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說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第一課時,我主要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向大家展示我設計本堂課的思路。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是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六章的內容,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識結構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將上冊所學的地形、河流、氣候、居民、經濟等知識運用于具體的區域,同時也為繼續學習下面的地區和國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從教材內容上看本節分為“位置和范圍”“自然環境”兩個小節,這兩個小節的內容基本上是相互獨立的。但是教材為了擴大學生在“洲”這個層面上的知識,每一方面的內容都以亞洲為基點,向其他大洲作適當拓展,體現了分析案例、應用方法的思路。通過對亞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分析一個區域的自然環境要從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對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教會學生如何通過對地圖和相關資料的分析,歸納一個大洲的區域特征。所以本章既是在對亞洲的學習,更是對區域研究方法的學習。
2、課程標準分析
本節內容運用地圖說明亞洲的緯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陸位置。通過讀圖和有關資料歸納出亞洲的地形、河流特點及其相互關系。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亞洲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讀亞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亞洲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
3、教學目標的分析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
初步認識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說明依據;能結合地圖描述亞洲的位置、范圍、地形、河流和氣候的特點。同時還要繼續對學生識圖用圖能力的培養,以及從各種資料中提取相關地理信息的能力。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靈活使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及相關資料的能力,學會總結歸納亞洲地形和河流的特點;理解河流分布與地形之間的關系。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我們所居住的大洲——亞洲的良好情感,激發學生的自豪感。通過對本節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同時滲透開放性的話題,組織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求異思維。通過組織競賽活動,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團結協作精神,并加強了語言表達的能力,通過師生互動,創建一種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現在學習的是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4、重點和難點
重點:亞洲的位置特點,亞洲地形與河流分布的關系。
難點:亞洲地勢對河流分布的影響。
二、說教法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幫助者、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學過程的導演,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學的中心,所以必須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我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討論探究式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和小組合作競賽學習。先學后教,啟發式教學,這樣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
1、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習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3、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課件,將文字、圖形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創設直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以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時注意學法的指導。讓學生通過本節的學習為繼續學習其他區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說學法
1、學會用圖: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學會探究: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3、學會合作: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4、學會歸納:要求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概括歸納的意識,并能用準確簡練的語言表達某一問題的含義。
四、說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課前準備一些有關亞洲的圖片制成幻燈片在課堂上播放,如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里海、貝加爾湖、死海等,這些漂亮的景觀都位于我們亞洲,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充滿了強烈的自豪感。大家想不想更進一步來認識一下我們生活的家園――亞洲?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認識一下它。
講授新課:
1、全球共分七個大洲,亞洲被稱作世界第一大洲。學生在感到自豪的同時,通過小標題《世界第一大洲》的.提出,在課本的P2~3頁,自己找到能夠證明“第一大”洲的依據。在此教師需要特別強調:亞洲是東西距離最長,而不是跨經度最廣。
教師歸納: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亞洲還有許多世界之最,指導學生閱讀亞洲地理集錦。
學生活動:閱讀《亞洲地理集錦》后觀看幻燈片。
設計意圖:認識完亞洲是第一大洲后,馬上認識《亞洲地理集錦》可以使學生對第一大洲認識更加深刻,而且能使學生的自豪感激發到最大化,學習也更有激情。
2、對于《亞洲的范圍》這一重點內容,我采用了分組等活動的形式讓學生理清亞洲周圍相鄰的大洲和大洋,熟悉亞洲的地理位置。具體形式為我把學生每6人分成一組,分成若干組,并推選1人為組長,組長扮演亞洲,其它小組成員按照其在組長的不同方位分別扮演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各自做介紹,說出自己的位置與亞洲的關系以及分界線的劃分。
學生活動:完成上面的活動。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活動,讓學生形象地把握亞洲在大洲、大洋中所處的位置。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教學,這比單純的讀圖背誦效果要好得多,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3、因為亞洲面積是世界第一大洲,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通常將亞洲分為6個地理區位。
學生活動:閱讀亞洲地理分區圖,認識亞洲6個地理分區,并從它們的名稱上判斷其劃分的標準是什么?
教師歸納:人們根據地理方位將亞洲分為東亞、北亞、中亞、西亞、南亞、東南亞6個區位。
4、輕松一下:欣賞歌曲《亞洲雄風》
轉折:從這首熟悉的歌曲里,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亞洲的驕傲。聽到這首歌曲,我們的腦海中會涌現出亞洲地勢的壯麗畫卷。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歌曲,自然過渡到《地形和河流》。
教師提問:這里“山是高昂的頭”山會是什么山峰?這座山峰又坐落在何處?其位置在又在亞洲的哪里?
學生活動:通過分析圖6.5完成教師的提問。
設計意圖: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馬上又把學生的思維牢牢地引回到課堂中來。通過學生的回答,自然而然得出地形特點之一:“中間高”。
教師活動:根據分層設色地形圖中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高度,指導學生找出圖中的幾個大的平原,及其所處圖中的位置。從而得出地形另外的特點:“四周低,起伏大”。并利用P6地形剖面圖6.7驗證結論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對于亞洲的地形特點,教師不是教條般告訴學生怎樣怎樣,而是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由學生自己通過讀圖分析,總結歸納得出。目的就是鍛煉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為以后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轉折:俗話說的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亞洲的地勢特點對亞洲的河流必然會產生影響。
教師活動:分別找出注入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的河流名稱。看看這些河流發源地有沒有共同之處,并總結河流流向特點。
全課總結:找學生談談這一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要求長話短說,用幾句話加以概括。
課堂訓練:完成課件中的習題。
五、評價分析:
本節課以 “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引為主軸”的思路組織教學。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為指導思想,在對教材處理中,創設教學情景,化抽象為具體,并提出富有啟發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以化解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同時通過討論、課堂練習競賽活動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學生動口動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和理解,增強學生的交流合怍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嘗自主學習的樂趣。本節讀圖較多,難度并不大,我特別注意在提問時問題的目的性明確,盡量避免重復、羅嗦,把能由學生完成的盡量讓他們來做。注意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不足之處在于有些學生參與探究的主動性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部分學生缺少自己的創見。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說課稿】相關文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測試題09-07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第一課時說課稿11-02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的課后練習題05-08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位置和范圍教學設計12-01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自然環境》教學設計11-20
我們生活的大洲的教案12-09
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練習題05-19
初一地理《我們生活的大洲》說課稿07-06
我們生活的大洲練習題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