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親的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抱母親》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一篇情感型課文。文章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么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很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母親對子女的愛,更表達了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情。
本單元的三篇課文組成了“情感篇”主題單元,著重歌頌人間真情,教育學生要關愛他人,懂得回報。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影響是深廣的,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張揚個性,讓課堂噴涌真情”是教學追求的目標。語文課需要淚光閃爍,需要感動,需要震撼,需要心靈獨白。這感動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教師之情、學生之情匯流而成的生命潤澤。讓愛的眼淚飛起來。
二、學情分析
如今的孩子是父母、長輩的“掌上明珠”,一向嬌慣的他們普遍都將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一味地只知索取而不懂回報,甚至經常向家長提出過分的要求。他們關心的往往只是自己,而很少去注意家長為他(她)付出的辛勞。生硬的說教難以為他們所接受,也許這篇感人至深的課文更能觸動他們的心靈,喚起他們的情感。學生孩子的心靈是非常純潔的,樂于去感受美好、親近美好,只要引導得好,文中那位善良偉大的母親一定能感染學生。學生又是善于聯想的,他們一旦將自己的母親與文中的母親產生關聯,他們便會回憶起那埋藏在記憶里卻常常被忽略的點點滴滴,從另一個角度去體會母親的付出、母親的辛勞,從而升騰起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也許一節課不能改變什么,不能使學生對母親的認識上升到一個理性的高度,但如果學生能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感悟到“我要關心我的母親,我要回報我的母親”有這樣一種朦朧的思想意識也就達到目的了。
三、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3. 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 通過對課文重點句的朗讀、品味,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激發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
1. 讓學生走進語言文字,體會到母親的偉大,體悟到孝子的情懷,并從語言文字中走出來,感受到自己母親的愛,感悟到自己也該表達愛。
2. 這是一篇情感型課文,情感型課文應以“情”感人,這篇課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如何通過文本打動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是這篇文章的教學難點。
五、教學設想
在教學中,我首先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自由且充分地閱讀,積極主動地感知文本,交流感受,把握情感基調。
閱讀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產生優化的效果。接下來,我通過抓重點語段,反復品讀,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如我抓住“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者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和“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讓學生展開想象,通過語言文字呈現豐富的內心視像,將文本語言伴隨著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學生的心靈世界之中,在此基礎上多次朗讀,揭開文本深藏的內涵,讓他們深切感受到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文章其實最感動的是最后一段,那是一顆對母親感恩的心在震撼著我們。所以在處理最后一段時,我讓學生看圖、聽朗讀,將自己和文本融為一體,用朗讀,用思考,用言語抒發著感受。在學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礎上,通過小練筆讓學生表白內心,使他們的情感得到宣泄。
【第一次抱母親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第一次抱母親說課稿11-04
《第一次抱母親》說課稿04-26
第一次抱母親說課稿07-09
第一次抱母親說課稿12-10
第一次抱母親說課稿9篇11-06
《第一次抱母親》說課稿13篇06-30
小學語文說課稿《第一次抱母親》10-15
第一次抱母親的教案10-01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