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級數學上《動手做》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動手做》說課稿范文(通用11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動手做》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動手做》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我教學的內容是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中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動手做(四)這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能對簡單圖形進行分解和組成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動手做”系列活動的延續和發展。
結合本節課特點,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熟悉學過的平面圖形。
2、發展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3、激發學生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初步的小組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涂、說、拼七巧板中豐富學生對圖形的認識,培養空間觀念和創意識,難點在于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將操作與數學思考結合起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二、說教法
學生學習圖形的基礎是他們的經驗和活動,對圖形的認知是通過操作獲得的,為此我將自己定位于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溝通者,為學行創造大量操作探究的活動,和學生一同在“做中學”。
1、實踐,空間觀念——做中學。
”是兒童非常重要的活動形式,本節課通過“涂、拼、說、玩七巧板”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動手實踐操作,親身感知運用圖形,在活動中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創新精神。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玩中識
七巧板動畫城情境的創設、“小鴨子、小魚、臺燈”等用七巧板拼成的唯妙唯肖的圖形、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都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手實踐操作的欲望。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興趣盎然的認識、了解圖形。
3、關注過程,體驗成功——樂中得
教學中,我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他們提供交流的機會,將玩與數學思考結合起來,讓他們在展示自己拼圖作品、拼圖方法的同時,充分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和與他人合作的樂趣。
三、說學法
針對本節課教學任務操作性強,蘊含互動、互助、協同、直觀等積極因素,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合作:
1、追求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
學習前我將通過調查將學生成績、能力、性格等方面不同的6人分在一個合作小組內,讓這些學生不同且互補,既便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又使小組間能力均等,實現“組內合作,組間競爭”。
2、角色合理分配,讓學生承擔學習任務并相互依賴。
為避免小組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各自為戰,一盤散沙的無序狀況,我讓不同的小組成員結合自身個性特點擔任組長、糾錯員、總結報告員等角色,將拼組圖形分解成為子任務,分配給每一個小組成員(讓他們每人拼組自己喜歡的圖形),使小組成員體驗到自己是小組不可獲缺的成員,完成任務要相互依賴,相互合作。
四、課堂教學秩序
(1)導入、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現在在哪兒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這里是七巧板動畫城。你們一定是第一次來這里做客吧,我是這里的老師,那先由我向你們介紹幾位朋友吧。請你們結合你們的生活猜一猜,這些都是誰?想和他們成為好朋友就要動手把他們拼出來,你們有信心自己動手拼出這些美麗的圖形嗎?
2、這些圖形都是用什么拼成的呢?讓我們共同請出動畫城的小主人吧!誰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小主人?
(新課伊始,多媒體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小魚、鴨子等圖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動手欲望,進而引出七巧板讓學生去認識和了解它,師生交流中溫習已學過的正方形和三角形,認識平行四邊形。)
(二)、動手實踐,認識圖形:
1、同學們,你們一定想馬上拼出這些美麗的圖形吧?快看,你們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副七巧板,它們和老師的有什么不同呢?請你們選出自己喜歡的七種顏色,給每塊板分別穿上漂亮的衣服吧!看誰涂得又勻又快。
2、 同學們的七巧板真漂亮,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玩吧!先進行一項熱身準備活動。請你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一個正方形,再拼成一個三角形,并向你的同桌說一說,你用的是什么圖形,用了幾個。(學生拼完后,鼓勵學生展示不同拼法的兩種圖形。)
(三)、拼組圖形,張揚個性:
1、同學們能想出這么多的拼法,老師相信你們已經成了拼板能手了,那就讓我們一起以前后6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拼組圖形的游戲吧!誰愿意做小組的組長,請你勇敢的舉起手。請同學們豎起耳朵認真聽游戲要求:請小組內的每一名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圖形進行拼組,當小組內的`同學選擇重復時,請小組長進行分工,拼好后由小組長組織大家互相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一會兒,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展示。(教師播放歌曲并深入到小組內給予必要的指導幫助。)
2、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拼圖作品,并介紹自己拼的是什么圖形,由幾個什么圖形拼成的。
3、同學們做得真不錯,下面,讓我們休息一下,聽一個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將七巧板做成的農夫、樹和兔子運用多媒體動畫展示,讓學生邊聽邊看。)
故事欣賞完了,細心的同學會發現,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用什么拼成的?(七巧板的本領可真大!)下面請你也來拼一拼、講一講這個故事。同樣還要發揮我們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認真聽要求:
請1、2、3號同學分別拼三個圖形,4、5、6號同學拿著前三名同學拼的圖形表演這個故事。(學生合作拼組圖形、表演故事。讓學生體會動手做的無窮樂趣。)
4、剛才,我們一直在模仿已經拼好的圖形,老師知道,你們的小腦袋里一定裝著更好的創意,現在就給大家展示的機會,請你用七巧板拼出一個你最喜歡的圖形,并貼在本小組的作品展示板上,介紹給你的伙伴聽。我們小組間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作品多、漂亮、有創意,老師將選取優秀的作品,保存在七巧板動畫城的博物館。
(開放性的活動,給學生充分張揚個性、發展創新精神的機會,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投入到實踐活動中,一小組為單位的作品展示,讓學生充分體驗了自己在小組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充分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功。)
(四)、活動結束,體驗成功
同學們,你們來到七巧板動畫城,用你們的智慧和雙手為動畫城增添了許多美麗的圖畫,這些作品將永遠的保存在七巧板動畫城。請你們按順序將自己的作品擺放在博物館的陳列臺上,讓更多的小朋友共同分享你的成功、你的智慧、你的喜悅!
《動手做》說課稿 2
【教材簡析】
動手做(二)是北師大教材小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中的內容。本單元是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利用所學圖形進行拼圖、折紙等活動,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教材安排了三個“動手做”的活動,為學生創設了操作、思考和想象的空間。本節課“動手做(二)”是讓學生通過對我國古代的一種數學圖形游戲“七巧板”的認識、拼擺,從而鞏固平面圖形的認識,感受平面圖形組合的美麗與神奇,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設計理念】
本節課借助七巧板讓學生在拼圖活動中,進一步熟悉認識的平面圖形,并初步、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班上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動手能力比較差,與同伴的合作意識不強,操作時我行我素的現象比較明顯,所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難度變大。因此本節課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初步學會主動與同伴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活動做數學,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體驗數學中的美感,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的感情。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熟悉學過的平面圖形.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動手操作能力,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體驗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熟悉學過的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發展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方法】
1、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2、學生自主活動: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擺一擺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及收獲從而積極參與本節課的教學。
3、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生用七巧板自由拼圖這個環節中,讓學生發揮想象、自己設計、與同伴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拼圖任務
【學具準備】:每人準備一套七巧板.
【教具準備】:一套七巧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新
1、展示學生前一天的拼圖,全班欣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出示七巧板,你知道它為什么叫七巧板嗎?“七巧板是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一種非常有趣的玩具,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后來,七巧板流傳到西方,被西方人稱為‘東方魔板’。它可不是一般的玩具,而是一種智力玩具,喜歡和愛動腦筋的孩子交朋友。由于它由七塊圖形組成,所以人們稱它為‘七巧板’。”(設計意圖: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二、認識七巧板
1、看七巧板圖,說說各是什么圖形,1、2、4、6、7號是三角形,5號是正方形,認識3號圖是平行四邊形
2、七巧板是由______種圖形組成,其中有______個正方形,______個三角形.
3、電腦課件演示比較圖形,說說哪些圖形比較大,哪些圖形比較小?哪兩個圖形一樣大?
三、拼一拼
(一)拼基本圖形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七巧板,七巧板的奧妙可多了,我們可以用七巧板拼出許許多多的圖形,現在,我們先進行一個小小的比賽。看哪個小組拼的'又快又好。
1、請你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一個正方形,試試看有幾種拼法,并說出各是由哪幾個圖形拼成的。
2、你還能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一個三角形嗎?
3、你還能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哪些圖形呢?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欣賞拼圖,觀察拼圖,自由拼圖來發現美、欣賞美,感受七巧板的拼圖樂趣,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觀察力,感受圖形之美。)
(二)、模仿拼圖
(課件出示圖)學生觀察說說拼出的圖形像什么?然后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快速拼出來,同桌互相說一說,你用到了什么圖形。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完成拼圖,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創意拼圖
1、課件展示拼圖作品學生欣賞。
2、請小朋友發揮想象,拼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可以獨立拼,也可以與人合作。
四、小結.
小朋友,這節課你們玩得開心嗎?玩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請你把“七巧板”復原拼成一個正方形,收起來。
《動手做》說課稿 3
【教學目的】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同學們,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思考嗎?你動手做了嗎?
2、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幾個小朋友對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就有不同的做法。那么,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了什么問題?又發生了什么事呢?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鱗( )哄( )騙( )
2、你能用什么辦法記住下面的字?
朗志漫鱗伊琳娜哎呀哄騙
3、認讀詞語:
朗志萬漫出魚鱗伊琳娜哎呀哄騙
4、理解詞語:
哄騙:用假話或手段騙人。
漫:水過滿,向外流。
5、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回到家里動手做實驗,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說: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四、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研討提出問題部分
1、自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說說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了一個什么問題?
CAI出示:一只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
2、你覺得朗志萬的問題提得怎么樣?表現在哪兒?
(問題提得很“奇怪”。表現在“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意思是說如果放進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
3、分組思考討論: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樣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回答?
4、指導朗讀。
二、研討動手實驗部分
1、自讀課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為什么要動手做實驗?
(“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2、伊琳娜為什么覺得他們都沒說對?
3、做實驗,體會伊琳娜看到實驗結果后會怎么想?
4、伊琳娜為什么越想越生氣?
5、指導朗讀伊琳娜生氣說的話。
三、研討悟出道理部分
1、默讀課文第六至七自然段,畫出伊琳娜和朗志萬的對話,體會其中的意思。
2、體會伊琳娜話的意思。
⑴CAI 出示句子。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您作為一名科學家不應該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您本來就知道放進一條金魚后,水也會漫出來,還提出這樣的問題,哄騙我們小朋友。)
⑵指導讀出生氣的語氣。
練讀、對讀、評讀。
3、體會朗志萬話的意思。
⑴CAI 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伊琳娜聽懂了什么?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別人的話。對待別人說的.話或提出的問題,不光要動腦筋想一想,而且還要動手做一做。)
⑵指導讀出語氣。
4、伊琳娜為什么又笑了?
5、分角色朗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四、總結延伸
1、讀后,你從伊琳娜動手做實驗這件事中,受到什么啟發?對別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想了嗎?動手做了嗎?
2、你能發現爸爸媽媽或老師說的、做的、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嗎?細心觀察,親自實踐,有禮貌地指出來。
3、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組內陳述觀點和理論、集體匯報。)
4、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再把自己讀后的感受說給小朋友或爸爸媽媽聽。
《動手做》說課稿 4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幾種常見的平面圖形后,安排的讓學生欣賞一些由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等組合成的有趣、美麗的圖案。這些圖案不但有趣,而且還反映了一定的主題。每個圖案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通過讓學生觀察、想象、動手設計,使學生感受到圖形給生活創造的美,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學生分析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認識和了解了常見的平面圖形,在這個基礎上,學生會在欣賞和設計圖案的活動中,加深對這些平面圖形的感知。
設計思路
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觀察、想象、探索的活動中學習知識,使學生感受到圖形給生活創造的美,為學生提供充分發揮自我想象力的空間,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設計圖案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幾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2.發展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彩色紙若干張以及磁性黑板、視頻展示臺。
學生收集一些由圖形組成的圖案材料。
教學流程
一、展示作品,發揮想像,激發興趣。
1.課件導入:今天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一些由平面圖形拼成的美麗圖案,你們看看它們都像什么?(課件演示:由若干平面圖形逐漸拼成一幅幅圖案的過程。)
2.請同學們充分說一說,每一幅圖像什么?
先自己獨立觀察,再在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在展示作品的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充分說“像什么”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4.誰來說一說每一幅圖案分別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通過觀察進一步認識圖形,培養觀察力。】
5.看一看。
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圖形組成的.圖案?把你課前收集的材料展示給大家看。
【通過展示,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
二、看一看、涂一涂、做一做。
1.完成教材第45頁第1題。
(1)先仔細觀察給出的圖形是怎樣涂色的,再讓學生獨立完成。
(2)同學間進行作品展示。
【通過涂一涂的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辨認圖形的能力。在涂的過程中,學生的涂法會很多,教師要組織同學傾聽,只要有合理的解釋,就應給予肯定。】
2.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45頁第2題。
(2)數學游戲。
九根火柴棒擺成三個三角形,只許移動其中三根,你能把它變成五個三角形嗎?
【通過各種活動,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
《動手做》說課稿 5
學習目標:
1、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熟悉學過的平面圖形。
2、發展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學習重點:
認識、辨認各種平面圖形。
學習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拼圖。
學習準備:
每位學生一副七巧板
學習過程:
一、七巧板的歷史
師:你們聽說過七巧板嗎?玩過七巧板嗎?那知道七巧板的歷史嗎?
教師進入搜狐網站,搜索七巧板,進入歷史七巧板的電腦繪畫--七巧板,向學生介紹歷史和故事。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自然的狀態下進入學習狀態.)
二、認識七巧板
1、師出示彩圖七巧板,仔細觀察,說說七巧板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重點認識平行四邊形。
2、拿出學具,把散亂的七巧板照圖編上號,再拼成一個正方形,在小組內說說:⑴其中由幾個正方形,幾個三角形?⑵哪些圖形比較大?哪些圖形比較小?⑶哪幾個圖形一樣大?
3、交流。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拼一拼
1、師:你能用七巧板中的圖形拼出正方形、三角形嗎?
2、拼一拼,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拼出正方形和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拼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圖形的構成.)
四、拼圖練習
1、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拼出后,說說圖形像什么。
2、指名一生講述“守株待兔”的故事,三人小組拼一拼這個故事。
3、拼圖創造。
師:發揮你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個你最喜歡的圖形,并展示給同學。
五、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給自己打打分?
(設計意圖:通過拼擺圖形,建立表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
《動手做》說課稿 6
本課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的內容。
《動手做(二)》主要是在學生認識幾種常見的平面圖形后,通過折、剪、拼的活動,讓學生對簡單的圖形進行分解和拼補,以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學生分析
學生對平面圖形已經有了大量的感性認識,在前兩節課《認識圖形》和《動手做(一)》中,學生已經在操作觀察中認識和了解了常見的平面圖形,在這個基礎上學習《動手做(二)》。就班級整體情況來看,這是學生們非常喜歡的一節課。班里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很強,在上課前會用紙折出好幾種作品;也有的學生能折一種作品;還有一些學生什么也不會折,這樣的學生能占到三分之一。針對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在教學設計中各有側重。
設計思路
以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為主,創設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初步形成自覺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想像和語言表達的能力,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折、剪、比、拼、說等活動,讓學生在操作、探索、觀察的活動中學習知識,為學生提供充分發揮自我想象力的空間。
在課中從學生的感知入手,設計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同時注重把操作與思考探究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操作中進行思考,把操作作為探索知識的一種手段,以操作為載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目標
1.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或圓拼圖。
2.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主動探索的精神,學會欣賞他人,樹立與人合作的意識。
3.初步培養動手操作、觀察、想像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折紙對簡單的圖形進行分解和拼補。
課前準備
教師、學生每人準備8張不同形狀的彩色紙。
教師準備3幅簡筆畫,彩色紙若干張以及磁性黑板、視頻展示臺。
教學流程
一、展示作品,發揮想像,激發興趣。
1.教師:同學們,老師自己畫了幾幅畫,請同學們來欣賞一下。
教師逐一展示三幅圖畫,請同學們充分說一說,每一幅圖像什么?出示最后一幅圖,讓學生說說這幅圖是由我們學過的那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在展示簡筆畫作品的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充分說“像什么”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簡筆畫復習學過的平面圖形。】
2.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同學們折好的精美的手工制品。請同學們來看一看,猜一猜他們像什么。
【展示學生的折紙作品,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3.教師:同學們的手可真巧啊。今天就來上一節《動手做》(板書課題),請同學們也來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看看哪些同學在這節課上能做到又動手、又動口、又動腦。
二、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1.請學生拿出1號圖形(等邊三角形)。
教師:你會把這個三角形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請你試一試。(學生試折。)
教師:你是怎樣折的呢?(請學生陳述。)
教師:這兩部分一樣大嗎?請動手剪一剪、比一比。(請一些同學展示操作過程。)
2.接下來拿出2號圖形。
教師:這是什么圖形呢?(學生回答:圓形。)你能動手把這個圓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請你動手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學生展示、匯報。)
【把兩個比較簡單的、只有一種折法的圖形放在教學之初,便于學生探索掌握折的方法,為下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3.教師:剛才,我們是分哪幾步把1號、2號圖形分成一樣的兩個部分的?(生答,師板:1折,2剪,3比。)
【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總結學法,以利于后面的內容用這種方法進行探究式學習。】
4.教師:請拿出你的3號、4號圖形,說出是什么圖形?(學生回答:正方形。)您能用剛才學習的方法把正方形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看誰的方法多?
(學生折,然后匯報結果:一種橫折,一種豎折,還有一種把相對的兩個角對折。)
5.教師:請同學們按上面的步驟把5號、6號圖形(長方形)折成一樣的兩部分。
(展示不同的折法,并請一名同學上來剪、比。)
【把正方形、長方形折成一樣的兩部分,有很多種折法。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探索出不同的折法,在小組中展示、交流、學習,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三、拼一拼。
1.教師:你能用剛才剪出來的圖形拼一拼嗎?(學生拼圖。)
2.教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40頁,給你的同桌說一說,這些圖形
【在同桌說的過程中,讓每一個人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接納別人的`觀點,分享成功的體驗。】
3.教師:請你動手拼出你最喜歡的兩個圖形來。
4.教師:這里有六幅圖,分別請六位同學上來拼。
請上來拼的同學說一說,你用什么圖形來拼的?它像什么。
5.教師:你還能拼成別的圖形嗎?拼好后,粘在大白紙上。
選擇有創意的能構成一幅情境的圖形粘在黑板上。請同學們說說像什么,再請作者介紹一下。
【讓學生先模仿拼,再進行自由創意,既有助于學生想象力的發展,又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
四、折一件自己喜愛的物品。
1.教師:喜歡折紙的同學請舉手,你們會折什么?
2.教師:請一位同學邊折邊說你是怎么折飛機(或青蛙或紙鶴)的?
【請一位同學折紙,起示范作用。】
3.教師:請同學們評價這位同學折得怎么樣。
【目的在于讓學生懂得評價要有一定的標準,學會評價自己,同時也能客觀地評價他人。】
4.教師:請同學們組成四人小組,推選一名代表,教其他三位同學折一件物品,折完后在小組內互相評價一下。
五、自由創作。
1.教師:你會把一張長方形的紙折成正方形嗎?請學生折好后匯報一下自己的折法。
【拓展學生思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空間觀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2.教師:你能把這一張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一樣大的部分嗎?你有幾種方法?(四個三角形,四個正方形。)
3.教師:你用這四個一樣大的圖形可以拼出哪些圖形?
【發揮想像,自由創作,展示學生們的作品。】
課后總結
本節課,一開始就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們說出看到的圖形像什么,當時學生們的想像使我感到萬分驚訝。一位女生說:“半圓像個孩子的頭,有一個孩子蓋著被子在睡覺。”在讓學生進行折、剪、比的過程中,要求把長方形折成一樣的兩部分,除了橫折、豎折外,第三種方法難度是比較大的。我并沒有統一要求,而是尊重了不同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進行自由創作時,學生十分活躍,有的學生創作出了一種物體,還有的學生則能構思出有情境的畫面,想像得非常好,讓人驚嘆,這也顯示了學生們不同的思維水平。只可惜由于時間的關系,最后自由創作環節沒能設計展示完全,但我已經看到,學生們的思路被完全打開了:有設計漢字的,有設計樓梯的,還有風車、漏斗……
《動手做》說課稿 7
教學目標:
1、利用認識的圖形的特點,折出別的圖形。
2、培養良好的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折出圖形,拼出圖形。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圖片;
2、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折一折
1、把一張正方形紙折成一樣的兩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先想后實踐,再對比。
2、把長方形、三角形、圓的紙分別折成一樣的兩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二、拼一拼
1、利用上面剪出的'圖形拼一拼。
2、展示你的作品。
3、你還能拼成別的圖形嗎?試一試。
三、練一練
1、動手剪一剪,拼出有趣的圖形。
2、口算訓練比賽。
3、 折飛機。
自己動手研究,實踐制作。
4、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正方形嗎?
5、將一張正方形的紙剪成四個一樣大小的三角形,用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圖形?
小組合作,交流評議。
《動手做》說課稿 8
教學內容:
P42~P43主題圖,試一試,拼一拼,練一練。
教學目標:
1、通過折紙、剪拼等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
2、能對簡單圖形進行分解和組合。
3、發展空間觀念。
4、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能在具體活動中學會分解、拼組圖形。
教學難點:
學會將圖形平均分解的方法。
教學準備: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彩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道路交通標志的畫面。
2、提問:在這些交通路標上發現了什么?
3、這些簡單的圖形組合起來可以變成很多美麗的圖案。(出示由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組成的機器人、汽車、房子等圖案?)你看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圖形引入課題,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學生獨立探究(操作體驗)。
(1)折一折:你能把一張正方形紙片折成大小、形狀相同的兩部分嗎?你有幾種不同折法?
(2)學生操作,匯報不同的折法。
(3)剪一剪:將折好的正方形沿折痕剪成大小相同的`兩部分。
(4)說一說:你把這個正方形剪成了大小相同的兩個什么圖形?(板書)
2、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分析)。
(1)提出要求:你能用同樣的方法將長方形折成同樣大的兩部分嗎?看看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在小組里與其他同學一起討論一下。
(2)學生小組匯報不同的折法。
3、動手操作(用基本圖形拼出更有趣的圖形)
(1)拼一拼:用剛才折、剪下來的基本圖形,組合拼出P42“拼一拼”中的圖形。
(2)說一說:是用哪些基本圖形拼成的。
(3)試一試:你還能拼出別的圖形嗎?
三、拓展想象,自由拼組。
1、小組合作自由拼出你們喜歡的圖案。
2、小組代表說一說你們組拼的主題是什么?
3、學生互相欣賞展示拼出的圖形。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欣賞各種圖形組成的圖案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設計,合作交流,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想象力。)
四、本課小結。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你還想知道平面圖形的哪些知識呢?
《動手做》說課稿 9
【教材分析】
本課是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本文講述的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為什么,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在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她不盲從,不懂就問。伊琳娜的媽媽也很會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而是讓孩子親自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答案。朗志萬和伊琳娜的媽媽都非常重視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這樣的教育環境,是非常有利于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
【學生分析】
這篇課文中科學家以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同時這篇課文對于孩子們來說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文中的實驗更是充滿了神秘,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對于生字,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本課的生字要放手讓學生自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讓學生懂得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凡事要動手做做看。
【設計理念】
課標中指出:要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學會感悟,因此在學習本課的全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所蘊涵的深刻含義。
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將課文中的實驗在課堂上重現,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體會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注重他們學習的過程,關注他們識字的方式的多樣性。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1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并且讓學生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問題導入
老師想請教大家一個問題:這有兩個鐵球,想想如果我從高處讓他們同時落下,你認為哪個先著地?(學生暢所欲言)到底誰說的對呢?我想學習了今天的這篇課文你會知道該怎么做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采用問題導入的形式給學生創設了一種情境,這樣他們不僅對問題有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對所要學習的新課也興趣大增,會有主動學習的愿望。新課改中指出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欲望,這樣我們才能收到好的學習效果。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首先,老師想請小朋友分段朗讀課文,其余同學認真聽,聽完之后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課文講了誰的什么事。(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無論是讓學生的讀還是聽,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時培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是要自己能讀懂課文,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2、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讀完之后劃出你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無論在課堂中有什么樣的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主,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使學習對他們來說成為一種樂趣。同時關注學生的差異,讓他們自己找不認識的字,這樣的學習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3、老師把生字朋友請到了大屏幕上,你還認識嗎?(采用各種方式識記生字)說說你是用什么好的方法記住他們的。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檢查學生的認字、識字情況,充分的肯定每個學生識字的方法,給他們鼓勵和自信。
三、 細讀課文,整體感悟
1、孩子們,在課文中找一找,奇怪的問題是什么?奇怪在哪里?“滿”與“漫”一樣嗎?有什么不同?按他所說,放進一條金魚,結果是什么?這個問題是誰提出來的?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樣的人才能稱之為科學家?(學生自由發言)
設計意圖:以問題串聯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抓住重點的字詞理解科學家的話,從整體上讓學生知道這個奇怪的問題為什么“奇怪”。
2、當科學家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小朋友們各有什么反映?(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接受知識主要是以直接的感受和經驗為住,這一環節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學生理解當時小朋友的反映,這樣更為生動形象一些。
3、他們都相信了嗎?他們為什么相信?(崇拜)你認為他們說的對嗎?你們的想法和伊琳娜是一樣,她也認為不對,但是卻想不出什么道理,有了疑惑。孩子們當你們對一個問題有了疑惑的時候你們是怎么做的?那課文中的伊琳娜呢?
設計意圖:新課程改革中強調知識的學習和對問題的理解要聯系學生的生活經歷,讓他們從把課文中的事例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當自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會是怎么來處理的?把自己的行為與課文中的主人公進行比較。
4、對,她去問了媽媽,那她的媽媽是怎么告訴她的'?“光想”是什么意思?“光”能換成別的詞嗎?聽了媽媽的話,伊琳娜是怎么做的呢?
四、現場實驗,驗證說法
1、孩子們,你們相信他的實驗嗎?那你想怎么辦?
設計意圖:結合本文所學的內容讓學生也親自動手實驗一下,檢驗文中的小姑娘做的實驗是否是對的呢?讓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實踐。新課改中指出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不僅有想法,更要有行動。
2、(做實驗)你看到了什么?想說點什么?科學家一開始在我們的心目中是那樣的偉大,小朋友是那么的崇拜他,但是他卻告訴小朋友們一個錯誤的答案,伊琳娜也是越想越生氣。那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她生氣了?你生氣的時候會怎么說?試著讀讀課文。
設計意圖:將課文中的實驗在課堂上重現,讓學生通過自己所看到的實驗和自己的仔細觀察看到的結果來用事實證明科學家的話是不對的,從而讓學生有一種成功感。
五、總結課文,升華課文
1、科學家真的是在騙我們小朋友嗎?(不是)那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應該能夠理解科學家當時為什么要“欺騙”小朋友,從而讓他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不管什么事,只要是自己有懷疑就要親自動手做做看。
2、孩子們,想想當伊琳娜去質問他的時候,科學家為什么哈哈大笑?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聽了他的話,伊琳娜還會生氣嗎?為什么笑了?可能說什么?
設計意圖:新課改中指出,讓學生充分的體驗,讓他們有體驗的過程。在這里就設計了這么一個環節,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角色轉換,如果自己是科學家、是伊琳娜當時會說些什么呢?
4、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看看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設計意圖:在學完了課文之后,再一次從整體上讓學生來把握課文所要講述的內容,有一個反饋的過程。
5、課前的問題你知道怎么做了嗎?
設計意圖:課文的前后照應,在課前提到的問題要讓學生在學習完了之后想到解決的辦法。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文,帶著答案離開課堂。
附板書設計:
15、動手做做看
相信
科學家問題問媽媽
疑惑做
問科學家
《動手做》說課稿 10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設計圖案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2.發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3.培養欣賞能力,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學習目標:
1.通過欣賞設計圖案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2.發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理解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
創作圖案。
教學準備:
圖片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展示一些美麗的圖案。
看了這幾幅圖,從中你發現了哪些學過的'圖形?同時你有什么感受?它們像什么?
二、 想一想,涂一涂
1.作品欣賞,小組討論每幅作品都用了什么圖形。
風車:看看由哪種圖形組成,用了幾個這樣的圖形。
兔子:看看用了哪幾種圖形,這幾種圖形是怎樣組合的。
金魚:看看用了哪幾種圖形,這幾種圖形是怎樣組合的。
萬花筒:看看用了哪幾種圖形,這幾種圖形是怎樣組合的。
生活中,人們經常利用圖形來編織美麗的圖案。
2.這幾個圖形在和大家玩捉迷藏游戲呢,你能從下面這些圖中找出它們嗎?(課本第43頁“練一練”第1題)
出示第一幅圖。
請你按要求找出圖中的三角形并涂上顏色,看誰找得快,涂得漂亮。涂完后在小組內交流。
展示學生作品。
出示第二幅圖。
認識六邊形:六邊形的特點是什么?
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歸納。
在圖形中找出六邊形,并涂上顏色。
展示學生作品。
3.出示第三、四幅圖。
放手讓學生用認識六邊形的方法自主認識梯形和菱形。
學生交流,全班歸納。
4.我們今天學習了這么多的圖形,你能找出長方形、正方形、梯形、菱形、平行四邊形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嗎?
三、自主創作。
1.在點子圖上利用所學過的圖形設計一個圖案,互相說一說用到了哪些圖形并比一比誰設計的圖案最漂亮?(完成課本第43頁“練一練”第2題)
2.擺一擺。
用三根小棒可以擺一個△,擺兩個△,最少用幾根小棒?擺三個呢?
用10根小棒能擺出幾個□?小組合作完成。
四、課堂小結。今天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動手做》說課稿 11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在“動手做”中,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認識并會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教材創設了一個“用一塊平行四邊形的木板,做一個盡可能大的長方形桌面,該從哪里鋸開呢?”的情境,由于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因此可以從平行四邊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畫一條垂直線段,沿著直角邊鋸開,把鋸開的三角形拼到另一邊去,就是一個最大的長方形。實際上,只要從平行四邊形一邊的某一點到對邊畫垂直線段就可以。教材中沒有給出底和高的概念,主要是想讓學生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感受高和及高和底的對應關系,而不要求學生會用準確的語言描述這兩個概念,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很重要,是今后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底和高。
2、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高。
教學重點:
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教學難點:
能借助三角尺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
教學準備:
多媒體 三角尺 平行四邊形紙板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呈現情境圖。
2、提出問題
(1)“長方形的.桌面”,它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
(2)“盡可能大的長方形桌面”是什么意思?
(3)應該怎樣制作最大的長方形桌面?
3、學生用附頁1中的圖1剪一剪,試一試。
二、認識“高”
1、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1)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不同鋸法有什么共同點?(貼平行四邊形)
(2)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抓住對邊之間的線段、垂直等關鍵詞)
(3)教師小結:其實剛才同學們都是沿著平行四邊形其中的一條高剪的,那怎樣概括平行四邊形的高呢,請大家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4)教師收集各小組的信息、意見,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高和底,進一步感受高和底及高和底的對應關系。
2、活動(二):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和底
(1)出示三角形,請同學們對比平行四邊形,在小組里說一說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2)各小組匯報,教師收集信息,學生描述三角形的高和底是如何得到的,使學生體會高和底的對應關系。
(3)出示梯形
引導學生說出梯形有幾組平行的對邊,它的高是怎樣得到的。
3、從三種圖形的高的描述中你發現了什么?和你周圍的同學說一說。
(引導學生觀察、說出它們的高都是垂直線段。)
4、分別找出圖形中底和對應的高,并標記出來。
三、畫“高”
1、探究平行四邊形高的畫法
①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畫一畫平行四邊形的高?
②學生試畫,教師巡視指導。
同學們畫的時候發現什么問題?
③師生交流得出:畫各種圖形的高最好用三角板畫 ,畫出的高更精確。
④師生共議用三角板畫圖形的高的最佳方法。
(把三角板的直角邊和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對齊,從邊上的一點畫對邊的垂直線段,就是它的高,用虛線表示,垂足所在的邊叫平行四邊形的底。
⑤讓學生在平行四邊形中練習高的不同位置的畫法,并在練習中體會和感悟平行四邊形的高有無數條。
2、畫梯形的高。
(1)出示梯形:我們已經學會了畫平行四邊形的高,同學們知道梯形的高怎樣畫嗎?
(2)學生獨立操作,展示不同作品。
(3)引導學生思考:梯形的高和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3、畫三角形的高。
(1)同學們表現都很不錯,已經會畫兩種圖形的高了,老師想考考同學們,你們會畫三角形的高嗎?
(2)誰想來展示臺前介紹一下自己的畫法?學生匯報,注意糾正錯誤畫法 。
(3)總結歸納三角形高的畫法,并在練習本上練習畫高。
(4)大家知道三角形的高有多少條嗎?有的學生認為有三條,有的學生認為有一條(直角三角形),引導學生進行辯論,教師適時點撥。
四、練習鞏固
1、第21頁練一練第1、2題。
讓學生任選一個圖形畫出相對邊的高。完成后要求小組內互評,說說對小組內同學所畫圖形的高的意見。
2、第21頁練一練第3題
動手量一量,你發現了什么?
讓學生在小組內測量三個同高但形狀不同的三角形的高,說說他們的發現。
五、總結反思
這節課大家有什么收獲?有什么問題要 向老師提出的嗎?
【《動手做》說課稿】相關文章:
說課稿動手做做看02-23
動手做做看說課稿10-03
《動手做做看》說課稿09-07
大家動手做條龍說課稿07-30
大家動手做條龍說課稿范文09-15
大家動手做條龍說課稿2篇06-12
《動手做做看》說課稿范例一等獎10-12
《動手做做看》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0-17
小學語文二年級《動手做做看》說課稿范文10-21
動手做的教學反思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