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學校的變化真大呀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學校的變化真大呀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的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們現在使用的是北師大版教材,它具有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的特點。今天我說課的主題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二單元“家鄉的故事”的其中一個子課題——《學校的變化真大呀》。這個單元與前面低年級“我愛我家”單元、三年級“家鄉哺育了我”單元,以及后面高年級“我的國家我的民族”單元,行成一個完整的序列。它著眼于兒童生活,在兒童認識范圍內并隨著兒童認識范圍的不斷擴大而循序漸進地培養愛家、愛國的情感。本課分三部分:一、“展覽室里故事多”二、“從家里帶出來的故事”三、“說不完的家鄉故事”
下面我會從說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七個方面來談一談這節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本課分為回顧舊時代學校情況、新舊的對比、感受學校的變化三大板板塊。而感受學校的變化部分又分為“學校變化的縮影”和“年表的制作”兩個部分,年表的制作有助于學生形象地歸納學習的內容。
基于對教材分析和理解,結合對兒童發展狀況的了解,對照新課標的相關要求,本人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方面。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學校的概念,知道了自己是其中的一員,在這節課通過調查和收集資料等活動,要讓學生了解學校的過去,看看學校的現在,從而感受學校的變化與發展。
方法與過程方面。讓學生通過調查、訪問和參觀,來發現學校的巨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讓學生從學校的巨變中,從調查、訪問、參觀的活動中感受學校的發展,培養對學校的熱愛之情,培養作為學校的一員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一份力的責任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引導學生親自調查訪問學校的過去,感受學校的變化與進步。
活動難點:
從學校的變化中激發學生熱愛自己學校,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讓學生達到上述教學目標,我著重抓住兩點:
一、整合課程資源,充分挖掘本地教育素材。教科書中除了“調查表”予以保留,其余全部換成我們學校有關內容。因為,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提出:“……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系當地和兒童的實際……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即我們所說的:要堅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本地教育資源,是學生親眼所見、親耳所聽,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覺得可信,才能引起學生更大的共鳴,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積極性。
二、以活動為主線,自主、合作、探究。課程標準要求:“思品課教學力求思想性與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有機統一。”因此,我用活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主要通過參觀、訪問、調查等形式,讓學生親身參與進來,在自主的活動,在彼此的合作中共同探究,以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
五、說教學設計
根據上述分析,我對這一課的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活動的設計如下:
課前準備:
我計劃本課一課時完成,在課前先發動學生在家中找出老照片,聽父母長輩介紹,以了解舊學校校舍、教科書、教師等方面的變化;到學校檔案室,查閱學校歷史,感受學校的變化。這一步驟的實施可能有點難:收集資料頭緒多而復雜可能無從下手,我就要求學生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一方面,遵循從家庭到學校再到社會。在發動、組織學生時,堅持兩個原則:一、分工明確,即所有同學通過找實物、問長輩,了解自己的學校的變化,再明確幾個小組,分別到學校、圖書室等處調查、訪問,這樣既面向全體,能最大限度地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又能盡可能地減輕學生的負擔,降低工作的強度。二、適當指導,即在調查、訪問前,幫同學們明確該找哪一類的材料,該問哪一類的問題,怎么去問,讓學生在調查、訪問前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下面我重點就就一課時的教學設計作詳細介紹。
六、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動機(本環節預計5分鐘左右)
出示學校以前的照片,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哪兒嗎?
學生會很興奮地作出種種猜測,一下子,就把學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興趣也激發出來了。
然后,老師揭示謎底:這是我們學校1998年前的照片!
面對這樣的答案,看看眼前的照片,對照自己熟悉的學校形象,學生不禁大吃一驚。課程資源的整合,本地教育素材的'挖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機,驅使他們刨根問底:學校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有了興趣,他們就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為上好整節課,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打好了基礎。
(二)“看一看”,感受變化(本環節預計15分鐘左右)
這時,自然地進入下一個環節:“看一看”,感受變化。
老師引導:其實我們身邊,我們可愛的學校這些年來全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信同學們通過課前的資料收集,已經感受到了!這節課我們就來交流交流,讓大家都來欣賞你的勞動成果!
于是,同學們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圖片、實物進行展示,并要求作適當的講解。全班同學一起來觀看、對比。
小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所以在教學中我抓住學生這一身心特點,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組織了全員參與的活動,課前自主地參觀、訪問、調查活動,課上相互間的合作互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三)“聽一聽”,增強共鳴(本環節預計5分鐘左右)
請幾位學生的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來向同學們介紹他們小時候的情況,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讓學生從三代人不同的學校生活中感受變化。
生活在身邊的熟悉的真人,說著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真事,這些本地教育資源的利用,能給學生強烈的震撼。這一過程是任何教科書的講解也不能替代的。
(四)“動一動”,表達感受(本環節預計15分鐘左右)
經過前幾個活動,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學校的巨變,此時此刻學生的心中一定有許多感慨,加上孩子們本來就喜歡表達,該是學生動手、動腦的時候了,此時我安排讓學生通過“說一句話”“畫一幅畫”“唱一支歌”等自己喜歡的方式,還是通過活動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但我認為第一課時進行到這個程度還不夠,我又恰當地引導學生更深一層地去理解:這些變化的背后,是我們家鄉人一年又一年不懈的努力,一代又一代無數的付出!激發學生為了家鄉、為學校的明天而努力的熱情。這樣,這一課時提高認識的目標才算達成了。
(五)作業超市
1、完成教科書第31頁的學校變化年表。
2調查并記錄家長或其他成人過去的學習用品有哪些?
3、向家長或其他成人了解過去的兒童游戲。
(我讓學生任選一題來做,尊重學生的選擇。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制作學校變化年表,形象具體地歸納自己對學校變化的認識,加深對學校變化的理解。而后兩道作業既是這節課的一個課外延伸,也是為了后面的學習內容作一個充分的準備,培養學生自主探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六)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既要簡單,又要讓學生看得明白,我這板書主要體現學校的變化與進步,讓學生體驗到自己的幸福,從而學會珍惜自己今天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
以上是我對這一課的分析、理解和教學的設想,但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動態的生成過程,其中包含了許多無法預知的變量,我在教學過程中,會密切關注,以爭取每個教學環節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目標。我也不會滿足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說、演、唱,不會滿足于他們口若懸河的計劃設想,還會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加以關注,使教學目標真正落到實處,爭取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謝謝大家!
【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學校的變化真大呀說課稿】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的教案課件05-16
《品德與社會》教學隨筆07-14
一年級品德與社會說課稿11-14
品德與社會教案課件05-12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03-24
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總結03-14
發展變化與順境逆境說課稿11-03
小學品德與生活的教學總結01-21