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致敬2023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手抄報吧,手抄報對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精神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還苦于找不到好的手抄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致敬2023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祭英烈作文
南湖畔,綠柏松林間,朵朵白花寄哀思;祭英魂,烈士雕像前,少先隊員緬先烈。周四上午,行知小學的師生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英雄園舉行祭掃革命先烈的活動。
一面國旗在飄揚,全體師生在吟唱。飄揚,那是一個嶄新的民族;吟唱,祭拜那些獻身的烈士。老一輩的人常常說,國旗為什么是紅的,那是用鮮血當成的!
中國是一塊具有靈魂的土地,中華民族是一個團結的民族,無數華夏兒女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民族的富強,用看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他們是中華的驕傲,他們是中華民族的楷模,他們的功勛與日月同輝,假如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英雄事跡永遠值得每一個人銘記,當然,犧牲的人遠不止這些,他們只是烈士中的一粒沙,他們并不懼怕死亡,在殘忍又無情的戰爭中,支撐他們的是愛國與報國的信念,想到這,我不禁感慨萬千。
而如今,生在和平年代的孩子們享受的是和平安全的環境,這環境是千萬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自然中,白菊怒放,春雨淅瀝,創造出一個蕭瑟的、略帶憂愁的清明節。淡霧、細雨、白菊,像是對你訴說著不朽的史話,它們的語言是無聲的,但心靈是相通的,那情景,一幅幅在腦海浮現。胸前,紅領巾飛揚,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希望,用自己的能力證明,與長眠的革命烈士共撐起一片藍天!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后,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
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節日習俗
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后,寒食節逐漸式微,于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于《清明》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后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于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游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折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郁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
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觀賞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游,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并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后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
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后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游樂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游樂的風
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蕩秋千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牽鉤
“牽鉤”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說春秋時,楚國為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為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凡。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于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后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游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于墳前施放較勝。”
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里,放風箏不但是一種游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征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蕩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傳秋千為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后成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游戲。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后發展成于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秋千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蕩秋千已經是很普遍的游戲,并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于清明蕩秋千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秋千節,皇宮里也安設秋千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
今日的公園和游樂場仍然有秋千,供兒童玩耍。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清明節句子:
1、涼風細雨如心田,攜花帶紙到墳前。回首往事憶當年,世事變遷多悲歡。淚如雨下不能言,跪拜叩首表思念。只愿生者心相連,共享情意度年華。祝清明安康!
2、清明節到了,三天假期,節目多多,任君選擇。可以祭祖掃墓,可以郊外踏青,可以放飛風箏,可以觀山賞水,更重要的是,回家看看父母,珍惜光陰念親恩,孝為先。
3、清明節快到了,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也要抽出空隙問候你:好朋友,忙碌的日子,別忘了保持一顆微笑的心情!祝你天天快樂!
4、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于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5、情深雨蒙清明節,手捧鮮花在墓前。往事歷歷情無限,親人話語在耳畔。可恨蒼天不長眼,害人離分淚漣漣。但愿天國快樂伴,祈禱家人都平安!
6、邁開沉重的腳步,走向墓前;沐浴綿綿的細雨,放聲哭泣;捧起素雅的菊花,沉浸回憶;跪在肅穆的墳前,緬懷情意。清明節到了,愿生者珍惜幸福,逝者永遠安息。
7、清明煙雨總銷魂,黯然路上行人;清明舉步總迢遞,猶記慈眉笑意;清明嫩柳總搖曳,難忘暖語殷切;清明祭祖總相憶,此生情不替。清明謠,思如清風繞。祝清明安康!
8、雨絲如線,串起思念;心香一瓣,縹緲云間;歲月漫漫,漸行漸遠;人生苦短,且走且嘆。逝者當祭,日暮蒼山掩;生者當惜,相伴霞光燦。清明時節,柔風拂面,情思繾綣,把哀思憂傷付諸裊裊青煙;躬耕心田,珍惜眼前,與相親相愛的人好好相伴……美酒一杯傳心意,但愿天國得安寧。紙錢翩翩空中舞,但愿先輩享富貴。焚香禱告發祈愿,保佑親人身體安康幸福臨!
9、清明節到,向你問好:春暖花開,踏青剛好;草木吐綠,領略春意;萬物清新,放松身心;素色著裝,心情明亮;景致雖好,請別過勞;如若有空,記得相邀!
10、清明節,百花香,風景妖嬈齊綻放;去踏青,賞春景,游山玩水心歡暢;柳條長,草長鶯飛春光美;暖風吹,艷陽照,身強體健不感冒;煩惱飄,郁悶消,活力四射人開朗;遞問候,表關心,真心祝福速呈上。祝福你,永安康,吉祥如意萬事順。清明節,祝假期逍遙!
11、清明,是緬懷的時節,舊時的美好,銘記心田,憂傷的過往,莫再糾纏;清明,是踏青的時節,快樂的心情,四處尋遍,煩惱的思緒,拋向云端;清明,是插柳的時節,幸福的柳枝,插滿家園,美好的運道,源源不斷;清明時節,祝你福氣滿枝芽,好運在勃發!
12、清明時節雨來下,天空好比淚嘩嘩。嘆人生短暫,感花前月下。故人已西去,他生再相遇。好景易流失,好花易短時,好人不常在。又到4月4日清明節,請珍惜人生每一秒,愛惜自己心情好,健健康康直到老!
13、人生本是一場戲,主角就是自己。得失進退需謹慎,恪守良知莫放松。快意生活最重要,功名利祿休看重。滄桑正道存心間,遇挫奮力向前行。面對挑戰要勇敢,責任在肩無可避。進退得失須明斷,莫畏非語和流言。開心健康是關鍵,珍惜生活每一天!
14、清明時節踏青,結伴出行,溫馨提醒,唯此短信,無論陰晴,雨具隨行,貴重物品,照看小心,安全第一,謹記在心,放松心情,快樂無垠!
15、替你拂去晶瑩的淚水,讓你的憂愁隨風飄散;幫你撫平受傷的心扉,讓你的傷痛逐漸變淺;送你一句關懷的祝福,讓你的快樂愈明顯。清明時節節愿你無憂!
16、讓風箏飛,飛走憂愁。請踏青去,去除煩惱。把祖先祭,祭走哀傷。將柳枝插,插滿生機。清明時節節至,祝你健康平安,幸福快樂。順風順水,吉祥如意。
17、我不得不承認生命之脆弱禁不起我們再三的考驗,生或死,也許早已命中注定。逝者如斯,生者為此沉寂。沉默,是對死者的敬意。
18、"清明時節又來到,一家老小來掃墓,尊老愛幼傳家寶,中華民族重孝道,隨同親人共踏青,人和自然相依戀,緬懷先賢學感恩,孝敬親賢世代美,放松出游親自然,感恩春天氣象美。
19、楊柳風拂面,陽春雨綿綿,清明節懷念,上墳祭祖先,往事已消散,記憶卻依然,忘卻傷與痛,思念存永遠,又是一年清明愁,思念語不休,愿君珍惜當下,把握現在!
20、想它、盼它、念它,清明小長假快終于到了!快樂不要等!逍遙不要等!休閑不要等!娛樂不要等!我的祝福也不等!嘿嘿,清明假期請客你也不要等喲!
21、清明,萬物清新,盈滿希望,卻也滿載思念,惹人憶古思今。親愛的,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可以思念,但別傷懷,因為希望正是自它而來。
22、清明節是一幅江南的水墨,淡淡煙雨深深懷念,清明節是一杯濃郁的清茶,淡淡滋味深深品味,朋友愿你清明體康身健。
23、清明不是你想過,想過就能過,還要祭祖還要掃墓,總之事還多。郊外踏青走一走,春色清明驅煩憂,一路陽光一路雨,心情清明到白首。
24、清明掃墓三叩首,冥鏹焚香風中酒;淚花漸欲眼中泅,悲從風來懷中摟;緬懷故人當年走,告慰先賢志相守;曾經相顧難開口,別后傾訴再難求,請珍惜擁有!
25、綿綿的清明雨,編織著人們不盡的思念,清明雨灑過的田野、陵園,小草吐出茸茸的、淺淺的恬靜之綠。
26、我們捧著花圈,扛著鐵鏟和冬青,踏著輕輕的腳步,來到烈士墓。我們緩緩地繞墓一圈,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花圈獻在墓前。
27、春又來,花再開,寒梅傲雪來年來,桃花落紅豈堪摘。清明臨,四月至,落雨紛紛若柳絮,佳節此時若不祝,機會豈不等到明年今日再到來!清明節快樂!
28、欣賞著青青的小草被陣陣春風吹拂搖曳,跳起了歡快的舞步,宛若在向大家放聲歌唱,高歌春天帶來的生機。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就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春風啊春風你把我吹綠,陽光啊陽光你把我照耀。
29、清明時節踏青好,長假來臨邀你游;拋開工作的忙碌,緩解奔波的疲倦;散散步來心舒暢,簡單自在逍遙現;放松情緒來享受,愿你長假玩得愉快!
30、愛情可同甘共苦,更要固守平淡;友情可平淡如水,更要患難與共;親情可骨肉相連,更要心手相牽。清明掃墓,更要關心家人朋友,珍惜在一起的時光。
【致敬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資料06-21
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08-31
關于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08-31
清明祭英烈主題的手抄報內容04-03
2023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資料04-04
清明節祭英烈的手抄報內容10-07
清明祭英烈的經典手抄報文字內容10-08
祭英烈手抄報內容03-28
致敬清明祭英烈寄語(精選90句)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