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說課稿(通用14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位置》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位置》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學生在一年級下冊已經學會了在具體的情境中,根據行、定物體位置。四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的學習,又進一步認識了在平面內可以通過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在此基礎上,再學習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已有經驗,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今后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內容奠定基礎,可以說既是對學生位置觀念在形象思維方面的一個重要總結,又是從具體形象的位置到抽象直角坐標平面位置的過渡,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材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讓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明確豎為列,橫為行,能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②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由具體情境到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建立空間觀念,同時初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全局觀念,站在大眾角度主動簡單的表達自己,體現數學的價值。
其中教學重點為: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難點為:用數對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位置。
二、說教法、學法
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有賴于教法學法的轉變。本堂課我采用構建“學案導學、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標強調: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由培養具有一定知識技能的人轉向培養具有多種能力,特別是“學會學習”的人。只有學會自主、合作學習,才能成為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學習者,同時還可以通過教學逐步培養學生去學會主動表達,學會主動交流交際,采用本教學模式,先學后教,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研究實踐。
課前設想再完美都要依賴教學過程去實現。因此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通過家長會讓學生給家長準確介紹座位這一情境引入課題,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產生疑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給思維以方向;同時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給思維以動力。
2.獨立學習:就是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有關知識的過程。獨立學習的目的,不僅在于獲得知識,更在于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3.合作交流:在學生個體獨立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互動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并讓學生在小組內或班級范圍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揭示知識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在合作交流中學會相互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往能力。引導學生自主總結出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是先描述列,再描述行。
4.反饋矯正:學生展示交流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巡視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及時引導學生相互答疑解難,并與學生一起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及時糾正。
5.實踐運用:是把所學知識運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學生解決問題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不是一個簡單地用現成的模式解決問題的過程,實踐運用不僅要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掌握知識,更要有利于學生應用知識及實踐能力的培養。
6.總結提升:在上述教學環節完成后師生一道總結、梳理當堂所學知識,歸納方法、揭示規律、總結提升。
總之,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想我應該更多地是作為一個觀察者,甚至說一個學習顧問,只在適當的時候稍作點撥,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位置》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2—4頁。位置的有關知識在一年級時學生已經有所接觸,他們學會了用“上、下、左、右、前、后”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今天這節課是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會辨認現實生活中乃至地圖上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為四年級進一步學習“位置與方向”作準備。
二、說教學目標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較抽象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識和豐富的表象進行積累。因此,應該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創設大量的活動情景,讓所有的學生在觀察、操作、想象和交流等數學活動中建立東南西北方向的概念,并豐富對它們的認知。
基于以上的思考,并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在給定的條件下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通過現實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體驗,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小組合作的精神,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應該是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掌握地圖中“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難點是理解方向的相對性,在具體情景中,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他三個方向。
四、說教學策略
1、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對本課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2、說教學理念: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是《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3、說教法
這節課我主要采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師生、生生到動,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新知識。
4、說學法
本課在教法上貫徹如下兩個原則:一是少教多體驗原則。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體驗”作為數學教學的過程目標之一。這節課中教學重點內容注重讓學生去體驗和感受。課前我帶領學生在操場上進行了實踐活動,辨別了操場上的東南西北,體驗了校園的東南西北后并做記錄。回到教室讓學生把記錄展示到黑板上,學生會發現記錄圖中有學校大門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來不方便,進而使學生感受到統一方向繪制地圖的必要性。在教室里引導學生辨認方向,設計了“指一指”、“認一認”、“轉一轉”等活動,辨認其他方向時設計了“我說你做”的游戲,使學生對實際的方向不斷進行認識、體驗和感受。具體來說我主要運用了操作法、比較法、游戲法。
《位置》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2—4頁。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課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在給定的條件下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通過現實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體驗,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小組合作的精神,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說教學策略
1、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對本課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2、設計理念:
(1)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教師進行數學教學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摳教科書,應避免讓學生死記枯燥的概念。這節課從學生的興趣引入,選擇了學生樂于接受,有價值的教學內容為題材在教學過程中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自主的學習。
(2)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新課改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這節課我主要采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師生、生生到動,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新知識。
4、說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必須轉變學生舊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上力求體現: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通過靈活、有趣和富有創意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5、教學準備:CAI課件,每組學生一張校園平面設計圖,學生按教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就坐。
五、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教學一開始,讓學生介紹恩施的旅游景點,自然引入課題位置與方向。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
(二)活動體驗,學習新知
1、辨別方向
步驟1:學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看太陽辨別方向,學生說后,師生邊說邊做;用指南針辨別方向;在深山看樹葉辨別方向;看積雪辨別方向;看北極星辨別方向(學生說后,師生邊說邊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充分匯報,交流生活中辨別方向的方法,將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識與東、南、西、北建立聯系,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經常要用方位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步驟2:用方位詞介紹教室的情況,讓學生介紹教室的四個方向各有什么東西,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步驟3:游戲活動,聽口令做動作
活動(1):老師叫口令,師生做動作;東邊的同學起立跺跺腳,西邊的同學起立拍拍手,南邊的同學起立摸摸臉,北邊的同學起立揮揮手。
活動(2):學生幫助老師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學坐下、面朝東的同學坐下、面朝南的同學坐下、面朝北的同學坐下。
活動(3):學生到教室中間聽令做動作,向東站好,向南一轉,向西一轉,向北一轉。
活動(4):學生叫口令老師做動作,面向南站好,向東一轉,向北一轉,向西一轉。
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做中學,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輕松愉快地理解了數學知識。
步驟4:引導學生歸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排列規律。讓學生去發現,有利于學生掌握這四個方向的關系,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2、體驗方位的相對性,你們組在老師的哪個方向
由于三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時期,此時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仍然是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借助師生間的位置關系,讓學生體會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相對性容易理解,效果很好。
3、制作校園平面圖:利用學具擺出學校的平面圖,既讓學生感受到校園建筑布局合理、美觀,又讓學生認識了學校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三)實踐運用,發展新知
通過靈活有趣,富有創新的練習,看簡單的線路圖回答:三(6)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放學回家怎么走?三(6)班同學到市地稅局看花園怎么走?判斷胡老師要去的廣場或超市;小導游摸擬走風景點。讓學生把所學的有關方向運用實際生活中,使學生獲得充分的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整節課是由各種活動貫穿其中,有“說一說”、“做一做”、“猜一猜”、“走一走”、“畫一畫”等活動,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數學的生活性,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教學必須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等新理念,使學生愿學、樂學、教學重難點突出,課堂氣氛輕松、愉悅,是一個立體化的開放式教學,學生也從中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提高了各種能力。
《位置》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題目是《位置》。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重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幾個方面來闡述本節課的內容。
一、說教材
《位置》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內容。由于學生在四年級已經認識了在平面內通過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作為六年級的學生,應該比較容易接受用“數對”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已具備確定物體位置的經驗。所以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和知識,創設貼近現實生活的環境,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鼓勵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將用生活經驗描述位置上升為用數學方法確定位置,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空間概念。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對以上教材及學情分析,我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
1.學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通過觀察、發現、總結、歸納,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3.通過運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
三、本節課重難點:
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四、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用小組討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前幾天,我們去多媒體教室上課時,有些學生根據自己的座位卡,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有兩個同學拿著不同的座位卡卻找到了同一個位置,并且都認為這個位置是自己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學生可能會說:不理解座位卡上的位置是如何表示的,所以,出現兩人爭執一個座位的情況,因此,請大家小組討論:怎樣確定一個具體的位置呢?
學生可能會說:報名字,第X排第X號,用一個數字表示一個人……
師:如果用這樣的方法會遇到什么問題呢?有沒有更簡單更便捷的表示方法?
讓學生明白,學生的這些表示方法在表示位置時都會產生矛盾,因此,造成學生認識上的沖突,促進學生進一步尋找更便捷的表示方法,由此,自然而然的引出“數對”的概念。
這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聯系,充分感悟“數對”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也激發了學生探究“數對”的欲望。
2、自主探究
①明確行、列的含義及確定第幾行第幾列的一般規則。
當學生出現矛盾沖突時,我讓順利找到自己位置的學生介紹自己是怎樣找到的。
由學生的發言中,引出列和行這兩個概念,使學生明白豎排叫列,橫排叫行,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
并讓學生體會到正是這些規定與約定,才使人們在確定位置時有一致的結論,從而也避免了找錯座位的現象。
②使學生明確用數對表示位置時,一般先表示第幾列,再表示第幾行。這時,我再讓學生討論:
1)如果先表示行數,再表示列數,那么你能寫出張亮的位置的數對嗎?
2)如果不約定先表示列還是先表示行,你能判斷(2,3)表示是那個座位嗎?
從而使學生體會數對中兩個數的順序的重要性,這時,我說明,我們約定用數對表示位置時,一般先表示第幾列,再表示第幾行。
在引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時,我沒有直接講授,這些重要的知識點,是從學生之口引出,使學生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更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④師生共同歸納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注意點:、
1)確定位置需要確定一個標準。
2)確定一個位置需要兩個數據。
3)一組數對只能確定一份位置,如果一組數對的兩個數的前后位置變化了,所表示的位置就不同了。
3.練習
讓學生試著用數對表示一些同學的具體位置或給出座位的數對時,讓學生說出名字,猜猜他是誰等。這個環節圍繞學生熟悉教師場景;來解讀“數對”表示的含義,會使學生探究的過程更清楚,對數對的意義理解更深刻。
在進行練習時,我選擇實際生活中的素材,如電影院、動物園、地圖索引、國際象棋等例子,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不但能學到知識,發展技能,而且能深深感受到數學并不是書本上的枯燥知識,它的身影活躍于生活的每個角落,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教學的價值。
六、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條理清晰,簡潔明了,能更好的突出重點。
《位置》說課稿 篇5
說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第一課時:上下。
教材簡析:
本單元是通過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從而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屬于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第一學段。本節內容是學生小學階段學習有關“位置”內容的起始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及描述事物的方法,會用“上下”正確描述物體的位置關系,體會“上下”位置的相對性,進而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以后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體驗物體“上、下”位置的相對性,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上、下”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表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說教法與學法設計
本節課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活動中獲得相關體驗,不能把“上下”作為單純的知識點來講授,而要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動手操作獲得體驗和理解。結合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欲強及本節課學習素材的特點,將注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既能選擇靈活的教法,又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一、創設情境與學生學習目標達成統一。
本節課根據低年齡學生的特點,創設“闖關奪寶”的游戲大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感受數學好玩。創設的每一個關卡結合學生的學習目標,在小情境中促進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如:“打開智慧門”通過讓學生猜測通向寶藏的大門,引導學生體會在說清物體位置時參照物的重要性。通過引導觀察南京長江大橋圖,讓學生能直觀地理解三種交通工具“上下”的位置關系,體驗“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二、觀察討論,互動合作,獨立操作,給學生更多體驗、展示的機會。
新課標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實踐的學習方式,要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因此本課教學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五官的位置、教室物品的位置關系,緊扣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同位間的合作交流,進一步理解“上、下”的位置關系,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合作意識。本節課讓學生通過“擺一擺”“涂一涂”等活動,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等多種感官去加深理解“上下”的位置關系,及理解其位置的相對性,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彩筆、涂色紙、學習用品、
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創設了“闖關奪寶”的游戲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
《位置》說課稿 篇6
一、設計理念
結合新課標的要求,《確定位置》這一課,我主要體現了以下設計理念:
1、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實施“現實數學原理”,體現數學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
2、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知識的自然生成,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3、課堂教學充分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體現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教材簡析
《確定位置》是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方向與位置》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主要通過用數對來表示和確定位置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并建立初步的數形結合思想,對認識生活周圍的環境有較大的作用。
三、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之前已經有“列、排”的初步認識,但對“數對”這樣的抽象知識沒有絲毫的基礎。但是,四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從生活現實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能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數對表示和確定位置,并學會在方格圖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過程與方法: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認知過程,建立觀察——探索——思考——歸納——運用的數學思維體系。
3、情感與價值: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現實性、價值性。
教學重難點:學會用數對確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圖中用數對表示位置。
五、教學實踐及成效。
根據我的設計理念和確定的教學目標,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教學實踐且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課前活動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通過指定固定位置的學生為本課堂加油、鼓勁,幫助學生回憶有關“列、排”的知識,達到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的目的。
2、創設現實的情境,層層引入,知識生成自然流暢,思維訓練步步為營,讓一個抽象的數學知識,在數學活動中輕松理解并接受。
第一層,從學生熟悉的“班長的位置”創設“問題情境”,用不同的方法確定班長的位置,以此發散學生的思維。第二層,通過采集學生發言中的重要信息,使學生明確用規范的語言來確定位置。第三層,適時提出質疑,把學生的直觀思維引入抽象的思維,從而引出“數對”的概念。三個層次的教學,使課堂極富挑戰性,培養了學生從形象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
3、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主動探究,感受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學生已經能用語言規范、準確的描述班長、小青的位置時,提出質疑“誰能發明一種更簡潔更巧妙的方法呢?”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這使“數對”的產生更具必要性和重要性。學生主動參與,并大膽提出猜想,打破數學課堂中知識強加或者硬灌給學生這種陳舊的教學手段。
4、闖關練習形式多樣,環環緊扣,極富挑戰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闖關答題,實際上是一個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的練習過程。七關的練習,各有各的訓練目標,知識螺旋上升,節節拔高。各種題型,訓練學生將知識靈活運用以及解決問題的技能。突破重點,化解難點。
5、數學知識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課前的小活動及班長的位置都是從現實生活出發,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的。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從生活中產生,讓數學更加生活化。通過找電影票、火車票的座號、地球經緯線等感知生活中豐富的數學知識及數學知識在生活領域中的廣泛性。
數學課堂重在培養學生發現、質疑、探究、歸納、運用的學習技能。今后我將在此方面進行進一步的實踐與探索,讓學生在我的數學課堂上感受生活,快樂成長。
《位置》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2.教材簡析:
《位置》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用兩個數表示一個物體在平面中的位置(即從兩個維度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初步滲透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思想,學好這部分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景中,根據列、行確定物體的位置。
(2)結合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動一動等活動,使學生能從兩個維度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2)結合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根據列、行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夠在具體的情景中,根據行、列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二、說教法:
本節課,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方面:
1.從生活情景出發,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
“注意是知識的門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生學習的注意和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這節課,我力求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出發,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探究的情境。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4.練習形式多樣,使學生從多種方式感受物體的位置,同時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
5.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教學內容是豐富的、生動活潑的。數學教學也應該是靈活多樣的、精彩紛呈的。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校、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與創新,讓更多的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達到最高層次。
三、說學法:
新標準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3.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
4.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掌握了簡單的方位概念,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物體的位置也有了比較多的感性認識。教學中,我借助本節課中學習環境的改變,充分利用學生身邊
熟悉的座位引出本節內容—位置。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首先我讓學生先說出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讓學生在班內交流。在學生知道如何確定自己的座位后,讓學生觀察思考前后、左右同學的座位與自己座位的關系,然后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從而揭示出前后同學的座位與自己是同一組,左右同學的座位與自己是同一排這一規律。在 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掌握用兩個數學表示物體的位置,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書上第6頁的做一做);2.變式練習(書上第9頁的第7題);3.發散練習(書上第8頁的第5題);4.升華練習(說反話);
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從不同方式感受物體的位置,同時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課堂小結,激勵 這一環節重點是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發展方面的情況作全面的總結;然后作出恰當的評價與反思。
《位置》說課稿 篇8
《位置》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我是面試小學數學教師的6號考生,今天我說課題目是《位置》,下面,開始我的說課,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位置》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章第1課時的內容,主要講解關于學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理解數對的意義等,該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位置與方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將為后面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奠定了基礎,因此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我確立了如下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過對數對、位置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對教材和教學目標的分析,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起始行,列的含義。理解數對的意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難點是和生活實際相聯系。
二、說學情
在教學之始,關注學生的基本情況很重要。五年級的生他們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但他們的概括能力較弱,推理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我會注重引導和啟發學生,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
三、說教法教
無定法,貴在得法。基于對教學內容、學情的分析和新課改的要求,本課我主要采取以講授法為主,輔助以啟發式教學法,討論交流法,練習法等來展開教學,從而達到培養能力,養成良好習慣的目的。
四、說學法
根據學生學情來分析本節課課我對學生采用自主探索,小組討論的方式,培養他們合作交流,自主歸納數學規律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將從五個方面展開。
1、創設情境,導入新知上課前我會提問學生如何表示出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學生可能會通過自己前后左右的學生來確定自己的位置。我會繼續提問如何準確的表示自己在班級中的坐位呢,我會像學生說明為了準確表達一個位置,我們會選擇用數對來表示。最后詢問同學們了解關于數對表示位置么?進而引出新課。這樣通過實際導入,一方面增加學生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更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
2、師生合作,探究新知首先我會在屏幕中出示了情境圖,提出問題:誰來說說張亮的位置么?預設學生回答第三排,順勢教師再次提問:能否準確說出張亮的位置?需要幾個確定信息呢“教師講授計數習慣從左向右依次變大,確定最左邊為第一列,學生經過思考后討論交流,得出結論張亮在第三排,第2列。之后我會跟學生講解像這樣的橫排的我們叫做行,豎排的我們叫做列。以及確定第幾列會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是從前往后數先說列再說行。再一次通過屏幕數出張亮的位置,并指明用數對(2,3)來表示。最后通過剛才的講解讓學生們練習嘗試著找到王艷和趙雪的位置嗎?并點幾名同學起來回答,王艷在第3列,第4行。趙雪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接著我會點幾名同學在黑板上用數對進行表示。接著我在大屏幕上給出一幅動物園示意圖,讓學生們在方格紙上表示大門的位置么?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小組匯報,方格紙的豎線就是列,橫線就是行,豎線與橫線的交點就可以確定位置。大門在三列零行用數對表示為(3,0)、再次讓學生們嘗試著表示一下其他場館的位置?并點同學起來發言學生不難回答為猴山(2,2),大象館(1,4)、最后師生總結用數對表示時要有兩個數據,一個是列,一個是行。并且按照“先列后行”進行描述。在這些活動中,把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鼓勵,引導學生培養他們的獨立學習的能力,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創新意識。
3、實踐練習,鞏固新知我讓學生自己說一說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是幾列幾行,然后點幾名同學黑板上寫出數對
4、全課小節,總結提高通過讓學土回顧新知,談收獲,給學生再次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互相提醒,進一步突出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師生共同完成課堂評價。
5、布置作業,課后提高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為更好的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作業我將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課后練習;選做題是找找生活中的運用。最后說一下我的板書設計我采用提綱式的板書設計,這樣的板書簡潔明了,重點突出,有利于學生把握本節課重難點。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評委的聆聽。請問我能擦掉我的板書了嗎?
《位置》說課稿 篇9
背景簡析:
從學生基礎方面看,本節教學是在學習了世界地理之后,學生已經接觸過有關區域位置的描述,但以前的學習沒有涉及對區域地理位置的評價,對國土面積大小和行政區劃,也只是停留在數據的記憶水平上。
從《課程標準》的要求看,本節課屬于中國地理的總論部分,課標要求運用地圖說出我國地理位置及其特點、省級政區、鄰國臨海及海陸兼備的地理位置特征,記住領土面積并初步記憶行政區劃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教學目標:
1.指圖記憶我國的所在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領土面積和鄰海;
2.通過比較和分析,對我國位置特點作出簡要評價,初步學會評價區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3.認識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培養愛國愛鄉情感和環境意識。
教學重點:我國地理位置特點
教學難點:對我國地理位置的評價
主要方法:自學展示
教具準備:東西半球圖、世界政區圖、中國政區圖等
教學過程:
大家都知道,當我們即將外出的時候,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記好回家的路,也就是記住家的位置。小家是這樣,國家也是如此,無論我們將來身居何處,首先要記住祖國的位置。
自學指導一:
1.讀東西半球圖,結合課本P2地圖信息,從所在半球、所在溫度帶、海陸位置等方面描述我國的地理位置,說明你的判斷依據。
2.讀世界政區圖,在圖中指出俄羅斯、加拿大和巴西,比較說明這三個國家的緯度位置和我國有什么差異
3. 讀材料思考問題:我國數種資源非常豐富,東北地區有興安落葉松、紅松;華北地區有楊樹、槐樹和梧桐樹等;在長江流域則有馬尾松、杉樹等;在南部沿海地區,椰子樹、橡膠樹等種植較多。
結合材料,說說我國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學生展示(課堂展示)
教師點撥:
當我們要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時候,往往要從分析地理位置入手,因為地理位置對區域的特征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我國優越的緯度位置就為我國發展多種多樣的農業生產提供了條件。在研究區域位置時,根據研究內容的不同,可以有所側重。
自學指導二:
1. 讀中國政區圖,指出我國瀕臨的四個海域和與我國相鄰的面積較大的鄰國。
2. 讀世界政區圖,比較說明蒙古和日本兩國的海陸位置與我國有什么差異,為什么說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3. 讀材料思考問題:積極參與世界貿易,是一個國家實現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國漫長的海岸線上,年吞吐量超億噸的港口星羅棋布,與海外各國的貿易頻繁。與此同時分布在內蒙國等省區的邊境貿易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增加了西部各省區局民的收入。
說說我國對外交往與海陸位置的關系。(填寫第4頁表第二欄)
4. 我國東部瀕臨海洋還有那些優越性?(填寫第4頁表第三欄)
學生展示
教師點撥:
對于3、4兩問題的教學,應當為學生留有足夠的空間,并使答案具有開發性,無需過度追求字句的準確無誤。我國不僅有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國土,還有37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優越的地理位置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我們在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的同時,還應當注意保護我國海洋環境,如禁止過度捕撈海洋生物資源,防止和治理海洋污染,維持海洋國土的生態環境。
當堂聯系(略)
《位置》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妙不可言的位置》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的一篇選讀類科普短文。文章采用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地球之所以存在生命,有液態水,是因為其在太陽系中的獨特位置。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第1段簡要概括了地球在太陽系中的具體位置。第2段說明了地球出現生命是因為地表存在液態水。第3、4段將地球與靠近太陽的金星作比較,用列數字的方法闡明地球存在液態水的條件,解釋了稍遠成冰,太近成氣的微妙關系。最后一段則總結全文,回歸標題再次強調了地球位置的妙不可言。突出運用作比較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是本文在寫作上的重要特點。
2、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教材分析和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依照“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和要求,我擬定了如下4點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讀準“籠罩、地獄、輻射、液態水”等詞語,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進一步鞏固作比較、列數字兩種說明方法,明白“地球的位置妙不可言”的緣由。
(4)激發對探索宇宙自然的興趣,增進熱愛地球的情感三年級《妙不可言的位置》說課稿三年級《妙不可言的位置》說課稿。
3、教學重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了解地球位置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方法來說明地球位置的妙不可言的。
二、說教法和學法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學方法:
1、對比式教學。由于學生在《太陽》一課中已經首次接觸了說明文,對說明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我采用對比式教學,通過與已學精讀課文的對比,讓學生逐步明白這篇選讀課文是怎樣再次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的。
2、讀寫結合法。本課的第3、4自然段都是講金星、地球、比地球更遠離太陽的行星,與太陽距離、受到的輻射強度、水的存在形式的三者間的不同。讓學生將內容清晰地記錄在表格中,把從課文中了解到的知識,進行重構,凝練,讓語言和知識在轉化中再一次得到同構共生。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反饋表格內容,通過讀讀、劃劃、寫寫、議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三、說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選讀的課文一般用一課時時間來完成教學目標,所以重點不能過多側重于字詞的解讀。本課時的主要任務是細讀課文3、4自然段,體會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方法來說明地球位置的獨特性的。略讀課文125自然段,對學生進行言語能力訓練。
在本課時安排中,我主要分了四個板塊。第一板塊——導入新課,復習方法;第二板塊——引入對象,習得生字;第三板塊——幫扶學習,對比范例;第四板塊——小組合作,對比特點;第五板塊——總結發散,激發情感。
第一板塊:導入新課,復習方法
1、板書詞語“妙不可言”,讓學生解釋大意,并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妙不可言的XX”,相機板書“妙不可言的”
2、直接揭題,“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來共同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妙不可言的’”,一邊說一邊將“位置”兩個字補充完整。再次提問“你們知道是誰的位置嗎?”根據學生回答將“地球”兩個字寫在黑板中央。引導齊讀課題。
3、第三小步,直接揭示本文的文體,同時在大屏幕回顧說明文的閱讀方法:如,先找說明對象,再找說明方法
【一節課的時間不多,直接叩題導入有利于將時間放在后面的內容上,同時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解釋“妙不可言”,將它和“位置”相聯系,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再次回顧說明文的閱讀方法,可以喚醒舊知,快速進入文本學習】
第二板塊:引入對象,習得生字
學生不是第一次接觸說明文,將本文作為資源再次復習說明文的幾大要點,同時掃除生字詞,為接下來進一步學習做鋪墊三年級《妙不可言的位置》說課稿教案
因此在第二板塊導讀中,我會出示這樣的
1、自讀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用筆劃出不理解的詞,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詞意。
2.想一想,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出示自讀要求后,分3步走,
首先是掃除字詞,讀通句子:
根據學生回答在屏幕文本上劃出相對應的難點字詞,課堂上互相交流解疑。最后將所有生詞齊讀兩遍,送入相對應的句子再次鞏固。
其次要引出說明對象,初步感受語言的準確性:
解決了難讀的字詞句后,拋出問題:“那么小朋友們,在這篇文章里,作者要說明的對象是誰呢?”再次引出地球。并讓學生談一談對地球已有的知識儲備。
《位置》說課稿 篇1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用數對確定位置》是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P98——100的教學內容。
2.教材分析
本課安排的是用從生活中的電影院中位置的確定來引入數對的方法。教材呈現的例題是小軍在教室的位置的問題情境,“用數對確定位置”是在第一學段已經學了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幾排第幾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第一段學習內容的延續和發展。讓學生用抽象的數對來表示位置,進一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圖形與坐標”打下重要基礎。
3.教學目標
我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設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到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抽象過程,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用數對表示位置的簡潔性,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4.教學重、難點
從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特征出發,我理解本課的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并掌握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本課時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學法”,輔以“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學中,從生活中常見的電影院導入新課,借助找位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逐步形成如何去確定位置,再讓他們小組交流,從中鞏固新知,學會寫數對,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技能。
2.學法:
學生作為主體,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生的參與狀態和參與度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學法的選擇上體現出“玩中學——學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學——學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題西林壁》這首詩學過嗎?為什么詩人不識廬山真面目?
指出:觀察物體角度很重要。中國有句俗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告訴我們要以旁觀者、局外人的視角觀察人、事、物,才能更準確。
(出示電影院的座位圖)提問:同學們,你們去看過電影嗎?這是電影院一個廳的平面圖,豎著的一排叫什么?橫著的一排呢?(板書: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老師想要觀察這個廳所有的觀眾,應該站在什么位置?(銀幕的位置)
指出:會選角度觀察,我們今天的課就成功了一半。下面就進入我們的數學之旅吧!
(二)、認識數對
1、游戲——尋找幸運觀眾
(1)給出任務:電影院今天搞活動準備在這個電影院里選擇三位觀眾免費觀看,已找出兩位,剩下的一位,讓學生自己尋找。
(2)尋找幸運觀眾
第一步:漫無目的尋找。
第二步:根據提示尋找。教師給出提示(3,2),學生根據提示指一指幸運觀眾可能在的位置,教師用投影顯示8個可能的位置。
第三步:根據視角尋找。進一步縮小范圍,點擊鼠標,尋找出幸運觀眾。
提問:為什么一個提示出示8種可能?(不知道哪個數據表示行或列,也不知道是從哪邊開始數起的),你認為觀察者在哪?根據觀察者的視角和(3,2),你認為可能在哪?
(3)理解數對的含義。
提問:(3,2)表示什么意思?(板書:第3列,第2行)列是從觀察者的哪邊開始數起?行呢?(板書:從左往右從前往后)
指出:像這樣用一組數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
提問:你覺得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有什么好處?(簡潔)能不能將逗號省去?能不能將()省去?(逗號將列和行分開,括號是數對的特征)
(4)運用數對
用數對表示出前2位幸運觀眾的位置。用數對表示自己的位置
提問:以誰的視角來觀察,哪邊是第一列?(選5個同學,其他同學用手勢表示正誤,)
提問:比較一下,你和你的同桌寫出的數對有什么相同點?為什么?
(三)、用數對確定位置
1、★出示“小軍班上的座位表”。(表略)
師:你能說出小軍的位置嗎?
生:小軍在第4列第3行
小結:一起數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數對表示,小軍的位置是(4,3)。
2、★師:如果我們把每個同學的位置看成一個圈,就成了這樣的圖形。
(多媒體顯示,把剛才的圖片抽象化,每個同學只用一個圈表示)
師:小軍在班上的好朋友小林坐在教室的這個位置,你能用數對表示出小林的位置嗎?誰來說一說師:這些實際上是我們數學教學用書上的,實際上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關于數對的問題
(四)、鞏固練習
1、課件出示練習三第2題:
(1)小明家剛買了新房子,正在裝修,這是他家廚房一面墻上的瓷磚,請用數對表示四塊裝飾瓷磚的位置。
(2)各自在書上填寫后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3)討論:你發現表示這兩塊瓷磚位置的數對有什么特點嗎?(注:兩塊出示后討論,再出示第3塊討論)
在同一列的瓷磚,數對中的第一個數相同在同一行的瓷磚數對中的第二個數相同
2、課件出示練習三第3題
學校要舉辦藝術節,準備放置一些花來裝飾一下我們的校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寫數對:能用數對表示出這些盆花的位置嗎?各自在書本上填寫后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2)找規律:觀察這些盆花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先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發現,再組織全班交流
3、學習了這么長時間,同學們也有點累了,我們一起來玩個找字的游戲,好嗎?
出示題目以及游戲規則,玩四次。指名交流思考題,安排位子
你知道嗎,介紹笛卡爾如何想到數對。
拓展延伸,拓展到三維的角度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大家學習的很棒,摩斯偵探想再考考大家,你們有信心用今天學習的數對的知識找出摩斯密碼下的秘密嗎?下課了。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主要就是從問題想起的策略的一個思考過程,比較清晰,簡單,能突出說出這節課的重點
用數對確定位置
豎排叫列從前往后數對。
橫排叫行從左往右(4,3)
五、總結
以上是我對本課教材教學以及教學方法的預設。基于對本課的設計理解,我認為我們應從數學思考、數學意識的層次上解讀用數對確定位置,而不能將此類課型簡單地的教學。
學生從生活實際慢慢的到需要引入數對來確定位置,比較自然,學生在學習時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位置》說課稿 篇12
大家下午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用數對確定位置》,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這節課屬于“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知識。學生在一年級上冊學習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確定位置,三年級下冊學習了用東、西、南、北等詞語描述物體方向,在此基礎上,本單元進一步在具體的情境中根據列與行這兩個因素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并學習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繼而為溝通位置與方向的聯系(六年級上冊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參數確定物體的位置)以及第三學段“圖形與坐標”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節課教材在編排時安排了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讓學生能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二是學生會在方格紙上根據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基于上述教材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課程標準提出的落實“四基”的要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道能用兩個數據確定物體在平面中的位置,理解列與行的含義,知道確定列與行的規則。
2.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確定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增強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4.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5、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一一對應的思想,體驗數學交流的簡潔性。
教學重點是: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確定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教學難點是掌握在生活情境中確定位置的數學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義。
這樣的目標設計,使我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感悟數學思想,發展各種能力。
二、說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獨立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過程。基于此,在學法上,學生主要采用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展開學習。(如獨立思考我只有一個孩子,為什么會有四個答案,問題出在哪兒了?自主探索簡潔明了的表示物體位置方法,合作交流誰創造的方法最簡潔明了)
三、說教法
本節課在教法的選擇上,我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主要采用了,學前:創設情境、觀察發現;學時:合作交流、探究體驗;學后:講練結合、應用拓展。精心組織一系列有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數學活動中。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數學知識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學生的認識規律、思維發展規律,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觀察發現
通過讓學生介紹我們是哪個班,使學生體會到用兩個信息確定一個對象在生活中很常見,明確一個信息不能準確地描述所指的對象。
(二)合作交流,探究體驗
這一環節是達成本節課教學目標的關鍵環節,也是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一是通過學生猜情境圖中哪一位是我的孩子,理解列與行的含義;二是通過第4列第3行站的是我的孩子這一信息,指出情境圖中誰是我的孩子,會有四種答案,而我只有一個孩子,造成一種矛盾沖突,促使學生想到統一定位的必要性;三是在確定了我的孩子的位置之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創造出簡潔明了的表示位置的方法,目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體驗到數學交流的簡潔之美。通過這樣三個層層遞進的學習活動,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積累了基本的活動經驗,達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三)鞏固練習,應用拓展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本環節我設計了不同層次、不同梯度的練習,1.基本練習,用數對表示其他三位同學的位置。根據數對(2,6)、(6,2)確定人的位置。2.拓展練習,坐在數對(3,6)、(X,6)(3,Y)、(A,A)、(A,B)處的同學站起來。3.變式練習.用彩筆給方格紙上給了數對的格子上涂上顏色。4.提升練習,學生聯系生活舉出生活中用到數對知識的例子,欣賞生活中的數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四)反思總結,自我建構
最后引導學生回顧、梳理、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給學生再次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相互提醒和分享中,進一步明確本課知識重點難點,掌握解決問題方法措施,把新知識建構在已有的知識體系中。
最后我說板書設計:我力求為學生呈現知識形成的過程,力求為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
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如:在探究匯報環節,對學生用規范的數學語言匯報指導的還不夠,課堂細節的處理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敬請各位專家、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和發展,謝謝大家!
《位置》說課稿 篇1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東、北偏西、南偏東、南偏西的含義,會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科學性。
2、使學生經歷描述物體方向和距離的過程,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有條理地進行表達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會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
三、教具準備:
課件。
四:教學過程分三步:
1、從復習引入新課。
2、創設情境,引發學習需要。并在矛盾中探索。
3、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從復習引入新課。
1、首先老師課件出示平面圖東南西北坐標方向,并告訴學生東南西北方向的字母表示法。老師指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讓學生說出名稱。
2、接著老師告訴學生:東北方向也叫北偏東方向,邊說邊用手比劃,讓學生體會這個名稱的來由。如果學生問:能不能叫東偏北方向呢?教師告訴學生,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為了統一叫法,我們習慣上叫北偏東不叫東偏北。以后我們就按習慣來叫(如果學生沒提出教師自己告訴學生)。同樣也告訴學生其他方向分別叫北偏西、南偏東、南偏西方向。接著讓學生揮手比劃四個方向,目的是讓學生熟悉平面圖的四個方向及其叫法。
3、認識四個新的方向含義后,課件四個方向換成四種動物,讓學生觀察四種動物分別在哪個方向。這樣,離開了老師幾個方向板書,看著坐標說方向,進一步鞏固了剛學的知識,更自然地向新課過渡。
二、創設情境,引發學習需要。
1、課件出示例1的場景圖。這是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場景圖。
提問:燈塔1和燈塔2分別在輪船的什么方向?讓學生思考,并根據剛才老師介紹的知識,學生很快說出:燈塔1在北偏東方向,燈塔2在北偏西方向。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老師提出問題:這樣描述物體的位置算不算準確全面?
學生思考。
3、教師在北偏東方向加上燈塔3。你能說出燈塔3的位置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燈塔3在輪船的北偏東方向。
4、這時候,教師給學生呈現出這樣的場景。這艘輪船在茫茫的海洋航行,突然遇到臺風,看不清前面的方向,如果撞到障礙物將會出現翻船的危險。船長向指揮中心求助,指揮中心告訴船長,輪船必須繞開不遠地方的兩座燈塔,否則就會出現危險。
如果指揮中心只告訴船長燈塔2和燈塔3在輪船的偏北東方向,船長能明確燈塔1和燈塔3的具體位置嗎?
學生指出不能。既然船長還不能明確兩燈塔的位置,說明指揮中心這樣描述燈塔1和燈塔3足夠了嗎?應該怎樣描述呢?
老師提示:燈塔1和燈塔3究竟有那一點不同?
學生討論得出:兩燈塔偏離正北方的角度不一樣,明確如果我們把他們與正北方向不一樣的角度也描述出來那就更具體了。
如何確定兩燈塔與正北方的角度?學生一致認為應先在輪船與兩燈塔之間各連一條直線,用量角器分別量出兩燈塔與正北方的角度。
老師給出了這兩個角的度數,讓學生描述出兩個燈塔的位置,并強調要注意描述順序,(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后,老師又提問:為什么不是量另外的角度呢?)(因為指揮中心說的是北偏東方向而不是東偏北方向)。你能描述燈塔2的位置嗎?應該怎樣才能準確描述?(量出燈塔2的北偏西角度)老師給出這個角度,讓學生同位間描述,老師板書,齊讀。
最后讓學生打開書,書本已經有燈塔1和燈塔2與正北方的角度,讓學生用量角器檢驗一下(這樣讓學生復習了用量角器量角地方法)。
5、老師:我們把輪船、燈塔1、燈塔2之間的位置用平面圖表示出來可以這樣表示。這樣的描述算不算準確全面?(學生思考)
老師提問:假如燈塔3在這個位置,請學生描述出燈塔3的位置。
老師板書。現在你們描述燈塔1和燈塔2位置是一樣的,如果指揮中心象你們這樣描述兩個燈塔的位置,船長能聽明白嗎?怎么辦?你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嗎?
通過進一步的討論,認為應繼續找出兩個燈塔之間不同的地方并加以描述,通過觀察發現兩燈塔與觀察點輪船之間的距離不同。
教師引導學生先量出兩燈塔距離輪船的圖上距離,利用比例尺知識求出實際距離。
計算出兩燈塔與輪船的實際距離后,老師問:現在我們如何描述兩燈塔的位置才能讓船長聽明白?
讓學生交流說,老師提問板書。全班齊讀。
6、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量一量、算一算燈塔3,并把它的位置描述出來。
7、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歸納出:知道了方向和距離,就能更加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強調方向和距離是描述物體位置的重要因素。
8、讓學生用剛才地方法用量角器量和計算出燈塔1相關的數據,并描述出燈塔1的位置。
三、聯系實際,讓學生在應用中進一步掌握方法。
1、課件一共出示兩道題,第一道是說出科技館、少年宮、郵局以及新華書店分別在學校的什么位置?讓學生鞏固如何具體描述物體的位置。第二道也是描述物體位置的題目,但這題沒有給出角度和距離,必須由學生根據比例尺知識求出相關的數據才能描述。這是一道比較綜合的題目,這樣練習,即鞏固了新知識又提高了綜合運用的能力。
2、最后是組織學生堂上練習書本57面第2題。這次老師不提示,讓學生獨立完成。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老師通過創設情景,引發學生的學習需要,使學生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從而在矛盾中探索知識。按照“方向——角度——距離”的順序逐步體會精確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位置》說課稿 篇14
各位專家、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
我叫周xx,來自xx小學,任教數學。我設計的課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1課時《確定位置》。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第一學段《位置和方向》基礎之上的擴展與提升,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綜合考慮教材內容、學生的學情、課學教的目標、重難點等因素,為打造高效課堂,實施有效教學,我采取的教學策略是:“化整為零、步步為營,分化難點;主動探究、螺旋漸進,逐步建構;以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的有機整合為突破口。”設計了以下六個教學環節,這是我繪制的“教學結構流程圖”。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課伊始,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xxxx年3月3日—10日,甘肅省玉門地區發生特大雪災。政府出動直升飛機向災區空投救災物資。讓我們為直升飛機向受災地點準確空投物資導航吧。
這一情境的創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使學生明確了本堂課學習的目標,同時又增強了學生對社會的關注程度。
第二個環節、揭示矛盾沖突:初步探索確定位置的兩個要素——方向和距離。
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點:由確定A點的位置,使學生懂得只有說清楚了方向和距離才能確定位置。
我借助多媒體,首先呈現雷達屏幕示意圖,雷達的中心是救援指揮基地。在使學生理解相鄰兩圈之間的距離是10千米的基礎上,揭示矛盾沖突:A點災情嚴重,必須立即向A點投放物資。那么A點位于基地什么位置呢?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反問:光說A點位于基地正北方向或者光說A點距離基地40千米處行不行呢?學生通過探索加上媒體的有效演示懂得:處于正北方向的點有無數個、同樣距離基地40千米的點也有無數個,只有同時說清楚方向和距離才能確定位置。教師板書課題。本環節的學習,一方面使“先行組織者”在學生的頭腦中更清晰,為學生實現有意義學習鋪平道路。同時又為精確建構方向奠定基礎。
第三個環節、揭示矛盾沖突,認識四個方向。
在一般的教學中,四個方向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的。為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我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一是引發學生思考、自主建構北偏東;二是明確在確定位置時一般以南北為基準,簡化學生思維。
D點又發來信息。D點還在正北方向嗎?D點從正北向哪兒偏離了呢?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通地媒體演示指出,由正北向東偏離的方向可以稱為——北偏東。接著出示其它三個點讓學生說出它的方向。有學生說它處于北偏東,也有學生說它處于東偏北。教師指出:這兩種說法都可以,只有一種符合人們的習慣,那么人們的習慣是什么呢?聽資料介紹。通過資料介紹,使學生明確,在確定位置時,人們一般以南北為基準。這樣簡化了學生思維,減輕了學生語言表述的困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完整地說出四個方向。再通過讓學生上黑板擺四個方向的卡片、用手勢示意四個方向進行強化,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使四個方向很好地納入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
第四個環節、揭示矛盾沖突:精確建構方向的要素——角度。
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媒體與教學的整合點在于: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直觀演示幫助學生化解“精確建構方向的要素——角度”這一難點。由媒體顯示E點、F點的位置引發深度的矛盾沖突。當學生說出,E點位于基地北偏東方向30千米處;F點也位于基地北偏東方向30千米處的基礎上,教師設疑:E點和F點處于同一個位置嗎?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當學生領悟,它們偏離的角度不一樣時,教師把整個區域平均分成12份,并進行E點F點偏離正北方向的動態演示,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精確地表述E點和F點的位置。并引導學生小結,為了精確地建構方向,要說清()偏()()度。這樣本堂課的難點,在媒體的有效整合之下,通過學生的探究得好很好的突破。
第五個環節、在探索中前時:在一般情形下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
這一環節又分兩個層次:
1.在一般情形下描述物體的位置。
2.先測量再描述。
在第一個層次,我又創設了一個小情境,讓學生描述我的家鄉白蒲鎮位于如皋什么位置,白蒲又位于小海鎮什么位置,在學生完成的基礎上,設疑:同樣是白蒲鎮,為什么它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呢?引導學生懂得,由于觀測點的不同,同一個地點所處的位置也就不一樣。
第二個層次,我讓學生為初到小海的我做導游,確定蘇通大橋、星湖101和南通園博園的位置,掌握先測量再描述。這既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又是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我讓學生在練習紙上完成。三道題側重點各不相同,第一題側重于引導學生正確量角;第二題側重于根據圖示計算距離,第三題是綜合運用。媒體的運用,使課堂的信息量增大,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至此,學生已完成確定位置的整體建構。
第六個環節、課堂小結、檢測評價。
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課業負擔輕的課堂;有效教學要關注每一個孩子。在課的最后階段,我安排了檢測評價。一方面是幫助學生鞏固新知的需要,另一方面及時的評價又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又是教師全面、準確地掌握學生學習的效果的需要,對個別學困生教師還可以進行當面輔導,從而實現全班學生共同進步。
我的說課完畢,敬請各位專家提出寶貴意見!
【《位置》說課稿】相關文章:
《位置》說課稿06-11
《位置》說課稿11-11
《位置》說課稿06-11
認識位置說課稿06-10
《位置》說課稿范文06-10
《位置與方向》說課稿06-28
《方向與位置》的說課稿07-16
《位置與方向》說課稿09-09
方向與位置說課稿02-04
《圖形與位置》說課稿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