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業實習報告匯編7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聞專業實習報告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 篇1
一次在和曹騎士(曹筠武老師)、嘉欣吃面的時候,聊起了各自的大學。嘉欣說去過武漢大學,那天看到的都是垃圾。我很不服氣地反駁道她一定是走錯了,或者至少是看錯。幾番爭論下來,雙方貌似也都沒什么辦法說服對方。最后都被曹騎士嘲笑說:“真的還是小孩子,都說自己學校好”。其實說自己學校好的不光是小孩子,這樣的小孩子長大了也還是要說自己學校好的。因為我們在這里成長,這生活過的一草一木便是最親切的。
當時我就想說,現在不允許別人說自己學校壞話的人,將來走出去理所當然也會說南周是個好地方。成長身體的地方是哺育之所,塑造靈魂的地方則是神圣之地。
南方周末是我心目中的圣地。并不是因為她有多么強大的力量,恰恰相反,她經常背離我們的期許——很無力,就像《生于1984》里說的,有時候只是證明著“我們相互關注著,我們沒有被拋棄”,而卻難以改變任何東西。但越是無力,這狀態便彌足珍貴。我們時常哀其不幸,恨不得她真的有通天的能量,可以說出自己所有想說的話;我們有時也怒其不爭,對于追求理想的人們,眼下的情況,似乎總不那么理想。追求理想的人就是這樣,背起行囊走在路上便是他們的全部生活,能夠達到的應許之地或許就不成其為應許之地,因為停下了腳步,理想便隨之而終。海鵬老師說,我們不能永遠年輕熱淚盈眶,但永遠對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懷有鄉愁。
富士康的一個月,帶給我如此之多的成長,我從未想到,我的文章可以讓老師夜不能寐,幾欲淚流。那些轉變與思考之前已有提及,在此不再贅述。之前我會寫擦鞋稿,會寫學生稿,也會寫自己文青式的小怨念,而一旦想到要為這張報紙工作,并把它們印成鉛字,所有的沉積便都來自編輯部里那一份份或油墨香未散或泛黃的紙張里。從01年的南周一直讀到當下,她的啟示很簡單,做一個忠實的記錄者,并不放棄對一個美好世界的希望,以達致“他日有人要來知道中國的歷史,定要來翻檢我們的報紙”。有時候堅持這些令人極為痛苦,可是一個曾在南周實習的師姐告訴我說,除了真誠和善良,她不知道還可以怎樣走下去。
富士康之后的一次評報會上,老實說我完全懵在了大家的掌聲中,就像一個凡人闖入了奧林匹斯山,言不能自已。坐在編輯部里,除了能經常吃到罰款買來的零食之外,還能聽到諸神之激烈爭辯,作為一個凡人,誠榮幸之至。
廣州大道中289號,在這棟老舊的高樓里幾乎可以看到當今中國傳媒的所有形態:市場化前沿的黨報,全國性擴張的都市報,高端化經營的周刊,信奉專業主義的財經雜志……還有一份周報,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南方周末。從“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到“在這里,讀懂中國”,在這個連章魚保羅也無法準確預知的全世界最復雜的媒體環境中,她有所堅持。她的樓頂上有一個不算很奢華的紅色燈箱,但是每到黑暗降臨時,它格外明亮。
亨利·魯斯的教堂在近70年間櫛風沐雨,傳到中國,顯然已變了模樣。可毋庸置疑的是那仍是一所教堂,守衛她的人們拾起哪怕一瓦一礫,構建他們心中的圖景。
南周所告訴我的是,大教堂,她塌不了。謝謝,就像你們知道的那樣,許多人僅僅缺少一個堅持的理由。
灞橋折柳,終有一別。后會有期。
回望“富士康”:一個“臥底”的“自白書”
此前各媒體已經披露了不少關于富士康撲朔迷離的“內幕”,但連續自殺這個極端的死亡方式仍舊在邏輯與情感上都讓人難以接受。于是編輯部決定派遣記者,以打工者的身份親歷富士康,還原真相。出于年齡上的考量,我有幸成為了最終人選。
去往富士康之前,我從未想過 “潛伏”、“富士康”這兩個關鍵詞會成為我的準記者生涯里的第一次巨大挑戰,可能面對的一切或許都是未知的。然而未知,卻成了讓我前行的最大動力。這次特殊的調查,從4月10日晚踏上前往深圳的列車開始。
從偏見到細節
進入之前,我與幾個在廠內工作了很長時間的老鄉取得了聯系。他們的回答讓我有些詫異,之前媒體上很多的所謂“黑幕”,他們確有聽說,但是涉及層面似乎并不那么廣。例如保安打人,門禁嚴格,稽查苛刻,他們甚至都有自己的一套“化解方法”,就像是在學校里逃避老師的管理一樣,學生們總能各顯神通。那么這樣一個廠區,何以自殺頻發?所以進入前,我最大的擔憂并不在于會面臨多少未知的危險,而是如果廠區里一切正常,根本發現不了什么問題,即便有問題,也只局限在一個很輕的程度與很小的范圍內,難以由此為因,導出自殺之果,那么這篇調查要何以為繼。但是與兩位老師的討論讓我暫時擱置了這種疑慮,因為這種極端結果的接連發生,由結果來看,是不可能沒有原因的,背后必然有某種制度或文化上的原因。我的想象或許還是過于單純了,進去之后只需完整客觀地反映全部細節即可。
經過7個多小時的排隊,一整天的體檢,崗前的教育、分發,我隨那一批的3500多人人一道,最終順利進入富士康開始工作。前三天的工作甚至讓我覺得太過輕松:沒有什么活干,新人不讓加班,工友彼此之間也還不太熟悉,采訪任務也不急于開始。這樣節奏的生活,與調查自殺兩件事,仿佛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我進入之前最擔心的事已然發生了。此時我的“日記”便帶上了明顯的“有色眼鏡”,試圖把每種現象每個細節下一個結論,試圖把員工們的生活狀態往壓力過大、沒有自由、管理制度有問題等等方向上靠,那段時間甚至只要從員工嘴里說出“壓力”兩個字,都能讓我變得無比興奮,我會立即記錄下來。我總覺得在一步一步接近答案。但事實上,真相這個時候卻在遠離。
第一次以“臥底”記者身份與楊繼斌老師碰頭是正式工作的第一個周末。一個酒店十幾層上的咖啡廳,大致說了說工廠里的基本情況,然后望著高樓大廈胡發了一通感慨,很興奮于自己又暫時回到了真實的身份。關于選題,當時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楊老師問到“你覺得這個題是語文題還是數學題”,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語文題”,也許是因為我還并沒有做“揭黑”之類調查的經驗,也許是因為對于環境的一種直覺,我總覺得這一周我看到的東西,即便是戴著“有色眼鏡”往那幾個能逼死人的方向上靠,也顯得牽強無力。但楊老師提示我這應該是“數學題”,一環一環的故事與細節最終要導出自殺的結果,報道才能成形。如果不能建立這樣的邏輯關系,那么這篇調查就是失敗的。當然,一切還在進行中,選題的變化還要看進一步的材料積累,“你也別抱太大希望”。我的作用只是忠實地做好一臺攝像機,與一臺文字輸出機,“有色眼鏡”必須摘下。
既是一臺攝像機,那就不必想太多啦,取景器里是什么景色,帶子上寫入什么內容,關你這機器什么事呢?恩,這樣反倒也輕松自然,每日保持“電力”就好。
這之后的文字已經發生了完全的改觀。每晚發回的文字已經客觀真實,我動用身體上的一切感覺器官,我只求細致與鮮活,而更少或者根本不去考慮調查的結論。工友們開心、幽默、青春、時尚,我也都一一記錄下,甚至有時候篇幅比他們的焦慮、無奈更長。這樣的記錄讓我很安心,因為我只需與看到的真相、感受到的情緒站在一邊。
潛伏:隱匿還是出眾?
為了不在打工者中過分突出,我特地挑選了平日里最不常穿的幾件衣服,讓自己看上去更像個剛從學校出來的打工仔。在小商店里購置日用品時,幾乎全部選的是最廉價的商品。嘴上說的話也一概去掉“對不起”、“請問”、“謝謝”等,唯恐太文質彬彬而受欺負,或是顯得與眾不同。事實證明,這些“隱匿”的方式讓我的生活看上去與他們全無二致,說話的方式改變也讓我不自覺地融入了他們的談話之中。氣場相合,方能聊出更多的信息來。這也成了后來得到不少故事的“語言基礎”。
但是在接下來的采訪中,情況并不那么簡單。采訪大學生時,我要化裝成正在進行社會實踐的大學生,與他們平等地交談;與線長組長交談時,不光要想出讓他們注意到你的“噱頭”(事實證明,只有我說不想干了,他們最會和我談),還需要拿出更多一點的見識來,去與他們探討這個大工廠里基層干部的升遷與前途。當我號稱自己“要離職”而與線長“談心”的時候,他本來是想要留我的,但我完全不關心“我自己”的前途,卻只從他的角度來看這個巨大的工廠:人多,機會少,基層干部壓力大,帶的人流動性太強,出不了成績,就爬不上去——這都是我這些天觀察的結論。他仿佛換了個人,不像和別的有離職意向的員工交談時那種家長式的“教誨”,而是真正談起了他自己的故事。他說起自己的學習經歷,在富士康等一些類似廠里的工作經歷,現在作線長壓力大了,但級別沒動,工資一點也沒漲。最后,連他自己也說“沒辦法,富士康就是這樣的”,“要是情況還沒有起色,也許我也就干到今年年底了”。堅持隱匿,但有需要時也不必害怕“出眾”,極大地延展了我的“潛伏”體驗。我甚至逮住一次占理的機會,直接與另一線的線長發生了爭執,去看最終會怎樣解決。
成功地變換2-3個身份,去與受訪者平等地交談,才是獲得故事最好的途徑。當然,“臥底”期間,兼有的身份越多越危險,所以這種變換最好在后期完成,以防有變。
報道中有關新聞倫理的考量分為兩個方面:受訪者與采訪者。
對于受訪者的名字使用,我們之前的想法是,只要不涉及工人們的負面信息或者隱私,用真名是沒有問題的,這樣做也是出于報道的真實性的考慮。但是報道出來之后,有個別員工不愿意自己的真名出現在報紙上,有關自己的細節被誤讀,現在他面臨著極大的壓力,情緒也十分激動。這是我們所未想到的。
盡管未涉及負面、虛構或隱私情節,且新聞事件的公共價值也很大,但每個人的情感與認知都不一樣,不應該用統一的標準去苛求。在面對預計不到的后果時,個人更信奉“最小傷害原則”。在未經受訪者同意的情況下,還是使用化名進行寫作更為穩妥。如果要增強其真實性,可以在聯絡到受訪者本人,征得同意之后使用真名。所以我們在接下來的一期報紙中就注明了“所用名字為化名”這一點,力求彌補。由是看來,“有不說的真話,但決不說假話”也并非一成不變的,因為真話與假話一樣,可能傷害無辜的人。
進入富士康之前,我與傅劍鋒老師、楊繼斌老師仔細分析過作為“臥底”的我可能出現的風險:其一,被發現真實身份,結果無外乎是開除,問題不大;其二,可能被分配到危險的崗位,此時我所做的就是必須要想辦法調離,或者,放棄這個崗位,再出來排一次隊。最終這兩種情況都沒有發生。但為求穩妥,如果在出發前能夠有一個成文的風險應對策劃,則更為完備,其中可以包括對各種可能的危險的判斷、應對,乃至結束后的心理疏導。
于現在的我而言,我倒希望盡快地揭掉身上的“富士康”這個標簽,它只是我的作品,而我并非它的附庸。一個好記者必須不斷地靠好作品來說話,而不是成為新聞的一部分。但要去掉這個標簽只有兩種方式:其一是停止努力,直到被大家忘掉,這個很簡單;其二是馬不停蹄地再次踏上某輛通往某地的“列車”,走去通往新聞的路上,這個難度更大、更未知。但我由衷希望是后者。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 篇2
在學習了兩年半的理論課程之后,我們新聞系在大三第二學期開始實習,全系的人分為四個方向:甘肅電視臺,甘肅人民廣播電臺,蘭州晚報社,還有一部分是自己聯系實習。我被分配到甘肅電視臺,報道的第一天進行二次分配,我和另為三個同學到了文化少兒頻道,而最后我到的是《視點》欄目組。
《視點》是一檔文化調查性欄目。建立對文化的 “電視解讀話語權”;大家來說話,讓人物的智慧語錄和精確解讀組成一本“新概念”讀物; 釋疑精英人群制造的文化現象,關注文化消費階層的解讀視點;溝通市井文化的時尚表述,詮釋高尚文化的“下凡”事件。通過話語鏈接人間萬物的心靈,讓起碼的人際溝通成為現實,讓各自靈魂的握手成為可能。
實習時間是從 20xx年5月21日開始,20xx年9月底結束的,總共四個月時間。四個月的實習讓我受益匪淺。剛進電視臺聽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做新聞就是要多聽多看多想多感受。當時理解的很淺顯,通過這四個月時間的磨但練,我知道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話所含概的東西很多。所謂多聽多看多感受在我現在的理解,對于新聞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現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質。
從學校到社會的大環境的轉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角色,老師變成領導,同學變成同事,相處之道完全不同。在這巨大的轉變中,我們可能彷徨,迷茫,無法馬上適應新的環境。我們也許看不慣同行之間殘酷的競爭,無法忍受同事之間漠不關心的眼神和言語。很多時候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領導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無關重要的雜活,自己的提議或工作不能得到領導的肯定。做不出成績時,會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領導的眼色同事的嘲諷。而在學校,有同學老師的關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課,很輕松。
“在大學里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參加工作后才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時我在工作只是打打電話幫忙寫寫稿子,幾乎沒用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修改稿件時,我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礎上努力自學盡快掌握有關新聞學的知識。平日里勤動腦、動手、好學多問。
在四個月的實習生活中,明白了許多以往不知道的東西,了解了許多平時學不到的東西,比如新聞作品的信息含量問題:
新聞作品的信息應該豐富而力避蕪雜,這就涉及到了新聞信息的純度問題。編輯人員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些來稿內容豐富卻龐雜無序,必須經過精心的加工才能采用。這樣的稿件,信息含量不小,但是排列無序,有時是幾個方面的內容糅雜交錯;編輯的加工修改,就是要提高稿件的信息純度,使一篇稿件中的信息指向明確,排列有序。新聞信息的另一個衡量指標,是它清晰度。好的新聞作品,應該是要素完整,交待清楚,讓人一讀就能明明白白,了解新聞事實,懂得來龍去脈。而信息清晰度低作品,不僅不利于讀者知曉事實,達不到新聞傳播的目的,還必然降低讀者對新聞作品的信任度。因此,新聞寫作最忌模糊,越是清晰明白的新聞作品,它的信息含量才越高。新聞作品只有被閱讀才有意義,新聞信息只有被接受才能實現它的價值。新聞信息的可接受狀況與接受對象的思想水平、文化素養,與傳播媒體的總體格局直接相關。
作為新聞作品,新聞必須有質量的保證。這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必須符合新聞的定義,即新近發生或將要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情。對一件事情首先要考慮他是不是新聞,是一條怎么樣的新聞。第二,必須從大局出發寫稿件。即這條新聞寫出來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其中影響包括積極的和負面的。要想辦法把新聞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有損于國家、黨和人民利益的新聞堅決不能寫。第三,要體察民情,關注民生,替老百姓說話,辦事,這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新聞。同時,也是一個記者的職業道德所在。第四,必須要有新的突破。現在的新聞無論從題材上還是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創新突破很難,其實不然。很多好的線索好的新聞都隱藏在百姓們關心反映的小事中。報道大量不為人所知的內幕,在內容上進行了突破創新,是很可貴的。
作為身在西部的媒體,我們就要立足于我們的實際,要為西部大開發而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廣播影視是強大的現代化傳媒,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具有傳播迅速、覆蓋面廣、聲畫并茂、感染力強等優勢,很容易被不同層次的群眾接受,有很強的輿論導向功能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廣播影視的這一功能,動員、引導、組織干部群眾自覺投身到西部大開發的洪流之中。
首先,我們在宣傳中要全面準確地闡述鄧小平同志關于東西部共同富裕的“兩個大局”的戰略構想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引導干部群眾自覺地用鄧小平理論武裝頭腦,打開眼界,拓寬思路,明確目標使大家認識到實施西部大開發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舉措。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 篇3
明日就要去《xx晚報》開始專業實習了,此刻心情很激動。尤記得三年前填報高考志愿時,因為對新聞記者這一職業的向往,第一志愿首選了新聞學專業,如今,經過三年的學習,對新聞媒體這一領域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新聞專業理論知識也基本掌握。然而,卻還從以一名新聞記者的身份去親身體驗媒體這個行業。希望在接下來的兩個月的專業實習中,能有很好的收獲。
新聞記者是一個很鍛煉人的職業。就個人而言,我是一個不善于跟陌生人打交道的人,往往過于沉默,尤其是不喜歡走出去,可以說是典型的“宅女”一枚。此次專業實習,能夠讓我以記者的身份深入社會生活進行調查采訪,有了與社會各色群體交流的機會,希望能借此提高自己與人交流相處積極性與能力。
新聞學講究“學以致用”,學到了專業知識,最終還是要學會運用到實踐中。作為一名新聞記者,最重要的是學會發現并報道新聞事件,將所學到的新聞專業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在此次實習中,務必完成實習單位、實習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努力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新聞媒體有著自己的行為規范及準則。希望在此次專業實習中,更加明確新聞行業的實際操作,培養政治敏感性和新聞敏感型,養成正確的新聞價值觀。同時全面了解新聞學基本原理在新聞工作中的具體運用,明確新聞宣傳的政策法規。
新聞線索來源于生活。這就意味著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深入社會、深入群眾,發現、挖掘問題。在實習過程中,我將隨著實習老師深入社會生活,在實踐中提高觀察和認識社會生活的能力,提高自身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為以后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打好基礎。
當然,好的工作成績需要建立在好的工作態度上。此次專業實習,務必完成實習單位、實習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積極配合實習老師,同時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從被動到主動,能夠自己積極主動尋找并提供新聞線索。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 篇4
一、 實習目的:通過這次在黔西南州貞豐電視臺的實習,我不得不承認我的實習更接近于一次獨立學習,而不是一份簡簡單單的工作。這次在黔西南州貞豐電視臺的實習是我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經歷,該臺的工作態度和專業精神讓我更加感受到作為一個記者的使命感和態度。實習期間讓我學到很多,使我受益匪淺。這次實習不僅在專業技術方面,更多的是社會交際和為人處事方面都為我上了堂精彩的課。通過此次實習要充分的把自己在課堂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很好的與實際生活和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為以后自己走上工作崗位打下扎實的實踐和理論基礎。同時在工作中去發現自己的不足和缺點,不斷完善自己提前適應社會,平日里勤動腦、動手、好學多問。
二、 實習時間:20xx年8月1號----20xx年9月14號
三、 實習地點:黔西南州貞豐縣廣播電視臺
四、 實習單位和部門: 黔西南州貞豐縣廣播電視臺,是全額撥款政府事業型單位.電視臺由新聞部,專題部,節目部,廣告部,后期編輯制作部組成,是貞豐縣的信息宣傳部門,貞豐縣黨委和政府的喉舌,貞豐縣宣傳和文化傳播的重要門戶。其中的《貞豐新聞》,是該臺的品牌欄目,網站《金州在線》的合作伙伴。
五、 實習內容及心得
這次能去貞豐廣播電視臺實習,對于我來說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機會。因為對于讀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多實踐。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體運作方式。在一開始到臺里報道的時候,我被分到了電視臺的新聞部實習,在新聞部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時間賽跑。我們一般都是以會議采訪為主,縣政府會議和政務這幾個線條的新聞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負責這些方面的記者漸漸熟悉起來,看多了他們問問題的形式以及會議采訪拍攝的技巧和方法,為以后獨自做采訪,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平時我的工作是采訪幫忙寫寫稿子,修改稿件,在工作期間有許多專業的知識自己感覺在書本上沒學到,因此為了很好的完成工作目標,我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礎上努力自學盡快掌握有關新聞學的知識。平日里勤動腦、動手、好學多問。明白了許多以往不知道的東西,了解了許多平時學不到的東西,具體如下:
(一)、比如新聞作品的信息含量問題:新聞作品的信息應該豐富而力避蕪雜,這就涉及到了新聞信息的純度問題。新聞信息的另一個衡量指標,是它清晰度。好的新聞作品,應該是要素完整,交待清楚,讓人一讀就能明明白白,了解新聞事實,懂得來龍去脈。而信息清晰度低作品,不僅不利于讀者知曉事實,達不到新聞傳播的目的,還必然降低讀者對新聞作品的信任度。及中部斡全景取景,全排,一排中的二,三個進行拍攝而其中的特寫鏡頭中的人物在像機的鏡 頭中所占大小又有許多的學問,在此不便詳述。
(二)、如何制作一條新聞。這部內容不是我的專長,因此只是學了點皮毛而已,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告訴我如何使用這些機器以及這些機器是干什么的,有一點要緊記的是根據新聞稿子來選擇最有代表性的新聞圖片而且圖片的出現時間只需幾秒便可。
六、實習總結:
實習,就像進了社會大熔爐一般,就算在學校是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在社會里自己就像是空氣中一粒微小的塵埃,也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實習這幾個月期間,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為將來自己就業之路做準備。千淘萬漉辛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爐的準備。在經過了幾個月的考驗和鍛煉之后,相信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實習是很吃苦的,尤其是在媒體實習,在這種環境之中我深深的感到了未來的就業壓力,不學就要被淘汰,競爭是無處不在,在這僅有的最后一學期之中,要好好的學習理論知識,為將來的工作打好基礎。在本次實習中,同時也暴露出了自
己的一些不足,作為電視臺記者所要攜帶的設備比較多而且雜,要是忘了帶上足夠的電池與磁帶那造成的后果是比較嚴重的,任務完不成是肯定的,同樣挨批也是少不了的,這樣的過失我是犯過幾次的,這就說明我不夠細心,考慮不夠周全,準備不充分,遇事不能冷靜,從容不迫。記者的高寫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對記者采訪成果的紀錄,而我對新聞寫作的各種體裁認識不夠清楚,不能較好地掌握其中的技巧,常導致我無法按要求寫作,給我和老師帶來了許多的麻煩,同時也讓我下決心努力改正錯誤,彌補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過這段時間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在理論聯系實際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在與電視臺領導和同事交流的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技巧與做人的道理。在這里我衷心感謝臺里領導和同事們的不吝賜教與大力支持幫助。謝謝你們!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背景
當今社會,大學生日益泛濫,就業壓力競爭加劇。作為一名大二學子,有必要為踏入社會作長遠規劃,為了將來順利進入職場,必須增加經驗,通過社會實踐提升自己。同時,由于對新聞采訪與寫作有很深的興趣,通過學校教育,已經對其有了一定的新聞理論知識,想通過實習將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在報紙出版的實踐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新聞業務能力。
二、實習經歷
(一)學校暑期實踐小分隊
作為人文學院分團委學生干部,期末考試剛結束,6月30日,我便同學生會一道參加了我院在河海社區太陽城廣場上舉行的晚會。雖然只是作為一名工作者協助完成,但在其中,我也可以以一名旁觀者的身份縱觀整個活動的過程,學到不一樣的東西。通過實踐,我更懂得一臺晚會的成功需要付出很多,更要考慮到方方面面,這對一個人的能力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歷練機會。
這個暑假,我的第二次社會實踐是跟隨校學生會舉行一個“迎省運會,創文明城,共建和諧家園”的送社區文藝晚會。那時,聽說有這么一個活動后,我便積極報名參加了。不求有所榮譽,但求有所鍛煉,有所貢獻。活動負責人安排我和另一個男生合演一個社區指定的關于計劃生育的小品。本來演小品已經是我的弱勢了,從小到大我還從沒演過小品,現在還要上臺公開表演,更有甚者,如今我還要和男生以夫妻身份演這么一個主題的節目,更讓我無從面對了。但是,一想到我當初的信誓旦旦,我就覺得不能放棄,便突破重重阻礙,開始有板有眼地排練了起來。從尷尬以對、無從開口到漸漸可以熟練地講臺詞,從表演生硬呆板到漸漸靈活有生氣,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讓我倍感喜悅,我開始熱愛表演,從而倍加珍惜這次機會。這讓我深深體會到,其實成功首先在于能夠及時抓住每一次機會。
7月2日,我們登上了表演的舞臺。那個晚上,盡管是在室外,天氣悶熱,蚊蟲騷擾,但在社區觀眾面前,我完全忘記了這些,有的只是緊張,還有興奮。輪到我們上場了,我強忍著內心的緊張,只想用心表演,通力合作,然后將最完美的呈現給觀眾,而最終,我們收獲到了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我們這一團隊也獲得了贊揚。我想我做到了!這是我的表演處女作,但又不是一次簡單的表演,而是突破自我、展示自身的一個機會,也是走出校園、立足社會的一次實踐,更是為常州、為社區人民所做的一個小小的貢獻!
(二)報社實習第一天:
暑假經朋友介紹能有這么一次難得的專業實習機會,我倍加珍惜和感激。跟指導老師錢老師聯系了之后,7月5日,我算是正式開始工作了。我以為一般上班都是八點,因此并沒有問老師,這一天早晨六點多起床、八點不到我就到了報社,結果偌大的報社只有寥寥數人,等了將近兩個小時,錢老師終于來了。她親切地告訴我,下次不用這么早的,九點半到就好了。盡管早了那么久,沒什么事做,但我依舊很興奮,因為,于我而言,新的一天即將開始。同我一起實習的還有一位蘇州大學的畢業生徐,她去年暑期就來過,對這里已經很熟了。就這樣,在錢老師的指導下和徐的幫助下,我開始了第一天的實習。
錢老師首先介紹了我們的工作,早晨到時先開電腦,登陸QQ和126郵箱,接收別人發來的稿子并負責整理修改,最后再給老師過目,就算大事告成了,有時還要電話或現場采訪。晚上6點之前,下班了,走之前,錢老師告訴我們明天市一中有個20xx年AFS國際夏令營開營儀式,就交給我們兩個實習生去現場觀看采訪了。那時,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我一直期盼能夠多些機會像真正的記者一樣到外面去體驗采訪,接觸更多的人和事。沒想到機會這么快就來了,感謝錢老師!第一天就這樣不緊不慢地度過,盡管事情不大、不多,但我依舊認真對待,很開心,因為我享受這份經歷,我熱愛這份工作。
第二天:
我們兩個實習生約好九點五十在一中門口見面,誰知途中堵車,一路上我焦急不安,生怕錯過了,還耽誤了徐,結果十點多我終于匆匆趕到。要知道這可是我的第一次“實戰演習”,可不能搞砸啊。在多方打聽問詢之后,終于到達活動現場。該活動是一個國際夏令營開營儀式,常州市教育局、一中的部分領導亦出席了開營儀式,還有來自美國各州的14名交流生。所謂采訪僅僅是同其中的一些外國學生交流,或者是問領導一些報道需要的問題。總的來說,本次采訪還算順利,這可是我第一次作為報社代表,以一個實習記者的身份進行實地采訪,還采訪外國學生。不管怎樣,我還是充滿喜悅的。中午回到報社,就和徐姐開始寫稿了。憑借之前在校寫稿的經驗,以及大家的通力合作,我們很快寫好了稿子。第一次發現寫新聞稿并不是什么難事。寫好后趕緊拿給老師大概看了一遍,她特別和氣地說:“嗯,寫的不錯,我待會簡單改一下明天就發。”那時,我的心里頗有成就感,這是我的第一個果實啊。
而那天下午,錢老師又同報社的另外兩個記者一起去了省常中,采訪該校美國名校班的有關事宜,盡管我在邊上一句話未說,只是陪笑,但是聽著他們的談話,我也覺得十分興奮,也能學到一些東西,這算是我的第二次采訪。不管怎樣,實習第二天十分充實,即使要到處辛苦走動,我也心甘情愿,滿心歡喜。
這一天的采訪讓我對成為一名記者增添了熱情,對實習增添了信心。實習經歷:
實習期間,我有幸體驗了豐富多彩的采訪活動,算是徹底地過了一把“記者癮”。我到市一中采訪AFS國際夏令營、采訪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到省常中采訪“漢語橋”國際中學生中華文化夏令營開幕式、采訪三十年校友聚會活動,還采訪了“打工皇帝”唐駿;到市政府參加全國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到科教城信息學院采訪全國大學生企業經營管理沙盤大賽;到大學城機電學院參加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耿高鵬同學先進事跡座談會等等,由于正值高招錄取之際,我們對常大、江技師、河海等大學的招生辦進行電話采訪,還有對一個老農工黨員向常州航空技校贈畫進行電話采訪,當然還有許許多多采訪經歷,這些經驗成為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然而,實習期間唯一遺憾的是某個周日要到一個鎮上去采訪21項世界吉尼斯紀錄擁有者湯友常。我原本十分期待,誰知那天一大早起床就全身極不舒服,可我不想錯過這次機會就堅持去集合地點了,而在等待去的過程中臉色越發蒼白、胃痛難忍,實在堅持不了,只好放棄了,現在想來真的是萬分遺憾。作為我的第一次專業實習,這些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真切地當了一回記者,體驗了一回采訪,而這同時支撐著我對新聞事業的熱愛。
就這樣,我在《常州日報》實習了五周,盡管出去采訪的機會不是天天都有,但每天都精彩紛呈,收稿、理稿、改稿,寫稿后給老師過目發現不足,訪前細細聆聽老師的囑托,明白哪些是采訪重點,該提哪些問題,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迄今為止,包括獨立寫稿和參與修改整理的稿子已有二十余篇,每次看著報紙上的鉛字,我就像捧著自己的寶貝,興奮不已,感激不已。
三、實習感悟
1、錢老師的人格魅力
第一次到她的辦公室,一眼見到的是辦公桌上堆得又多又高的書籍,散文、小說、人物傳記、時評等,一摞摞真如小山丘一般,那時,我在心里就默默想象著這位老師一定是博文識記、通達睿智之人。果然,錢老師已經在這行干了十幾年了,其多篇新聞稿被評為江蘇省好新聞一等獎,還曾著書《楊守玉傳》,講的是常州老工藝亂針繡創始人的故事,她更是被人稱為常州的“兩支筆”之一,她的才氣自然是讓人尊重,然而,比起她個人,我更佩服她獨特的人格魅力。
一開始經人介紹這位指導老師時,我擔心會是那種盛氣凌人,孤高威嚴的,沒想到她卻十分親切和藹,帶著一副眼鏡,說話輕聲細語,竟看不出一絲架子,一團和氣,叫人整顆心不由自主地放松起來。第一天到時她還囑咐我下次記得帶個杯子來喝水,每天中午領我們去報社食堂吃飯,下午催我們早早回去,竟像一位貼心的姐姐。閑時,還同我們像朋友一樣一起聊天,特別理解大學生暑期實習,給予熱情幫助,開學時也歡迎我們隨時到她那去。
對待工作,她始終敬業勤奮。錢老師的案頭上總是有許多事情要做,除日常基本工作,還有政協分配的一些任務,有時還要參加什么研討會。每天中午吃過飯后,我們兩個實習生會趴在桌上休息一會,而她總是在電腦前不停地敲打鍵盤,忙碌著,直到晚上六點左右,她催我們趕快回去,而自己卻還要留在報社完成任務。
實習期間,錢老師總是盡量給我們實地鍛煉的機會,一有采訪就盡量讓我們去,去之前還向我們解說哪些問題是重點,哪些不需要問,回來讓我們獨立寫稿,然后現場改給我們看,那種關照和理解讓我十分感激。我倒是沒有遇到不少同學所說的實習時無所事事,還要給大家端茶倒水當勞力,真正實踐的卻很少。就在實習結束回去那天,她還笑著說以后有需要可以再來,那時,我心里十分溫暖,能遇到這么好的一個指導老師真是幸運。
錢老師的人格魅力在于她的與世無爭,在于她的心態平和,在于她的悉心幫助,在于她的真誠無私,在于她的認真負責。我想,倘若將來我也踏上新聞事業的道路,我一定要像她那樣。
2、關于記者,關于采訪
這次“實戰演習”對我來說是一次極大的鍛煉,讓我能夠領悟學習,彌補不足。通過這次經歷,我才發現,原來記者并沒有像想象中的那么難,至少在我所在的政教部,在錢老師的帶領下我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每天的工作比較常規簡單,不像搞社會新聞的還要每天出去找素材,找新聞,什么失火的、死人的、中暑的、民事糾紛的,這些都要去現場查看,那么辛苦,有時可能還會遇到危險。而對于采訪,我真正懂得了,其實它并不是我曾經想象的那樣手拿話筒、眼鏡注視著采訪對象有板有眼地問問題,而是可以像朋友聊天一樣那么自然輕松。
記得有一次在報社會議室采訪市外國語學校的兩位老師關于該校學生奪得“20xx國際青少年保護長江水資源綠色行動”環保大賽方案設計江蘇賽區的冠軍這一事情時,我看著錢老師邊像拉家常一樣聊天,邊看資料詢問相關問題,條理清晰,思路清楚,巧妙地在閑談中獲得所需資料,沒有一絲嚴肅與尷尬。這才發現,原來什么都是有技巧的,任何事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卻也沒有那么簡單,只要有技巧,只要有準備,只要有心,就能夠成功。
而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就必須有良好的修養,倘若不是這十幾年的工作經驗積累,不是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又怎么會有如今的成就呢?她的事跡讓我對將來做記者有了憧憬和期待,做一名記者,就該像錢老師那樣做一個專業可敬的人。
3、自我認知
還記得有次在市一中采訪國際夏令營開營儀式,現場有來自美國各州的14名交流生。第一次對外國人采訪讓我十分興奮,但這其中,卻讓我慚愧不已,因為作為一名英語六級已過的大學生,我竟然不怎么聽得懂她們講話,竟要找在場的一名學生做翻譯,這名學生今年大一,此前還現場給領導的講話進行現場翻譯。唉,除了稱贊,更多的是羨慕和慚愧,甚至是自卑。那時,才覺得自己好失敗,那些個證書似乎毫無實際意義,今后要多加努力了。
實習中,我發現對這個職業我十分熱愛,毫不厭倦,即使生病也愿意去采訪,總是在想我將來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么。當然,我發現自己還有不少不足,如膽量不夠,不敢主動發問,采訪技能欠缺,每次訪前要仔細聆聽老師所舉的要提的一些問題,心里這才踏實。
四、實習總結
在一個多月的實習中,我懂得了基本的新聞采訪,體驗了一名真正的記者,自己在大學兩年中學到的一些理論知識,在實踐中也得到了理解和運用,讓我在實踐中更深刻地認識到什么是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怎樣踐行一個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我很感謝這次實習機會,也同樣很珍惜,它將成為我一生中十分寶貴的財富。只是,下次,我希望可以跑跑社會新聞,更能鍛煉人,或者去做一名電視記者。但不管怎樣,對新聞的熱愛我一直憧憬。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 篇6
有幾次電話采訪的經歷,有一次是有個消費者李先生購買了櫥柜,廚柜在使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出現柜門面板變形、人造石臺面斷裂問題,將北京紅星美凱龍世博家具廣場有限公司和廚柜生產廠家北京美嘉賽羅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訴至法院。由于那天時間緊,只能電話采訪,提前我就已經想過,電話采訪不會有什么結果,但我一定要爭取得到有用的信息。給紅星美凱龍的第一個電話打過去了,沒人接,接著打了四、五遍,還是沒人接,但我不甘心就這么放棄,又拿起了電話,電話那頭有了回應。接電話的是個女的,一聽我是法晚的態度一下就強硬了。因為實際中出現過這種當事人態度強硬的拒絕采訪的問題,我不能讓這種事情再發生。我趕緊解釋,心平氣和的說我就是通過法院知道的這件事,并不是那位李先生讓我找的您,我只是想聽聽您方對這件事的看法。聽我這么說,紅星美凱龍那邊的態度慢慢轉變了,我和她聊了半個多小時,從談話中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有時會很為難,因為當事人太過熱情。有一次老師說第二天去安貞法院,是報社的一個同事托咱們組去的,把當事人的電話留給了我。我頭天晚上便與他聯系好了,他說一定要請我吃飯,我婉轉的拒絕了,因為老師說過他要請吃飯千萬別答應給東西千萬別要。第二天中午,他給我發短信,說在旁邊的酒店訂好了位置幾點在那見,我真不知所措了,只好告訴他我手頭有事還沒忙完。下午采訪完,我急忙告個別就走了,我真怕他在請我吃飯。誰知第二天他又發短信說出去喝個咖啡以表示對我的感謝,我只能回我真的有事。沒辦法了,我給老師打電話,問我該怎么辦,老師樂了,說別害怕,別理他了,發短信你別回就行了。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 篇7
學生姓名:謝彬彬
學號:092220070068
專業:新聞學
年級:07級完成日期:20xx-3-31
指導教師:黃丹
新聞學專業畢業實習報告
20xx年2月至3月底兩個月時間,我在《石獅僑報》社實習。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每天在規定的時間上下班,上班期間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謹慎小心。
1實習目的
1.1.通過本次實習使我能夠從理論高度上升到實踐高度,更好的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我以后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初步的知識。
1.2.通過本次實習使我能夠親身感受到由一個學生轉變到一個職業人的過程。
1.3.本次實習對我完成畢業實習報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實習時間
20xx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點上班到12點,下午2點上班到6點。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輕松了。
3.實習地點
福建省石獅市群英北路僑聯商廈7樓
4.實習單位
《石獅僑報》社。
關于《石獅僑報》,由石獅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主管、石獅僑報社主辦,是一份周報,每周三出稿,周四見報,所以,相比日報,就不會那么忙碌與緊張。對于我這個初學者來說也蠻好的,至少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報社里現在的工作人員將近20人,有采編部、廣告部、辦公室、美編部等,雖然比不上大報,但也很不錯了,而且正在向大報靠近。而我實習的部門就是采編部。
5.實習主要內容
5.1."天下英雄皆我輩,一入江湖立馬催。"從學校到社會大環境的轉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角色,老師變成領導,同學變成同事,相處之道完全不同。
實習過程中有件事對我觸動挺大的。當我滿懷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剛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一個同事就問我:"你學什么專業的?"答曰新聞學。"你會寫稿子嗎?寫過稿子嗎?"看著他那一臉茫然與不屑,任何解釋都是多余的,我決定用實際行動證明給他看看。
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我總是不失時機地展現自己,工作中領導安排給我的寫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務,我都認認真真的完成,從來不敢馬虎。工作一兩年勝過十多年的讀書。兩個月的實習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關于做人,做事,做學問。
"在大學里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參加工作后才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時我在修改稿件時,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礎上努力自學盡快掌握有關新聞學的知識。平日里勤動腦、動手、好學多問。
由于住的地方離實習單位比較遠,所以每天8點不到就得起床,留給個人支配的時間更少。我必須克制自己,不能隨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來,而在學校可以睡睡懶覺,實在不想上課的時候可以逃課,自由許多。
5.2.實習,就像進了社會大熔爐一般,就算在學校是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在社會里自己就像是空氣中一粒微小的塵埃,也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實習這兩個月期間,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為將來自己就業之路做準備,千淘萬漉雖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爐的準備。
在我選擇這個專業的時候,我就聽別人說過,這個職業需要很廣的交際圈。這次參加實習以后我真正體會這一點。"人不熟,誰會主動給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廣,哪里有事哪里就會主動打電話找你,這樣就不用擔心丟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這樣一個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開朗、真摯為基礎。我在采訪的時候經常會臉紅,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這樣容易讓采訪對象產生緊張,影響采訪效果。所以接下來我需要加強這方面的鍛煉。
我學過《新聞采訪教程》,里面有個引用"事先有研究、有準備,是采訪深入、效率高的關鍵"。在實際采訪活動中,我深刻感受到訪前準備的重要性。無論是哪個記者老師,在出訪前必定會通過各種手段了解采訪對象。舉個例子:3月15號,是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當時要做這篇稿子的是張記者。但他突然有其他新聞要采,于是叫我去獅城國際廣場采訪消協現場咨詢會。因為接到通知很突然,對這方面的資料沒有準備。所以臨時在網上查了一些相關信息,還好在開幕前趕到了現場。現場咨詢了很多工作人員,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資料,了解了不少事情。那次采訪很成功,有了采訪的側重點,避免了無謂的話題。
5.3后來漸漸多了自己采訪的機會,每次的采訪回來,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幸好記者們都很樂意幫助我,告訴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需要改進,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說,剛開始采訪時,問的問題關聯性不夠強,不夠針對,有時問問題又過于絕對,被訪對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問完一個問題后沒有跟進。這些問題,在課堂上老師都有強調過要避免的,聽的時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時候,經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題目和采訪對象,手忙腳亂,心里緊張得被訪對象回答什么都記不清楚,也無法說按照他們的回答繼續跟進問下去。
后來自己總結的時候,也認為,在實習的過程中,保持平穩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訪對象時,就慌慌張張的。
我們需要在平淡的事實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僅僅要靠平時的磨練,更需要對整個事件的"了如指掌"。況且是周報,無論什么新聞都不能依照日報的樣式那么簡單,而是應該深入調查研究,寫出深度,寫得深刻。
跟張記者學習寫稿的時間并不長,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從我個人觀點看,我們學生在不斷的觀察和學習中,發現一個好的新聞素材不難,難的是筆下的功夫。我在和張記者學習寫稿的時候有這樣一個體會:拿個新聞素材改寫是很順手的。然而當我出去采訪回來要自己獨立寫稿的時候,就有點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哪些方面是該寫進去的重點,哪些方面又是可以舍去的。這是記者的一個"上手慢"問題。所以我覺得需要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
6實習感總結和體會
6.1實習工作的總結
實習過程中點點滴滴和滴滴點點的真實和刻骨銘心讓自己經歷了一個逐漸成熟的心路歷程。知道自己在社會這個大坐標軸上還在原點的左邊,需要加大馬力才能真正成為原點右邊的一份子。
這兩個月的實習,我參與了不同的活動,記者采訪、寫稿、參與策劃等,對領域內的各個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為了更加了解媒體人。最重要的是真實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過這次實習,我感受到了壓力,感覺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要彌補的東西也不少。
我曾經覺得新聞專業沒有什么好學的,尤其疏忽理論知識的學習。現在我發現其實我們新聞人每做一步,當中都有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影子。而且知識面也是必要的。因為無論是采訪,還是采訪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識面和對該行業知識的了解。雖然臨時準備很重要,但是也絕對不能忽視平時準備這樣的一個積累的過程。
6.2實習工作的體會
在整個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對一些采訪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從實習的開始到實習的深入,再到實習的結束,我進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個理想定位,一個今后的計劃打算。努力改變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讓自己適應,讓自己發光。
記者這個行業就像是參加一個馬拉松比賽,很艱苦,獎品再豐厚也只能到了終點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這個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會有人去幫你,是不是能勝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場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給自己一個怎么樣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參考文獻:
[1]《新聞采訪教程》
[2]《華爾街日報》
【新聞專業實習報告匯編7篇】相關文章:
【推薦】新聞專業的實習報告四篇01-19
【精華】新聞專業的實習報告四篇01-10
暑期新聞專業實習證明01-21
新聞專業大學生實習總結01-19
新聞專業實習自我鑒定15篇11-24
新聞專業實習自我鑒定600字01-19
新聞專業實習自我鑒定(15篇)01-19
新聞專業實習自我鑒定三篇01-15
關于大學生新聞實習報告01-22
新聞編導實習報告1500字范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