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傳播說課稿
以前物理的教學,重點主要放在對科學內容的學習上,強調的是對知識的記憶和實際解題能力。而現在,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把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和科學內容的學習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顯然,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學生不僅同樣學到了科學知識,而且還培養了他們的分析和動手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的研究方法,因而必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本人就從初二物理《光的傳播》這一內容的教學中談談自己的設計。
(一)課題引入:
初二學生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剛開始的引課很重要。在心理學中有這樣的經驗,人們感興趣的往往是切合人們實際的,對之略有所知卻又并不完全了解的東西。根據這一結論結合這節課的內容,我選擇了各種自然界奇特的光現象引課,有日全食,月食,極光,海洋深處會發光的生物等等。通過展示這些真實的圖片,激發他們學習光的熱情,為學好整個光現象打好基礎。
(二)新課講授:
1. 光源: 光源的定義可以直接給出,學生很容易接受。但在講光源的分類時我避免了由老師先寫出光源的類型再讓學生舉相應實例的方法,而是讓學生先隨意舉例,他們思路非常開闊,會舉出各種各樣的光源,甚至有可能舉出一些非光源的例子來,我在板書的`時候就有意識的把它們分成三堆:非光源、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學生舉的差不多了,就提出問題:“我們能否把這些光源分分類?”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光源每類的共同點,進而歸納總結出光源的分類。
用這種方法授課,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他們自己舉例,自己歸納總結,自己得出結論,當然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就會更深刻。
2.光的直線傳播規律的形成
① 在規律的形成過程中,我先是演示一組實驗:讓激光束分別射向空氣、玻璃、水。讓學生觀察光線的傳播路徑,引導他們得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② 接下來學生舉生活中這樣的例子。
③ 提出問題:“我們得出任何結論都要知道這個結論的適用范圍,光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沿直線傳播嗎?有沒有條件呢?”
④ 學生可能一時舉不出反例,這時我就告訴他們“其實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例子,新X人喜歡吃烤肉,當你站在爐子的一邊看另一邊的人或物體時,常會看到什么現象?”
⑤ 讓學生先回答,然后再補充,共同總結其原因。類似的還可以再舉晚上看星星總是一眨一眨的例子。
通過演示實驗和舉反例所創設的情境,學生很容易得出“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并且強化了對均勻介質的理解,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
3.利用規律解釋現象
① 解釋日食、月食現象:由于日食、月食發生在天體之間,直接用語言不好說清,因此我用動畫模擬了日食月食形成過程。一邊演示一邊引導學生解釋這些現象。在解釋過程中強調正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光射不到的地方才會有陰影,才形成了日食、月食。
同時告訴學生,古代由于科學不發達,看到月食認為是被天狗吃了是一種兇兆,這些迷信的說法我們應該摒棄。
這樣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而且對學生進行了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科學史觀教育。
② 解釋小孔成像是本節的難點。學生總是誤認為像是小孔的像,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有關。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采用演示實驗的方法,為此專門制作了小孔成像演示儀——接通電源的燈泡在圓筒底面的毛玻璃上成像。為了解決像的形狀只與物的形狀有關,與孔的形狀無關的問題,在圓筒一側的紙片上戳出圓形、三角形、四方形的孔,接通電源后燈絲就會在圓筒另一側的毛玻璃上成像,通過改變孔的形狀,讓學生觀察成像形狀,引導他們得出像的形狀只與物的形狀有關。不僅如此,這個小孔成像演示儀中的圓筒還可以前后推動,引導學生進一步找出物與孔距離影響像的大小的規律。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98%的學生都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但還有一個問題,他們可能還解釋不清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這時我引導學生動手畫光路,在這里穿插著講光線的知識,告訴學生我們之所以引入光線,就是為了研究方便。在畫光路的時候,首先把物體放在某一位置,根據光的直線傳播的性質畫出它的成像情況,再換一個位置再來看成像情況,比較它們的異同并解釋為什么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實像,為后面研究平面鏡成正立的虛像做鋪墊。這樣既加深了對光的直線傳播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和動手能力。
講到小孔成像還可以給學生介紹一段我國古代在光學方面的史料,比如墨子在2000多年前做的小孔成像的實驗,告訴他們在對光線直進的研究中,古代中國走在世界的前列,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教育。
4.光速
① 用打雷時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的現象,使學生認識光速比聲速大的事實。
② 接下來直接給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值并作形象的比喻。比如光1s內傳播的距離相當于繞地球7.5圈。
③ 為提高學生興趣,體會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加深對光速的認識,我還簡單介紹兩種測光速的方法:伽利略測光速法和邁克遜旋轉八面鏡測光速法,比較兩種方法的差異,分析邁克遜旋轉八面鏡測光速的合理性,從而培養學生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小結:
在小結過程中,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強調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即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光速大小,并相應的舉一些實際問題,比如射擊瞄準,隊列排隊等,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釋,做到學以致用;二是歸納本節課的研究方法。我們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總是首先創設相應的情境,在情境中觀察,歸納,總結,再進一步思考所得出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適用性,有沒有特例,需不需要再加限定條件等等。其實我們學習物理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學習物理學的研究方法,用學到的這些方法解決我們現在還未知的問題。所以大家應該從今天起有意識的培養自己探究問題的能力。
(四) 課后體會
這節課的內容其實比較簡單,學生生活中對光的認識還是比較多的,難點就在于用光的直線傳播的原理解釋現象,尤其是對小孔成像的理解。而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這個問題,通過動畫演示和實物演示,給學生創設了相應的物理情境,在情境中觀察,在情境中歸納,總結,很容易的突破了難點,而且還能讓學生對這一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光的傳播說課稿】相關文章:
光的傳播說課稿11-10
光的傳播說課稿06-26
光的傳播說課稿11-24
《光的直線傳播》的說課稿08-26
《光的直線傳播》的說課稿09-21
光沿直線傳播說課稿03-20
小學科學《光的傳播》說課稿范文11-27
《光的傳播》教案06-01
光的傳播的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