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yōu)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漁歌子》說課稿范文(通用3篇),歡迎大家分享。
《漁歌子》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漁歌子》是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第9課《詞兩首》中一首詞。作者是唐代詩人張志和,張志和不僅是詩人,也是一位畫家,因此他筆下是一片詩情畫意。這首詞描繪了江南秀麗的山光水色,表達詩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二、說目標
1、體會詞的內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詞。
3、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詩詞內容,想像詩句所描繪的圖景,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讀懂詞,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三、教法、學法
四、教學過程
這首詞詞中有畫,具有形象性、可感知性。根據(jù)這一特點,我設計圈圈景物,擺擺景物落實重點。創(chuàng)設情境,師生角色對話,體會詩人情感,突破難點。
。ㄒ唬、激趣導入
1、利用學生好奇心,猜猜詩人張志和名字的由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張志和16歲那年給朝庭寫了一本折子,皇帝非常欣賞,于是賜名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板書“心志平和”)這四個字不僅是張志和一生的追求,也是這首詞所要表達的思想。
2、由作者自然引出本課要學的詞《漁歌子》(板題)。漁歌子是詞牌名,對于詞牌學生已有所了解,所以這里不再重復。只是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詞牌,鞏固對詞牌的了解。
(二)圈景物,明詞意
1、自由讀詞,讀準音,讀通詩句。
這首詞比較簡單,讀來朗朗上口,多讀幾遍,孩子自然就能讀通讀順。有幾個生字,根據(jù)學情不同,著重正音。兩個平舌音“塞、蓑”,一個翹舌音“箬”,再有“斜風細雨”可能也有部分孩子念不準。
2、圈一圈,找景物
張志和不僅是位詩人,也是一位畫家,他的詞就是一幅畫。所以,我讓孩子默讀詞,圈出詞中所描繪的景物。可一邊讀詞,一邊對照看書中插圖。
3、擺一擺,找準景物位置。
為了讓學生理解詞,能在腦海中形成畫面,我設計擺擺景物。假如黑板就是一幅畫,詞中的九種景物該畫在哪呢?為了讓學生更明白,老師示范“鱖魚”、“蓑衣”。如果把蓑衣畫在這,那箬笠應畫在——(蓑衣上面),笠是生字,留給學生寫。老師示范這兩種景物還由于“鱖”和“蓑”是二類生字,只要求認不要求寫。其余景物學生填完。
請一位寫得正確的孩子上臺演板,這對于理解能力相對差的孩子無疑是一種示范。其余孩子在事先準備的畫紙上寫。在這些景物當中,斜風細雨的理解是個難點。于是,我問孩子,“斜風細雨”這樣寫對嗎?為什么?孩子會說,斜風,那風肯定是斜的。細雨被風一吹,也是斜的。我進一步問:細雨,像什么呢?斜風又是怎樣的風呢?引導孩子想象,體會“斜風細雨”的那種朦朧柔和之美。
4、小結,初步形成畫面。
這時,一首詞真的就像一幅畫了,一首《漁歌子》自然而然就吟誦出來,學生看板書,試著吟詞。
(三)、詩詞聯(lián)誦,豐滿畫面
僅僅是找出詞中景物,遠遠不夠,如何引導孩子想象,把畫面豐滿起來呢?這一環(huán)節(jié),采取以下手段。
1、說說這首詞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為什么?學生很容易找到是寫春天,有一種春天特有景物“桃花”。一葉知秋,一花知春。
2、張志和看到的春天僅僅就這些景物嗎?(生搖頭)那在他眼里春天還會是怎樣的影像呢?你會用有關春天的四字詞語或詩句來描繪嗎?
從一年級至四年級孩子已積累了不少有關春天的詞和詩。這些四字詞和詩句既精煉,意境又優(yōu)美。同時,能激發(fā)孩子對古詩詞的熱愛,從而主動積累古詩詞。
3、給畫面著色。
。1)在張志和的眼里,春天是花紅柳綠,萬紫千紅的,也是這樣斜風細雨的?墒呛诎迳系拇禾靾D,似乎就顯得單調多了。我們該給他添上什么色彩呢?從詞中找證據(jù)。
學生會找到青、綠。綠的僅僅是箬笠和蓑衣嗎?還有什么是綠的呢?
——山是綠的。是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水是綠的。對啊,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箬笠是綠的,蓑衣也是綠的,山是綠的,水也是綠的,(完成板書,以簡筆畫的形式展現(xiàn)畫面)想起王安石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白色的鷺,看到白鷺這樣飛(簡筆畫),想起詩句,一行白鷺上青天。
——紅色的桃花,綠葉襯著紅花,千里鶯啼綠映紅。
。2)品析“青、綠”表達效果!扒、綠”看似隨手拈來,實則是作者匠心獨運。青箬笠,綠蓑衣,使得漁翁與畫面和諧統(tǒng)一。此時,適當滲透一些遣詞造句的妙處,對學生品詞是有幫助的。于是,我故設疑問,在生活中看到的箬笠和蓑衣其實是綜色的`,而張志和卻說是綠色的,難道是張志和寫錯了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答案可能千奇百怪/,這時,老師故意賣個關子,并不作解釋,為下文的悟詩情埋下伏筆。
四、感情朗讀,悟詩情
1、范讀,引領學生入情入境
經(jīng)過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已在腦海中形成比較鮮明、豐滿的畫面。接著,就是通過讀,把畫面展現(xiàn)出來,在讀中領悟作者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此時,我要求孩子閉上眼睛(優(yōu)揚的音樂此時響起),同學們,此刻,你就是張志和,悠然自得地欣賞這如詩如畫的美景。(師范讀詞)
學生像老師一樣把自己當作張志和有滋有味地品讀詞,根據(jù)個性差異,有針對地進行朗讀指導。
2、適時插入背景資料,體會作者情感。
。1)介紹張志和生平,插入大哥張松齡的和詞。
張志和不愿做官,愛這山山水水,在太湖扁舟垂釣,自封“煙波釣徒”。他大哥怕他不歸,寫了首和詞。(出示)意在勸弟弟回家。
師生角色對話。
師: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哪
生:斜風細雨不須歸啊
師:且須還哪
生:不須歸啊
師:弟弟,你為何不歸?
這時,出示小練筆,如果你是張志和,面對哥哥的勸說,你會說些什么呢?把心中想說的話寫下來。接著,師生繼續(xù)角色對話,弟弟,你為何不歸?
。2)插入直鉤垂釣故事,領悟此翁取適非取魚。
適時,插入顏真卿所說,張志和釣魚是直鉤,而且不放魚鉺,這能釣到魚嗎?(不能)可張志和卻說釣到了許多許多,他釣到了什么?
。3)點明主旨,升華感情。
能不能釣到魚,張志和已不在乎了,他在乎的是如詩如畫的美景,在乎的是無拘無束,心志平和的田園生活,他的哥哥,擔心他風吹日曬,在太湖邊為他蓋了三間茅草房。從此,他過上了無拘無束的生活,每天,當他推開窗戶,看到的是——(學生讀前兩句詩),當他推開房門看到的依然是——,從此,他就過上了——(生讀后兩句),過上了這樣的生活。他的箬笠,他的蓑衣,他的人,他的心已和大自然融為了一體。所以,綜色的箬笠,綜色的蓑衣在他眼里就成了——(生讀詩句)。這就是他一生的追求——(心志平和)。讓我們記住這位千古詞人,讓我們記住這首千古名詞——(學生誦讀詩詞)。
五、拓展遷移,積累運用。
本單元主題是“熱愛田園生活”!稘O歌子》共有五首,風格類似。因此,我找到其余四首,作為拓展學習內容。
一、能更全面、深入了解張志和,從而加深對本首詞的理解。
二、五首詞在形式、內容上有諸多相似之處,學生可舉一反三,用學本首詞的方法去學習其余四首,達到積累運用的效果。
《漁歌子》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科教材是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3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詞。課所在單元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xiāng)村”,依據(jù)課程標準,本單元課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讀文,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洋溢著泥土氣息的鄉(xiāng)村生活,產(chǎn)生向往之情;同時引導學生在讀中抓景物特點,學表達方法,積累精彩句段。
二、說目標
本首詞的作者唐代詩人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他多才多藝,擅長音樂、書畫、歌詞創(chuàng)作。他流傳到今天的歌詞,有《漁歌子》五首, “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首是最出色的篇章。從字面看,這首詞的主要意趣是漁翁忘情地欣賞和玩味江南煙雨垂釣的情趣。詞的主人公,實際上就是張志和這位“煙波釣徒”的自畫像。它是一幅滲透了詞人熱愛自然與生活之情的江南春天風物畫。
在這首詞的教學目標上,我設定為引導學生對詞中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對比體悟不同意境,感受感受鄉(xiāng)村風光的畫意詩情,進而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三、說教法
詞在唐朝剛剛興起,這首詞是唐詩演化為詞的一個創(chuàng)舉,主要是第三行由原來的七字句破成了兩個三字句。其他部分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唐詩的影子。這種獨特性,使得這首詞內容簡短易懂。
教法上采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意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通過拓展對比不同詩詞風格,從而進入詞描繪的意境,逐漸走進詩人的內心。學法上采用聽、說、讀、寫、唱、畫等手段,面向全體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四、說學生
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詩詞學習方法。本學期在本冊第一單元學習《憶江南》時對詞的常識也有了初步了解。但如何引導學生感受詩人“詩畫合一”的表現(xiàn)特點,感悟不同詩人筆下勾畫出的不同漁翁的心緒,尤其是感悟“不須歸”的境界就成了教學的重難點。
五、 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有六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我以詩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闊,也是“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溫情。詩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大氣磅礴,也是“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的淡淡哀愁_這樣詩意的語言開場,隨之激發(fā)學生背誦、分享已經(jīng)掌握的詩詞,由面到點,再激勵學生背誦上節(jié)課的兩位宋代詩人筆下展現(xiàn)田園風光的詩句,而后話鋒一轉,把鏡頭拉回唐朝,出示作者介紹板書并齊讀課題。短時間內將學生由古詩詞引入,又利用背誦比賽展示,讓學生全情投入,用反映詩歌內容的畫面帶著學生的眼球,用介紹作者的文字,牽著學生的心馬上入課。解題,了解“詞”的知識,復習已學過的詞《憶江南》,喚醒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為一步步走進本課做好了充分的知識儲備。
第二環(huán)節(jié):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以“文章不厭百回讀”, 讀要讀出詞中寫的內容,詞中寫的味道啟發(fā)學生在讀中體悟,并用幻燈片出示自讀提示,讓學生明確任務,即:在一分鐘之內大聲讀詩文,能讀幾遍就讀幾遍,一定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不理解或難理解的詞句。之后個別展示,生生互評,并檢查6個字的讀音。讓學生對詞語進行質疑,理解詞義——“箬笠、蓑衣、不須歸”等。再讀詞語。之后試著結合解詞,按字面翻譯《漁歌子》,力求準確,不漏字。(把翻譯的意思帶進詩里,再讀古詞。)讓學生就“如何讀出詞的味道”?發(fā)表意見后試讀,讀后進行點撥。老師抓住機會,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不失時機范讀全詩,注意體會“詞”與“詩”之間字數(shù)與節(jié)奏的微妙差別。并仍學生說說詩與詞之間字數(shù)和節(jié)奏的差異。接下來請同學們看著充滿意境的圖片,播放名家朗讀錄音,一邊聽一邊感受完之后說說自己仿佛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又聞到什么呢?豐富的想象后學生帶著這份美好配著音樂再讀本首詞。并讓暢所欲言,匯報讀了這首詞的感覺,說說這首詞應該讀出怎樣的味道來?
通過初讀、泛讀、聽讀、再讀,達到了整體感知《漁歌子》的目的,學生又一次為一步步走進作者的內心掃清了障礙。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走進文本,想象畫面;
我出示了國畫名家白雪石的山水畫,讓大家看著這幅圖,說說感受——西塞山前,怎樣的桃花?又是怎樣的流水?還有怎樣的飛鳥?看PPT,說出白鷺給你怎樣的感覺?從而感受到白鷺有別于麻雀到呢個小鳥的那份純潔、悠閑、舒適、舒展、自由。讓學生把這個理解再帶進去,再讀一遍前兩行詩句:再追問“為什么要把‘鱖魚’寫進去呢?并嘗試理解讀。通過對詞所刻畫的色彩的欣賞,激發(fā)學生用美美的感覺來讀詞的后兩句。
引導學生理解畫中的人物及他為何不須歸,在層層剝繭之后,學生體悟到老漁翁陶醉于美景之中,連下雨都不回家了,逍遙自在勝神仙哪!此時配著音樂,再讀,學生意境感受到了這首詞帶給我們的那份美麗和愜意。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拓展體悟,感情背誦;
通過PPT引導學生,對比柳宗元筆下的《江雪》中的漁翁,與《漁歌子》中老漁翁心情的不同,作者的寫作意境不同。此時,孩子們已經(jīng)走到了作者的心中,了解到了透過詞隱含在作者心中的情意。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那這份美麗表達出來:可自由選擇畫、說、唱等形式,并讓小組合作學習在最恰當?shù)臅r候展示了作用。展示成果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揣摩語言,指導背誦。背誦采。旱谝淮伪痴b,看著PPT出示的畫面,試著背誦整首詞。第二次背誦,閉眼,邊想象邊背誦。第三次背誦,帶著那份漁翁的閑適悠然,在優(yōu)雅故去的伴奏下,有感情朗讀全詞。(師生齊頌)教師哼唱歌曲——《漁歌子》;學生伴著樂曲,輕聲吟唱。詞美,景美,人也美!學生完全沉醉于詞中。此時,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無疑是拔高點。用PPT出示張志和哥哥寫的詞《和答弟志和漁夫歌》,從而使得學生吃透了《漁歌子》,走進了張志和心里。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示范,識字寫字;
詞的學習,不吝時間進行識字、寫字,確實難能可貴。
第六個環(huán)節(jié)——作業(yè)設計,探究延伸。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作業(yè)的設計有必做題、和選做題組成,充分關注了每個學生,學生的不同層面,并將探究學習的觸角巧妙的延伸到了課外。
板書設計8個字漁 翁 不 歸 悠 閑 自 在,將本課的全部已經(jīng),高度概括,此時,結合板書總結全文,卻終使人覺得“課已盡,意猶在”。
六、說教學設計特點
1、用詩般魅力的語言,釀出古詩詞特有的味道
作為傳統(tǒng)文化精髓,古詩詞的教與學應該充滿一種詩情畫意的美,讓師生徜徉在古詩詞中,詩意地棲于課堂,定會別具情趣。
整堂課的設計我力圖通過富有古典文化魅力的語言,營造一種學習詩詞的美好氛圍,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影響。對課前導語、課中過渡語、課尾結語精心推敲,并且在上課過程中自然無痕地滲透了許多古詩詞。在課堂上,用詩般魅力的語言,帶著這濃濃的語文是色彩,釀造出古詩詞的獨特味道。
2、注重有效指導,扎實掌握字詞
本課設計在詞的教學過程中,并不忽視字詞教學。從讀準字音到讀出詞語的含義,再到板書示范,記住難點筆畫,最后正確書寫生字。分層解決了生字音、形、義的學習目標。
3、創(chuàng)設優(yōu)美情景,感悟特有意境
張志和的《漁歌子》雖然只有27個字,但作為畫家詩人集一身的他,在本詞中將意境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要想走進詩人內心,必先感悟詩詞意境。
優(yōu)雅的古曲、山水畫般的用PPT出示的意境圖,教師和名家配以古典樂曲的吟誦,將學生帶入畫中,不由得不盡情想象:看到了,聽到了,還聞到了,也想到了——思緒翩飛中學生漸入詩境。
當學生交流有色彩,有聲音,有味道的優(yōu)美意境時,又引導他們畫、唱、說心中的這首詞。從無形到有形,意境意境揭開神秘面紗。
教學過程中滲透引用的古詩詞,以詞解詞,把詩詞的教學推到了一個較高的境界,學生不但感受到景色美,詩境的美的氣息將會充溢整個課堂。
4、拓展延伸,走進詩人內心
在教學設計中我抓住了“白鷺飛、不須歸”等關鍵詞教學,通過朗讀,通過想象,體會作者的心情和那種悠閑自得、淡泊不爭的生活情趣。
同時,適時引入柳宗元筆下的《江雪》與張松齡《和答弟志和漁夫歌》為理解詩人內心做對比,對比之后,詩人的那份淡泊名利的閑適與淡定從容已躍然紙上,解決本課走進詩人內心的教學重點的解決也將水到渠成。
5、讀來讀往中盡顯“讀占鰲頭”,讀出讀進中品嘗語文味道
我的本節(jié)課設計不但注重詩情濃濃,古琴幽幽,還特別體現(xiàn)出了書聲瑯瑯的“讀占鰲頭”,多樣多次的讀都力求做到讀得有層次,逐層有提升。
從自讀時的讀通讀順,到再讀時的字正腔圓;從范讀后的有板有眼,到傾聽名家朗讀之后的感悟讀;從“白鷺飛”中的帶著自己的理解的讀,到“桃花流水鱖魚肥”中美美地讀,再到“斜風細雨不須歸”中的想象讀,從教師引讀,到男女生讀、全體師生的深情配樂朗讀,通過如此這般的“語言描摹”、“情景再現(xiàn)”、“想象跟進”讓學生自然走入情景,有感情朗讀水到渠成,多種朗讀的形式把學生的讀推向了一個個的情感高潮,借助張志和的詞飽嘗到了語文課的語文味道。
《漁歌子》說課稿 篇3
說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說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說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說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說課前準備:
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三、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五、總結升華
1、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2、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ù笞匀唬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說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風細雨
漁歌子桃花流水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不須歸
【《漁歌子》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漁歌子參賽說課稿11-04
《漁歌子》聽后感03-14
擴寫《漁歌子》作文09-11
漁歌子改寫(15篇)01-02
漁歌子改寫成短文12-23
改寫《漁歌子》作文(8篇)01-07
漁歌子改寫集錦15篇01-03
漁歌子改寫精選15篇01-03
漁歌子改寫(合集15篇)01-03
漁歌子改寫通用15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