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反比例的量說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正比例 反比例》的第三課時《成反比例的量》。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流程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對比
人教版本部分內容在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緊接著比例、解比例的教學后設計的。教材用了“杯子中水的體積一定,高度和底面積的變化規律”的具體事例引出反比例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歸納了反比例的字母公式。
冀教版這節課內容的設計思路與認識成正比例的量一樣,首先利用情境創設引出問題,然后建立模型,明確反比例的意義。然后,緊接著又利用生活事例對反比例的意義進行進一步理解鞏固。最后通過試一試、練一練等形式對本課內容進行了加強、鞏固。縱觀兩種版本的教材,我們會發現這兩種教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通過具體的生活事例引入本課,這也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
2.教材地位:本節課的內容是在教學了比和比例及正比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前面“比例”知識的深化,是后面學習“用它解決一些簡單正、反比例的實際問題”的基礎,它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小學階段比例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反比例與正比例的不同之處關鍵就在于正比例是比值一定,反比例是乘積一定,。
3.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明確了義務教學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應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和態度三方面來闡述,使學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諧、全面地發展。因此,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小學數學教材編排意圖,基于此,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規律及其特征,能依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
過程與方法: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反比例關系的過程。
情感與態度目標: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同時在教學中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轉化的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4.說教學重難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反比例的意義;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研究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
二、說學情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教學了比和比例及正比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前面“比例”知識的深化。學生會對以前學過的數量關系有些生疏,所以在教學本單元時先復習一些基本的數量關系,使知識間發生遷移,在此基礎上探求新知,最后深化新知。
三、說教學流程
依據教材編排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本節課我采用的是“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分為五大環節,分別是:口算;創設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總結反思。
第一大環節:口算
為了提高學生的口算計算能力,我在課前設計了30道口算題,以題單的形式發給學生,限時3分鐘完成,學生獨立完成。一名學生念答案(教師把關是否有錯誤),對子互判,組長統計做對數量的情況,師評價。
第二大環節、創設情境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于是開課我就展示教材中四個同伴看《安徒生童話選》的情境,并以統計表的形式呈現出每天看頁數和需要的天數的相關數據,提出“從表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的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觀察統計表,交流從中了解到的`信息。給學生充分的發言機會。
預設:學生可能很直觀的看出四個同伴每天看的頁數和用的天數,還有可能縱向的有個比較發現誰看的最快用了多少天,誰看的最慢用了多少天。
第三大環節、建立模型。
新的課程改革大力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充分放手讓學生針對要探究的數學問題進行自主探求,讓學生經歷學數學的過程。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引導學生經歷了以下的數學學習活動過程:
活動一、觀察統計表,完成下面問題(自主完成,組內交流)
1、觀察這個統計表,從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1)、亮亮每天看( )頁,看了( )天。
(2)、紅紅每天看( )頁,看了( )天。
(3)、聰聰每天看( )頁,看了( )天。
(4)、丫丫每天看( )頁,看了( )天。
2、觀察數據,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1)、每天看的頁數越多,看的天數就( )。
(2)、每天看的頁數越少,看的天數就( )。
(3)、每天看的頁數乘看書的天數,積是多少? 。都是什么? 。
3、每天看書的頁數與看書天數的乘積就是這本書的頁數,我能總結出一個數量關系式( )。
4、我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當書的總頁數一定時,每天看的頁數和看的天數之間有什么變化規率
學法策略:自主學習,組內交流,口頭展示。
預設:學生的語言組織可能不是特別規范,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
設計意圖:讓學生觀察表中數據,說一說發現的規律,歸納出數量關系式。然后,讓學生討論數量關系中數量的變換情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明確:看書需要的天數是隨著每天看書的頁數的變化而變化的,每天看的頁數擴大,需要的天數就縮小;反之,每天看的頁數縮小,需要的天數就擴大。而且,每天看的頁數和需要的天數的乘積一定,我們就說每天看的頁數和需要的天數這兩種量成反比例。
活動二、探究換零錢的問題。
1、出示換零錢的情景
把一張10元的人民幣分別換成同一種面值的零錢。
面值 5元 1元 5角 2角 1角
張數 2 10
2、生完成上表。
3、組內討論:零錢的面值與張數這兩種量成反比例嗎?為什么?
4、展示說明,明確:
像上面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乘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5. 成反比例的量具備什么條件?
學法策略:自主學習,交流展示。
預設:學生可能對“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理解不深,師可作適當的解釋。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讓學生判斷并得出零錢的面值與換的張數這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分析兩個例子和數量關系式,你發現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總結、概括成反比例的意義,并說明成反比例的兩種量他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提出成反比例的量具備什么條件。給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機會。通過活動一學生對成反比例的量有了初步的認識。通過活動二,學生對成反比例的量理解更深了,語言更精練了。
第四大環節、解釋應用,訓練雙基,體驗成功。
1、在基礎練習中讓學生完成“試一試”的練習。然后,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中的習題后,組內交流,班內展示。
2、在實踐性拓展練習中安排安排學生了解“知識窗”中的知識即反比例的圖像。
設計意圖:目的是鞏固對兩種相關聯的量成反比例的意義的理解,明確解題方法。深化鞏固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樂趣,獲得解決問題后的成功感。
第五大環節、總結反思,深化認識,回歸生活。
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回顧:
①、你學到了什么?
②、你是怎么學到的?
③、以你的經驗,生活中還有哪些反比例的例子?
策略:學生口頭展示,暢所欲言。
預設:學生說偏時,師做適當引導。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進行總結、梳理所學知識。引導學生歸納整理解決問題的策略。鼓勵學生把所學知識用于生活。
總而言之,“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堅持做到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在人文的環境中學有所得,究有所獲!
以上是我的說課過程,懇請各位專家,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謝謝!
【成反比例的量說課稿】相關文章:
《成反比例的量》的說課稿06-24
成反比例的量說課稿09-27
成反比例的量說課稿11-27
《成反比例的量》教案03-17
成反比例的量教案08-29
成反比例的量教學反思03-18
成反比例的量說課11-11
成反比例的量教學設計01-07
《成反比例的量》教學反思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