝結著人民公意的憲法和法律高于任何個人、群體和政黨的意志,有至上的效力和最高的權威;國家的一切權力根源于法律,而且要依法行使;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因性別、種族、膚色、語言和信仰等特殊情況而有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差別,非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差別只應與職位相連,而職位對一切人開放;凡是法律沒有禁止的,都是合法或準許的,每個人只要其行為不侵犯別人的自由和公認的公共利益,就有權利(自由)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動;公民的權利、自由和利益機會非經正當的法律程序和充足的理由不受剝奪,一切非法的侵害(不管是來自個人或國家)都能得到公正、合理、及時的補償。
【法理學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法理學試題及答案11-01
法理學試題及答案10-09
法理學試題及答案解析10-17
法理學試題及答案8篇(薦)10-18
《法理學》試題06-13
《法理學》試題12-02
關于法理學試題06-07
語文試題及答案04-04
護理試題及答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