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說課稿
【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鄭和遠航》是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為一體的課文,詳細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并點明了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全文可以分為兩段。第一至五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主要寫鄭和率船隊第一次航行的情況。第六至七自然段為第二部分,主要寫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遠航,為促進我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貢獻。在寫作特色上,做到了點面結合、詳略得當。鄭和總共七次出使西洋,如果全部寫下來勢必顯得拖沓,本文重點寫了第一次遠航的情況,對其余作了概括說明。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節省了筆墨。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略寫的作用。
4、通過學習感受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三、教學重點:鄭和第一次遠航。
四、教學難點: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
【說教法、學法】
由于學生對歷史比較疏遠,知識積累不夠。在教學中,我依托文本,借助多媒體,引領學生親近課文,走近鄭和,走進歷史,努力追求著學生語文素養、人文素質的雙贏。我以《鄭和遠航》最后一個自然段為基點:先立足文本,抓住重點,然后超越文本,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最后再回歸文本,深入理解鄭和遠航的意義。這堂課的出發點是課本,回歸點也是課本,超越文本是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課上以疑導學,激發興趣,再以趣激情;課后以情促趣,引導學生課外學習,拓展深化。通過“讀”、“演”、“說”、“寫”的結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于閱讀解讀過程,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為學生的自主參與創造有利條件。
【說教學過程】
本課分兩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通過知識競答來導入新課。告訴學生我們今天所學的課文就是以這位航海英雄為主人公。揭示課題后讓學生交流看到這個課題,想知道什么;以及交流在預習中查找到的有關資料;請幾位同學分節讀課文,大家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內容是什么,重點寫了鄭和第幾次遠航;指導分段;學習生字詞,說說讀懂了哪些詞語?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
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如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鄭和遠航。讓我們跨越時空界限,認識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了解這段振奮人心的歷史。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課好,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火花。
二、抓住“遠航”一詞,精讀課文
1、了解歷史地位。
讓學生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鄭和遠航是怎樣的遠航?相機出示第七小節的第一句話,讓學生讀,教師板書“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接著再讓學生到課文中去找找看,哪里告訴我們了,然后全班交流。從兩個方面感知鄭和遠航的規模大,第一就是參與的人多;第二就是遠航的船不但多,而且非常大,設備先進,是一艘艘寶船。連明朝的皇帝也參與了,足見它規模之大啊!讓學生想象描述鄭和船隊出發時的壯觀場面;面對這壯觀的場面,你最想說些什么呢?如此規模的“寶船”隊將揚帆遠航,夢想即將實現,鄭和肯定會感慨不已、思緒萬千,激發學生想象此時鄭和的樣子。“時間長,范圍廣”你又可以從哪里知道呢?再次讓學生討論交流得知課文的第六小節告訴我們了。從前后經歷了七次遠航,一共花了28年,到鄭和六十多歲時還遠航感知“時間之長”。鄭和船隊到過三十多個國家,可看出“范圍之廣”,并讓學生看一段資料介紹。 學生還可以從“前后共七次呢!”體會出鄭和遠航的“次數多”。從而體會到“鄭和遠航達到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通過讓學生想象船隊出發時的壯觀場面、鄭和的樣子、教師評價等方式來促使學生樂讀。改變了深講、講透的做法,給學生留下了自我感悟、自求得知的空間。
2、學習遠航過程。
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廣,范圍之廣,次數之多,書必須讀進去才能有更大的收獲,請學生深入學習課文,想想鄭和遠航還是怎樣的遠航呢?引入學習課文的第四、五小節。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思考。了解到鄭和遠航不光是友好外交的遠航,還是一次充滿兇險的遠航。抓住有關的句子或者詞語來體會,并讓學生想象友好交往的細節描寫,也可演一演。如:向國王“遞交國書”、“贈送禮品”時的雙方對話;當地老百姓“驚嘆不已”會說些什么話等。鄭和船隊在遠航中還遇到了艱難險阻,讓學生通過朗讀并在腦海中浮現出相關畫面,調動音像積累;聽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之后,讓學生說出仿佛看到、聽到、想到、感受到了什么,這是在調動文字積累和生活積累來體會海浪之險和海盜之險。其次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如果你是船上的一員,面對此情此景,你可能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面對如此險境,鄭和的表現是如何呢?找出關鍵的詞語來體會在漫漫的航途上,這樣的兇險只是滄海一粟。然而鄭和沒有屈服,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智慧的頭腦,將中國的美名順利地傳播到了亞非各國。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還代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最后讓學生通過讀課文再次來感悟鄭和謙遜,禮貌的外交風格,臨危不懼的勇敢膽識。
● 如何讓學生走進文本,在教學中采用角色遷移法,讓學生站在文中角色位置上主動積極地去感受、去體驗、去實踐,抓住學生情感導讀課文,在文章中走個來回,學生的體驗是真切的,真正達到了“入境”、“悟情”的閱讀理想境界。課堂上老師則成了一個組織者、欣賞者,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內化了課文內容。
3、總結升華情感
通過深入課文,理解了鄭和遠航是一次和平的遠航,是一次充滿兇險的遠航,并且從遠航中感悟了鄭和謙遜,禮貌的外交風格,臨危不懼的勇敢膽識。告訴學生書不光要讀進去,還要讀出來,會當凌絕頂,方能一覽眾山小,如果你是一位小小的歷史評論家,你還覺得鄭和遠航是一次怎么樣的遠航?學生討論、交流 。如:一次影響深遠的遠航、一次收獲的遠航、一次生命的遠航、一次史無前例的遠航……讓學生一起把課文的最后一段自信地讀一遍,體會鄭和遠航的偉大意義!感受鄭和的偉大,感受祖國燦爛的古代文明。并談談自己學了課文的收獲與體會。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它注重創新意識和精神的培養。我挖掘教材設計了這一環節,學生通過討論說出這還是一次什么樣的遠航。這樣為學生談談自己學了課文的收獲與體會作了鋪墊。
三、復述第一次遠航
1、討論:鄭和率領船隊出使西洋7次,為什么作者只詳寫了第一次,而略寫其余六次遠航?在表達方法上你學到了什么?
2、你愿意把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講給大家聽嗎?好,老師也愿意,我和你們比賽。
●現在教育心理學認為:兒童的學習活動必須充滿童趣,必須以兒童的方式進行,必須是體驗型的。“和老師比賽”是個挑戰,對學生來說有興趣、有征服的欲望,這讓學生躍躍欲試,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課外延伸拓展
選做:
1、邀請自己的好朋友編一編、演一演課本劇。
2、閱讀鄭和的有關資料、故事,向別人介紹。
3、寫一篇讀后感,相互交流。
● 學生的個性、能力有差異,作為教師必須重視創造性地布置具有彈性的、更有利于他們發展的作業,實實在在地讓每一位學生在不同基礎上有同樣的進步。這是尊重學生主體的最具體表現。班內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在品嘗這樣的“作業”時,就不會厭煩。通過練習,學生也可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
【說板書設計】
10 鄭和遠航
規模大? ???時間長? ???范圍廣
揚帆遠航(詳)第一次遠航? ? 友好交往
戰勝兇險
(略)其余六次遠航
●板書是對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也是一張微型教案。這樣的板書既體現了教學的重點,又體現了教學的難點。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鄭和遠航》說課稿】相關文章:
《鄭和遠航》的說課稿06-04
鄭和遠航的說課稿01-21
鄭和遠航說課稿10-28
《鄭和遠航》的說課稿09-27
鄭和遠航的說課稿07-18
《鄭和遠航》說課稿06-28
鄭和遠航說課稿07-11
《鄭和遠航》說課稿06-28
《鄭和遠航》說課稿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